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4-22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瓦房店市实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高二语文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范围:《过秦论》《陈情表》《将进酒》《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报任安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①在中国,“伦”“理”二字早在《尚书》《诗经》《易经》等经典中就出现过。“伦理”二字的合用,最早见于秦汉之际成书的《礼记》。书中记载,大约西汉初年,人们开始广泛使用“伦理”一词,以概括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所谓“敬畏伦理”,是指人类在面对具有必然性、神圣性的对象时所遵循的警示、规约自身言行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敬”体现的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它促使人们“自强不息”,有所作为;“畏”显示的是一种警示的界限和自省的智慧,告诫人类应“厚德载物”,有所不为。 ②当代法国哲学家保罗•里克尔从文化人类学的视阈分析了伦理的起源:“经由害怕而不是经由爱,人类才进入伦理世界……由于它已经是伦理的畏惧,而不仅仅是肉体上的害怕,因此所畏惧的危险本身是伦理的。”在这个意义上说,伦理包蕴着畏惧的内涵,敬畏伦理是在人类特有的敬畏感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③敬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自发情感,即是说它不是单纯依附在人与动物身上的自发的畏惧或恐惧的感觉,而是在社会中培养的人性情感,它是社会、文化、历史的产物,是一切善恶观念的基础。敬畏感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生成性过程之中。敬畏感不是愚昧、猥琐的代名词,而是人类拥有伦理智慧的象征。人类应该有所敬畏。没有敬畏感的时代是野蛮的时代,没有敬畏伦理规范的社会是无序的社会。对敬畏感的褒扬,并不意味着宣传愚昧与迷信、抹杀人的主体能动性,而是主张对人的主体性加以适度限制,即对人的狂妄浅薄、妄自尊大、不自量力等予以合理规约。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客观必然性、不可抗拒性,使得人类有足够的理由去敬畏它,而不去冒犯和亵渎它。对必然性的敬重与遵循,有利于人类的发展、社会的和谐。对与人生命攸关的神圣事物或力量的敬畏,不仅是人类的伦理义务和责任,而且是人类自身生命情感的内在诉求。 ④在人类进化的历程中,敬畏伦理规范并警示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是人类培养理想人格、安身立命的根本,从而对自然的合理演化、社会的有序发展、人类的文明进化起着积极的作用。东西方贤哲们大多都表达过他们的“敬畏”之情。孔子曰“君子有三畏”,“三畏”之首畏是“畏天命”,即对不可抗拒之必然性的敬畏;老子则表现出对生命本身的敬畏:“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海德格尔认为:“畏之所畏就是世界本身。”正是出于敬畏之心、出于人性中蕴涵的与宇宙万物共生共荣的内在诉求,人们才崇奉被称为敬畏伦理的道德规范,并将拥有这种道德品格的人称为君子、圣贤。 ⑤对和谐与秩序的追求是人性使然,这种追求使得人类必须对自身的言行进行约束和规范。这种追求就是康德对“头上的灿烂星空、心中的道德律令”的敬畏,就是中国哲人对“天人合一”境界的向往、对“慎独”“敬其在己者”的崇尚,这种追求都凸显了敬畏伦理为人类自身立法的恢宏气象。(选自郭淑新、王建华《敬畏伦理与社会和谐》,有删改) 1.下列关于“敬畏伦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敬畏伦理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秦汉之际并大约在西汉初年被中国人广泛使用。 B.敬畏伦理指人类自然形成的用来警示与规约自身言行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 C. 敬畏伦理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看是在敬畏感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D.敬畏伦理中“敬”具有警示界限和自省智慧的特性,故能告诫人类应厚德载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第①段首先叙述了中国古代经典对伦理的记载,然后在此基础上解释了敬畏伦理的概念;第②段进一步引述保罗•里克尔的话,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分析敬畏伦理的起源。 B.第③段承上文意,首先评价了敬畏感的本质内涵与属性,指出它是在人类社会中培养的人性情感等,然后深入地论述了人类具有敬畏感的必要性,肯定人类应该有所敬畏。 C.第④段承上文意,首先从人类进化角度说明了敬畏伦理的必要性,指出它具有规范并警示人们思想行为等作用,然后引述东西方哲人的言论,进一步说明敬畏的重要性。 D.第⑤段首先提出了追求和谐秩序是人性使然的看法,然后借康德和中国哲人言论来解释这种追求,指出这种追求凸显着敬畏伦理,从而水到渠成地得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 人只有崇奉敬畏伦理,才有敬畏心和人性中与宇宙万物共荣的内在诉求。 B.敬畏就是对人类狂妄浅薄、妄自尊大等主体性加以适度限制或合理规约。 C.敬畏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客观必然性等,有利于人类发展与社会和谐。 D. 敬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畏则是一种警示的界限和自省的智慧。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风雪夜归 何蔚萍 早归者与晚归者的心理是不一样的。她是个晚归者,街上早已冷冷清清,多的是风、是雪、是脚印。 拐过这个弯,就可以看到大门了,她觉得心跳得很急,但愿不会关着门。但愿......她觉得手脚冰凉。在大街的拐弯处,在雪花萦绕的惨淡的灯光下,大门紧紧地闭着。 她拉紧了围巾,向目所能及的地方张望了一番,希望大院里还有一个跟她一样晚归的人。但一个也没有。 只得叫门了。她绕着墙走过去。叫谁呢?金娣是她最好的朋友,可上个月出嫁了,要是在上个月看这场电影就好了,她立刻觉得自己好笑。算了,叫刘安婶吧,在大院里,打招呼她最亲热,可她嫌这胖老婆子势利,平常是不大搭理她的;那是好多年前了,她读完高中被下放,妈妈难过得哭了,刘安婶却说:"你下放以后就是贫下中农了,以后生了伢儿也是贫下中农了。"后来她招工回城。这刘安婶对她并不坏,可她总忘不了那句话,不能叫她,再说既然平时没交往,现在打搅人家也不合适。 那么只好叫马平平了。这个十四岁的男孩,父母在外省工作,他跟姥姥住。打小时候起,他就总缠着她讲故事,她也不叫他失望。她瞅准了平平家的方向,她像是第一次发觉,墙头怎么这么高哇!声音该传不进吧?唉,就传进了又怎么样呢?十四岁的孩子,哪怕在旁边敲大鼓也不会醒的。 那就叫平平的姥姥吧。那是最慈祥不过的老太太了,全院里也就她最关心她的婚事,三天两头要给她介绍对象。但她却"对"得怕极了。那些衣冠楚楚的小伙子的审视的目光,能把她的人看矮了一截,她心里很痛切地感到了悲哀,她在广阔天地里磨去了最美好的年华,人说,十七、十八无丑女,可她,已经三十岁了,如果再年轻五岁,那怕三岁呢,她也要争取一下。她并不笨;可现在,都晚啦,就像去看这场电影,不防门已关上一样。那么,就听天由命,随便找一个,她又不愿意;于是人们背后都讲她挑剔,只有平平的姥姥没讲过,可是,叫这六十多岁的老人深更半夜的冒着大雪来给自己开门,这万万使不得! 她觉得很冷。才发现雪更大了,风更紧了,近处远处,都是白茫茫的世界。当看到大街尽头时,有个黑点朝这边走来。她的眼睛猛然睁大,如果是大院里的人该有多好啊!她一定会对他说一千声一万声的谢谢,不管他在不在意。 终于走近了,一个提篮子的中年人。但他丝毫没有进大院的意思,匆匆过去了。 她真想顿脚,真想诅咒。不知是诅咒那人,还是诅咒自己;是诅咒天气,还是诅咒运气。她眼巴巴地盯着他的背影,一时充满了羡慕。 他是提着东西的,回家一定有人给他开门,是母亲、是妻子?那家,一定是温暖极了的。她也有家、有床、有被、有炉子;尽管有点孤独,却是暖和的,然而她进不去,咫尺天涯,该死的电影。 她不能设想在门外过一夜。喊吧!笼统地喊,谁愿意谁来开。她发誓,不管开门的是谁,以后都要对他很好很好。 她终于放开了嗓子,并用手去捶,"开开门--" 吱的一声,门开了。 原来门并没有关上。 4、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3分)( ) A.刘安婶是一个心直口快的中年妇女;马平平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年;平平姥姥是一个慈祥的老太太。只有姥姥关心亲近这个夜归者。 B.是婚姻的挫折,使这个大龄女青年对周围的人产生由衷的反感,因而不肯与邻居真心交往,邻居也就没人关心她,于是她倍感孤独。 C.“提篮子的中年人”的路过,使夜归者在焦急中有了一丝希望,进而陷入失望。这一情节设置使小说情节具有波折,增强小说的情趣。 D.这篇小说选取了一个典型的生活截面,通过对夜归者站在院门口短时间内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展现了院子里邻里之间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 5.文章两次写到”风雪”,试分析其作用的异同。(6分) 6.文章结尾虽然只有寥寥8个字,但却有着极大的作用和深刻的含义。试作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乡村振兴,决胜全面小康的重大部署 ——专访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记者:十九大报告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总要求,如何理解这个总要求呢? 韩长赋: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振兴,也是生态的振兴、社会的振兴,文化、教育、科技的振兴,以及农民素质的提升,我们要系统认识,准确把握。乡村产业、生态、乡风、治理、生活,“五子”登科,内在要求是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推进中,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产业兴旺就是要紧紧围绕促进产业发展,引导和推动更多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旺盛活力。 生态宜居就是要加强农村资源环境保护,大力改善水、电、路、气、房、讯等基础设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建设,保护好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 乡风文明就是要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推进移风易俗、文明进步,弘扬农耕文明和优良传统,使农民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治理有效就是要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加强基层民主和法治建设,让社会正气得到弘扬、违法行为得到惩治,使农村更加和谐、安定有序。 生活富裕就是要让农民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济宽裕,衣食无忧,生活便利,共同富裕。 推进乡村振兴,既要积极又要稳妥,要在制度设计和政策支撑上精准供给。必须把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位,拓宽农民就业创业和增收渠道。必须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体现农业农村优先的原则。必须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保留乡村特色风貌。(材料选自《人民日报》,有删节) 材料二: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工业化与城镇化不同步,工业化走在了城镇化前面。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到2017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8.52%。按照目前发展趋势,到2020年、2030年城镇化率还将进一步达到60%、65%,2050年可能超过70%。我国以城镇为主的人口分布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城镇化发展迈入中后期转型提升阶段。观察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历程,各国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普遍遇到了乡村衰退问题,一般要到城镇化率达到70%以后,城乡矛盾才能逐步得到解决。因此,在我国人口加速向城镇聚集的大趋势下,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的同时,避免出现乡村衰退问题,真正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把乡村建设成为与城市共生共荣、各美其美的美好家园,是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要求。(材料选自《求是》,有删节) 材料三: 脱贫是“乡村振兴”的起点。中共十九大报告对过去五年的扶贫做出的总结是: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和显著成绩。2012年至2016年,我国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由9899万人减少至4335万人,累计减少5564万人,2017年减贫人数也在1000万人以上。5年平均减贫130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材料选自《新华网》,有删改 材料四: 2012年~2016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左侧柱)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右侧柱)对比(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要实现“五位一体”,统筹推进。 B.2017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8.52%。按照我国目前的发展趋势,到2050年,城乡矛盾有望逐步得到解决 C.2012年至2017年,我国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累计减少6500万人以上,5年年均减贫1300多万人。 D.图表显示,从2012年到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逐年递增,有效缩小了城乡之间差距。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提高农村文明程度,从而实现乡风文明,最重要的是发展农村文化教育,弘扬优良传统。 B.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把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位,但既不能出现城乡分离发展,也不能违背乡村自身发展规律。 C.工业化走在了城镇化前面,使我国以城镇为主的人口分布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城镇化发展迈入中后期转型提升阶段。 D.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较低限制了乡村的发展,因此,拓宽农民就业创业和增收渠道,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9.十九大报告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生活富裕”的要求,请结合材料一谈谈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乡村居民“生活富裕”这一目标。(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刘炜,字有融,慈溪人。正统四年进士。授南京刑科给事中。副都御史周铨以私憾挞御史。诸御史范霖、杨永与尚褫等十人共劾铨,炜与同官卢祥等复劾之。铨下诏狱,亦讦霖、永及炜、祥等。王振素恶言官,尽逮下诏狱。霖、永坐绞,后减死。他御史或戍或谪。炜、祥事白留任,而铨已先瘐死。炜累进都给事中。 景泰四年,户部以边储不足,奏令罢退官非赃罪者,输米二十石,给之诰敕。 炜等言:“考退之官,多有罢软酷虐、荒溺酒色、廉耻不立者,非止赃罪已也。赐之诰敕,以何为辞?若但褒其纳米,则是朝廷诰敕止直米二十石,何以示天下后世?此由尚书金濂不识大体,有此谬举。”帝立为已之。山东岁歉,户部以尚书沈翼习其地民瘼,请令往振。及往,初无方略。炜因劾翼,且言:“其地已有尚书薛希琏、 少卿张固镇抚,又有侍郎邹干、都御史王竑振济,而复益之以冀,所谓‘十羊九牧’。 乞还冀南京户部,而专以命希琏等。”从之。平江侯陈豫镇临清,事多违制。炜劾之,豫被责让。 明年,都督黄竑以易储议得帝眷,奏求霸州、武清县地。炜等抗章言:“竑本蛮僚,遽蒙重任。怙宠妄干,乞地六七十里,岂尽无主者?请正其罪。”帝宥竑遣户部主事黄冈谢昶往勘还奏果民产户部再请罪竑帝卒宥焉昶官至贵州巡抚以清慎称 炜天顺初出为云南参政,改广东,分守惠、潮二府。潮有巨寇,招之不服,会兵进剿,诛其魁。改莅南韶。会大军征两广,以劳瘁卒官。 《明史•刘炜传》 【注】①宪:属吏称上司为“宪”,如宪台(御史官统称)。②印券:盖有官印的凭证。 10. 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帝宥竑/遣户部主事黄冈/谢昶/往勘/奏果民产/户部再请/罪竑/帝卒宥焉/昶官至/贵州巡抚以清慎称 B.帝宥/竑遣户部主事黄冈/谢昶/往勘还/奏果民产/户部再请/罪竑/帝卒宥焉/昶官至贵州巡抚/以清慎称 C.帝宥竑/遣户部主事黄冈/谢昶往勘/还奏/果民产/户部再请罪竑/帝卒宥焉/昶官至贵州巡抚/以清慎称 D. 帝宥/竑遣户部主事黄冈/谢昶往勘/还奏/果民产/户部再请罪竑/帝卒宥焉/昶官至/贵州巡抚以清慎称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劾,检举、揭发的意思,在封建社会,大小官员均具备弹劾其他违法官吏的资格。 B. 言官,是古代封建官僚机构一个比较重要的构成部分,他们主要负责监督与上谏。 C. 敕,是皇帝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的文书,由汉代的戒书发展而来。 D. 储,即储君,也叫太子或东宫,封建皇帝可以按礼制自行立储,也可以和大臣商量。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刘炜履行职责,敢于弹劾官员。副都御史周铨因个人私怨鞭笞御史,激起众多御史的不满,纷纷弹劾周铨,当时担任刑部给事中的刘炜也加入其中。 B.刘炜明辨是非,建议坏官勿用。刘炜斥责金濂以缴纳粟米来换取官爵的做法是荒谬的行为,认为那些散漫暴虐,沉溺酒色和不讲廉耻的人坚决不能任用。 C.刘炜注重实效,反对政出多门。刘炜认为灾区已有尚书、少卿、侍郎等人了,再增加沈翼就会出现“十羊九牧”的局面,建议把沈翼召回南京户部。 D.刘炜任职地方,为政尽心竭力。刘炜在广东管理惠、潮二府时,对潮州寇贼采取坚决剿灭的策略,杀了他们的头领;后来改任南韶时,因劳累死在任上。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户部以边储不足,奏令罢退官非赃罪者,输米二十石,给之诰敕。(5分) (2)山东岁歉,户部以尚书沈翼习 其地民瘼,请令往振。及往,初无方略。(5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感 旧 陆游 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奇士①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 【注】①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诗整体风格苍凉悲壮,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全诗所表达的沉痛情感有关,也与诗人所选取的典型形象相关。 B.颔联在形式上对仗工整,体现了律诗典型的音韵之美;在内容上对比鲜明,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C.颈联中诗人写自己在梦中回到昔年纵横驰骋的边塞,借梦寄情,表达了对戎马生涯和塞外奇绝风光的深情怀念。 D.尾联使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内心强烈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感知到慷慨豪迈、卓尔不群的故友形象。 15.作品中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16.名句名篇填空(6分) (1)《陈情表》用“ , 。”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2)《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自己摆脱束缚,重返自然地欢快舒畅的句子是“ , 。” (3)《滕王阁序》中“ , “两句,从高下、动静、远近、点面等诸多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天阔水远、水鸟高飞、秋霞绚烂的鲜活图景,意境描写达于化境。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宋人的“意”如何呢?大概看来它几乎是晋人之韵的重现。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对于书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黄庭坚不吝以“天然自工”来赞美。以其作品《黄州寒食帖》来说,写得 ,一气呵成。其中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都是 ,毫无做作之态。然而即使这件 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集序》不大一样。首先是强烈的个性。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如《前赤壁赋》,其字形多欹侧,笔法既继承王羲之等前人笔意,又自由不拘,( ),尽显其书法个性,即“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兰亭集序》则多以中锋行笔,优雅从容,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韵味。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不仅诗的内容鲜明可感,而且笔法的变换、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而《兰亭集序》则不仅全篇内容显得 ,只在篇末一点淡淡的忧伤,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滞。因此,前者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后者则显得“无为而治”。 概括来说,晋人的“韵”主要关注的是书法的客体汉字,而宋人的“意”,更多关注的是书法主体的审美情操与艺术功力。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行云流水 信手拈来 浑然天成 悠然自得 B. 行云流水 信马由缰 相得益彰 悠然自得 C. 天衣无缝 信手拈来 相得益彰 泰然自若 D. 天衣无缝 信马由缰 浑然天成 泰然自若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进而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 B. 进而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 C. 因此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 D. 因此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不够畅达,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不仅诗的内容鲜明可感,而且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也每每可见 B. 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字势的倾侧、其笔法的变换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C. 这不仅体现在诗的内容鲜明可感,而且在其字势的倾侧、其笔法的变换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D. 这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20、整本书阅读 (1)、根据作品内容填空(5分) “ ,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是《红楼梦》的开卷诗。作品中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 、懦弱的 、精明的 、孤僻的 ,取“原应叹息”之意。 (2)、简述大观园的来历以及它在《红楼梦》一书中的作用。(6分) 四、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家企业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不做追随者,要做领先者。 做一个追随者有时候也是一个不错的战略选择。因为追随者有领先者领跑,所以前进的道路明晰;还有后发优势,在汲取领先者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可以把资源最大化地集中在正确的方向上,少犯错误。 三星公司,在通讯电子领域,多少年来把紧紧跟随领先者作为一大战略,它追随过苹果公司的创意和设计,包括它的制造,但也有许多自己的创新和独到之处。 ——《人民日报》 对于“追随者”和“领先者”,你更欣赏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语文答案 1.C(3分)【解析】:A项,错在“敬畏伦理”偷换概念,应该是“伦理”;B项,错在“人类自然形成的”扩大范围,应该是“人类在面对具有必然性、神圣性对象时形成的”;D项,错在“敬”张冠李戴,应该是“畏”。 2 .D(3分)【解析】:D项错在“得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应该是明确了文章的写作目的或动机。 3. A(3分)【解析】:A项错在“人只有崇奉敬畏伦理才有……”逻辑颠倒,原文信息是“出于敬畏之心、出于人性中蕴涵的与宇宙万物共生共荣的内在诉求,人们才崇奉被称为敬畏伦理的道德规范”。 4.C(3分)【解析】A只有姥姥不对B没有人关心她不妥D错综复杂不对 5.答案:异:①首段描写风雪,既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又显现故事发生的背景;②中间借风雪之冷衬托中年人有家的温暖。③同:渲染气氛;深化主题。( 每点2分) 。 6.(6分)①结尾运用曲笔的写法,给人以意料之外的惊喜,使小说情节更加曲折。②大院的人给夜归者留门表现他们对她的关心给小说平添无限暖意。③揭示出只要我们不放弃追求,生活之门永远不会将我们拒之门外。(每点2分) 7. D(3分)【解析】:D项表述错误,虽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逐年递增”但增幅依然没有超过城镇居民,没有“有效缩小了城乡之间差距”。 8.B(3分) 【解析】 :A项“最重要的是发展农村文化教育,弘扬优良传统”原文未体现出;C项“使”条件关系不成立;D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较低限制了乡村的发展”于文无据,“拓宽农民就业创业和增收渠道,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错。 9 (6分)答案:①政府要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②大力发展生产力,拓宽就业创业和增收渠道;③ 改善乡村基础设施,为乡村居民提供生活便利。(每点2分) 10.(3分)答案C 【解析】: 首先要大致了解句子的含义。然后找出常识性错误,如“昶官至贵州巡抚”是指“谢昶任官至贵州巡抚”所以此处不能断开,可以排除A、D两项。再入“帝宥昶”这里“宥”是“宽恕”的意思,这是一个动词,后面应该带有宾语,所以不能断开,这样可以排除B 11.(3分)答案A 【解析】:A项中“大小官员均具备”错,在封建时代,担任监察职务的官员检举官吏罪状 12.(3分)答案:D 【解析】:先是招降,未果后才出兵剿灭。 13.(1)(5分)户部以边境储备不足为由,奏请皇上让被罢免的没有贪污罪行的官员缴纳二十石粟米,朝廷给予他们封官授爵的文书。(边储,输,定语后置各1分,句意2分) (2)(5分)山东年成歉收(年成不好),户部因为尚书沈翼熟悉那个地方民众的疾苦,请求派他去赈灾。等沈翼去了之后,完全没有办法(“岁歉”“习”“民瘼”“振”各1分句1分) 14..C【解析】C 颈联没有表达对“塞外奇绝风光”的怀念 15. ①壮志难酬。诗人年轻时豪迈洒脱,如今仍渴望建功报国,却无奈在“桑村麦野中”中老去。②迟暮悲伤。颔联以“一簪华发醉秋风”描写白发萧疏的垂垂老态,写出了人生暮年的悲苦之情。③孤独寂寞。尾联直接抒发对故去的友人强烈的思念,表达了苦无知音的寂寞心境。(每点2分) 16.(1)茕茕孑立,形影相吊。(2)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7.A(3分)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行云流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天衣无缝:比喻诗文等没有破绽。信手拈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信马由缰:比喻漫无目的地闲逛或随意走动。浑然天成: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不着怎么思考。信马由缰:比喻漫无目的地闲逛或随意走动。浑然天成: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悠然自得:形容自由清闲、心情舒畅。泰然自若: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 18. C(3分)【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从逻辑关系上看,应是因果关系。而“进而”表递进;“因此”才表因果。从上下文逻辑上看,应是因果关系。而“进而”表递进;“因此”才表因果。从上下文逻辑意脉贯通上看,先言“端整沉着”,后表“颇具跌宕摇曳之姿”。 19 D(3分).【解析】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此句必须有主语“这”与上文衔接,排除AC;同时,“鲜明可感的内容”是“浓烈的情感抒发”的直接表现,排除AB。 20 、(11分) (1) 满纸荒唐言 元春 迎春 探春 惜春(5分) (2)①贾政之女贾元春被加封嫔妃,皇帝特许贾府建造省亲别院。贾府大兴土木,历时半年建成,后元春回家省亲,赐名“大观园” ②大观园是小说中人物活动的主要环境是展开主要情节的场景 ③大观园中各主要人物的居所环境又有烘托人物性格作用。(6分每点2分) 21、(60分)【写作指导】①我欣赏领先者,不断创新进取,朝气勃发。②我欣赏追随者,勤勉学习,不断成长。③我欣赏先做追随者,再做领先者的人。模仿不是宗旨,超越才是目的。④我欣赏既是追随者又是领先者的人。懂得取长补短,不忘坚持自我。 【参考译文】 刘炜,字有融,是慈溪人,正统四年考中进士,被授予南京刑科给事中一职。副都御史周铨因私人怨恨鞭笞御史,众御史范霖、杨永和尚褫等十人共同弹劾周铨,刘炜和同僚卢祥等人也弹劾他。周铨被关入钦犯监狱,也揭发了范霖、杨永和刘炜、卢祥等人。王振一向憎恶谏官,于是把他们都拘捕投入诏狱。范霖、杨永被判绞刑,后来减罪免死。其他御史有的戍边有的贬谪有的降职。刘炜、卢祥等事情弄清楚后留任,而周铨已经先在狱中病死。刘炜多次升任至都给事中。 景泰四年,户部以边境储备不足为由,奏请皇上让被罢免的没有贪污罪行的官员缴纳二十石粟米,朝廷给予他们封官授爵的文书。刘炜等人进言说:“已经考查罢免的官员,多是散漫暴虐、沉溺酒色和不讲廉耻的人,不只是贪污之罪而已,赐予他们诰敕,用什么理由?如果只是褒奖他们缴纳粟米,那么朝廷的诰敕就只值二十石米,用什么昭示天下后世?这是由于尚书金濂不识大体才有这样荒谬的建议。”皇帝为此立即禁止。山东年成歉收,户部因为尚书沈翼熟悉那个地方民众的疾苦,请求派他去赈灾。等到沈翼去了之后,完全没有办法。刘炜因此弹劾沈翼,并进言说:“那个地方已经有尚书薛希琏、少卿张固镇守安抚,又有侍郎邹干、都御史王竑赈济,而又增加了沈翼,可称为“十只羊九个人放”请求把沈翼召回南京户部,而专门把此事交给薛希琏等人去做。”皇帝听从他的建议。平江侯陈豫镇守临清,所做的事情多违背法制。刘炜弹劾他,陈豫被斥责。 第二年,都督黄竑因更换太子的奏议而得到皇帝的赏识,上奏希望得到霸州、武清县的土地。刘炜等直言上疏说“黄竑本是蛮夷官员,突然蒙恩担当重任。仗恃恩宠狂妄要求利益,请求土地六、七十里,难道都是没有主人的土地吗?请追究他的罪过。”皇帝宽恕了黄竑,派户部主事黄冈、谢昶前去勘察。回京上奏,果然是百姓的产业。户部又请求惩治黄竑,皇帝最终宽恕了他。谢昶官至贵州巡抚,以清廉谨慎著称。 刘炜于天顺初年出任云南参政,改任广东,分别管理惠、潮二府。潮州有强大的贼寇,刘炜招降他们,他们不归服,刘炜汇集兵力进行围剿,杀了他们的头领。后改任南韶。正逢大军征伐两广,因辛苦劳累死在任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