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卷·2018届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8届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解析版)

‎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 ‎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选出来,填涂到答题卡上规定的地方.其中1-30题每小题1分,31-50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下列是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描述,其错误的是(  )‎ A.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 B.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C.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 D.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 ‎2.下列有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一定导致基因频率改变 B.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频率之和为1‎ 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大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3.下列选项不支持共同进化观点的是(  )‎ A.昆虫和体内共生菌的关系 B.有长着细长花矩的兰花,就必有同样长着细长吸管似的口器的昆虫 C.草原上狼的灭绝造成鹿数量激增 D.随着光合放氧生物蓝藻的出现,地球上有了氧气,这为需氧型生物出现和进化提供了条件 ‎4.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B.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 C.心肌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是②‎ D.③中CO2浓度低于④中CO2浓度 ‎5.下列有关反射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 B.在人体进行反射活动过程中,神经元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反 C.狗在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中,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唾液腺一起构成效应器 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是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细胞体 ‎6.如图为一突触的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已知ab=bd,若分别刺激b、c两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各能偏转几次?(  )‎ A.b点2次,c点1次 B.b点1次,c点1次 C.b点1次,c点2次 D.b点2次,c点0次 ‎7.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8.下列事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调控作用的是(  )‎ 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 B.短期记忆经过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 C.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受损伤,导致运动性失语症 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排尿 ‎9.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  )‎ A.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也增加 B.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加 C.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 D.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也减少 ‎10.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如下表,据此判断激素a、b、c的化学名称依次是(  )‎ 注射的激素 注射后的反应 a激素 低血糖,甚至昏迷 b激素 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 c激素 使体内新陈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 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11.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在人体内含量很少,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B.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 C.激素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D.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多少,要受到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 ‎12.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 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体 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D.特异性免疫,抗原 ‎13.下列有关免疫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并在骨髓中成熟 B.体液免疫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细胞免疫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C.先天性缺少胸腺的患者,仍可保留部分细胞免疫 D.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的攻击目标是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 ‎14.抗原进入人体以后,被体液中相应抗体消灭的过程是(  )‎ ‎①大多数抗原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 ‎②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再由B细胞呈递给T细胞;‎ ‎③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效应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 ‎④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⑤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并产生抗体.‎ A.①②④⑤ B.①②⑤④ C.①③⑤④ D.①③④⑤‎ ‎15.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  )‎ A.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 B.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无传染性 C.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发应 ‎16.如图中琼脂块1和2按图中位置被转移至刚切除尖端的胚芽鞘左侧,几天后的结果应是以下哪项(  )‎ A. B. C. D.‎ ‎17.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番茄雌蕊柱头,可以得到无子番茄,这种果实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  )‎ A.比受精卵染色体数目多一倍 B.与卵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 C.与番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 D.与受精极核染色体数目一样 ‎18.如图,若茎的a侧生长素浓度在B点以下的浓度范围内,下列对b侧生长素浓度范围的描述较为准确的一项是(  )‎ A.在BD范围内 B.在OA范围内 C.在BC范围内 D.在BA范围内 ‎19.下列能向光弯曲生长的是(  )‎ A. B. C. D.‎ ‎20.为了探究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某同学用两种浓度的生长素分别处理扦插枝条作为两个实验组,用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组进行实验,结果是实验组与对照组扦插枝条生根无明显差异.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生长素的两种浓度可能为A点和C点的浓度 B.生长素的两种浓度可能都低于A点的浓度 C.生长素的浓度低于A或高于C都会抑制扦插枝条生根 D.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可能在A、C两点之间 ‎21.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蚜虫呈集群分布,不宜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 B.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 C.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 D.调查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应根据地段形状确定取样方法 ‎22.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A.从试管吸出培养液之前应静置一段时间 B.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计数四条边上的菌数 C.当一个小方格中酵母菌数目较多时应适当稀释 D.将培养液滴到计数室中盖上盖玻片后镜检 ‎23.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  ‎ ‎②崇明岛东滩的全部生物 ‎③东方绿舟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     ‎ ‎④九段沙湿地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 A.②④③ B.①④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24.如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B.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C.t3时甲的种群密度最小,t4时乙的种群密度最大 D.若乙种群为某种害虫,则在t4时防治的效果最佳 ‎25.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26.如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B.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c点时种群增长率为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D.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可用图中“曲线X”表示,没有K值 ‎27.下列有关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寄生生物不一定只是动物,寄主也不一定只是植物 B.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为互利共生关系 C.某种营群体生活的昆虫个体之间为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关系 D.鲈鱼在食物短缺时以幼小的鲈鱼为食,属于捕食关系 ‎28.下列关于群落的空间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群落的空间结构是指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C.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光照和食物 D.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29.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C.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营养结构 ‎30.据图回答,正确的是(  )‎ 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C.细菌属于初级消费者,黄雀属于三级消费者 D.图中共有两条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 ‎3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 B.当一只狼捕食一只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32.关于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 B.生物群落中的碳元素主要是依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的 C.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造成的 D.当光合作用固定的CO2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相等时,大气中的CO2即可维持稳定 ‎33.下列叙述中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  )‎ A.一亩油菜的年产量 B.某地区灰仓鼠每年新增的个体数 C.某池塘每平方米水面花鲢鱼的数量 D.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 ‎3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演替就是原有物种随时间的不断恢复 B.“S”型增长曲线一般表示种群数量停止增长 C.在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D.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输入到生态系统之中 ‎35.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在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36.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退耕还林、还草”是提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37.表是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甲、乙、丙、丁、戊分别代表构成该生态系统的主要种群[表中数据单位:102KJ/(m2.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种群 同化固定的能量 体内贮存的能量 呼吸消耗的能量 甲 ‎16.74‎ ‎4.54‎ ‎12.2‎ 乙 ‎70‎ ‎15.8‎ ‎54.2‎ 丙 ‎930‎ ‎229‎ ‎701‎ 丁 ‎69.5‎ ‎20‎ ‎49.5‎ 戊 ‎1.674‎ ‎0.4‎ ‎1.274‎ A.表中的丙为生产者 B.表中的种群构成2条食物链 C.当某种原因导致乙大量减少时,戊的数量仍能保持相对稳定 D.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8%‎ ‎38.如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饭后血糖升高时,人体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C→D”途径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 B.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不可能完成H过程 C.人在寒冷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C→D”,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D.当人的手被针刺时,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C→D”,使手缩回 ‎39.为探究落叶是否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的,下列实验设计中,错误的是(  )‎ A.可选择带有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筛选出落叶和土壤 B.把落叶平均分成两份,置于网兜中 C.把土壤分成两组,对照组土壤进行接种微生物处理,实验组土壤不做处理 D.将落叶连同网兜分别埋入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土壤中,观察腐烂情况 ‎40.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乙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乙2的能量就越少 B.丙一定是原核生物 C.丁的含量增加将导致臭氧层被破坏 D.图中甲、乙和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生物群落 ‎41.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下列哪项措施不能促使能量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 A.合理确定草场载畜量,才能确保草场的产品持续高产 B.在果树开花较多时,利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适当疏花疏果,可以提高果实产量 C.利用生物防治原理,可以大大减轻林业害虫对森林的危害作用,以提高木材蓄积量 D.玉米田里的玉米种得越密集,产量越高 ‎42.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的 B.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度上升,其可能的原因是株冠形成有利于躲避天敌 C.与曲线Ⅱ相比,曲线Ⅰ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更小 D.大豆田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增长方式的数学模型总体上不符合Nt=N0•λt ‎43.如图中甲、乙分别表示人体不同体液间的物质交换和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乙中的d为分解者,a为生产者 ‎②人体过敏反应时,甲中的c增加引起水肿 ‎③甲中d处的CO2浓度最高 ‎④甲中d为细胞内液、b为淋巴 ‎⑤甲中的a、b、c构成内环境 ‎⑥乙中有3条食物链,其中b所处营养级贮存的能量最少.‎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 D.①②⑥‎ ‎44.在1957年,美国的生态学家H.T.Odum对佛罗里达州的银泉进行了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如表是调查结果.表中的①、②、③、④分别是表示不同的营养级,⑤为分解者.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所固定的能量.NP表示生物体贮存着的能量(NP=GP﹣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单位:102千焦/m2/年 GP NP R ‎①‎ ‎15.91‎ ‎2.81‎ ‎13.23‎ ‎②‎ ‎871.27‎ ‎369.69‎ ‎501.58‎ ‎③‎ ‎0.88‎ ‎0.34‎ ‎0.54‎ ‎④‎ ‎141.20‎ ‎62.07‎ ‎79.13‎ ‎⑤‎ ‎211.85‎ ‎19.26‎ ‎192.59‎ A.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②→④→①→③‎ B.能量在第三营养级和第四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约为5.5%‎ C.若本生态系统维持现在的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的总量会增加 D.④营养级GP的去向中,未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粪便中 ‎45.在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中放入活酵母菌若干,抽样镜检,视野下如图1所示(图中小点代表酵母菌).将容器放在适宜温度下恒温培养5小时后,稀释100倍,再抽样镜检,视野下如图2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密度增加200倍左右 B.探究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可以用标记重捕法 C.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 D.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数量已经达到K值 ‎46.下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五个种群(存在着营养关系)的能量调查:‎ 种 群 甲 乙 丙 丁 戊 能量 ‎2.50‎ ‎13.30‎ ‎9.80‎ ‎0.28‎ ‎220.00‎ 图①~④是根据该表数据作出的一些分析,其中与表中数据相符合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47.如图是生态系统中某元素循环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③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B.A、B、C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 C.图中缺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D.该元素是以CO2的形式循环的 ‎48.疟原虫在人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生殖,在按蚊体内才进行有性生殖.人被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疟疾.在水中,按蚊幼虫(孑孓)以藻类和细菌为食,同时又被鱼类捕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疟原虫与人是寄生关系 B.疟原虫与按蚊是共生关系 C.藻类属于生产者,孑孓和鱼类属于消费者 D.鱼类与藻类既存在捕食关系,也存在竞争关系 ‎49.2011年夏,四川某地区福寿螺再现稻田,由于福寿螺属于外来物种,并能通过各种渠道蔓延扩散,它们啮食水稻等植物,造成粮食大幅减产,其生存环境的营养结构如图.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福寿螺属于第二营养级,它急剧增多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天敌 B.外来入侵物种会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C.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占2个营养级的生物只有蛇和青蛙 D.图中若每只幼螺从5克长到150克,则至少要消耗水稻725克 ‎50.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第三营养级流向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 B.图中④包含了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 C.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初级消费者获得的总能量往往大于⑤‎ D.食物链中的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完全相同 ‎ ‎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4个小题,共4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51.某人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腿.如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 ‎(1)图示反射弧中,a是  .当兴奋到达b点时,神经纤维膜外侧的电位变化是  .当兴奋到达c处时,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  ,如果此图是人缩手反射弧,若用针刺激健康人的手背则兴奋在此反射弧中传导方向是单方向的,为什么?  .‎ ‎(2)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  会形成痛觉.此时,内脏神经支配的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导致心率加快,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  .‎ ‎(3)伤害引起的疼痛可通过下丘脑促进垂体释放  ,直接促进  对水的重吸收.‎ ‎(4)当细菌感染足部伤口时,机体首先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  .未被清除的病原体经过一系列过程,其抗原会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  .‎ ‎52.进食可刺激胃腺细胞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胃酸及胃蛋白酶,有利于消化.‎ ‎(1)胃酸可以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这属于机体的  免疫.‎ ‎(2)哺乳动物进食时,食物尚未进入胃内就可引起胃液分泌,称为头期胃液分泌.该过程受神经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的共同调控,如图所示.‎ ‎①胃泌素通过  运输到达胃腺细胞,促进胃液分泌.若胃酸分泌过多,又可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做  .‎ ‎②促进胃腺细胞分泌胃液的信号物质除胃泌素外还有  .‎ ‎(3)为探究两种调节机制对头期胃液分泌的影响,有人用同一只狗连续进行了以下实验:‎ 步骤 实验操作 ‎4小时胃液分泌量 ‎1‎ 假饲 ‎+++++++++‎ ‎2‎ 切除胃窦,再假饲 ‎+‎ ‎3‎ 假饲,并注射一定量的胃泌素(控制胃泌素的注射剂量,使胃液分泌量与步骤1相当)‎ ‎+++++++++‎ ‎4‎ 只注射与步骤3相同剂量的胃泌素,但不假饲 ‎++++‎ ‎①步骤2中胃液的分泌是  调节的结果.‎ ‎②步骤3的目的是  .‎ ‎③步骤4是为了确定在  调节作用下的胃液分泌量.‎ ‎④重复上述实验均得到相同结果,表明在头期胃液分泌的两种调节机制中,  的作用效应更大;二者共同作用效应  (大于/小于/等于)各自单独作用效应之和.‎ ‎53.研究发现,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可以向生长素浓度高的部位移动.为验证这一结论,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完成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记录表,并预测实验结果.‎ 材料用具:生长状况相似的刚去除顶芽、带2片成熟叶的月季枝条若干,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含14C标记的葡萄糖溶液(黑暗中葡萄糖可被枝条吸收并向枝条的叶片移动),蒸馏水,脱脂棉,检测放射性强度的设备等.‎ ‎(一)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生长状况相似的去顶芽带2片成熟叶的月季枝条若干,随机均分成A、B两组.‎ 第二步:将A、B两组枝条分别插入  中,在A组的每一枝条去除顶芽的切口部位放置  ;在B组的每一枝条去除顶芽的切口部位放置  ,作为对照.‎ 第三步:将A、B两组枝条放在适宜且相同的  环境中培养一定时间,用检测放射性强度的设备检测A、B两组枝条所有叶片的  .‎ 第四步:  .‎ ‎(二)完善实验结果记录表(每组3根实验枝条).‎ 叶片14C放射性强度记录表 组别 A组 ‎ B组 ‎ 叶片 ‎①‎ 第一叶 ‎ 第二叶 ‎ 第一叶 ‎ 第二叶 ‎ ‎ ②‎ ‎1 ‎ ‎ 2‎ ‎ 3‎ ‎③‎ ‎①   ②   ③  .‎ ‎54.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此渠道进行的.假如在某温带草原上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食虫鸟属于  消费者,兔处于第  营养级.‎ ‎(2)图中的兔和草食昆虫两者是  关系.‎ ‎(3)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分析,该食物网中未体现的成分是  .‎ ‎(4)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其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5)已知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若一种生物摄食两种上一营养级的生物,且它们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则猫头鹰每增加10千克生物量,需消耗生产者  千克.‎ ‎55.在某鱼塘中有A、B、C、D四种鱼,其营养结构如图甲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鱼塘只有C种鱼,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如图I所示,池塘的承载量(K值)是  ,若该鱼塘中只有A和D两种鱼,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如图  所示,若该鱼塘中只有A和B两种鱼(假设二者都只取食同一种藻类),两种鱼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如图  所示.‎ ‎(2)科研人员对该鱼塘由浮游藻类、A和D三个环节组成的食物链进行了能量流动分析,得到如表相关数据.NP(净同化量)=GP(总同化量)﹣R(呼吸量)‎ 食物链环节 Ⅰ Ⅱ Ⅲ GP和NP GP=55.6×102‎ NP=1.3×102‎ GP=176×103‎ NP=6×103‎ GP=59.3×106‎ NP=50.5×106‎ NP/GP ‎0.02‎ ‎0.03‎ ‎0.85‎ R ‎54.3×102‎ ‎170×103‎ ‎8.8×106‎ 未利用 ‎﹣‎ ‎62.8%‎ ‎99.7%‎ ‎①Ⅲ所表的生物是  ,就呼吸产生的能量主要用于  .‎ ‎②该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该数据不在10%~20%这一范围,原因是  .‎ ‎ ‎ ‎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选出来,填涂到答题卡上规定的地方.其中1-30题每小题1分,31-50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下列是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描述,其错误的是(  )‎ A.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 B.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C.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 D.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 ‎【考点】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 ‎【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解答】解:A、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物质基础,是生物进化的前提之一,A正确;‎ B、不是环境的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异,而是环境的改变对生物产生的变异进行了选择,B错误;‎ C、生物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是不定向的,产生的变异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也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C正确;‎ D、自然选择是建立在遗传和变异的基础上的,没有变异就不存在生物的多样性,也就没有选择的对象,就没有生物的进化;如果没有遗传,生物不能延续繁衍,自然选择也就失去了意义,D正确.‎ 故选:B.‎ ‎ ‎ ‎2.下列有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一定导致基因频率改变 B.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频率之和为1‎ 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大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考点】基因频率的变化;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基因频率: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基因型频率:指在一个种群中某种基因型的所占的百分比.‎ ‎【解答】解: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导致基因频率改变,如一个自交的群体,后代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而基因频率不变,A错误;‎ B、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频率之和为1,B正确;‎ 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等于a基因的频率,C错误;‎ D、男性色盲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原因是伴X隐性遗传方式,而非色盲基因频率在男女群体不同,D错误.‎ 故选:B.‎ ‎ ‎ ‎3.下列选项不支持共同进化观点的是(  )‎ A.昆虫和体内共生菌的关系 B.有长着细长花矩的兰花,就必有同样长着细长吸管似的口器的昆虫 C.草原上狼的灭绝造成鹿数量激增 D.随着光合放氧生物蓝藻的出现,地球上有了氧气,这为需氧型生物出现和进化提供了条件 ‎【考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分析】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例如一种植物由于食草昆虫所施加的压力而发生遗传变化,这种变化又导致昆虫发生遗传性变化.而不是几个物种朝一个方向进化.它包括:“精明的捕食者”策略: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收割理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解答】解:A、昆虫和体内共生菌的关系,属于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A正确;‎ B、有长着细长花柱的兰花,就必有同样长着细长吸管似的口器的昆虫,属于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B正确;‎ C、草原上狼的灭绝造成鹿的数量激增不属于生物与生物共同进化,这种情况由于鹿群没有捕食者的选择作用,很可能会导致鹿群退化,不属于共同进化,C错误;‎ D、随着光合放氧生物蓝藻的出现,地球上有了氧气,这为需氧型生物的出现和进化提供了前提,属于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D正确.‎ 故选:C.‎ ‎ ‎ ‎4.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B.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 C.心肌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是②‎ D.③中CO2浓度低于④中CO2浓度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据图可知,①为淋巴管(盲管)中的淋巴,②是毛细血管(内有单行的红细胞)中的血浆,③是组织细胞间的组织液,④是细胞内液.内环境由①②③构成.‎ ‎【解答】解: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组成的,不包括④,A错误;‎ B、②中不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B错误;‎ C、心肌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是组织液,C错误;‎ D、二氧化碳由组织细胞产生,扩散进组织液,故③中CO2浓度低于④中CO2浓度,D正确.‎ 故选:D.‎ ‎ ‎ ‎5.下列有关反射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 B.在人体进行反射活动过程中,神经元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反 C.狗在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中,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唾液腺一起构成效应器 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是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细胞体 ‎【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其中效应器包括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2、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膜外电流方向是从未兴奋部位到兴奋部位,而膜内是从兴奋部位到未兴奋部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需要通过突触结构,突触分为轴突﹣树突型和轴突﹣胞体型.‎ ‎3、神经调节对体液调节起调控和主导作用;体液调节也能影响神经调节,二者是相辅相成,共同调节的.‎ ‎【解答】解:A、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A正确;‎ B、在人体反射活动过程中,膜外电荷移动的方向是从未兴奋部位到兴奋部位,而膜内是从兴奋部位到未兴奋部位,B正确;‎ C、狗在听到铃声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中,唾液腺和支配它活动的神经末梢一起构成效应器,完成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这一动作,C正确;‎ D、兴奋传导时,往往是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D错误.‎ 故选:D.‎ ‎ ‎ ‎6.如图为一突触的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已知ab=bd,若分别刺激b、c两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各能偏转几次?(  )‎ A.b点2次,c点1次 B.b点1次,c点1次 C.b点1次,c点2次 D.b点2次,c点0次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速度快;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化学信号,存在时间上的延搁,速度较慢.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解答】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b点给一个强刺激,虽然ab=bd,但ab间是以电信号传导,而bd间是以化学信号传递.因此a点先兴奋,则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而电流表的左侧是正极,所以指针向左偏转;b点后兴奋,电流表的指针又向右偏转.因此,电位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在c点给一个强刺激,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因此,兴奋不能传递到a处,因此,电位计的指针只能发生一次偏转.‎ 故选:A.‎ ‎ ‎ ‎7.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本题是兴奋在突触间传递的过程,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兴奋,当兴奋传至突触小体后,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炮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当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后,神经递质立即被分解,使突触后膜恢复静息状态,如果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该神经递质会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持续兴奋.‎ A、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对突触前膜不起作用,不会引起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A错误;‎ B、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若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神经递质会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B正确;‎ C、由题意可知,本神经递质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的递质,与突触前膜神经元持续性抑制没有关系,C错误;‎ D、由题意可知,本神经递质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的递质,不是使神经元持抑制的递质,不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D错误.‎ 故选:B.‎ ‎ ‎ ‎8.下列事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调控作用的是(  )‎ 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 B.短期记忆经过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 C.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受损伤,导致运动性失语症 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排尿 ‎【考点】脑的高级功能.‎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低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的部位(如脊髓),高级中枢能够控制低级中枢的活动.‎ ‎【解答】解: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是低级的神经活动,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的部位(如脊髓),不能说明高级中枢能够控制低级中枢,A错误;‎ B、记忆种类包括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永久记忆,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但不能说明高级中枢能够控制低级中枢,B错误;‎ C、大脑皮层语言S区受损伤,导致运动性失语症,仅与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语言中枢有关,C错误;‎ D、排尿的初级中枢是脊髓,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所以意识丧失不能控制排尿,意识恢复能够控制,说明脊髓的活动受大脑皮层控制,D正确.‎ 故选:D.‎ ‎ ‎ ‎9.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  )‎ A.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也增加 B.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加 C.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 D.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也减少 ‎【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 ‎【分析】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 切除垂体,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无法合成;没有TSH的调节作用,甲状腺激素合成量也下降.‎ ‎【解答】解: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由下丘脑分泌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作用于甲状腺使其分泌甲状腺激素.当切除垂体后,TSH和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由于垂体也分泌生长激素,故切除垂体后生长激素也减少.‎ 故选:D.‎ ‎ ‎ ‎10.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如下表,据此判断激素a、b、c的化学名称依次是(  )‎ 注射的激素 注射后的反应 a激素 低血糖,甚至昏迷 b激素 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 c激素 使体内新陈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 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 ‎【分析】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具有促进血糖合成糖原,促进血糖的氧化分解,促进血糖转化为非糖物质,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使血糖降低的作用;生长激素促进生长特别是骨的生长和蛋白质的合成;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由以上分析可知:‎ ‎(1)引起血糖降低,是胰岛素的作用;‎ ‎(2)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是生长激素的作用;‎ ‎(3)使体内新陈代谢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是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故选:C.‎ ‎ ‎ ‎11.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在人体内含量很少,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B.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 C.激素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D.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多少,要受到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 ‎【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 ‎【分析】激素是由动物的内分泌腺分泌的,内分泌腺没有导管,激素分泌后随着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于靶细胞,调节靶细胞的代谢,激素在人体内含量很少,但是作用很大.‎ ‎【解答】解:A、酶起催化作用,激素起调节作用,A错误;‎ B、激素既不组成细胞成分,又不提供能量,只起调节细胞的代谢的作用,B正确;‎ C、激素随体液到达靶细胞,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调节靶细胞的代谢,C正确;‎ D、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多少,受到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D正确.‎ 故选:A.‎ ‎ ‎ ‎12.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 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体 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D.特异性免疫,抗原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当病原体或异物侵入机体时,免疫系统发生一系列反应,产生一种抵抗该异物的特殊蛋白质﹣﹣抗体,而引起免疫反应产生抗体的物质称为抗原.‎ 免疫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或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它包括机体的第一道防线(由皮肤、黏膜组成)和第二道防线(由机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白细胞等吞噬细胞组成).而特异性免疫则是机体内的最后一道防线,它是指后天生活中受到外来病原体等物质刺激时,产生抵抗该物质的抗体,从而获得防御功能.‎ ‎【解答】解:题中已明确交代,将减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蛇毒就是抗原;‎ 蛇毒对于家兔是过去从没有接触过的外源性物质,其产生的抗体只对蛇毒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可见这种免疫类型只对特定病原体起作用,因此这种免疫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 ‎ 故选:D.‎ ‎ ‎ ‎13.下列有关免疫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并在骨髓中成熟 B.体液免疫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细胞免疫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C.先天性缺少胸腺的患者,仍可保留部分细胞免疫 D.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的攻击目标是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和T细胞,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B细胞只在体液免疫中起作用,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起作用.‎ ‎2、保护人体健康的三道防线是:‎ 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粘膜组成,能够阻挡和杀死病原体,阻挡和清除异物;‎ 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能够溶解杀死病原体;‎ 第三道防线为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解答】解:A、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和T细胞,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A错误;‎ B、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属于第三道防线,B错误;‎ C、先天性缺少胸腺的患者,丧失所有的细胞免疫,但保留部分体液免疫,C错误;‎ D、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D正确.‎ 故选:D.‎ ‎ ‎ ‎14.抗原进入人体以后,被体液中相应抗体消灭的过程是(  )‎ ‎①大多数抗原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 ‎②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再由B细胞呈递给T细胞;‎ ‎③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效应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 ‎④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⑤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并产生抗体.‎ A.①②④⑤ B.①②⑤④ C.①③⑤④ D.①③④⑤‎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解答】解:抗原进入人体以后,将会引起机体的体液免疫,①大多数抗原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③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效应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⑤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并产生抗体;④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故选:C.‎ ‎ ‎ ‎15.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  )‎ A.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 B.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无传染性 C.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发应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包括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症,其中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都是自身免疫能力太强引起的,而免疫缺陷症是自身免疫能力不足引起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都属于自身免疫病.‎ ‎【解答】解:A、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不是由病原体引起的,没有传染性,A错误;‎ B、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属于免疫缺陷病,B错误;‎ C、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是由于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C正确;‎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属于自身免疫能力太强引起的,D错误.‎ 故选:C.‎ ‎ ‎ ‎16.如图中琼脂块1和2按图中位置被转移至刚切除尖端的胚芽鞘左侧,几天后的结果应是以下哪项(  )‎ A. B. C. D.‎ ‎【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分析】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胚芽鞘尖端合成的;单侧光和重力都能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解答】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胚芽鞘尖端横向摆放,而生长素又不能通过云母片,所以在重力的作用下,琼脂块l中的生长素少于琼脂块2中的生长素.因此,放置琼脂块l的切除尖端的胚芽鞘生长速度慢于放置琼脂块l的切除尖端的胚芽鞘生长速度,因而弯曲程度小.‎ 故选:A.‎ ‎ ‎ ‎17.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番茄雌蕊柱头,可以得到无子番茄,这种果实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  )‎ A.比受精卵染色体数目多一倍 B.与卵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 C.与番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 D.与受精极核染色体数目一样 ‎【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分析】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解答】解:利用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番茄雌蕊柱头,得到无子番茄果实,由于果实由体细胞发育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受精卵染色体数目相同,即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 故选:C.‎ ‎ ‎ ‎18.如图,若茎的a侧生长素浓度在B点以下的浓度范围内,下列对b侧生长素浓度范围的描述较为准确的一项是(  )‎ A.在BD范围内 B.在OA范围内 C.在BC范围内 D.在BA范围内 ‎【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有生长素的促进作用及两重性,明确知识点后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然后解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解答】解:由于重力作用,生长素横向运输,导致b侧生长素浓度高于a侧.由于根、芽、茎三种器官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从图中茎b侧生长速度比a侧快,说明a侧的生长素浓度比b侧低,b侧生长素促进作用大于a侧.由于茎的a侧生长素浓度在曲线B点以下的浓度范围内,因此,b侧生长素浓度应在BD范围内,这样才能使b侧生长速度大于a侧,才能使茎向上弯曲生长.‎ 故选:A.‎ ‎ ‎ ‎19.下列能向光弯曲生长的是(  )‎ A. B. C. D.‎ ‎【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分析】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胚芽鞘尖端合成的,胚芽鞘的尖端部位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单侧光能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梳理相关知识,分析题图,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解答】解:A、在单侧光照下,生长素背光侧分布较向光侧多,但是背光侧的生长素不能向下运输,而向光侧的生长素能够向下运输,促进尖端下部的生长,故该胚芽鞘背光弯曲生长,A错误;‎ B、单侧光照射使生长素由向光侧横向运输到背光侧(生长素能够透过琼脂片),经极性运输后伸长区的背光侧生长素浓度比向光侧高,生长快,从而弯向长得慢的一侧(向光侧)生长,即向光弯曲生长,B正确;‎ C、云母片阻断背光侧的极性运输,导致生长素不能运到背光侧的伸长区,而向光侧的伸长区还有生长素,这样伸长区的生长素在向光侧比背光侧浓度高,向光侧长得快,弯向背光侧生长,C错误;‎ D、载玻片阻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相当于去掉尖端,故其不生长也不弯曲,D错误.‎ 故选:B.‎ ‎ ‎ ‎20.为了探究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某同学用两种浓度的生长素分别处理扦插枝条作为两个实验组,用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组进行实验,结果是实验组与对照组扦插枝条生根无明显差异.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生长素的两种浓度可能为A点和C点的浓度 B.生长素的两种浓度可能都低于A点的浓度 C.生长素的浓度低于A或高于C都会抑制扦插枝条生根 D.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可能在A、C两点之间 ‎【考点】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分析】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曲线图看出,浓度为B时,促进作用最强,表明此浓度为最适生长素浓度;C点时生长素浓度既不促进也不抑制,因此小于C点浓度时促进根生长,大于C点浓度抑制根生长.并且图中看出,在B点的两侧存在一个低浓度和一个高浓度它们的促进作用相同.‎ ‎【解答】解:A、实验的对照组用蒸馏水处理,因此对根生长无影响,图中A、C两点对根生长的生理效应也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因此实验组的浓度可能是图中A点和C点的浓度,A正确;‎ B、图中A点对根生长的生理效应也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因此A点之前的浓度对根生长也无效应,因此实验组的两种浓度也可能为低于A点时的浓度,B正确;‎ C、如果生长素类似物的两种浓度低于A或高于C点时的浓度,对根生长就会起促进或抑制作用,因此根的长度就会长于或短于对照组,C错误;‎ D、曲线图看出,浓度为B时,促进作用最强,表明此浓度为最适生长素浓度,即生长素类似物的适宜浓度可能在AC之间,D正确.‎ 故选:C.‎ ‎ ‎ ‎21.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蚜虫呈集群分布,不宜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 B.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 C.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 D.调查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应根据地段形状确定取样方法 ‎【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 ‎【分析】1、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志个体→重捕并计数→计算种群密度.‎ ‎2、计算种群密度时,样方法是计算各个样方内种群数量的平均值,计算时要注意样方的面积大小相等,标志重捕法也要根据环境面积,再计算种群密度,而不是一定面积内的个体数.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标志后重新捕获数.‎ ‎【解答】解:A、蚜虫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宜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错误;‎ B、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B错误;‎ C、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都是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所以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C错误;‎ D、调查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应根据地段形状确定取样方法,D正确.‎ 故选:D.‎ ‎ ‎ ‎22.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A.从试管吸出培养液之前应静置一段时间 B.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计数四条边上的菌数 C.当一个小方格中酵母菌数目较多时应适当稀释 D.将培养液滴到计数室中盖上盖玻片后镜检 ‎【考点】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分析】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相关注意事项:‎ ‎(1)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边线上的酵母菌,应只计固定的相邻两个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 ‎(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 ‎(3)结果记录最好用记录表.‎ ‎(4)每天计数酵母菌量的时间要固定.‎ ‎(5)培养和记录过程要尊重事实,不能主观臆造.‎ ‎【解答】解:A、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A错误;‎ B、压在方格边上的酵母菌,只能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个体数,否则会产生误差,B错误;‎ C、到培养后期,由于酵母菌的增多,为了方便对酵母菌计数,应先将培养液按比例稀释处理,然后再在显微镜下计数,C正确;‎ D、对酵母菌计数时,应先轻轻盖上盖玻片,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后镜检,D错误;‎ 故选:C.‎ ‎ ‎ ‎23.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  ‎ ‎②崇明岛东滩的全部生物 ‎③东方绿舟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     ‎ ‎④九段沙湿地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 A.②④③ B.①④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考点】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的概念.‎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特点是个体间彼此可以交配,实现基因交流.‎ 群落的概念:在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它具有一定的结构、一定的种类构成和一定的种间相互关系,并在环境条件相似地段可以重复出现.‎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 ‎【解答】解: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属于种群;‎ ‎②崇明岛东滩的全部生物,属于群落;‎ ‎③东方绿舟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属于生态系统;    ‎ ‎④九段沙湿地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属于多个种群,群落包括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故不属于群落.‎ 故选:C.‎ ‎ ‎ ‎24.如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B.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C.t3时甲的种群密度最小,t4时乙的种群密度最大 D.若乙种群为某种害虫,则在t4时防治的效果最佳 ‎【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种群的特征.‎ ‎【分析】据图分析,甲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都为S型曲线,甲种群t2时达到K值,乙种群t5时达到K值;t1~t2时时间内两种群的种群数量都在增加,所以两种群的年龄组成均为增长型;t3~t5时甲种群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可能为稳定型,而该时间段内乙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属于增长型.‎ ‎【解答】解:A、t1~t2时,甲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故A错误;‎ B、t3~t5时,甲种群增长速率小于0,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年龄组成表现为稳定型,乙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种群数量增加,年龄组成表现为增长型,故B正确;‎ C、甲、乙种群密度最小是t1,甲种群密度最大是t3,乙种群密度最大是t5,故C错误;‎ D、t4时种群增长率最大,防止害虫应选择种群数量最少时,即t1时,故D错误.‎ 故选:B.‎ ‎ ‎ ‎25.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 ‎【分析】1、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1)概念: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法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2)适用范围:植物种群密度,昆虫卵的密度,蚜虫、跳蝻的密度等.‎ ‎(3)常用取样:‎ ‎①五点取样法:在总体中按梅花形取5个样方,每个样方要求一致,适用于总体为非长条形. ‎ ‎②等距取样法.适用于长条形的总体,先将总体分成若干等份,由抽样比例决定距离或间隔,然后以这一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方.如图所示:‎ ‎(4)计数原则:若有正好长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即只计数样方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个数.‎ ‎(5)调查记录样表及计算公式:种群密度=所有样方内种群密度合计/样方数 样方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种群密度 N1‎ N2‎ N3‎ N4‎ N5‎ N6‎ N7‎ N8‎ ‎(注意:这里的N1、N2指的是样方的种群密度,而不是指样方的个体数量)‎ 种群密度=.‎ ‎【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种群密度=所有样方内种群密度合计/样方数,故应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正确.‎ 故选:C.‎ ‎ ‎ ‎26.如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B.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c点时种群增长率为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D.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可用图中“曲线X”表示,没有K值 ‎【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据图分析,曲线X表示J型曲线,曲线Y表示S型曲线.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所以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但仍大于0,所以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解答】解:A、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K值会上升,A正确;‎ B、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至0,但出生率仍然大于死亡率,B错误;‎ C、c点时种群数量不变,出生率等于死亡,种群增长率为零,C正确;‎ D、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呈现J型曲线,种群数量持续增加,没有K值,D正确.‎ 故选:B.‎ ‎ ‎ ‎27.下列有关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寄生生物不一定只是动物,寄主也不一定只是植物 B.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为互利共生关系 C.某种营群体生活的昆虫个体之间为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关系 D.鲈鱼在食物短缺时以幼小的鲈鱼为食,属于捕食关系 ‎【考点】种间关系.‎ ‎【分析】1、种内关系:‎ ‎①种内互助:同种生物的个体或种群在生活过程中互相协作,以维护生存的现象.很多动物的群聚生活方式就是常见的种内互助现象.‎ ‎②种内斗争:同种生物之间由于争夺食物、空间、水分、养料等也会发生斗争.‎ ‎2、种间关系:‎ ‎①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②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③寄生: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④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解答】解:A、寄生生物不一定只是动物,例如寄生生物还有细菌和动物,寄主也不一定只是植物,还有动物、细菌等,A正确;‎ B、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为互利共生关系,B正确;‎ C、某种营群体生活的昆虫,属于种内之间的关系,所以个体之间为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关系,C正确;‎ D、鲈鱼在食物短缺时以幼小的鲈鱼为食,由于发生于种内,所以属于种内斗争,D错误.‎ 故选:D.‎ ‎ ‎ ‎28.下列关于群落的空间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群落的空间结构是指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C.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光照和食物 D.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 ‎【分析】群落的空间结构分为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1)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上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影响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影响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为食物和栖息空间.‎ ‎(2)群落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阴暗、湿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种群密度也有差别.群落水平结构的特征是镶嵌性.镶嵌性即植物种类在水平方向不均匀配置,使群落在外形上表现为斑块相间的现象.‎ ‎【解答】解:A、群落的空间结构分为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是指群落的垂直结构,A错误;‎ B、种植的玉米为一个种群,合理密植的原因是为了充分利用光照,B错误;‎ C、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引起动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食物和栖息空间的不同,C正确;‎ D、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属于不同的生物群落,D错误.‎ 故选:C.‎ ‎ ‎ ‎29.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C.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营养结构 ‎【考点】生态系统的概念.‎ ‎【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链、食物网构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解答】解: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还有营养结构,A错误;‎ B、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B正确;‎ C、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为生态系统的功能,C错误;‎ 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营养结构,还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错误.‎ 故选:B.‎ ‎ ‎ ‎30.据图回答,正确的是(  )‎ 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C.细菌属于初级消费者,黄雀属于三级消费者 D.图中共有两条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 ‎【考点】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结构.‎ ‎【分析】(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必要的生存环境.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光、CO2、H2O等属于生态系统的非生物成分;‎ ‎(2)食物链的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终点是最高级别的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图中的食物链是: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蛇;‎ ‎【解答】解:A、图示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A正确;‎ B、生物群落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包括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不含非生物部分,B错误;‎ C、细菌属于分解者,黄雀属于三级消费者,C错误;‎ D、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植物→蝉→螳螂→黄雀→蛇,D错误.‎ 故选:A.‎ ‎ ‎ ‎3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 B.当一只狼捕食一只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 10%﹣20%. 动物粪便中的能量是没有被同化的,属于上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 ‎【解答】解:A、由于大象粪便是大象消化后没有吸收的能量,所以不属于大象同化的能量,而是上一营养级的能量,所以一种专以大象粪为食蜣螂,不能从大象同化的能量中获取能量,其从大象粪便中获取的能量应该属于大象的上一营养级,A错误;‎ B、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指的是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的效率,而不是一只动物传到下一营养级的一只动物的传递效率,B错误;‎ C、绿色植物(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所以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C正确;‎ D、生态系统的物质是可以循环利用的,而能量是单向传递不循环的,D错误.‎ 故选:C.‎ ‎ ‎ ‎32.关于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 B.生物群落中的碳元素主要是依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的 C.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造成的 D.当光合作用固定的CO2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相等时,大气中的CO2即可维持稳定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CO2和碳酸盐;生物群落中的主要存在形式:含碳有机物;‎ 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形式:CO2;‎ 温室效应:‎ ‎(1)主要成因:大量使用化学燃料,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迅速增加.‎ ‎(2)影响:地球气候异常,灾难性气候增加;温度上升,冰川融化,沿海国家和地区可能被海水淹没.‎ ‎(3)解决方法:减少化学燃料的使用,开发新的能源,改进能源结构,如利用风能、水能、核能等.‎ ‎【解答】解: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A正确;‎ B、无机环境中的碳主要是依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到生物群落中的,另外还可以通过蓝藻或硝化细菌等微生物进行固定,B正确;‎ C、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造成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大于吸收量导致的,C正确;‎ D、当光合作用固定的CO2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相等时,如果再考虑化石燃料的燃烧,大气中的CO2即很难维持稳定,D错误.‎ 故选:D.‎ ‎ ‎ ‎33.下列叙述中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  )‎ A.一亩油菜的年产量 B.某地区灰仓鼠每年新增的个体数 C.某池塘每平方米水面花鲢鱼的数量 D.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 ‎【考点】种群的特征.‎ ‎【分析】种群的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个体同时生活着的个体数量或作为其参数的生物量,不同的种群密度差异很大,同一种群密度在不同条件下也有差异.‎ ‎【解答】解:A、一亩油菜的年产量不是种群密度,A错误;‎ B、某地区灰仓鼠每年新增的个体数为出生率的范畴,不属于种群密度,B错误;‎ C、某池塘每平方米水面花鲢鱼的数量为种群密度,C正确;‎ D、杂草不一定是同一个物种,不是一个种群,D错误.‎ 故选:C.‎ ‎ ‎ ‎3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演替就是原有物种随时间的不断恢复 B.“S”型增长曲线一般表示种群数量停止增长 C.在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D.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输入到生态系统之中 ‎【考点】群落的演替;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1、群落演替的类型:‎ 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2、群增长的“S”型曲线:种群内个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时,种群个体数量将不再增加;种群增长率变化,时增速最快,K时为0.‎ ‎3、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 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解答】解:A、群落演替是指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是优势的取代,A错误;‎ B、“S”型增长曲线一般表示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基本不变,B错误;‎ 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的,二者彼此依存,C错误;‎ D、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输入到生态系统之中,D正确.‎ 故选:D.‎ ‎ ‎ ‎35.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在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分析题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隐藏的食物链为: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当鹰迁入并在栖息于林中后,食物链为: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鹰.‎ ‎【解答】解:A、鹰的迁入使黄雀的数量减少,这导致蝉的天敌(螳螂)的数量增加,进而导致蝉的数量减少,A错误;‎ B、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且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因此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不可流向生产者,B错误;‎ C、营养级越多,能量消耗就越多,因此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C正确;‎ D、鹰的迁入不改变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能量依然按照食物链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D错误.‎ 故选:C.‎ ‎ ‎ ‎36.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退耕还林、还草”是提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分析】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 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相对性,当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该生态系统自身更新和自我调节能力时,便可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发系统崩溃.‎ ‎【解答】解: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A正确;‎ B、能量不能反复利用,B错误;‎ C、“退耕还林、还草”是提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C正确;‎ 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D正确.‎ 故选:B.‎ ‎ ‎ ‎37.表是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甲、乙、丙、丁、戊分别代表构成该生态系统的主要种群[表中数据单位:102KJ/(m2.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种群 同化固定的能量 体内贮存的能量 呼吸消耗的能量 甲 ‎16.74‎ ‎4.54‎ ‎12.2‎ 乙 ‎70‎ ‎15.8‎ ‎54.2‎ 丙 ‎930‎ ‎229‎ ‎701‎ 丁 ‎69.5‎ ‎20‎ ‎49.5‎ 戊 ‎1.674‎ ‎0.4‎ ‎1.274‎ A.表中的丙为生产者 B.表中的种群构成2条食物链 C.当某种原因导致乙大量减少时,戊的数量仍能保持相对稳定 D.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8%‎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时,逐级递减,同化固定的能量930,最多所以丙是第一营养级,乙同化固定的能量70和丁同化固定的能量69.5基本相同都是第二营养级,甲同化固定的能量16.74是第三营养级,戊是第四营养级.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生产者,即第一营养级.形成的食物链为:丙→乙→甲→戊,或丙→丁→甲→戊.‎ ‎【解答】解:A、由能量的多少看,表中的丙为生产者,A正确;‎ B、乙和丁同化固定的能量基本相同应该都是第二营养级,B正确;‎ C、丙→乙→甲→戊、丙→丁→甲→戊,当某种原因导致乙大量减少时,戊的数量仍能保持相对稳定,C正确;‎ D、乙和丁是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139.5×102kJ/(m2.年),甲是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930×102kJ/(m2.年),则能量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100%=15%,D错误.‎ 故选:D.‎ ‎ ‎ ‎38.如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饭后血糖升高时,人体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C→D”途径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 B.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不可能完成H过程 C.人在寒冷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C→D”,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D.当人的手被针刺时,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C→D”,使手缩回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图示为神经、体液调节过程,AB和AC过程为神经调节,内分泌腺相当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 ‎【解答】解:A、饭后血糖升高时,可以通过传入神经传给下丘脑,再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胰岛B细胞,促进胰岛素分泌,A错误;‎ B、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存在反馈调节,所以甲状腺激素可能完成H过程,B正确;‎ C、体温相对稳定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调节途径可以为:“寒冷刺激→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肾上腺→肾上腺素”,C正确;‎ D、人的手被针刺时,通过神经调节,使手缩回,过程为:“针刺激→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有关肌肉”,D正确.‎ 故选:A.‎ ‎ ‎ ‎39.为探究落叶是否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的,下列实验设计中,错误的是(  )‎ A.可选择带有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筛选出落叶和土壤 B.把落叶平均分成两份,置于网兜中 C.把土壤分成两组,对照组土壤进行接种微生物处理,实验组土壤不做处理 D.将落叶连同网兜分别埋入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土壤中,观察腐烂情况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本题是通过实验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先找出实验目的,然后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并结合选项描述分析判断.‎ ‎【解答】解:A、分解落叶的微生物往往在含有落叶的土壤中分别较多,所以可选择带有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筛选出落叶和土壤,A正确;‎ B、由实验目的可知,实验分两组,一组实验组,一组对照组,所以要将落叶平均分成两份,把土壤也平均分成两份,B正确;‎ C、把土壤分成两组,应将灭菌的土壤设为实验组,不做处理的土壤设为对照组,C错误;‎ D、将落叶连同网兜分别埋入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土壤中,观察腐烂情况,D正确.‎ 故选:C.‎ ‎ ‎ ‎40.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乙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乙2的能量就越少 B.丙一定是原核生物 C.丁的含量增加将导致臭氧层被破坏 D.图中甲、乙和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生物群落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某种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首先根据双向箭头可判断出丁是无机环境、甲是生产者;其次判断分解者,分解者除了一个箭头指向无机环境外,其他箭头都指进来,因此丙为分解者;其余均为消费者,即乙为消费者.‎ ‎【解答】解:A、乙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乙2的能量就越多,A错误;‎ B、丙是分解者,不一定是原核生物,也可以是营腐生生活的动物和真菌,B错误;‎ C、丁的含量增加将导致温室效应,C错误;‎ D、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他们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生物群落,D正确.‎ 故选:D.‎ ‎ ‎ ‎41.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下列哪项措施不能促使能量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 A.合理确定草场载畜量,才能确保草场的产品持续高产 B.在果树开花较多时,利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适当疏花疏果,可以提高果实产量 C.利用生物防治原理,可以大大减轻林业害虫对森林的危害作用,以提高木材蓄积量 D.玉米田里的玉米种得越密集,产量越高 ‎【考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喷洒生长素类似物的方法进行疏花疏果就是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开花多或结果多时,用激素调节的目的是靠减少花量和果实数目,因为树体制造的营养有限,要么供应生殖生长,要么供应营养生长,并且还要考虑到明年的花芽分化.‎ 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因此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疏花疏果.‎ ‎【解答】解:A、为保证畜产品的持续高产须根据草场的能量流动特点,合理确定草场的载畜量,A正确;‎ B、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抑制花、果实的发育而使其脱落,从而进行疏花疏果,B正确;‎ C、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来控制性别比例,进而影响种群数量,C正确.‎ D、合理密植可以提高产量,但玉米田里的玉米种得过度密集,反而提高果实产量,D错误;‎ 故选:D.‎ ‎ ‎ ‎42.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的 B.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度上升,其可能的原因是株冠形成有利于躲避天敌 C.与曲线Ⅱ相比,曲线Ⅰ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更小 D.大豆田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增长方式的数学模型总体上不符合Nt=N0•λt ‎【考点】种群的数量变动;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1、根据题意,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大豆.猛禽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捕食. ‎ ‎2、对一个种群来说,种群密度大小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来决定的.‎ ‎【解答】解:A、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A正确;‎ B、b点之后,株冠开始形成,这样有利于田鼠躲避天敌,同时,周围的生物也逐渐丰富,为田鼠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源,B正确;‎ C、曲线Ⅰ和曲线Ⅱ相比,桩之间的距离更小,这样可以为猛禽提供更多栖息场所,猛禽的密度会更大,C错误;‎ D、J型曲线的数学模型是Nt=N0•λt,而大豆田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减少,不符合J型曲线,D正确.‎ 故选:C.‎ ‎ ‎ ‎43.如图中甲、乙分别表示人体不同体液间的物质交换和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乙中的d为分解者,a为生产者 ‎②人体过敏反应时,甲中的c增加引起水肿 ‎③甲中d处的CO2浓度最高 ‎④甲中d为细胞内液、b为淋巴 ‎⑤甲中的a、b、c构成内环境 ‎⑥乙中有3条食物链,其中b所处营养级贮存的能量最少.‎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 D.①②⑥‎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分析甲图:甲图表示人体不同体液间的物质交换过程,其中a为组织液、b为淋巴、c为血浆、d为细胞内液.‎ 分析乙图:乙图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首先根据双向箭头可判断出d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a是生产者;其次判断分解者,分解者除了一个箭头指向无机环境外,其他箭头都指进来,因此b为分解者;其余均为消费者,即c为消费者.‎ ‎【解答】解:①乙中的d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①错误;‎ ‎②人体过敏反应时,甲中的a组织液增加引起水肿,②错误;‎ ‎③CO2是细胞呼吸产生的,因此甲中d处(细胞内液)的CO2浓度最高,③正确;‎ ‎④由以上分析可知,甲中d为细胞内液、b为淋巴,④正确;‎ ‎⑤甲中的a组织液、b淋巴、c血浆构成内环境,⑤正确;‎ ‎⑥乙中a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c是消费者,看不出有几条食物链,⑥错误.‎ 故选:C.‎ ‎ ‎ ‎44.在1957年,美国的生态学家H.T.Odum对佛罗里达州的银泉进行了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如表是调查结果.表中的①、②、③、④分别是表示不同的营养级,⑤为分解者.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所固定的能量.NP表示生物体贮存着的能量(NP=GP﹣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单位:102千焦/m2/年 GP NP R ‎①‎ ‎15.91‎ ‎2.81‎ ‎13.23‎ ‎②‎ ‎871.27‎ ‎369.69‎ ‎501.58‎ ‎③‎ ‎0.88‎ ‎0.34‎ ‎0.54‎ ‎④‎ ‎141.20‎ ‎62.07‎ ‎79.13‎ ‎⑤‎ ‎211.85‎ ‎19.26‎ ‎192.59‎ A.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②→④→①→③‎ B.能量在第三营养级和第四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约为5.5%‎ C.若本生态系统维持现在的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的总量会增加 D.④营养级GP的去向中,未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粪便中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由表中的信息可知,②是生产者,④是初级消费者,①是次级消费者,③是三级消费者,⑤是分解者,则食物链为②→④→①→③.消费者摄入能量=消费者同化能量+粪便中能量,即动物粪便中能量不属该营养级同化能量,应为上一个营养级固定或同化能量.‎ ‎【解答】解:A、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则②是生产者,④是初级消费者,①是次级消费者,③是三级消费者,则食物链为②→④→①→③,A正确;‎ B、能量在第三营养级和第四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0.88÷15.91×100%=5.5%,B正确;‎ C、由于系统总呼吸量(13.10+501.58+0.54+79.13+192.59)=786.94,小于系统的能量输入(光合作用固定总能量871.27),故若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总量会增加,C正确;‎ D、④初级消费者GP的去向中,不包括自身的粪便,自身的粪便属于生产者的GP,D错误.‎ 故选:D.‎ ‎ ‎ ‎45.在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中放入活酵母菌若干,抽样镜检,视野下如图1所示(图中小点代表酵母菌).将容器放在适宜温度下恒温培养5小时后,稀释100倍,再抽样镜检,视野下如图2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密度增加200倍左右 B.探究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可以用标记重捕法 C.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 D.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数量已经达到K值 ‎【考点】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是探究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解答】解:A、如图所示,培养5小时后稀释100倍后酵母菌种群数量是培养前的2倍,即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密度增加200倍左右,A正确;‎ B、探究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的方法是抽样检测法,B错误;‎ C、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统计方格内以及相邻方格线上的菌体,C错误;‎ D、该实验不能得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K值,D错误.‎ 故选:A.‎ ‎ ‎ ‎46.下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五个种群(存在着营养关系)的能量调查:‎ 种 群 甲 乙 丙 丁 戊 能量 ‎2.50‎ ‎13.30‎ ‎9.80‎ ‎0.28‎ ‎220.00‎ 图①~④是根据该表数据作出的一些分析,其中与表中数据相符合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分析表格数据,构建模型图,对比分析作出判断.‎ ‎【解答】解:①分析表格数据可知,乙、丙之间的传递率大于50%,与能量的传递率在10%到20%之间矛盾,所以乙、丙应在同一营养级上.所以①与表中数据不符合.‎ ‎②与表中数据符合.‎ ‎③由①已经判断出乙、丙应在同一营养级上,属于竞争关系,不属于捕食关系.所以③与表中数据不相符.‎ ‎④甲、丁去掉后,乙、丙失去了天敌,竞争激烈,可能一方占优势,另一方被淘汰.所以④与表格数据符合.‎ 综上所述,与表格数据符合的模型有②④.‎ 故选:C.‎ ‎ ‎ ‎47.如图是生态系统中某元素循环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③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B.A、B、C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 C.图中缺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D.该元素是以CO2的形式循环的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是生态系统中某元素循环的模式图,其中A为生产者、B和C为消费者、d为分解者;①表示光合作用;②③表示呼吸作用;④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⑤表示动植物遗体和排泄物.‎ ‎【解答】解:A、图中③表示次级消费者的呼吸作用,④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A错误;‎ B、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必需的,B错误;‎ C、图中缺少生产者的呼吸作用,含有化石燃料的燃烧,C错误;‎ D、该物质循环为碳循环,是以CO2的形式循环进行的,带有全球性,D正确.‎ 故选:D.‎ ‎ ‎ ‎48.疟原虫在人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生殖,在按蚊体内才进行有性生殖.人被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疟疾.在水中,按蚊幼虫(孑孓)以藻类和细菌为食,同时又被鱼类捕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疟原虫与人是寄生关系 B.疟原虫与按蚊是共生关系 C.藻类属于生产者,孑孓和鱼类属于消费者 D.鱼类与藻类既存在捕食关系,也存在竞争关系 ‎【考点】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 ‎【分析】‎ 疟原虫与人和按蚊都是寄生关系,疟原虫与按蚊不是共生的,如果是共生的话,疟原虫没了按蚊会不能生存,按蚊没了疟原虫也无法生存,但是事实很显然不是这样.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是生产者.按蚊幼虫(孑孓)能以藻类和细菌为食,鱼类能以孑孓为食,都属于消费者.鱼类以藻类为食,二者为捕食关系,同时鱼类和藻类植物在水中因生存空间,氧气等资源而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 ‎【解答】解:A、根据题中信息可断定疟原虫与人为寄生关系,A正确;‎ B、疟原虫也可以感染蚊蝇,则疟原虫与被其感染的蚊蝇间为寄生关系,B错误;‎ C、藻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孑孓以藻类和细菌为食,是初级消费者,鱼类可捕食孑孓,为次级消费者,C正确;‎ D、鱼类以藻类为食,二者为捕食关系,同时鱼类和藻类植物在水中因生存空间,氧气等资源而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D正确.‎ 故选:B.‎ ‎ ‎ ‎49.2011年夏,四川某地区福寿螺再现稻田,由于福寿螺属于外来物种,并能通过各种渠道蔓延扩散,它们啮食水稻等植物,造成粮食大幅减产,其生存环境的营养结构如图.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福寿螺属于第二营养级,它急剧增多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天敌 B.外来入侵物种会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C.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占2个营养级的生物只有蛇和青蛙 D.图中若每只幼螺从5克长到150克,则至少要消耗水稻725克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分析】试题分析:图中共含有4条食物链,水稻→植食昆虫→青蛙→蛇;水稻→植食昆虫→食虫鸟;水稻→鼠→蛇;水稻→福寿螺;其中只有蛇占据了两个不同的营养级,分别为第三营养级和第四营养级,而青蛙只能属于第三营养级.‎ ‎【解答】解:A、据图分析,福寿螺属于第二营养级,它急剧增多的原因可能是缺乏天敌,A正确;‎ B、据题干分析,外来入侵物种会导致当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和破坏,所以B正确;‎ C、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占2个营养级的生物只有蛇,C错误;‎ D、图中若每只幼螺从5克长到150克,至少要消耗水稻则按最高能量的传递效率20%计算,故÷20%=725克,D正确.‎ 故选:C.‎ ‎ ‎ ‎50.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第三营养级流向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 B.图中④包含了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 C.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初级消费者获得的总能量往往大于⑤‎ D.食物链中的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完全相同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分析图解:图中⑤表示生产者同化的能量,该能量为生态系统的总能量;①②③分别表示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④表示次级消费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解答】解:A、能量传递效率用相关营养级的同化量计算,第三营养级流向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③/②)×100%,A错误;‎ B、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个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则④应包含三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B错误;‎ C、在人工鱼塘中,人们可通过投放饲料等措施来饲养更多的鱼类,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初级消费者获得的总能量往往大于⑤,C正确;‎ D、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获得能量,其他营养级生物通过捕食获得能量,且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没有能量进入下一个营养级,D错误.‎ 故选:C.‎ ‎ ‎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4个小题,共4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51.某人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腿.如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 ‎(1)图示反射弧中,a是 传入神经 .当兴奋到达b点时,神经纤维膜外侧的电位变化是 外负内正 .当兴奋到达c处时,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如果此图是人缩手反射弧,若用针刺激健康人的手背则兴奋在此反射弧中传导方向是单方向的,为什么? 在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方向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 ‎(2)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 大脑皮层 会形成痛觉.此时,内脏神经支配的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导致心率加快,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 神经﹣体液 .‎ ‎(3)伤害引起的疼痛可通过下丘脑促进垂体释放 抗利尿激素 ,直接促进 肾小管和肾集合管 对水的重吸收.‎ ‎(4)当细菌感染足部伤口时,机体首先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 吞噬细胞 .未被清除的病原体经过一系列过程,其抗原会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 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 ‎【考点】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动物激素的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 ‎2、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3、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4、图中肌肉是效应器、c是突触、b是传入神经.‎ ‎【解答】解:(1)图中共有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3个神经元.a上有神经节是传入神经元.兴奋到达b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有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c处是突触结构,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在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方向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因此只能单向性.‎ ‎(2)感觉中枢在人体的大脑皮层,所以痛觉在大脑皮层产生.题干所述的调节为神经﹣体液调节.‎ ‎(3)伤害引起的痛觉可通过下丘脑促进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肾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4)细菌突破人体第一道防线后进入内环境,首先是作为第二道防线的吞噬细胞发起攻击.未被清除的病原体经过一系列过程,其抗原会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故答案为:‎ ‎(1)传入神经 外负内正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在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方向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大脑皮层 神经﹣体液 ‎(3)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和肾集合管 ‎(4)吞噬细胞 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 ‎ ‎52.进食可刺激胃腺细胞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胃酸及胃蛋白酶,有利于消化.‎ ‎(1)胃酸可以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这属于机体的 非特异性 免疫.‎ ‎(2)哺乳动物进食时,食物尚未进入胃内就可引起胃液分泌,称为头期胃液分泌.该过程受神经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的共同调控,如图所示.‎ ‎①胃泌素通过 体液 运输到达胃腺细胞,促进胃液分泌.若胃酸分泌过多,又可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做 反馈调节 .‎ ‎②促进胃腺细胞分泌胃液的信号物质除胃泌素外还有 神经递质 .‎ ‎(3)为探究两种调节机制对头期胃液分泌的影响,有人用同一只狗连续进行了以下实验:‎ 步骤 实验操作 ‎4小时胃液分泌量 ‎1‎ 假饲 ‎+++++++++‎ ‎2‎ 切除胃窦,再假饲 ‎+‎ ‎3‎ 假饲,并注射一定量的胃泌素(控制胃泌素的注射剂量,使胃液分泌量与步骤1相当)‎ ‎+++++++++‎ ‎4‎ 只注射与步骤3相同剂量的胃泌素,但不假饲 ‎++++‎ ‎①步骤2中胃液的分泌是 神经 调节的结果.‎ ‎②步骤3的目的是 排除体液调节的干扰 .‎ ‎③步骤4是为了确定在 体液 调节作用下的胃液分泌量.‎ ‎④重复上述实验均得到相同结果,表明在头期胃液分泌的两种调节机制中, 神经﹣体液 的作用效应更大;二者共同作用效应 大于 (大于/小于/等于)各自单独作用效应之和.‎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动物激素的调节.‎ ‎【分析】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据图分析:胃腺细胞分泌胃液既受神经调节的支配还受体液调节的支配.据表分析:1组是作为对照组,2、3、4组为实验组.‎ ‎【解答】解:(1)胃腺细胞分泌胃液,属于皮肤及其黏膜的分泌物,胃酸可以杀灭进入胃内细菌,是保护人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 ‎(2)①据图分析,胃泌素通过体液调节运输到胃腺细胞,促进胃液分泌,若胃酸分泌过多,又可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做负反馈调节.‎ ‎②图中促进胃腺细胞分泌胃液的信号物质,除胃分泌素外还有传出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 ‎(3)①步骤2中切除胃窦,再假饲,已经排除了神经调节对胃窦G细胞的影响,胃液的分泌是不受胃泌素的影响,只能受到储存神经的影响,故胃液的分泌是神经调节的结果.‎ ‎②假饲,并注射一定量的胃泌素(控制胃泌素的注射剂量,使胃液分泌量与步骤1相当)的目的是排除体液调节的干扰.‎ ‎③只注射与步骤3相同剂量的胃泌素,但不假饲是排除神经调节的影响,确定在体液调节作用下的胃液分泌量.‎ ‎④实验表明,在头期胃液分泌的两种调节机制中,神经﹣体液的作用效应更大,二者共同作用效应大于各自单独作用效应之和.‎ 故答案为:‎ ‎(1)非特异性  ‎ ‎(2)①体液  反馈调节  ②神经递质 ‎(3)①神经  ②排除体液调节的干扰  ③体液  ④神经﹣体液  大于 ‎ ‎ ‎53.研究发现,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可以向生长素浓度高的部位移动.为验证这一结论,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完成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记录表,并预测实验结果.‎ 材料用具:生长状况相似的刚去除顶芽、带2片成熟叶的月季枝条若干,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含14C标记的葡萄糖溶液(黑暗中葡萄糖可被枝条吸收并向枝条的叶片移动),蒸馏水,脱脂棉,检测放射性强度的设备等.‎ ‎(一)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生长状况相似的去顶芽带2片成熟叶的月季枝条若干,随机均分成A、B两组.‎ 第二步:将A、B两组枝条分别插入 装有等量含14C标记的葡萄糖溶液 中,在A组的每一枝条去除顶芽的切口部位放置 含有适宜浓度生长素溶液的脱脂棉 ;在B组的每一枝条去除顶芽的切口部位放置 含有等量蒸馏水的脱脂棉 ,作为对照.‎ 第三步:将A、B两组枝条放在适宜且相同的 黑暗 环境中培养一定时间,用检测放射性强度的设备检测A、B两组枝条所有叶片的 放射性强度 .‎ 第四步: 对所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 ‎(二)完善实验结果记录表(每组3根实验枝条).‎ 叶片14C放射性强度记录表 组别 A组 ‎ B组 ‎ 叶片 ‎①‎ 第一叶 ‎ 第二叶 ‎ 第一叶 ‎ 第二叶 ‎ ‎ ②‎ ‎1 ‎ ‎ 2‎ ‎ 3‎ ‎③‎ ‎① 放射性强度  ② 枝条  ③ 平均值 .‎ ‎【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实验设计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该实验的自变量为“顶芽的切口部位是否放置含有适宜浓度生长素溶液的脱脂棉”,因变量为枝条叶片的放射性含量,而无关变量要保持相同且适宜.‎ ‎【解答】解:(1)第二步:实验设计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无关变量处于相同且适宜原则,含标记的葡萄糖溶液为无关变量,有无生长素是单一变量.因此将A、B两组枝条分别插入装有等量含14C标记的葡萄糖溶液中,在A组的每一枝条去除顶芽的切口部位放置含有适宜浓度生长素溶液的脱脂棉;在B组的每一枝条去除顶芽的切口部位放置含有等量蒸馏水的脱脂棉,作为对照.‎ 第三步:由于黑暗中葡萄糖可被枝条吸收并向枝条的叶片移动,并且放在黑暗环境中防止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因此将A、B两组枝条放在适宜且相同的黑暗环境中培养一定时间、.‎ 第四步:实验的因变量为放射性含量,因此需要用检测放射性强度的设备检测A、B两组枝条所有叶片的放射性强度.‎ ‎(2)对所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表中①即表示因变量(放射性强度),②表示不同枝条,③表示平均值,通过计算平均值获得较准确的实验结果.‎ 故答案为:‎ ‎(一)第二步:装有等量含14C标记的葡萄糖溶液 含有适宜浓度生长素溶液的脱脂棉 含有等量蒸馏水的脱脂棉 第三步:黑暗 放射性强度 第四步:对所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①放射性强度 ②枝条 ③平均值 ‎ ‎ ‎54.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此渠道进行的.假如在某温带草原上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食虫鸟属于 次级消费者 消费者,兔处于第 二 营养级.‎ ‎(2)图中的兔和草食昆虫两者是 竞争 关系.‎ ‎(3)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分析,该食物网中未体现的成分是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分解者 .‎ ‎(4)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草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其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 ‎(5)已知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若一种生物摄食两种上一营养级的生物,且它们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则猫头鹰每增加10千克生物量,需消耗生产者 5500 千克.‎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某温带草原上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图中共同两条食物链,即草→兔→猫头鹰、草→食草昆虫→食虫鸟→猫头鹰.其中草是生产者,其余生物均为消费者,还缺少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猫头鹰属于第三、四营养级,含能量最多的营养级是生产者草,兔和草食昆虫均以草为食属于竞争关系,流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草固定的太阳能,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解答】解:(1)该生态系统中,食虫鸟是第三营养级,属于次级消费者;兔初级消费者,处于第二营养级.‎ ‎(2)兔和草食昆虫竞争草,由食物链分析,图中的兔和草食昆虫两者是竞争关系.‎ ‎(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图中食物网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还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4)流经草原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草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5)通过草→兔→猫头鹰,这条食物链猫头鹰需要消耗的生产者的量为:10÷2÷10%÷10%=500;通过草→草食昆虫→食虫鸟→猫头鹰这条食物链猫头鹰需要消耗的生产者的量为:10÷2÷10%÷10%÷10%=5000.所以共需生产者的量为:500+5000=5500千克 故答案为:‎ ‎(1)次级消费者 二 ‎ ‎(2)竞争 ‎(3)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和分解者 ‎(4)草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5)5500‎ ‎ ‎ ‎55.在某鱼塘中有A、B、C、D四种鱼,其营养结构如图甲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鱼塘只有C种鱼,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如图I所示,池塘的承载量(K值)是 b ,若该鱼塘中只有A和D两种鱼,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如图 Ⅲ 所示,若该鱼塘中只有A和B两种鱼(假设二者都只取食同一种藻类),两种鱼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如图 Ⅱ 所示.‎ ‎(2)科研人员对该鱼塘由浮游藻类、A和D三个环节组成的食物链进行了能量流动分析,得到如表相关数据.NP(净同化量)=GP(总同化量)﹣R(呼吸量)‎ 食物链环节 Ⅰ Ⅱ Ⅲ GP和NP GP=55.6×102‎ NP=1.3×102‎ GP=176×103‎ NP=6×103‎ GP=59.3×106‎ NP=50.5×106‎ NP/GP ‎0.02‎ ‎0.03‎ ‎0.85‎ R ‎54.3×102‎ ‎170×103‎ ‎8.8×106‎ 未利用 ‎﹣‎ ‎62.8%‎ ‎99.7%‎ ‎①Ⅲ所表的生物是 浮游藻类 ,就呼吸产生的能量主要用于 维持正常生命活动 .‎ ‎②该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0.3% ,该数据不在10%~20%这一范围,原因是 丙未被乙利用的能量多 .‎ ‎【考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分析】1、据图分析,图Ⅰ表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Ⅱ、Ⅲ分别表示竞争和捕食.‎ ‎2、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总同化量最大的是丙,应是该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其次是乙,应是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同化量最小的是甲,应是该生态系统的第三营养级.‎ ‎【解答】解:(1)从图Ⅰ中曲线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种群数量增加到a后,环境并不能承受,资源不能满足要求,种内斗争加剧,种群数量减少,并最终在b位置左右保持稳定,因此池塘的承载量(K值)为b.A、B两种鱼的食性相同,对同一种浮游藻类的竞争激烈,竞争能力弱的将被淘汰,对应图Ⅱ;A、D两种鱼为捕食关系,对应图Ⅲ.‎ ‎(2)①丙所代表的生物是浮游藻类,其呼吸产生的能量主要用于维持正常生命活动.‎ ‎②分析表格可知,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仅为0.3%,小于10%﹣20%,可能的原因是丙未被乙利用的能量太多.‎ 故答案为:‎ ‎(1)bⅢⅡ ‎(2)①浮游藻类 维持正常生命活动 ‎②0.3% 丙未被乙利用的能量多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