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步步高》(中图版)大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第2章第31讲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步步高》(中图版)大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第2章第31讲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第 31 讲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工业化 和城市化 考点一 知识整合 1. 工业化 (1) 概念:通常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不断发展并达到 占 地位 的过程。 (2) 本质: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从 以 占 主导地位向以工业占主导地位的转变。 主导 农业 答案 答案 城镇人口 (3) 农业产值 农业就业人数 2. 城市化 (1) 概念:指居住在城镇地区的 人口 增长 的过程。 (2) 本质:农业人口 向 人口 转变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 (3) 内涵 __________ 向 城市 集中 __________ 向 城市地域 转化 __________ 向 广大农村地区 扩散 . 农村人口 占总人口比例 非农业 农村地域 城市文明 答案 3.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拓展提升  不同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的特点及关系 工业化和城市化互动并进,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对比可知其存在异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相同点 ① 工业化初期,工业化水平与城市化水平都比较低,但城市化已超过工业化; ② 工业化以后,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工业化水平 不 同 点 工业化、城市化特点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时间长,工业化和城市化对自然资源利用的程度基本上满足可持续发展,城市化过程付出代价较小,城市化水平高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和工业化起步晚、发展快,导致城乡差距扩大,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盲目流动,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工业化水平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在发达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二者协调发展,较为合理 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水平远滞后于城市化水平,城市发展不合理,产生了严重的 “ 城市病 ” 解题探究 (2013· 安徽文综 ) 下图表示安徽省 1985 ~ 2010 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 1 ~ 2 题。 解析答案 1. 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    ) A. 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 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C. 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D. 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解析  “ 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 表现在从事第二、三产业 ( 非农产业 ) 的人口增加。 答案  D   2. 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 (    ) A. 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 B. 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 C. 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D. 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解析答案 解析  工业 带动就业需要发展劳动力导向型的产业,工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发展原料导向型的产业。 答案  A 3 右 图 示意工业化、城市化与城市集聚效应的关系。据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解析答案 A. 伴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 市集 聚效应 增强 B. 都市圈的形成增强了城市集聚效应 C. 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时, 人 口由 大城市向小城市迁移 D. 大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导致 城市 集聚 效应减弱 解析  注意观察图像,理解纵坐标的临界点上下的含义,可以看出大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后,城市集聚效应减弱 。 答案  D 江苏省 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 考点二 知识整合 答案 1. 江苏省概况 (1) 位置:位于长江、淮河下游 , 之 滨。 (2) 社会经济特征:城市众多,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2. 工业化和城市化现状 (1) 工业化:总体上处于 工业化 阶段 ,工业化水平较高,进程明显加快。 (2) 城市化:城市化进程 不断 , 但城市化水平仍低于发达国家和世界的平均水平。 黄海 中级 加快 拓展提升 1. 江苏省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 项目 优势条件 地理位置 长江、淮河下游,黄海之滨,开放前沿 自然条件 气候 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地形 平原广阔 水文 河湖众多 人力资源 劳动力充足,素质较高 交通条件 有公路、铁路、水运 ( 内河、海运 ) 和航空等运输方式,交通便捷 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好,历史上经济发达 城市化基础 19 世纪初,超过 50 万人口的城市全世界仅有 10 个,江苏省就有苏州、扬州、江宁 ( 今南京 )3 个 2. 我国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几种典型模式 解题探究 (2013· 江苏地理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江苏将城镇空间结构调整为 “ 一带两轴,三圈一极 ” ( 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城镇轴,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淮安增长极 ) ,以强化城镇空间集聚效应 。 材料二 图 1 是 2011 年江苏城镇化水平分布和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图 2 是江苏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变化图。 (1) 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是 ________________ ,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 。 解析答案 解析  城镇 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由图 1 可直观看出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 答案   由 南向北逐步降低 ( 南高北低 )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 (2) 与苏中、苏北地区相比,苏南地区城镇化进程特点主要有 ___________ 。 解析答案 解析  由 图 2 可看出苏南地区城镇化起点高、速度快、水平高的特点。 答案   起点 高 ( 起步早 ) ;速度快;水平高 (3) 在沿江城市带,苏锡常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相比,最主要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________ ;在苏北地区,规划淮安增长极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 。 解析答案 解析  在 沿江城市带,苏锡常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相比,距离上海近,受上海辐射作用大;在苏北地区,规划淮安增长极能带动苏北地区发展。 答案   受 上海辐射作用大 ( 距离上海近 )  引领苏北腹地的发展 ( 带动苏北地区发展 ) (4) 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江苏城镇化今后应从强调数量和速度转变为强调 ________ ,主要体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答案 解析  结合 题干材料及问题,很易作答。 答案   质量 ( 内涵发展 )  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 ( 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完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保障设施;提升宜居水平 ) (5) 江苏实施差别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请将适宜的城镇化发展策略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苏南地区 ______  苏中地区 ______  苏北地区 ______ ① 强化人口向城镇轴和都市圈集聚,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 ② 以人口就地转移为主,建成城乡一体化城市带 ③ 引导人口本地城镇化,提升融入长三角核心地区的能力 解析答案 解析  结合 题干材料及问题,很易作答。 ② ③ ① 归纳总结  我国区域城市化的五种典型模式 工业化 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措施 考点三 知识整合 1.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 对城市化的内涵认识不够全面。 (2) 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产生 了 。 (3 ) 有待 提高。 (4) 城乡统筹发展思路有待进一步完善。 (5) 城镇 有待 进一步改善 。 2. 工业化和城市的发展前景与主要措施 (1) 调整行政区划,加大城市 的 。 (2 ) “ ” 地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 “ 城市圈 ” 。 答案 环境问题 城市化质量 体系结构 聚集力和辐射力 组团式 (3) 以工业发展 促进 。 (4) 进城农民的利益得到体制和政策保证 , 有了 稳固的基础。 (5) 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盘活城市存量土地、将土地推向市场以得到增值。 答案 小城镇建设 农村城市化 拓展提升 1. 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主要措施 问题 原因 措施 对城市化的内涵认识不够全面 ( 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 ① 把城市化等同于城市建设,把城市化水平等同于单一指标 —— 城市化率,工作重心放在扩大城镇规模和具体项目建设上; ② 过多强调以经济建设和工业生产为中心,忽视了 “ 以人为本 ” 调整行政区划,加大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 环境问题 ① 环境污染的治理滞后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② 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使污染点增多、面积扩大; ③ 工业和生活排放大量污染物; ④ 工业发展和人口急增,水污染严重 ① 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扩大城市绿地;优化人居环境; ② 改造高耗能、高成本、高污染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按生态标准建设工业园区 城市化质量有待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思路有待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 ① 服务设施效益不佳,基础设施成本很高; ② 浪费土地,增加道路、给水等基础设施投资; ③ 缺少特大型城市,规模小,经济力量有限,难以治理污染; ④ 城市优势不突出,特色不明显,缺乏辐射和带动作用 ①“ 组团式 ” 地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 “ 城市圈 ” ; ② 以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 ③ 进城农民的利益得到体制和政策保证,农村城市化有了稳固的基础 2. 经济发达地区的环境治理措施 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带来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 (1) 做好区域规划和调整,合理布局城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发展模式。 (2) 搞好城镇规划,防止城市过度膨胀,使人口、生产规模与当地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3) 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4) 优化产业结构,尤其要淘汰耗能大、成本高、污染重的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生态工业园区。 解题探究 1.(2013· 广东文综 ) 青海省西宁市位于湟水谷地,平均海拔 2 261m ,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日益凸显。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 ~ (4) 题 。 材料一  1996 ~ 2008 年西宁市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图 ( 下图 ) 。 题组一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问题 材料二  2011 年西宁市工业产值结构图 ( 下图 ) 。 (1) “ 到西宁避暑,请带上毛衣 ” 。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 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答案 解析  西宁 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同时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夜晚气温较低。 海拔高, 夏季 凉爽;气温日较差较大 (2) 西宁市的城市形态呈条带状,主要受 _____ 、 _______ 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解析答案 解析  西宁 地处湟水谷地,城市形态受到地形和河流的影响呈条带状。 地形  河流 (3)1996 ~ 2008 年期间,西宁市耕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所占比重总体分别呈何种变化趋势?其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解析答案 解析  由 材料一可知:西宁市耕地比重下降,主要是由于当地生态退耕,以及其他建设占用耕地造成的;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比重上升,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迅速。 答案   耕地 :比重下降。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等占用耕地;退耕还林、还草。 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比重上升。城市 ( 镇 ) 化及工业化的发展。 (4)2011 年西宁市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能带来哪些问题? 解析答案 解析  由 材料二可以看出,西宁市工业结构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为主,其他产业比重较小。由于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是高能耗、高污染工业,很容易造成当地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破坏,不利于当地可持续发展。 答案   特点 :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重工业为主,高能耗产业比重大。 问题: ① 能源、资源消耗量大,可能带来资源枯竭; ② 可能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③ 产业转型升级难度大。 2.(2012· 上海地理 ) 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这是城市化的一种新趋势。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题组二 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策略 材料一 乐清市地处浙江省东部沿海, 2010 年常住人口约 138.93 万人,其中农村人口约占 82.6% 。据 2009 年统计,农林牧渔业的从业人员为 16.31 万人,比 1999 年减少了约 25% 。 材料二  2009 年以来,乐清市实现了电话、有线电视家家通;自来水受益村数达到 858 个,比重为 94% ;垃圾集中处理村数达 811 个,比重为 89% ;村级全民健身苑达 715 个,篮球场 506 个。 “ 十一五 ” 期间,该市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 60 周岁以上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享受率达到 100% 。 (1) 归纳乐清市城市化过程中劳动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 解析答案 解析  根据 材料一和 1978 年和 2010 年乐清市产业结构变化图可知,乐清市城市过程中,农业劳动人口数量急剧下降,由第一产业为主向以第二、三产业为主转变。 答案   从 劳动人口结构变化看: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从业人员 2009 年比 1999 年减少了约四分之一,表明农业劳动人口数量急剧下降。 (2) 在城市化进程中,乐清市就地式城市化方式起到了显著作用。分析乐清市就地式城市化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解析答案 解析  通过 对材料二和乐清市产业结构变化图的分析,可以归纳出乐清市就地式城市化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建设基础设施,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加强环境建设,建立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 答案   建设 现代化生活、文化娱乐和信息等基础设施;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加强环境建设,提高环境质量;建立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使农民享受城市人口一样的教育和养老服务,又保持乡村的特色生活方式。 ( 任答三点即可 ) 练出高分 练出高分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下表为 “ 辽宁省与广东省不同年份城市人口比重比较表 ” 。分析完成 1 ~ 2 题。 8   1965 年 1990 年 2000 年 2011 年 辽宁省 34.1% 50.6% 54.2% 63.3% 广东省 17.6% 23.6% 55.1% 66.2% 1. 两省城市化进程差异明显,主要原因有 (    ) ① 辽宁省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主要得益于矿产资源的开发  ② 在 1990 年~ 2000 年间辽宁省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国家政策支持  ③ 广东省起步晚是由于气候条件优越、农业发达,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  ④ 广东省后来居上主要得益于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 A.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解析答案 解析  辽宁省 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主要得益于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广东省起步晚,主要受国家发展政策的制约。 答案  D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2 . 两省城市化要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    ) A. 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足 B. 基础设施落后 C. 严格的户籍制度 D. 区域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升级 解析答案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1965 年 1990 年 2000 年 2011 年 辽宁省 34.1% 50.6% 54.2% 63.3% 广东省 17.6% 23.6% 55.1% 66.2% 解析  为 促进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升级,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答案  D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较高,但也存在问题。据此完成 3 ~ 4 题 。 3. 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 A. 环境污染严重 B . 人口出现负增长 C . 农业用地急剧减少 D . 产业布局不 合理 解析答案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解析  随着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人口增加,人口增长不存在负增长问题。 答案  B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4. 珠江三角洲地区许多沿海城镇大搞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做可能导致的现象是 (    ) ① 重复建设造成财力、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  ② 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③ 有利于发展地区优势  ④ 可能造成沿海生态环境的破坏 A.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解析答案 解析  沿海地区 许多城镇大搞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必然会带来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也可能对沿海生态环境带来影响 。 D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在广州、佛山两市政府负责人签署的《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中提出,广佛两地要在产业协作、城市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这四个领域率先尝试同城化。据此完成 5 ~ 6 题。 解析答案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5. 广佛同城化对下列哪些方面影响较大 (    ) ①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地域结构  ②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③ 广州和佛山的城市用地规模  ④ 广州和佛山之间的经济联系 A.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解析  广 佛同城化对区域内的城市化水平和城市用地规模影响不大,但对城市地域结构、城市产业布局等的影响显著,同时也会使地区间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 答案  D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6. 广佛同城化后,其 GDP 总量直逼上海,但与上海相比,广佛的不足之处有 (    ) ① 产业体系不够完善,工业门类不全,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薄弱  ② 人才资源不够丰富,科技与教育力量相对不足  ③ 工业用水、电、土地价格和劳动力成本在不断 降低 ④ 经济辐射能力强,使经济腹地扩大 A.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③ 解析答案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解析  广佛同城化会促使生产成本下降、经济腹地扩大,这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A 下图是 “ 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典型模式 ” 。据此完成 7 ~ 8 题。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7. 四个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    ) A. 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 B . 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C. 政府投资促进城市化 D . 人口迁移导致城市化 解析答案 解析  由 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四个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共同特点是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答案  B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8. 以上四个地区城市化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是 (    ) A. 资源短缺 B . 劳动力短缺 C. 环境质量下降 D . 农产品供应不足 解析答案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解析  工业化 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在工业化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是环境质量下降。 答案  C 高考题组 11 12 13 14 9 (2009· 福建文综 ) 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下图中 Ⅰ 、 Ⅱ 、 Ⅲ 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完成 9 ~ 10 题。 9. 与 Ⅰ 、 Ⅱ 走廊相比, Ⅲ 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 A. 当地市场广阔 B . 水运便利 C. 科技实力强 D . 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解析答案 10 高考题组 解析  从 Ⅲ 走廊的位置可看出,其有别于 Ⅰ 、 Ⅱ 走廊的有利条件是临长江,故水运便利。 答案  B   11 12 13 14 9 10 10. 促进 Ⅲ 走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 A. 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 B. 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 C. 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工业的新技术应用 , 促进 产业升级 D. 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 冶金 与 能源等产业 高考题组 解析答案 10 11 12 13 14 9 解析  功能 结构趋同的城市群,不能有效地合作互补,易发生不良竞争,单一的重化工业,耗能多,污染严重,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可排除 A 、 B 。 苏州 当地缺乏矿产资源,不适合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加强原有重化工业和港口工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 答案  C 高考题组 11 12 13 14 9 10 (2013· 安徽文综 ) 下图表示安徽省 1985 ~ 2010 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 11 ~ 12 题。 高考题组 解析答案 10 11 12 13 14 9 11. 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    ) A. 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 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C. 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D. 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解析  “ 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 表现在从事第二、三产业 ( 非农产业 ) 的人口增加。 答案  D   高考题组 11 12 13 14 9 10 12. 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 (    ) A. 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 B. 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 C. 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D. 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高考题组 11 12 13 14 9 解析答案 解析  工业带动就业需要发展劳动力导向型的产业,工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发展原料导向型的产业。 A 10 高考题组 11 12 13 14 9 13.(2013· 浙江文综 )2013 年 1 月 17 日,国务院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 右 图为舟山市 2007 年和 2010 年 三次产业就业构成图 。 说出 2007 ~ 2010 年舟山市第二、三产业就业构成的变化特点,并说明其对推动城市化作用的差异。 解析答案 10 解析  变化特点可从第二、三产业比重大小分析。与 2007 年相比, 2010 年第二产业就业比重降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升高。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升高推动了当地城市化发展。 答案   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增加较少,对城市化发展推动作用较小;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较多,对城市化发展推动作用较大。 高考题组 11 12 13 14 9 10 14.(2014· 江苏地理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 年我国明确提出: “ 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 。 材料二 图 1 为 “ 长三角城市分布图 ” ,图 2 为 “ 长三角地区苏州、嘉兴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图 ” 。下表为 “ 我国长三角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对比 ” 。 高考题组 11 12 13 14 9 10 高考题组 11 12 13 14 9 10 高考题组 11 12 13 14 9 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 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 (%) 1.0 1.5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 (%) 8 20 城市化水平 (%) 68 90 GDP 占全国比重 (%) 18 20 10 (1) 分析两大城市群的共同特征。 高考题组 解析答案 11 12 13 14 9 10 解析  解答 该题要结合图 1 、表以及城市等级体系的相关知识,进行对比分析。 答案   人口密度 大;城市化水平高;城市数量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等级体系完整。 高考题组 11 12 13 14 9 10 (2) 在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方面,首位城市应重点发展下列哪三个产业? ___ 、 ____ 、 ____ 。 ( 填写序号 ) ① 国际金融  ② 机械制造  ③ 服装制造  ④ 石油化工 ⑤ 文化创意  ⑥ 进出口贸易 高考题组 11 12 13 14 9 解析答案 解析  长 三角城市群首位城市为上海,其经济发达,科技先进,且位于沿海,故适宜重点发展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和进出口贸易等。 ①   ⑤   ⑥ 10 (3) 苏州和嘉兴与首位城市距离相近,自然条件与农业基础相似,分析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高考题组 解析答案 11 12 13 14 9 10 解析  回答 该题,一是要结合图 2 ,注意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从速度和水平两个方面入手;二是要注意结合图 1 、图 2 中的图例。 答案   苏州 发展速度快于嘉兴;苏州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嘉兴。 产业发展政策;产业基础;与周边城市联系;交通条件 ( 通达性 ) 。 高考题组 11 12 13 14 9 10 (4) 为把长三角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需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高考题组 解析答案 11 12 13 14 9 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 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 (%) 1.0 1.5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 (%) 8 20 城市化水平 (%) 68 90 GDP 占全国比重 (%) 18 20 10 解析  城市群 的建设问题,一是要结合区域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相关知识,二是要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城市群的发展经验。 答案   加强 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少行政壁垒;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 高考题组 11 12 13 14 9 10 第 31 讲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