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尾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1月语文统考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汕尾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1月语文统考试题

广东省汕尾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 语文统考试题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人类长期生活,聚居、繁衍的聚落空间和社会单元,村落并非伴随人类的起源而出现,它是人类进化和人类文明起源时期的产物。人类进化史表明,人类是从灵长类古猿进化来的,属于群居型动物。这一进化过程,提供了早期村落产生的两条线索:一是群居作为动物性本能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释放,特别是到了智人阶段,人类为了有效降低单个个体的生存难度,形成了共同防御、共同发展的族群观念,因而基于血缘的聚众而居开始出现。只是由于完全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为了获取食物,需要频繁迁徙,所以并未形成长期的、固定的、规模化的居住点。二是由于生存的驱动,人类开始积极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创造出大量与生产生活有关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包括工具、器皿、衣物、建筑和制作它们的经验、技术,以及语言、制度、道德和原始信仰等。由此,动物性聚众本能开始向社会性聚居意识转变,具有村落内涵的聚落随之产生。‎ 距今一万年前后,农业的出现和发展,使人类从迁徙流动生活逐步走向定居生活。定居把人类固定在土地上,推动了农业的发展。而农业的发展,又稳定了定居生活,于是有了早期村落的形成与发展。‎ 原始社会后期,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产生,使早期社会从氏族进化为部落,部落又发展到部落联盟,并形成以城郭为中心的地缘一体化政体。由此,国家应运而生。国家的出现,意味着跨地域、跨血缘、跨部落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建立。国家要维系和巩固这种关系,其前提和基础是对土地和人口的全面掌控。因此,村落就具有了国家层面的意义。先秦的“井田制”“授田制”,秦汉的“郡县制”“乡亭里制”都充分表明这一点。秦汉时期国家对于村落的管控有所加强,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地形图》中名为“某某里”的有43处,均分散在山川地区,既说明村落的广泛存在,也表明其受到国家的行政管辖。不少学者认为我国古代“皇权不下县”,但从秦汉国家与村落的关系来看,国家权力显然下渗到了县以下的地方社会。只是这种渗透并非以设置国家机构的方式实现,而是通过基层代理人来体现,如里长、村正。可见,村落以其聚族群体性,血缘延续性和地缘一体性的特质,起到了维系和巩固国家的稳定,发展和繁荣的历史作用。‎ 作为聚族而居的社会单元,中国村落是血缘关系优先的社会,属于血缘型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突出表现于四个方面:村落的宗族化发展、互助体系的形成、乡民信仰的一致性,村落治理的乡约化。正因如比,村落形成了互助友爱的道德规范,进而构建了以伦理为本位的共同价值观。‎ 村落的形成,意味着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世界的产生。除田赋徭役、战争动乱等不可抗拒因素外,村落较少与外界发生联系,是一种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社会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化的推进,近代以来的村落逐步转型发展。‎ ‎(摘编自胡彬彬,邓昶《变迁与转型;中国村落发展的用途》)‎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远古时期,没有形成长期、固定、规模化的居住点,这和当时人们的生产方式相关。‎ B. 伴随着人类动物聚众本能最大限度的释放,具有村落内涵的聚落在我国历史上形成。‎ C. 秦汉时的中央政府加强了对村落的管控,是因为村落已发展成熟且对国家作用巨大。‎ D. 村落属于自给自足的封闭世界,只有遇到不可抗拒的诸多情况,才会和外界发生联系。‎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时间为序,梳理了我国村落的变迁过程:聚落—早期村落—聚族而居的社会单元。‎ B. 文章从人类的进化过程,和农业的关系,和国家的关系等方面阐释了村落产生与发展的条件。‎ C. 文章以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文献资料为论据,论证了秦汉时期国家对于村落的管控有所加强。‎ D. 文章既着重分析了村落的形成过程,也论及村落对国家稳定-发展和繁荣的作用,详略分明。‎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村落的产生虽晚于人类的起源,但其源远流长,在我国有着悠久长远的发展历史。‎ B. 国家建立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是跨地域,跨血缘-跨部落的,而村落并非如此。‎ C. 从秦汉国家与村落的关系来看,认为我国古代“皇权不下县”的观点是不成立的。‎ D. 村落构建了以伦理为本位的共同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将随村落的转型发展而消亡。‎ ‎【答案】1. A 2. A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 B项,“伴随着人类动物聚众本能最大限度的释放”错,原文是说“这一进化过程,提供了早期村落产生的两条线索:一是群居作为动物性本能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释放……二是由于生存的驱动,人类开始积极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由此,动物性聚众本能开始向社会性聚居意识转变,具有村落内涵的聚落随之产生动物性聚众本能开始向社会性聚居意识转变,具有村落内涵的聚落随之产生”,可见村落的形成有两个原因,选项只是其中一个。‎ C项,“因为村落已发展成熟”错,原文是“从秦汉国家与村落的关系来看,国家权力显然下渗到了县以下的地方社会……可见,村落以其聚族群体性,血缘延续性和地缘一体性的特质,起到了维系和巩固国家的稳定,发展和繁荣的历史作用”之所以加强对村落的管控,是因为要全面掌控土地和人口.‎ D项,“只有……才”错,原文是说“除田赋徭役、战争动乱等不可抗拒因素外,村落较少与外界发生联系,是一种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社会形态”。‎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 A项,“聚族而居的社会单元”是村落在不同阶段都具有的特点,不属于一个变迁阶段。从文中看,村落变迁的第三阶段是具有了国家层面意义的村落。‎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D项,“这种价值观将随村落的转型发展而消亡”错,原文有“村落的宗族化发展、互助体系的形成、乡民信仰的一致性,村落治理的乡约化。正因如比,村落形成了互助友爱的道德规范,进而构建了以伦理为本位的共同价值观”,只要村落存在,这种价值观就不会消亡。‎ 故选D。‎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我国政府提出的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环,更是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政府实施的“精准扶贫”政策,使越来越多的农民脱贫,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等促进农村,农业发展的战略,也使得农民收入增长加快,许多农民从低收入群体升入较低收入群体,但是迈入中等收入者队伍的人还是极少数。非农化是农民实现收入增长的重要方式,通过非农就业和创业,许多以前的农民现今成了中等收入者。继续从事农业或养殖业的人,只有通过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经营,才能成为中等收入者。小农经济很难让农民脱贫致富,如果零散的、低效率的小农大量存在,必将限制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提升。推进城市化进程,提供更多的非农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鼓励农民规模化和专业化经营,也可以达到“精准扩中”的效果。然而,目前政府部门实施的许多自主创业鼓励政策较少关注农民,部分地区的城市管理部门甚至限制或歧视农民创业,这阻碍了农民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的进程。‎ ‎(摘编自李春玲《从“精准扶贫”到“精准扩中”》)‎ 材料二:‎ 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明显加快,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大幅提升,脱贫攻坚制度体系日趋完善,等等。我国脱贫攻坚的成就甚至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认为我国脱贫攻坚为世。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方案。德国总理默克尔曾说:“我必须说,中国正在做很多建设性工作,以便让民众从较为贫穷的生活水平进入中产阶层。”‎ 但是,我国的脱贫攻坚任务目前仍然艰巨。‎ 贫困人口基数依然较大,财政兜底压力大。而且尚未脱贫人口中,长期患病者、残疾人、孤寡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和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的贫困人口比例高。这部分人中很多需要依靠财政兜底才能实现稳定脱贫。如河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致贫占比超过72%,元劳动能力者占47%,65岁以上老人占26%。‎ 在产业扶贫方面,各省区普遍存在产业扶贫项目单一、同质化的现象,后续发展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亟待加强;贫困地区面临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保障仍存在薄弱环节;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仍需进一步改进;作风建设仍需加强,急躁症和拖延症并发等一系列问题。‎ 此外,各地普遍反映当前的扶贫政策都是真金白银,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给的越来越多,帮得越来越实,但相比之下,政府如何激发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仍是亟须补齐的短板。如:个别贫困农民甚至存在“你不帮、我不动”现象;一些有劳动能力却不愿劳动的懒汉,躺在脱贫优惠政策上不劳而获,导致边缘户心理落差和抵触越来越大。对这部分人应加强教育,减少资金和物质的直接给予。‎ ‎(摘编自大河报网)‎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实施精准扶贫,使越来越多的农民脱贫,进而让他们成为中等收入者队伍中的一员,符合我国政府所提出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目标。‎ B. 政府部门许多自主创业政策较少惠及农民,有些政府部门甚至对农民创业采取限制或歧视的态度,这影响到我国“精准扩中”的进程。‎ C. 2014年至201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总数不断减少,贫困发生率匀速下降,这说眼的贫攻坚工作是持续推进、卓有成效的。‎ D. 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受到了人们的赞誉,它不仅对我国意义重大,而且为世界其他各国的扶贫工作提供了借鉴。‎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由于“精准扶贫”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的推进,许多农民已经从低收入人群变为较低收入人群,但要成为中等收入人群依然任重道远。‎ B. 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明显加快,脱贫攻坚制度体系日趋完善等方面都是我国脱贫攻所取得的成就,这在材料二中也有一定程度的体现。‎ C. 在今后扶贫中,应做好克服产业扶贫项目单一、同质化的不足,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保障方面的薄弱环节等工作。‎ D.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对长期患病者、残疾人、孤寡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和因懒致贫的群体应区别对待,方法因人而异;效果会更显著。‎ ‎6. 从农民角度而言,农民应该如何走向富裕?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4. C 5. B ‎ ‎6. ①走非农化之路,通过非农就业和创业增加收入。②进行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经营,扩大规模,提高效率。③激发自身发展动力,提高自身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C项,“匀速下降”错,从材料二的图表来看,根据数据7.2、5.7、4.9等可以看出,贫困发生率的下降并非“匀速”。‎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如本题问的是“对材料的棚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 B项,材料二的图表反映了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的变化,不能体现“脱贫攻坚制度体系日趋完善”的内容。‎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题目是,从农民角度而言,农民应该如何走向富裕?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结合材料一“非农化是农民实现收入增长的重要方式,通过非农就业和创业,许多以前的农民现今成了中等收入者”,可概括出“走非农化之路,通过非农就业和创业增加收入”;结合材料一“继续从事农业或养殖业的人,只有通过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经营,才能成为中等收入者”,可概括出“进行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经营,扩大规模,提高效率”;结合材料二“各地普遍反映当前的扶贫政策都是真金白银,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给的越来越多,帮得越来越实,但相比之下,政府如何激发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仍是亟须补齐的短板”,可概括出“激发自身发展动力,提高自身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来源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涵元阁 岑燮钧 舜江有个著名的涵元阁,旧主人据说是前清大员。少爷是书痴,收罗了不少孤本。暮年,少爷膝下荒凉,多次对书童谢玉良说:‎ ‎“不知涵元阁会落在谁手。倘也是个爱书的,我也放心了。”‎ ‎“老爷,你放心,有我一天在,就不会让涵元阁丢失一本书。”‎ 少爷曾跟着高人,学会了古书修复。谢玉良是书童,自然也懂七八分。少爷过世后,涵元阁捐给舜江大学的图书馆,他就成了古籍部的修书匠。他有一手当年跟着少爷学的绝技——借尸还魂法,能把整个旧书纸更换,让原来的墨迹附在新的纸张上。这一技法,江湖罕见。谢玉良渐渐老去,就带了个徒弟——龙志安。‎ 龙志安是个年轻人,学古典文献的。修古书是件精细活,须坐得冷板凳。拆线,清洗节页,处理虫眼,替换册页,重新装订,这可不是简单的事,一天糊不了几页。尤其是借尸还魂的技法,不轻易传人。入了这个行,就得守着这个活。龙志安虽不敢怠慢,眼神却总有点迷茫。‎ 谢玉良闲了时,就给龙志安讲当年的事。“我是答应了老爷的,他守一辈子,我也守一辈子。”仿佛这藏书楼就是他的旧主人一般。‎ 可惜,形势逼人。日本人攻下了上海,舜江府也危在旦夕。舜江大学西迁,搬走了涵元阁的一半藏书——车马颠簸,已不能再多带了。‎ ‎“师傅,你跟我们一起走吧。”‎ ‎“我老了,跟不了你们年轻人了。这半楼藏书,耗费了老爷的一世心血,宋元孤本,尽在其中,你要好生看管,剩下的,我守着。”‎ ‎“师傅,你要好好的,等我们回来!”龙志安眼睛红了。‎ 日本人进城那一夜,谢玉良住在涵元阁。他提着一盏马灯,前前后后仔细查看。他把灯芯旋得只剩一点点,一灯如豆。他上楼下楼,坐立不安。过了一会儿,他听到外面日本兵一队队经过,感觉楼都在震动,那靴子仿佛就踏在古书上一般。‎ 一天,一个日本人进入涵元阁,身后跟着两个侍卫、一个翻译。翻译官说,太君想上楼参观参观著名的涵元阁。谢玉良说,除了一堆破书,又没什么好看的。‎ ‎“破书?我就是要看破书!”日本人说着半生不熟的汉语。‎ ‎“把书柜都打开!”翻译撂下一句话。谢玉良没法,只得一一打开。“下去!”日本人把他赶走了。‎ 谢玉良弓着背,在楼下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迟钝的耳朵变得特别灵敏,上面的些微声响都牵动着他的心。他几乎说得出每本书的来历,其中最东边一柜的最上层的一套书,少爷第一次用借尸还魂法把破损严重的册页换掉。看着旧墨迹重新附着在新书页上,少爷说有这门绝技,古书可以不朽了。前几日,谢玉良检视书柜,发现这一套书竟然没有西迁,他心头一沉。‎ 日本人走下楼来,捧着一函旧书。谢玉良眼睛直了,他伸出手去,想把那函书夺回来,侍卫把他挡住了,他喊:“书不下楼——不能拿走啊!”这一说,仿佛提醒了日本人:“你的, 知道,孤本哪里?”谢玉良装糊涂道:“我只是个管门的,什么孤本不孤本?”侍卫一把把他推倒了。‎ 第二天,涵元阁门口的牌子换成了“东亚文化联谊处”,日本兵已经站上了岗。‎ 谢玉良再也不能进入涵元阁。他撑着手杖,绕着涵元阁一圈圈地走。涵元阁虽不高,却仿佛九层高台一般。他几乎天都要沿着涵元阁外边的小路,绕着往里看,走近了看,站在高处看,透过花墙看,或者远远地看。他看见涵元阁旁的银杏树,一天一天变黄,叶子一天少似一天,最终变成了孤零零的一株。他又看着它慢慢返青,坚强地长出新叶。他就这样一圈一圈绕着涵元阁。他的背越来越驼了。‎ 他病倒了,时好时坏。‎ 那一天,他发着低烧,真的看见了一个瘦削的男子,握住了他的手:“师傅,日本人跑了,我回来了!”他愣愣地看了半天,两行浊泪流了下来。半晌,他的精神好了些,让龙志安扶着,去看四年多没进去的涵元阁。他抚摸着楼梯,一步一步撑上去。他翻到一本很破的古书,对龙志安说:‎ ‎“你‘借尸还魂’一下吧。”‎ 走时,他回头看了看那株银杏树,金黄的叶子三三两两地悠然落下。‎ 五更时分,谢玉良死了。他双目紧闭,似乎没有什么痛苦。‎ 龙志安啜泣着,两眼直直的,“师傅,我也会守一辈子的”,把那本刚刚替换好册页的古书放在他的胸口。‎ ‎(有删改)‎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主要写了涵元阁三代看护人继承和保护古籍的故事,时间跨度较大,情节跌宕起伏,但贯穿三代看护人的精神脉络是一致的。‎ B. 因为形势逼人、车马颠簸,舜江大学西迁时只带走了一半图书,这为下文谢玉良守护半楼图书、与日本人抗争等情节作了铺垫。‎ C. 小说细节描写传神,有助于凸显人物性格,如“他把灯芯旋得只剩一点点,一灯如豆”就刻画了谢玉良谨慎、节俭的性格特征。‎ D. 小说中名字意蕴丰富:“涵元阁”意为涵养元气之阁,“谢玉良”意为主人公具有美玉般的情操,“龙志安”寄寓人们的美好期盼。‎ ‎8. 文中多次提到“借尸还魂法”并作了简单介绍,这对于本小说具有怎样的作用?‎ ‎9. 小说画线处描写了龙志安的眼睛,分别体现了龙志安怎样的心情?龙志安这一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7. C 8. ①“借 尸还魂法”属涵元阁“独家秘方”,这有利于突出涵元阁的文化底蕴和在同行中非同一般的地位,也显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②“借尸还魂法”仅仅为涵元阁主人或看护人独自拥有,这有利于显示他们的技术实力,突出人物形象。③”借尸还魂法”是一种高难度的古籍修复方法,具有“独家绝技”的神秘色彩,增强了小说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有利于吸引读者。 ‎ ‎9. 龙思安的心情:第一处体现了龙志安对修古书的畏难或不屑的情绪,第二处体现了龙志安离别的悲伤、对师傅安危的忧虑,第三处体现了龙志安对师傅之死的悲痛和被师傅的精神所感动。作用:①对主要人物谢玉良起到了衬托作用。龙志安从修古书时眼神迷茫,到“也会守一辈子”的转变,突出了谢玉良对他人影响之深,有力衬托了主要人物谢玉良。②深化了小说的主题。龙志安最后也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守护人,这体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代代坚守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代代相传,这就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C项,“节俭”错,谢玉良把灯芯旋得一点点的原因是怕引起日本人的注意。‎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某个情节的作用。解答此类题目,一般要先概括情节的主要内容,然后分析其在小说情节、人物、主题方面的作用,还要分析情节本身的一些特殊效果。题目是,文中多次提到“借尸还魂法”并作了简单介绍,这对于本小说具有怎样的作用?首先找到这些情节,然后结合具体情节分析其作用。‎ 结合开头的描写“他有一手当年跟着少爷学的绝技——借尸还魂法,能把整个旧书纸更换,让原来的墨迹附在新的纸张上。这一技法,江湖罕见”,“绝技”“江湖罕见”这就显示出“借尸还魂法”属涵元阁“独家秘方”,突出涵元阁的文化底蕴和在同行中非同一般的地位,同时能够让古书上的墨迹附在新纸上,等于让古书“还魂”,也显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另外,这处描写中提到“少爷曾跟着高人,学会了古书修复。谢玉良是书童,自然也懂七八分”“谢玉良渐渐老去,就带了个徒弟——龙志安”,可见“借尸还魂法”仅仅为涵元阁主人或看护人独自拥有,这有利于显示他们的技术实力,突出人物形象。‎ 从效果上看,“借尸还魂法”,具有“独家绝技”的神秘色彩,增强了小说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有利于吸引读者。‎ ‎【9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人物描写技巧以及鉴赏次要人物形象及作用的能力。人物描写技巧可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考生抓住这些描写揣摩人物特点,从而概括人物形象;次要人物的作用一般会在情节上、对主要人物的衬托上以及主题表现上起到一定一定作用。题目是,小说画线处描写了龙志安的眼睛,分别体现了龙志安怎样的心情?龙志安这一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首先分析第一问,找到描写龙志安眼睛的三次描写,结合上下文分析其心情。第一处“眼神却总有点迷茫”,结合上文“龙志安是个年轻人,学古典文献的。修古书是件精细活,须坐得冷板凳。拆线,清洗节页,处理虫眼,替换册页,重新装订,这可不是简单的事,一天糊不了几页。尤其是借尸还魂的技法,不轻易传人。入了这个行,就得守着这个活”,可见古籍修复不是个好干的活儿,需要下苦功夫,而龙志安初学此技能,人又年轻,因此此处的“迷茫是对修古书的畏难或不屑的情绪。第二处“龙志安眼睛红了”,结合前面的情节,“日本人攻下了上海,舜江府也危在旦夕。舜江大学西迁,搬走了涵元阁的一半藏书——车马颠簸,已不能再多带了”“我老了,跟不了你们年轻人了。这半楼藏书,耗费了老爷的一世心血,宋元孤本,尽在其中,你要好生看管,剩下的,我守着”,可见师傅不能跟随自己离开,又要守着涵元阁,安危难测,此处的“眼睛红了”体现了龙志安离别的悲伤、对师傅安危的忧虑。第三处“两眼直直的”,结合语境“五更时分,谢玉良死了”以及“‘师傅,我也会守一辈子的’,把那本刚刚替换好册页的古书旅在他的胸口”,师傅的去世令龙志安悲痛,师傅用生命守护涵元阁、践行承诺的精神也深深感动了他,因此此处“直直的”,体现了龙志安对师傅之死的悲痛和被师傅的精神所感动。‎ 再分析龙志安这个人物的作用。首先龙志安由对古籍修复感到“迷茫”到最后承诺“师傅,我也会守一辈子的”,这一转变是因为师傅谢良玉的影响,因此龙志安的形象对主要人物谢良玉的形象起到了衬托作用。谢良玉代表的是老一辈传统文化的守护人,龙志安代表的是新一代年轻的传统文化守护者,这两个人物共同表达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代代坚守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代代相传,这就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点睛】小说中情节的作用方法指导:‎ ‎(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2)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3)侧面烘托,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4)照应前文;‎ ‎(5)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6)刻画人物性格;‎ ‎(7)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群臣皆莫敢言。于是乃令萧何第一,所食邑多,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汉中十二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何拊循勉力百姓,悉以所有佐军。客有说相国曰:“君灭族不久矣。夫君位为相国,功第一,可复加哉?然君初入关中,得百姓心,十余年矣,皆附君,常复孳孳得民和。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以自污?上心乃安。”于是何从其计,上乃大说。何素不与曹参相能,及何病,孝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何置田宅必居穷处,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孝惠二年,相国何卒,谥为文终候。‎ ‎(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 B. 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 C. 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 D. 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秦朝故地关中地区。项羽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 B. 趋,小步疾行而前,表示敬意;文中“人朝不趋”是高祖刘邦给予萧何的一种高规格礼遇。‎ C. 孝惠,指汉朝皇帝刘盈,孝惠是其庙号。庙号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 D. 百岁,死的委婉说法。遇有忌讳的事物,不直说该事物,而需用其他的话委婉表述。‎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萧何目光远大,所为异于众将。攻入咸阳时,和众将争分金帛财物不同,他收藏秦朝的文献档案,使刘邦得以详尽掌握全国地理、户口等方面的情况。‎ B. 萧何功勋卓著,受到刘邦封赏。楚汉相争时,他留守后方,制定法令,安抚民众,补给粮草兵员。论功行赏时,被刘邦评为第一,受到封赏甚为优厚。‎ C. 萧何心系国事,不计个人恩怨。重病期间,孝惠帝亲来探望。问及相国的继任者时,他尽管与曹参不和,但还是举荐了曹参,并为得到合适人选而高兴。‎ D. 萧何功高震主,引发刘邦猜忌。位为相国,功劳第一,然而依然孜孜于国事,深得民心,这引发了刘邦的提防之心。他以多买田地自污,保全了自己。‎ ‎1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何拊循勉力百姓,悉以所有佐军。‎ ‎(2)何置田宅必居穷处,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 ‎【答案】10. C 11. C 12. C ‎ ‎13. (1)皇上亲自率军讨伐他(黥布),多次派使者询问萧相国在做什么。萧何安抚勉励百姓,拿出自己全部钱财资助军队。‎ ‎(2)萧何购置田地住宅必定处在偏远的地方,说:“后代如果贤能,就学习我的俭朴;如果不贤能,不会被有权势的人家夺取。”‎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尤其要关注“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原句标点为:“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 A项,“遁去何”中“去”一般作离开理解,这样就与前后文意思脱节,也与文意不符;“何”是萧何,作后一句“常兴关中卒辄补缺”的主语;‎ B项,“群臣”应该作“争功”的主语,而不是“行封”的宾语;“岁余”不是作“争功”的补语,而是作“功不决”的状语;‎ D项,兼有A B两项的问题。‎ 故选C。‎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项,“孝惠是其庙号”错,据“孝惠”含义可推知,“孝惠”为谥号。‎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C项,“举荐了曹参”错,是孝惠帝想让曹参作为相国的继任者,征求萧何的意见。‎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关键词有:(1‎ ‎)将,率领;数,屡次、多次;使使,派遣使者;何为,宾语前置句,为何,做什么;拊循,安抚;佐,资助。(2)穷,偏远、偏僻;师,学习;为…所,表被动。‎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萧相国萧何,沛县丰邑人。等到刘邦起兵,做了沛公,萧何做他的县丞,常常督办公务。沛公进入咸阳,将领们都争先奔向府库,分取金帛财物,唯独萧何首先进入宫室收取秦朝丞相及御史掌管的法律条文、地理图册等文献资料,并珍藏起来。沛公做了汉王,任命萧何为丞相。汉王能够详尽了解天下的险关要塞、人口多少、兵力强弱、民众疾苦等情况的原因,是萧何完好地得到了秦朝的文献档案。汉王领兵东进,平定三秦,萧何以丞相的身份留守并收服巴蜀,安抚民众,发布政令,使人民供给军队粮草。汉二年,汉王与各路诸侯攻打楚军,萧何镇守关中。制定法令规章,建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每做一件事,萧何总是奏明汉王,经汉王同意,准许施行;如果来不及禀报汉王,有些事就酌情处理,等汉王回来再向他汇报。汉王多次弃军败逃,萧何常常征发关中士卒,补充军队的缺额。汉五年,已经杀了项羽,平定了天下,于是论功行赏。群臣争功,一年多了功劳的大小也没能定下来。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功臣们都说 :“ 我们身披战甲,手执兵器,攻占城池,夺取地盘,功劳大小各有等级。如今萧何没有这样的汗马功劳,只是舞文弄墨,发发议论,不参加战斗,封赏反而在我们之上,为什么呢?”高帝说:“诸位懂得打猎吗?打猎时,追咬野兽的是猎狗,但发现野兽踪迹,指出野兽所在地方的是猎人。而今大家仅能捉到野兽而已,功劳不过像猎狗。至于萧何,发现野兽踪迹,指明猎取目标,功劳如同猎人。”群臣都不敢再言语了。于是便确定萧何为第一,封赏的食邑很多,恩赐他带剑穿鞋上殿,上朝时可以不按礼仪小步快走。‎ 汉十二年秋天,黥布反叛,皇上亲自率军讨伐他,多次派使者询问萧相国在做什么。萧何安抚勉励百姓,拿出自己全部钱财资助军队。有一个门客劝告萧相国说:“您灭族的日子不远了。您位居相国,功劳第一,还能够再加功吗?您当初进入关中,深得民心,至今十多年了,民众都亲附您,您还是勤勉地处理政务,赢得民心。皇上屡次询问您的情况,是害怕您震撼关中。如今您何不多买田地来败坏自己的声誉?这样,皇上的心才会安定。”于是萧何听从了他的计谋,高祖才非常高兴。萧何素来和曹参不和睦,到萧何病重时,孝惠皇帝亲自去探视相国病情,趁便问道:“您如果故去了,谁可以接替您呢?”萧何回答说:“了解臣下的莫过于君主了。”孝惠帝说:“曹参怎么样?”萧何叩头说:“陛下得到合适的人选了!我死也不遗憾了!”萧何购置田地住宅必定处在偏远的地方,说:“后代如果贤能,就学习我的俭朴;如果不贤能,不会被有权势的人家夺取。”孝惠二年,相国萧何去世,谥号为文终侯。‎ ‎(二)现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越王台①‎ 文天祥 登临我向乱离来,落落千年一越台。‎ 春事暗随流水去,潮声空逐暮天回。‎ 烟横古道人行少,月堕荒村鬼哭哀。‎ 莫作楚囚愁绝看,旧家歌舞此衔杯。‎ ‎【注】①越王台:在今广州市越秀山上。越王,指南越王赵佗。‎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越王台已逾千年“落落”既写冷落、荒疏的越王台,也映照作者此时的心境。‎ B. 颈联营造了凄凉而壮阔的意境,寓情于景,和“山河破碎风飘絮”异曲同工。‎ C. 虽已沦为“楚囚”,但作者以酌酒自我宽慰,悲伤之中透露出一丝自信的心绪。‎ D. 这首怀古诗并非歌咏胜景,而是吊古伤今,寄寓了作者深深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叹。‎ ‎15. “春事暗随流水去”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B 15. ①落花随流水而去,美好的春天已消逝。②南越王的盛世已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失。③南宋已亡,抗元大业已付东流。‎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B项,“壮阔”错,颈联描写了人烟稀少 苍茫古道,残月照耀的荒村以及阴森的悲鸣,营造的意境只是凄凉,没有壮阔。‎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句的含义以及鉴赏诗歌的情感主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鉴赏作者思想感情,可借助于“三看三抓法”答题,即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抓诗眼(或词眼)、抓主旨、抓意象特征。组织答案时,要用能够准确表现作者情感特点和情感基调的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平时要积累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规范用语。题目是,“春事暗随流水去”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春事暗随流水去”,“春事……去”,落花随流水而去,指美好的春天已消逝;这是站在越王台上生发的感慨,当年盛极一时的南越王以及他所建立的伟业也如这流水一样逝去,此句也暗指南越王的盛世已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再联系作者的年代背景,这是作者被囚之后的作品,这首怀古诗并非歌咏胜景,而是吊古伤今,寄寓了作者深深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叹,此处的流水落花,也当指南宋已亡,抗元大业已付东流。‎ ‎【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认为,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唯有江上清风、山间明月是无尽宝藏,可以尽情享用。‎ ‎(2)《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杜鹃这一传统诗词中的常见意象表达了凄凉之情。‎ ‎(3)《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军营之事后主刘禅都要咨询向宠,这样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苟非吾之所有 (2). 虽一毫而莫取 (3). 其间旦暮闻何物 (4). 杜鹃啼血猿哀鸣 (5). 必能使行阵和睦 (6). 优劣得所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毫”“鹃”“睦”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感叹如今大学的“千篇一律”时,林林总总,风格各异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却成为大学个性展示的一道缩影。有的大学通知书,是一座手工拼插的微型3D版校门;有的大学通知书________了活版印刷这门古老工艺;有的大学通知书嵌入了________AR技术的虚拟校园平台,只需下载APP,从而扫描通知书正反面,就能查看校情校史介绍,学科特色展示等内容一览无遗。录取通知书是具有仪式感的东西。大学在这方面倾注心力,借此或展现办学理念,或凸显精神追求,或传递对新生的希冀,都是在仪式感上做加法。( )。‎ 虽然大学录取通知书的设计追求______无可厚非,但要警惕过度“创新”。不管如何创新,录取通知书的原始功能依然没有变,过多的炫技、过度的展示,往往会有________之嫌。‎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启用 鉴于 差异化 舍本逐末 B. 使用 基于 个性化 喧宾夺主 C. 启用 基于 个性化 舍本逐末 D. 使用 鉴于 差异化 喧宾夺主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只需下载APP,从而扫描通知书正反面,就能查看校情校史介绍学科特色展示等内容。‎ B. 只需下载APP,扫描通知书正反面,就能查看校情校史介绍-学科特色展示等内容一览无遗。‎ C. 只需下载APP,进而扫描通知书正反面,就能查看校情校史介绍,学科特色展示等内容一览无遗。‎ D. 只需下载APP,然后扫描通知书正反面,就能查看校情校史介绍学科特色展示等内容。‎ ‎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对新生的欢迎和期许从中得到体现,大学形象的自我营销和构建也得以实现 B. 大学形象的自我营销和构建得以实现,对新生的欢迎和期许也从中得到体现 C. 这既是大学形象的自我营销和构建,也能体现对新生的欢迎和期许 D. 这既能体现对新生的欢迎和期许,也是大学形象的自我营销和构建 ‎【答案】17. B 18. D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成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 使用:使人员、器物、资金等为某种目的服务。启用:第一次开始使用。活版印刷这门工艺古已有之,并非开始使用,应选“使用”。‎ 基于:根据、依据。鉴于:表示以某种情况为前提加以考虑,含有“觉察到”“考虑到”的意思,多指可以引为借鉴或经验教训的事。文中指“以……为基础”,应选用“基于”。‎ 差异化:是指企业在顾客广泛重视的某些方面,力求在本产业中独树一帜。个性化:就是非一般大众化的东西。在大众化的基础上增加独特、另类、拥有自己特质的需要,独具一格,别开生面的一种说法。打造一种与众不同的效果。文中强调各所大学的通知书风格各异,有个性特点,故选用“个性化”。‎ 喧宾夺主:比喻客人占据了主人的位置,或者次要的压倒了主要的。舍本逐末:比喻做事轻重主次颠倒。选用“喧宾夺主”更符合“过多的炫技过度的展示”这一语境。‎ 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原句语病有二:一是不合逻辑,“只需下载APP”和“扫描通知书正反面”是承接关系,所以“从而”使用错误;二是“查看……一览无遗”句式杂糅,可将“一览无遗”删掉。只有D项消除了这两种语病。‎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再根据语境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的内容。这是一道考查语句衔接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语句之间的陈述对象的一致性以及语句强调的重心。‎ 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首要功能是“体现对新生的欢迎和期许”,因此应先说“对新生的欢迎和期许”,然后说“大学形象的自我营销和构建”,据此排除B、C两项;以“这”指代前文大学在设计通知书方面的创新,和前文衔接更连贯,据此排除A项。‎ 故选D。‎ ‎【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中国汉字的发生与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汉字虽以象形造字开始,但①__________,既表音又表义;汉字结构有左右、上下,内外之分,但都有一个中心,都是四四方方的方块字。同时,作为书写性文化,②___________。真、草、隶、篆、行,书法家的一笔一画结构章法,都有情趣和个性因素在里边。此外,汉字③______:一方面各地方言百花齐放,多姿多彩,体现了地域性;另一方面它又基于共同的文字表述获得了统一性。这种方言和汉字加强了人们的交往,促进了人们的感情交融。‎ ‎【答案】 (1). ①绝大多数是形声字 (2). ;②汉字体现了中国人的情趣与个性; (3). ③具有地域性和统一性相结合的特点。‎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具体考查情境补写能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文本。‎ ‎①处前的语境是“以象形造字开始”,后面的语境是“既表音又表义”,结合相关的造字法知识,①处应填“绝大多数是形声字”等意思相近的语句;②处后的语境是“书法家的一笔一画结构章法,都有情趣和个性因素在里边”,据此,②处应填“汉字体现了中国人的情趣与个性”等意思相近的语句;③处后面从“地域性”“统一性”两个方面阐述汉字的特点,据此,③处应填“具有地域性和统一性相结合的特点”等意思相近的语句。‎ ‎21.阅读下面文字,仿照第一阶段的文字表述,概括明代词选发展所经历的第二、第三第四阶段。‎ ‎《草堂诗余》是南宋何士信编辑的一部词选集,其中词作以宋词为主。《花间集》是后蜀赵崇祚编辑的一部词集,收录了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经典作品。明代词选的编纂与这两部词选集关系密切,以此为线索可以清晰地看到明代词选所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明前期《草堂诗余》不大被人们重视,词学发展与其关系不大。明中期词选的编纂很是热闹,人们唯《草堂诗余》是尊,对《草堂诗余》奉若典范,或奉其为填词之法式,或视之为“宋人风致”“宋词精绝者”“古之佳制”。明代后期,《草堂诗余》所呈现出的柔艳婉约之风,与明人的审美理想相契合,使之在明代后期伴随着心学思潮、文学复古思潮,在词选编纂史上成为靓丽风景;而《花间集》与《草堂诗余》中的词在某些方面同调,再加上明代后期复古思潮的进一步深入,它也成追摹范本。明末选家从《草堂诗余》《花间集》中突围,打破了婉约词独占天下的局面,选词范围有所扩大,形成了婉约词,豪放词并重的局面。‎ ‎①第一阶段:明前期“草”色凋零,不为所重。‎ ‎②第二阶段:明中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三阶段:明后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第四阶段:明末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示例:②一“草”独秀,奉为典范 (2). ③“草”“花”斗艳,均成范本, (3). ④突围”草”“花”,范围扩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段压缩能力及仿写能力。压缩语段题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如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属关键语句。二是删减法,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三是连缀法,即将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答案。仿写要注意格式等方面。示例特点是,两个四字短语,且用“草”来代指作品名称。‎ 明中期,结合原文“明中期词选的编纂很是热闹,人们唯《草堂诗余》是尊,对《草堂诗余》奉若典范,或奉其为填词之法式”,可概括为“一‘草’独秀,奉为典范”;‎ 明后期,结合原文“而《花间集》与《草堂诗余》中的词在某些方面同调,再加上明代后期复古思潮的进一步深入,它也成追摹范本”,可概括出“‘草’‘花’斗艳,均成范本”;‎ 明末期,结合原文“明末选家从《草堂诗余》《花间集》中突围,打破了婉约词独占天下的局面,选词范围有所扩大”,可概括出“突围”草”“花”,范围扩大”。‎ ‎【点睛】压缩语段首先应辨明语段的表达方式,针对不同的表达方式,采取不同的应对技巧。说明性语段:抓说明对象,扣住其特征。议论性文段:可以采取抓中心句的方法。记叙性文段,可以通过抓记叙的要素来抓信息。具体操作过程:找——陈述对象、中心事件、性质、结果;写——必须按照题干要求(含标点)、尽可能运用原文词语、尽量运用主谓句表达。‎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方9月29日在北京举行。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南仁东、董建华、于漪、王蒙、王有德等28人被授予国家荣誉称号。‎ ‎(2)曾有媒体联合举办“时代人物评选”,评选人物榜单上有科研专家袁隆平、钟南山、属呦呦、文学大师莫言,航天英雄杨利伟,演艺人员张艺谋、冯小刚以及企业家马云等人。‎ 如果《人民日报》要举办一次“国家精神奖”的评选活动,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获此殊荣?请结合材料内容发表你的看法,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青春逢盛世,共谱新精神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嘘——你听,大风泱泱;你看,大潮滂滂。昔日,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今天,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可我们是否想过:我中华盛世,均源于我中国精神,不败的中国魂!‎ 中国精神是什么?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脚踏实地、甘于奉献的精神!‎ 黑格尔说:“一个民族要拥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我想说,一个民族更要有脚踏实地的人,他们才能成就未来!仰望星空,只是一种追寻理想的姿态;脚踏实地,才是实现梦想的关键。夸父执着于天空,却过早地倒下了;而我们的“天眼之父” 南仁东,一眼千万年,新脉冲星又两颗!凭的是什么?凭的是一生的寻找,三百多个候选地;凭的是二十四载,八千多个日日夜夜;凭的是怀揣梦想,更是脚踏实地、不辞辛劳、坚守岗位的奉献精神!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们是否有梦想?又是否有脚踏实地、甘于奉献的精神?‎ 中国精神是什么?中国精神是心系品质,更是永不放弃的坚持!‎ 心系品质,就是求得一颗匠心,就是精雕细琢,就是精益求精,就是追求卓越,就是拥有一颗破除成见、不断超越、不懈坚持的心!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就是我们心系品质、不懈坚持的明证。面对重重困难,中国交建总工程师林鸣并没放弃,在那堪称世界规模最大的桥面铺装工作上,他精益求精,坚持做到最好;在桥体拼接、管道对接问题上,他一丝不苟,追求卓越,不断创新。九年不懈的坚持与努力,一座港珠澳大桥如同一条跃海腾空的巨龙,再展我中华世纪雄风!这,就是我们的中国魂,我们的中国精神!同学们,在我们一声声“厉害了,我的国”外,我们更需要这种精神,我们的中国精神、中国魂!‎ 今天的中国,是祖辈的,是父辈的,更是我们青年一代的。愿我们站在祖辈、父辈的肩上,“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唯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功夫”,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发挥我们的潜能,向新时代进军,青春逢盛世,共谱新精神!‎ 先辈曾言:“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同学们,今天我们青春逢盛世,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同筑中国精神,以大国之泱泱,共谱华夏新篇章!‎ 谢谢大家!‎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中以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和“时代人物评选”为背景,引出了一系列优秀人物的名单,他们都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在此基础上,提出要求“如果《人民日报》要举办一次“国家精神奖”的评选活动,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获此殊荣?请结合材料内容发表你的看法,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考生要先理解什么是中国精神。‎ 有人说中国精神就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中国精神是伴随着中国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而自然而然被挖掘、提炼和彰显出来的。首先,中国精神是几千年中华文明孕育出来的核心价值,与中国这块土地息息相关。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古代优秀文化有自己鲜明的品格,有自己独特的价值系统和意义系统,迥异于其他文明,在世界文明体系中散发着永恒的人本光芒。更重要的是,近现代以来,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强盛,还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那种“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精神,那种“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建设气概,那种在改革开放狂飙之下的自强不息之特色探索精神,有着最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精神涵养着中国人的气质,夯实着中国人的信仰底色,凝聚着全民族的最大共识,更是铸就中国梦的动力之源 建议做如下准备:‎ 第一,弄清楚中国精神来自哪里以及在现代的表现。如,要知道中国精神来自儒家哲学、道家哲学、佛家思想,滥觞于中国古代神话,发轫于《诗经》《楚辞》,在屈原、张骞、唐玄奘、魏征、岳飞、郑和、戚继光、顾炎武等先贤身上体现和传承。而中国精神在现代和当代表现为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女排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它不仅体现在英雄的生命和鲜血里,还体现在几代中国人的拼搏和坚守里。‎ 第二,弄清楚中国精神有何力量。中国精神培养了国人天人合一、以和为贵、民胞物与的和合理念,滋养出崇尚和谐统一、反对掠夺的博大胸怀。这种精神能够激发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自信心,提升民族自豪感,这种精神将中国刚健、有为、尚动、通变的原则充分运用,挖掘国人的创新潜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三,除了从纵向准备材料和挖掘材料的内涵外,还可以横向准备材料,将中国精神与其他国家的民族精神进行比较,深入思考其内涵和价值。‎ 参考立意:‎ ‎1、中国精神能够让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国精神助力;‎ ‎3、青年应该继承并发扬中国精神,这样才能让中国精神代代传承并成为民族的脊梁。‎ 结构示例:题目是《青春逢盛世,共谱新精神》本文围绕“中国精神”,歌颂了“青春逢盛世”,写出了“共谱新华章”的美好愿景。结构上,开篇扣题,主体段落以设问引出中心句,并呈层进关系: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脚踏实地、甘于奉献的精神,中国精神是心系品质,更是永不放弃的坚持,愿我们站在祖辈、父辈的肩上,发挥我们的潜能,向新时代进军,青春逢盛世,共谱新精神!最后总结号召,可谓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同时,全文长短句交错,整散句结合,加上设问、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这篇演讲稿写得节奏铿锵,语气激昂,自有一番青春的朝气与活力,让人倍感酣畅淋漓,堪称佳作。‎ 参考素材:‎ ‎1、谁最能获得“国家精神”奖?‎ 她属于一生简朴、无私奉献的人。布衣院士——卢永根,他家里的摆设,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破旧的木沙发、老式电视;铁架子床锈迹斑斑,挂帐子用的竹竿,一头绑着绳子,一头用钉子固定在墙上;几张还在使用的椅子,用铁丝绑了又绑。身染重病,来日不多,却带着尿袋,与老伴一起把一生全部积蓄捐献的87岁的布衣院士——卢永根。‎ 她属于只知付出、不求回报人。一件衬衣穿了30年的院士,却累积捐款400余万,将自家的轿车都捐献的92岁的老院士——崔昆。‎ 她属于甘于牺牲、心无旁骛的人。科学家黄旭华为研究核潜艇33年没有回家,55年没有进过理发店,都是夫人理发,他就是核潜艇之父——93岁的黄旭华。‎ 她属于心有高标、不拘小节的人。布鞋院士——李小文,这位蓄着胡子、一身黑衣、黑布鞋、没穿袜子的老人不是来作脱贫报告的,而是一位中科院院士、遥感专家,他和他的科研团队的一系列研究成果,使我国在多角度遥感领域保持着国际领先地位。‎ 她属于生活简朴、意志执着的人。一张照片意外成了“网红”,78岁中国测绘科学院院士刘先林,穿旧皮鞋, 光着脚,没穿袜子,乘坐高铁二等座回京。在高铁上,还在满桌的图纸里修改,一丝不苟。旧皮鞋,光脚,朴素的科学家让人难忘。‎ 她属于赤子肝胆、心有大爱的人。诗学家——叶嘉莹,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诗学家——叶嘉莹,2018年6月3日将自己的所有财产捐赠给南开大学,用于设立“迦陵基金”,目前已完成捐赠1847万元. 叶嘉莹决定将身后所有积蓄、藏书、书画,全都捐给南开。她表示,在海外旅居多年最终回到祖国大陆,是因为中国文化的根基在此,归根落叶回到南开,她愿意为古典文学奉献一切。‎ 他们最有资格获得这个国家精神奖。 ‎ ‎2、中国精神的内核——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来自我们对中华文明发自内心的认同、理解、尊重和传承。中华文明形成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民族大家庭,56个民族多元一体、交织交融,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爱好和平,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从未间断,气象渊深博大、浩瀚汪洋,这是人类民族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也是其他文明不能比拟的。这来自中华民族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这个爱国主义传统聚合成一种民族意识,这是我们中华文明的内核,代代相传,经过五千年熔铸,多难兴邦,练就金刚不坏之身。中华文明的精华,最具统摄力的核心是什么?一言以蔽之,就是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对中国人来说,是一种深沉的民族信仰。屈原“怀沙去国”、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岳飞“精忠报国”、顾炎武“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陈毅“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等,无不是爱国志向的砥砺,无不是爱国信仰的具体表达。——节选自《雷锋》‎ ‎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是如此。这种“精神”是一种情怀、一种超越,是一种不甘平庸、不甘屈服、不甘落后、不甘得过且过的血性和品格。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作为的民族,也是一个十分注重精神世界的修炼和砥砺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中,向往国家统一、民族兴旺、人民安康、人生幸福的梦想,如永不熄灭的灯光,照耀中华民族前行,也激发、培育和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包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仁义博爱”“扶危济困”的利他精神,“诚实守信”“谦敬礼让”的自律精神,“忧劳兴国”“俭以养德”的勤俭精神等。这其中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主要内容是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正是凭着这种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创造和不断发展了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 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支撑伟大的梦想。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途中,只有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让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融入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我们才能更加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谱写伟大复兴的精彩乐章,中华民族才能更加自信、更加昂扬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节选自《浙江日报》‎ ‎4、为国家做贡献的人、闪耀真善美的人才能代表中国精神 在当今喧嚣的文化场域中,在当今浮躁、娱乐至上的社会背景下,居然有女明星接受德国某企业颁发的“国家精神造就者荣誉”奖的事件发生,一个真敢发,而一个真敢领。有些人可能不知道世界粮食日是几月几号,却知道娱乐节目是几点开始播放;有些人去饭店为了所谓面子、有钱人的气质,大兴铺张浪费,却不知道这每一粒米、每一棵菜需要经过多少农民的风吹日晒,才会端上他们的餐桌。有些人为了一时浮华,思想堕落,被历史永远钉在了耻辱柱上。‎ 在迈入新时代的今天,中国精神到底是什么?是勇敢、执着、奉献,是勤劳、善良、热爱,是中华民族顶天立地、吃苦耐劳、任劳任怨、自觉自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的载体。到底谁能代表中国精神,是千千万万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千千万万在生活中闪耀真善美的人。——节选自“共产党员网”‎ ‎5、让真正的荣誉凝聚起中国精神 什么是中国的国家精神?虽然没有一个十分准确的定义,但国人心中是有共识的。中国精神,生发于中华文明传统,积蕴于中国现代化进程。它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意志,还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觉悟;有“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胸怀,还有“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在现代中国,譬如从邓稼先到南仁东,以及塞罕坝无数默默无闻的奉献者,显然都更加符合国家精神的标准。‎ ‎“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对荣誉的滥施、追逐甚至交易,必将形成荣誉的变质和扭曲。今天的社会关系中,作为“无形社会资本”的荣誉越来越重要,这种来自陌生人组成的群体所给予的崇敬,能为个人或者经济实体带来现实利益,如果没有了明确的规则,必然会影响经济社会的长远稳定发展。与此同时,当缺乏良好的价值观引导时,譬如简单直接地将金钱上的成功等同于对幸福生活的追寻,一些攀爬上财富顶端的人就会用极端的方式来炫耀自己的成功,用华而不实的标签来标榜自己的社会等级符号。事实上,正如前辈们所身体力行的,那些值得尊敬并真正赢得荣誉的人,不光完美地发挥了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更将它们无私地奉献了出去。‎ 今天的中国前景光明、富于生机,中国的“脊梁”和“精神”仍然在构建的过程中。如何让真正的荣誉凝聚起中国精神,始终是全社会需要正视的命题。‎ ‎【点睛】新材料作文审题原则:‎ ‎1.整体性原则: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有话可说。‎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