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20届高三补习班上学期入学考试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20届高三补习班上学期入学考试考历史试题

射洪中学2020届补习班暑期学习效果检测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 ‎4、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32*1.5=48分)‎ ‎1.周代“雅乐”实际上是西周的京畿之乐,通过制度的形式推行到各个不同等级的阶级中去,本质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雅乐”的传播( )‎ A. 孕育了宗法制度 B. 实现了思想统一 C. 加强了中央集权 D. 推动了文化认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乐”即礼乐制度,周朝通过礼乐制度将饮食、起居、祭祀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纳入到“礼”的范畴,使其成为系统化的社会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这有利于扩大周文化的影响,并推动对周文化的心理认同,故选D。在周朝之前宗法制已经出现,故孕育一说不符合史实,排除A;礼乐制度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思想的统一,但并未实现思想统一,这至少要在秦朝之后,排除B;周朝时期,统治集团并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即没有实现中央集权,C项说法无从谈起,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礼乐制度的理解,在阅读选项时注意读懂各选项中的程度词和名词可帮助学生迅速做出相应的排除。‎ ‎2.在周代,卜、巫、史、祝等神职人员的工作由商代的“祭天”、“问天”转变为以“服务于人事”来诠释天子的祭祀活动。这一变化体现了( )‎ A. 神权政治日益完善 B. 宗法体制已经确立 C. 世俗王权得到加强 D. 政教合一得以实现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由商代的‘祭天’、‘问天’转变为以‘服务于人事’来诠释天子的祭祀活动”可知,卜、周代和商代相比,巫、史、祝等神职人员在周代更加侧重于为周天子的权力和统治地位进行辩护,这说明世俗王权得到加强,故选C。神权政治指宗教首领掌握国家政治,或者是统治者借用神和宗教的名义维护政权的政治制度,材料并未体现,排除A;宗法制以父系血缘为纽带、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材料并未体现,排除B;材料中的周代统治者只是利用宗教维护统治,即强调宗教对世俗政权的服务,政教合一的说法不符合材料原意,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解题的关键信息是“由商代的‘祭天’、‘问天’转变为以‘服务于人事’来诠释天子的祭祀活动”。‎ ‎3.商周时期的工匠采用“泥范铸造法”来铸造青铜器,包括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工艺制成。这一方法 A. 表明青铜铸造工艺已经领先世界 B. 是科学理论指导生产实践的产物 C. 凝聚着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智慧 D. 反映了农业生产工具的精湛工艺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商周时期青铜铸造工艺的成熟,来源于劳动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凝聚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智慧,故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只能反映当时青铜铸造工艺的成熟,但并未体现中外对比,故A项错误;商周时期的手工业技术来源于工匠的生产实践,而不是科学理论指导的产物,故B项错误;青铜器在当时主要作为礼器,很少用于农业生产工具,D选项排除。‎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冶金技术,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本题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中国古代冶金技术的掌握。‎ ‎4.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人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其全盛时期容纳了当时几乎各个学派贤士近千人,如孟子、申不害、淳于髡、荀子等。稷下学宫 A. 繁荣了春秋时期的文化教育 B. 为百家争鸣提供了重要平台 C. 成为当时战乱动荡的一个缩影 D. 成为荀子法家思想的发源地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因为校址在齐国国都临淄的稷门附近而得名。中国学术思想史上蔚为壮观的"百家争鸣",就是以稷下学宫为中心的展开的。稷下学宫最兴盛的时候,汇集了天下贤士多达千人,荀子更是三次出任校长(祭酒)。“全盛时期容纳了当时几乎各个学派贤士近千人,如孟子、申不害、淳于髡、荀子等”可知稷下学宫为百家争鸣提供了重要平台,故B选项正确;材料“全盛时期容纳了当时几乎各个学派贤士近千人,如孟子、申不害、淳于髡、荀子等”说明为百家争鸣的产生培养了大把人才,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教育,但这不是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故A选项错误;稷下学宫为百家争鸣的产生培养了众多人才,推动了当时文化教育的发展,不是成为当时战乱动荡的一个缩影,故C选项错误;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不是法家代表人物,故D选项错误。‎ ‎5.周王打破旧式部族方国血缘界限建立各部族混合、以周人为统治者的新型国家,过去那种族即一国的情况不复存在。这一局面出现是因为 A. 宗法制度的衰落 B. 贵族统治的完善 C. 分封制度的推行 D. 血缘政治的打破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 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分封制的准确把握。‎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是指周天子将除王幾之外的土地和土地分配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在地方广建封国,拱卫王室的制度,其中姬姓王族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以周人为统治者的新型国家,C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与材料不符合,材料涉及是分封制度的兴起而非宗法制度的衰落;B选项与材料不符合,贵族统治需要体现出世袭特权,材料并未体现;D选项与材料不符合,材料涉及的是分封制度的兴起,而分封制度本身就是血缘政治的一部分,故无法体现血缘政治打破。‎ ‎6.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写是( )‎ A. 自给自足 B. 土地私有 C. 男耕女织 D. 铁犁牛耕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空缺方框一栏只能填写“铁犁牛耕”,因为与之相对应的一行信息揭示的都是农业耕作技术的演变,从“刀耕火种”到“石器锄耕”再到“铁犁牛耕”,故选D。自给自足是小农经济的特点,不是耕作技术,排除A;土地私有属于生产资料所有制,不是耕作技术,排除B;男耕女织属于家庭生产的模式,不是耕作技术,排除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早期农业”和“小农经济”等相关概念,能够区分“耕作技术”、“生产资料”、“生产模式”等容易混淆的概念。‎ ‎7.西周时期天子举行宴会的乐舞规格为八份(佾为乐舞编队,一份八人),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春秋后期鲁国卿大夫季孙氏以“八佾舞于庭”。春秋后期宴会乐舞使用规格的变化反映出( )‎ A. 礼乐文化秩序尚不完善 B. 民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C. 王权势力影响不复存在 D. 传统政治秩序趋向瓦解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卿大夫季孙氏以“八佾舞于庭”挑战了周天子和诸侯的权威,这说明传统的政治秩序趋向于瓦解,社会原有的等级规范遭到了破坏,故选D。材料反映的是礼乐文化的被破坏,而非不完善,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原有社会等级秩序的混乱,并不能折射民众的生活水平,排除B;春秋时期王权势力仍有一定的影响力,排除C。‎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学生根据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的发展趋势来理解材料情境即可迅速作出判断。‎ ‎8.下表为西汉丞相出身表 出身 前期 中期 后期 功臣 ‎10‎ ‎3‎ ‎0‎ 功臣子 ‎3‎ ‎5‎ ‎0‎ 外戚宗室 ‎0‎ ‎3‎ ‎1‎ 掾史文吏 ‎0‎ ‎8‎ ‎2‎ 经学之士 ‎0‎ ‎1‎ ‎10‎ 这反映出西汉时期( )‎ A. 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 B. 丞相权力逐渐被削弱 C. 外戚干政导致社会衰弱 D. 儒学政治影响力增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表格数据可知,经学之士担任丞相的比例越来越重,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关,在西汉儒学的政治影响力逐步增强,故选D。材料并未显示统治者对社会中下层人才的选拔,无法体现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排除A;材料只是反映了丞相出身的身份,无法体现丞相权力逐渐被削弱的过程,排除B;外戚宗室担任丞相的比重并不高,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外戚干政的结论,排除C。‎ ‎9.汉武帝时期创作的朝廷乐歌《郊祀歌十九章》借鉴了佛教偈颂常见的重复程式,李延年改造佛教音乐《摩诃兜勒》为汉横吹曲二十八解,深受武帝喜欢。这反映出当时( )‎ A. 中外文化交流增强 B. 佛教思想十分流行 C. 民族融合成为趋势 D. 民众寻求精神慰藉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汉武帝时期佛教对当时汉人的乐曲创作提供了充足的素材,这说明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在增强,故选A。到了魏晋时期,民众饱受战乱之苦,民众纷纷寻求精神慰藉,佛教思想才开始流行开来,BD两项不符合材料的时间限定,排除;材料涉及的中外文化的交流状况,并不涉及民族融合问题,排除C。‎ ‎10.《礼记•乐记》中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这表明礼乐制度 A. 使封建等级观念趋向弱化 B. 利于分封制的确立和完善 C. 具有和谐社会关系的作用 D. 导致官僚政治制度的形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意思是说乐可以促使无怨恨,礼制可以导致不争,礼义可以促使贵贱等级观念的淡化,乐文同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故C项正确;材料中说礼乐制度促进社会和谐作用,但不是使封建等级观念趋向弱化,故A项错误;材料不是说明礼乐制度对于分封制维护作用,故B项错误;官僚政治是战国时期萌芽出现,此时仍按照分封制实行统治,故D项错误。‎ ‎11.两汉时期,选官实行乡举里选的察举制。曹魏时期改为九品中正制,规定负责评定人才等级的大中正官必须由在中央任职的官员且德名俱高者担任。据此可知,九品中正制( )‎ A. 导致世家大族垄断了政权 B. 有利于强化中央政府权力 C. 否定了地方官员的特权 D. 注重思想品德和知识水平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中的“大中正官必须由在中央任职的官员且德名俱高者担任”可知,九品中正制将评议权收归中央,与察举制相比,这显然有利于强化中央政府权力,故选B。材料没有提及中正官选拔人才的依据,仅从材料无法得出A项结论,排除;九品中正制收回的地方选拔人才的职能,却并未否定地方官员所有的特权,排除C;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注重门第高低,排除D。‎ ‎12.汉初,听任郡国自由铸币。文帝时“盗铸如云而起”。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把全国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汉武帝的举措意在 A. 强化中央对全国经济的控制 B. 打击猖獗的私铸钱币者 C. 推动盐铁官营政策平稳实施 D. 消除诸侯国割据的基础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汉初,听任郡国自由铸币”“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可知,汉武帝取消郡国的铸币权,把铸币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对全国经济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故A正确;B不是汉武帝的举措的根本目的,排除;材料信息与盐铁官营政策无关,排除C;消除诸侯国割据的基础的根本目的是加强中央对全国经济的控制,故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汉初,听任郡国自由铸币”“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汉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分析解答。‎ ‎13.《贾谊·治安策一》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这一主张后来发展为( )‎ A. 察举制 B. 推恩令 C. 郡县制 D. 封国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并结合所学可知,贾谊主张实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所在郡管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诸侯实力不断被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B正确;察举制是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A错误;郡县制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C错误;封国制是汉初实行的与郡县制并行的制度,贾谊的主张是为了解决封国的弊端,而非提出实行封国制,D错误。‎ ‎【点睛】“推恩令”及作用: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所在郡管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诸侯实力不断被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14.对比图1、图2中汉武帝时期和南北朝时期我国农牧分界线的变化 ‎ 图1 汉武帝时期农牧分界线 图2南北朝时期农牧分界线 这一变化反映出南北朝时期( )‎ A. 经济发展速度更快 B. 北方农耕经济萎缩 C. 农耕技术有所退步 D. 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北方动荡,北民南迁,相应了带动了南方农耕经济发展,而北方农业相对衰落,故农耕业和游牧业的分界线南移明显,B项符合题意。仅从农牧分界线的变化无法得知谁的经济发展速度更快,排除A;南北朝时期农牧分界线的南移并不是由农耕技术退步造成的,而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C项结论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农牧分界线并不是南北分界线,无法得出D项结论,排除。‎ ‎15.尚书最初是皇帝的秘书,东汉时发展成为尚书台,为最高行政机关;中书之名始于汉武帝,初由宦者担任,魏文帝始设中书省,专司诏令;门下诸官历来都是皇帝的待从,西晋时定名为门下省。材料反映了三省 A. 在魏晋时期已经成为定制 B. 是皇权不断侵夺相权的产物 C. 有效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D. 为中央集权不断发展的结果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的形成。依据材料可知,三省官员都是皇帝亲近和直接指挥的秘书、宦者和侍从等,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为了侵夺以丞相为首的“外朝”的权力而设立的“内朝”,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三省在隋唐时期成为定制,不是魏晋时期;C 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皇权的强化,并未体现三省提高了行政效率;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央内部君权的强化,并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6.《史记·封禅书》曾记载“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并从五帝之舜的封禅开始叙说。沿袭至秦汉之时,封禅逐渐成为帝王们的盛世大典。在泰山封禅升天,与鬼神通是封禅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信号。古代帝王封禅的主要目的是 A. 证明王权的合法性 B. 强化以农立国的治国理念 C. 宣扬天人合一思想 D. 确立道家学说的统治地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通过封禅仪式,实现“鬼神通”,说明王权与上天存在密切联系,从而证明王权的合法性。故答案为A项。材料信息与以农立国没有关系,排除B项;封禅仪式只是为了证明王权与上天的关系,并非宣扬天人合一,排除C项;封禅仪式在道家学说形成之前即已出现,说明这一做法与道家学说无关,排除D项。‎ ‎【点睛】封禅中的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封禅天地,是帝王向天地报告重整乾坤的伟大功业,同时表示接受天命而治理人世。‎ ‎17.在秦代,官僚这种政治角色是从分封制下君主的家臣演变而来的,同时设置官府中掌管薄书案牍的吏胥,辅助官员履行政务。这表明秦代 A. 已出现了完整的官僚体系 B. 平民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 C. 官僚政治模式已经形成 D. 中央文官的地位较为突出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官僚政治是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产物,官僚这种政治角色是从分封制下君主的家臣演变而来的,而在秦代时官僚政治的模式己经形成,选C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在秦代已出现了官僚体系,但不完整,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官僚政治在本质上仍然是贵族政治,平民政治并未取代贵族政治,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文官的地位的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8.《史记》、《汉书》的本纪和人物传大都开门见山,直述人物言行。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纪传体史书,不仅在“传”首载明其祖、父等先世的官阶、履历,还在“传”末详述其子孙。这一变化反映当时 A. 社会主流思想的变化 B. 史书编写体例的革新 C. 门阀士族制度的盛行 D. 思想活跃局面的形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核心信息:魏晋时期史书编写注重历史人物的家世背景。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是门第,这影响到历史人物的事迹,进而影响了史学编写内容,故答案为C项;自汉武帝时代以来儒学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主流思想,A项排除;材料反映的纪传体在不同时代的编写差异,B项排除;魏晋时期,“三教并立”,儒学出现危机,但还达不到“百家争鸣”式的思想活跃局面,D项排除。‎ ‎【点睛】本题属于解读类选择题。首先提炼材料核心信息,即变化——魏晋时期史书编写注重历史人物的家世背景。其次解读材料核心信息,推导其原因或影响——门阀士族制度的盛行是其原因。精准理解和记忆主干史实和核心历史概念,如九品中正制、百家争鸣等,可以减少干扰项,有效提高正确率。‎ ‎19.西汉皇帝朝会时,官俸只有六百石的刺史的班序远在官体两千石的郡国守相之后,但刺史与郡国守相因政务而单独会见时,则要以刺史为尊。这主要是因为(  )‎ A. 刺史代表中央管理地方 B. 郡国守相畏惧刺史权威 C. 刺史职权是皇权的延伸 D. 汉代朝廷礼仪规定混乱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刺史负责监察地方官员,他的职权是皇权的延伸,故尽管刺史位卑但权重,C项符合题意。刺史只负责监察,并不具体管理地方,排除A;B项只看到了表面,郡国守相畏惧的不是刺史权威,而是其背后的势力,排除;造成材料这种状况的是因为刺史的监察职能及其背后的皇权,并不是因为汉代朝廷礼仪规定混乱,排除D。‎ ‎20.贞观年间,唐太宗曾签署一份向未满十八岁强壮男子征兵的敕书,但门下省给事中魏征不肯签署,导致该敕书最后作废。这表明当时 A. 官僚体制尚可制约皇权 B. 三公制度发展到达巅峰 C. 门下省掌控最高决策权 D. 科举制提升了官员素质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唐太宗签署征兵的敕书,但门下省不肯签署,导致该敕书最后作废,可知门下省能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故答案为A选项。材料涉及的是三省六部而非三公制度,B选项排除。最高决策权是皇帝而非门下省,C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科举制,D选项排除。‎ ‎21.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道教修行方式包括:大量抄写经文,积累修为;想象自己仙境遨游,并把这些经历用“一笔疾书”的方式记录下来。这在当时有利于 A. 印刷术的普及 B. 市民文化的兴起 C. 道教的正统化 D. 书法艺术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魏晋南北朝社会动乱,佛道盛行,出现了抄写经文以及“一笔疾书”记录的现象,这有利于书法艺术的发展,选项D正确;最早的雕版印刷术出现于唐朝,选项A不符合史实,排除;市民文化兴起与商品经济发展相关,材料未反映出商品经济发展情况,排除B选项;魏晋南北朝时期,居于正统地位的依然是儒学,选项C排除。‎ ‎22.唐朝把《孝经》作为学校的必修课。《唐律疏议》中涉及孝的有58条,约占全部条款的11%,从不孝罪的论定、定刑、惩罚措施以及为官的丁亲原则、家族中的尊卑等级等,皆有细致的规定。这充分表明唐朝时期 A. 四书五经逐渐被冷落 B. 传统孝道受到重视 C. 儒家思想开始法制化 D. 统治政策开明开放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孝道在唐朝法律中占据重要地位,充分说明政府对传统孝道的重视,选项B正确;四书名称出现于宋代,与材料时间不符,选项A排除;选项C“开始”表述绝对,排除;材料未体现统治政策,选项D排除。‎ ‎23.开元年间,唐玄宗改贞观十道为十五道,每道设立一名固定的监察官员采访处置使。玄宗后期,在设置节度使的道内出现了集节度使与采访使于身的现象。 这变化( )‎ A. 标志藩镇割据的局面形成 B. 直接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C. 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 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在设置节度使的道内出现了集节度使与采访使于身的现象”可知,地方节度使的权力逐渐扩大,与中央的矛盾日益显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削弱,故选C。唐代藩镇割据的局面形成于唐代后期安史之乱后,这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相符合,排除A;材料中的这一变化是唐朝灭亡的原因之一,但并不是直接原因,排除B;材料主要反映了节度使权力的扩大,这容易导致地方和中央离心倾向的加剧,并不会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排除D。‎ ‎24.唐代敦煌户籍残卷记载:公元700年,户主张玄均34岁为丁男,户内另有丁男1人,寡1人,合应授田230亩,而其实际授田为75亩;721年,董思切一户应授田131亩,而实授田为28亩。这反映了唐代 A. 均田制已遭到破坏 B. 分配土地严重不均 C. 官吏的腐败贪污 D. 各地经济不平衡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应授田230亩,而其实际授田为75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唐代均田制名不副实,已遭到破坏,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均田制的问题,不能说明分配土地严重不均,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官吏的腐败贪污,故C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各地的经济不平衡,故D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关键信息出发,“授田”属于均田制的内容,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实际授田数量极低的材料可以分析得出正确答案。‎ ‎25.下面是关于“马”字写法的发展演变图。这种变化反映出 A. 文字书写艺术不断发展 B. 文化的发展具有多样性 C. 政治局面影响文化整合 D. 文化交流推动百家争鸣 ‎【答案】C ‎【解析】‎ ‎【详解】春秋战国时期“马”字多元写法,而秦代“马”字写法以秦国的“马”字为准。故答案为C项;材料强调文字的统一和选择,而非书法演进,A项排除;材料强调文字从多元走向统一,B项排除;材料主旨是秦国统一天下后,以秦国文字统一文字。D项说法与主旨无关,排除。‎ ‎26.考古界发现了不少西汉纸,如甘肃放马滩纸、悬泉纸、早滩坡纸,陕西灞桥纸等。但《后汉书》则记载,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对此理解合理的是 A. 纸是汉代的主要书写材料 B. 汉朝各地推广了造纸术 C. 蔡伦发明造纸术最为可信 D. 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汉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以知道,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西汉,故D项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应排除;题干材料无法得出纸是西汉主要书写用品,故A项错误;蔡伦改进造纸术非创造,排除C。 ‎ ‎27.晋文公召周天子参加践土会盟,《春秋》记之为“天王(天子)狩(视察)于河阳;臣杀君,子杀父,《春秋》一律写成“弑君”、“弑父”,反之,杀掉乱臣贼子则一律写作“诛”。这种写法,被称之“春秋笔法”;由此可见“春秋笔法”‎ A. 注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B. 表达对礼乐秩序的倡导 C. 强调对社会变革的赞赏 D. 寄寓对中央集权的诉求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春秋》一律写成“弑君”、“弑父”,反之,杀掉乱臣贼子则一律写作“诛””可知体现的是对礼乐秩序的维护,故选B。材料与评价历史人物无关,A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对社会变革的赞赏,C排除。材料与中央集权无关,D排除。‎ ‎28.从甲骨文的内容看,商王做任何事都要经过占卜,占卜时神在甲或骨上所显示的旨令,是吉是凶,能否可行,要以“王占日”的形式决断。商王甚至亲自充作占卜人,主持阔卦发布命辞。由此可见在商代 A. 商王完全依靠神旨实施统治 B. 占卜是实现王权神化的手段 C. 最高权力脱离了神权的限制 D. 占卜人掌握着国家最高权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商王以占卜结果作为决策依据,并亲自充任占卜人,反映了商王通过神权神化王权以加强自身统治,故B项正确。A项,完全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题干反映王权并未脱离神权而独立存在,排除。D项,题干不能反映占卜人掌握最高权力,排除。‎ ‎29.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䦆、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 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 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 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 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答案】B ‎【解析】‎ 紧扣材料中“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可知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工具提高了精耕细作水平。A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在秦、魏等国……出土……生铁铸造的农具”不符;C项中“必备品”的说法过于绝对,应排除;D项的表述从题目中无法看出,应排除。故B项的表述与题意相符。‎ ‎【考点定位】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30.西汉政权建立后,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到孝惠、高后时,又“复弛商贾之律”“轻徭薄赋”,制造了相对宽松的经商环境,使得工商业发展远远超过了战国时代。这说明汉初( )‎ A. 以发展与稳定为要务 B. 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C. 重本抑末政策失败 D. 致富成为社会时尚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高祖时“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的措施是为了稳定刚建立的汉政权,而孝惠、高后时又“复弛商贾之律”“轻徭薄赋”,则主要是因为政权稳定后,社会急需发展社会生产力,故材料说明汉初统治者以发展与稳定为要务,故选A。经济政策看似摇摆不定,实则处于统治的不同需求,B项结论过于表面,排除;重农抑商政策一直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奉行的经济政策,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仅能反映统治者对待商业的态度,无法看出民间对待商业的态度,排除D。‎ ‎31.下表是某学者对汉武帝“独尊儒术”原因的分析。由此可见,“独尊儒术”‎ 序号 原因分析 一 原来的宗法社会并没有被完全破坏,汉初的平民乐于使用昔日贵族的礼教制度。‎ 二 汉完成统一之后,制定各种新制度,离不开儒家学者的帮助,在这方面,其他学派远不能与儒家相比。‎ 三 儒家六艺兼容并包,儒家独尊后,其他学说仍可在六艺的大帽子下,改头换面,保持存在。‎ A. 促进了社会稳定和文化繁荣 B. 适应了贵族政治需要 C. 使诸子百家实现了充分融合 D. 具有深厚社会土壤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汉初的平民乐于使用昔日贵族的礼教制度”“汉完成统一之后,制定各种新制度,离不开儒家学者的帮助”“儒家独尊后,其他学说仍……保持存在”来看,平民、儒家学者以及其他学派都可以接受“独尊儒术”,表明其具有深厚的的社会土壤。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未体现出社会的稳定和文化的繁荣,排除;B项西汉时,贵族政治已经解体,排除;C项汉代儒学并未把诸子百家充分融合,排除。‎ ‎32.表:唐代士族、寒族登科对比表 科目 年代出身 ‎618至649‎ ‎650至683‎ ‎684至709‎ ‎710至732‎ ‎733至755‎ ‎756至779‎ ‎780至805‎ ‎806至826‎ ‎827至846‎ ‎847至873‎ ‎874至906‎ 合计 进士 士族 ‎3‎ ‎14‎ ‎34‎ ‎32‎ ‎23‎ ‎37‎ ‎45‎ ‎72‎ ‎121‎ ‎128‎ ‎70‎ ‎589‎ 寒族 ‎2‎ ‎5‎ ‎21‎ ‎19‎ ‎7‎ ‎11‎ ‎15‎ ‎21‎ ‎18‎ ‎4‎ ‎9‎ ‎132‎ 此表反映出 A. 科举考试选拔程序不公 B. 世家大族仍有巨大优势 C. 社会阶层分化日益严重 D. 科举成为选官主要途径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士族出身官员的所占比重可知,世家大族仍有巨大的优势,B正确。科举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A排除。材料与社会阶层分化无关,C排除。根据材料数据可知,科举制并不是选官的主要途径,D排除。‎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汉北部边疆人口稀少、经济落后。泰始皇首先对新开拓的河南地“徙谪戌以充之”,又迁内地三万户到北河、榆中等地实边垦殖,拜爵一级。移民迁入后,“服习以成,勿令迁徙”,汉文帝时在边塞建立城邑,给移民提供室屋田嚣、免罪、免赋役、”予冬夏衣,廪食,能自给而止等优惠政策,到武帝时,大规模移民实边,不断加强边防防备,把北部边疆地区纳入统一国家一体化发展的轨道。 ‎ ‎——摘编自刘太祥《秦汉北部边防建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时期移民的目的及主要特点。‎ 材料二 ‎ 针对众多的边疆民族,唐王朝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各边疆民族部落的分布范围作为羁縻府、州行政区划的基础,广置都督府和州、县;以边疆民族的首领为都督、刺史,管理府州的具体事务,并可以世袭;在众多的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由都护府直接管理,再统于唐王朝中央政府。同时为了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与此同时,唐王朝对边疆民族实行以怀柔、招抚为主的边疆民族政策,如采取和亲政策、通过册封来规范和边疆民族的臣属关系以及把边疆部分民族迁徙到内地等。不仅如此,唐王朝还采取了积极开发边疆的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等。 ‎ ‎——据马大正《中国古代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治理边疆的政策并分析其影响。‎ ‎【答案】(1)目的:开发边疆;巩固边防、维护国家安全;巩固统一;‎ 主要特点:行政手段推动;移向边疆;移民数量庞大。‎ ‎(2)政策:设立了相对完善的以都护府、都督府为机构的边疆管理体系;建立以军镇屯戍制度为主的相对完善的边疆防御体系;实行以怀柔、招抚为主的民族政策;推行积极开发边疆的政策等。‎ 影响: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促进了边疆地区开发,改变边疆落后面貌;有利于民族融合,增强了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解析】‎ ‎【详解】(1)目的:由材料“秦汉北部边疆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可知,移民是出于开发边疆的需要;由材料“到武帝时,大规模移民实边,不断加强边防防备,把北部边疆地区纳入统一国家一体化发展的轨道”可知,移民主要是因为要巩固边防、维护国家安全和维护统一。‎ 主要特点:由材料“拜爵一级”“能自给而止等优惠政策”等信息可归纳为以行政手段推动;由材料“汉文帝时在边塞建立城邑”可归纳为移向边疆;由材料“到武帝时,大规模移民实边”可归纳为移民数量庞大。‎ ‎(2)政策:由材料“针对众多的边疆民族,唐王朝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由都护府直接管理,再统于唐王朝中央政府”可归纳为设立了相对完善的以都护府、都督府为机构的边疆管理体系;由材料“同时为了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可归纳为建立以军镇屯戍制度为主的相对完善的边疆防御体系;由材料“唐王朝对边疆民族实行以怀柔、招抚为主的边疆民族政策”可归纳为实行以怀柔、招抚为主的民族政策;由材料“不仅如此……开辟互市贸易等”可归纳为推行积极开发边疆的政策。‎ 影响:由上一问归纳出的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促进边疆地区开发和民族融合、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等角度分析唐朝治理边疆的影响。‎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 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答案】示例一:信息: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 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示例二:信息: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 说明: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 ‎【解析】‎ 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题,考查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唯物史观的考查。从地图行政区划的变迁来考查政治、经济等变化,这体现了唯物史观。回答地图类型题要注意题干中文字表述部分,各地范围的大小。如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这说明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 ‎3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北魏统治者进入中原以前,没有成文的法典,如遇案件,“皆临时决遣”。从太祖起,诏令汉族士大夫主持修律成为常例。世祖时,规定各州国死刑案须奏请皇帝裁决,在实践中也仿行汉代“春秋决狱”之例,疑案皆交由中书“以经义量决”。迁都洛阳后,孝文帝鉴于“律令不具,奸吏用法,致有轻重”,多次参与修订《太和律》,加重了不孝罪的处刑,首创了独子犯死罪可存留养亲的办法。同时经常躬自断狱,并设立司直官对适用法律和审判程序进行监督。到宣武帝时完成《正始律》二十篇,其中有十八篇可在汉、魏、晋律中找到相同的篇名。至此,北魏律基本定型。‎ ‎——摘编自张晋藩《中华法制文明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司法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司法改革的影响。‎ ‎【答案】(1)特点:借鉴前代司法制度;司法制度儒家化增强;注重司法监督建设;中央对司法活动干预较强。‎ ‎(2)影响:完善了北魏政权的司法体系;促进鲜卑族的封建化;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打击了司法不公行为;为后世司法建设提供借鉴。‎ ‎【解析】‎ ‎【详解】第(1)问的特点,依据材料“在实践中也仿行汉代“春秋决狱”之例,疑案皆交由中书“以经义量决”、“加重了不孝罪的处刑,首创了独子犯死罪可存留养亲的办法。同时经常躬自断狱,并设立司直官对适用法律和审判程序进行监督”、“到宣武帝时期完成《正始律》二十篇,其中有十八篇可在汉、魏、晋律中找到相同的篇名”等信息概括即可。‎ 第(2)问的影响,依据材料,结合第一问的特点和所学从完善司法体系、促进鲜卑族的封建化、强化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打击司法不公行为以及对后世影响等角度分析。‎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