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4-23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 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书法的气质就是中国人的气质 气质原本指人的生理、心理等素质,是相对稳定的个性特点,也指风度、模样。借用到书法上来,讲的也是其稳定的个性特点。书法的气质便是在色彩、布局、笔墨、线条中展现。那么,除了表现之外,书法的气质来源于哪里呢?一个人的气质是一个人内在涵养和修养的外在体现,是内心平衡及文化修养的结合,是持之以恒的结果。同样,书法的气质也是数千年中华文明的结晶。书法的气质首先来源于法度,书法的“法”就是方法和尺度。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字由篆而隶,进而有楷、草,在书写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法度。从单字结构到章法布局,再到笔墨精神,都有一整套行为规则,不同的书写者如何拿捏运用这些规则,便是“度”。面对同一规则,每个人运用的度不同,所以形成了风格迥异而又内在统一的书法作品。 书法的气质,更重要的是来源于中国历代文人的心灵累积。这种累积,不仅是总和,更多的是特质。文人,是笔墨里生出来的魂灵,这样的魂灵,源于笔墨,而又付于笔墨。书法是他们的心迹,如果说“迹”是书写,由心而生的迹则是书法。书法最讲心迹。“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讲的便是这个道理。中国文人的气质成就了书法的气质,从这个意义上讲,书法的气质也代表了中国文人的气质,更是代表了中国传统文人的气质。讲书法,最具特点的两句话是:结构严谨,法度庄严。两个 “严”字,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和书法的高度自律精神。 法籍华人哲学家熊秉明说:“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这是从哲学的角度来讲书法的地位和意义。书法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汉字最初多是象形文字,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而随着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书写要求更加简便、快捷,汉字越来越抽象,越来越符号化。而书法把这种生活的具体和符号的抽象统一起来,用真、草、隶、篆各种书体,各种书写风格,把这种黑白、动静、虚实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仅体现了“极高明而道中庸”,而且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哲学的精髓: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思维、情感与生活的统一。从《兰亭序》“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欣喜、《祭侄文稿》“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的悲痛,到弘一法师临终写的“悲欣交集”,无不表现出活生生的灵魂与现实的对话。中国哲学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书法便是这种结晶的表现形式之一。所以说,书法的气质就是中国人的气质。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气质原本指人的生理、心理等素质,也指风度、模样,是内在稳定不变的个性特点。 B.书法的气质是数千年中华文明的结晶,书法的气质来源于法度,即方法和尺度。 C.中华文字在长期的书写中经历了篆、隶,楷、草的阶段,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法度。 D.书法的气质影响了中国文人的气质,从这一意义上说书法的气质就是中国人的气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由“气质”这一概念说起,从而引发出后文对“书法的气质”的分析论述。 B.文章第二段论述了中国历代文人的心灵累积是书法的气质的重要来源这一问题。 C.文章第三段所举《兰亭序》等例,为书法的书写风格“极高明而道中庸”提供论据。 D.文章善用引证,大量的经典名言警句,为作者论证其观点提供了充实而有力的论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书法的气质在色彩、布局、笔墨、线条中展现,每一幅书法作品的气质都完全不同。 B.书法作品的风格迥异而又内在统一,是因为不同的书写者对同一规则拿捏运用的“度”不同。 C.书法特点中的两个“严”字,体现出中国传统文人和书法的高度自律精神。 D.汉字最初是象形文字居多,而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发展,汉字越来越抽象和符号化。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且说宝钗,迎春,探春,惜春,李纨,凤姐等并巧姐,大姐,香菱与众丫鬟们在园内玩耍,独不见林黛玉。迎春因说道:“林妹妹怎么不见?好个懒丫头!这会子还睡觉不成?”宝钗道:“你们等着,我去闹了他来。”说着便丢下了众人,一直往潇湘馆来。正走着,只见文官等十二个女孩子也来了,上来问了好,说了一回闲话。宝钗回身指道:“他们都在那里呢,你们找他们去罢。我叫林姑娘去就来。”说着便逶迤往潇湘馆来。忽然抬头见宝玉进去了,宝钗便站住低头想了想:宝玉和林黛玉是从小儿一处长大,他兄妹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嘲笑喜怒无常,况且林黛玉素习猜忌,好弄小性儿的。此刻自己也跟了进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罢了,倒是回来的妙。想毕抽身回来。刚要寻别的姊妹去,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穿花度柳,将欲过河去了。倒引的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 宝钗也无心扑了,刚欲回来,只听滴翠亭里边嘁嘁喳喳有人说话。原来这亭子四面俱是游廊曲桥,盖造在池中水上,四面雕镂槅子糊着纸。 宝钗在亭外听见说话,便煞住脚往里细听,只听说道:“你瞧瞧这手帕子,果然是你丢的那块,你就拿着,要不是,就还芸二爷去。”又有一人说话:“可不是我那块!拿来给我罢。”又听道:“你拿什么谢我呢?难道白寻了来不成。”又答道:“我既许了谢你,自然不哄你。”又听说道:“我寻了来给你,自然谢我,但只是拣的人,你就不拿什么谢他?”又回道:“你别胡说。他是个爷们家,拣了我的东西,自然该还的。我拿什么谢他呢?”又听说道:“你不谢他,我怎么回他呢?况且他再三再四的和我说了,若没谢的,不许我给你呢。”半晌,又听答道:“也罢,拿我这个给他,算谢他的罢。──你要告诉别人呢?须说个誓来。”又听说道:“我要告诉一个人,就长一个疔,日后不得好死!”又听说道:“嗳呀!咱们只顾说话,看有人来悄悄在外头听见。不如把这槅子都推开了,便是有人见咱们在这里,他们只当我们说顽话呢。若走到跟前,咱们也看的见,就别说了。” 宝钗在外面听见这话,心中吃惊,想道:“怪道从古至今那些奸淫狗盗的人,心机都不错。这一开了,见我在这里,他们岂不臊了。况才说话的语音,大似宝玉房里的红儿的言语。他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犹未想完,只听“咯吱”一声,宝钗便故意放重了脚步,笑着叫道:“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一面说,一面故意往前赶。 那亭内的红玉坠儿刚一推窗,只听宝钗如此说着往前赶,两个人都唬怔了。宝钗反向他二人笑道: “你们把林姑娘藏在那里了?”坠儿道:“何曾见林姑娘了。”宝钗道:“我才在河那边看着林姑娘在这里蹲着弄水儿的。我要悄悄的唬他一跳,还没有走到跟前,他倒看见我了,朝东一绕就不见了。别是藏在这里头了。”一面说一面故意进去寻了一寻,抽身就走,口内说道:“一定是又钻在山子洞里去了。遇见蛇,咬一口也罢了。”一面说一面走,心中又好笑:这件事算遮过去了,不知他二人是怎样。 (选自《红楼梦》第二十七回)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开头形象地呈现了人物活动的场面,渲染了园内热闹的气氛,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不可多得的仕女画。 B、 文中对蝴蝶飞舞时的形态描写十分逼真,不仅为文章增添了绘画美,而且很自然地引出了宝钗扑蝶的场景。 C、 “宝钗便煞佳脚往里细听”,一个“便”字表明宝钗想要偷听丫鬟们的对话,真实而生动,富有神韵。 D、 本选段以宝钗的行踪为线索,情节相对简单,但跌宕起伏,很有波澜性,读来有一种曲折回环之美。 5、 文中运用哪些方法刻画了宝钗的什么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6、 请探究文中设置“宝钗扑蝶”情节的作用。(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据多家媒体报道,多项研究显示近年来全世界的蜜蜂数量减少,甚至存在灭绝风险,蜜蜂数量锐减已是一个全球性的大问题。 在坊间传闻中,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蜜蜂消失后,人类只能活四年。”这个假托爱因斯坦的说法虽然已被证实确实为“假托”, 但却从一定程度上昭示了蜜蜂的特殊性。 在人类发现蔗糖和甜菜糖之前,是蜜蜂生产的蜂蜜开拓了人类舌头味蕾上最初的甜。假如蜜蜂灭绝了,首先人类可能再享受不到蜂蜜的美味了。其次,除了玉米,小麦、大米等风媒作物以外,全球约 30%的农作物都依赖虫媒授粉,如果传粉昆虫消失,虫媒作物的产量就会显著下降,有些甚至会出现减产甚至绝收的危机,人口数量持续暴增的人类将面临严重的饥荒。有研究表明,相比人工授粉,昆虫授粉可以使大多数作物的产量质量都得到提高。而相比苍蝇、黄蜂、甲虫这些授粉昆虫,能够大规模家养的蜜蜂在授粉上更高效更专业。 (摘编自《假如蜜蜂灭绝人类只能活四年?》2018 年4月3日《中国妇女报》) 材料二 蜂蜜的主要成份是果糖和葡萄糖,在自然界中是非常珍贵的能量来源,是许多动物都无法拒绝的诱感,通过法国及西班牙岩画上的证据推测,人类大约从旧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在野外获得蜂蜜了。 为了获得秘密的蜂蜜来源,古埃及人最早对蜜蜂进行驯养。作为最早被人类驯养的昆虫之一,西方蜜蜂随着人类活动被带到世界各地。目前除南极洲外,每个大陆均有西方蜜蜂分布。但毕竟西方蜜蜂对于许多地区来说是一种人为引入的外来物种。由于它们强大的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一些本土的野生蜜蜂种群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 以中国为例。西方蜜蜂于1896年被引入,由于它们体型较大,竞争能力强,造成我国野外分布的原生种类中华蜜蜂的分布区域迅速缩小,而一些本土生态系统中依赖中华蜜蜂传粉的植物,西方蜜蜂很少拜访,进而也影响到植物授粉量。 (摘编自《“蜜蜂消失后,人类只能活四年”》,2018 年5月1日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 材料三 为了防患于未然,科学家们也开始着手研究“机器蜂”或其他替代品,来实现蜜蜂的授粉功能,以应对未来蜜蜂可能消亡的糟糕情况。但从目前來看,短期内都无法代替蜜蜂。 想要生产1千克的蜂蜜,辛勤的蜜蜂必须要完成200万朵花以上的巨大“工作量”,90万英亩(约 3642.1平方千米)的杏仁树,需要蜜蜂为3万亿朵花来投粉。像无人机授粉这种方式需要远程操控,指挥整个蜂群那样的一大群无人机似乎不切实际。 只能寄希望于未来某日,通过使用全球定位系统和人工智能,无人机有一天“学会”自己飞行。 机器蜂无法像真正蜜蜂-一样“酿造”香甜的蜜,因为蜂产品内部有蜜蜂自身携带的生物活性物质,这点是机器蜂完全不可能取代的。 另外,在传粉昆虫和开花植物的协同进化过程中,蜜蜂等昆虫逐渐形成了高效传播花粉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这也是机器蜂难以具备的。 (摘编自《假如蜜蜂灭绝,人类只能活四年?并非耸人听闻》2017年4月24日新浪科技)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蜜蜂消失后,人类只能活四年”虽然不是爱因斯坦所言,但蜜蜂消亡会造成人类毁灭的观点却非常荒诞。 B. 人类驯养蜜蜂的历史非常悠久,相关证据显示,大约在旧石器时代古埃及人就开始对蜜蜂进行驯养以获取蜂蜜。 C.科学家想用机器蜂替代蜜蜂的所有功能,短期内还难以成为现实,因为蜜蜂自身携带的生物活性物质,机器蜂完全不可能取代。 D.蜂蜜不仅给人提供珍贵的能量,而且在人类发现蔗糖和甜菜糖之前,还是唯一的甜味剂,带给人味觉上的享受。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假如蜜蜂真的灭绝,会对人类农业生产造成较大的打击,甚至会出现减产甚至绝收的危机,人类将面临严重的饥荒,引发全人类的生存危机。 B.蜜蜂在授粉上更高效更专业,是因为苍蝇、黄蜂、甲虫等其他传粉昆虫不具备高效传播花粉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C.近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不管是家养蜜蜂还是野生蜜蜂,其数量都在急剧减少,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蜜蜂已经刻不容缓。 D.西方蜜蜂的引入扩大了蜜蜂总量,但也挤占了本土蜜蜂的生存空间,本地蜜蜂以及依赖本土蜜蜂授粉的植物前景堪忧。 9.在蜜蜂数量锐减的现实面前,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虫媒作物的授粉问题?请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其详明。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 五载复还。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钢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杨,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A、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曾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C、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D、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六艺,儒家的六种经书——《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 B.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者称为“孝廉”。 C.下车,古代可以代指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 D.乞骸骨,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是古代官吏因年老请辞的委婉说法。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衡聪颖明慧,善于广泛学习。他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游学到“三辅”之地,并进入洛阳到太学参观、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 B.张衡品格高尚,不慕世俗虚荣。他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三公的公署征召,都没有就任;皇帝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为郎中,他也没去。 C.张衡“善机巧”,造候风地动仪。候风地动仪的质地、尺寸、形状、文饰以至整个结构的“巧制”、测定时的效验都体现了他高超的制作水平。 D.张衡不畏权贵,为政机智果断。河间王和很多豪族大户,胡作非为;张衡担任河间相后严厉治理,先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 然后一下子同时逮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5分) (2)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2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跋①子瞻和陶诗黄庭坚 子瞻谪岭南,时宰②欲杀之。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出处③虽不同,风味乃相似。 【注】①跋(bá):文体的一种,多写在书籍和文章的后面。②时宰:当时的执政者,指章悖。③出处:指出仕和退隐。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首联不用“章悖”之名而用“时宰”二字,含有宰相弄权、排斥同僚指深意。 B、 颔联用寻常的动作“吃”与“和”,褒赞子瞻不以迁谪为意而泰然处之的品格。 A、 颈联高度评价渊明、东坡的人品,借东坡“百世士”衬托渊明的千载遗风。 B、 尾联以“虽”与“乃”二字呼应转折,着“风味”二字含蓄蕴藉,意味深长。 15.颔联中的“细”字耐人寻味?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诗经·氓》中“ , 飞》中“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所写的婚俗相似。 ”两句所写的做法与《孔雀东南 (2) 《赤壁赋》描写游人任凭一叶扁舟随意飘荡,在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句子是: “ , 。” (3) 《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荒谬心态的句子是 “ , 。” (4) 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运用典故痛惜北方沦陷区的宋朝百姓已经忘却战败的历史,安于北方统治的两句是“ , 。”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我蹲在日本茶园的一个小池塘边,为慢慢畅游在水底睡莲之中琳琅满目....的鲤鱼所陶醉。这是我最快乐的童年记忆之一。 ②动物的游戏,究竟是为了“演习”,为了“自娱”,为了“学习”,还是为了“锻炼”?研究者们对这 几种假说各执己见....。 ③王熙凤不仅遭到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受婆婆的气,在贾府一贫如洗....的衰弱局面下,她以病体恃强支撑,终因心劳力拙而死。 ④幼儿开始学走路、说话和认识世界,这时同母亲的关系就失去了一部分相濡以沫....的重要性,而同父亲的关系开始重要起来了。 ⑤地球这个行星上有充满氧气的蓝天,有碧波荡漾的海洋,有凉爽的森林,还有柔软的草地。这无疑是 一个生机勃勃....的星球。 ⑥年轻人的一个优点就是不会由于世俗的约束而畏葸不前....,而这种约束对于大多数成年人而言通常似乎又很难超越。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不但优秀的科普作品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还能带领我们进入全新的科学天地,激发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 B、 《人间喜剧》包括九十多部小说,描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大致由分为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三大部分组成。 A、 由于《红楼梦》没有停留在琐屑的生活细节的描写中,而是深入挖掘了日常生活中的诗意,使作品洋溢着充沛的抒情性。 B、 鲤鱼和我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宇宙之中,从不进入对方的世界,我们之间被水面这一薄薄的“栅栏”分隔开来。 19、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所有这一切都唤起游子们浓郁的中华情! ②中华文化虽历经劫难,却经久不衰,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③文化,就其广义而言,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④还有那端午的龙舟,中秋的月饼,重阳的登高,阴历年大门上贴的红纸黑字的春联。 ⑤中华儿女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在天之涯、海之角,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根——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四合院,故乡的竹篱笆。 A. ③①②⑤④ B. ③②⑤④① C. ②⑤④①③ D.②①④⑤③ 20、下面是四种实用文的摘录,请根据文体特点,找出每条摘录的不得体之处,并作修改。(5分) (1) 校团委会决定6月24日晚在学校树人广场举办2018届“卢阳春”毕业晚会,欢迎各位同学莅临。(校团委会通知) 将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 (2) 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梵净山参观红云金顶,我是导游小张,我将鼎力为大家服务。(解说词)将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 (3) 你寄来的特产我笑纳了,这些家乡特产,让我忆及你对我一贯的关心,不胜感激。(便条)将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4) 某同学于8月8日上午拾得钱包一个,内有人民币48元及饭卡等物,请失主前往学生处找李干事认领。(招领启事) 将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 (5) 昨天下午放学后,我骑车回家,不慎跌倒,扭伤足踝,不能到校学习,需请假三天,务必批准。 (某学生请假条) 将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 21.微写作(6分) 座右铭是人们激励、警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请你从《论语》中找一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 铭,并加以阐述理由,不少于80字。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易中天教授在《闲话中国人》说,人生有三“得”,即:学习时沉得住气,成功后弯得下腰,失败 时抬得起头。这三“得”也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准则和必备的素质。 对上述“三得”,你有何思考?请选择其中的“一得”,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 高二考试试题答案 1.题中A项,偷换概念,“内在稳定”应为“相对稳定”;B项,以偏概全,见第一段“书法的气质首先来源于法度”,第二段开头“更重要的是来源于中国历代文人的心灵累积。”D项,曲解文意, “书法的气质影响了中国文人的气质”有误,原文是“中国文人的气质成就了书法的气质。 2.题中C项,《兰亭序》等例,应为“书法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哲学的精髓:……思维、情感与生活的统一”提供论据。 3.题中A项,无中生有,“每一幅书法作品的气质都完全不同”在文中缺少依据。 4.C(“表明宝钗想要偷听丫鬟们的对话”分析错误,是好奇心驱动下的无意偷听) 5.本文主要运用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刻画了薛宝钗的思虑周全、天真烂漫、机智灵活的形 象特点。(3分)从“见宝玉进去了,宝钗便站住低头想了想”,生怕自己进去让宝玉不便、黛玉嫌疑的心理活动,体现了她思虑周全的性格;(1分)从宝钗追赶蝴蝶的动作描写可以看出她天真 烂漫;(1分)从她怕红玉坠儿发现自己偷听谈话的语言描写可以看出宝钗机智灵活的形象特点。(1分) 6.①这段“宝钗扑蝶”描写生动活泼,有一种昂然的春意,丰富了宝钗的人物形象,体现了其天真烂 漫的少女情怀。(3分)②起到了过渡的作用,蝴蝶将宝钗引至滴翠亭,自然过渡到下面的“隔窗偷听”从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情节环环相扣,无任何渲染雕琢。(3分) 7. D(A“非常荒诞”错,原文第一自然段表明造成人类毁灭的这种观点并非荒诞;B“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在野外获得蜂蜜的时间,埃及人养蜂的时间文中没有交代;C“替代蜜蜂的所有功能” 错,原文说的是“实现蜜蜂的授粉功能”) 8. B(B归因错误,主要原因是蜜蜂“大规模家养”;另,“其他传粉昆虫不具备”错,原文最后一句是“蜜蜂等昆虫”。) 9. ①扩大家蜂饲养规模;②加强本土野生蜜蜂的保护;③采用人工授粉;④加快完善“机器蜂” 和无人机授粉技术。(每点2分,共6分,答对三点即可) 10.C 11.A(“六艺”文中指礼、乐、射、御、书、术六种学问和技能。) 12.B(他去了,从“再迁为太史令”可知。) 13.(1)(这篇赋,他)精心构思润色,用了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能出众,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精思”“乃”“奇”“不应”各1分,句意1分。) (2)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相符,灵验如神。从古籍的记载中,从来没有这件事。 (“之”“合契”“自”“未之有也”各1分,句意1分。) 14、C 15、 (1)苏轼身处困境仍心态平和;(2)与陶渊明心灵契合;(3)与“风味乃相似”呼应(一点2 分,三点6分) 15、 (1)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2)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3)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17、C(①琳琅满目:意为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句子说的是“鲤鱼”,并非是珍贵的东西,使用错误;②各执己见:各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③一贫如洗:穷的像用水洗过似的,什么都没有,形容十分贫穷。句子说的是王熙凤的衰弱局面,并不是说的什么都没有,使用错误;④相濡以沫: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这时同母亲的关系就失去了一部分…的重要性”“而同父亲的关系开始重要起来了”,这里突出的一种血缘,应该选择“休戚相关”;⑤生机勃勃: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⑥畏葸不前: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18、D(A关联词语位置不当。B杂糅,去掉“由……组成”。C成分残缺,去掉“由于”。) 19、B(选自必修四《中华文化精神》) 20、 (1)将“莅临”改为“积极参加”;(2)“鼎力”是敬辞,改为“全力”;(3)将“笑 纳”改为“收到”;(4)将“48元”改为“若干”;(5)将“务必”改为“请予”。 21、 结合所学《论语》相关知识,调动平时积累,组织语言作答。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