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平遥二中高二年级三月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在每小题2分)‎ ‎1.韩非子提出君主要善于用法来管理官吏,还要做到“使法择人,不自举也”。这一主张 A.要求君主熟悉法律 B.体现王在法下C.是对贵族政治的否定 D.突出依法治国 ‎2.下面是史明同学在历史复习时归纳的一张表格,在比较完各项后意图进一步归纳出最后一栏的“教训”。‎ 朝代 西汉初期 唐朝中叶 唐朝末年 表现 七国之乱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原因 分封诸侯 节度使权力过重 内轻外重 影响 汉武帝巩固发展大一统局面 后患无穷,由盛转衰 唐朝灭亡,五代十国开始 教训 你认为最佳的“教训”应当是 A.国家是否统一往往决定于皇帝的素质 B.中央与地方是一种对立关系 C.地方割据不单单出现在王朝末年 D.必须削弱地方政权的力量,强化中央集权 ‎3.“秦缪公求士……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以殷盛,国以富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散六国之从……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某种程度上说明,“策士”“贤士”推动了 A.集权制度的形成 B.自然经济的形成C.家国观念的形成 D.“封邦建国”的形成 ‎4.战国至汉初,实行新的军功爵制。不仅爵级繁细,而且爵位下移,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进身之梯。军功爵制 A.有助于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 B.使宗法制得到很好的延续 C.表明了人才选拔制度的完善 D.导致了分封制度彻底瓦解 ‎5.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时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19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日本和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他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有惊人的相似。你认为他们崛起的共同原因是 A.和平崛起 B.制度创新 C.武力掠夺 D.民主强国 ‎6.商鞅变法、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A.加强了君主专制 B.缓和了阶级矛盾C.打破了世袭特权 D.促进了民族融合 ‎7.唐初实行府兵制,在长安附近各州设置军府,选拣均田农民担任府兵卫士。开元十年,唐玄宗接受张说建议,募兵13万,充当京师宿卫;开元二十五年,根据边防需要,“抓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忧恤”,由朝廷供给资粮,长期戍边。这一变化 A.适应了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B.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C.为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埋下隐患 D.增强了唐政府的边防实力 ‎8.宋初,三司(户部、盐铁、度支)独立掌握全国财政,王安石变法时期将三司重新组织起来并统一到一个新的机构里。这一措施的主要意图是 A.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B.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C.提高处理经济事务的效率 D.消除宋初加强皇权的弊端 ‎9.王安石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提出:“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这说明王安石 A.继承了古代墨家的思想 B.主张读书人要以天下为己任 C.具有注重实用的教育思想 D.反对诗赋取士和经义策论 ‎10.学者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到: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这种做法可能出现于 A.李悝变法 B.商鞅变法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 ‎11.王安石变法的第一项理财措施是实行“均输法”,拨出500万贯钱和300万石米作为发运司周转经费,由发运使根据京师库藏和各地物资的实际情况,选择低价购买政府所需物资,同时将各地的多余物资运往各地出售。据此,“均输法”的作用是 A.政府掌控市场,垄断利润 B.打击官僚地主,抑制兼并 C.增加政府的赋税收入 D.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 ‎12.王安石变法时,青苗法规定“不愿请者,不得抑配”,“取息二三分”,以实现“取民之财,还以助民”的目的。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地方官往往强令民户向政府借贷,且“取息高达六分”,以致“害民如此”。对此现象最佳的理解是 A.变法只顾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无视民众负担 B.王安石变法的有些法令在制定时考虑不周全 C.王安石变法的主观动机与实际效果存在偏差 D.部分地方官员在实际执行时偏离了法令条文 ‎13.我国的古代改革对推动社会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革职,张居正因变法而死后被抄家。由此得出的最主要结论是 A.改革有助于社会进步,但改革者不会有好结果 B.改革有风险,改革者应注意保护自己 C.改革需要改革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 D.改革应对反动势力进行彻底镇压 ‎14.“至唐(中期),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均田制为空文。”上述言论 A.说明均田制被破坏是偶然的 B.没有涉及均田制被破坏的根源 C.全面分析了均田制被破坏的原因 D.说明唐朝没有实行过均田制 ‎15.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仿效内地官方史学活动,接受汉族文化的历史观念,进而将自己的祖先衔接于中国古史体系,自称黄帝、大禹等圣王之后裔。这有助于 A.继承华夏传统 B.提升民族认同 C.促进民族融合 D.化解民族矛盾 ‎16.北魏政府下诏均给天下人田:“诸桑田皆为代业,身终不还,恒从见口。有盈者无受无还,不足者受种如法。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不得卖其分,亦不得买过所足。”‎ A.促进了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B.使小农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 C.彻底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D.推动了精耕细作生产方式 ‎17.北魏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开篇就直接介绍了耕、耙、耱等农具,这表明 A.北魏时期人们非常注重精耕细作 B.农业生产的工具有了革命性的变革 C.改进农具对农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D.鲜卑族与汉族的生产方式已无差异 ‎18.《新全球史》言及古代中国某制度时说:“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下列有关这一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A.改变了封建地主地所有制 B.损害了自耕农的利益 C.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D.杜绝了土地兼并现象 ‎19.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A.封建化的过程 B.汉化的过程 C.工业化的过程 D.农业化的过程 ‎20.北魏迁都后,在都城洛阳为外族使节设置了“四夷馆”和“四夷里”,主要居住有归魏的南朝人士、边夷侍子和朝贡使节、入朝的周边民族首领以及大多以朝贡使节名义进入洛阳的胡商贩客,并用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词为“馆”“里”定名。此举旨在 A.促进洛阳经济的恢复发展 B.彰显民族政策的开明 C.凸显北魏的华夏正统地位 D.缓和南北政权的矛盾 ‎21.孝文帝时,有诗歌描写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这种现象反映了 A.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 B.儒家文明影响到鲜卑族的习俗 C.鲜卑文明融入汉族社会生活 D.北魏实行均田制,国力强盛 ‎22.《魏书》载:“(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上文表明推动孝文帝进行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A.崇尚武力控制 B.促进民族交融 C.认同汉族文化 D.避免政治斗争 ‎23.对历史事件的分类整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有一位同学将历史上重大改革分为两类:a类——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b类——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其分类标准是 A.是否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是否是向国外学习为主的改革 C.是否导致原来社会性质的改变 D.是否以解决民族危机为其目的 ‎24.恩格斯在论述克里米亚战争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人民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的觉醒时期开始了。”“觉醒”是人们认识到俄国 A.军备落后 B.制度腐朽 C.经济凋敝 D.吏治腐败 ‎25.沙皇政府推行地方自治改革:在农村建立地方自治局,在城市建立城市杜马。这些机构 A.负责地方的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事务 B.贪污腐化,不利于本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 C.保证了城市平民代表在地方自治机关中占据主导地位 D.由政府任命产生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责,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取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 ‎——《商君书•外内》‎ 材料二 ‎ ‎ 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疏……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 ‎(1)材料一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6分)‎ ‎(2)材料二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什么措施?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采取这一措施的原因。(6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两次改革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6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宋初,朝廷对百官实行月俸制。自咸平年间(998——1003年)开始,官吏队伍日渐庞大,而且物价上涨,官俸未增,于是出现了“俸禄不继,士人家鲜不穷窘”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官吏或“不守名节”“冒法受赃”,或“不耻贾贩,与民争利”,进而致使“吏有奸赃而不敢发,民有豪滑而不敢制,奸吏豪民得以侵暴”,“贫弱百姓理不得直,冤不得诉,徭役不均,刑罚不正,比屋受弊,无可奈何”。真宗时便在月俸之外恢复了前代的职田制度。范仲淹认为,职田是在国家财用匮乏、无力增加官体的情况下实行的一项制度,其目的是为了养廉,以“督其善政”,不应废除,而应“不均者均之”,“未给者给之”,至于有些官吏虽有职田仍然“侵民”“枉法”,那不是职田制度本身的问题。‎ ‎——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恢复职田制度的背景。(8分)‎ ‎(2)结合材料,简评宋代职田制度。(4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 ‎ ‎ 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据殷商墟卜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益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节选自《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 ‎(1)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6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特点,并分析其演变的原因。(14分)‎ 班级 姓名 考号 ‎ ‎ -------------------- -------密--------------------- -----------封-------------------------------------线---------------------------------------‎ 平遥二中高二年级三月考试历史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选择题 (26题18分,27题12分,28题20分,共50分)‎ ‎26、‎ ‎27、‎ ‎28、‎ ‎ ‎ 平遥二中高二年级三月考试历史答案 ‎1、【答案】C ‎2、【答案】D ‎【解题思路】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唐朝中叶,唐朝末年发生叛乱主要是地方割据的诸侯或者节度使,他们都是割据一方的势力;因此得出的教训是加强中央集权,解决地方分权和中央集权的矛盾,故D正确; A说法错误;B不是材料主旨;C不符合设问要求“得出的教训”。‎ ‎3.【解析】根据材料“并国二十,遂霸西戎……以殷盛,国以富强……散六国之从……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体现了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有利于集权制度形成,故A项正确;自然经济涵盖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以及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B项错误;春秋战国,国家尚未统一,人民对国家一统尚未有清晰的认同,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早在三代时期,就已有“封邦建国”的制度,故D项错误。【答案】A ‎4.【解析】本题考查军功爵制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依据题干“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进身之梯”可知,强调的是爵制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打破了贵族阶层对政权的垄断,破除了官员来源的唯一通道,有助于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故A项正确;宗法制在春秋战国已经瓦解,B项错误;C项不是材料信息表明的问题,排除;D项彻底瓦解表述绝对化,不符合史实。故选A。【答案】A ‎5.【解析】统一中原的秦国商鞅变法,18世纪的英国已经确立君主立宪制和责任内阁制,19世纪末的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实现强国,中国通过改革开放而崛起,故他们崛起的共同原因是制度创新,故B正确;秦国、英国、日本不是和平崛起,故A错误;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没有武力掠夺,故C错误;秦国、日本不是民主强国,故D错误。故选B。‎ ‎【答案】B ‎6.【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打破了世袭特权;秦朝废分封实行郡县制,废除世卿世禄制,建立官僚政治;科举制度打破了贵族世袭特权,为平民参政提供机会;故三者都打破了贵族世袭特权,C项正确。商鞅变法时尚没有确立君主专制制度,排除A项。郡县制和科举制都是在王朝建立时期设置的,并没有起到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排除B项。郡县制和科举制都是为封建君主专制服务的,与民族融合无关,排除D项。【答案】C ‎7.【解析】兵制的变化与商品经济发展无关,故排除A;是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导致了均田制被破坏,均田制为基础的府兵制就也走向了崩溃,所以B搞反了关系,故排除;唐玄宗开始实行的募兵制由于国家供给衣食,而且与将领之间关系密切,虽然可以增强唐政府的边防力量,但是时间久了就成为了割据力量,威胁中央,故选C而排除D。【答案】C ‎8.【解析】王安石变法将户部、盐铁和度支三司统一到一个新的机构,是为了提高处理经济事务的效率。相对于原来三个机构之间的分工制衡,一个机构处理事务更为高效。故答案为C项。这一措施不是针对地方采取,不能反映加强中央集权,排除A项;这一措施本身与财政收入的增减没有关系,排除B项;D项不是这一措施的用意,王安石变法没有加强或削弱皇权的目的,排除。【答案】C ‎9.【解析】材料“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反映了王安石主张教育为国家之用,说明他具有注重实用的教育思想,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古代墨家的思想,故A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明读书人以天下为己任,而是体现了实用的教育思想,故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王安石反对诗赋取士和经义策论,故D错误。故选C。【答案】C ‎10.【解析】从材料“在我们之前900年”“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可以分析出这是王安石变法中“理财”的措施,故D项正确;AB项是战国时期的,排除;C项是魏晋时期的,排除。【答案】D ‎11.【解析】从材料“选择低价购买政府所需物资,同时将各地的多余物资运往各地出售”中可以看出,“均输法”可以协调供需关系,提高财政收支的效率,减少政府的开支,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出政府掌控市场、增加赋税,故AC项排除;B项是方田均税法的作用,排除。【答案】D ‎12.【解析】材料“在执行过程中,地方官往往强令民户向政府借贷……害民如此”反映了部分地方官员在实际执行时偏离了法令条文,故D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变法无视民众负担,故A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强调王安石变法的有些法令在制定时考虑不周全,故B错误;材料重点是反映地方官员在实际执行的问题,不是变法的主观动机与实际效果存在偏差,故C错误。故选D。【答案】D ‎1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改革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改革家往往要付出代价,但不意味着改革者都不会有好结果,排除A;改革有风险,改革者更要有毅力可坚韧不拔的精神,排除B,C符合题意;改革只要达到改革的目的即可,不一定要对反动势力进行彻底镇压,排除D;【答案】C ‎14.【解析】依据题文可知言论作者认为:唐中期均田制成为空文的原因是“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即人口众多,政府掌握的闲田不足。此言论没有涉及均田制被破坏的根源:封建土地私有制,故B项为正确选项。A、C、D三项的说法不符合史实。‎ ‎【答案】B ‎15.【解析】两晋南北朝时期属于民族矛盾尖锐时期,而该时期少数民族接受汉族文化的历史观念等做法是利于化解民族矛盾的,但继承华夏传统、提升民族认同、促进民族融合是均不符合当时的阶段特征的,所以只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D ‎16.【解析】材料“北魏政府下诏均给天下人田”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均田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均田制可以促使小农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B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工商业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改进,故A、D排除;C项说法错误,错在“彻底”。【答案】B ‎17.【解析】耕、耙、耱是我国古代农民进行精耕细作的工具,《齐民要术》将对这些农业生产工具的介绍放在开篇,可见精耕细作技术在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农业生产的工具有了革命性的变革,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改进农具”,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鲜卑族与汉族的生产方式,无法体现“鲜卑族与汉族的生产方式已无差异”,排除D。【答案】A ‎18.【解析】材料“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反映了均田制的内容,它并未改变封建地主地所有制,故A错误;它有利于自耕农的利益,故B错误;均田制有利于缓解土地兼并,缓和社会矛盾,故C正确;均田制不可能杜绝土地兼并现象,故D错误。【答案】C ‎19.【解析】抓住题干中“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的信息可以看出,从经济发展角度看,民族融合的实质就是农业化过程,故D项正确;A项是社会发展角度,B项是民族融合的角度,排除。C不符合农业社会特点。‎ ‎【答案】D ‎20.【解析】从材料“为外族使节设置了“四夷馆”和“四夷里””“用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词为“馆”“里”定名”中可以看出,北魏政权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凸显自身政权的正统性,故C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经济的恢复,故A排除;材料“四夷馆”和“四夷里”说明B、D错误。【答案】C ‎2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的关键信息“有诗歌描写汉族年轻女子”“孝文帝时”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B、D三项,属于无关项,题干材料内容无从涉及,排除。进一步可知,C项表述客观,符合史实和题意。【答案】C ‎22.【解析】根据“《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可知,孝文帝非常认同汉族文化,并学习汉族文化,C正确;材料反映孝文帝欣赏汉族文化,与“崇尚武力”无关,排除A;孝文帝学习汉族文化并非促进民族交融,排除B;材料反映孝文帝积极学习汉族文化,无法体现“避免政治斗争”,排除D。【答案】C ‎2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历史的归纳能力。无论美国罗斯福新政还是中国改革开放都没有改变各自的社会性质;而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都改变了各自的社会性质,由此可以看出ab分类的标准是是否导致原来社会性质的改变。所以答案选C。‎ ‎【答案】C ‎24.【解析】克里米亚战争暴露出了俄国封建制度的腐朽,说明是制度的腐朽,B正确;A、C和D均不符合材料主旨。【答案】B ‎25.【解析】沙皇政府推行地方自治改革,地方自治局和城市杜马等自治机关负责地方的公共事务,故A项正确;这些机构对发展本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建设作出了贡献,故B项错误;城市杜马保证了城市资产阶级的利益,故C项错误;D项应为选举产生,故D排除。故选A。【答案】A ‎26、(18分)【答案】‎ ‎(1)思想:重农抑商。‎ 影响:成为中国封建政府的基本经济政策,促进了农业的繁荣,但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6分)‎ ‎(2)措施:均田制。‎ 原因:百姓贫困,人民流离失所;土地兼并现象严重。(6分)‎ ‎(3)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制,增强了秦国的综合国力,为后来统一全国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建立奠定了基础,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方经济发展,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6分)‎ ‎27、(12分)【答案】‎ ‎(1)官吏队伍日渐庞大,政府财政负担加重;官员俸禄未随物价上涨;部分官员贪赃枉法,与民争利;社会矛盾加剧,威胁封建专制统治。(8分)‎ ‎(2)评价:通过给予职田增加官俸,促使官吏廉洁从政,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是,在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下,这种办法难以根除官吏贪赃枉法的弊端。(4分)‎ ‎28、(20分) 【答案】(1)功能:征发民力;控制人民;征收赋税;统计人丁。(任答三点即可)(6分)‎ ‎(2)特点:户籍逐渐成为控制人口的重要手段;历史悠久,由复杂到简单;与土地和赋税制度紧密结合;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任答三点即可)(6分)‎ 原因: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财政危机;统治者的改革;农民的反抗斗争。(任答四点)(8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