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历史 第二十二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同步训练2 岳麓版必修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中历史 第二十二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同步训练2 岳麓版必修3

第二十二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同步训练 一、 选择题 ‎1.‎ 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中提到:“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此说是 A. 孙中山节制资本思想的体现 ‎ B. 为国家干预经济制造舆论 C.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 D. 形成四大家族的理论根据 ‎2.‎ ‎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与时俱进,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新”主要体现在( )‎ A.符合社会主义革命的要求 ‎ B.具有鲜明反帝反封建的内涵  C.代表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 ‎ D.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3.‎ 14‎ 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 B.“驱逐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 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4.‎ ‎1924年,孙中山指出:“革命以来迭次发生乱事,均因各国援助一派武人,逞其野心所致。故非排除扰乱中国之外国势力,中国之统一和平乃绝不可能。”材料中孙中山关于中国国情的认识对其晚年革命主张的主要影响是( )‎ A.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 B.提出反对民族压迫主张 C.提出节制资本主张 ‎ D.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5.‎ 胡锦涛主席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下列对“先驱”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民主政治 ‎②最早制定了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目标 ‎③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④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A.①② ‎ B. ③④ ‎ C. ①②③ ‎ D. ①②③④‎ ‎6.‎ 14‎ ‎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与时俱进,把旧三民主义发展的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新”在 A.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 ‎ B.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 C.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 D.由主张改革到主张革命 ‎7.‎ ‎1924年,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下列属于新三民主义“民生主义”内容的是 A.自由、平等、博爱 ‎ B.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C.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 D.核定地价,增涨的地价由国民共享 ‎8.‎ 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在民权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和进步,因为它(  )‎ A.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B.倡导自由、平等、博爱 C.提出反帝和中国境内各民族平等 D.提出了“节制资本”的主张 ‎9.‎ 孙中山曾说:“有了这种以养民为目的好主义,从前不好的资本制度便可以打破。但是……不能够马上推翻。”该段材料表明孙中山(  )‎ A.揭示了资本主义不公平的根源 B.放弃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信念 C.主张用民生主义改良资本主义 D.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 ‎10.‎ 14‎ 今年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下列对孙中山先生革命活动的评述正确的是(  )‎ A.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社会思潮 B.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 C.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 ‎11.‎ 王鸿生在《历史的瀑布与峡谷》中认为近代的某一思想是“以民道代天道”,是“有民无天”的新道统,是“翻天”,让民“顶天立地”。这一思想应是(  )‎ A.变法维新 ‎ B.三民主义 ‎ C.民主科学 ‎ D.社会主义 ‎12.‎ 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三民主义思想作出的最后一个版本的修正。下列关于新三民主义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 ‎②是指导国民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 ‎③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 ‎④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13.‎ 在上海等地拆城筑路兴市模式和“总理遗嘱”‎ 14‎ 影响下,1929年无锡地方政府提出拆城筑路计划。无锡国民党县党部认为城墙是封建落后象征,拆城即革命,以建设布新。无锡民众包括工商教育界人物以影响治安、拆让房屋损害市民利益为由主张暂缓拆城。最后拆城计划被迫停止。这一事件反映了(  )‎ A.民生主义实践探索中的问题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遇到阻力 C.私人资本与官僚资本之争激烈 D.无锡近代工商业呈落后状态 ‎14.‎ ‎“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赶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由国家经营管理之。”由此可知,新三民主义中增加“节制资本”的主要目的是(  )‎ A.以国营经济取代私人资本 B.限制外国资本的发展 C.提高广大民众的社会政治地位 D.防止私人资本操纵国计民生 ‎15.‎ 孙中山将其民权思想用“天下为公”四字概括,其核心内容为“民有、民治、民享”,这一思想(  )‎ A.与儒家大同思想并无二致 ‎ B.与卢梭政治思想相类似 C.与孟德斯鸠分权思想接近 ‎ D.深受伏尔泰思想影响 ‎16.‎ ‎1903年,孙中山在给朋友的信中写到:“所询社会主义,乃弟所极思不能须臾忘者……欧美今日之不均,他时必有大冲突。”为此,他主张(  )‎ A.社会革命,平均地权 ‎ B.政治革命,建立民国 C.民族革命,推翻帝制 ‎ 14‎ D.土地革命,废除剥削 一、 非选择题 ‎17.‎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用我们三民主义的口号和法国革命的口号来比较……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说民权是和平等相对应的。‎ ‎﹣﹣孙中山《三民主义》‎ 材料二 ‎ 邓小平同志部分讲话的时间和名称 讲话名称 发表日期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 1984年6月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 ‎1985年10月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 1992年1月、2月 ‎﹣﹣摘自《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有何变化?联系时代背景,简析其原因。(限60字)‎ ‎(3)根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践成果以及你对对邓小平理论的认识。(限80字)‎ ‎18.‎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在与西方国家的交往冲突中被动产生,又在吸收西方民族主义精要与本土思想精华的基础上逐渐丰富完善的。特别是在义和国运动失败之后,排外主义的传统民族思想影响式微,而以民族国家观念和主权意识为基调的近代民族主义则逐渐流行,成为反抗西方入侵的新的思想资源。 ‎ 14‎ ‎——摘自张鸿石《论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 ‎ 材料二、(1906年)“惟是兄弟曾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民族革命的原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 (1912年)“国家之本, 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1919年)“现在说五族共和,实在这五族的名词很不切当。我们国内何止五族呢?我的意见,应该把我们中国所有各民族融为一个中华民族,并要把中华民族造成很文明的民族,然后民族主义乃为完了”……“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以诚,合为一炉而治之,……融合我们中国所有各族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 ‎ ‎——摘自孙中山《孙中山全集》 ‎ 材料三、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 ‎——摘自《毛泽东祭黄帝陵祭文》‎1937年4月5日清明节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产生的原因。(6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民族观的发展历程并概括其核心思想。(12分) ‎ ‎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2分)‎ 试卷答案 ‎1.答案:A 分析:解题的关键信息是“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与孙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的主张吻合,答案为A;BCD无材料无关。‎ ‎【名师点睛】‎ 14‎ 由“中国国民党一大”联想到所学相关信息:国共合作的标志,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再结合材料,涉及的是经济方面的内容,即可联想到孙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的主张---节制资本。‎ ‎2.答案:B 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提出具体反帝斗争要求,认清了国内反动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本质及关系,以及对中国革命的危害,故B项正确;A项错误,新三民主义符合新民主义革命的要求;C项错误;D项是三大政策的内容。所以答案选B。‎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3.D ‎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民权主义思想指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A符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BD符合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排除;C符合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排除。故选A。 ‎ 考点: 20世纪重大的理论成果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4.A ‎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认为“故非排除扰乱中国之外国势力,中国之统一和平乃绝不可能。”,可见孙中山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故选A;BC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是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排除D。故选A。‎ 考点:20世纪重大的理论成果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 ‎5.B ‎ 试题分析:‎ 14‎ 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民主政治是维新派,排除①,故排除ACD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不明确反帝国主义,排除②,故选③④,选B。‎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顺乎世界的潮流·民主共和思想 ‎ ‎6.B 依据所学可知,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主要增加了反帝的主张、民主为一般平民所享有、节制资本与耕者有其田等。本质上来看,新三民主义依然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A不合题意;新三民主义和旧三民主义相比,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内容,B符合题意;C只是手段;D表述错误,旧三民主义也主张革命。故答案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旧三民主义的不同点。根据所学可知两者的不同点表现在,新三民主义突出了反帝的内容,而旧三民主义主要强调反对满清统治,具有狭隘性;新三民主义主要强调普遍的平等民权,而旧三民主义只提出“国民一律平等”的空洞口号;新三民主义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为两大原则,具体提出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和工人的生活问题,与“扶助农工”紧密相联,而旧三民主义只是空洞的提出“平均地权”。因此就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7.B 根据所学知识1924年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其中民生主义方面主要体现在更加注重民生。A项是孙中山思想的来源;B项是新民生主义的主张;C项是新民权主义的主张;D是旧民生主义的主张。故答案选B。‎ ‎8.考点:IG: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解答此题需要学生理解新旧三民主义的内容.‎ 解答:新三民主义在民权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和进步,因为它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故A项正确;‎ B项是旧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的内容;‎ C项是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的内容;‎ D项是新三民主义民生主义的内容.‎ 故选A.‎ ‎9.考点:IG: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 ‎ ‎(1)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 14‎ ‎(2)民权主义指“创立民国”,就是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解答:由材料可知孙中山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但是,并不主张推翻资本主义,而是主张用民生主义改良资本主义故B项错误,C项正确;‎ AD两项表述错误,孙中山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他学习的是欧美资本主义制度,他并未意识到资本主义不公平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他也没有接受社会主义的思想.‎ 故选C.‎ ‎10.考点:X1:孙中山的主要活动事迹.‎ 分析:本题考查孙中山的主要活动事迹,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首先,推翻了清朝封建腐朽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其次,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制定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再次,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法令,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最后,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对推动亚洲各国民族解放斗争有重大影响.总之,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解答:依据所学知识,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社会思潮,故A错误;‎ 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洪仁玕的提出的《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故B错误;‎ 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故C正确;‎ 毛泽东等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故D错误.‎ 故选C.‎ ‎11.考点:IG: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 ‎ 14‎ ‎(1)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 ‎(2)民权主义指“创立民国”,就是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解答:所谓民道即指民主制度,天道即指君主专制.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明确指出,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也明确指出,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故应选B.‎ A项错误,变法维新主张保留清政府的统治;‎ C项错误,倡导民主与科学思想的新文化运动并未进行政治革命;‎ D项明显错误.‎ 故选B.‎ ‎12.考点:IG: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 ‎①“民族主义”是对外反对帝国主义,谋求中华民族与世界其它民族的独立和平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强调各民族的平等和自决.‎ ‎②“民权主义”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授予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个人和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 ‎③“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 解答:新三民主义最大的突破就在于明确提出了反帝的要求,故①正确;‎ 新三民主义是大革命的理论旗帜,指导了国民大革命运动,故②正确;‎ 新三民主义与中共革命纲领中的若干基本原则是一致的,称为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故③正确;‎ 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两者相辅相成,故④正确.‎ 故选D.‎ ‎13.考点:IG: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14‎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干材料的中心意思.‎ 解答:材料中“在上海等地拆城筑路兴市模式和“总理遗嘱”影响下,1929年无锡地方政府提出拆城筑路计划.”属于民生主义的内容,但“无锡民众包括工商教育界人物以影响治安、拆让房屋损害市民利益为由主张暂缓拆城.”说明民生主义在实践探索中出现了问题,A项正确;‎ BCD三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故选A.‎ ‎14.考点:IG: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 ‎①“民族主义”是对外反对帝国主义,谋求中华民族与世界其它民族的独立和平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强调各民族的平等和自决.‎ ‎②“民权主义”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授予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个人和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 ‎③“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 解答:“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赶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为了防止出现“独占”即垄断,所以才主张“节制资本”,由此可见孙中山的出发点是防止私人资本操纵国计民生.‎ 故选D.‎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孙中山新三民主义内容的理解,主要考查学生材料分析和理解的能力.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斗争的纲领,它蕴含着三大政策的精神.新的民族主义要联合“一切平等待我之民族”,从当时的国际形势看,体现了“联俄”的精神.新民权主义主张“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的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表明革命派已经把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纲领发展成为建立反帝反封建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纲领,这就体现了“联共”的主张.新民生主义的“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体现了“扶助农工”的思想.‎ ‎15.考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启蒙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高考中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内容,②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评价.‎ 14‎ 解答:从题干情境看,体现了民权思想,主张平等的享受民主权利,这与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一致,故B正确;‎ A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B.‎ ‎16.考点:IG: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分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欧美今日之不均”切入,结合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进行思考.‎ 解答:孙中山的社会革命是主张平均地权,即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物价归国家所以,由国民共享.以此避免“欧美今日之不均”.‎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7.考点:P6:孙中山的民主思想;II:邓小平理论.‎ 分析:‎ ‎(1)本题考查孙中山的民主思想.考查1924年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的变化及其原因.需要掌握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内容和原因.‎ ‎(2)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考查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践成果以及认识.需要掌握邓小平理论的内容、实践.‎ 解答:‎ ‎(1)第一小问的变化,依据材料一“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说民权是和平等相对应的”,结合所学可知,变化是由推翻帝制、创立民国发展为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第二小问的原因,结合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背景可知,原因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 ‎(2)第一小问的内容,依据材料二的表格内容可知,内容是“一国两制”的构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二小问的实践成果,结合“一国两制”的构想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影响可知,成果是“一国两制”的构想,推动了港澳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第三小问的认识,从邓小平理论可以看出理论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理论要联系实践,不断完善.‎ 答案:‎ ‎(1)变化:由推翻帝制、创立民国发展为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14‎ 原因:辛亥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 ‎(2)内容及其成果:“一国两制”的构想,推动了港澳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认识:理论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理论要联系实践,不断完善.‎ ‎18.答案:‎ ‎(1)原因:西方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经验的不断积累;西方民族主义思潮和中国古代民族思想的影响;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广泛宣传;近代以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6分) ‎ ‎(2)历程:排满兴汉→五族共和→中华民族。(6分) ‎ 核心:民族融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建设一个文明的中华民族。(6分) ‎ ‎(3)作用:促进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各民族、各阶层、各种力量;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坚实基础。(2分)‎ ‎(2)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归纳知识的能力,依据材料三中“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的信息并结合抗战时期“促进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各民族、各阶层、各种力量;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坚实基础”的角度归纳作答。 ‎ 考点:20世纪以来重大理论成果·三民主义·民族主义;近代民主革命·抗日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4‎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