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岳麓通史版:阶段十四课时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岳麓通史版:阶段十四课时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作业)

课时1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8·山东威海期中)俄国二月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先后经历了十月党、立宪民主党、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领导下的民主改革,但他们根本没有改变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无法满足人民的迫切要求。这表明(  )‎ A.二月革命未完成革命任务 B.俄国当时的民主宪政比较活跃 C.俄国的资产阶级软弱无能 D.布尔什维克是人民的必然选择 解析 据题干及所学可知,民主改革没有满足人民的迫切要求,人民必然选择布尔什维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实现其迫切愿望,故选D项。‎ 答案 D ‎2.(2018·吉林百校联盟联考)1917年4月,普列汉诺夫在《统一报》上评论说,列宁“在革命民主派的队伍中竖起了内战的旗帜”。此评论主要是针对列宁(  )‎ A.要求推翻沙皇专制政府 B.主张建立工兵苏维埃政权 C.提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D.主张实现工农兵联合革命 解析 据题干及所学可知,1917年4月,列宁发表了《四月提纲》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主张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遭到普列汉诺夫等人的反对,故选C项。‎ 答案 C ‎3.(2018·山东曲阜调研)俄国理论家司徒卢威1894年指出,“让我们承认我们缺乏文化,让我们转向资本主义接受它的教导吧”。列宁当时极力反对这种观点,但十月革命后,列宁却多次肯定司徒卢威的话。这说明(  )‎ A.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是偶然的 B.社会主义制度不适应俄国国情 C.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势在必行 D.苏俄遭遇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解析 据题干材料“让我们承认我们缺乏文化,让我们转向资本主义接受它的教导吧”‎ 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十月革命后苏俄遇到严重的政治经济困难,列宁开始借鉴西方的一些经济政策来缓解经济危机,故选D项。‎ 答案 D ‎4.(2018·贵州贵阳摸底)苏俄国内战争胜利后,暴动频繁出现。有的暴动者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口号,还有人认为,这些暴动是对正义的胜利丧失了任何希望的劳动居民的暴动,为此,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义务劳动制 B.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C.取消了自由贸易 D.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解析 据题干情境及所学可知,由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多地剥夺了农民的利益,引起农民的暴动,为此苏维埃政权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故选D项。‎ 答案 D ‎5.(2015·海南单科,17)1924年,季诺维也夫在俄共(布)十三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强调“不会再有因新经济政策而采取的新的退却”。此后,党的许多领导人也纷纷表示,反对“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这表明当时他们认为,新经济政策(  )‎ A.已经完成了恢复经济的任务 B.是特殊时期被迫做出的暂时妥协 C.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D.应该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取代 解析 苏俄(联)的经济得以恢复是在1925年,A项错误。由材料中的言论可知,当时绝大多数人认为新经济政策是特殊时期(特殊背景下)的一次暂时妥协,B项正确。材料信息反映许多领导人并不赞成继续实施新经济政策,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项错误。‎ 答案 B ‎6.(2018·湖南长郡中学选拔模拟)苏俄(联)政府在内战结束后,解散了大多数的总管理局,要求各企业按部门组成托拉斯,如南方钢铁托拉斯、顿河煤炭托拉斯等,托拉斯负责管理企业,独立进行经济核算。这表明当时苏俄(联)(  )‎ A.打开了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 B.尝试建立美式大企业制度 C.承认了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D.依靠垄断资本发展重工业 解析 根据题干“解散了大多数的总管理局”“独立进行经济核算”,可知当时苏俄(联)放弃了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的办法,承认了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故选C项。‎ 答案 C ‎7.(2018·河北沧州质量检测)1921年12月,梁赞省公民拉尼京的姐姐在给列宁的申诉书中这样写道:“家里一切能拿走的东西都被拿走了:家具、餐具、水桶,奶牛也被宰杀,部分干草被运往县城,另一部分被警察悄悄据为己有。……转瞬之间一个能够养家并向国家交税的可怜的小家庭即遭毁灭。”这反映了(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去民心 B.农业全盘集体化势在必行 C.新经济政策执行中出现偏差 D.“玉米运动”不符合苏联国情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时间“1921年12月”,迁移所学,可判断这一时期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说明新经济政策执行中出现偏差,故选C项。1921年3月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时间不符,A项错误;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执政时期才出现的,B项错误;“玉米运动”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实行的政策,D项错误。‎ 答案 C ‎8.(2018·山东曹县模拟)“我们是在一个技术非常落后的国家内取得了政权……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道路(指西方国家经过长期积累、先轻后重的工业化道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苏联实施工业化战略的目的是(  )‎ A.改变经济落后的局面 B.保障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C.解除社会主义阵营面临的威胁 D.巩固国防和苏维埃政权 解析 解读题干,可知强调重视重工业,而巩固国防和苏维埃政权与材料中“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相符,故选D项。‎ 答案 D ‎9.(2018·山东青岛调研检测)农民们宁愿在自己私人的土地上辛勤劳作,因为在那里,他们可以按照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耕种,然后在公开市场上以他们所能得到的最高价格,而不是政府为集体农庄生产的农产品制定的低价格出售他们的任何商品。因此,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到5%,却生产了25%到30%的苏联农产品。该现象反映了(  )‎ A.单一公有制的产生 B.新经济政策的成效 C.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D.余粮收集制的扩大 解析 据题干材料,可知呈现的集体农庄,即斯大林模式,根据材料中农民的粮食出售和产量,可以看出集体农庄中,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故选C项。‎ 答案 C ‎10.(2019·河南濮阳模拟)1927~1928年,苏联工业生产恢复到一战前的水平。1928~1933年,工业总产量增长了1倍多。苏联工业生产状况出现上述变化,主要是因为(  )‎ A.扩大了工业企业生产的自主权 B.政府对资本主义经济原则妥协 C.政府成为工业化的主要推动者 D.保留了新经济政策的部分措施 解析 此时苏联逐渐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企业自主权缩小,故A项错误;苏联在经济体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故B项错误;苏联工业生产大幅增长是因为此时逐渐形成了“斯大林模式”,政府成为工业化的主要推动者,可以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故C项正确;1924年以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故D项错误。‎ 答案 C ‎11.(2019·山东济南模拟)1930年3月,苏联农业集体化比例由1929年12月的20%猛增到58%,苏共中央对此现象进行了批评,随后集体农庄数量开始减少,1 000万户农民退出农庄,据此可知(  )‎ A.苏共部分修正农业集体化进程 ‎ B.苏联农业公有化方向发生变化 C.世界性危机影响苏联农业决策 ‎ D.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 解析 根据“苏共中央对此现象进行了批评,随后集体农庄数量开始减少”可知,苏共部分修正农业集体化进程,故A项正确;集体农业数量开始减少是因为农业集体化推进过快,并未改变公有化方向,故B项错误;苏共部分修正农业集体化进程是由于操之过急,与世界性经济危机无关,故C项错误;此时斯大林模式尚在形成过程中,故D项错误。‎ 答案 A ‎12.(2018·福建泉州质检二)1931年,苏联领导人提出“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大力引进先进设备,取得良好成效。但直到1935年初,煤矿业的风镐和截煤机利用率分别为49%和74%。据此推知(  )‎ A.口号不符合当时社会需要 B.经济危机影响苏联的建设 C.技术人才的培养不足 D.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制约 解析 据题干材料“大力引进先进设备”和“利用率分别为49%和74%”可知引进设备的使用不高,可推断技术人才不足影响机器使用,故选C项。‎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3.(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8年,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时,工业领域的所有制改造已经基本完成,所以,五年计划期间,所有制改造的重点在农业领域。在中央的推动下和压力下,苏联农村出现了大跃进式的集体化浪潮。到1933年,富农首当其冲被消灭,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到了社会主义大农业中,苏联从小农国家变成了拥有规模最大农业的国家。农业集体化运动用强制的手段和“阶级斗争”的方式完成生产关系的变革,使苏联建构起完整的计划经济体制。从此,国家对农民有了强制征粮的稳定机制,以农民“贡税”满足高速工业化的资金需求。‎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我们要发展工业,但绝不能够减轻农业发展的意义,特别要保证粮食生产的增加。为克服分散的个体经济的落后性,提高农业生产,必须积极地和有步骤地在自愿互利原则的基础上把贫农和中农联合起来,发展农业合作化。农业机械化五年内只能在局部范围内试办,到1957年参加现有初级形式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将占全国农户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这个农业合作计划对于促进农业发展和保证全部经济计划的实现将是很重要的,对于限制和逐步地消灭富农经济有决定意义。‎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 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实施农业集体化运动的目的和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苏联农业集体化给我国制定“一五”农业合作计划的启示,并简述实施农业合作计划的意义。‎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立足工业化回答;第二小问从方式、规模、速度、范围等方面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从产业结构、方式方法、规划、目标等方面回答;第二小问从生产力、民生、资金、市场发展方向等方面回答。‎ 答案 (1)目的:为工业化服务。(对农业进行所有制改造)‎ 特点:由中央强制推行;规模和速度大跃进;全面地将农民纳入到集体的计划体制之下;注重积累,牺牲农民利益。‎ ‎(2)启示:工业、农业协调发展;积极推进与自愿结合;实施有计划的发展经济;限制和逐步消灭富农经济;以确保农业发展为目标。‎ 意义:减少了进行农业改造的阻力,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为工业化建设积累了资金和提供了市场;同时开创了新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和途径。‎ ‎14.(2019·广东揭阳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它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的形式等。这个概念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生产关系由生产力所决定,又对生产力起反作用。‎ 运用20世纪世界史的史实,就生产关系中的一个方面要素对材料观点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答案 示例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 论题:生产资料公有制与苏联经济建设。‎ 论证: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针对工业发展落后、西方国家敌视包围的现状,斯大林通过实行五年计划和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建立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苏联得以汇聚全国之力推进工业化建设,快速实现从落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型,同时也为后来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二战结束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不能适应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继任领导人不得不进行改革。‎ 示例二:(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论题:垄断组织与资本主义的发展。‎ 论证: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生产社会化趋势进一步加强,资本与生产迅速集中,资本家通过兼并或联合的方式组成垄断组织,控制某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价格和市场,赚取高额利润。垄断组织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阶段,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示例三:(产品分配的形式)‎ 论题:“福利国家制度”与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 论证: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但也存在贫富差距过大、社会矛盾尖锐等问题。二战结束后,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由国家立法而建立起来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即“福利国家制度”,其实质是国家干预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反映分配社会化的趋势。“福利国家”的建立,缓和了社会矛盾,扩大社会消费,有利于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和一定时期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造成国家财政支出过大、部分人工作积极性降低等问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