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4-23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文)卷·2019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10月月考(2017
牡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 文科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 1.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 王道和民主政治 B. 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C. 仁政和道德教育 D. 实行人治和法制 2.有学者指出,儒家文化“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安详而有层次的社会……不像面积与中国等大的欧洲,一直四分五裂,国家居然有二三十个之多”。可见,该学者高度肯定儒家文化的 A. 民贵君轻观念 B. “大一统”观念 C. “君权神授”观念 D. “天人感应”观念 3.《吕氏春秋》载:“夫攻伐之事,未有不攻无道而伐不义也。攻无道而伐不义,则福莫大焉,黔首(百姓)利莫厚焉。”此观点直接反驳的是 A. 老子的“无为”思想 B. 墨子的“非攻”思想 C. 荀子的“王道”思想 D. 孟子的“仁政”思想 4.西汉中期,有一位书生前往长安投考太学,他不必准备的材料是 A. 《诗经》 B. 《春秋》 C. 《韩非子》 D. 《礼记》 5.“自宋以来,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突出影响表现在 A. 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 B. 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 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 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6.1934年,陈寅恪先生指出:“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下列能佐证上述论断的是 A.早期儒学 B. 老庄之学 C. 汉代儒学 D. 宋明理学 7.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留下饱含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 乙:“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A. 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B. 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C. 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D. 王夫之、程颢、王阳明、顾炎武 8.柏拉图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不得回头。结果柏拉图走到麦田尽头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爱情”。这则故事反映了苏格拉底 A. 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B. 强调理性,并主张认识自我 C. 对爱情提出更高的美德要求 D. 否认绝对权威,并批判道德 9.罗索在他的《西方哲学史》中写道:“文艺复兴不是民众性运动,而是少数学者和艺术家的运动,受到一些慷概的文艺奖励,特别受到崇尚人文主义的教皇的赞助。假若当初没有这些奖励者,它取得的成功说不定会小得多。”此观点 A. 全面分析了文艺复兴发生的原因 B. 正确解读了文艺复兴的运动性质 C. 说明上层阶级助推了文艺复兴 D. 没有看到群众性运动的真正力量 10.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惟独禁人的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是 A. 启蒙思想;民贵君轻 B. 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 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 信仰得救;致良知 11.14—17世纪古希腊、古罗马的灵感激发了文学、艺术和知识的变革。这场变革从意大利,迅速传遍欧洲,形成传统上所说的 A. 文艺复兴 B. 宗教改革 C. 启蒙运动 D. 思想革命 12.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是西方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表现在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 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 13.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了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这个人是 A. 马丁·路德 B. 克伦威尔 C. 亨利八世 D. 加尔文 14.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方面远远超过了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 A. 彻底批判教权主义 B. 不仅批判专制主义,还对资本主义近代社会制度提出了设想 C. 否定专制王权,追求民主自由 D. 影响波及亚洲、美洲 15.数学史专家钱宝琼(1892-1974)深入研究《九章算术》后,认为《九章算术》的编纂者对待数学的态度是:“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搞清楚,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钱宝琮认为科研应该适可而止 B. 数学知识很难适用于生活实践 C. 《九章算术》的实用性相对有限 D. 中国古代科学缺乏理论性深究 16.英国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总论》中写道“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的方面都是如此。”这说明 A.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领先世界被广泛认可 B. 宋代在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突出地位得到广泛认可 C. 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峰时期 D. 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是在两宋时期完成的 17.明代中后期,大部分图书采用注释和注音的编写方式。如《唐书志传》一书中“尔兄日前饮酒至酣”,编者对“饮酒至酣”做了注释:“半醉也”;《详刑公案》一书中“事系无辜不究”,编者对“辜”的读音做了注释:“辜音孤”。这类现象反映出当时 A. 文化发展呈现大众化趋势 B. 科举改革影响了书籍出版 C. 学术思想适应了社会转型 D. 商业发展冲击了学校教育 18.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文字的频繁使用 B. 书写材料的不同 C. 各国变法的实施 D. “书同文”的推行 19.中国画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种类繁多。下列选项按同一标准划分正确的是 A. 文人画山水画宫廷画 B. 工笔画写意画文人画 C. 山水画文人画人物画 D. 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20.清末民初,在上海出现了“海派京剧”:即用京剧形式表现当时的生活,如《潘烈士投海》《新茶花》等,在唱腔、表演、舞台布景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这说明 A. 京剧从形式到内容发生根本变化 B. 在西方文化影响下京剧重获新生 C. 海派京剧革新适应现代生活需要 D. 海派京剧是传统戏剧的发展方向 21.据史蒂芬•法辛《艺术通史》记载,1874年,一群被巴黎沙龙拒绝的画家自行举办“艺术家、画家、雕刻家无名社团联展。”他们的作品不随时尚,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绘画技法也有创新。后人称“他们的画作改变了人们观看世界的方式”,“标志者现代艺术的发端。”这次联展的著名作品是 A. 大卫《马拉之死》 B. 梵高《夜间咖啡馆》 C. 莫奈《日出•印象》 D. 修拉《大碗岛上的周日下午》 22.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 A. 马丁·路德推动宗教改革,主张与“上帝直接对话” B. 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了生物“神创说” C. 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使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 D.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否定绝对的时空观 23.西方历史学家指出:“当人们谈及最近几代人中被传入日本等东方国家的西方文明时,我们不是指希腊罗马哲学和人文主义思想,也不是指日本的基督教化,而是指在17世纪后半叶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这里的“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是指 A. 牛顿创立经典力学 B. 瓦特改良蒸汽机 C.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D. 爱因斯坦相对论 24.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中国应创设新式海军,发展工业与航运,倡导海洋风气,转移国民观念,只有掌握海权才能在“西人以动力横绝五洲”之际以实现“制夷”的目标。对魏源的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A. 从海洋文明发展的视角审视民族危机 B. 将发展资本主义与抵制侵略有机结合 C. 实现了从“师技”到“师道”的转变 D. 成功扭转了中国重陆轻海的传统观念 25.一位传教士将他描述为“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人”。对他来说,“没有一个国家比得上中国,没有人比得上中国人,也没有宗教比得上儒家。虽然他创办了许多的现代化事业,但他从不提倡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和道德教化。”这位传教士所描述的“他”应该是 A. 林则徐 B. 洪仁玕 C.张之洞 D. 郑观应 26.有学者认为,西方的启蒙是一种“內源”式、持续式的启蒙,而近代中国的启蒙则是“外源”式、突变性的启蒙。导致中国思想启蒙出现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 西方文明的冲击 B. 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C. 政府的腐朽统治 D. 儒家思想根深蒂固 27.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果按此次序排列,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A. 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B. 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C. 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D. 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8.“五四”前后搬入中国的种种社会主义学理(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工读主义、新村主义、基尔特主义等)虽曾一度汇成涌流之潮,极其明显地影响过那个时候的社会思想和学术思想,但在短短几年之后就波平浪静,了无痕迹了。只有马克思主义在风雨之中扎根在了中国社会。这说明 A. 马克思主义完全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 B. 五四运动证明资本主义不可行 C. 马克思主义扎根于中国是历史的必然 D. 当时的北洋政府倡导思想自由 29.蒋介石在日记中说:“吾愿死于青天白日之旗下,吾为国民革命而死,吾为三民主义而死,亦即为共产主义而死也。”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蒋介石撰写上述日记的时间应该在 A. 1926年前后 B. 1937年前后 C. 1945年前后 D. 1949年前后 30.列宁在评价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时说:“在亚洲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中,是什么经济必要性使得最先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土地纲领能够被人接受呢?这是因为必须摧毁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封建主义。”这反映了 A. “平均地权”政策具有很大空想性 B. 封建土地制度依然在中国占支配地位 C.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是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 D. 俄国革命受到了“平均地权”影响 31.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以下对毛泽东著作的贡献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论 B. 《新民主主义论》——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及前景 C. 《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D.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 32.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B.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 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 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33.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文入画因其贵族性、封建性而受到几乎绝对意义上的排斥;然而,在1956年后中国传统绘画包括文人画也因其“民族性”这一特色获得了更大意义上的生存空间。这一变化表明 A. 思想解放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B. 政策转变影响传统文化的发展 C. 文化领域“左”倾错误得以纠正 D. 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基本确立 34.邓小平指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基本建设,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这段话揭示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带来的最重要的社会影响是 A. 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B. 发扬了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 C.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D. 促进了中共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 35.“东方红一号”卫星为我国作出的贡献是 A. 增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 B. 标志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C. 打破了美苏核垄断 D. 标志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继续领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三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 36、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材料二 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材料三 宣圣谕。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 ——(明)《虎墩崔氏族谱·族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4分) (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主要内容。(3分) (3)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3分)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材料二 启蒙运动时期法国一些主要思想家的观点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三位思想家的共同主张?依据材料二,分别概括三人各自的主张(5分) (2)上述东西方两种思想对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3)中国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虽然出现的比较早,为什么思想高度及社会效果却远不如法国的启蒙思想?(3分)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维新思想一览表 人物 著作 部分观点摘录 康有为 《孔子改制考》 “天下大同”、“言民权”、“托古改制”…… 梁启超 ① “伸民权”、“设议院”“兴学校”、“实行君主立宪”…… ② 《仁学》 “仁以通为第一义”、“宣扬维新”、“破处等级,冲破罗”…… 严复 《天演论》 ③ ——据人民版《历史·必修三》等整理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在此以后”中的“此”的具体史实。在“此”前后外国的渗透方式有何变化?(5分) (2)将表中序号所标注的内容填写完整。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维新思想的特点。(5分) 历史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 B B C A D B B C C A B A B D B A A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D C C B A A C A A C A A A D B C B 36、 (1)根本:孝悌。(2分)政治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实施仁政。(2分) (2)主要内容:家庭和睦;宗族团结;乡里和谐。(3分) (3)态度:尊崇儒家伦理。做法:统治者提倡;民众遵守。(3分) 37、(1)主张:批判君主专制;(2分)主张: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权力制约与平衡;伏尔泰——平等、自由、民主(或:开明君主制);卢梭——主权在民。(3分) (2)材料一:发展了“经世致用”思想,对中国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启蒙作用。 材料二: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为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2分) (3)资本主义萌芽或商品经济发展缓慢;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思想文化专制。(3分) 38、(1)史实:1895年甲午战争败,《马关条约》,允许列强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1分) 变化: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4分) (2)序号:①《变法通议》②谭嗣同:③“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 必进,后胜于今”。(3分) 特点:将中国传统思想(儒家思想)与近代西方社会政治学说(进化论)结合起来;把救亡图存的爱国要求和资产阶级的利益相结合。(二取一2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