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4-22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2018-2019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时间 150分钟 分值 150分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油菜花开了,那一片灿烂的金黄! 碧云天,黄花地,远山如黛,春水含情。辽阔的田野上,桃红柳绿,百花争艳,绿莹莹的麦田, ① ,放眼望去,阡陌纵横,满世界的流光溢彩。空气中花香弥漫,暖暖的阳光下,“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好一派清新典雅的田园风光,好一处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园。 那一波波涌动着的波浪,(汇聚/会聚)成一片金色的海洋。那夺目的浓墨重彩,像质朴的爱情一样率性而直白。翠绿托着鹅黄,磅礴而奔放,淋漓而酣畅,层层密集,春风一起,浩浩荡荡,铿锵着一股气吞山河的华美乐章。(徜徉/徘徊)在一片明艳艳的花海里,满眸盈翠,花香氤氲,人在画中游,春光妩媚,醉了心,美了人。 一束束金黄的花蕾, ② ,衣袂翩翩而舞,播洒着阵阵馥郁的馨香。躲在花丛中,轻轻地采一朵,那浓浓的花香便(萦系/萦绕)在鼻翼。眯起眼晴,深深地嗅一嗅,然后静静地沉思,细细地品味。再也按捺不住一颗鹊跃的心,欲飞的思绪。在一片碧绿金黄的香毯上,肆意地飞扬,飘荡。 1.文中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铿锵 花香弥漫 B.满眸盈翠 播洒 C.衣袂 世外桃园 D.按捺不住 鹊跃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会聚 徘徊 萦绕 B.会聚 徜徉 萦系 C.汇聚 徜徉 萦绕 D.汇聚 徘徊 萦系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A.①映衬着一片金黄色的油菜花 ②似一只只精灵舞动着 B.①映衬着一片金黄色的油菜花 ②似一只只舞动的精灵 C.①一片金黄色的油菜花映衬着它 ②似一只只舞动的精灵 D.①一片金黄色的油菜花映衬着它 ②似一只只精灵舞动着 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 他儿子正值豆蔻年华,理应专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想到却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现在连初中都读不下去了。 B. 巴西女排教练说过,如果可以从中国女排“挖角”,他首先就想挖走冯坤。“作为二传,冯坤太优秀了,她能让对手侧目而视。 ” C.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策略,大力发展经济,综合国力逐渐增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D. 不法分子不断散布言论,干着分裂祖国的勾当,这些危言危行总有一天会成为套在他们脖子上的绞索。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一项是( ) (3分) A.他们不知道外面世界的发展变化,他们在一种自给自足的生存状态中生活,看惯了日出日落、云卷云舒、电闪雷鸣,没有人感到是一种悲哀。 B.关于土地使用权到期后如何续期的问题,深圳市确立了无论土地性质是什么,到期后都要支付土地出让金和土地开发与市政配套设施金来续期。 C.在旅游业中,游客不文明行为如果说是一种“陋习”,那么商家的宰客行为就是一种“顽疾”。执法部门应对症下药,促使旅游业健康发展。 D.磷石膏是工业上生产磷肥、磷酸时排放出的废弃物,它含有的铬、铅、镉等多种重金属,会对人体造成直接危害。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也反映了典型北方气候特点。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已经对节气有所记述,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 我国古代用农历(月亮历)记时,用阳历(太阳历)划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我们祖先把5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72候24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订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与中国古代哲学体系有密切关系,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 ,它们是: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它们是: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反映了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大众所普遍接受,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二十四节气的影响,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相结合,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最著名的清明、立春、立夏、冬至都融入了节日的氛围,夏至、暑伏也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以致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说法。在这些节令中,往往伴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谚语。二十四节气内涵十分丰富,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歇谣、传说等,又有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还包括与节令关系密切的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因而成为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6.下列对“二十四节气”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春秋时期,人们已经能用土圭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并确定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 B.我国古代把5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72候24节气,这种用农历划分的二十四节气,早在《淮南子》中就有完整记载。 C.二十四节气由我国劳动人民独创,不仅反映了季节的变化,还具有指导农事活动的功能,对人民生活有广泛的影响,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D.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知,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反映了四季的开始。 7.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太阳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一年共经历24个节气,“节气”“中气”交替出现,现在人们把它们统称为“节气”。 B.二十四节气的制订经历了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公元前104年,邓平等人在《太初历》中正式将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并明确了其天文位置。 C.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节气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而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小雪、大雪等节气反映气温在一年中的升降变化。 D.“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的谚语讲述的是一年的二十四个节气的顺序,民众对此耳热能详。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大众所普遍接受,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的影响,这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结合紧密,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 B.民间“冬至饺子夏至面”“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等说法说明夏至、暑伏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许多民俗活动也在这些节令里开展。 C.“惊蛰”用天上初现惊雷和地下蛰伏的虫子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而在我国南方虫子根本不蛰伏,所以无法有“惊蛰”一说。 D.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 三、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4小题,每题3分,共12 分) 郭生,邑之东山人。少嗜读,但山村无所就正,年二十余,字画多讹。先是,家中患狐,服食器用,辄多亡失,深患苦之。一夜读,卷置案头,狐涂鸦甚,狼藉不辨行墨。因择其稍洁者辑读之,仅得六七十首,心恚愤而无如何。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晨起,见翻摊案上,墨汁浓泚殆尽。恨甚。 会王生者,以故至山,素与郭善,登门造访。见污本,问之。郭具言所苦,且出残课示王。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又复视涴①卷,类冗杂可删。讶曰:“狐似有意。不惟勿患,当即以为师。”过数月,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于是改作两题,置案上,以观其异。比晓,又涂之。积年余,不复涂,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王阅之曰:“狐真尔师也,佳幅可售矣。”是岁,果入邑库。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由是两试俱列前名,入闱中副车。 时叶公文章,风雅绝丽,家弦而户诵之。郭有抄本,爱惜臻至。忽被倾浓墨碗许于上,污荫几无余字,又拟题构作,自觉快意,悉浪涂之:于是渐不信狐。无何,叶公以正文体被收,又稍稍服其先见。然每作一文,经营惨淡,辄被涂污。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以是益疑狐妄,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狐又尽泚之。乃笑曰:“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 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旦见封锢俨然,启视则卷面涂四画,粗于指,第一章画五,二章亦画五,后即无有矣。自是狐竟寂然。后郭一次四等,两次五等,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 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②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注:①涴:弄脏。②狃:因袭。 9.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 询问 B.素与郭善,登门造访 交好 C.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 玩味 D.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 记载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心恚愤而无如何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 .会王生者,以故至山 以是益疑狐妄 C .郭具言所苦 道之所存 D .不自选择,但决于狐 不拘于时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郭生家中经常闹狐患,丢失了许多东西,不少习作也被弄得污浊不堪,难以阅读, 因此他非常怨恨狐狸。 B.老友王生前来拜访,郭生向他倾诉了自己的烦恼。王生觉得狐狸不仅无恶意,而且还可以当郭生的老师。 c.叶公名气很大,郭生珍藏了他的文章抄本,但狐狸却在抄本上泼墨,郭生便明白了叶公的文章并不出色。 D.郭生屡拔前茅之后,狐狸还是涂抹他的文章。郭生很不以为然,就不再为狐狸设馔,并将读本锁在箱子里。 12.断句(3分) 给划线的句子断句,三处,在答题卡上完成。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苏武传》 四、翻译、名句 (2题,共24分) 13.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每句3分)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三)名句默写(14分,每空1分) 1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每空1分) (1)陈王昔时宴平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栗深林兮惊层巅。 (2)白云一片去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人帐下犹歌舞。 (3)女娲炼石补天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4) 两情若是久长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5)六朝旧事随流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 (6)姜夔的《扬州慢》中写过去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象,而今却是一片凄凉的情形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阅读(8分,共2小题) 军中乐 [南宋]刘克庄 行营面面设刁斗,帐门深深万人守。 将军贵重不据鞍,夜夜发兵防隘口。 自言虏畏不敢犯,射麋捕鹿来行酒。 更阑酒醒山月落,彩缣百段支女乐。 谁知营中血战人,无钱得合金疮药。 【注释】①刁斗,古代军中用具,铜制,白天可以做饭,夜间用来打更。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开头两句描写军营戒备森严的场景,“面面”和“深深”形成照应,渲染了战场紧张、肃杀的氛围。 B.诗人笔下的将军虽然身份高贵,但能与战士们同甘共苦,他不披铠甲,放弃骑马,亲自带兵守卫在隘口。 C.诗中的将军不仅藐视敌人,认为“虏畏不敢犯”,还用“射麇捕鹿”这种畋猎方式来激发将士们的杀敌豪情。 D.同是军旅诗,陆游《关山月》中“戍楼刁斗催落月”侧面烘托人物,而“更阑酒醒山月落”则直接写入。 E.全诗从帐门外写到帐门内,由将军写到士兵,由全景描绘而过渡到特写镜头,构思精巧严谨,脉络分明。 16.简要概括本诗中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简要分析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达这种情感的。(4分) 六、《红楼梦》考查(3小题,共9分) 17. 在《红楼梦》第三回中林黛玉进贾府见到了一些人,其中一人“ 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这人是( )(3分) A. 迎春 B. 探春 C. 惜春 D. 王熙凤 18. 贾元春省亲后,宝玉和众姐妹都住进了大观园,下列地方与对应的主人不匹配的一项是( )(3分) A.怡红院(贾宝玉) 潇湘馆( 林黛玉 ) B . 蘅芜院(薛宝钗 ) 稻香村( 李纨 ) C . 秋爽斋( 迎春 ) 紫菱洲(探春) D.藕香榭( 惜春 ) 栊翠庵( 妙玉 ) 19.微写作(3分) 用两个比喻句抒写你从《红楼梦》中获得的教益。 七、文学类文本阅读(13分,共3小题) 古运河畅想曲 巴桐 ①伫立于姑苏寒山寺侧畔的枫桥上,古运河迂缓地从眼底流过。时序正值初冬,一叶乌篷扁舟,载着唐朝诗人张继从古运河驶入枫桥镇,也许就系缆我身边的石驳。霜天,冷月,捋须吟哦,那咽吞的水声,回响着千古的绝唱:“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②遥想当年,吴王夫差对越国和楚国军事得手后,企图北进中原一试吴钩的锋刃,他调集军民,在长江、淮河之间开凿了长一百八十多公里的邗沟,用来运兵输粮,这就是运河的前身。迨至隋朝,隋炀帝杨广更不惜耗尽国库开凿运河,据说是这个皇帝老儿为着要到扬州去看琼花,而终招致亡国之恨。不过唐朝诗人皮日休则吟诵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确实,千年运河与万里长城同属中国古老的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华夏民族的骄傲。它北起北京,南迄杭州,全长一千七百九十四公里,对促进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起过巨大的作用。然而,到了清朝中叶,由于黄河迁徙,水源不足,南北断航,这条中国古老的动脉血管萎缩了。 ③这次漫游江苏,令人欣喜地看到运河正在恢复青春,沿途处处可见施工的场面,挖泥船、驳船“突突”奔忙,石驳岸节节延伸,古运河不仅将重振南北水上运输大动脉的雄风,而且将辟为一条“黄金旅游线”。 ④古运河,宛如一根银线把长江、太湖风景区,缀连成一串闪光的珠链。泛舟这段古运河中,既可观赏江南水乡风光和人民生活情趣,又可真切地看到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真是其乐无穷! ⑤游览古运河,必须水陆兼顾,时而登岸,时而泛舟。从扬州发船,先作陆上浏览。这里有唐代鉴真东渡扶桑的史迹,宋代欧阳修吟诗宴客的平山堂,“扬州八怪”的诗画…… 船出扬州三湾、瓜洲古渡,面前豁然开朗,运河与长江在此交汇,顿觉海阔天空,汪洋恣肆。对岸的金山、焦山、北固山鼎足而立,气势恢宏。三国吴王孙权曾将这里作为江防要地。而《白蛇传》里“水漫金山”的故事,又增添了神秘色彩。 ⑥江南运河是从镇江经太湖到达杭州的。从丹阳到常州是其中最狭最浅的一段,沿途山陵起伏,河岸高耸,那慢条斯理的水牛,包头巾的南国农妇,鳞次栉比的清水墙平房……呈现出一派朴实恬静的田园诗韵致。 ⑦我曾坐在常州运河边上的舣舟亭,凝视滔滔的江水,这里曾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系舟之处。这个风流皇帝,每到一处总爱御笔题铭,勒石纪胜。园内亦有一块御碑,但字迹残缺模糊,已无法卒读了。当年的系舟处,却见驳船牵引着长长的船队,宛如游龙,沿江而下。 ⑧船过常州,从西北方向逶迤进入无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河心小洲——黄埠墩,广不及半亩,却树木葱翠,楼台翼然。据说,文天祥被俘后押解大都途中,曾在墩上留宿,并写下正气凛然的《过无锡》诗。历史悲壮的一幕,如古运河的湍流澎湃于胸臆! ⑨ 过了无锡,船就缓缓驶入姑苏。运河在城外的铁铃关拐了个弯,枫桥镇便闯入视野,游船穿行在水乡风情的画廊里。眼前掠过残存的纤道,古代饯别的“十里长亭”,勾起缠绵的思古幽情。 ⑩“欸乃,欸乃”的桨声,把人们从遐思中拉回现实,“船上人家”的船只不时交臂而过。那壮实的船老大有韵律地摇着橹,一样壮实的船家嫂怡然地摆着舵。你还可以瞥见,三四岁孩子被绳子系着在船板上玩耍。船上养有鸡鸭猫狗,船篷上摆着一排排花盆,在料峭的江风里,依然开得姹紫嫣红,而船头几个瓦罐里栽的葱,也长得青乎乎的,不由得叫人赞上一句:这些船上人家真懂得生活情趣! ⑪进入苏州,那“人家尽枕河”的情景更令人神往。沿河户户前门临水,后门濒河。透过花墙,时时可瞥见院中主妇或在梳头,或在晾衣,或在做饭;老人临窗逗着小孙孙;姑娘们赤脚伸在河里,搓洗着花花绿绿的衣服。这般境界真是如诗如画,姑苏人的生活多么温馨啊! ⑫古运河环抱着苏州城。这座建筑于春秋时期的历史文化名城,经历了千百年的沧桑,地理位置未曾移动,基址和格局未变,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与刻于宋代的“平江图”对照,不仅城内所有建筑地理位置分毫不差,而且全城周长同样是四十七公里,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而苏州之所以能如此完整地保存基址格局二千五百年不变,应当说是拜古运河所赐。古运河是她的护城河,千百年来呵护着这座文化名城。 ⑬在苏州,处处都有吸引人们寻踪探古的胜迹:埋葬吴王阖闾的虎丘,越王勾践的剑池,纪念兵家孙子的孙武亭,还有众多的名园,无不闪耀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之光。 (有删改) 20.简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21.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3分) (1)当年的系舟处,却见驳船牵引着长长的船队,宛如游龙,沿江而下。 2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古运河历史文化的?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分析。(6分) 八、写作(60分) 23.以“影响”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 语文答案 1.A(3分)(B“洒”应为“撒”;C“园”应为“源”;D雀跃) 2.C(3分)(会聚:聚集,多用于人。汇聚:聚集。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疑不决;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萦绕:萦回。萦系:记挂;牵挂。) 3.B (3分) 4.C(3分) 5.D(3分)(A不搭配 B成分残缺,句末添加“的原则”;C关联词位置) 6.B(3分)(张冠李戴。“用农历划分的二十四节气”错,应是用阳历划分。) 7.C(3分)(无中生有。小雪、大雪反映的是降水现象,不是气温的变化。) 8.B(3分)(A.绝对化。原文为“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相结合紧密”而不是全部。 C.主观臆断。虽然节气反映的是典型北方气候特点,但说南方没有“惊蛰”是错误的(原文无据)。D.因果倒置。因为二十四节气内涵丰富,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价值,所以才成为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9.D(3分)【答题分析与思考】这道题考查的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ABC三项的解释都是对的,只有D项“录”应为“收录、抄录”的意思,不是“记载”的意思。考查的4个实词都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 10.D(3分)【答题分析与思考】这道题考查的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B级。A项“而”:①连词,表转折,但是,却;②连词,表转折,但是,却。B项“以”:①介词,因为;②介词,因为。C项“所”:① 助词,构成名词性结构;②助词,构成名词性结构。D项“于”:①介词,对于;②介词,被动。 11.(3分)C【答题分析与思考】这道题考查的是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级。原文中的说法是“于是渐不信狐”,可以知道并不是“郭生便明白了叶公的文章并不出色”,所以应该选C。本题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 12.(3分)天雨雪/ 武卧啮雪/ 与毡毛并咽之/ 数日不死。 13. (每句3分,共12分) (1)“槁暴”——晒 干;“挺”——直;“輮”——用火烤 各1分; (2)博学——广泛地学习;日参省乎己——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倒装) 知——通假字,名词,智慧。 (3)则——表转,却”,耻——意动,以……为耻 惑——糊涂,各1分。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两个倒装句式 或——有的人 各1分 14.(每句1分,共12分) 15.(4分,选对一项2分)B、C (B“与战士们同甘共苦”“亲自带兵守卫在隘口”错。C“自言虏畏不敢犯”是自以为是,盲目轻敌;“激发将士们的杀敌豪情”不妥) 16.(4分)①诗人表达了对“将军”不顾边境安危和士兵死活、一心贪图享乐的丑恶行径的强烈愤慨,同时对戍边士卒的悲惨境遇寄予了深切的同情。(2分。意思答对即可) ②本文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一面是士兵驻守隘口、枕戈待旦,一面是将军玩忽职守、大意轻敌:一面是伴舞助兴的歌女可以随便得到“彩缣百段”的赏赐,另一面是“血战人”无钱买药疗伤。作者通过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自身强烈的思想感情。(4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果从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等方面作答,可酌情给分) 【大意】行营里出处都有刁斗,重重帐门守卫森严。然而我军的将领自恃身份贵重,不披铠甲,不骑战马,只派兵士防守关口。将军自认为敌人害怕我军军威不敢干犯,于是天天打猎,张设酒宴。黎明时分,山月斜落,将军酒醒后拿出百段彩缣来支付乐队的费用。谁知道营中那些浴血奋战的将士,没有钱能去买疗伤的金疮药。 17.(3分)B 18.(3分) C 秋爽斋(探春 ) 紫菱洲(迎春 ) 19. (3分) 注意比喻句的使用,教益的理解。 参考答案 20. (4分)(1)结构方面: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古运河迂缓地从眼底流过”,引起下文对游历古运河情况的介绍,照应题目。(2分。只答出“承上启下或引出下文或铺垫作用”给1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2)内容方面:介绍运河的历史变迁情况及后人评价。表达作者对这一伟大工程的敬意和高度评价,为介绍古运河提供历史和文化背景。(或答“明写运河的历史变迁和后人评价,表达了对运河的敬意和赞赏”亦可)(2分。内容和情感各占1分。意思对即可) 21.(3分)(1)比喻,“游龙” 生动形象地写出船队的形态和气势。表达了对如今古运河繁荣景象的赞美之情。(,手法1分,表达效果2分。意思对即可) 22. (6分)(1)文学方面。通过张继、皮日休等诗人描写古运河的诗歌及《白蛇传》的故事等内容,增添古运河的文化韵味。(2)杰出人物方面。通过对与古运河有关的孙权、文天祥等杰出人物的介绍,突出了古运河的人文特点。(3)历史遗迹方面。通过鉴真东渡史迹等大量历史遗迹和二千五百年格局未变的姑苏城等内容的介绍,表现了古运河的历史厚重感。(共6分,每点2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赋分) 23.作文(60分) 文言文翻译 郭生是淄博东山人,他从小特别喜欢读书,但山村没有地方可以请教。二十多岁时,他的字画还有很多错误。以前,他家中狐狸作难,衣服、食品、器物,总是丢失,他深深地为狐狸的祸害而苦恼。一天晚上,他阅读自己的诗文,读完后,随手把诗卷放在案头。第二天一看,他惊呆了:自己精心写出的诗文竟被狐狸涂得乌黑,以至于连字行都分辨不清。于是,他只好选择稍稍干净的编辑起来读。他心里十分愤恨,但又无可奈何。后来,他又收集了新写的二十多篇,准备向名人请教。早上起来,见诗卷被狐狸翻开摊在案几上,墨汁几乎把它全部涂满了,他更加愤恨。 刚好王生因事到东山,他与郭生是好友,登门拜访郭生时,见到被墨汁污染的诗卷,问是怎么回事。郭生详细诉说了他的苦恼,并拿出残剩的诗给王生看。王生仔细地看了看,发现狐狸的涂抹,好像有章法,被它污染的地方好像可以删去。他惊讶地说:“狐狸好像懂诗,它不仅不是你的祸害,而且你应该马上拜它为师。”郭生开始不以为然,过了几个月,郭生回头看自己的旧作,忽然感到狐狸涂得很对。于是修改了两篇放在案上,以观察有什么怪异。到天亮时,又被狐狸涂了。过了一年多,狐狸不再涂,只是用浓墨洒洒点点,弄得满卷都是。郭生感到奇怪,拿去告诉王生。王生看了看说:“狐狸真是你的老师啊!这好文章可以入试了。”这一年,郭生果然考上了秀才。他从此感激狐狸,常常买些鸡肉黍米,备给狐狸吃。他买了别人名稿,自己不选择,而是让狐狸选择。因此,他在县、府两级考试中都名列前茅。 当时,叶、缪等人的作品,风格典雅,文词华美,家传户诵。郭生有一个抄本,爱惜备至,不料被狐狸倒了约一碗墨汁在上面,污染得几乎没有剩余的字;第二天,郭生又仿照叶、缪的题目创作,自己感到很得意,没想到,狐狸又把它涂得漆黑。于是郭生渐渐不相信狐狸。但过了不久,叶公因为文章内容不当被囚禁,郭生又不得不佩服狐狸有先见之明。但自己每次惨淡经营地写一篇文章,总是被狐狸涂坏。他还是怀疑狐狸妄为,就拿了从前被狐狸圈点很多的文章来试狐狸,狐狸又全部涂污。郭生笑着说:“这真是胡闹了!为什么以前肯定而现在否定呢?”于是,他就不再为狐狸安排饮食,并把读过的书锁在箱子里。第二天清晨看箱子分明锁着,打开一看,卷面却涂了手指粗的四道印,第一章涂了五道印,第二章也涂了五道印,后面就没有涂了。此后狐狸没有再来打扰。以后郭生在科举考试中得了一次四等,两次五等,才知道那征兆已寄寓在狐狸的涂划中。 蒲松龄说:“自满招来损失,谦虚则能受益,这是真理。刚刚小有名气,就自以为是,拿着叶公等人的文章,因袭、模仿而不改变,以至于一败涂地,骄傲、自满就是带来如此的祸害!”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