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6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北省仙桃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试卷(二)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2019年湖北省仙桃中学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周礼》记载,每年正月初一,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且往往和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同时进行,全民都要有组织地参加。这表明 A. 西周出现文化下移趋势 B. 诸侯国割据的局面出现 C. 分封中孕育了中央集权 D. 周王室直接控制了地方 【答案】C 【解析】 根据“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说明中央逐级把法律传授到地方,使乡民遵守国家法律,加强对地方控制,表明分封中孕育了中央集权,C正确;材料说明中央把法律传授到地方,不是文化下移,排除A;B、D与材料无关,排除。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联系西周政治背景分析。 2.《唐律疏议·资贼》规定:“非家庭成员,但属五服之内,具有亲属伦常关系的成员之间窃盗财产,构成犯罪;应在普通盗窃罪法定刑罚基础上减等处罚。”这反映唐朝 A. 提倡“重罪轻罚”的原则 B. 封建法律儒家化的发展趋势 C. 宗族关系凌驾于法律之上 D. 经济发展推动了法律制度的改进 - 15 -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非家庭成员,但属五服之内,具有亲属伦常关系的成员之间窃盗财产,构成犯罪;应在普通盗窃罪法定刑罚基础上减等处罚”可知儒家思想对封建法律具有一定的影响,故B正确;材料强调具有亲属伦常关系的成员才能减轻处罚,A项说法不符合材料,排除;C项不符合材料,排除;材料无法体现法律制度受经济发展影响,排除D。 3.秦汉时期,漕运为东西方向,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漕运线路由秦汉时期的东西向呈现出东南、西北向的变动。宋元明清时期,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漕运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A. 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 B. 关中自然环境的恶化 C. 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 D. 经济政治格局变迁 【答案】D 【解析】 【详解】唐朝以前,经济重心在北方,政治中心在西方、北方,所以漕运大致为东西方向,南宋朝后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而元明清都城在北京,所以漕运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说明经济政治格局的变迁是漕运方向改变的重要原因,故D正确;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及政治中心在北方才会导致漕运出现由东西向南北的变化,因此经济重心南移只是原因之一,并不全面,排除A;题中反映了漕运从东西方向转变为南北方向,由东南、西北向的变动发展为由南至北的变化,主要是政治经济格局变迁的影响,关中自然环境的恶化不符合史实,且无法说明漕运转变为南北方向的原因,排除B;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与题中漕运出现的方向变化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 4.明代嘉靖年间推行“一条鞭法”,即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及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清代雍正年间又全面推行“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由此可知,明清时期的赋税改革 - 15 - A. 利于新的生产关系产生 B. 加剧了土地兼并的现象 C. 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D. 推动了经济政策的改变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中对“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介绍,我们可以发现明清时代的税收政策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的,这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有利于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这些措施反而对土地兼并有所遏制;C选项错误,与事实不符;D选项材料无法体现。 点睛:解答本题要学会联系所学知识,张居正改革的部分对“一条鞭法”有详细的介绍,其中涉及到一条鞭法之目的有三:一简化税制,二增加收入,三方便征收税款。从这些内容就可以看出,一条鞭法对新的生产关系是有利的,因此可以确定答案。 5.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里的“空前绝后的大意义”是指辛亥革命 A.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C. 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D.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第一点中也就是民族意识,第二点也就是民主意识,这体现了辛亥革命使人们的民族民主意识增强,只有D项符合。B项只说了民族方面;AC项只是说了民主方面,均不全面。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影响 - 15 - 6.1896—1911年中国铁路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新建铁路总里程约为此前的22倍。下图为铁路投资构成示意图。由此可知 A. 清政府一直以来重视铁路修筑 B. 西方列强控制中国铁路修筑权 C. 铁路修筑极大地推动经济发展 D. 国人的阻碍严重制约铁路修筑 【答案】B 【解析】 根据图示“中国政府借款修筑占46%”“外国资本直接投资占31%”和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后十余年间,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中国铁路建筑权益,中国铁路的筑修权大部分被列强占据,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出清政府一直重视铁路修筑,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近代铁路的发展,故CD项排除。 7.如表为1956—1961年中国粮食进出口量统计数据(单位:1000公吨)。对此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年份 出口量 进口量 净出口量 1957 2092.6 166.8 1925.8 1958 2883.4 223.5 2659.9 1959 4157.5 2.0 4155.5 - 15 - 1960 2720.4 66.3 2654.1 1961 1355.0 5809.7 —4454.7 A. 表中数据与该时段的粮食生产状况不符,明显失真 B. 1957—1959年粮食出口持续增加,表明农业政策效果显著 C. 该时段粮食出口量过高,说明“一五”计划成效有限 D. 1961年粮食进口量激增,体现了实事求是的作风 【答案】D 【解析】 依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农业换取工业发展所学资金,所以表中的粮食净出口数量很大,1958年中国错误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粮产量下降,出现三年大困难时期,1961年中共调整政策,大量进口粮食体现了实事求是的作风,故D项正确。A项错误;B项不符合史实;C项在题文中没有表述。 8.如图反映的是1978—198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变化图,贸易额不断增加的原因不包括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B. 外交成就的突破 C. 经济特区的设立 D. 城乡经济体制改革 【答案】A 【解析】 - 15 -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信息,表格是1978—198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变化图,中国进出口贸易额趋势是增长的,结合所学,BCD均有利于进出口贸易额的增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在1992年。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9.“李××,1965年就读于贵阳某中学,1969年作为知青到毕节‘上山下乡’,1979年考进武汉大学,1984年公派前往美国深造,现在在贵阳组建大数据创客团队”。此履历不能反映了 A. 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为他出国深造创造了条件 B. 互联网在全球的飞速发展为他创业提供舞台 C. 《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保障他完成了义务教育 D.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为他考上大学提供了可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互联网技术。根据所学内容可知,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为他出国创造了条件,故排除A项;根据“在贵阳组建大数据创客团队”并结合所的飞速发展为他创业提供舞台,故排除B项;根据“1979年考进武汉大学”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是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为他考上大学提供了可能;《义务教育法》于1986年开始实行,所以不可能是该法保障他完成义务教育,故选C。 10.《世界文明史》载:“罗马公民最可贵的特权就是他的身体、财产、权利受法律保护。他在涉讼之时可不受刑罚或粗暴对待,罗马法最值得赞美的是它保护个人对抗国家。”材料表明,罗马法的价值主要在于 A. 防范公权力侵害私权利 B. 保护罗马公民享有特权 C. 鼓励公民个人对抗国家 D. 个人权益高于国家利益 【答案】A - 15 - 【解析】 “罗马公民最可贵的特权就是他的身体、财产、权利受法律保护”说明罗马法最大特点是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A正确;B中保护特权不符合材料主旨;C明显不符合材料意思;D个人权益说法错误。 11.“如果世界在1948年没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如果朝鲜不是处在这两个阵营的中间,那么发生在这个‘晨静之乡’的冲突可能会是严重的,也许会是激烈的,但它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该观点意在强调朝鲜问题的成因是 A. 朝鲜半岛重要的战略位置 B. 朝鲜缺乏解决分裂问题的实力 C. 美苏“冷战”及其双方的争夺 D. 北约与华约在亚洲尖锐对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朝鲜问题的成因。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如果没有美苏“冷战”这个外界因素朝鲜问题会自己内部解决,即意在强调朝鲜问题的成因是美苏“冷战”及其双方的争夺,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在材料中无从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从材料的主旨来看朝鲜不缺乏解决分裂问题的实力,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北约与华约在欧洲而非亚洲尖锐对立,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朝鲜问题的成因 12.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 A. 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 B. 1953~1956年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D. 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5 - 【答案】D 【解析】 题中的关键信息是“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四项中,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了生产力水平并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因而符合这一信息。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37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从秦汉时期开始形成封建的大一统文化,董仲舒所倡导的“独尊儒术”又把这一统一性推向极致,但这并不意味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单一的内容。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是多样性的统一,正如汉宣帝所称的“吾家治国之道,霸王道杂之”。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古代历经战争动乱、社会分裂和王朝更替,这个文化并未中断自己的传统,而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获取发展的新动力。仅就先秦而论,从周人对前代的维新,到孔子对周礼的重新解释;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深化发展,到荀子对先秦百家争鸣的总结与融合,就表现为一个连续性与变革性的过程。鸦片战争后,中国文化步入近代,走进从旧向新,从传统向现代的艰难转型,也呈现出连续性和变革性的统一。 ——摘编自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二 近代中国百年忧患,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当时的中华文化体系不能提供现成的现代化方案,我们必须从外来文化体系中去寻找。从康有为到孙中山,无数仁人志士也曾向西方文化体系中寻找救国良方,但均未成功;而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同样是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后,使中国从积贫积弱的困境中摆脱出来,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这就以实践证明了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与中国固有文化体系相结合,并不断吸纳全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和文化精华,使中华文化体系能与时俱进,永葆活力。另一方面,也恰恰说明了中华文化体系有吸收、融合并消化异质文化中合理成分的机制,也是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的体现。 ——摘编自曾加荣《中国传统文化概要》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文化在近代发生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 15 - 【答案】(1)特点: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连续性和变革性相结合;保守性和开放性并存。 成因: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疆域广大,民族融合,统一占主流;儒家思想占据传统文化的正统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传承、积淀、交融、创新;农耕经济占居主导地位;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2)新变化:学习吸收西方的先进文化,学习内容以政治和思想文明为主;与救亡图存相结合。 原因: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先进中国人为救国救民进行不懈探索;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中国传统文化是多样性的统一”“中国文化步入近代,走进从旧向新,从传统向现代的艰难转型,也呈现出连续性和变革性的统一”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连续性和变革性相结合;保守性和幵放性并存。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文明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中国疆域广大,统一占主流;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中华传统文化自身的传承、积累;农耕经济占主导。 (2)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被动地吸收西方先进文化;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学习内容以政治和思想文明为主。第二小问,“其中之一就是当时的中华文化体系不能提供现成的现代化方案,我们必须从外来文化体系中去寻找”“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与中国固有文化体系相结合,并不断吸纳全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和文化精华,使中华文化体系能与时俱进,永葆活力”“中华文化体系有吸收、融合并消化异质文化中合理成分的机制,也是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的体现”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深;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先进中国人的不懈探索。 【点睛】(1)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并分析其成因,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连续性和变革性相结合;保守性和幵放性并存。 (2)本题考查中国文化在近代发生的新变化,被动地吸收西方的先进文化;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学习内容以政治和思想文明为主。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15 - 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一文中认为:“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根据马克思对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的评价,结合中国近代史有关史实,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任选一角度,自拟论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释需有史实依据) 【答案】给分要求:先给出适当论题,突出双方面作用建设性和破坏性,进行各自论述,最后进行总结概括。言之成理即可给相应分数。(注意:论题及论述围绕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来回答。) 第一等级 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第二等级 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第三等级 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解析】 【详解】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结合材料中“一是破坏性的使命”“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可以得出,“马克思对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的评价”主要体现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问题所问是要结合中国近代史有关史实,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角度任选一个,也就是回答中国近代史上某一事件或者内容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积极或者消极影响。可举例《马关条约》。《马关条约》带来的破坏性使命就是《马关条约》的危害,这一问比较简单。建设性的使命就是对中国社会发展客观上起的推动作用,主要是《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觉醒,掀起救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民主革命进程。 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20世纪初,清政府被迫对教育制度进行改革。湖广总督张之洞与两江总督刘坤一在向清廷呈交的“江汉三奏”中,主张改革科举制度。 1901年,清政府谕令各省、府、州县的书院改设大中小学堂,学生毕业后取得功名。 - 15 - 1902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在学年限,课程设置和相互衔接关系。 1904年订立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科举名额自丙午(1906年)分科递减。规定学制的主系列划分为三段七级。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 1904年全国学堂总数为4222所,学生92169人,1909年学堂总数猛增为52346所,学生达156.027万人。迫于形势,1905年9月废除科举制。并从1905年开始,政府每年举行一次游学毕业生考试,合格者分别“赏给”进士、举人。1906年清政府广开门路,承诺原有举贡生员尽量安排,稳定了数以万计的很难再进新学堂的部分士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教育改革的促成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教育改革的特点和积极影响 【答案】(1)因素:清政府面临严重统治危机;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有关教育改革的积极影响;张之洞等人的大力推动。 (2)特点:被动进行;渐进性;具有现代性(或通过制度建设近代教育体系初具规模);教育担负人才选拔的使命;注意新旧衔接等(或立新与守旧并存)。 积极影响:推动了新式教育的发展(或推动了教育的近代化);培养了新式人才;促进了西学的传播;客观上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解析】 (1)本题根据材料“20世纪初,清政府被迫对教育制度进行改革。湖广总督张之洞与两江总督刘坤一……主张改革科举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清政府面临严重统治危机、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有关教育改革的积极影响、张之洞等人的大力推动等方面指出清末教育改革的促成因素。 (2)本题根据材料“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在学年限,课程设置和相互衔接关系……科举名额自丙午分科递减。规定学制的主系列划分为三段七级。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被动进行、渐进性、具有现代性、人才选拔、注意新旧衔接等方面分析清末教育改革的特点。再从推动新式教育的发展、培养新式人才、促进西学的传播、客观上加速清政府的灭亡等方面分析其积极影响。 - 15 - 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战后,由于“国际联盟”并没有实现威尔逊的理想,达到美国人的目标。美国连续通过三个中立法案禁止向交战国任何一方提供军火,禁止美国船只输送军用品到交战国,甚至禁止同交战国的一般贸易。二战爆发到1941年《租借法案》的实行,美国经历了对外政策的巨大转变。《租借法案》的实施不但使一些盟国调整了原有的国际经济政策,为罗斯福设想中的多边贸易和金融体制的秩序创造了条件,而且还影响受援国的国内政治和战略决策。罗斯福认为通过租借援助苏联能够消除长久以来的敌意,让苏联不但成为打击法西斯国家的盟友,同时成为战后理想的合作者。此后,美国人民从孤立主义的阴影中摆脱出来,能够正确面时法西斯的侵略,美国开始以世界的领导者、保护者自居。确定了战后美国干涉主义的基调。 ——摘编自韩金金《从租借法案看罗斯福世界构想的战时实践》 (1)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外政策所经历的“巨大转变”及促其转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罗斯福总统的设想在战后的结局 【答案】(1)“巨大转变”:从中立政策(或者孤立主义)转向干涉主义。 原因:法西斯国家侵略威胁美国安全和国家利益;促进美国经济的恢复与抢占世界市场的需要;建立战后国际经济新体系的需要;谋求战后世界霸权的需要,提高美国的国际地位 (2)结局:部分实现。 经济:战后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成立世界贸易组织(WTO)。 政治:成立联合国;未实现与苏联合作,战后美苏争霸,进行“冷战”。 【解析】 (1)本题根据材料“通过三个中立法案禁止向交战国任何一方提供军火……二战爆发到1941年《租借法案》的实行,美国经历了对外政策的巨大转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中立政策转向干涉主义的角度指出美国对外政策所经历的“巨大转变”。再从法西斯国家侵略威胁、促进美国经济的恢复、抢占世界市场的需要、建立战后国际经济新体系的需要、谋求战后世界霸权的需要等方面回答促其转变的原因。 (2)本题根据材料“为罗斯福设想中的多边贸易和金融体制的秩序创造了条件……美国开始以世界的领导者、保护者自居”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世界贸易组织、成立联合国、战后美苏争霸进行“冷战”等方面说明美国罗斯福总统的设想在战后的结局。 - 15 - 1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吕思勉(1884—1957)是中国著名历史学家。他学贯中西,治史严谨,一生著述宏富,时中国现代史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他在中国通史学科建设上的开创性贡献。1923年出版的《白话本国史》,采用白话文撰写的方式,叙述了上起远古时代,下迄1922年的中国历史。吕思勉认为其书不同之处在于:“颇有用新方法整理旧国故的精神……现在读史,自然和从前眼光不同,总得在社会进化方面着想。”1940年出版的《吕著中国通史》,适应了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成为“孤岛”时大学教学的需要。吕思勉说:“颇希望读了的人对于中国历史上重要文化现象,略有所知,因而知现状的所以然,对于前途可以预加推测,因而对于我们的行为可以有所启示。”《吕著中国通史》分上下两册,上册分门剐类地叙述中国文化史,下册按时间顺序叙述中国政治史,其创新之处在于吸收编年体、纪事本来体和典志体的优点而成功糅合于一体,使读者既能对社会文化现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又能把握历史发展的大势。 ——摘编自刘永祥《吕思勉与历史编纂的新探索》等 (1)根据材料,概括吕思勉通史著作编撰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吕思勉通史著作编撰风格形成的原因。 【答案】(1)揭示历史发展大势;反映社会生活全貌;注重探究因果;注重汲取传统历史编纂方法,史书体例有所创新;受进化论思想的影响;采用白话文撰写的方式等。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现实;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个人学识渊博,学贯中西。 【解析】 (1)从材料“现在读史,自然和从前眼光不同,总得在社会进化方面着想”“知现状的所以然,对于前途可以预加推测,因而对于我们的行为可以有所启示”“吸收编年体、纪事本来体和典志体的优点而成功糅合于一体”“使读者既能对社会文化现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又能把握历史发展的大势”中可以分析出答案。 (2)根据材料“学贯中西,治史严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中国的社会性质、新文化运动和个人学识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 - 15 - - 15 - - 1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