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7 发布 |
- 37.5 KB |
- 2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 立体几何 课件(全国通用)
立体几何 高考定位 高考对本内容的考查主要有: (1) 空间概念,空间想象能力,点线面位置关系判断,表面积与体积计算等, A 级要求; (2) 线线、线面、面面平行与垂直的证明, B 级要求;证明或探究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平行与垂直的位置关系,一要熟练掌握所有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梳理好几种位置关系的常见证明方法,如证明线面平行,既可以构造线线平行,也可以构造面面平行.而证明线线平行常用的是三角形中位线性质,或构造平行四边形;二要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来寻找证明的思路;三要注意表述规范,推理严谨,避免使用一些虽然正确但不能作为推理依据的结论. 真 题 感 悟 1. (2015· 江苏卷 ) 现有橡皮泥制作的底面半径为 5 ,高为 4 的圆锥和底面半径为 2 、高为 8 的圆柱各一个 . 若将它们重新制作成总体积与高均保持不变,但底面半径相同的新的圆锥和圆柱各一个,则新的底面半径为 ________. 2. (2015· 江苏卷 ) 如图,在直三棱柱 ABCA 1 B 1 C 1 中,已知 AC ⊥ BC , BC = CC 1 . 设 AB 1 的中点为 D , B 1 C ∩ BC 1 = E . 求证: (1) DE ∥ 平面 AA 1 C 1 C ; (2) BC 1 ⊥ AB 1 . 考 点 整 合 1. 四棱柱、直四棱柱、正四棱柱、正方体、平行六面体、直平行六面体、长方体之间的关系 . 3.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1) 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a ⊄ α , b ⊂ α , a ∥ b ⇒ a ∥ α . (2) 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a ∥ α , a ⊂ β , α ∩ β = b ⇒ a ∥ b . (3) 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a ⊂ β , b ⊂ β , a ∩ b = P , a ∥ α , b ∥ α ⇒ α ∥ β . (4) 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α ∥ β , α ∩ γ = a , β ∩ γ = b ⇒ a ∥ b . 4.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1) 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m ⊂ α , n ⊂ α , m ∩ n = P , l ⊥ m , l ⊥ n ⇒ l ⊥ α . (2) 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a ⊥ α , b ⊥ α ⇒ a ∥ b . (3) 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a ⊂ β , a ⊥ α ⇒ α ⊥ β . (4) 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α ⊥ β , α ∩ β = l , a ⊂ α , a ⊥ l ⇒ a ⊥ β . 探究提高 涉及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侧面积和体积的计算问题,要在正确理解概念的基础上,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或辅助线 ( 面 ), 分析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 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 另外要重视空间问题平面化的思想和割补法、等积转换法的运用 . 【训练 1 】 (1) (2015· 苏、锡、常、镇调研 ) 如图,正方体 ABCDA 1 B 1 C 1 D 1 的棱长为 1 , E , F 分别为线段 AA 1 , B 1 C 上的点,则三棱锥 D 1 EDF 的体积为 ________. (2) (2013· 江苏卷 ) 如图,在三棱柱 A 1 B 1 C 1 ABC 中, D , E , F 分别是 AB , AC , AA 1 的中点,设三棱锥 F ADE 的体积为 V 1 ,三棱柱 A 1 B 1 C 1 ABC 的体积为 V 2 ,则 V 1 ∶ V 2 = ______. 热点二 空间中点线面位置关系的判断问题 【例 2 】 (2015· 安徽卷改编 ) 已知 m , n 是两条不同直线, α , β 是两个不同平面,给出以下命题: ① 若 α , β 垂直于同一平面,则 α 与 β 平行; ② 若 m , n 平行于同一平面,则 m 与 n 平行; ③ 若 α , β 不平行,则在 α 内不存在与 β 平行的直线; ④ 若 m , n 不平行,则 m 与 n 不可能垂直于同一平面 . 则上述命题错误的是 ________( 填序号 ). 解析 对于 ① , α , β 垂直于同一平面, α , β 关系不确定, ① 错;对于 ② , m , n 平行于同一平面, m , n 关系不确定,可平行、相交、异面,故 ② 错;对于 ③ , α , β 不平行,但 α 内能找出平行于 β 的直线,如 α 中平行于 α , β 交线的直线平行于 β ,故 ③ 错;对于 ④ ,若假设 m , n 垂直于同一平面,则 m ∥ n ,其逆否命题即为 ④ 选项,故 ④ 正确 . 答案 ①②③ 探究提高 长方体 ( 或正方体 ) 是一类特殊的几何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空间位置关系 . 因此,对于某些研究空间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平行、垂直关系问题,常构造长方体 ( 或正方体 ) ,把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转移到长方体 ( 或正方体 ) 中,对各条件进行检验或推理,根据条件在某一特殊情况下不真,则它在一般情况下也不真的原理,判断条件的真伪,可使此类问题迅速获解 . 【训练 2 】 设 l 是直线, α , β 是两个不同的平面, ① 若 l ∥ α , l ∥ β ,则 α ∥ β ; ② 若 l ∥ α , l ⊥ β ,则 α ⊥ β ; ③ 若 α ⊥ β , l ⊥ α ,则 l ⊥ β ; ④ 若 α ⊥ β , l ∥ α ,则 l ⊥ β . 则上述命题中正确的是 ________. 解析 利用线与面、面与面的关系定理判定,用特例法 . 设 α ∩ β = a ,若直线 l ∥ a ,且 l ⊄ α , l ⊄ β ,则 l ∥ α , l ∥ β ,因此 α 不一定平行于 β ,故 ① 错误;由于 l ∥ α ,故在 α 内存在直线 l ′ ∥ l ,又因为 l ⊥ β ,所以 l ′ ⊥ β ,故 α ⊥ β ,所以 ② 正确;若 α ⊥ β ,在 β 内作交线的垂线 l ,则 l ⊥ α ,此时 l 在平面 β 内,因此 ③ 错误;已知 α ⊥ β ,若 α ∩ β = a , l ∥ a ,且 l 不在平面 α , β 内,则 l ∥ α 且 l ∥ β ,因此 ④ 错误 . 答案 ② 热点三 线线、线面、面面平行与垂直的证明问题 【例 3 】 (2014· 江苏卷 ) 如图,在三棱锥 P ABC 中, D , E , F 分别为棱 PC , AC , AB 的中点 . 已知 PA ⊥ AC , PA = 6 , BC = 8 , DF = 5. 求证: (1) 直线 PA ∥ 平面 DEF ; (2) 平面 BDE ⊥ 平面 ABC . 探究提高 垂直、平行关系证明中应用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常见类型 . (1) 证明线面、面面平行,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平行 . (2) 证明线面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 . (3) 证明线线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 . (4) 证明面面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进而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 . 【训练 3 】 (2013· 江苏卷 ) 如图,在三棱锥 SABC 中,平面 SAB ⊥ 平面 SBC , AB ⊥ BC , AS = AB . 过点 A 作 AF ⊥ SB ,垂足为 F ,点 E , G 分别是棱 SA , SC 的中点 . 求证: (1) 平面 EFG ∥ 平面 ABC ; (2) BC ⊥ SA . 证明 (1) 因为 AS = AB , AF ⊥ SB ,垂足为 F ,所以 F 是 SB 的中点 . 又因为 E 是 SA 的中点,所以 EF ∥ AB . 因为 EF ⊄ 平面 ABC , AB ⊂ 平面 ABC ,所以 EF ∥ 平面 ABC . 同理 EG ∥ 平面 ABC . 又 EF ∩ EG = E ,所以平面 EFG ∥ 平面 ABC . (2) 因为平面 SAB ⊥ 平面 SBC ,且交线为 SB ,又 AF ⊂ 平面 SAB , AF ⊥ SB ,所以 AF ⊥ 平面 SBC . 因为 BC ⊂ 平面 SBC ,所以 AF ⊥ BC . 又因为 AB ⊥ BC , AF ∩ AB = A , AF ⊂ 平面 SAB , AB ⊂ 平面 SAB ,所以 BC ⊥ 平面 SAB . 因为 SA ⊂ 平面 SAB ,所以 BC ⊥ SA . 1. 求解几何体的表面积或体积 (1) 对于规则几何体,可直接利用公式计算 . (2) 对于不规则几何体,可采用割补法求解;对于某些三棱锥,有时可采用等体积转换法求解 . (3) 求解旋转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时,注意圆柱的轴截面是矩形,圆锥的轴截面是等腰三角形,圆台的轴截面是等腰梯形的应用 . (4) 注意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侧面积的区别,侧面积只是表面积的一部分,不包括底面积,而表面积包括底面积和侧面积 . 5. 垂直、平行关系的基础是线线垂直和线线平行,常用方法如下: (1) 证明线线平行常用的方法:一是利用平行公理,即证两直线同时和第三条直线平行;二是利用平行四边形进行平行转换:三是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证线线平行;四是利用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进行平行转换 . (2) 证明线线垂直常用的方法: ① 利用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线即高线的性质; ② 勾股定理; ③ 线面垂直的性质:即要证两线垂直,只需证明一线垂直于另一线所在的平面即可, l ⊥ α , a ⊂ α ⇒ l ⊥ a . 6. 在应用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时,要防止出现 “ 一条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就平行于这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 ” 的错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