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版高考化学二模试题目天津七校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4年版高考化学二模试题目天津七校

天津市七校2014届高三4月联考 ‎ 化 学 试 题 化学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K:39 Fe:56 ‎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本卷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 2.5 μm的颗粒物,直径为2.5 μm的颗粒物分散在空气中形成胶体(1μm = 10 ‎-6 m)‎ B.甲壳素、棉花、铜氨纤维、涤纶、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C.有一种新发现的固态碳,称为“纳米泡沫”,外形似海绵,密度小,有磁性,这种碳与金刚石的关系是同素异形体 D.亚硝酸钠是有毒物质,不能添加到食物中 ‎2.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Ba(OH)2溶液和NaHS04溶液混合,生成白色沉淀:Ba2++SO42‾+H++OH‾ ==BaSO4 ↓+H2O ‎ B.常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溶液①(NH4)2CO3 ②NH4Cl ③(NH4)2Fe(SO4)2中 c(NH4+):①<②<③‎ C.加入苯酚显紫色的溶液中:K+、NH4+、Cl-、I- 四种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D.=1×10-12的溶液: K+、AlO2-、CO32-、Na+四种离子可以大量共存 ‎3.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 甲 乙 ‎ ‎ ‎ 丙 丁 A.用甲装置比较硫、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B.用乙装置可制得金属锰,用同样的装置可制得金属铬 C.用丙装置可实现对铁钉的保护 D.用丁装置验证铜与稀硝酸反应的气体产物只有NO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22.4 L乙烯中C—H键数为4 NA B.1 mol羟基中电子数为10 NA C.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 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6 NA D.常温下,‎1 L 0.1 mol/L NH4NO3溶液中NH4+的数目小于6.02×1022‎ ‎5.常温下,用0.1000 mol·L-1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 0.1000 mol·L-1 盐酸和20.00 mL 0.1000 mol·L-1醋酸溶液,得到两条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若以HA表示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滴定盐酸的曲线是图2‎ B.达到B、E状态时,反应消耗的n(CH3COOH)>n(HCl)‎ C.达到B、D状态时,两溶液中离子浓度均为c(Na+)=c(A-) ‎ D.当0 mL<V(NaOH)<20.00 mL时,对应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c(A-)>c(Na+)>c(H+)>c(OH-)‎ ‎6.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的供电系统中有再生氢氧燃料电池(RFC),RFC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放电池。下 图为RFC工作原理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有0.1 mol电子转移时,a极产生标准状况下‎1.12 L H2‎ B.左端装置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右端装置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c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O2 + 2H2O + 4e- = 4OH—‎ D.d极上进行还原反应,右端装置B中的H+可以通过隔膜进入A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4分)‎ 本卷共4题,共64分 ‎7、(14分)下图是无机物A~M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未列出)。其中,I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K是一种红棕色气体,过量G与J溶液反应生成M。‎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在周期表中,组成单质G的元素位于第_______周期第_______族。‎ ‎(2)在反应⑦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M溶液中阳离子的检验方法 。‎ ‎(4)某同学取F的溶液,酸化后加入KI、淀粉溶液,变为蓝色。写出与上述变化过程相关的离子方程式:                             。‎ ‎(5)将化合物D与KNO3、KOH高温共熔,可制得一种“绿色”环保高效净水剂K2FeO4,同时还生成KNO2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OH与其他 电解质溶液 ‎(6)镁与金属I的合金是一种潜在的贮氢材料,可在氩气保护下,将一定化学计量比的Mg与金属I的单质在一定温度下熔炼获得。 ‎ ‎ ①熔炼制备该合金时通入氩气的目的是 。‎ ‎② I电池性能优越,I-AgO电池可用作水下动力电源,其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8、(18分)某芳香烃A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以它为初始原料经过如下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合成路线、反应条件略去)可以合成邻氨基苯甲酸、扁桃酸等物质。其中D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H是一种功能高分子。‎ ‎ ‎ ‎(1)写出扁桃酸的结构简式: ;写出G官能团的名称 。‎ ‎(2)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 ;发生反应④的条件为加入 。‎ 反应步骤③与④不能对换,其理由是 。‎ ‎(3)写出D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 。‎ ‎(5)写出符合下列条件G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任写两种)‎ ‎①含有苯环,且苯环上的一氯取代产物只有二种;‎ ‎②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且N原子直接与苯环相连 ;‎ ‎③结构中不含醇羟基和酚羟基;‎ ‎(6)请设计合理的方案以乙烯为主要有机原料合成。‎ ‎ 提示:①合成过程中无机试剂任选;②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9、(18分)苯甲酸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化工行业,某同学尝试用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反应原理: 实验方法:一定量的甲苯和适量的KMnO4溶液在‎100℃‎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按如下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 ‎ 已知:苯甲酸相对分子质量122 ,熔点‎122.4℃‎,在‎25℃‎和‎95℃‎时溶解度分别为‎0.3 g和‎6.9 g;纯净固体有机物一般都有固定熔点。‎ ‎(1)操作Ⅰ为 ,需要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为 ;‎ 操作Ⅱ为 。‎ ‎(2)无色液体A是 ,定性检验A的试剂是 ,‎ 现象是 。‎ ‎(3)测定白色固体B的熔点,发现其在‎115℃‎开始熔化,达到‎130℃‎时仍有少量不熔,该同学推测白色固体B是苯甲酸与KCl的混合物,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提纯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推测正确.请在答题卡上完成表中内容。‎ 序号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①‎ 将白色固体B加入水中,‎ 得到白色晶体和无色溶液 加热溶解, ‎ ‎②‎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 ‎ ‎ ‎ 生成白色沉淀 滤液含Cl-‎ ‎③‎ 干燥白色晶体, ‎ ‎  ‎ 白色晶体是苯甲酸 ‎(4)纯度测定:称取‎1.220 g产品溶解在甲醇中配成100 ml溶液,移取2 5.00 ml溶液,滴定,消耗KOH的物质的量为2.40 × 10 -3 mol,产品中苯甲酸质量分数的计算表达式为 ,计算结果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0、(14分)短周期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C是自然界含量最多的元素,D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E的负一价离子与C的某种氢化物W分子含有相同的电子数。‎ ‎(1)A、C、D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 ;W的电子式 。‎ ‎(2)已知:①2E· → E-E;=-a kJ·mol-1 ② ‎2A· → A-A;=-b kJ·mol-1 ③E·+A· → A-E;=-c kJ·mol-1 ‎ 写出298K时,A2与E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3)在某温度下、容积均为‎2L的三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使之发生反应:‎2A2(g)+BC(g)X(g);=-a KJ·mol-1(a>0,X为A、B、C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初始投料与各容器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 实验 甲 乙 丙 初始投料 ‎2 mol A2、1 mol BC ‎1 mol X ‎4 mol A2、2 mol BC 平衡时n(X)‎ ‎0.5mol n2‎ n3‎ 反应的能量变化 放出Q1kJ 吸收Q2kJ 放出Q3kJ 体系的压强 P1‎ P2‎ P3‎ 反应物的转化率 ‎1‎ ‎2‎ ‎3‎ ‎①在该温度下,假设甲容器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所需时间为4 min,则A2的平均反应速率( A2)为 。‎ ‎②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值为 。‎ ‎③下列现象能说明甲容器中的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有 (填序号)。‎ A. 容器内A2、BC、X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1 ‎ A. 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保持恒定 B. 容器内A2气体的体积分数保持恒定 C. ‎2V正(A2)=V逆(BC)‎ ‎④三个容器中的反应分别达平衡时各组数据关系正确的是 (填序号)。‎ A.α1+α2=1          B.Q1+Q2=a C.α3<α1           ‎ D.P3<2P1=2P2 E.n2<n3<1.0mol       F.Q3=2Q1‎ ‎(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甲容器的体系体积压缩到‎1L,若在第8min达到新的平衡时A2的总转化率为75%,请在上图中画出第5min 到新平衡时X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曲线。 ‎ 七校联考化学答案 2014.4‎ ‎1----‎-6 C B D D C A ‎7、(14分)‎ ‎(2分)‎ ‎(2)(2分)‎ ‎(3)取出部分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没有变化,再加入少量氯水,溶液变为红色(其他合理答案) (2分)‎ ‎(4) (2分)‎ ‎(5) (2分)‎ ‎(6)① (2分)‎ ‎② (2分)‎ ‎8、(18分)‎ H2O Cu/O2 HCN H2O/H+ 浓硫酸 ‎(6)CH2=CH2 → CH3CH2OH → CH3CHO →CH3-CH-CN → CH3-CH-COOH → ‎ ‎ 一定条件 △ △ △‎ ‎(3分)‎ ‎9、(18分)‎ ‎(1)分液(1分),分液漏斗、烧杯等(1分);蒸馏(1分) (2)甲苯(1分);酸性KMnO4溶液(1分),溶液褪色(1分)。‎ ‎(3)‎ 序号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①‎ 将白色固体B加入水中加热,溶解,冷却结晶、过滤 (2分)‎ 得到白色晶体和无色溶液 ‎ ‎ ‎②‎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2-3滴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2分)‎ 生成白色沉淀 滤液含有Cl-‎ ‎③‎ 干燥白色晶体,加热使其融化,测其熔点(2分)‎ 熔点为‎122.4℃‎(2分)‎ 白色晶体是苯甲酸 ‎(4)(2.40×10-3×122×4)/1.22(2分);96%(2分)‎ ‎10、(14分)‎ ‎(1)离子键、共价键(1分)(1分)‎ ‎(2)H2(g)+Cl2‎ ‎(g)=2HCl(g);=(a+b-‎2c)kJ·mol-1(2分)‎ ‎(3)①0.125mol·L-1·min-1(2分)‎ ‎② 4(2分)‎ ‎③ C(2分)‎ ‎④ ABD(2分)‎ ‎(4)(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