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6 发布 |
- 37.5 KB |
- 4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整理 1.1.1(因第一课与宪法关系甚密,只能尽量简化) #1、我国宪法基本原则: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方式: (1) 宪法确认我国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 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 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 宪法还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力,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 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3、补充: (1)我国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工人阶级领导 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4、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5、为什么尊重和保障人权∶ 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原则; 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6、我国人权主体∶ (1)我国公民和外国人等; (2)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集体。 7、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 (1)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 (2)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8、中国人权特点: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 #9、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1)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立法方面) (2)行政机关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执法方面) (3)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各项合法权益; (监察方面) (4)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各项合法权益; (司法方面) (5)国家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为现实。 (宣传方面) 因为知识点“9”过于冗长,编者认为考试出大题的可能性略小 1.1.2 #1、宪法如何组织国家机构? ① 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② 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点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国家权力运行稳定有序。国家机构根据宪法行使权力,以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宪法规定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2、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如何得到贯彻的? ① 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于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① 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方面: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② 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是,实行民主集中制。 #3、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 ①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 ② 权力是把双刃剑,应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③ 规范国家权力运行可以保障公民利益,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4、如何规范权力运行? ① 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务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② 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③ 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途径和方式行使。 ④ 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1.2.1 1、我国宪法: (1)构成: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四十三条。 #(2)本质: 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 的根本法。 (3)内容: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2、我国宪法的地位: ① 是公民权益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章程。 ②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原则。 ③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3、为什么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① 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② 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① 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会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们的权利和自由就无法得到保证。 #4、中国共产党如何以宪法我根本活动准则? ① 中国共产党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②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③ 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5、为什么宪法是国家根本法? ① 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②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严格; ④ 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1.2.2 #1、为什么要加强宪法监督? ① 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基本保障,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② 为了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在这一制度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 ③ 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 2、宪法监督的主体是什么? ①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 ② 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内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 #3、如何加强宪法监督? ① 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全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使其更好的担负起宪法监督职责; ② 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 ③ 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4、为了增强人们的宪法意识,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法制宣誓制度等。 5、为什么要增强宪法意识? ① 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更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 ① 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 #6、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① 学习宪法。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领会我国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 ② 认同宪法。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 ③ 践行宪法。得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生活中。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2.3.1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什么?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政治自由;③监督权。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条件:①我国公民; ②年满十八周岁; ③没有被法律剥夺政治权利。 #意义:选举和被选举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3、政治自由: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 威的自由 意义: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 意愿。 #4、监督权: 内容:①批评和建议权;②申诉控告权;③检举权。 对象:国家机关及其国家工作人员。 意义: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 人身自由 (1)人身自由: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2)内容: ①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①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② 住宅不受侵犯; ③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3)意义:只有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 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4)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非法剥夺 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5)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①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② 内容: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6)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住宅。 (7)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 都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二、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的权利 1、社会经济权利(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 ① 财产权: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② 劳动权: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报酬的权利。 意义:人们通过劳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③ 物质帮助权: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 采取措施:(1)社会保险; (2)社会救济;(3)医疗卫生事业。 #④受教育权:公民有按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 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的物质保障的权利。 措施:(1)实行义务教育制度;(2)制定资助政策。 意义: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④ 文化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有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2.3.2 1、公民如何依法行使权利? ① 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②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与权利; ③ 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2、为什么要维护权利守程序? 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3、公民应如何维护权利守程序? ① 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② 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③ 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 优势 参与人 依据 适用 方式 协商 快速便捷的争议解决方式 当事人 事实 法律 道理 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 调解 解决纠纷的有效方式 当事人 调解人 事实 法律法规 政策、公德 广泛适用 仲裁 程序较灵活 不公开审理 有效保护当事人 当事人 仲裁庭 仲裁协议 法律 合同纠纷 财产权益争议 诉讼 最正规最权威 维权的最后屏障 当事人 代理人 人民法院 事实 法律法规 人身、财产争议 违法行为 2.4.1 1、为什么要遵守宪法和法律? 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民民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 #2、遵守宪法的表现? ① 保守国家秘密; ② 爱护公共财产; ③ 遵守劳动纪律; ④ 遵守公共秩序; ⑤ 尊重社会公德。 #3、怎样遵守宪法和法律? ① 我们要认识到法律知识,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利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② 自觉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③ 我们要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 #4、如何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① 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不被侵犯,国家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维护国家安全包括) ② 维护国家尊严不受侵犯,国家荣誉不受玷污; (维护国家荣誉包括) ③ 维护国家利益,包括维护国家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各方面的利益。 5、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原因: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要求:每个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统一,维护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 6、我国兵役制度的内容? 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兵相结合的兵役度。 7、依法服兵役的原因? ①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 ②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 ③ 为了保卫祖国,我们要自觉履行这项义务。 8、我国兵役制度的要求? 现役军人必须遵守军队的条令和条例,忠于职守,随时为保国战斗。预备役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参加军事训练,随时准备参军参战,保卫祖国。 9、为什么要依法纳税? ① 税收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② 任何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4.2 #1、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①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促进权利的实现; ② 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③ 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例如,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如何正确对待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① 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② 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3、为什么公民要履行法定义务? ① 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 ② 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4、怎样履行法定义务? ① 我们要依法履行法定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② 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5、违反义务的表现? 公民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都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 3.5.1 #1、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①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②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类方式并存。 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公有制经济包括: ① 国有经济 ① 集体经济 ②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国有经济的地位和含义 (1) 地位: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2) 含义:国有经济的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所有。 #4、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① 我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②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5、我国对于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的政策: 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6、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 ① 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与劳动; ② 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7、我国除按劳分配外的分配方式: ① 让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 ② 在一定条件下,人们还可以取得社会保障收入。获得社会公益事业的帮助。 #8、市场经济体制含义: 市场经济体质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9、市场经济中,市场配置资源的方法: ① 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生产多少,只要是通过价格、供求等竞争机制来调节。 ② 市场经济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10、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何优越性?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进行科学宏观调控,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提供保障。 3.5.2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基本内容: ①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 人民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③ 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 关、检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④ 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 #2、人大代表的职权: 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表决各项决定、提出议案和质询案。 (即: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3、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 #4、人大代表的义务: 人大代表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 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 ② 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③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6、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 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② 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 ③ 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④ 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3.5.3 #1、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②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中国共产党 (1) 性质: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 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3、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①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②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③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④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4、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必须坚持维护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是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5、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依靠什么力量实现? 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6、我国形成了什么样的爱国统一战线? 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7、我国的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8、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9、人民政协 (1) 含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2) 主题:团结和民主。(选择题常考) (1) 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9、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义?(作用) ① 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② 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 ③ 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④ 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3.6.1 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机关 (1) 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 我国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是由人民选举的代表组成的,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地方重大事务。 (2) 宪法如何规定(是什么):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2)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① 是什么: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② 地方人大和其他国家机关关系? 地方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①立法权 ②决定权 ③任免权 ④监督权 3.6.2 1、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关: (1) 国家主席的性质: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关。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元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使宪法赋予的职权。 (1) 产生: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2) 条件: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四十五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3) 任期: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每届任期相同。 (4) 职权: ① 公布法律,发布命令; ② 任免权; ③ 外事权; ④ 荣誉权。 3.6.3 1、国家行政机关—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1)性质:行政机关是依据宪法设立的依法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组织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机关。 #(2)组成:由国务院及其领导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 (3)运作: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都设若干工作部门,分工不周,分别在各种职权范围内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它们又相互配合,共同致力于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4)与国家权力的关系: ① 是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有关法律、决议和决定。 ② 各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③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本级人大常委负责并报告工作。 (5)行政机关与人民的关系: ①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是人民授予的。 ② 要求:行政机关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报务型政府。 2、行政机关的职权: (1)主要有: 管理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 #(2)国务院地位和性质: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统一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3)行政机关行使职权的要求: ① 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行政机关享有哪些职权,具体如何行使职权,都必须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 ② 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 (4)为加强行政权监督和制约的理由: ① 为了防止工作人员出现履职不力、监管缺失、失职渎职、徇私枉法等问题。 ② 对此要求: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权责要对等,失责要追究,侵权要赔偿。 3.6.4 #1、(性质)行使监察权的机关: 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 (2)职责: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 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 腐工作。 (3)构成: ① 我国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 ② 二者关系: a 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领导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 b 上级监察委员会领导下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 c 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作 #(4)监督范围: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 #(5)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① 国家监察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① 监委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② 监察机关办理职务犯罪的条件,应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③ 监察机关工作中需要协助的,有关机关和单位应当根据监察机关的要求依法予以协助。 2、监察机关的职责: (1) 监督职责: ① 地位:监督是监察委员会的首要职责; ② 作用:监督所有公职人员行使公权力的行为,确保权 力不被滥用、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 关进制度的笼子 (1) 调查职责: ① 地位:调查公职人员涉嫌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是监察 委员会的一项经常性工作; ② 作用:有效强化不敢腐的震慑,减少和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维护宪法和法律尊严,保持公权力行使的廉洁性。 (2) 处置职责。 3.6.5 1、人民法院: #(1)性质:国家的审判机关 (2)分类: ① 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法院。 ② 专门人民法院包括军事法院、海事法院等。 (3) 基本职权:审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通过行使国 家审判权、惩办犯罪分子,解决民事和行 政争议,维护社会秩序,引导公民自觉遵 守宪法和法律。 #(4)工作原则: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 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 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5)人民法院对公民权力提供有效救济和保障,捍卫社会公平正义。 2、人民检查院 #①性质: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② 分类:最高人民检查院、地方各级人民检查院、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 ③ 职权:人民检察院通过行使检察权,追诉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维护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障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和权威,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④工作原则: a 人民检查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查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b 各级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必须忠于社会主义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7.1 1、自由的价值? ① 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 ② 而且能激发个人的活力 ③ 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2、自由被限制的原因和限度? ① 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② 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① 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② 限度:无论显示还是网络世界,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3、自由的内涵: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4、法制与自由的关系 ① 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② 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 ③ 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④ 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5、平等的意义 ① 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②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6、平等在法律上的含义? ①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①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7、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①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② 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③ 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4.7.2 1、如何珍视自由? ① 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② 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2、特权 (1)含义:所谓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 (2)表现: ① 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 ② 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 ③ 利用社会关系追逐一己私利,并想方设法逃避法律制裁 (3)后果: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侵犯,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制裁和惩罚 3怎样践行平等? ① 反对特权 ② 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③ 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④ 需要每个公民把平等的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⑤ 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4.8.1 1、公平的含义? 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的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和行为 2、公平的内涵及要求? (1)内涵:①权力公平;②规则公平;③机会公平。 (2)要求: ① 权利公平,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地参与社会活动; ② 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 ③ 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3、公平的价值?(作用) ① 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② 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4、正义的内涵? 有丰富的内涵,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 5、正义的重要性? ① 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 ② 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 ③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 ④ 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6、正义的要求? ① 要求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 ② 要求人们明辨是非,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③ 要求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 7、正义与制度的关系? ①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制度的生命在于正义,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义。 ② 有了正义的社会制度,即使是社会弱势群体,也能获得基本生活保障,得到社会关爱。 ① 作为社会制度中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更应体现正义的原则,成为维护正义的有力保障。 8、正义对促进社会和谐有什么作用? ① 它有利于恰当地调整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 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4.8.2 1、为什么要坚守公平? ① 人们总是渴望公平的阳光普照,但公平的社会不会自然而然的形成; ② 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卫公平。 #2、如何坚守公平? (1)个人维护公平: ① 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 ② 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敢于对不公平说“不”,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2)制度保障公平: ① 对于立法而言,要公平对待每个人; ② 对于司法而言,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利益。 #3、为什么要守护正义?(为什么要做有正义感的人?) ① 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 ② 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性 ③ 期盼正义、实现正义、维护正义是我们的共同心声 ④ 我们要做有正义感的人,以实际行动建构正义的大厦 #4、如何守护正义? (1)个人守护正义: ① 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 ② 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做到见义“智”为。 (2)司法维护正义: ① 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 ② 国家积极推进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 5、为什么要实现公平正义? ① 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 ② 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