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4-30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阶段性检测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当今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通过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以活化的新形式发扬其深厚内涵,涵养中国精神,滋润现代人生。不论是为当代中国人更好理解传承民族文化,还是为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都需要我们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蕴藏的巨大价值,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体验。 数字技术为更好再现文化遗产提供支撑。文化是一条流淌不息的河流,每个时代都有特色文化形态,即便那恒定不变的价值,表现形式也不断嬗变。近年,集中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物馆利用数字技术改进展陈方式,优化“用户体验”,强化互动性和参与感,满足观众感知与互动需求,加强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数字敦煌、数字故宫让我们以新鲜有趣的形式、真实可感的体验徜徉于历史文化场景,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精髓及精神。故宫通过与动漫、影视、文学及社交平台全方位融合,设计开发产品和数字内容,使传统文化魅力不断传播发酵,推出一批网红产品,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以全新方式获得时空延伸,融入生活日常,提升生活品位。故宫以“跨界”之思和“网红”之势,举办相关文化活动,获得年轻人追捧,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对日常生活的有效融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获得更好传播,还要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目前这类具有强势文化传播力的文化产品和品牌媒体较少,缺乏像《功夫熊猫》《花木兰》这样叫好又叫座的品牌产品。有待更新思维模式,重视多元文化背景,找到贴切的表达方法,呈现出既具中国文化深远意味又贴近海外受众审美习惯和对中国元素期待的文化产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在交流互鉴中绽放独特魅力,在多元文化合作与竞争中实现共存共荣,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条件借助数字技术提升内容传播的效度、强度和广度。作为一种战略性资产,传统文化资源如何“活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时代对文化工作者提出的重要课题,还需要我们在国际国内视野中,顺应时代新要求和新趋势,不断实现内涵挖掘与表达创新双向突破,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摘编自高宏存《以数字技术创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材料二: 对于任何一种文化传统来说,如何协调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关键问题。晚清至20世纪,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大规模接触伴随着侵略、殖民与冷战,增加了问题的复杂程度。多数人认为,五四新文学运动是文学史上的一个成功范例。之所以认定这是一次成功的文学转换,首要的标志是:相对于中国古典文学,汉语白话文学更适合表现今天的中国经验。这丝毫不存在贬低中国古典文学的意思。中国古代批评家曾指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及其评价依据。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学都将受到文学传统与现实世界纵横坐标构成的不同压力。强调来自纵轴的文学传统,还是追求更大限度地再现当代的现实世界?现实主义的宗旨显然是后者。这时,所谓的创新可以表述为,一种再现当代现实的企图改变了文学传统的发展方向。 这就划出了一个区分的标准:如何辨别鲁迅式的“盗火者”与“言必称希腊”的崇洋分子?尽管二者都对西方文化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但“盗火者”的主旨是探索民族的独特道路,力图“师夷长技以制夷”;而崇洋分子热衷于将民族历史纳入一个普遍的模式,使之成为西方文化逻辑的具体例证。 如果说,五四时期的“盗火者”曾经将西方文化视为现代性的启蒙,那么,现今的历史语境中,中国文化业已成为更重要的思想资源。中国文化浩如烟海,门类繁杂,一批饱学之士始终专心致志地从事清理和阐释工作。如马克思所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只有意识到现今中国文化对于“改变世界”的历史使命,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这批饱学之士的学术贡献。也因为意识到这种使命,人们才不会满足于某些徒具形式的表面文章,诸如三叩九拜之类。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不是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是进入当今社会,力争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工业社会贯穿生活时,农耕社会的古典诗学(“意境”“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等)保存了哪些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启蒙、革命、利益、市场以及围绕这些产生的社会关系瓦解了古代的乡绅之治后,儒家的“修身”与西方文化的宗教具有哪些不同的社会功能?“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蕴含着哪些重大的启示?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展开,已经显现出中国文化对话历史、对话现实的思想含量与独特价值。 (摘编自南帆《中国文化的活力》,有删改) 材料三: 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摘自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1. 下列对材料一的内容理解,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的价值,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承民族文化,进而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 B. 数字技术使传统文化以全新的方式获得时空延伸,激活人们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从而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C. 只要运用数字技术来传播传统文化,就能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D.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要提升内容传播的效度、强度和广度,需要有条件地借助数字技术。 2. 下列关于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用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成功案例论证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的支撑,可见传统文化创新形式可借助数字技术。 B. 材料一以动画电影《功夫熊猫》《花木兰》为例,论述了当前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指出应该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 C. 材料二围绕着中国文化,文章论及时间轴的古代与现代,空间轴的西方与中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论证方法丰富。 D. 材料二对比了鲁迅式“盗火者”与“言必称希腊”的崇洋者的异同,包含对二者的褒贬评价,指出二者都具有很大的不足。 3. 下列对上述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认为每个时代都有它特色的文化形式,不变的是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不断变化的只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B. 材料二认为任何时期的文学所遭受的作为纵轴的文学传统与作为横轴的现实世界所构成的压力都不尽相同。 C. 材料三认为要推动中华文明创新性转化、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要多种文明共同发展,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 D. 三则材料虽然论述角度不同,但都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要创新性发展,而且还要立足于中华民族最本质的文化基因。 4. 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分析两者在论证方法上有何不同。 5. 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谈谈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该如何传播与创新发展? 【答案】1. D 2. D 3. A 4. ①材料一采用例证法,内容充实。草《功夫熊猫》《花木兰》论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创新发展的观点②材料二论证方法多样,运用例证法,以五四新文学运动为例,论证汉语白话文学更适合表现今天的中国经验;运用对比论证,论证了“盗火者”与崇洋者的异同;运用引用论证,引用后引用马克思的话,让人们意识到现今中国文化对于“改变世界”负有的历史使命。 5. ①借助数字技术创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用新鲜有趣的形式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精髓及其文化精神。②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③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新要求和文化新趋势,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思想与价值。④认识现今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激发中国文化的活力,学习借鉴他国文化,共同发展提高。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非连续性新闻材料内容的理解能力。需要考生认真阅读材料信息,概括各段材料的主要内容,辨析其中的异同点。之后浏览选项,将选项内容与原文进行分析比较。 A项,说法绝对,“进而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错误。依据原文“不论是为当代中国人更好理解传承民族文化,还是为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都需要我们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蕴藏的巨大价值,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体验”,“需要……”只能说明其是必要条件,而并非充分条件。 B项,无中生有,“激活人们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从而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错误。原文是“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以全新方式获得时空延伸,融入生活日常,提升生活品位”,并未说“激活人们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从而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C项,说法绝对,“只要运用数字技术来传播传统文化,就能创造……”错误。原文是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条件借助数字技术提升内容传播的效度、强度和广度……还需要我们在国际国内视野中,顺应时代新要求和文化新趋势,不断实现内涵挖掘与表达创新的双向突破,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可见文中只是说有条件借助数字化来传播,另外需要的条件还有扩大国际国内的视野、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新要求和文化新趋势)、实现突破(不断实现内涵挖掘与表达创新的双向突破)等。 D项,正确。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非连续性新闻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逐个分析选项,分别找出选项中的关键词,然后依据选项中的关键词在原文中确定有效的答题区间,注意有时答题区间并非一个。考生要全面、准确地比较选项和原文,看二者的意思是否一致。 D项,曲解文意,“指出二者都具有很大的不足”错误。依据“尽管二者都对西方文化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但“盗火者”的主旨是探索民族的独特道路,力图“师夷长技以制夷”;而崇洋分子热衷于将民族历史纳入一个普遍的模式,使之成为西方文化逻辑的具体例证”可知,材料二并未指出“鲁迅式‘盗火者’”的不足。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概括各则材料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一般分三步: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各段材料的主要内容;其次是概括每一段材料的观点;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筛选出正确答案。 A项,曲解文意,“不变的是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不断变化的只是文化的表现形式”错误。原文写“即便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其表现形式也不断发生嬗变”,只是让步假设,并没有强调 “价值恒定不变”,也并非“只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不断变化。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论证方法。注意答论证方法的作用时,先从内容上考虑,再从论证角度考虑,有力的论证论点这类的话语必不可少。 材料一用的论证方法是举例子,把例子列举出来套用术语明确论证的中心“数字技术对传统文化的支撑”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创新发展,要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的观点。例子有: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成功案例和《功夫熊猫》《花木兰》等。 材料二用的论证方法有多个,第一个是举例子:中西方文化的事实,以五四新文学运动为例。论证的观点是:汉语白话文学更适合表现今天的中国经验。第二个是引用,首先用批评家的话论证了中国文化对时代的影响;引用马克思的话,让人们意识到现今中国文化对于“改变世界”负有的历史使命;最后以农耕社会的古典诗学中的某些概念来证明传统文化对工业社会的影响。第三个论证方法对比论证,分析“盗火者”与崇洋者的异同,从而证明对西方文化的学习态度。可见方法上与材料一的单纯不同,论证方法多样,综合运用。 【5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基本的能力。信息筛选的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次,找到关键词语,连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 题干为“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请谈谈新形势下,中华传统文化该如何传播、如何创新发展”,问题是找传播、创新发展的方式方法。 依据材料一“数字技术为更好再现文化遗产提供支撑”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获得更好传播,还要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可从技术运用的创新和国际影响的发展两方面进行概括。 依据材料二“对于任何一种文化传统来说,如何协调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关键问题”“国文化的真正活力不是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是进入当今社会,力争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展开,已经显现出中国文化对话历史、对话现实的思想含量与独特价值”以及材料三中“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可从从传统文化本身及其继承性方面进行概括。 依据材料三“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可从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方面进行概括。 【点睛】非连续性新闻材料阅读的可参考以下技巧: 1.关注材料的标题出处。2.概括材料中心,理清材料关系。3.客观题要了解设误方式,包括以偏概全、混淆是非、夸大缩小、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混淆时态、偷换概念、因果混乱。4.主观题要遵循审题干、定范围、选要点、巧归纳的步骤。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马兰花 李德霞 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孬就凑过来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 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 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 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 ,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 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以前,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有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 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她男人说了。男人说:“我开车陪你去趟医院吧。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 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 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男人撵上来,不满地对马兰花说:“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 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那是提钱的时候吗?” 男人急了 :“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 马兰花火了 :“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会赖咱那六百块钱?啥人啊!” 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一路上,男人把车开得飞快。 第三天,有消息传来,麻婶没能救过来,昨天她女儿火化了麻婶,带着骨灰连夜飞回了上海。 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钱呢?麻婶的女儿还你了吗?老子就没见过你这么傻的女人!” 男人离开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一地。 马兰花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 从此,男人耿耿于怀,有事没事就把六百块钱的事挂在嘴边。马兰花只当没听见。 一天,正吃着饭,男人又拿六百块钱说事了。男人说:“咱都进城好几年了,住的房子还是租来的,你倒好,拿六百块钱打了水漂儿。” 马兰花终于憋不住了,眼里含着泪说:“你有完没完?不就六百块钱吗?是个命!就当麻婶是我干妈,我孝敬了干妈,成了吧?” 男人一撂碗,拂袖而去,把屋门摔得山响。 日子水一样流淌。转跟,一个月过去。 这天,马兰花卖完菜回到家。一进门,就看见男人系着围裙,做了香喷喷的一桌饭菜,马兰花呆了,诧异地说:“日头从西边出来啦?” 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嘴快,说:“妈妈,是有位阿姨给你寄来了钱和信,爸爸高兴,说是要犒劳你的。” 马兰花看着男人说:“到底咋回事?” 男人挠挠头,嘿嘿一笑:“是麻婶的女儿从上海寄来的。” “信里都说了些啥?” 男人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汇款单和一封信,说:“你自己看嘛。” 马兰花接过信,就着灯光看起来。信中写道:“兰花姐,实在是对不起了。母亲去世后,我没来得及整理她的东西,就大包小包地运回上海了。前几天清理母亲的遗物时,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小本本,上面记着她借你六百块钱的事,还有借钱的日期,根据时间推断,我敢肯定,母亲没有还这笔钱。本来母亲在医院时,你还送了一兜水果过来,可你就是没提母亲借钱的事。还好我曾经和母亲到你家串过门,记着地址。不然麻烦可就大了。汇去一千元,多出来的四百块算是对大姐的一点心意吧。还有一事,我听母亲说过,大姐一家住的那房子还是租来的,母亲走了,房子我用不上,一时半会儿也卖不了,大姐如果不嫌弃,就搬过去住吧,就当帮我看房子了,钥匙我随后寄去。” 马兰花读着信,读出满眼的泪水…… 6.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 马兰花刚从市场接菜回来,三孬就急忙告诉她麻婶生病住院的亊,还鼓动她到医脘向麻婶女儿要钱,说明三孬好嚼舌,是个搬弄是非的人。 B. 马兰花的丈夫因为六百元钱就耿耿于怀,收到一千元的汇款单后又主动为妻子做饭,这些细节惟妙惟肖地写出了这个人物的世故圆滑、反复无常。 C. 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从上海来信中可以看出,麻婶的女儿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又是一个精明能干的人,她内心深处很不愿意欠别人的情。 D. 发生在马兰花与麻婶两家之间的故事溫馨动人,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当下社会伦理道徳和人际关系的忧虑与反思,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把屋门摔得山响”,这两处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男人”的对麻婶母女的不满情绪。 B. 女儿的话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交代了“男人系着围裙”高高兴兴做饭的原因,并将情节逐渐推向高潮。 C. 小说构思巧妙,设置了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马兰花一家为借款而引发的矛盾冲突,暗线是麻婶母女的还款过程。 D. 小说以麻婶女儿来信作为结局,不仅呼应了故事留下的悬念,还巧妙地造成了情节的逆转,颇具艺术匠心。 8. 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9. 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答案】6. D 7. A 8. ①朴实善良,听说麻婶不幸后,不时发呆,并及时到医院探视。②善解人意。见麻婶女儿伤心,便不再提借款的事;丈夫对她不满她尽量忍让。③做人有原则。尽管挣钱不容易,但不为钱伤害情义,丈夫言行过分,她会据理力争。 9. 具体分析:①第一次是“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强忍泪水的背后,是受到丈夫指责后的委屈与隐忍。②第二次是“眼里含着泪”,含着泪水的背后,是对丈夫不明人情事理、斤斤计较的气愤与不满。③最后一次是“满眼的泪水”,满眼泪水的背后,是对麻婶去世的惋惜,对麻婶女儿知恩图报的感激,以及对丈夫终于不再唠叨埋怨的释然。说明效果:三次描写,层层递进,丰富了马兰花的人物形象,凸显了“人间自有真情在”的主题。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A项,“鼓动”“说明三孬好嚼舌,是个搬弄是非的人”错误,三孬得知麻婶重病住院,劝马兰花向麻婶女儿要钱,只是一种善意的提醒;且只是对马兰花进行劝说,“鼓动”的说法不准确。 B项,“写出了这个人物的世故圆滑、反复无常”错误,马兰花的丈夫之所以耿耿于怀,是因为一家人生活艰苦,六百元钱对他们而言不是小数目。后来麻婶女儿寄过来一千元钱以及借房子给马兰花一家人住,丈夫的反应是“挠挠头”“嘿嘿一笑”,主动做饭,应是感悟到人间真情,对自己以前的想法和行为感到羞愧和内疚。 C项,“是一个精明能干的人,她内心深处很不愿意欠别人的情”错误,分析文章倒数第二段可知,文本只是突出了她通情达理的品质,并没有写出“精明”的特点,“她内心深处很不愿意欠别人的情”更是无中生有。 D项,正确。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逐一将每个选项回归原文,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A项,“表现了‘男人’的对麻婶母女的不满情绪”错误,依据前文“男人撵上来,不满地对马兰花说:‘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钱呢?麻婶的女儿还你了吗?老子就没见过你这么傻的女人!’”可知,“男人”是在生“马兰花不肯开口向麻婶女儿要钱”的气。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文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麻婶重病住院,三想到的是让马兰花向麻婶女儿要钱,而马兰花想到的却不是要钱,她整整一上午都提不起精神,不时地想起往昔与麻婶交往的点滴。到医院探望麻婶时,她买了一大兜水果,并不提麻婶借钱一事。这些都表现出她的朴实善良。 在医院见麻婶女儿伤心,她不顾丈夫多次提醒,绝口不提还钱事,可以看出她的善解人意。 此后对丈夫的唠叨,能忍则忍。而从对马兰花的不多的语言描写“你也不看看,那是提钱的时候吗?”“你咋尽往坏处想啊……啥人啊!”“你有完没完……成了吧?”可以看出,马兰花虽挣钱不易,生活艰苦,但做人有自己的原则,绝不会为了钱而伤害情义,对丈夫过分的行为也据理力争,绝不退让。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小说中某些情节的作用。情节设置的作用一般包括结构、内容、表达三个要点,内容重点把握交代了什么情节,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或展现有什么作用,抒发什么情感三方面;结构上主要考虑其与前文、后文、标题的关系;表达方面则主要指在交代内容时所用的表现手法及效果,以及结构安排产生的效果等。 小说中马兰花流泪,是在情节的不同阶段,基于特定的情境、心理发生的,要结合选文具体内容,从所在的矛盾冲突、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等角度进行分析。 第一次流泪是丈夫对马兰花的行为不理解,并做出了将菜篓子踢翻的过分举动时,马兰花虽内心满是委屈,但隐忍不发。第二次流泪是当丈夫不停地唠叨指责时“眼里含着泪”,这是对丈夫不通情达理的气愤不满。第三次流泪是看到麻婶女儿的来信时“满眼的泪水”,这泪水有对麻婶借钱记账的感慨,对麻婶去世的惋惜,对麻婶女儿知恩图报的感激,更有对丈夫思想行为转变的释然。 【点睛】小说从大的范畴上讲属于记叙文,只是比一般的记叙文复杂一点,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组织阅读。 1.理清事件发展的线索和过程,把握小说的结构。要搞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结果,记叙中具体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再具体分析结构。通过这些具体的分析,就可以整体把握小说的大致内容了。 2.分析小说的表现手法。小说的表现手法较多,应着重分析小说的情节、环境以及细节。小说一共有几个情节,用了几个细节,这几个细节侧重表现人物的哪些方面,处于怎样的环境等。 3.鉴赏人物形象。阅读小说一定要把握人物形象的特点,小说通过情节刻画,表现了主人翁哪些具体的特点,这一形象又有怎样的作用。 4.归纳作品的主题。通过事物和人物叙写,就可以大致把握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态度,进而去推测小说的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约微子。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以弘微。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母忧去职,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十年,卒,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B.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C.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D.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B. 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C. 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D. 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弘微出继从叔,一心只爱读书。他是陈郡阳夏人,从叔谢峻将他作为后嗣。新家比原来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财物全不留意。 B. 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 C. 弘微为人审慎,治业井井有条。谢混去世以后,他掌管产业,犹如替公家办事,账目分明;九年以后,多个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人们见后无不感叹。 D. 弘微事兄如父,临财清正廉洁。他对谢曜感情极深,谢曜去世,他哀戚过礼,除孝后仍不食荤腥。东乡君死,留下巨万资财、园宅,他一无所取。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2)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14. 请简要分析在对待谢混家事的处理上,表现了谢弘微什么品质? 【答案】10. D 11. B 12. B 13. (1)品性严肃正直,行为坚持遵守礼制法度,事奉过继家亲族,恭敬谨慎过于常礼。 (2)而谢曜喜好褒贬人物,谢曜每每发表议论,弘微常常说其他的事岔开话头。 14. (1)廉洁正直,主要是扣“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2)机敏,擅长经营,主要是扣“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应对此类问题,要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相反的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所继”为所字结构,修饰“叔父”,其前停顿,排除BC;“佳器”为动词“成”的宾语,其后停顿,排除A。译文:谢弘微孩童时期,风采充溢,但却端庄谨慎,遇上适当的时机才说话。过继后的叔叔谢混有知人之名,见到谢弘微后认为他不同于寻常之人,对谢思说:“这个孩子深沉早慧,将成为才行出众之人,有这样的儿子,也就足够了。”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对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的称谓、官职的变迁、人才的选拔、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域划分、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与课本注释相关的内容。 B项,“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错误,血亲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其是以具有共同祖先为特征的亲属关系;姻亲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不属于血亲。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手法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B项,“极有文才口才”错误,原文是“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是“言辞简约”,并不是“极有文才口才”。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 (1)严正,严肃正直、谨严端方;循,遵守;礼度,礼节法度;事,侍奉;恭谨,恭敬谨慎。 (2)臧否,褒贬、评价;言论,言谈谈及;以,用;乱,扰乱、岔开。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根据文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本题要求“分析在对待谢混家事的处理上,表现了谢弘微什么品质”,首先要找好有效的答题区间,避免出现答非所问的错误,其次要结合谢弘微处理谢混家事的具体做法及效果。 依据“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可总结为:谨慎仔细、廉洁正直。 依据“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可总结为:擅长经营、有能力。 【点睛】课外文言文的阅读理解题目四步骤: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题方法。答题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题型选择对应的答题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译文: 谢弘微,是陈郡阳夏人。父亲叫谢思,任武昌太守。堂叔谢峻是司空谢琰的第二个儿子。谢峻自己无子,就以谢弘微为继子,谢弘微本名密,因为触犯了继母的名讳,所以就用字代名。谢弘微孩童时期,风采充溢,但却端庄谨慎,遇上适当的时机才说话。过继后的叔叔谢混有知人之名,见到谢弘微后认为他不同于寻常之人,对谢思说:“这个孩子深沉早慧,将成为才行出众之人,有这样的儿子,也就足够了。”谢弘微自己家里一向贫寒,而继父产业却很丰盈,他却只承继接受了继父的几千卷书而已,遗产俸禄,一概不加过问。谢混的风格高尚峻洁,很少同人交往。只同他的族子谢灵运、谢瞻、谢曜、谢弘微等人因赏析文义而聚会。曾经一同游宴歇息,居住在乌衣巷,所以称之为乌衣之游。谢瞻等人才气横溢,机智善辩,文辞流畅,谢弘微每每以简约的言语使众人信服,谢混特别敬重他这一点,称他为微子。义熙八年,谢混因为是刘毅的同党被诛,他的妻子晋陵公主便把谢混家事托付给谢弘微。谢弘微为谢混家经营生计,管理产业,办事如同在官府办公一般,一枚钱一尺帛收入支出,都有账册记载。高祖登上帝位之后,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从谢混死,到这时已有九年,但谢混家屋宇整齐,仓廪充盈,仆人听从使唤,各有所业,和平常没有什么不同,田地的开垦种植,比原来更有增加。本族外姓的亲戚,朋友故旧,进门见到这么齐整的家境,没有谁不感慨叹息,甚至有人为之流泪,深为谢弘微的德义所感动。谢弘微生性谨严端方,举止必定遵循礼度,事奉继父的亲族,恭敬小心,超过常礼。太祖镇守江陵,以谢弘微为文学。谢弘微因为母亲去世离职。居丧期间以孝道著称,除服后超过一年,仍旧素食不变。谢弘微的兄长谢曜历任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去世。谢弘微为他长时间吃素食,哀戚超过常礼,虽然服丧期满,还是不吃鱼肉。谢弘微从小失去父母,侍奉兄长如同侍奉父亲,兄弟之间非常友爱和睦,当时没有人能够赶得上。谢弘微口中从不说别人坏话,而谢曜则喜欢评议人物,每当谢曜在言谈中涉及别人时,谢弘微就常用别的话题岔开。元嘉九年,东乡君薨,留下资财非常多,园宅十余所,奴仆尚有数百人,而谢弘微一无所取,自己以私人官俸营办东乡君丧事。谢弘微说:“亲戚之间争夺财产,可算是最为鄙贱之事。现在财产多则分用,少则共用,不至于困乏就行了,身死之后,哪里还去管它。”元嘉十年去世,死时四十二岁。皇上为此十分痛惜,派二卫千人营办丧事,一直到葬事完毕。朝廷追赠谢弘微为太常。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野 歌 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 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 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 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16. 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15. B 16. ①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②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解析】 古诗词阅读的考查涉及鉴赏形象、语言、技巧、感情四个基本点,其中思想内容是核心,而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技巧是诗歌的外在形式、是鉴赏诗歌切入的目标和对象。所以这类题,应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去作答。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主要集中对诗意、思想主旨、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查,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将各个选项带入原诗句中进行分析即可。 B项“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错误,诗中“穷”意为“身受压抑遭遇理想困窘,处境艰难”,而不是生活的贫困。属于诗意理解错误。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评价。对诗歌语句含义的理解,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把握诗歌描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考虑诗 句表达的思想情感。本题中需注意“寒风变春柳”、“烟濛濛”两个关键词,展现了柳条的朦胧多姿。这个意象的深层含义就是希望,所以可知作者在困境中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____________”,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__________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3)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____________”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____________”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答案】 (1). 月出于东山之上 (2). 徘徊于斗牛之间 (3). 好古文 (4).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5). 小楼昨夜又东风 (6).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1)“描写明月初升”是提示,同时注意“徘徊”的书写;(2)“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是提示;(3)“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是提示。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平之秋就是人间的天堂,也许比天堂更繁荣一点呢!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果店里陈列出各种各样的葡萄,各种各样的梨,各种各样的苹果,已经叫人够看够闻够吃的了,又加上那些又好看好闻好吃的葫芦形的大枣,清香甜脆的小白梨,只供闻香儿的海棠木瓜,通体有金星的香槟子,可就使人顾不得只去享口福,而是已经辨不清哪一种香味更好闻,哪一种颜色更好看, ① !那些水果都摆列的那么好看,果皮上的白霜一点也没蹭掉,而都被摆成放着香气的立体的图案画,使人感到那些果贩都是些艺术家, ② 。他们还用清脆的嗓音唱出有腔调的"果赞",歌声在香气中颤动,给苹果葡萄的静丽配上音乐,使人们的脚步放慢,听着看着嗅着北平之秋的美丽。在街上的"香艳的"果摊中间,还有多少个兔儿爷摊子,一层层的摆起粉面彩身,身后插着旗伞的兔儿爷,有的骑着老虎,有的坐着莲花,有的肩着剃头挑儿……这雕塑的小品给千千万万的儿童心中种下美的种子。那文化过熟的北平人,从一入八月就准备给亲友们送节礼了。街上的铺店用各式的酒瓶,各种馅子的月饼,把自己打扮得象鲜艳的新娘子;就是那不卖礼品的铺户也要凑个热闹,挂起秋节大减价的绸条,迎接北平之秋。 18. 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对偶、对比、夸张 B. 比拟、比喻、对偶 C. 排比、比喻、对比 D. 拟人、排比、夸张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天很高,是蓝的,也很亮。冬季没有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伏天的暴雨也没有挟着冰雹。”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0.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案】18. C 19. 原文是要强调北平的秋天天气之好,所以应该把相关语句放在后面加以强调,从句式以及表达效果来看,原文更整齐,更有表现力。本部分表现的对象是北平之秋,所以原文的指代更明确一些。 20. ①微微的有些醉意了;②会使美的东西更美一些。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积累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北平之秋就是人间的天堂”是比喻,“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是对比,“果皮上的白霜一点也没蹭掉,而都被摆成放着香气的立体的图案画,使人感到那些果贩都是些艺术家”是比喻,“有的骑着老虎,有的坐着莲花,有的肩着剃头挑儿”是排比,“街上的铺店用各式的酒瓶,各种馅子的月饼,把自己打扮得象鲜艳的新娘子”是比拟。选文没有使用对偶和夸张。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需要结合语句的句式特点分析表达效果。 首先,从句式的选用看,“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中“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与“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同为偏正结构,且使用了“没有……也没有”,使得句式整齐,富有表现力。而改后的句子则比较散乱、连贯不足。 其次,从语意表达的角度看,原文是要强调北平的秋天天气之好,所以“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放在后面。 最后,从与前后文的关系看,“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是“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的原因,应放在前面紧承上文。 【20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补写后的句子要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第一空,依据前文“而是已经辨不清哪一种香味更好闻,哪一种颜色更好看”可知,此处要表达的是“此情此景”令人陶醉。 第二空,依据“都被摆成放着香气的立体的图案画,使人感到那些果贩都是些艺术家”,可知,“艺术家”就是使原本就色香味诱人的水果更具艺术美。 所填句子符合上述意思即可。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李子柒的视频作品取材于中国农家的衣食住行,富有田园气息。②通过李子柒的田园生活,使我们可以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③欣赏田园风光、古风汉服和传统美食,④在纷杂的世界中找到一处清凉。⑤中国人的生活,本来就是动人的,⑥诗意、浪漫的生活,是全世界都能够欣赏并且理解的。⑦但真实的田园生活并不是浪漫、诗意,还需要真正懂农活、爱劳动、肯吃苦才行。⑧李子柒成功的背后,是由于她从清晨到深夜不停歇的付出。⑨没有扎实的基础,没有每个视频成百上千次的重复,没有耐得住寂寞的学习,就不会有诗意的、生活味的李子柒。 【答案】②“通过”“使”保留一个即可;⑥“欣赏并且理解”改为“理解并且欣赏”;⑦“并不”改为“并不全”;⑧删掉“由于”。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应对此类问题,平时要熟知病句的常见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作答时先提取各句子主干,判断句子主干是否存在语病,如果主干没语病,再检查修饰成分之间、以及修饰成分与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语病。 “②通过李子柒的田园生活,使我们可以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中,“通过”与“使”的重复使用造成了句子残缺主语,“通过”“使”保留一个即可。 “⑥诗意、浪漫的生活,是全世界都能够欣赏并且理解的”中,语序不当,对于“诗意、浪漫的生活”,只有“理解”后才能进一步“欣赏”,所以应改为“理解并且欣赏”。 “⑦但真实的田园生活并不是浪漫、诗意,还需要真正懂农活、爱劳动、肯吃苦才行”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与“还”相搭配,应将“并不”改为“并不全”。 “⑧李子柒成功的背后,是由于她从清晨到深夜不停歇的付出”句式杂糅,删掉“由于”或将“成功的背后”改为“的成功”。 【点睛】病句修改要坚持保留句子原意、从简修改的原则,可归纳为增(残缺内容)、删(多余内容)、换(不当用词)、移(错位内容)。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2020年3月3日我国首个5G微基站射频芯片研发成功,目前正在进行封装测试。5G微基站射频芯片项目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有线射频宽带芯片组的拓展。射频基带芯片组可实现600兆每秒的下行速率,完全可与国际巨头的同类产品对标。在中国广播科学研究院进行的标准测试中,相比对标的国际巨头同类产品,抗衰减能力提升了10dB左右,这使其更能适应国内复杂、恶劣的网络环境。射频芯片不光覆盖广电频段,也兼容了工信部刚刚颁发许可的共享室内频段,可以说是为5G时代室内共享微基站量身定做的芯片。 【答案】①射频芯片由我国自主研发②下行速率快,能对标国际产品③适应复杂、恶劣的网络环境④覆盖广电频段,兼容共享室内频段。 【解析】 【详解】压缩语段题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如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属关键语句。二是删减法,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三是连缀法,即将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答案。 本题共五句话,第一句话的关键信息是“我国首个5G微基站射频芯片研发成功”,第二句话的关键信息是“射频芯片项目是我们自主研发的”,第三句的关键信息是“射频基带芯片 下行速率快,完全可与国际巨头的同类产品对标”,第四句的关键信息是“能适应国内复杂、恶劣的网络环境”,第五句的关键信息是“不光覆盖广电频段,也兼容了工信部刚刚颁发许可的共享室内频段” 压缩语段一般为陈述句,根据文段关键信息,首先可判断陈述对象是“射频芯片”,然后将上述关键信息作为谓语,概括合并,压缩在60字内即可。 【点睛】 压缩语段首先应辨明语段的表达方式,针对不同的表达方式,采取不同的应对技巧。说明性语段:抓说明对象,扣住其特征。议论性文段:可以采取抓中心句的方法。记叙性文段,可以通过抓记叙的要素来抓信息。具体操作过程:找——陈述对象、中心事件、性质、结果;写——必须按照题干要求(含标点)、尽可能运用原文词语、尽量运用主谓句表达。 四、写作(60分) 23.请从下面提供的两个作文题中,选择一个题目写作。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抗击新冠肺炎过程中,某电视台“谁是最美的战‘疫’者”栏目推荐了下列四个(组)人及事迹: ①2019年12月29日,武汉首批新冠肺炎患者转入金银潭医院。身患“渐冻症”的院长张定宇和同事们奋战一线,无暇照顾被感染的医生妻子。目前有超过400万基层医务人员奋战在抗疫一线,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感动中国。 ②1月25日凌晨4点,邱贝文(武汉90后餐饮店老板)发了一条朋友圈:24小时为武汉一线医护人员送餐。随后,全家齐上阵、连轴转,仅两天就向武汉的3家医院送出430多份暖心餐。此次战“疫”,众多80后、90后甚至00后以实干担当彰显青春本色。 ③2月13日,在“东京灯会满月节”为武汉募捐的“穿旗袍鞠躬女孩”,来到中国驻日本大使馆,转交募集到的50余万日元善款。“鞠躬女孩”的故事在中国社交媒体刷屏。 ④大年初三,田志阳、臧涛、林大才、孙志远、刘刚(武汉火神山医院建筑工人)开着私家车,赶赴武汉支援火神山医院建设。2月3日,武汉火神山医院正式收治病患,10天“中国速度”的背后,是无数人的努力。 栏目主编请你从中选择一个(组)人,作为新一期最美的战‘疫’者,并给栏目写一篇推荐文章,说明推荐的理由,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省将中考体育上调至100分,用以提高体育课地位,让自觉锻炼成为孩子生活习惯,引导学校、家庭和孩子重视体育;赢得了一片叫好之声。但也有反对之声,认为体育分值增加,会导致学生和家长把劲用在“挣分”上,而非发展体育兴趣与体育技能上;已有家长在打听“哪有培训班”,要给孩子报名“补体育”;在以往中考体测中,搞突击走过场、弄虚作假、冒名替考时有发生,甚至还有考生使用兴奋剂事件。 某报对此专门开辟专栏,就此事展开讨论,请你请结合材料内容,在中考考生、体育教师、家长中任选一种身份,写一篇文章投稿,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大爱温情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中国人回家团圆的脚步,或许我们都未想过那远在天边的疫情会迅速波及中国;未曾想到零三年发生的灾难会如此相似的“重蹈覆辙”;未曾想到我们正在亲身经历这场突如其来的磨难;也未曾想到当我们居家不曾踏出半步时,有多少“逆行者”正在拼命拯救肺炎病人的生命…… “不要急不要急,在医院门口稍等,我马上安排人出来接”“快些,要抓紧,病人的事一刻都等不得,越快越好!”不到1小时内,一瘸一拐的张定宇连接了8个来电。在疫情中坚守的30多天,他往往是凌晨2点刚躺下,4点就得爬起来,各种突发事件、电话,应接不暇。 自2019年12月29日转入首批7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以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在张定宇的带领下已在抗疫的烽火线上连续奋战一个多月了。这里是武汉最大的专科传染病医院,目前收治的全部为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危重患者。 浓眉,皮肤黝黑,风风火火。这是张定宇留给人的第一印象。“全院都晓得我脾气暴,嗓门大!”张定宇笑着说。金银潭医院有600多名医护人员,“雷厉风行”是身边同事对张定宇评价最多的词语。 “性子急,是因为生命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张定宇沉默了一会儿,“我是一个渐冻症患者,双腿已经开始萎缩,全身慢慢都会失去知觉。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 就在张定宇日夜扑在一线,为数百名重症患者转诊开启生命通道时,同为医务人员的妻子,却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十几公里外的另一家医院里独自忍受着病痛,接受治疗和隔离。可是分身乏术的张定宇,有时忙得一连三四天都顾不上去看她一眼。 “倒计时”这个词非常残酷,但张定宇却能坦然使用。他了解自己的病情,但却继续奋斗着,为了爱他的人和他爱的人。他一定可以将自己人生的遗憾降到最低,就如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也正在努力把这场抗疫之战的遗憾降到最低。 面对疫情,以张定宇为代表的医务工作者们是最美的抗“疫”者,他们不计个人安危,迎难而上,以信念为铠甲,以双手为利刃,让残酷无情的病毒无处遁形,让绝望的心溢满温暖。病毒漫天又何妨,只要人间充满爱,心里依旧暖,温情一样可以醉满人间! 体育增分,值得期待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见证了人间大爱,也更懂得了健康的珍贵。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习主席说的“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的理想和信念,但所有的理想和信念都离不开健康的身体。 是的,健康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事业成功的基石,是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也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基础。 岁末年初,云南省首吃“螃蟹”,将中考体育上调至100分,其提高体育课地位、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用意明显,面对这突然消息,作为一名即将要参加中考的考生,我没有一丝慌乱,有的只是庆幸与喜悦。因为从此,我可以“心安理得”地走出教室,走向操场,享受运动带给我的放松和快乐。 并不是我们要逃避“学习”,而是天天深陷于繁重的学习生活,若想应对自如,一个强壮的身体是必不可少的坚强后盾,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我喜欢体育运动,因为它不但可以让我增强体质,让我体力充沛。我喜爱短跑,它可以让我像骏马一样飞奔出去,让我感受百米冲刺,在短时间内,发挥我全部的力量。 或许有人会认为,体育分值增加,会导致学生和家长把劲用在“挣分”上,而非发展体育兴趣与体育技能上。当然我们要警惕这一点,但是即使是真的出现了这一情况,至少也会起到加强体育锻炼的效果不是吗?更有人会担心这一政策会加重我们的负担,因为已有家长在打听“哪有培训班”,要给孩子报名“补体育”。对此我想说,我们从来没有把体育运动当成是负担,而且不得不承认,现在的我们也确实有必要“补体育”,不是为了“挣分”,而是为了“健康”。 当然,作为学生,我们欣喜于这项政策,并不是没有任何的顾虑,我们最怕的是面对“考试指挥棒”,会出现“考什么,补什么”,只顾“加码”“加练”多拿分,而罔顾我们的兴趣和意愿的现象。所以我们渴望相关部门端正体育教育宗旨,立足“健康第一”的出发点,把分数细化到平时体测、体育课出勤率、一小时锻炼和体育技能的掌握中。只有科学合理考核,才能真正体现这项改革的应有之义。 任何的政策都不可能没有丝毫的不足,任何事情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云南省这一做法,至少让我们看到了加强学生的体育教育,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强烈意识。可以预见,提高中考体育分将成趋势,而体育100分的科学推进,更值得期待。 【解析】 【详解】题目一: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这道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所以考生首先要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然后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按要求进行立意、作文。本题的材料为四个(组)抗“疫”英雄事迹,题目要求考生“从中选择一个(组)人,作为新一期最美的战‘疫’者,并给栏目写一篇推荐文章,说明推荐的理由,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所以这篇文章第一要对素材有所选择,不可笼统来写;第二要写“抗‘疫’者”的事迹,因为这体现推荐的理由;第三要包含自己的认识和思考,这个“认识和思考”可以表达对这些“逆行者”们的敬意,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是赞美、感激、感动等。在语言上不妨多用些直接抒情的句子,把浓烈的感情用质朴的语言直接抒发出来,表达自己的敬佩、感动,更具有感染力。 参考立意: 1.仁心仁术,大爱无疆。 2.致敬“最可爱的人”。 3.最美战“疫”者。 4.你们就是英雄。 作文结构示例: 标题:《大爱温情》,抒情意味浓烈,富有深情。 开篇:在高度概括材料的基础上,使用排比修辞,指出疫情的严峻、“逆行者”的伟大。引出写作对象“有多少‘逆行者’正在拼命拯救肺炎病人的生命”,表达对英雄的赞美和敬意。 文章主体:围绕英雄张定宇感动自己的行为来回顾,叙议结合,字里行间流露的是对张定宇及其所在医院医务工作者的无比敬意。从生活中和抗击疫情有关的小事、小细节入手,写英雄张定宇面对疫情时的言行举止,从而能够更加彰显他们的崇尚和英勇,这样的写作上能够更加细腻,在画面上能够更加具体,在情感上能够更加真诚,更加有利于展现英雄的真实面貌,引发读者的共鸣。在回顾时加入自己的一些认识和思考,进一步写出自己的敬意。 文章结尾:明确推荐理由:他们不计个人安危,迎难而上,以信念为铠甲,以双手为利刃,让残酷无情的病毒无处遁形,让绝望的心溢满温暖!由点带面,由个体上升到很多的“逆行者”们,他们的行为和精神展现的更加突出,写出这些英雄对自己心灵成长的影响。表达对他们的赞美。 作文素材积累: (1 )一场与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前线除了医生、护士、警察、记者,还有解放军、科学家的身影。在大家都期待超级英雄的降临时,一个又一个普通人把自己的所能拼凑起来,创造了划破黑夜的光明。疫情面前,众志成城,一句句铿锵有力的声音,一双双汗水浸透的双手,一个个逆向而行的身影……给国人带来了无穷的力量和共同打赢这场战役的希望,他们才是这个时代的英雄。 (2)国,这是个充满爱与力量的国家。在这儿,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以光速拔地而起,小汤山医院也已开建。在这儿,处处都是爱,医者不计生死,民众不计报酬;在这儿,从不缺乏善良的人,从不缺乏爱国者;在这儿,“大爱”续写着中国故事。 (3)这世上,哪有什么天生的英雄。只是因为有人需要,才有人愿意牺牲自己成为英雄。扶危渡厄,医者担当。这个世界如果真有天使,那一定就是这般模样。 (4)虽然行业不同,领域不同。但为了这个国家默默奉献你们,都是民间英雄! (5)这场肺炎疫情,早已不是只属于某一群人的战役。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看到的,是手足同袍,所有友好人士力量的汇聚。 (6)尽管新冠病毒来势汹汹,但我们也因为每个人一点一滴爱的汇聚,让世界变得格外温暖而充满力量。 (7)鲁迅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些白衣天使,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为民族担当,不愧为中国脊梁。 题目二:此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此题由材料+作文要求构成,故本题是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主要内容是某省将中考体育上调至100分这种行为引发人们的议论,主要有两种,反对和赞成;题干要求“请你请结合材料内容,在中考考生、体育教师、家长中任选一种身份,写一篇文章投稿,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这类作文最重要的是认真审题,从题目中审出具体“任务”,本题的关键要把握三点:第一要“就此事展开讨论”,“此事”即材料中的中考体育上调至100分;第二要“在中考考生、体育教师、家长中任选一种身份”;第三要“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这三点是作文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此外,材料中出现了不同的观点,作文时,在明确自己的观点后还应该对其它观点有所关照。 参考立意: 1.体育强身。 2.完全人格,首体育。 3.科学推进体育100分。 4.体育也应和数理化平起平坐。 作文结构示例: 文章题目:《体育增分,值得期待》,亮明观点。 开篇:从“疫情”的思考写起,指出健康的重要性。 文章主体:接着针对“某省将中考体育上调至100分”的现象进行分析,表明自己的观点,同时照应材料中出现的不同呼声;然后指出自己的顾虑,并提出了自己的希望和建议; 结尾:最后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体育100分的科学推进,更值得期待。 作文素材积累: (1)体育是人类自我完善的伟大创造,是力与美的象征。所以,我们一定要多加强体育锻炼,感受体育,使自己成为一个体育健儿。 (2)我们的生活时时刻刻都离不开体育。有了体育,人们的生活才多姿多彩,通过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陶冶情操。学校的操场、篮球场、乒乓球桌等等,以及社区的健身设施、游泳池、羽毛球馆等都是体育锻炼的好场所。每天的体育课,使我们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得到了放松。 (3)同学们,让我们走出教室,走进操场,走近阳光,呼吸新鲜的空气,沐浴和煦的阳光,踊跃参加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锻炼健康的体魄,体会运动的快乐。 (4)不言体育而空言道德,空言智识,言者暗矣,听者心厌矣,究于事实何裨之有? ——恽代英(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5)身体教育和知识教育之间必须保持平衡。体育应造就体格健壮的勇士,并且使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体格。——柏拉图 (6)德志皆寄予体,无体是无德志也。——毛泽东 【点睛】高考作文技巧点拨:把握五个层面,即把握时代、社会、生活、人文、哲理五个层面。高考作文命题,始终体现着时代性、社会性、生活性、人文性和哲理性。虽然命题本身不一定体现高考当年的热点,但作文肯定要体现出生活年代的特征,所以高考作文即使不考热点问题,仍然要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事件的看法,考查学生对社会上一些现象的看法,这些都是和学生的所学、所思、所想分不开的。高考既然提倡学生说真话、抒真情,那就离不开学生的实际,同时也离不开时代生活和时代精神。另外,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辨是文章走向深刻的标志,也是高分佳作的亮点所在,考生在备考时应予以高度重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