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6-04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岳麓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学案
第21讲 改革开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考点1| 经济体制改革 (对应学生用书第165页) [识记—基础知识梳理] 一、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时间:1978年12月。 (2)内容:确立了实行改革开放、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的方针。 (3)意义: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 [概念阐释] 经济体制改革 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要求,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进行的改革。在中国,其基本目标是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所有制方面,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推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在分配方面,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 2.措施 (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内容 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特征 包产到户 意义 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2)发展乡镇企业:1984年后,农村改革进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时期,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农业现代化 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轻巧识记] 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认识 二、国有企业改革 1.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2.目标: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3.过程 (1)展开: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 (2)深化: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意义 (1)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 (2)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1.过程 (1)提出目标: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立法保障:199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次写进我国宪法。 (3)发展创新: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初步建立:到21世纪初,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基本形成。 2.意义:解放了中国的生产力,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大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轻巧识记]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1.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民的一项伟大创造。它是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副产品,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推动力量,是走向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由之路。邓小平曾用“异军突起”来形象地比喻乡镇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是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反叛,在开拓市场方面乡镇企业煞费苦心。他们或瞄准市场缺口,靠新产品、新工艺往上冲,或高薪招来老技术工人、“星期天工程师”来指导企业,以求得一席之地。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冲破了传统的城乡分工体系,开创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乡镇企业的发展培育了农民一系列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促使农民的思想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朝着工业化、现代化方向迈进。 2.土地流转 土地流转指的是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土地流转有利于促进农民获得财产性增收。 [理解—史料研习归纳] 经济体制改革 史料一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深刻的变化……开始叫做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①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1年或1982年,在最贫困的省份中,90%以上的家庭以户而不是以生产队为单位负责耕种以前的集体土地。这个制度在较富裕的省份中也日益推广开来……到1983年底,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史料二 只有坚决地系统地进行改革,②城市经济才能兴旺繁荣,才能适应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需要,真正起到应有的主导作用,推动整个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史料解读] 主旨归纳 信息解读 史料一:新时期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①→1978年以后,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史料二:新时期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史料应用] (1)史料一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什么具体内容?它是否意味着从所有制方面否定了集体化的成果?为什么? 提示:具体内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因为这是在保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环节。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1984年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转向国有企业。 [史论归纳]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 (1)由群众自发到政府推动、推广。 (2)从个别地区先行试点到全国逐步推广。 (3)从农村起步,迅速向城市推进。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史料一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①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史料二 1955年11月国家正式印制使用的②粮票,具有“第二货币”的美称。改革开放后,粮票被国家陆续收回销毁。这种粮票也③变成了历史文物。 图1 粮票 图2 股票 [史料解读] 主旨归纳 信息解读 史料一:邓小平关于计划和市场的论断 ①→计划与市场不是姓“资”姓“社”的问题,两者并不矛盾 史料二:关于粮票的印制和使用 ②③→粮票的使用和废除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变化 [史料应用] (1)如何认识史料一中的观点。 提示: 邓小平认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不矛盾,也不是社会性质的本质区别。 (2)根据史料二指出,粮票的废除和股票的发行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粮票的使用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粮票的废除和股票的发行说明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发生改变,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史论归纳] 比较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 1.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 (1)计划经济是指以国家指令性计划来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式。计划经济曾被当作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 (2)市场经济是承认并维护私人拥有生产资料和鼓励自由竞争、通过市场调节供求和资源分配的经济运行体制。 2.主要区别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经济运行机制 一切经济行为都由国家制定计划实施、完成 运用市场机制,即对价格、供求、竞争、利率等进行调节 调整手段 以行政手段为主 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 调整方式 国家直接调控企业 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所有制结构 单一 多元 利益分配 平均主义严重 按劳分配,注重效率 [应用—对点强化训练] 1.(2017·仙桃质检)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道:“毛泽东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材料中所说的两次“组织方式”改变( ) A.都是在农民完全自愿基础上 B.都改变了农村土地经营方式 C.都得益于农业生产合作社 D.都实现了土地归农民所有 B [毛泽东时期的三大改造中对农业的改造并不是农民完全自愿的,故A项错误;邓小平时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对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否定,故C项错误;两次土地改革时土地所有权不是归农民所有,农民只有使用权,故D项错误。] 2.“这个东西禁是禁不了,要从地球上抹掉也不可能,因为农村有好几亿剩余劳动力要找出路。”在农业改革进程中,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这个东西”是( ) A.国有企业 B.民营企业 C.乡镇企业 D.包产到户 C [国有企业并不能解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并且这个时期国有企业进行改革也开始产生剩余劳动力,故A项错误;民营企业是一个与国有企业相对应的概念,其范围很大,且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晚, 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后,故B项错误;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或个人创办的各类企业,在当时确实解决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故C项正确;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就是包产到户导致的,故D项错误。] 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央对经济进行整顿,造成经济增长率在4%-6%的低点徘徊。在民间,有人说:“中央要取消个体户了”,“改革开放该收一收了,该转一转阶级斗争了”。面对这一局面( ) A.我国全面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南方谈话” C.国家开始改变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 D.国家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 B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开始,故A项错误;面对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困境,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解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解放了思想,故B项正确;从改革开放初期就已经开始改革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故C项错误;D项与题干无关,故排除。] 4.《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新词汇反映和记录了时代的变迁。下表为不同版本收录的部分新词汇,这主要反映了我国( ) 年代及版次 收录的部分新词汇 1978年第1版 个体经济、集体经济、小农经济、小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商品经济 1996年第3版 市场经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 2012年第6版 非公有制经济、三资企业、乡镇企业 A.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B.私营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主体 C.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历程 D.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 C [题干没有反映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故A项错误;私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部分新词汇反映出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肯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体现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故C项正确;1978年就已经实现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故D项错误。] 考点2|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对应学生用书第167页) [识记—基础知识梳理] 一、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 (1)依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对外开放的方针。 (2)过程 ①1980年起,我国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 ②1984年,开放大连、秦皇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随后,开放闽南三角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地。 ③1992年,开发上海浦东成为经济建设的重点,同时也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④从2004年以来,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引起世人关注。 (3)特点:全方位、多层次。 (4)意义: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易混辨析] 经济特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区别 (1)经济特区的“特”指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政策。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仍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2)特别行政区的“特”指享有特殊的法律地位和特殊的社会制度与生活方式,即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活方式。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过程 ①1981年,中国首次派观察员列席关贸总协定主持召开的国际纺织贸易协议谈判会议。 ②1986年,正式申请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国地位。 ③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员。 (2)影响: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轻巧识记] 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图示 二、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1.从数据看沧桑巨变 (1)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2)国民经济的增长大大缩小了中国与当今世界最发达国家的差距。 (3)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开始向小康迈进。 (4)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07年,中共“十七大”提出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城市化进程加快 (1)含义:城市化是指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生活模式由农村型转向城市型的过程。 (2)进程:改革开放前,城市化进程十分缓慢;改革开放后,进程加快;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3)特点:出现了城市区域化的倾向,形成城市群的雏形,如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和北京城市群等。 (4)作用:城市群可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依托。 3.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 (1)条件:政府的大力支持;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 (2)表现:1995年全面开展互联网业务;截至2007年9月, 中国互联网用户已达1.72亿。 (3)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娱乐方式;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以及认识世界的方法。 4.时尚中国 (1)思想观念:竞争意识、市场意识、效率意识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 (2)生活方式: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变化。 (3)语言时尚:新生语言、外来词汇、港台语言、地方语言等逐渐融合,丰富多彩。 [教材补遗]__经济特区名称的由来 1979年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不久,广东省委一致认为不仅在汕头要对外开放,还要在深圳、珠海办,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只是叫什么名称大伤脑筋,叫出口加工区,和台湾的名称一样;叫自由贸易区,又怕被认为是搞资本主义;最后勉强安了一个“贸易合作区”的名称。邓小平知道后说:“还是叫特区好,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理解—史料研习归纳] 对外开放的进程 史料一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①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文选》 史料二 今日浦东,不断吸引着世界一流竞技选手。②7家国家级要素市场、130多家中外金融机构、4000多家贸易公司、30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0多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聚集,每年上百次国际性会展,使浦东初步展示出国际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研发中心、营运管理中心和会展中心的风采。 ——《伟大构想变成瑰丽现实——今日浦东走笔》 [史料解读] 主旨归纳 信息解读 史料一:创办经济特区具有多方面的深刻意义 ①→创办经济特区,它不但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培养人才,而且可以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史料二:浦东的开发、开放的作用 ②→浦东的开发、开放不仅促进了浦东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成为我国20世纪90年代对外开放的标志 [史料应用]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特区“特”的本质含义。 提示:经济特区的“特”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引进技术和人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2)根据史料二,指出浦东开发、开放的重要意义。 提示:浦东已成为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 [史论归纳] 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原因、具体形式及发展阶段 1.开放原因 (1)从历史角度而言,是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果,关闭国门一定会脱离世界发展的大势。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和吸收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加快我国的发展。 (2)从世界角度而言,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基础战略。 (3)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改革目标看,只有对外开放才能跟踪世界先进水平,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完成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 2.具体形式 (1)利用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形式。 (2)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是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 (3)兴办经济特区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对外开放的特殊形式。 3.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从1978年底到1992年,这个阶段实际上是一个放权、让利、减税来培育市场经济因素的阶段。 (2)第二阶段:1992年到2001年,这个阶段实际上是一个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 (3)第三阶段:从2001年至今,这个阶段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经济体制与国际规则全面接轨。 [应用—对点强化训练] 1.1979年7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以及福建的厦门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3月将“出口特区”正式改名为“经济特区”。特区名称的转变反映了( ) A.对外开放政策的确立 B.打破了计划经济束缚 C.对外开放的力度扩大 D.出口特区不适合国情 C [出口特区的试办表明我国已经开始奉行对外开放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对外开放政策的调整,而不是国内经济体制的变化,故B项错误;材料中“出口特区”体现了对外开放的单一性,而经济特区的内涵更丰富、更广泛,因而其变化说明了此时对外开放的力度和广度更大,故C项正确;出口特区到经济特区的转变说明出口特区适应了中国国情,只不过对外开放的力度较小而已,故D项错误。] 2.1984年,经过两年多的物价体制改革试验后,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取消一切票证,粮食、棉布、食用油等商品敞开供应,价格放开,深圳人率先过上了不用粮本、粮票的日子。这主要说明( ) A.改革开放带动深圳经济发展 B.深圳率先搞活了国内的市场经济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卓有成效 D.我国基本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 A [深圳取消凭票供应体现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成果,故A项正确;取消票证只是在深圳一地,不能得出搞活国内市场经济的结论,故B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指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仅体现深圳一地,且我国基本解决人民温饱问题是在1987年后,故D项错误。] 3.邓小平在一次讲话中说道:“大陆开放一些城市,允许一些外资进入,这是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 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比如外资到上海去,当然不是整个上海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下列改革措施直接得益于此讲话精神的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在川粤等省创设经济特区 C.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D.国企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对农村的经济改革,并非开放,故A项错误;国家并未在四川创设经济特区,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大陆开放一些城市,允许一些外资进入,这是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里指的是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故C项正确;国企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属于对城市的经济改革,并非开放,故D项错误。] 4.下图反映了我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的变化。以下关于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评述,正确的是( ) A.互联网将逐渐取代其他大众传媒 B.中国从2005年开始接入互联网 C.互联网将很快成为“第一媒介” D.互联网深刻地影响了人民生活 D [我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逐年上升,成为新的传播媒介,但不等于会取代其他媒介,故A项错误;中国接入互联网的时间是在1994年,故B项错误;图示仅有我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没有与其他媒介普及率做比较,故C项错误;我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逐年上升,互联网成为新的传播媒介,在社会生产生活之中日渐占据重要席位, 故D项正确。] (对应学生用书第169页) 2012-2017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考纲 卷别 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全国卷Ⅰ —— 2013·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 201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全国卷Ⅱ —— —— —— —— 全国卷Ⅲ —— —— —— —— 全国卷 —— 2011·国有企业改革 —— 20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考情分析 全国卷在本讲中的命题主要集中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三个点上,试题呈现出基础性、综合性、时代性的特点。试题注重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新问题的能力。 高考命题探究——找规律 能力方法灵活考 1. (2017·全国卷Ⅰ)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 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C [本题的关键信息:一是时间“1990年”,二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链接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这份报告通过说明资本主义国家也有计划,要求摆脱旧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充分发挥市场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C项正确。A、B、D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2.(2013·全国卷Ⅰ)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 A.面临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 [新经济政策改变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自由贸易的做法,承认市场和商品货币的作用,实际上正确处理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中国的改革主要是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故B项符合题意。两国实行的政策相距半个多世纪,国内外经济状况尤其是国际经济状况明显不同,A项错误;苏俄新经济政策实行前没有出现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C项错误;苏联为促进工业化取消了新经济政策,D项错误。] 3.(2012·全国卷)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 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 ) 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A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时间信息“1992年”和数据信息“12万人”“超过1 000万人”。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和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都是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发生的,是在1992年以前,故排除B、D两项;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排除C项;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理清了人们对姓“社”姓“资”问题的认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同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因此,出现了题干中所述的现象,故选A项。]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本讲中的主干知识,也是高考曾经的命题点所在。试题重在引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准确阅读历史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比较、分析、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价值观引领考 4.(2016·全国卷Ⅲ)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 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 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A [题干中农业种植结构发生的变化以及农产品产量的增加,主要原因在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扩大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权,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A项符合题意。当时农业生产技术没有出现革命性的改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正在进行,国家也没有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故排除B、C、D三项。] 经济体制的改革,无论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是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其经验和教训是: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断打破传统体制的束缚才能创新和调整, 只有不断的因时改革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长期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对应学生用书第170页) 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学术前沿] [热点关注] 新时期,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为中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如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思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思想;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强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提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思想,强调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运用点拨] 1.计划经济体制 又称指令型经济,是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除市场调节,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为主。马克思主义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十月革命后苏联首先采用了高度的全民所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和“一五”计划建设,到1957年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完成的时候,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基本建立起了公有制占绝对统治地位的计划经济体制。 2.计划经济下的市场调节经济体制 是指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初逐步形成的一种计划经济下的市场经济体制。其所有制形式特点是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是一种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过渡形式,也是一种不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与中共十四大的召开至今,我国逐步形成的一种全新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经济形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创新,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它具有自身质的规定性与基本特征。其基本特征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即改变过去以行政配置资源的方式,而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施“走出去”战略,逐步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大潮中去。 4.(对接高考)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高考的热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中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通过改革开放,逐步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高考命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是改革的背景、进程、特点及意义,切入方式以引用材料为主。 [针对训练] 1.(2017·湖北七市联考)据统计,1987年与改革前相比,国家计委管理的指令性计划的工业品种由120种减少到60种,国家统配物资由259种减少到26种,国家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这说明( ) A.计划经济体制得以根本改变 B.物资价格“双轨”现象得到改变 C.市场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增强 D.国有企业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C [材料反映出1987年国家在资源配置中的比重下降。但直到1992年之前仍然是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没有根本改变,故A项错误;材料中商品由国家定价和市场定价的“双轨”现象仍然存在,故B项错误;国家在资源配置中的比重下降,与之对应,市场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增强,故C项正确;此时国有企业改革还未涉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故D项错误。] 2.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 ) A.社会主义的高度计划经济 B.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 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 C [由图可知,甲段是在1990—1995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度提高。该时期的重大事件主要是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理论,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故C项正确。A项主要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B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主旨;D项是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且不是经济理论,排除。]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