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6我设计的童装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6我设计的童装

‎ 我设计的童装 一、学习领域:欣赏.平述 二、课时:1课时 三、教具、学具: 1.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 2.学具准备:彩色笔、油棒、绘画工具。 四、教学设想: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时尚服装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它不但引起了大人们的关注,也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参与服装设计与剪裁的过程,体会“服装设计师”的角色,体验童装与季节、性别、年龄、功能的关系,体验童装与美术造型、色彩搭配的关系,培养设计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一些服装知识。②能用绘画或剪贴的方法设计一件对称、美观大方的童装: 2.过程与方法:①在观察、联想和思考活动中,体会童服与美术造型、色彩搭配等关系。②在模仿服装与设计活动中,自由体会剪裁方法。③在探究设计与创作活动中,大胆想象、设计、创作与展示。 3.情感:①树立设计意识,提高审美能力。②大胆进行创意变化,培养创新能力。 六、教学重点:   能用绘画或剪贴的方法设计一件对称、美观大方的童装: 七、教学难度:   能选择适当的纸材,设计、裁剪、装饰一件(套)对称或不对称的童装。  八、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创设情境:激发记忆和联想思维,激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学会用审美的眼光进行观察、选择衣服与启发创作构思。如:①服装是商品的一种,商店的服装带有季节性。②用“模特”展示各种造型、色彩的童装,能让顾客整体观察。③知道童装要符合年龄,挑选的服装要适合自己,形状要美观、大方、颜色搭配要和谐对比,比例要协调等。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察与感受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品评服装的过程中,培养审美设计意识。 2.欣赏作品,激发构思、探讨表现手法。让学生能用语言说出自己想设计怎样的童装。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设问提出要求:(1)感知服装商店和商品的概念,学习用审美的眼光挑选服装。(2)欣赏不同季节的童装,并根据服装的基本形进行创意的变化,发展创造性思维。③自主探究设计与剪裁方法。 4.板书课题: 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 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你喜欢什么衣服?适合什么季节?美在哪里?当你走进童装商店时,你是怎样挑选衣服的?哪件衣服适合自己?形状是否美观?颜色搭配是否合理(激发观察、想象、选择的兴趣)。 ‎ ‎3.教师设计:①构思。款式、对称与不对称、男装或女装、季节、上衣、裤子、背心、裙子。②选材。选择合适表现布质的纸材,如染纸、压平的瓦楞纸、挂历纸。③画图。根据衣服的基本形进行创意变化,如方形、圆形、还是三角形衫衣,波浪纹衣领还是心形衣领等。④剪裁、粘贴。前、后幅重叠对折,再对称剪,再改变,前、后粘贴。⑤装饰。衣领、袖口、衫边、衫身等。 4..小组活动:讨论:能用绘画或剪贴的方法,为自己设计一件美观大方的童装。 5.选择与构思。能用绘画或剪贴的方法,设计一件对称、美观大方的童装,并选择适当的纸材,抓住童装的基本形进行创意设计变化,绘画或剪贴与众不同的童装。 6.创作表现。①构思。款式、对称与不对称、男装或女装、季节、上衣、裤子、背心、裙子。②选材。选择合适表现布质的纸材,如染纸、压平的瓦楞纸、挂历纸。③画图。根据衣服的基本形进行创意变化,如方形、圆形、还是三角形衫衣,波浪纹衣领还是心形衣领等。④剪裁、粘贴。前、后幅重叠对折,再对称剪,再改变,前、后粘贴。⑤装饰。衣领、袖口、衫边、衫身等。 (三)作业布置:   能选择适合的纸材设计装饰一件(套)对称或不对称的童装。 (四)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 作业评价:外形美观、大方、色彩对比、醒目:有创意变化。 1.教师小结:对大胆尝试表现好的作品进行表扬。 2.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 3.课后思考题:能不能帮助妈妈设计一件衣服。把你找到资料下节课带来。‎ 教学反思:‎ 这节课注意指导学生欣赏,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抓住服装设计要点,讲解清楚,待学生懂得一些基本知识以后,再鼓励他们大胆设计、创新。学生兴趣浓厚,学习积极主动。‎ ‎ 通过本节课我也看到自己在教学方面存在着一些需改进之处,主要表现在:‎ ‎1、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2、小组活动前对学生的要求不够明确,致使个别学生还没有小组合作意识。‎ ‎  结合本堂课教学中体现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我努力思索,寻求改进的方法,对原来的教案和课件进行了反复的修改,最后成就了一套自己比较满意的教学资源。通过这堂课,我懂得了:只有经过反复的思索与探讨,努力吸取别人的经验,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才能有所进步,才会有所成就。‎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