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实验班10月份半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实验班10月份半月考历史试题

高二半月考 范围:中国思想史;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 ‎1.百家争鸣是思想的百科全书,包含了有关“价值、意义、方式、礼仪”等知与行的多方面知识,构成了古代社会精神层面生活的源泉与核心。这反映出百家争鸣 A. 诸派思想内容无需后人创新 B. 不利于推动当时社会转型 C. 各家学说都具有较大实用性 D. 对后世影响领域比较宽广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包含了有关‘价值、意义、方式、礼仪’等知与行的多方面知识,构成了古代社会精神层面生活的源泉与核心”信息可知,这强调的是百家争鸣的思想成果对后世的多方面影响,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表述错误,诸派思想内容需要后人创新;B选项错误,百家争鸣有利于推动当时社会转型;C选项错误,百家学派中既有兵家、农家等实用学派,也有离经叛道追求精神自由的道家等学派,并非都具有较大实用性。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这一主张体现了 A. 关注民生,民贵君轻的儒家思想 B. 消除等级、主张兼爱的墨家思想 C. 崇尚自然、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D. 强调权术、主张变革的法家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中的观点强调的是要求民众“绝圣弃智……绝仁弃义”,体现了崇尚自然、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故选C项;“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和关注民生、消除等级以及强调权术无关,排除ABD项。‎ ‎3.韩非批判儒、墨两家靠仁义礼让来治理国家的主张,并强调“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韩非此举旨在论证 A. 君主权力的特殊性 B. 国策与时俱进的必要性 C. 变革旧制的迫切性 D. 儒墨复古主义的落后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韩非认为,尧再怎么贤德,如果没有权势,尧连三个人都管不住,更不用说治理天下了。桀贵为天子,能让天下大乱。他认为治理国家在于有没有权势,而与贤德无关,这是在论证君主权力的特殊性,强调权势地位在政治中的重要作用,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国策的与时俱进;C选项错误,韩非并未谈论变革旧制的内容;D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君主权势的特殊地位及作用,并未论证儒墨复古主义的落后性。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4.《墨子·公孟》中举出儒家“足以丧天下”的诸多情形:坚持厚葬,父母死后实行三年之丧,浪费了人民的财富和精力;强调音乐,造成同样后果;相信前定命运,造成人们懒惰。这反映出 A. 儒家不受当政者重视的根源 B. 儒墨社会关注点存差异 C. 墨家代表平民阶级的立场 D. 墨子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坚持厚葬,父母死后实行三年之丧,浪费了人民的财富和精力;强调音乐,造成同样后果;相信前定命运,造成人们懒惰”可知,墨家反对厚葬,爱惜民力,代表了平民阶级的立场,故C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儒家不受当政者重视的根源,排除A;B是表面现象,排除;材料反映墨家反对厚葬,爱惜民力,未体现“经世致用”,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坚持厚葬,父母死后实行三年之丧,浪费了人民的财富和精力;强调音乐,造成同样后果;相信前定命运,造成人们懒惰”,联系所学墨家的思想内容分析解答。‎ ‎5.董仲舒主张“以教化为大务”,又主张“正法度之宜”。对此思想表述正确的是 A. 把儒家思想变为封建正统思想 B. 宣扬“君权神授”,神化皇权 C. 实质是“外儒内法”,巩固皇权专制 D. 教化臣民是儒家主要任务 ‎【答案】C ‎【解析】‎ ‎【详解】“教化为大务”是把儒家的教化思想放在重要位置,“正法度之宜”是适宜运用法家思想来巩固统治,可见董仲舒的思想实际是通过“外儒内法”以巩固皇权专制统治,故C符合题意;汉武帝把儒家思想变为封建正统思想,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君权神授”的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教化为大务”指把儒家的教化思想放在重要位置,而巩固封建统治才是根本目的所在,故D不符合题意。‎ ‎6.北魏寇谦之在“以礼度为首”的总原则指导下对道教进行改革,强调修身以求内圣外王,并教生民,佐国扶命。这表明 A. 儒道开始出现融合趋势 B. 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佛道的挑战 C. 道教主动适应社会变革需要 D. “修身、齐家、治国”成为道教的宗旨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对道教进行改革,强调修身以求内圣外王”可以知道,道教的改革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道教主动适应社会变革,但不能说明儒道出现了融合,所以答案选C,排除A;材料并没有涉及到儒学正统地位的问题,所以排除B;修身齐家治国是儒家所奉行的理念,排除D。‎ ‎7.宋理宗读了朱熹的书后,感慨地说,“读之不释手,恨不与之同时”,并追封朱熹为“太师”,还把他的牌位放进孔庙从祀。宋理宗的言行 A. 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B. 表明理学得到普遍认同 C. 扩大了科举考试的内容 D. 强化了理学的教化功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理学在南宋时期被作为官方正统哲学,宋理宗“追封朱熹为“太师””显然是强化理学作为封建教化功能作用,故D项正确;儒学的正统地位确立是西汉时期,故A项错误;B中普遍认同说法绝对,排除;C中扩大科举考试内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8.思想家李贽说:“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去童心,便失却真心…然则《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sǒu)也,断断乎其不可以语于童心之言明矣!”李贽这种思想 A. 批判理学空疏学风 B. 与陆王心学思想一致 C. 挑战孔孟正统权威 D. 源于明朝统治的将亡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可知李贽反对程朱理学假借孔孟经典的权威,强调“童心”“真心”,故C正确;材料是批判道学家的虚伪,不是明末理学空疏学风,故A错误;李贽与陆王心学思想不一致,故B错误;李贽并非明朝将亡时期的人物,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李贽思想,注重对文言文的理解。材料“《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说明李贽反对程朱理学假借孔孟经典的权威,其思想挑战了孔孟正统的权威。‎ ‎9.顾炎武指出:“若有明一代之人,其所著书,无非窃盗而已。”认为凡做学问,“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在此,顾炎武 A. 认为前人研究成果不可超越 B. 提倡经世致用的学术精神 C. 强调学术研究的自主创新 D. 否定明代学术成果重视调查研究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说明顾炎武强调学术研究的创新和独立思考,故C项正确;A项与材料中的“必古人之所未及就”不符,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经世致用的精神,故B 项排除;顾炎武只是针对明代学风的弊病发表看法,故D项与材料不符,排除。‎ ‎10.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作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藩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中所说的“异质”(  )‎ A. 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 B. 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诉求 C. 是封建社会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D. 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明末清初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可知,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的诉求是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故B项符合题意; A项不能体现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异质”性,故A项不符合题意;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虽然受到了西方学说的影响,但它归根结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产物,故C项不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可知,明清之际并不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故D项不符合题意。‎ ‎11.近代部分人物的言论表 林则徐 ‎“现值防夷吃紧之际,必须时常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始可以定控制之方”。‎ 左宗棠 坚决主张收复新疆领土,提出了“塞防”与“海防”并重的观点。‎ 李鸿章 ‎“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并以大办海军需用大量军费作借口,主张放弃新疆,专重“海防”。‎ 这些言论出现的主要背景是,当时 A. 西方海权观的传入 B. 传统夷夏观根深蒂固 C. 近代化运动的起步 D. 边疆危机日益凸显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晚清时期“防夷吃紧”,西部边疆领土丧失,东部海患危及肢体,边疆危机日益凸显,故选D项。西方海权观的传入在鸦片战争前已传入,且材料侧重点为防夷力不从心,排除A项;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近代化运动的起步是在洋务运动时期,而林则徐属于近代化之前的人物,且材料未提及近代化,排除C项。‎ ‎12.20世纪60年代,“以西法为可行者,不过二三人,以西法为不可行、不必行者,几乎盈廷皆是”,而早期维新思想家几乎一致认为,“今日之时务,洋务而已矣”。他们纷纷打着“洋务”的旗号提出自己的变法自强主张,有的直接投身于洋务运动的实际活动。这反映出,早期维新派 A. 开启了国人学习西方的热潮 B. 与洋务派的根本目的一致 C. 在思想和实践上出现了错位 D. 与洋务思想存在渊源关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考查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根据题干材料“今日之时务,洋务而已矣”、“纷纷打着“洋务”的旗号提出自己的变法自强主张,”可以得出早期维新派与洋务思想存在着渊源关系,故选D项。“开启了国人学习西方热潮”的是林则徐、魏源,排除A项;“洋务派的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早期维新思想家属于资产阶级,其目的是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B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早期维新派在思想和实践上并未出现错位,故排除C项。‎ ‎13.《天演论制私》按语:“不仁爱则不能群,不能群则不胜物,不胜物则养不足。能群者存,不群者灭;善群者存,不善群者灭。”材料强调的是 A. 民族团结在竞争中的重要性 B. 发愤图强救亡图存的必要性 C. 敢于竞争倡言开放的积极性 D. 肯定人与自然争胜的进步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 材料认为在民族危亡的时候民族团结则能生存,民族分裂则会灭亡,故选A项;材料认为民族团结是挽救民族危亡的重要方式而非强调救亡图存的原因,排除B项;材料并未提及鼓励言论开放自由,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排除D项 ‎14.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认为“今后将敷设无数之干线,以横贯全国各极端,使伊犁与山东恍如毗邻,沈阳与广州语言相通,云南视太原将亲如兄弟焉……则中国之前途,可永久适存于世界。”其意在说明铁路的修筑 A. 有助于实现中国近代化 B. 有利于民族团结与国家发展 C. 有利于交通条件的改善 D. 有利于实现民生主义思想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今后将敷设无数之干线,以横贯全国各极端,使伊犁与山东恍如毗连,沈阳与广州语言相通,云南视太原将亲如兄弟焉”可见孙中山认为修建铁路能够加强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增强天下一家的中华民族意识,B正确;根据“今后将敷设无数之干线,以横贯全国各极端,使伊犁与山东恍如毗连,沈阳与广州语言相通,云南视太原将亲如兄弟焉”可见孙中山认为修建铁路能够加强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增强天下一家的中华民族意识,材料未强调铁路对近代化的影响,A错误;题干的主旨是孙中山认为修建铁路能够加强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铁路修建有利于改善交通条件,但不符合材料主旨,C错误;题干的主旨是孙中山认为修建铁路能够加强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增强民族凝聚力,与民生主义不符,D错误。‎ ‎15.早年,孙中山认为:“农政有官则百姓勤,农务有学则树畜精,耕耨有器则人力省。”十月革命后,孙中山进一步指出:“所谓得民心,最主要的是得农民之心……如果农民不来参加革命,就是我们革命没有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孙中山 A. 以民生主义作为三民主义的核心 B. 认识到农民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 C. 实现了救国思想向社会主义转变 D. 对农民的关注由经济上升到政治层面 ‎【答案】D ‎【解析】‎ ‎【详解】‎ 由材料中“早年,孙中山认为:‘农政有官则百姓勤,农务有学则树畜精,耕耨有器则人力省”’,到后期“孙中山进一步指出:‘……得农民之心……如果农民不来参加革命,就是我们革命没有基础”’,可知其对农民阶级的关注由经济层面上升到政治层面,所以选D项。A项中,三民主义的核心不是民生主义而是民权主义,故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孙中山前后认识的变化,没有体现农民阶级是国民革命的主力军,故B排除;材料主要讨论的是革命的依靠力量,并不涉及社会主义,故排除C项。‎ ‎【点睛】本题考查孙中山思想的变化,“早年,孙中山认为:‘农政有官则百姓勤,农务有学则树畜精,耕耨有器则人力省”’,到后期“孙中山进一步指出:‘……得农民之心……如果农民不来参加革命,就是我们革命没有基础”’强调的是孙中山思想的变化,认识到农民对革命的重要性,农民是革命的基础,对于农民的认识上升到政治高度。‎ ‎16.“《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地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这说明该作品的真正主题是 A. 抨击封建统治的愚民政策 B. 呼唤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 C. 号召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 D. 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信息可知,这反映出革命者没有发动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对革命及革命者漠不关心,所以需要解放人民群众的思想,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药》的真正主旨是唤醒民众,使其思想解放,不只是抨击封建统治;C选项错误,《药》的主旨主要是唤醒民众,与民主政治没有直接关系;D选项错误,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只是这部小说的手段,不是真正主题。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7.周恩来在《共产主义与中国》(1922年8月)中写道:“共产主义之为物,在今日全世界上已成为无产阶级全体的救时良方。……我们不宜人云亦云,误认中国尚须守着那机械式的变化,尽量接收那流毒西方耒已的资本主义。赶机会,图改良,在欧美已暴露了他的无能,我们也不必来走这条死路。”这说明当时先进的中国人 A. 批判、揭露西方资本主义 B. 以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C. 坚持新民主义革命道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D. 对西方幻想的破灭,转向学习俄国革命经验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中的信息“共产主义……已成为无产阶级全体的救时良方”可看出,周恩来主张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救时良方”;而“我们不宜……尽量接收……我们也不必来走这条死路”则表明周恩来认为西方资本主义道路不适合中国。综合起来就是反对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而主张用马克思主义救中国,故选D。A、B两项表述均不完整,而C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 ‎18.1929年夏,毛泽东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重要因素。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不能完成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是正确的。”毛泽东意在 A. 诠释创建独立人民武装必要性 B. 阐释“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 C. 构建新民主主义革命系统理论 D. 说明中华苏维埃临时政权的合法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考查国共十年对峙。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实际上提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即“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故B项正确。A项表述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主旨,故排除;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全面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系统理论,故排除C项;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成立于1931年,故排除D项。‎ ‎19.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合并在民主主义任务上面去完成,这个叫做“‘毕其功于一役’,那就是空想,而为真正的革命者所不取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B.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诞生 C. 中国只走新民主主义道路 D. 中国革命应毕其功于一役 ‎【答案】A ‎【解析】‎ ‎【详解】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的任务与新民主主义的任务不能合并在一起完成,中国的革命必须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故答案为A项;《新民主主义革命论》的发表标志毛泽东思想的成熟,而不是诞生,排除B;毛泽东认为新民主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要分开走,而不是只走新民主主义道路,排除C;毛泽东认为“毕其功于一役”是空想,排除D。‎ ‎【点睛】根据题干中“社会主义的任务,合并在民主主义任务上面去完成”一句即可分析得出答案,其余错误选项可根据材料中“合并”、“空想”及所学知识即可排除。‎ ‎20.‎1957年4月27日,经毛泽东修改的中共中央《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强调,要使领导干部参加体力劳动的办法“逐步地形成为一种永久的制度”。‎5月15日,经毛泽东审定,中共中央《关于各级领导人员参加体力劳动的指示》登载于《人民日报》上。‎1958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干部参加体力劳动的决定》。这一系列要求干部参加体力劳动的决议 A. 照搬了苏联经验 B. 是大跃进运动的需要 C. 体现了左倾思想 D. 有利于密切联系群众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7年进行整风运动,党和政府一再强烈要求干部参加体力劳动的决议,有利于加强执政党与广大群众的联系,D项正确。这一做法属于毛泽东思想的内容,不是对苏联经验的照搬,A项错误;大跃进运动是在1958年开展的,B项错误。干部参加体力劳动体现的是群众路线,并不是“左”倾思想,C项错误。‎ ‎21.学者郑水年说:“苏联和东欧共产主义垮台使改革领导者尤其是邓小平认识到推进国内改革是何等该要和迫切。当许多人将共产主义的崩溃归之于西方的努力时,邓小平指出国内因素才是根本原因。”鉴于此,邓小平 A. 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B. 决定把改革的重心转向国有企业 C. 科学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含义 D. 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苏联和东欧共产主义垮台”指20世纪80、90年代的苏东剧变,这些国家纷纷由社会主义国家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排除A;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由此全面展开,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排除B;1982‎ 年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排除D。‎ ‎22.“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邓小平的这一论断 A. 系统梳理了新中国面临的复杂国际形势 B. 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 C. 抓住了错综复杂国际形势中的主要矛盾 D. 为“一国两制”构想提出奠定理论基础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这是依据国际形势的主要矛盾确立的,C选项符合题意;系统梳理了新中国面临的复杂国际形势的说法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材料强调的是和平与发展问题提出的原因,A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国际形势的问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关,B选项排除;一国两制针对的是港澳台地区的问题,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23.钱学森撰文回忆说:“中国过去没有搞过大规模科学技术研究,‘两弹’才是大规模的科学技术研究,那要几千人、上万人的协作,中国过去没有过。组织是十分庞大的,形象地说,那时候我们每次搞试验,全国的通讯线路将近一半要由我们占用……”据此可知,推动建国初期科技进步的重要动力是 A. 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B. “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导 C. 工业化建设的成果显著 D. 计划经济的资源整合能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计划经济体制。根据材料“几千人、上万人的协作”“组织是十分庞大的”“全国的通讯线路将近一半要由我们占用”可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将有限的资源向战略目标领域集中,有利于重大科技课题的顺利进行,推动了新中国科技进步,因此材料体现的是计划经济的优势,故D 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几千人、上万人的协作”“全国的通讯线路将近一半要由我们占用”等信息可知,强调的是当时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没有强调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是在1995年,与材料描述的时间不符,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化建设的显著成果也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材料内容主要强调的是当时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故C选项错误。‎ ‎24.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先后成立了中国剪纸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国歌谣学会、中国神话学会、中国谚语学会、中国诗词学会、中国灯谜学会,以及各个民间艺术门类的专业委员会。2008年中国民协有全国会员7000余人。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高雅文艺缺乏群众基础 B.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C. “左”倾错误持续发展 D. “双百”方针得到落实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改革开放时期的文艺。“双百”方针催生了各种文学艺术流派的发展,民间文艺和高雅文艺都得到发展,D项正确;选项A表述错误,而且脱离材料主旨,排除;民间学会的成立受到教育进步的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民间学会成立,说明“左”倾错误被纠正,选项C排除。‎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认识到民间学会纷纷成立说明文化氛围宽松,体现了“双百”方针。‎ ‎25.随着2017年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高考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回顾高考路是研究高考改革的重要素材之一,如图便是其中的某一曲线图材料.从该图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高考改革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B. 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必将提升高考录取率 C. 高考制度的恢复促进了高考的改革 D. 尊重知识和人才氛围加快了高考改革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新时期高考改革的认识,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由图表中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后高考录取率较低及1999年以后高考录取率不断攀升的信息可知高校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于1995年,由图表中1995—2009年间高考录取率的变化可知B项的表述错误;根据材料“随着2017年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可知,高考改革方案出台的时间“2017年”,而高考制度的恢复是在1977年,因此高考制度的恢复和高考的改革没有直接联系,并且不能反映材料主旨内容,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尊重知识和人才的氛围开始于1977年,而高考改革方案出台的时间“2017年”,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并且也不是材料内容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故D选项错误。‎ 二、材料分析题 ‎26. 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后人用祭孔活动对其表达敬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记》记载,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第二年),鲁哀公下令在曲阜阙里孔子旧宅立庙,即今天的孔庙。孔子生前所住的三间房屋改成寿堂,孔子生前所使用的衣、冠、车、琴、书册等保存起来,并且按岁时祭祀。这是诸侯祭孔的开始。‎ ‎(1)从材料一中可获得许多历史信息。按要求填写下表(每一领域填入一项即可)。 ‎ 领域 ‎ 信息 ‎ 政治现象 ‎ ‎ ‎ 经济现象 ‎ ‎ ‎ 文化现象 ‎ ‎ ‎ ‎ ‎ 材料二 据《汉书》《后汉书》的记载,汉代的主要祭孔活动有:‎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亲自到曲阜以“太牢”祭祀孔子。‎ 汉元帝在位时,征召孔子第十三代孙孔霸为帝师,封关内侯,号褒成君,赐食邑八百户,以税收按时祭祀孔子。‎ 公元29年,光武帝派遣大司空宋宏作为特使到曲阜祭祀孔子。‎ 公元59年,汉明帝于太学及全国郡县学祭祀周公、孔子。‎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代历次祭孔活动的特点。依据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如此祭孔的原因。‎ 材料三 据新华网报道,2005年是孔子2556岁诞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山东省人民政府等共同主办了“2005年全球联合祭孔”活动。‎ 曲阜是祭孔的主会场 世界各地的30余家孔庙、文庙和孔子纪念地一起参与祭孔活动,CCTV以特别节目的形式,用3个小时的宏大篇幅向全球直播。‎ ‎(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的祭孔活动有哪些继承和创新?这对儒学发展有何益处? ‎ ‎【答案】(1)‎ 领域 ‎ 信息 ‎ 政治现象 ‎ 诸侯强大(祭孔);孔子代表的士阶层崛起(2分) ‎ 经济现象 ‎ 衣冠车琴的生产;建造房屋(2分) ‎ 文化现象 ‎ 儒学产生;祭祀文化流行;制作使用书册(2分) ‎ ‎ ‎ ‎(2)特点:皇帝亲自祭孔;以孔子后代为奉祀官主持祭孔;皇帝派遣特使专程祭孔;在各级学校祭孔。(4分)‎ 原因:政治上,国家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局面需要精神支柱;思想上,儒学成为主流思想,孔子更受到尊崇;教育上,各级学校建立,崇尚孔子的教育实践。(6分)‎ ‎(3)继承:沿袭传统祭孔仪式;以曲阜孔庙为主祭地点;以褒奖孔子,发扬儒学为目。(3分)‎ 创新:由中国地方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儒学联合会等重要国际组织的共同主办;世界各地的孔庙、文庙纪念地等的共同参与;CCTV向全球直播活动实况。(3分)‎ 益处:有利于儒学紧跟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有利于儒学走向世界,开展全球性研究与普及。(2分,其他言之有理者,亦可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干要求及材料一信息,本问实际上考查古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生活时代前后)的社会政治经济相关内容。根据材料一关键信息“鲁哀公下令,诸侯祭孔的开始”、“衣、冠、车、琴、书册等”、“按岁时祭祀”等,可以这样归纳、概括,得出以下信息:A.政治现象: ①诸侯强大,通过“祭孔”可以看出;②孔子代表的士阶层不断崛起。B.经济现象:①衣冠车琴的生产;②建造房屋。C.文化现象:①儒学产生,并逐渐成为蔚然大宗;②祭祀文化流行;③制作使用书册等。‎ ‎(2)根据题干要求及材料二信息,本问实际上考查汉代祭祀孔子相关内容——四次祭孔的特点及原因。根据材料二关键信息“汉高祖亲自到”、“征召孔子第十三代孙孔霸为帝师”、“光武帝派遣大司空宋宏作为特使”、“于太学及全国郡县学祭祀”等,不难直接归纳、概括得出四次祭孔所呈现出的特点,分别体现在:A.皇帝亲自主持祭孔;B.以孔子后代为奉祀官主持祭孔;C.皇帝派遣特使专程祭孔;D.在各级学校开展祭孔活动。之所以呈现出这些特点,缘于当时汉代具体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具体这样来认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A.政治上,儒学适应了国家不断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局面的需要;B.思想上,儒学在汉代,历经汉武帝成为了主流思想,孔子更受到人们的尊崇;C.文化教育上,从中央的太学到地方的郡国学校,各级学校的建立,积极推行儒学教育,孔子地位进一步被提高等。‎ ‎(3)根据题干要求及材料三信息,本问实际上考查孔子儒学在当今世界影响相关内容——世界对祭孔的继承与创新。根据材料三关键信息“共同主办了‘2005年全球联合祭孔’”、“世界各地的30余家孔庙、文庙和孔子纪念地一起参与祭孔活动”、“CCTV以特别节目的形式”等,不难直接归纳、概括得出,当今世界对祭孔实行了不断的继承与创新。主要体现在:A.继承方面:①比较重视仪式,沿袭了传统祭孔仪式;②以曲阜孔庙为主祭地点;③以褒奖孔子,发扬儒学为目的。B.创新方面:①由中国地方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儒学联合会等重要国际组织的共同主办;②世界各地的孔庙、文庙纪念地等的共同参与;③借助当今大众传媒,中央电视台向全球直播祭孔活动实况等。‎ 当今世界祭孔形式的一系列继承与创新,总体上有利于推进儒学的发展。具体可以这样来认识:A.祭孔形式体现出与时俱进,有利于推进儒学紧跟时代的发展;B.祭孔形式的多样化,有利于儒学走向世界,推动儒学的全球性研究与普及等。‎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及儒学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继承·儒学思想的传承·祭孔以及祭孔的继承与创新(课标外)‎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民国初年的思想界对中医学的批判和否定达到了极点。西医将中医称为旧医,而自称新医,他们大多举着西医学的标尺来衡量中医,认为中医不科学,甚至欲置中医于死地。在社会典论界,鲁迅、胡适等学者及政客纷纷发表废除中医的言论,中医被激进派视为“全盘西化”的障碍。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通过了“废止中医案”。中医界据理力争,他们将中医称为国医,强调中医完全符合“民族、民权、民生”之要义。他们创办学校以培育中医人才,组织团体以研究中医学术,设立医院以诊治民众疾患,创办报刊以宣扬中医疗效,维护中医信仰。通过集会、请愿等方式,迫使国民政府暂停了“废止中医案”。‎ ‎——据林萱《百年中医存废之争》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对材料的相关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答案】看法:近代废除中医的主张具有偏颇性说明: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今贯通,从未中断,有着自身独特的体系,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东西文化交流、碰撞的情况下,新文化运动发生,一些激进的知识分子和西医,主张废止中医,其主张是在宣扬西方民主、科学,反对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提出的,有一定合理性。但其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夸大了中医的不足,否定了中医,完全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带有明显的偏颇性。因此,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应当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各自合理之处,并将其融合,不可盲口否定或照搬。(还可以从废除中医的原因、中医界的抗争、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中医和传统文化的关系、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等角度回答。)‎ ‎【解析】‎ ‎【详解】‎ 开放性试题最主要的是要提炼出材料的主题。根据“民国初年的思想界对中医学的批判和否定达到了极点”等信息,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对以中医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批评,甚至主张废除。在提炼主题时,可以从传统文化对中国文明进步的角度以及其自身存在的局限,两个方面,一分为二地去看待。从而展开论述。‎ ‎28.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都曾高度关注民生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将来民生主义真是达到目的,农民问题真是完全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那才算是我们对于农民问题的最终结果。……现在的农民都不是耕自己的田,都是替地主来耕田,所生产的产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了。这是一个很重大的问题,我们应该马上用政治和法律来解决,如果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民生问题便无从解决。‎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 材料二 毛泽东说:“我们插牌子,本身也是很好的宣传。例如国民党的士兵到了根据地来,他们一看到田里到处插上了牌子,看到我们这里打了土豪分了田,也会说红军好。有些国民党士兵因受打土豪分田地的影响,开小差跑回家去。插牌分田后,农民有了田地就会跟着共产党。”你看,分田地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既争取了群众,又瓦解了敌人,一举多得。‎ ‎——陈士榘《打土豪分田地》‎ 材料三 可能我们的经济发展规律还是波浪式前进,过几年有一个飞跃,跳一个台阶,跳了以后,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一下,再前进。总结经验,稳这个字是需要的,但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特别要注意,根本的一条是改革开放不能丢,坚持改革开放才能抓住时机上台阶。‎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在解决农民问题上的主要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主张在当时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土地革命时期的毛泽东对土地问题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时期中共成功探索出的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是什么?其形成的根源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关于经济持续发展的正确方法。‎ ‎【答案】(1)主张: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影响: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推动国民大革命的开展。‎ ‎(2)看法:打土豪、分田地,以争取群众的支持。‎ 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政权。(“工农武装割据”或井冈山道路)‎ 根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保持稳步前进;坚持改革开放。‎ ‎【解析】‎ ‎【详解】(1)主张:根据材料“将来民生主义真是达到目的,农民问题真是完全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如果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民生问题便无从解决。”可知是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影响:可以通过三民主义对国民革命的影响来回答。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推动国民大革命的开展。‎ ‎(2)看法:根据材料“看到我们这里打了土豪分了田,也会说红军好”结合所学可概括出打土豪、分田地,以争取群众的支持。道路:根据所学总结出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政权。根源:结合当时的社会性质来说明即可,当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根据材料“总结经验,稳这个字是需要的,但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坚持改革开放才能抓住时机上台阶。”可以总结出保持稳步前进;坚持改革开放。‎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