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7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马鞍山二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素质测试 高二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下图为手机APP中显示的我国华北某地某时段天气预报。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未來几天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A. 暖锋 B. 冷锋 C. 反气旋 D. 准静止锋 2. 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天气状况为 A. 多云 晴 大雪 B. 大雪 小雪 晴 C. 小雪 晴 多云 D. 晴 小雪 大雪 3. 1月6日7日两天,该地工作量较大的部门可能是 A. 教育、医疗 B. 消防、教育 C. 交通、电力 D. 商业、交通 【答案】1. B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图中日期,该天气系统过境时有雨雪天气,过境后气温低,应是受冷气团控制,应是冷锋。因此未来几天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可能是冷锋,故B正确。暖锋过境后气温升高,故A错误。反气旋控制是晴朗天气,故C错误。准静止锋影响是连阴雨天气,故D错误。 【2题详解】 由图中上方5号的阳光可判断上面为白天的天气状况,下方7号的月亮可判断下面为夜晚的天气状况。 甲昨天晚上是暴雪,当天晚上是小雪,甲为当天白天,因此可能是大雪;乙 当天白天是大雪,第二天白天是阴,乙为当天夜晚,因此可能是小雪。丙昨天晚上是多云,当天白天是阴,丙为当天夜晚,可能是晴。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天气状况为大雪 小雪 晴,故B正确。A、C、D错误。 【3题详解】 1月6日及6号以前三天,持续降雪,7日为雪后天气。积雪影响交通,可能有输电线路被积雪损坏。该地工作量较大的部门可能是交通、电力,故C正确。教育、医疗、商业受影响也是来自交通,降雪火灾减少,不会带来消防问题,故A、B、D错误。 【点睛】该天气系统过境时有雨雪天气,过境后气温低,应是受冷气团控制,应是冷锋。根据阳光和月亮等信息确定上、下图出现的时间是第二、三小题解答的关键。 下图所示区域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完成下面小题。 4. N、Q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 400米 B. 300米 C. 200米 D. 100米 5. M、N、P、Q四地中,海拔可能相等的两地是 A. M、 N B. M、 P C. M、 Q D. P、 Q 6. 若在Q地建一小型度假村,应特别注意防治的自然灾害是 A. 风沙 B. 洪涝 C. 滑坡 D. 寒冻 【答案】4. B 5. A 6. C 【解析】 【4题详解】 图中N位于500—600两条等高线之间,因此 N的取值范围是500-600米之间;根据等高线的递变规律与图中等高线数值可判断Q点的取值范围是200-300米之间。计算出两点间最大高差小于400米,最小高差大于200米,相对高度的取值范围可能是200-400米之间。故B正确,A、C、D错误。也可以根据高差公式:(n-1)·d﹤H﹤(n+1)·d计算,n是N、Q之间等高线的条数,d是等高距,结果也是一样。所以选B。 【5题详解】 由图中信息可判断图中P位于400—500两条等高线之间,因此 P的取值范围是400-500米,M点有两种情况,若围绕M的等高线是400米,则M点取值范围是300-400米,若围绕M的等高线是500米,则M的取值范围是500-600米之间,结合上题中N、Q点的情况,N的取值范围是500-600米之间,Q点的取值范围是200-300米之间,不难得出海拔可能相等的两地是M、N,故A正确,B、C、D错误。 【6题详解】 A、这里是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沛,植被茂盛,风沙少,形不成风沙灾害, A错误; B、洪涝主要发生在地势低洼区,这里海拔在200-300米之间,地势较高,不会有洪涝灾害, B错误; C、从图中可以看到,Q地所在区域,等高线较密集,说明这里坡度陡;由中材料可知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且暴雨集中。因此这里多发的自然灾害是滑坡、泥石流灾 。C正确; D、图示区位于亚热带地区,最冷月气温大于0度,因此度假村受寒冻影响较小, D错误。 故选:C。 下图澳大利亚大陆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分布图(单位:小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每日日照时数及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最少一一全年受西风带影响,以阴雨天气为主 B. 乙地较多一一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及山脉背风坡的影响 C. 丙地最多一一深居大陆的内部,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D. 丁地较多一一地处山脉背风坡,降水少,天气晴朗 8. 关于图中局部地区盛行风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东部沿海一冬半年一偏北风 B. 西南沿海一冬半年一西南风 C. 东北沿海一夏半年一东北风 D. 北部沿海一夏半年一西北风 【答案】7. D 8. D 【解析】 【7题详解】 由图中数据可知,甲地日照实数小于6,乙地大于10,丙地大于9但小于10,丁地大于8但小于9。因此甲地日照时数最少,乙地日照时数最多。故排除B、C项。图中甲地日照时数最少,但甲地是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A错误;丁地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降水少,多晴天,因此日照时数较多,D正确。 【8题详解】 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北部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盛行东南信风 ,故A、C错误;澳大利亚西南沿海是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吹西北风,故B错误;南半球夏半年,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北半球的东北风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北风,因此澳大利亚北部沿海夏半年盛行西北风,故D正确。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9. 该景观图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10. 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 A. 生物圈 B. 水圈 C. 岩石圈 D. 地壳 【答案】9. C 10. B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球的外部圏层。 【9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景观图中有水圈(瀑布)、生物圈(植被)、大气圈(大气)、岩石圈(瀑布基岩)等共4个圈层。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10题详解】 该景观瀑布,主体要素是水,属于水圈。故本题正确答案是B。 下图为甲、乙两地某日从日出到日落太阳高度角日变化示意图,其中甲地位于北半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据图推测,乙地位于 A. 西半球赤道上 B. 西半球北回归线上 C. 东半球赤道上 D. 东半球北回归线上 12. 据图推测,该日应该是北半球的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答案】11. A 12. B 【解析】 【11题详解】 由日出日落时间可判断此日甲地昼长为12小时16分,题干显示甲地位于北半球,因此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长夜短时,南半球昼短夜长,赤道昼夜等长。乙地昼长恰好为12小时,乙地只能位于赤道上。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出现在北京时间24点,由此可计算出乙地经度为60°W,乙地位于西半球。故A正确。 【12题详解】 读图可知此日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代入公式可求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由上一题结论,甲地昼长为12小时16分,甲地位于北半球,可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结合选项可知该日为夏至日,故B正确。 【点睛】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当地与直射点的纬度差。 读2018年1月26—27日浙江“堆雪人”预报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3. 给浙江大部分地区带来降雪的天气系统是() A. 气旋 B. 暖锋 C. 冷锋 D. 寒潮 14. 甲、乙两地“堆雪人”效果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纬度 ②大气环流 ③洋流 ④海陆位置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13. C 14. D 【解析】 【13题详解】 浙江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属于南方地区,冬季平均最低气温大于0℃,几乎不降雪。据图示意此次降雪自西北向东南递减,我国季风区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冷空气也大多自西北向东南推进,故此次降雪过程主要受冷锋影响,C正确。 【14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降雪的条件,①是水汽要充足,②是要有低温条件,③是要有湿气凝结的条件,从图示来看甲地比乙地的纬度更高,温度更低,更易产生降雪;乙地受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较强,暖湿气流的温度较高,降雪的条件相对甲较差,因此使得两地降雪量产生差异,因此②④正确,故答案选D项。 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图中甲、乙、丙、丁可能是冷锋的是 A. 甲、乙 B. 乙、丙 C. 丙、丁 D. 甲、丁 16. 关于①处的气压与气流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 气压值较②处偏低 B. 垂直方向气流上升 C. 与③处气压成因相同 D. 水平方向气流辐散 【答案】15. B 16. D 【解析】 【15题详解】 近地面的锋面往往和低压(气旋)结合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图中甲属于高压脊,不会形成锋面天气系统;乙地位于高压天气系统的前沿,与南部的暖湿气流相遇易形成冷锋;丙地位于低压槽,而且位于低压中心的左侧,易形成冷锋天气系统;丁地位于低压的前沿,位于海洋,易受单一暖湿气团的影响,不易形成锋面。所以乙、丙可以形成冷锋,甲、丁不可以。故选:B。 【16题详解】 A、读图分析可知,①地的气压值大于1028,②地气压大于1026,小于1028 ,因此气压值较②处偏高,A错误; B、①处为高压,垂直方向气流下沉,B错误; C、③为亚洲高压,属于热力原因形成,①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属于动力原因,C错误;D、①处为高压,水平方向气流是从高压中心向四周辐散,D正确。 故选:D。 甲、乙、丙三幅图所示的是地处不同纬度的三座房屋二至日时的阳光照射情况(a或b)。读图,回答题。 17. 对三地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A. 三地都位于北半球 B. 甲地位于赤道附近 C. 乙地位于南温带 D. 丙地位于北温带 18. 在甲图中当b代表的节气出现时 A.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B. 中国的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小值 C. 澳大利亚的悉尼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大值 D. 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答案】17. B 18. D 【解析】 试题分析: 【17题详解】 根据图示两至日正午太阳的位置及方向,可以推断,甲图中a、b从南北两侧照射,故应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又因为a、b太阳高度角相等,故甲应位于赤道;乙图中,a、b两点太阳都位于南方,图乙图应位于北温带;丙图中a、b太阳都位于北方,故丙图在南温带。 【18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即正午太阳高度位于当地的正北,即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南半球冬至日,则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A错误;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应达到最大值,B错误;此时澳大利亚为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C错误;此时地球公转经过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等考点的理解。 雾淞是过冷却雾滴(低于O℃的雾滴) 在寒冷的物体上撞冻而形成; 雨淞是过冷却雨滴(低于O℃的雨滴) 碰到冰点以下的地面或物体,立即冻结而成坚硬的冰层。下图为中国主要雾淞及雨淞观赏地示意图。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9. 有关我国雾淞及雨淞观赏地分布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雨淞山谷多山顶少 B. 雨淞南方多于北方 C. 雾淞多分布于北方和南方高山 D. 雾淞与雨淞皆是季风区多于非季风区 20. 我国华南地区雨淞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 冻结核少 B. 低温少 C. 降水多 D. 低山多 21. 黄山观赏雾淞、雨淞的季节也是黄山观云海的最佳季节,其原因最有可能是该季节 A. 昼长长,日照时间长 B. 太阳高度小,阳光充足 C. 气温高,低云的凝结高度升高 D. 气温低,层积云的高度下降 【答案】19. A 20. B 21. D 【解析】 【19题详解】 山谷地区海拔低,气温比山顶气温高,不容易形成雾淞及雨淞, A选项错误,故选A;看图可知,B、C、D是正确的。 【20题详解】 我国华南地区纬度低、气温高,低温天气少,不利于雨淞的形成,故选B。 【21题详解】 黄山观赏雾淞、雨淞的季节的是冬季,黄山昼长较短,A错;太阳高度小与阳光充足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也与云海形成没有直接联系,B错;此季节为冬季,气温低,C错;此季节为冬季气温低,层积云的高度下降到山腰,山顶露出云雾之上,所以站在山顶容易看到云海,D正确。 假期里,小明同学外出旅游。某日早晨小明拍摄了日出的照片,随即发到微信朋友圈。在天津(117°E,39°N)的爸爸和在国外甲城市出差的妈妈马上做出了回复(如下图)。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22. 小明拍摄日出照片时所在的城市最可能是( ) A. 呼和浩特(112°E,40°N) B. 兰州(104°E,36°N) C. 杭州(120°E,30°N) D. 南宁(108°E,23°N) 23. 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测出甲城市的( ) A. 纬度位置 B. 经度位置 C. 当天日落的方向 D. 当日正午太阳高度 【答案】22. D 23. C 【解析】 【22题详解】 从材料中得知,小明拍摄日出照片后随即就发到朋友圈,已经7点29分,所以可以判断出该地处于冬半年。考虑选项都为中国城市,所以再结合北半球冬半年晨线特征分析出:北半球冬半年,我国城市纬度越高,白昼越短,日出也就越迟。小明所在的城市日出和天津接近,所以在冬半年,要么纬度比天津低,同时经度比天津小;要么纬度比天津高,同时经度比天津大。天津位于(117°E,39°N),综合上述条件,只有南宁(纬度比天津低,同时经度比天津小)符合条件。故本题选择D。 【23题详解】 根据图文信息,可以得知北半球正处于冬半年,此时无论甲城市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观测到的太阳日出方向都应位于东南方,日落方向都位于西南方。具体纬度位置、经度位置和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都无法从材料提供的数据推断出。故本题选择C。 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 A. 6 时 B. 9 时 C. 12 吋 D. 14 时 25. 该日 A. 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大于乙地 B. 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小于乙地 C. 日落时刻甲地早于乙地 D. 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 【答案】24. B 25. D 【解析】 【24题详解】 由图中纬度和海陆分布可以判断,该区域位于北半球大陆东岸。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一般同纬度气温不等,等温线弯曲。图中三条等温线平直,说明海洋和陆地近地面气温基本相同,不可能是在海陆气温差异最大的6时(日出前后)和14时(午后),12时(正午)太阳辐射强烈,陆地升温比海洋快得多,会形成较大的海陆温度差异,等温线发生弯曲。一般在9时~10时,海陆温度差异最小,等温线较为平直。故B正确,A、C、D错误。 【25题详解】 从纬度上看,该地为北半球,且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丙地(20°N)该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应为90°,即太阳垂直照射,甲地(21°N)和乙地(19°N)分别位于丙地南北两侧,与丙地纬度都是相差1°, 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应该相同(都是89°),可以排除A、B 选项;该日太阳直射在北半球,越往北白昼越长,日落时间越往北越晚,所以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故D正确,C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读图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图(a)为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图(b)显示④地24小时内风的变化,读图,回答题。 26. 图(a)中 A. ①比②风速大 B. ①比③云量少 C. ②比③气压低 D. ②比④气温高 27. 锋通过④地的时间可能为 A. 上午 B. 下午 C. 傍晚 D. 夜间 【答案】26. B 27. A 【解析】 【26题详解】 图a中①比②风速小,①处于高压脊,天气晴朗,比③云量是少,②比③的气压大,②比④地气温低。 【27题详解】 根据图b显示④地24小时内风的变化,可知在12时,风速最大且为偏北风,锋通过④地的时间在12时前,即为上午。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等压线和天气系统。 下图是我国某地(36°34′N)房屋的大门,大门朝南,大门上方1米修一雨棚。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8. 既能很好地遮雨,又能保证冬至日正午阳光最大限度地照进大门,该雨棚的宽度宜设计为 A. 1米 B. 1.414米 C. 1.732米 D. 2米 29. 按以上要求装好雨棚,全年正午有太阳光照进大门的时间有 A. 半年 B. 近8个月 C. 10个多月 D. 全年 【答案】28. C 29. B 【解析】 【28题详解】 冬至日正午太阳光线,使其通过雨棚边缘从大门顶部射入,则雨棚宽度=1m×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的余切值。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90°-(36°34′+23°26′)=30°,则雨棚宽度=1×cot30°≈1.732米,选C。 【29题详解】 当日正午太阳光线通过雨棚外露端和门口下部的连线时,为光线照入大门的最后时间,此时的正午太阳高度为60°,当正午太阳高度大于60°时,正午太阳光线将无法射入室内,小于60°则可以射入室内。根据公式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求出太阳直射点位于6°34′N,由此可推知,太阳直射6°34′N以南的时段(约为8个月)正午太阳光能射入室内,据此选B。 【点睛】 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º-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30.适宜的室内光照能杀死细菌或抑制细菌繁殖,改善室内小环境,有利于人体健康。对同纬度的不同地区而言,下列因素中与日照条件关系不大的是 A. 房屋的朝向 B. 房屋之间的间距 C. 窗户采用单、双层结构 D. 窗户的大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房屋的朝向、房屋之间的间距、窗户的大小均与室内光照条件关系密切;但窗户采用单、双层结构主要起保暖作用,与日照条件关系不大,故选C。 【点睛】注意审题,本题要求选择“关系不大”的一项。 二、综合题(共40分) 31.甲、乙两图分别为同一地区不同时间的等压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处气压值可能为 。 (2)图中C处表示 (冷、暖)锋线,可能形成锋面。并预测未来几天D处天气变化特点。 (3)若两图表示不同季节,最可能表示为冬季的是 图,试说出判断的依据。 (4)若两图表示连续一周的气压变化,说岀图中E处天气变化特点并说明原因。 【答案】(1)1004 (2)冷锋 受冷锋影响,出现刮风、降温及阴雨大气。 (3)乙 冬季,大陆上气温低,形成强高压。 (4)由阴雨天气变为晴朗天气。受低压控制,多阴雨天气;受高压控制,多晴朗天气。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天气系统及对天气的影响。属于基础题目。 【详解】(1)从图中等值线的变化,图中A处等压线1000和1008之间,可以判断,A处气压值可能为1004百帕。 (2)图示天气系统为锋面气旋,锋面气旋中左侧为冷锋,右侧为暖锋,故C处为冷锋。受冷锋影响,出现阴天、刮风、降雨、降温等天气。 (3)陆地比热容较海洋小,温度变化更快,夏季形成低压中心,冬季形成高压中心。甲、乙两图左侧为亚欧大陆,读图可知乙图亚欧大陆形成高压中心,为北半球的冬季。 (4)甲图中E位于低压中心,乙图中位于高压中心;受低压控制,多阴雨天气;受高压控制,多晴朗天气。E处经历了由低压控制到高压控制,天气由多阴雨天气转为多晴朗天气。 32.下图为某时刻的等白昼时长线图,图中OA、OB为日期界线,O点为极点,P点纬度为70°。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位置是________。此时出现极夜的范围是________。 (2)当P点影子朝正北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时,此时与我国日期相同的时区范围是________。 (3)P点所示等白昼时长线向O点缩小期间,太阳直射点向______(方向)移动,上海的黑夜时间逐渐________。 (4)在下图中画出此时的太阳光照侧视图(C点6月22日时正午太阳高度为90°)。(要求:画出地轴、晨昏线、太阳直射光线、直射点所在纬线、极昼极夜纬度,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答案】(1)(20°N,135°W) 70°S及其以南 (2)17 西九区向东至东十二区 (3)南 变长 (4)见下图 【解析】 【分析】 题目通过北半球夏半年某日的等昼长线分布,考查太阳光照图的判读能力。 【详解】(1)根据经度变化可以判断地球逆时针方向自转,所以O为北极点,由此可推断OB为180°经线,OA(45°E)为0时经线。P点(70°N)及其以北出现极昼,故直射点为(20°N,135°W)。极夜出现在700S以南地区。(2)P点影子朝正北时,45°E为正午12:00,据此可以计算出北京时间为17:00,135°W 为0时经线,所在时区为西九区。所以此时与我国日期相同的时区范围是西九区向东至东十二区。(3)P点所示等白昼时长线向O点缩小期间,北极附近极昼范围缩小,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南移动,上海昼渐短,夜渐长。(4) 根据题意画出6月22日的太阳光照侧视图,地轴垂直于赤道;在地心和C点的连线上画太阳直射光线;过地心作太阳直射光线的垂线即是晨昏线;过C点作赤道的平行线即直射点所在纬线;过图中晨昏线两端点作地轴垂线即极昼极夜纬度;在图中晨昏线的左侧画出阴影表示夜半球。 3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 ℃(昆明为7.7 ℃,成都为5.5 ℃),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左图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右图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2)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 【答案】(1)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 (2)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小)。 【解析】 试题分析: (1)此题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地形地势、距离冬季风源地的远近等。从材料“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可知,与昆明、成都相比,攀枝花1月(冬季)平均温度较高。从图可知,攀枝花的纬度比昆明高、比成都低,所以纬度不是主要影戏因素。从图可知,攀枝花地处高山峡谷之中,因此地形是影响攀枝花冬季温度较高的主要因素,峡谷地形,冬季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不易进入;气流下沉增温等导致气温较。 (2)该问主要考查影响天气的主要因素。根据攀枝花冬季气温较高,在上题的基础上,推测天气特征,天气特征可以从“阴晴雨雪、气温气压、风力风向,表示天气状况”的角度描述。攀枝花1月份气温较高,受地形阻挡,风力较小,大气较稳定;我国冬季降水较少,晴天较多。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考查区域主要的天气特征 【知识拓展】影响气温的因素 1、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1)纬度因素: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如热、温、寒等五带的划分) 2)海陆分布: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温差下;受陆地影响大的地区,温差大(如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 3)下垫面性质:植被覆盖率高、水域面积广的地区温差小,裸露地区温差大 2、大气:锋面活动、天气状况 1)锋面活动:主要指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对气温的影响(如冷锋过境前,气温较高;过境时,大风降温;过境后,气温较低) 2)天气状况:白天多云,气温较低;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全天多云,昼夜温差较小;全天晴天,昼夜温差大(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大气的保温作用) 3、地形 1)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垂直递减率-0.6℃/100米) 2)山间盆地、河谷气温较高(同一热量带内,地形对冷空气起屏障作用) 3)山地阳坡比阴坡气温高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植被:植被覆盖率高,温差较小(对太阳辐射的屏蔽作用和蒸发量的影响) 6、水文:湖区、库区、沼泽、湿地等温差较小(热容量大,对太阳的反射率低) 7、人类活动:城市热岛效应、大气温室效应、人类营林与毁林、兴修水库、围湖造田等活动对气温的影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