2018-2019学年湖南省五市十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湖南省五市十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湖南省五市十校2019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试题 生物(B卷)‎ 一、选择题 ‎1.与核糖体的化学组成最相近的是 A. 大肠杆菌 B. HIV病毒 C. 细胞膜 D. 纺锤丝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核糖体是无膜结构,主要由蛋白质(40%)和RNA(60%)构成。‎ ‎【详解】A、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细胞,含有各种有机物,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 B、HIV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RNA)组成,与核糖体最接近,B正确;‎ C、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C错误;‎ D、纺锤丝由微管蛋白组成,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结构,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识记一些常考结构的化合物组成。如核糖体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细胞膜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等等。‎ ‎2.你注意到了吗?生活中,生物知识无处不在。下列几则广告语,你认为符合生物学道理的是 A. 三分钟激光治疗,让你永远告别色盲 B. 想远离禽流感吗?请服用超级抗生素 C. 健康的体魄,来源于“碘碘”滴滴 D. 绝对祖传秘方,彻底根治白化病(一种遗传病)‎ ‎【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利用生物学的基础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生物现象,主要考查学生学会应用知识的能力,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 ‎【详解】A、色盲是由遗传物质改变或受致病基因控制引起的遗传病,不能彻底解除,该选项的说法是不符合生物学道理的,A错误;‎ B、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性传染病的特效药,而对病毒性的传染病不起疗效,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选项的说法是不符合生物学道理的,B错误;‎ C、碘是构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符合生物学道理,C正确;‎ D、白化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或受致病基因控制引起的遗传病,不能彻底解除,该选项的说法是不符合生物学道理的,D错误。‎ 故选C。‎ ‎3.自然状态下,与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呼吸方式相同的是 A. 硝化细菌 B. 酵母菌 C. 乳酸菌 D. 爬山虎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呼吸根据氧气条件的有无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有氧呼吸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无氧呼吸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进行无氧呼吸生成乳酸。‎ ‎【详解】A、硝化细菌是异养需氧型生物,进行有氧呼吸生成水和二氧化碳,A错误;‎ B、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既可进行有氧呼吸又可进行无氧呼吸,B错误;‎ C、乳酸菌是厌氧型微生物,进行无氧呼吸生成乳酸,C正确;‎ D、爬山虎是自养需氧型生物,进行有氧呼吸,D错误。‎ 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识记某些特殊的细胞或生物进行细胞呼吸的方式,这些往往是平时考试或高考中学生们容易出错的知识点,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进行无氧呼吸,蛔虫进行无氧呼吸等。‎ ‎4.香气四溢的桂花树,开花过程中利用的能量直接来源于 A. 光能 B. ATP C. 糖类等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D. 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物进行各项生理活动的能量直接来源于ATP,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实现贮能和放能,从而保证细胞各项生命活动的的能量供应。‎ ‎【详解】A、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而香气四溢的桂花树,开花过程中需要利用ATP中的能量,A错误;‎ B、香气四溢的桂花树,开花过程中需要的能量直接来自ATP,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B正确;‎ C、糖类等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通过呼吸作用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其余以ATP的形式暂时储存起来,而香气四溢的桂花树,开花过程中需要利用ATP中的能量,C错误;‎ D、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使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些能源物质的具体功能,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区分这些能源物质各自的作用,经常容易出错的是把葡萄糖和ATP混淆,ATP是直接能源物质,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5.如图表示与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有关的图例或曲线,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 A. 肌肉细胞吸收水一一②‎ B.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一一①‎ C.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一一③‎ D. 神经细胞吸收氧气- -②‎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考查对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特点的理解。据图可知,①‎ 为顺浓度运输,且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为自由扩散方式;②也为顺浓度运输,但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为协助扩散;③为逆浓度运输,为主动运输方式。‎ ‎【详解】水分子、氧气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肌肉细胞吸收水、神经细胞吸收氧气应对应于①,A项、D项错误;红细胞通过协助扩散吸收葡萄糖,应对应于②,B项错误;小肠上皮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氨基酸,对应于③,C项正确。‎ ‎【点睛】“三看法”快速判定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6.并指症是指相邻手指互相融合连为一体,出现并指的原因是由于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A. 细胞的有丝分裂 B. 环境的影响 C. 细胞的分化 D. 细胞的凋亡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分化是指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详解】在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五个手指最初是愈合在一起的,像一把铲子,后来随着指间的细胞自动死亡,才发育为成形的手指,像这样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叫做细胞凋亡,所以并指的原因的是细胞凋亡出了问题,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区分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的区别,需要考生将细胞生命历程的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系统,加以区分和联系,加深理解记忆。‎ ‎7.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抑制线粒体的功能会影响主动运输 B. 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是由相应基因控制的膜蛋白决定的 C. 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有高尔基体 D. 溶酶体可消化细胞器碎片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器的主要功能:‎ ‎【详解】A、线粒体主要是合成ATP,为细胞各种生理活动提供能量,主动运输需要能量,故抑制线粒体的功能会影响主动运输,A正确;‎ B、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生物膜功能主要取决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所以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是由相应基因控制的膜蛋白决定的,B正确;‎ C、高尔基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只是在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中比较发达,C错误;‎ D、溶酶体中有各种水解酶,可消化细胞器碎片,D正确。‎ 故选C。‎ ‎8.涡虫是具有较强再生能力的雌雄同体动物,其80%的基因与人类同源.实验表明,将2cm长的涡虫切成200多块,每块都能很快发育成一条完整的涡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离体涡虫切块的细胞具有较高的全能性 B. 涡虫体内组织中干细胞的比例较高 C. 涡虫生活史中的细胞增殖方式都属于有丝分裂 D. 研究涡虫的再生基因有利于寻找延缓人体器官衰老的方法 ‎【答案】C ‎【解析】‎ ‎【分析】‎ 涡虫是具有较强再生能力的雌雄同体动物,说明其可以进行有性生殖,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将2cm长的涡虫切成200多块,每块都能很快发育成一条完整的涡虫,说明涡虫体内组织中干细胞的比例较高,再生能力较强,全能性较高,据此分析答题。‎ ‎【详解】A/B、将2cm长的涡虫切成200多块,每块都能很快发育成一条完整的涡虫,说明涡虫体内组织中干细胞的比例较高,再生能力较强,全能性较高,A、B正确; C、根据题意分析涡虫是具有较强再生能力的雌雄同体动物,说明其可以进行有性生殖,可以进行减数分裂,C错误; D、涡虫再生能力强,研究涡虫的再生基因,有利于人类研究并寻找延缓人体器官衰老的方法,D正确。‎ 故选C。‎ ‎9.“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古人为了吃到鲜荔枝,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而现在通过控制下列哪组条件便可轻松获得新鲜荔枝 A. 低O2、高CO2、零上低温、湿润 B. 低O2、高CO2、零下低温、干燥 C. 无O2、高CO2、零上低温、湿润 D. 低O2、低CO2、零下低温、干燥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减少水果细胞水分的散失和在呼吸作用中有机物的消耗,可以延长水果的保鲜时间。低O2,细胞的有氧呼吸弱,而无氧呼吸受抑制,可使有效降低细胞呼吸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无O2,细胞的无氧呼吸旺盛,有机物的消耗增多。CO2是呼吸作用的产物,高CO2可以抑制细胞的呼吸作用,低CO2则不能有效地抑制细胞呼吸。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呼吸作用的强弱;零上低温,可以降低酶的活性,进而降低呼吸作用,但若零下低温,则会冻伤水果。湿润,可减少水果中水分的丢失,有利于保鲜,而干燥则会加快水果中水分的丢失,不利于保鲜。综上所述,A正确,B、C、D均错误。‎ ‎10.图1和图2表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2中a对应图1中的A—B段,c对应图1中的E—F段 B. 图1中D—E段的细胞染色体组数目加倍,但核DNA含量不变 C. 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处于图1的C-D段中 D. 图2中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顺序可表示为c、b、a、c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图1:图1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之比,其中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由1个变为2个,是由于间期DNA的复制;CD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DE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由2个变为1个,是由于后期着丝点的分裂;EF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 分析图2:a、c表示染色体:DNA=1:1;b表示染色体:DNA=1:2;d表示染色体:DNA=2:1,这种情况不存在。‎ ‎【详解】A、图2中a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对应图1中的E→F段,c表示G1期或有丝分裂末期,对应图1中的A→B段或E→F段,A错误; B、图1中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含量不变,B正确; C、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对应于图1的CD段,C正确; D、图2中c表示G1期或有丝分裂末期,b表示有丝分裂的前、中期,a表示有丝分裂后期,d表示染色体:DNA=2:1,这种情况不存在,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顺序可表示为c、b、a、c,D正确。‎ 故选A。‎ ‎11.在下列物质或结构中,属于内环境的是()‎ A. 葡萄糖、乳酸、突触小泡、呼吸氧化酶 B. 氨基酸、抗体、CO2、胰蛋白酶 C. 脂肪、血浆蛋白、载体蛋白、胰岛素 D. 胆固醇、尿素、神经递质、淋巴因子 ‎【答案】D ‎【解析】‎ ‎【分析】‎ ‎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内环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质: 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 3、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 血红蛋白、载体蛋白、H2O2酶、细胞呼吸酶有关的酶、复制转录翻译酶等各种胞内酶、消化酶等。‎ ‎【详解】A、呼吸氧化酶只存在于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 B、胰蛋白酶属于消化酶,不是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 C、载体蛋白存在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C错误;‎ D、胆固醇可存在于血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尿素、神经递质、淋巴因子也都存在于内环境中,D正确。‎ 故选D。‎ ‎12.生物个体内的稳态是指在“神经一体液一免疫”的调节作用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系统协调,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血糖浓度、体内温度、尿液浓度的相对稳定都属于内坏境的稳态 B. 内环境的稳态是指人体内环境中的每种成分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C.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内环境中.随血液流到全身 D. 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外液是细胞生存和活动的液体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不是固定不变的静止状态,而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失衡可导致疾病。‎ ‎【详解】A、尿液不是细胞外液,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 B、内环境的稳态是指人体内环境中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B错误;‎ C、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各种信息,C正确;‎ D、稳态是指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这四大系统与内环境稳态直接相关,D错误。‎ 故选C。‎ ‎13.图示A、B两细胞间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细胞B是效应器中的肌肉或腺体细胞 B. ⑥作用于⑦后不一定导致细胞B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C. ⑥与⑦结合,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D. ①上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一致 ‎【答案】B ‎【解析】‎ ‎【分析】‎ ‎1、据图分析,A表示轴突末梢形成的突触小体,B表示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①表示神经纤维的膜,②表示突触小泡,③表示突触前膜,④是突触间隙,⑤突触后膜,⑥是神经递质,⑦是突触后膜的受体。2、递质移动方向: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3、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详解】A、细胞B可以是效应器中的肌肉或者腺体细胞,也可以是神经细胞,A错误;‎ B、⑥神经递质分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其中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⑦导致细胞B膜电位出现外负内正,抑制性神经递质用于⑦,细胞B膜电位还是外正内负,B正确;‎ C、⑥神经递质与⑦特异性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C错误;‎ D、①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方向是从兴奋部位到未兴奋部位,膜外局部电流方向是未兴奋部位到兴奋部位,二者方向相反,D错误。‎ 故选B。‎ ‎14.下列关于激素的阐述,不正确的有几项 ‎①激素是有机分子 ‎ ‎②激素是信息分子 ‎ ‎③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 ‎④激素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 ‎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的产生激素 ‎ ‎⑥激素能使靶细胞中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 A. 1项 B. 2项 C. 3项 D. 4项 ‎【答案】A ‎【解析】‎ ‎【分析】‎ 激素是有机物,可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激素的作用是调节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详解】①激素的化学本质是有机分子,①正确;‎ ‎②激素是信号传导的分子,能够传达信息控制细胞的活动,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某些局部变化,②正确;‎ ‎③激素通过调节各种细胞的代谢活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不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③错误;‎ ‎④激素随体液运输但只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靶器官,④正确。‎ ‎⑤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灭活了,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⑤正确;‎ ‎⑥激素随体液运输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⑥正确。‎ 综上不正确的有③,共一项,故选A。‎ ‎15.下列关于下丘脑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下丘脑对垂体的调控,是通过分泌各种促激素释放素实现的 ‎②下丘脑可作为效应器分泌和释放抗利尿激素 ‎③下丘脑中有参与水盐调节的中枢 ‎④下丘脑可作为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机体渗透压的变化 ‎⑤下丘脑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 ‎⑥下丘脑中的某些细胞能传导兴奋 A. 1 项 B. 2 项 C. 3 项 D. 4 项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盐代谢平衡。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还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后叶释放。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详解】①下丘脑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①正确;‎ ‎②人体水盐平衡调节中,下丘脑可作为效应器分泌抗利尿激素,由垂体后叶释放,②错误;‎ ‎③下丘脑中有参与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的中枢,③正确;‎ ‎④人体水盐平衡调节中,下丘脑可作为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④正确;‎ ‎⑤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⑤错误;‎ ‎⑥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⑥正确。‎ 综上正确的有①③④⑥,共四项,故选D。‎ ‎16.下列关于促胰液素的相关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 B. 小肠分泌的促胰液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至胰腺细胞 C. 促胰液素在核糖体上合成 D. 小肠黏膜细胞释放促胰液素的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粘膜产生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 ‎【详解】A、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是促胰液素,A正确;‎ B、小肠分泌的促胰液素通过体液运输,弥散至胰腺细胞,但不定向,B错误;‎ C、促胰液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所以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C正确;‎ D、小肠黏膜细胞释放促胰液素通过胞吐作用,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D正确。‎ 故选B。‎ ‎17.如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胰岛素作用机理及引起胰岛素分泌异常的部分机理,其中抗体1、抗体2分别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能阻止葡萄糖或胰岛素与相应受体结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胰岛素的分泌受胰高血糖素、化学递质等的影响,说明胰岛素分泌受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 B. 胰岛素可以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转化和利用 C. 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糖尿病都与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有关 D. 以上两种糖尿病均会导致血浆中胰岛素的含量下降,进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图示为血糖调节过程,抗体1作用于胰岛B细胞膜上受体,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减少,抗体2作用于靶细胞受体,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这两种方式从免疫学角度分析都是自身免疫病。‎ ‎2、胰岛素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 ‎【详解】A、胰岛素分泌受胰高血糖素、神经递质的影响,说明胰岛素分泌受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A正确;‎ B、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B正确;‎ C、通过分析可知,图示为血糖调节过程,抗体1作用于胰岛B细胞膜上受体,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减少,抗体2作用于靶细胞受体,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这两种方式从免疫学角度分析都是自身免疫病,C正确;‎ D、抗体1造成的糖尿病会使胰岛B细胞获得的调节信息减弱,胰岛素含量降低,抗体2作用于胰岛素的靶细胞,所以抗体2不会直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量,抗体2造成的糖尿病会使葡萄糖转化分解减弱(竞争性减弱了胰岛素的作用),D错误。‎ 故选D。‎ ‎18.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免疫活性物质只能由免疫细胞产生 B. 细胞免疫直接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体细胞、癌细胞和异体细胞 C. 免疫系统通过它的监控、淸除功能,实现它在维持稳态的作用 D. 浆细胞通过增殖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并分泌抗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具体过程如下:‎ 详解】A、免疫活性物质不一定由免疫细胞产生,如溶菌酶,A错误;‎ B、细胞免疫作用的对象是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癌细胞和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B正确;‎ C、免疫系统通过它的防卫、监控和淸除功能,实现它维持稳态的作用,C错误;‎ D、浆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增殖和分化,产生不了记忆细胞,D错误。‎ 故选B。‎ ‎19.下列有关流感疫苗和人体对流感的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感染流感病毒后,通过注射流感疫苗来获得抗体 B. 体液免疫通过抗体对流感病毒起防御作用 C. 效应T细胞能使被病毒人侵的宿主细胞和病毒一起裂解死亡 D. 抗体既能作用于细胞外的禽流感病毒,也能作用于侵人细胞内的禽流感病毒 ‎【答案】B ‎【解析】‎ ‎【分析】‎ 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 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 ‎【详解】A、人感染流感病毒后,应直接注射相应抗体进行治疗,在感染病毒之前,应注射抗原获得相应抗体,A错误;‎ B、体液免疫通过抗体对流感病毒起防御作用,B正确;‎ C、效应T细胞能使被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裂解死亡,但不能使其中的病毒裂解死亡,C错误;‎ D、抗体分布在细胞外,因此只能作用于细胞外的禽流感病毒,不能作用于侵入细胞内的禽流感病毒,D错误。‎ 故选B。‎ ‎20.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A. 脱落酸能调控细胞基因组的表达,促进果实的衰老与脱落 B. 喷洒赤霉素能使芦苇明显增高,由此证明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的伸长 C. 利用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抑制玉米地中的单子叶杂草 D. 番茄开花后,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在雌蕊柱头上,可获得无子番茄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4、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 ‎【详解】A、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A正确;‎ B、喷洒赤霉素能使芦苇明显增高,但是不能明确赤霉素是促进细胞伸长还是促进细胞分裂,具体要制作装片来观察细胞的体积和数目,B错误;‎ C、利用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抑制玉米地中的双子叶杂草,C错误;‎ D、为获得无子番茄,需要在番茄开花前,在雌蕊柱头上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D错误。‎ 故选A。‎ ‎21.下列有关植物生长素及运输方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B. 在太空中,植物的根不会表现出向地弯曲生长的特性 C. 温特实验中,如果将琼脂块放置正中间,并给予单侧光照射,生长素会在琼脂块中进行横向运输 D. 在存在呼吸抑制剂的条件下,极性运输会受到抑制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长旺盛的植物组织可以产生生长素,主要是植物的茎尖、芽尖、根尖、幼叶和发育着的种子可以产生生长素。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主要有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 ‎【详解】A、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A正确;‎ B、在太空的环境中,不具有重力,所以不具有根的向地性;B正确;‎ C、植物发生横向运输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琼脂块不能感受单测光的刺激,生长素在无尖端的胚芽鞘上不会发生横向运输,C错误;‎ D、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的方式,需要消耗能量,故极性运输的速率与细胞呼吸强度有关,D正确。‎ 故选C。‎ ‎22.拟南芥超矮生型突变体有激素合成缺陷型和激素不敏感型两种。研究者以野生型和某种超矮生型突变体拟南芥为材料,分别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和生长素处理,实验结果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甲表明,野生型拟南芥自身合成的赤霉素浓度始终高于该超矮生型突变体 B. 图乙表明,高浓度的生长素对野生型拟南芥茎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C. 实验表明,该种超矮生型突变体属于激素不敏感型 D. 实验表明,若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和生长素同时处理,可提高该突变体茎的长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甲、乙可推知,赤霉素和生长素都可以促进正常拟南芥的生长,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具有两重性,体现正常拟南芥对其敏感性更高。如果激素对拟南芥作用后,拟南芥有所改变,说明是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如果拟南芥没有任何改变,说明是激素不敏感型。‎ ‎【详解】‎ A、该实验中,赤霉素浓度属于自变量,是实验控制的量,相同赤霉素浓度下,野生型拟南芥的茎长度始终高于该超矮生型突变体,A错误; B、图乙中高浓度的生长素组与对照组相比,生长快,无抑制现象,B错误; C、实验结果表明,赤霉素和生长素处理后均不起作用,故该超矮生拟南芥品种属于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C正确; D、实验没有两种激素共同作用的实验数据,所以无法判断,D错误。 故选C。‎ ‎23.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其种群数量将会逐渐增加 B. 在“S”型曲线中,不同的种群密度可能有相同的种群增长速率 C. 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都能在K值维持稳定 D. 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时,一定空间中达到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 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称为“S”型曲线。S型曲线是在资源和空间有限的条件下形成的,“S”型曲线中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详解】A、年龄组成并不是决定种群的数量,只是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由于受气候、食物、天敌等因素的影响,原先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其数量可能会下降,A错误;‎ B、根据“S”型曲线的斜率可知,不同的种群密度可能具有相同的种群增长速率,B正确;‎ C、对于自然环境中的种群而言,种群数量达到K值以后,可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C错误;‎ D、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时,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D错误。‎ 故选B。‎ ‎24.下图为植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表现出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A. 这种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B. 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 C. 种植某种农作物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D. 在农业生产上,应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 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是群落垂直结构的表现,是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受多种生态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上可以根据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合理套种,搭配种植适当的品种。合理密植从生态因素角度看是减轻种内斗争,保证充足的光照和CO2供应。‎ ‎【详解】A、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生长,这种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A正确;‎ B、决定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其次还与温度、湿度等多种环境因素有关,B正确;‎ C、种植某种农作物时要合理密植,这是种群密度的概念,不属于群落的分层,C错误;‎ D、农业生产上,可以利用分层现象进行套种,来提高农作物产量,D正确。‎ 故选C。‎ ‎25.下图表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⑤之和为输入到生态系统的全部能量 B. 植食性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包含在⑦中 C. ⑤⑥⑦⑧之和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D. ④占②的百分比为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图分析可知,①表示可以植物可食用部分中储存的能量,②表示被植食动物摄入的部分,③表示被植食动物同化到体内的部分,④表示植食动物体内积累的部分,⑤表示植物中不可食用部分的能量,⑥表示可食用的部分中被植食动物吃剩的部分的能量,⑦表示随植食动物粪便排出体外的部分,⑧表示植食动物呼吸消耗的部分。④⑤⑥⑦⑧之和表示植物有机物积累量。‎ ‎【详解】‎ A、植物所消耗的能量与①、⑤的和为输入到生态系统的全部能量,A错误; B、由于植食动物粪便是指摄入后未被同化的部分,包含在⑦中,B正确; C、⑤⑥⑦⑧都是散失的能量,其中⑤⑥⑦之和是流向分解者的能量,⑧是植食动物呼吸消耗的能量,C错误; D、④表示植食动物有机物积累量,①⑤之和表示植物积累量,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公式是:下一营养级同化量/这一营养级同化量,故能量传递效率为③占①⑤之和的百分比,D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 ‎26.显微镜是我们了解生物微观结构常用的工具。‎ ‎(1)利用光学显微镜不需染色就可以观察到的细胞器有_______,需要用染色才可以观察到线粒体。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DNA、RNA的分布时,先用___________________水解,再用_____染色。‎ ‎(2)台盼蓝是一种细胞活性染料,常用于检测细胞膜的完整性和细胞是否存活。活细胞不会被染成蓝色,而死细胞会被染成淡蓝色。请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台盼蓝染液、显微镜、HC1、清水等器材,验证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请完成实验步骤:‎ ‎①准备2只培养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的试验结果及其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叶绿体、液泡 (2). 健那绿 (3). HCl (4). 甲基绿、吡罗红 ‎ ‎ (5). 编号为甲、乙,分别加入等量的 HCl和清水,再放入等面积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一段时间后,取出、加2滴台盼蓝染色、制片,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颜色变化情况。 (6). 甲组变蓝,乙组不变蓝,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解析】‎ ‎【分析】‎ ‎1、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因此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时,需要染色和使用显微镜,也需要保持细胞活。‎ ‎2、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时,不需要染色,但需要保持细胞活性。‎ ‎3、观察植物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不需要染色,但需要保持细胞活性。‎ ‎4、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状况时,需要染色和使用显微镜,但不需要保持细胞活性。‎ ‎【详解】(1)细胞器中叶绿体和液泡里面都含有色素,所以可以直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需要染色;健那绿染液是将活细胞中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性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DNA、RNA的分布步骤是制片——水解(8%盐酸)——冲洗涂片——染色。‎ ‎(2)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活细胞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死细胞细胞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所以实验的具体步骤为:①准备2只培养皿,②分别编号为甲、乙,再分别加入等量的HCl和清水,再放入等面积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一段时间后,取出、加2滴台盼蓝染色、制片,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颜色变化情况。则预期的结果是甲组变蓝,乙组不变蓝,这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观察需要染色的实验以及鉴定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实验设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基本实验,同时具备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如实验分组,实验对象处理,变量的分析,结论的分析等等。‎ ‎27.种子的萌发和植株的生长与生存环境密切相关,请回答相关问题。‎ ‎(1)豌豆种子萌发早期鲜重增加主要吸收的是_______,变绿后,干重快速增加,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环境中的___________。‎ ‎(2)在光合作用发现的历程中,卡尔文用______法发现碳以二氧化碳的形态进人并以糖的形态离开卡尔文循环。‎ ‎(3)晴朗的夏季中午豌豆叶片的气孔开度减小,植物的光合速率会_________,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从而使光合作用的______反应速度改变。‎ ‎(4)某研究小组用天竺葵进行光合作用实验,采用“半叶法”对天竺葵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进行测定。其原理是:将对称叶片的一部分(A)遮光,另一部分(B)不做处理(如图),并采用适当的方法(可先在叶柄基部用热水或热石蜡液烫伤,或用呼吸抑制剂处理)阻止两部分的物质和能 量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6h后,在A、B的对应部位截取同等面积(ldmz)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MAmg、MBmg,同等面积的叶片C初始(未进行光合作用之前)质量为MCmg。‎ 呼吸作用速率为:________mg/(dm2•h)。‎ 总光合作用速率为: ____mg/(dm2•h)。‎ ‎【答案】 (1). 水 (2). 水、无机盐、CO2 (3). 同位素标记 (4). 下降 (5). 气孔开度减小使供应给光合作用所需的CO2减少 (6). 暗 (7). (MC-MA)/6 (8). (MB-MA)/6‎ ‎【解析】‎ ‎【分析】‎ ‎1、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在夏季光照最强的中午,由于气孔的关闭,使植物体内获得的CO2减少,影响了暗反应过程中CO2的固定,光合作用减弱。‎ ‎2、如图所示,A部分遮光,这半片叶片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仍可照常进行呼吸作用。另一半B部分叶片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可以进行呼吸作用。‎ ‎【详解】(1)鲜重含量最多化合物是水,种子萌发主要吸收水。植株变绿后,通过吸收无机环境中的水、无机盐和CO2来制造有机物,使干重增加。‎ ‎(2)暗反应中,卡尔文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来研究二氧化碳中的碳的转移路径。‎ ‎(3)晴朗的夏季中午豌豆叶片的气孔开度减小,CO2吸收减少,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速率降低,导致植物的光合速率降低。‎ ‎(4)叶片A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初始质量为MC,所以消耗的质量为MC-MA,呼吸作用速率为(MC-MA)/6,总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增加的有机物的量为MB-MC,所以总光合速率=(MC-MA)/6+(MB-MC)/6=(MB-MA)/6。‎ ‎【点睛】本题的难点在于不能正确区分净光合作用和总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增加量可表示为净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制造量可表示为总光合作用,总光合作用的强度=净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植物在光照的条件下,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 ‎28.肾上腺分为皮质和髄质,皮质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髄质分泌肾上腺素,它的分泌活动受到内脏神经的直接支配。在恐惧、严重焦虑的、剧痛、失血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人表现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速等特征。‎ ‎(1)寒冷时人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但其含量不会过高。巳知其分泌的调节与甲状腺激素相似,那么其含量不会过高的原因是____。 ‎ ‎(2)某人的免疫系统对自身的肾上腺皮质细胞进行攻击而造成肾上腺皮质细胞受损,此疾病属于免疫异常中的______病,试举一例与之病因相同的疾病______。‎ ‎(3)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它的分泌活动受到内脏神经的直接支配。在恐惧、严重焦虑的、剧痛、失血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人表现为警觉性提髙、反应灵敏、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速等特征。请分析这个例子中,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所体现的关系:______。‎ ‎(4)在恐惧、严重焦虑等紧急情况下,人体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会在短时间内增加,这一过程属于______调节。当恐惧、焦虑因素消除后,心率一般不会马上恢复安静水平,原因是______。‎ ‎(5)—般来说,激素与神经递质在发挥作用时的共同点有_____________(请写出两点)。‎ ‎【答案】 (1). 血液中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达到一定值时,反过来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 (2). 自身免疫病 (3). 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4). 大多数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内分泌腺分泌的也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与功能 (5). 神经调节 (6). 体液调节的作用时间较长 (7). 与特定的受体结合、作用后会迅速灭活 ‎【解析】‎ ‎【分析】‎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但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两种调节方式的特点: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以反射的形式来实现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体液调节的特点主要是激素随着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处而发挥调节作用。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另一方面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详解】(1)寒冷时人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但其含量不会过高。巳知其分泌的调节与甲状腺激素相似,那么其含量不会过高的原因是:血液中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 ‎(2)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引起的疾病叫做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所以免疫系统对自身的肾上腺皮质细胞进行攻击而造成肾上腺皮质细胞受损,此疾病属于免疫异常中的自身免疫病。‎ ‎(3)肾上腺素,它的分泌活动受到内脏神经的直接支配说明内分泌腺受神经系统的调节;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人表现为警觉性提髙、反应灵敏、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速等特征,说明内分泌腺的分泌也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与功能;综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所体现的关系为:大多数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内分泌腺的分泌也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与功能。‎ ‎(4)在恐惧、严重焦虑等紧急情况下,人体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会在短时间内增加,这属于神经调节。由于体液调节的作用时间较长,所以当恐惧、焦虑因素消除后,心率一般不会马上恢复安静水平。‎ ‎(5)激素与神经递质均是信息分子,在机体的生命活动中其重要的调节作用,他们的共同点有:与特定的受体结合、作用后会迅速灭活等。‎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正确区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 ‎29.在一定范围内,胚芽鞘切段的伸长与生长素浓度呈正相关。为探究“萌发的小麦种子中生长素的含量”,取胚芽鞘尖端下部的切段(4mm),分别浸入6种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萌发种子提取液(待测样液)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24小时后,测量切段长度,结果见下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与浓度为1mg/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0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___________,由上述实验结果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确定待测样液中的生长素浓度是0.1mg/L还是10mg/L,请根据上述实验原理及方法,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结果及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促进伸长的作用减弱 (2). 不能 (3). 本实验只体现了低浓度促进生长,没有体现高浓度抑制生长(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仍具有促进作用) (4). 将待测样液稀释,重复上述实验 (5). 若切段长度小于10mm(切段比原来的短),则待测样液中生长素的浓度为0.1mg/L;反之就为10mg/L ‎【解析】‎ ‎【分析】‎ 根据实验课题可以知道,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因变量是切根平均长度,并且无关变量包括:侧芽的数目、溶液处理的时间等无关变量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因此应保持相同且适宜。生长素浓度为0作为对照组,其余生长素浓度对应的切根平均长度均大于对照组,故均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 ‎【详解】‎ ‎(1)通过观察图像可以看出,浓度为10mg/L时候的切断平均长度比浓度为1mg/L短,说明促进伸长的作用减弱。上述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原因是本实验只体现了低浓度促进生长,没有体现高浓度抑制生长(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仍具有促进作用)。 (2)实验思路:由于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促进作用不同,改变待测样液的浓度(比如稀释十倍),然后处理植物切断,观察生长情况并与图像中的数据做对比即可知道待测样液的浓度。预测结果及结论:若切段长度小于10mm(切段比原来的短),则待测样液中生长素的浓度为0.1mg/L;反之就为10mg/L。‎ ‎【点睛】‎ 本题考查生长素生理作用及特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0.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不仅提到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还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____‎ ‎(2)绿水青山指明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举措,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 ‎(3)现在有些地区发展稻田养鱼,建设“稻一萍一鱼”立体农业,“稻一萍一鱼”体现了生态系统内群落的_______结构。与传统的稻田养萍和稻田养鱼相比,该立体农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其原因是因为它实现了_______。‎ ‎【答案】 (1).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大于直接价值(出现间接价值,意思对即可) (2). 就地保护 (3). 垂直 (4). 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利用 ‎【解析】‎ ‎【分析】‎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 ‎(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 ‎(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价值。‎ ‎【详解】(1)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一般来说,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绿水千山主要体现间接价值,金山银山主要体现直接价值,所以“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就是因为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大于直接价值。‎ ‎(2)就地保护是指在原地对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3)建立“稻一萍一鱼”立体农业,稻株为浮萍、鱼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繁殖环境,鱼取食稻的基部枯黄叶片、杂草、昆虫等天然饵料,鱼的粪便肥田,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同时由于鱼的游动可增加水中的溶解氧,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内群落的垂直结构。立体农业与传统的稻田养萍和稻田养鱼相比,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主要原因在于它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利用。‎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的知识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学会判断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以及群落的空间结构,需要考生平时学习中多区别,多理解,难度系数不大,主要在于平时基础知识的积累。‎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