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实验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实验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试题(解析版)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实验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第六次 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由于自然灾害以及伴生的社会动荡、国内战争、外敌入侵,世界上很多辉煌一时的伟大文明就此覆灭。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提出,两河文明、希腊文明与罗马文明的衰落,与自然灾害的频仍直接相关。而后来的历史研究,也证明古埃及文明、两河领域的古阿卡德帝国、古印度的哈拉帕文明衰亡的主要原因都是气候波动和生态崩溃;瘟疫的暴发,也直接导致了罗马帝国“黄金时代”的结束以及阿兹台克帝国、印加帝国的迅速瓦解。但是,让灾难史研究者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何以同样遭受周期性、大规模自然灾害的中华民族,却每每能够在灾难中迅速恢复,并持续发展?‎ 这一问题,有很多答案。其中不容忽视的是,自古以来资源的短缺、灾难的频仍,让中国人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民族心理,并积淀为一种深层的社会意识,我们可以称作“韧”的精神。这种“韧”的精神,蕴有强大的自我恢复和更新能力,呈现出变通的智慧和顽强的活力,从而使得中华民族安然渡过历史长河中各种各样的困境,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历经一次又一次的灾难和变革而延续至今。‎ ‎“韧”的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表现是外向的儒家思想和内向的道家思想的配合。在大一统国家出现的前夜,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针对不同的社会情境,各抒己见,提出为人处世、治国安邦的种种方案,形成了数千年来民族智慧的“百宝箱”。其中两个相辅相成的代表思潮,就是儒家和道家。如果说儒家思想代表了中华文明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阳刚一面,那么道家思想则反映出谨慎内敛、谦虚忍让的阴柔一面。两者一刚一柔,一张一弛,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韧”性特质。‎ 儒学是讲求“入世”的进取型思想,它以“修齐治平”为已任,追求人在社会中的自我实现。这种思想恰可与现代社会的竞争环境相配合:现代社会崇尚进取,鼓励竞争;儒家思想重视群体,鼓励奉献,这些都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所以,儒家思想能够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巨大的潜能,东亚“儒学文化圈”在近代的成就也有目共睹。但是,如同《庄子》所谓“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当今时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也是一个不断加速、高度紧张的时代。在高速的社会发展中,进取型的思想也会暴露其局限,那就是太过重视“成就”‎ 而忽视人与自然的协调,过于重视“功名”而忽视人与内心的平衡。由此而言,这次疫情的暴发,使我们能够在高速发展的社会生活中重新回顾中华文明中沉静内敛的另一面。‎ 实际上,瘟疫原本就是一种“社会病”,一种“文明病”,它在历史上就是随着人类进入农耕社会开始大规模地聚居而发生,并随着人群的移动而传播。而近三百年间开始的现代化进程,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的社会变迁过程之一,也是对自然的征服、资源的掠夺、生态环境的破坏最严重的时期。长期以来,人类都习惯于认为人是世界的中心,自然为人的利益而存在,只有工具的价值,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完全不顾自然的利益,这就是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中国道家思想的最深刻之处,就在于它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就揭示和反思了文明发展的这种缺陷。在道家看来,自然界中的一切存在都是平等的,“物无贵贱”“万物一齐,孰短孰长?”人与自然万物在生态系统中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不要把人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人的社会秩序要去适应物的自然秩序。要摒弃对自然过度的强力扭曲、干扰和破坏,使万物能够“自化”“自均”“自定”“自正”,自然而然地达到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存在与发展的最佳状态,这就是“道法自然”。“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只有遵循自然,顺应自然,才能达到与自然的协调统一。这种整体主义的生态自然观,能够纠正“生态扩张主义”的偏失。‎ ‎(摘编自王学典《从战疫看中华文明的“韧”性特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民族心理和社会意识,“韧”的精神能战胜资源短缺、灾难频仍。‎ B.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灾难中迅速恢复,并持续发展,只是因为有“韧”的精神。‎ C.在“韧”的精神中,儒家思想为外向、进取型的;而道家思想属内向、保守型的。‎ D.随着人类进人农耕社会开始大规模聚居,瘟疫就发生了,并随着人群移动而传播。‎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由自然灾害及其伴生的灾祸引发诸多文明覆灭说起,提出问题,再揭示答案。‎ B.文章不仅指出“韧”的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还分析了“韧”性特质的成因。‎ C.文章辩证看问题:既肯定儒家思想崇尚进取的积极作用,也批评其在战疫中的局限性。‎ D.文章综合运用了引证、例证和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大大增强了说理的力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没有这种“韧”的精神,中华民族就难有强大的自我恢复和更新能力,因而也就难以安然渡过各种困境,延续至今。‎ B.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的竞争环境相契合,推动了社会前进,但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协调、人与内心的平衡,瘟疫就易发生。‎ C.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是世界的中心,自然为人的利益而存在,这与中国道家“物无贵贱”“万物-齐”的观点截然不同。‎ D.在当今时代,要想纠正“生态扩张主义”的偏失,达到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存在与发展的最佳状态,可以借鉴道家思想。‎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突袭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分餐制再次进入了大众视野。一些倡导使用公筷公勺的专家指出,虽然合餐没有直接加速疫情的蔓延,但很多感染者是通过聚餐这类密切接触感染的,合餐等传统饮食习惯是疫情流行的幕后“推手”。‎ 更值得关注的是,合餐与一些消化道类的疾病关系密切。而这些消化道类的疾病,也是卫生领域的专家一直以来不停地呼吁使用公筷公勺、实行分餐制的主要原因。‎ 许多卫生领域的专家指出,相当多的食源性疾病传播与合餐时的唾液交融、交叉感染脱不了干系。比如幽门螺杆菌,这是一些胃病的诱因。相关统计显示,半数以止的中国人被幽门螺杆菌感染,这使得胃癌成为了一种常见病,世界.上半数以上的胃癌患者出现于中国,每年死于胃癌的同胞接近70万人。‎ ‎(摘编自《推广分餐制促进餐饮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可行吗?》)‎ 材料三:‎ 不少专家认为,推广分餐制不是权宜之计,更需借助消费者疫情期间关注“舌尖上的安全”的契机,大力推动社会转变就餐观念,打造餐桌新文明。‎ 目前,在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北京、上海、山东、河北等多个省市明确推出各种条例和标准,推行分餐制。‎ 山东舜和酒店集团董事长任兴本认为,一直以来,分餐制偶被提及却没有形成风气,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标准的固化和制度约柬,很多餐厅实行分餐制都是“凭感觉" ,效果并不理想。中餐的特点可能掣肘分餐制的推行。中餐讲究色、香味、形、气,讲究摆盘美观,给人视觉享受,这是中华饮食文化的精髓。显然,如何在推行分餐制基础上,兼顾菜品的盘式呈现,不破坏中餐的美感,是餐饮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2003年‘非典’时期,中国饭店协会曾提出餐饮企业实行分餐制,但这些年推行效果一直不佳,其中一个原因是餐饮企业积极性不高,分餐需要占用更多的碗盘、筷勺,对于高档酒楼而言还需要更多的服务人员,增加了企业成本。”韩明如是说。‎ 另外,国人根深蒂固的合餐观念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韩明认为,民众对分餐制接受度普遍不高,觉得使用公筷麻烦又生分,这种传统观念短时间内很难改变。‎ 在专家看来,推广分餐制更需借助此次契机,转变就餐观念,打造餐桌新文明。‎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傅华认为,加强青少年的健康教育是推行分餐制和公筷公勺的关键。“我们要做大众的健康教育,学生的教育实际上是最关键的。学校要引导学生养成习惯,并列为教学课程设计里面的一个部分。然后‘小手牵大手' ,学生回家后会要求大人也这样来做。”傅华如是表示。‎ 对许多餐饮企业来说,分餐制不仅意味着服务升級和理念升级,还意味着新的机遇。‎ ‎(摘编自《推广分餐制立规矩更要转观念》)‎ ‎4.下列关于分餐制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分餐制有利于控制消化道类的疾病和食源性疾病的传播。‎ B.家庭分餐制有利于形成个人文明卫生的良好就餐习惯。‎ C.分餐制会破坏中餐的美感,这是其难以推行的重要原因。‎ D.分餐制的推广,可以防止疾病传播,促进餐饮高质量发展。‎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中国,胃癌成为-种常见病,世界上半数以上的胃癌患者出现于中国,每年死于胃癌的同胞接近70万人,罪魁祸首就是合餐。‎ B.调查显示,多数受访者对家庭推行公筷公勺制分餐制持正面态度,部分人担忧使用公筷公勺、分餐会影响就餐时的气氛。‎ C.关于当前家庭使用公筷公勺、分餐的习惯,六成左右的受访者表示无论是疫情前还是处于疫情时期,家中均没有这一习惯。‎ D.对于餐饮业来说,实行分餐需要占用更多的碗盘、筷勺;甚至更多的服务人员,无形中增加了成本,所以推行的积极性不高。‎ ‎6.根据材料内容,说说如何有效推广分餐制。(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小珊阿姨 严歌苓 小珊阿姨一个人过。一个人去买几两肉,几十根菜,一疙瘩姜,大小如足趾。‎ 远远瞧小珊阿姨走过来,林荫下歇凉的人嘀咕:“瞧她这身条,岁数怎么不往人家身上显啊?”‎ ‎“你没凑近,近了她也不经瞅啦。天天去什么芭蕾舞训练班蹬踏,身条敢不好吗?”‎ ‎“再蹬也不中用啦。小珊怕是有二十年没上过戏了吧?跟六七十的人聊,时不时他们还会聊到程小珊当年的红劲儿。那些年她一年要上四五个片子,脸蛋子都上了花露水标签儿。”这时小珊阿姨已逼近,人便来不及似地鼓动小推车里的孩子:“叫哇——叫小珊奶奶!"‎ 孩子们立刻一片呀呀声:“奶奶好!”‎ 小珊阿姨俏皮地扬扬眉。其实她很不肯做他们的“奶奶”。就像曾经我们这辈人认真拍了她好些年马屁,她才对“小珊阿姨”的称呼认了账;那时小珊阿姨刚离婚,搬到我家对过,和我们做对门邻居。一个长相很好的男人敲着小珊阿姨的门边,从一楼伸出一个女人头,对那个人说:“多敲会儿,小珊在家。刚才还听她的高跟鞋在我头顶上跺。”男人羞答答起来,反而跑开了。过几日,换了另一个长相不错的男人来敲小珊阿姨的门。小珊阿姨从未把这些“是非”们放进屋。她不傻,才不会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名声白搭到这些没用的漂亮老少小白脸上。她曾经教诲我妈,那时我妈刚出高中开始在电影界忙着跑龙套。她说:“要想做女演员,首先得削发为尼。我这人只对演戏认真,其他的,我保持着自已六根清净。”她的清净终于惹得她丈夫不顾体面地嚷得满世界都听见:“你他妈的程小珊——你那百十张笑脸有一张是给我的吗?你不洗衣不做饭不生孩子……”‎ 有回一个年轻导演来和我爸喝酒。这个家伙莫名其妙在电影界就走起运来,栽培我爸似地让我爸做他最近一部电影的艺术顾问。听见有敲门声,他喝住我妈:“别理她!”‎ ‎“别理谁?”我妈想:这人狂得还着边际吗?上我们家布置这个调遣那个来了。‎ ‎“肯定是程小珊!刚才她在楼梯上见我进了你家门。那个老太太,我的戏让她演?我这不成必毁自己吗?"见我妈毫不理会地径自去开门,他急得直叫“慢着”。‎ 他拉开壁橱门。我笑起来:每回他喝了酒想进厕所就去拉壁橱门。“又错了,厕所在那说“我提醒着。‎ 他人已缩进去,说:“这回要的就是壁橱。快打发老太太走路,不然我在里头憋死了你们得偿命!”‎ 门廊里我妈巳将小珊阿姨放进来了。‎ ‎“黄骏走啦?”她朝饭桌直瞪着眼,导演杯子里的酒明明还在泛泡。没人答语,反正沉默与谎言间不可画等号。妈摆了双新筷子和一只小碟,央她坐下。她坐下,完全心不在焉。‎ 见妈端了盘新炒的菜进来,小珊阿姨说妈像是又胖了不少。妈哈哈地笑,真笑出了那种胖妇人特有的回肠荡气的感觉,说自己反正是早断了上银幕的念头。‎ ‎“这可不行。”小珊阿姨扔下筷子,严峻打量着如此甘于堕落的妈。“有种很好的健美操,你可以试试!”说着她便端起架势,开始踢腿抡胳膊。妈一边紧眨眼皮往后躲,一边发出“喔!”“老天爷!”“哇!”不知是喝彩还是求救。‎ ‎“这样!要这样……踢!”小珊阿姨卖力地做着示范,弄得浑身关节都响,气也是多喘一下少喘一下。她做着许多滑稽而痛苦的动作,脸都累黄了。最后我妈答应改天一定向她讨教,她才饶了我们大家——首先饶了壁橱里的黄导演,歇住了。她刚一走,黄导演窜出来对我们喊:“你们怎么敢给她捧场?她要亮给我这一手,我非喊救命不可!”妈摘下他头发上一缕蜘蛛网,叫他厚道些。‎ 自从我家搬到新楼,我有好多年没见小珊阿姨。前年我从学校回家,在前门乘公共汽车。听见谁在大声讲话,嗓子很滋润并字正腔圆。回头一看,是小珊阿姨和另一个中年女演员。小珊阿姨仍是高高蓬着卷发,穿一件深红有小花点缀的裙子。‎ ‎“人怎么这样多?早知这样该叫辆出租汽车的。”小珊阿姨说。‎ ‎“哎呀!”这是小珊阿姨的惊叫。我回过头,看见了一张由两只棕色大眼镜和一张鲜红嘴唇组合成的小珊阿姨的脸。“你怎么把太阳眼镜摘下来了?不是存心给你自个儿找麻烦吗?”她对那中年女演员轻声喝道。“我可从来不敢光着脸上街,不然马上就会被人认出来!”小珊阿姨鲜红嘴唇里启出细瓷般的牙,看去很乱真的。‎ 车停西单商场,小珊阿姨和她那女伴儿开始往车门口挤。‎ ‎“挤什么呀,老太太!”售票员嚷起来:“大伙都在西单下!”见小珊阿姨没反应他接着嚷:“说你呐——那戴蛤蟆镜的老太太!着急救火去呀,你那么挤!”‎ 小珊阿姨对他的刻薄话似乎浑然不觉。小珊阿姨哪里会类属“老太太”?车停下她头一一个着陆。这时她摘下太阳镜四下瞅,似乎在辨识方向。‎ 最近见到小珊阿姨,突然觉出她缩了不少尺寸似的。她走在我前头,动作已开始摸摸索索。我不知她是否还戴着太阳镜,头发在额前蓬得老大。我挨着步,不太情愿凑近她。一只塑胶兜里装着一丁点东西,大概仍是几两肉,几十根韭菜,一块足趾大小的姜。‎ 小珊阿姨还是一个人过。‎ ‎(选自《小珊阿姨》,有删减)‎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开头部分通过人们的对话交待了小珊阿姨的身世背景和现今的生存状况,表现了周围人对小珊阿姨的看法,也为下文做了铺垫。‎ B.小说运用了正侧结合的描写手法塑造小珊阿姨的形象,通过小珊阿姨丈夫的言谈直接表现了小珊阿姨作为演员的职业修养。‎ C.“真笑出了那种胖妇人特有的回肠荡气的感觉" ,这句话表现了妈妈对身材发福毫不在乎的态度,文中妈妈的形象和小珊阿姨的形象形成反衬。‎ D.小说首段交待了小珊阿姨独自一人的处境,文末又强调了这一点,首尾呼应,突出了小珊阿姨悲凉、孤独的境遇,更唤起读者对小珊阿姨的同情。‎ ‎8.黄骏导演到“我"家做客是本文最精彩的部分,请简要分析这一部分在文中的作用。(6分)‎ ‎9.有人认为“我这人只对演戏认真,其他的,我保持着自己六根清净”是把握小珊阿姨这个人物的钥匙。请结合相关情节简要分析这句话对人物的一生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处耘,潞州上党人。晋末,张彦泽斩关而入,纵士卒剽略。处耘年犹未冠,独当里门。射杀十数人,众无敢当者。会夜幕,遂退。迨晓复斗,又杀数人,斗未解。有所亲握兵,闻难来赴,遂得释,里中赖之。汉初,折从阮帅府州,召置门下,委以军务。在新平日折氏甥诣阙诬告处耘之罪周祖信之黜为宜禄镇将从阮表雪其冤诏复隶魔下 显德中,从阮遗表称处耘可用,会李继勋镇河阳,诏署以右职。继勋初不为礼,因会将吏宴射,处耘连四发中的,继勋大奇之,稍委郡务,俾掌河津。会太祖出征,驻军陈桥,处耘见军中谋欲推戴,遽白太宗,与王彦升谋,召马仁璃等定议,始入白太祖,太祖拒之。俄而诸军大噪,入驿门,太祖不能却。处耘临机决事,谋无不中,太祖嘉之,授客省使兼枢密承旨、右卫将军。讨李重进,为行营兵马都监。贼平,以处耘知扬州。大兵之后,境内凋弊,处耘奏减城中居民屋税,民皆悦服。建隆三年,诏归京师,老幼遮道涕泣,累日不得去。拜宣徽南院使,赐甲第一区。朗州军乱,诏慕容延钊率师讨之,以处耘为督监。处耘至襄州,先遣阁门使丁德裕假道荆南,请具薪水给军,荆人辞以民庶恐惧,愿供刍饩于百里外。处耘又遣德裕谕之,乃听命。师次荆门,高继冲遣军校梁延嗣奉牛酒犒师,且来觇也。处耘待之有加。延嗣大喜,令报继冲以无虞。荆门距江陵百余里,是夕,召保寅等饮宴延钊之帐。处耘密遣轻骑数千倍道前进。继冲但俟保寅、延嗣之还,遽闻大军奄至,即惶怖出迎,遇处耘于江陵北十五里。处耘揖继冲,令待延刽,遂率亲兵先入登北门。比继冲还,则兵已分据城中,荆人束手听命。即调发江陵卒万余人,并其师,星夜趋朗州。乾德四年卒,年四十七。废朝,赠宣德军节度、检校太傅。‎ ‎(节选自《宋史·列传十四》,有删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新平日/折氏甥诣阙诬告处耘之罪/周祖信之/黜为宜禄镇/将从阮表雪其冤/诏复隶麾下/‎ B.在新平日/折氏甥诣阙诬告/处耘之罪/周祖信之/黜为宜禄镇将为火阮表雪其冤/诏复隶麾下/‎ C.在新平日/折氏甥诣阙诬告处耘之罪/周祖信之/黜为宜禄镇将/从阮表雪其冤/诏复隶麾下/‎ D.在新平日/折氏甥诣阙/诬告处耘之罪/周祖信之/黜为宜禄镇/将从阮表雪其冤/诏复隶麾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右职,表示次要的、低级职位的官员。古人以左为尊位,有“虚左以待”的说法。‎ B.太祖,作为帝王庙号使用,多为创基立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也有为其后人追授。‎ C.甲第,既指“豪门贵族的宅第”,也指“科举考试中的第一等”。文中意思为前者。‎ D.废朝,指皇室重要成员或荣立功勋的名臣猛将死后,朝廷停止朝会三日,表示哀悼。‎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李处耘生性勇武,不畏强敌。他年轻时,遇到张彦泽的士卒剽劫抢掠,凭借一己之力,射杀十几人,几经恶战,独自保护了乡亲免受兵祸,人们都很依赖他。‎ B.李处耘处事果决,谋划得当。军队驻扎陈桥,李处耘看到军中士兵欲推戴太祖,立即告诉了太宗,又与众人议定后汇报太祖;他的精心谋划,深得太祖赏识。‎ C. 李处耘安抚百姓,深受拥戴。 李处耘平定李重进之乱后,担任扬州知州。大战之后.扬州境内凋弊不堪.他上奏降低城中居民房屋税,百姓都感激而服从政令。‎ D.李处耘谋略过人,智取江陵。李处耘请高保寅等人在延钊帐中宴饮,同时密派数千精兵向江陵快进;遇到高继冲后,命令他等待延钊,自己则率兵登上江陵城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处耘连四发中的,继勋大奇之.稍委郡务.俾掌河津。‎ ‎(2)师次荆门,高继冲遣军校梁延嗣奉牛酒犒师.且来觇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狱中寄子由①其二 苏轼 柏台②霜气夜凄凄,风动琅档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③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④。‎ ‎[注]①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二年因“乌台诗案”而身陷狱中。子由,即弟弟苏辙。②柏台:又称作乌台,御史台前种了许多柏树,乌鸦经常栖息在树上面,于是老百姓将御史台叫作乌台。③百岁神游:人死的讳称。④浙江西:指杭州,苏轼曾在此为官,颇有政绩。‎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两句描写御史台森然、阴风阵阵的萧瑟环境,诗人在阴冷孤寂的狱里无法人眠,沉重恐惧的心情可想而知。‎ B.颈联“身后牛衣愧老妻”,是说自己快要死了,还没让妻子过上富贵平安的日子,觉得特别愧对共患难过的妻子。‎ C.尾联两句写苏轼希望葬在为官过的杭州,展现出他当官为民的作为和风骨及他视死如归的洒脱、豪迈的情怀。‎ D.这首诗为诗人在狱中写给其弟子由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已命运无奈的感怀之情,对妻子儿女的想念之情。‎ ‎15.请赏析“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一联。(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当时迎娶陪嫁的生活场景。‎ ‎(2)《琵琶行》中琵琶女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高度概括了自己年复一年的欢场生涯。‎ ‎(3)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生动地描绘出月光如水的空灵画面。‎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源自各民族的生产生活日常,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一批批历史悠久、________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到优化固化,运动会产生的辐射________不断延伸。( )。人们逐渐认识到它是展示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平台。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起到了引领和带动作用,推动了项目的广泛普及。‎ 在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战中,民族传统体育发挥了积极作用,________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发展和宣传推广,贵州的一些地方正在积极探索“产业+旅游”的发展路径。民族体育项目发展得好,可以切实增强各族群众的________,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各族群众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它)提升全民健康短板,助力国家“健康扶贫”(行动)。‎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美妙绝伦 效应 依靠 获得感 B.精彩纷呈 效果 依靠 责任感 C.美妙绝伦 效果 依托 责任感 D.精彩纷呈 效应 依托 获得感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文化的盛筵,也是竞技的舞台,同时也在传递友谊,凝聚共识 B.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竞技的舞台,也是文化的盛筵,同时也在凝聚共识,传递友谊 C.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竞技的舞台,也是文化的盛筵,同时也在传递友谊,凝聚共识 D.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文化的盛筵,也是竞技的舞台,同时也在凝聚共识,传递友谊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同时也有利于补齐全民健康短板,增强各族群众身体素质,提升生活质量,助力国家“健康扶贫”行动。‎ B.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各族群众生活质量和身体素质,补齐全民健康短板,它可以助力国家“健康扶贫”计划。‎ C.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全民健康短板,增强各族群众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助力国家“健康扶贫”行动。‎ D.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各族群众生活质量和身体素质,它还能提升全民健康短板,助力国家“健康扶贫”计划。‎ ‎20. 在下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  鸟类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承。在我国,①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鹤代表延年益寿,燕子是春天、爱情的象征。喜鹊是好运与福气的象征等。古往今来,鸟类更是众多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像“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营上青天”“晴空-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鸭”等诗句,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早起的鸟几有虫吃”等等,还有以鸟类为意象创作的各类文艺作品。如《天鹅湖》《孔雀东南飞》《百鸟朝风》,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某校高二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计划开展中国古代人物形象研究,依据一定的标准,已经初定了两组候选人。‎ A组 烛之武(《烛之武退秦师》) 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荆轲(《荆轲刺秦王》)‎ B组 苏武(《苏武传》) 刘邦(《鸿门宴》) 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如果将勾践(《勾践灭吴》)也定为候选人物,你将把勾践归入哪一组 ‎ ,并说明理由。不超过60字。(5 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在拼图游戏中,完成整幅拼图需要一个个拼图单片的恰当拼接。而这些小小的拼图单片,如果视自己为孤立的个体,就难以确认自己的位置与价值;只有嵌在恰当的位置上,它们才是不可替代的存在。‎ 其实,每一天,每个人,都应成为某个宏大图景中的一块拼图单片,既独特又相融。当然,一幅完美的宏大图景,也会让每一块拼图单片各得其所,各尽其能。‎ 我们正在创造中华民族复兴的宏大图景,你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对此有怎样的思考? 又应该有怎样的行动?‎ 要求:结合材料,联系现实;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D【解析】A.“‘韧'的精神能战胜资源短缺、灾难频仍”不正确,原文为“自古以来资源的短缺、灾难的频仍,让中国人产生....韧’的精神”,且“战胜”一词也夸大事实。B. “只是因为有‘韧'的精神”过于绝对,原文说“这一-问题,有很多答案”。C. “道家思想属……保守型的"不正确,应是“谨慎内敛、谦虛忍让”的。‎ ‎2.C【解析】“批评其在战疫中的局限性”错,不合文意。‎ ‎3. B【解析】“ 瘟疫就易发生”于文无据。‎ ‎4.C 【解析】“分餐会破坏中餐的美感”说法绝对。这只是餐饮企业的一点顾虑,是一种可能,而且是可以想办法加以解决的,谈不上“重要原因”。‎ ‎5.A【解析】“罪魁祸首就是合餐”过于武断,材料一的三、四段所说的内容只是专家的一种推测。合餐只是导致中国胃癌高发的可能的原因之一。‎ ‎6.①政府部门立规推广,对分餐制推出各种标准和条例,借疫情契机加强引导。‎ ‎②民众转变观念,打造餐桌新文明。‎ ‎③餐饮企业升级服务和理念,考虑在推行分餐制基础上,兼顾菜品的完整性和美感。‎ ‎④加强青少年的健康教育,然后“小手牵大手”。(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 ‎7.B【解析】“通过小珊阿姨丈夫的言谈直接表现了小珊作为演员的职业修养”错误,应为“通过小珊阿姨丈夫的言谈间接表现了小珊阿姨作为演员的职业修养”。(3分)‎ ‎8.①通过小珊阿姨卖力而痛苦的示范,表现了她对演戏的渴望。‎ ‎②她将黄骏导演逼得狼狈不堪,暗示她一直在努力争取演出机会,侧面说明了她对表演的执着。‎ ‎③她在我家滑稽的失态表现与前后文中她努力保持自己年轻优雅的仪态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了人物身上的悲剧意味。‎ ‎④通过黄骏导演和我们家人对小珊阿姨的态度,表现了周围人对小珊阿姨的嘲笑和鄙夷。(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9. ‎①这句话表现了小珊阿姨一生的追求。她对艺术认真执著,对自己严格自律,使小珊阿姨成为一个看似可笑但又可敬的演员形象。‎ ‎②这句话也带来了小珊阿姨一生的悲剧。小珊阿姨与丈夫离婚;过分地注意自己的仪表;生活在自我的世界里,明明已经过气还坚持认为自已年轻而有名,并渴望再次演戏;使小珊阿姨成为分个看似高冷实则可怜的悲剧形象。‎ ‎③这句话支撑着小珊阿姨-一生的尊严。在周围冷漠而尖酸的氛围里,她就是靠着这句话抵挡旁人对自己的嘲笑和鄙夷,始终保持着高贵、自尊和不妥协。(每点3分,答出两点即可)‎ ‎10.C【解析】“折氏甥诣阙诬告处耘之罪”为完整的句子,“折从阮的外甥到朝廷诬告处耘有罪”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D;“宜禄镇将”为官职名,不可断开,排除A.D。‎ ‎11.A【解析】右职:指郡府中的高级官吏。重要的职位。‎ ‎12.A【解析】原文说“斗未解。有所亲握兵,闻难来赴,遂得释”,意思是“战斗难解难分。有些亲兵手握兵器,听说他有难前来解救”,不是“独自”。‎ ‎13.(1)李处耘接连四发击中靶心,李继勋认为很奇异,渐渐地委任他处理--些郡务,让他掌管黄河渡口。("中的、奇、稍”各1分,句意2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2)军队驻扎在荆门,高继冲派军校梁延嗣带着牛肉和酒前去犒劳军队,并且察看形势。(“次、犒师、觇”各1分,句意2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李处耘,潞州上党人。后晋末年,张彦泽破关而入,放纵士卒剽劫抢掠。处耘还未成年,一个人保卫里门,射杀十几个士卒,众人中没有敢阻挡的人。赶上天黑,于是士卒们撤退了。到天明后又来进攻,处耘又杀数人,战斗难解难分。有些亲兵手握兵器,听说他有难前来解救,于是得以解除危难,里中人都依赖他。后汉初期,折从阮任府州地方长官,把处耘召至门下,委任他处理军务。在新平时,折从阮的外甥到朝廷诬告处耘有罪,周祖听信了,把他贬为宜禄镇将。从阮上表为他雪冤,诏令让他重新隶属从阮军中。显德年间,折从阮临终上表称赞李处耘是可用之才,恰遇李继勋镇守河阳,诏令任命李处耘重要官职。李继勋开始时对他不礼遇,因为聚集众将举行宴射时,李处耘接连四发击中靶心,李继勋认为很奇影渐渐地委任他处理一些郡务,让他掌管黄河渡口。适逢太祖出征时,军队驻扎在陈桥、处耘看到军中图谋打算拥护举荐太祖,于是告诉太宗,与王彦升谋划,召来马仁璃等人议定后,才进去告诉太祖,太祖拒绝此议。不久诸军喧哗起来,到达驿门,太祖不能拒绝。李处耘临机决事,谋划无不合宜,得到太祖的嘉奖,授任他为客省使兼枢密承旨、右卫将军。讨伐李重进时,任行营兵马都监。平定李重进之乱后,任命处耘扬州知州。大战之后,扬州境内凋敝,处耘上奏减免城中居民房屋税,百姓都感激而服从政令。建隆三年,诏令他回到京城,老人和小孩遮阻道路哭泣,几天不能出发。任命为宣徽南院使,赐给他住宅一栋。朗州军队作乱,皇帝下诏命令慕容延钊率领军队前去讨伐,任命李处耘为督监。李处耘率军至襄州,先派遣阁门使丁德裕向荆南借道,请求荆人备办柴禾及水供给军队,荆人以百姓恐惧为由拒绝,只愿在百里外供给粮草。李处耘又派丁德裕劝谕荆人,于是听从命令。军队驻扎在荆门,高继冲派军校梁延嗣带着牛肉和酒前去犒劳军队,并且察看形势。李处耘厚礼接待他们。梁延嗣非常高兴,派人向高继冲报告说没有危险。荆门距江陵一百多里,这天晚上,李处耘召高保寅等人在延钊帐中宴饮,秘密派遣数千精锐骑兵快速前进。高继冲只等着高保寅、梁延嗣回来,听见大军突然到达,立刻仓皇出迎,在江陵北边十五里处遇到李处耘。李处耘接待高继冲,命令他等待延钊,于是自已率领亲兵先进城登上城北门。等到高继冲回来,军队已经占据了城中,荆人们束手无策,只好听从命令。李处耘随即调动江陵的上万名士卒,并入自已的部队,连夜奔赴朗州。乾德四年辞世,时年四十七岁。朝廷停朝会表示哀悼,赠宣德军节度、检校太傅谥号。‎ ‎14.C【解析】“他视死如归的洒脱、豪迈的情怀”理解错误,应该表达的是一种哀伤无奈之情。‎ ‎15.①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梦里向往云山的那颗心像鹿一样奔跑,可现实里的自己却如同面临着沸汤热火的鸡。‎ ‎②运用比喻。把梦中对自由的向往比作奔跑的鹿,把狱中恐惧待死的自己比作临汤锅的鸡,比喻传神,生动贴切。‎ ‎③运用对比。苏轼内心追求自由,现实中却任人鱼肉,追求与现实之间巨大的落差,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无奈、沉痛之情。(每点2 分)‎ ‎16.(1)以尔车来 以我贿迁 (2)今年欢笑复明年 秋月春风等闲度 (3)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每句1分,句中有错则不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识记的能力。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名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解答此类试题时,如果是情境默写,一定仔细斟酌提示语;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词:贿,庭,藻,荇。‎ ‎17.‎ D【解析】①美妙绝伦:美好,奇妙,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此处指的是民族传统体育节目,对象不符。精彩纷呈:美好的场面和事物纷纷在眼前呈现出来。由前文“一批批”可知,此处应选用“精彩纷呈”。②效应:泛指某个人物的言行或某种事物的发生、发展在社会上所引起的反应和效果。效果:指事物或行为、动作产生的有效结果。此处指运动会的辐射方面,应选择“效应”。③依托:依靠、凭借。依靠:为指望(某种人或事物来达到一定目的)(动词);可以依靠的人或物(名词)。由“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发展和宣传推广”可知,此处选用“依托”。④责任感:指自觉主动地做好分内外一切有益事情的精神状态。获得感:表示获取某种利益所产生的满足感。联系上文“民族体育项目发展得好”,结合下文“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各族群众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它)提升全民健康短板,助力国家‘健康扶贫”’(行动)”可知,发展的好自然会带来获得感,故此处应用“获得感”。故选D。 18.C【解析】作答本类题型应回到原文中去,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本身首先是竞赛,所以先说竞技,再说文化;再根据下文“人们逐渐认识到”可知,应让“凝聚共识”与“人们逐渐认识到”相衔接。故选C。 19.A【解析】“增强”和“生活质量”搭配不当,应改为“提升生活质量”;“提升”和“短板”搭配不当,应改为“补齐全民健康短板”;“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各族群众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它)提升全民健康短板,助力国家‘健康扶贫’(行动)”语序不当,在顺序上应先补齐全民健康短板,才能增强各族群众身体素质,然后才有更高的生活质量,助力国家“健康扶贫”行动。故选A。‎ ‎20.①很多鸟都被赋予象征意义 ‎②也有诸多和鸟儿有关的俗语 ‎③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21.示例一:归入A组。从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上看,(2分)B组是汉代以后人物,A组都是春秋时战国时期的名人,而勾践是春秋战国时期名人。(3分)‎ 示例二:归入B组。从人物性格上看,(2分)B组都是有隐忍性格的人,而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的品质与B组人物一致。(3分)。‎ 分类标准属于“人物形象研究"范畴,2分。如果答“应归入B组,因为人名都是两个字”,不得分,因为不属于“人物形象研究"范畴。解说精当且字数在60个字以内得3分,每超过3个字扣1分,扣完为止。)‎ ‎22.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