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3-29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1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2020届高三年级1月调研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韩愈的《师说》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名篇。“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就是古代圣贤之道,大致可以概括为“仁义礼智信”,其重要载体就是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实质上就是古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师为道存,是韩文之主旨。师对于道的依附关系,韩文言之甚详。然而,道对于师的依附,韩文无说。实质上,师与道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共存共亡,缺一不可。师与道的共存关系,决定了师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的极端重要性。 师与道的共存关系,应该从孔子说起。从史籍中可知,教育体制的建立在古代中国具有久远的历史。传言夏、商、周均有学校,孟子曰:“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此言虽不可确证,但至少周朝开办学校是不可怀疑的。《周礼》关于学校有细致描述,不可能出于杜撰。既有学校,则必然有师。早期为师之人虽不可考,但孔子作为有记载的民间教育的第一位师,也不是横空出世,应该是周朝教育体制的延伸和创新。 据《周礼》,周朝学校已教授学生“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孔子作为闻名当时的老师,也不太可能脱离当时的教授内容,后世因此有孔子以“六艺”教学生之说。但《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庄子》亦云孔子治“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六艺”与社会生活技能相关,“六经”则是儒家经典。“六经”是否为孔子所作,后代说法甚多,但是皆不能否认孔子与“六经”的密切关系。与孔子同时或稍后的诸子百家,大多也都开科授徒,聚众讲学,成为硕学名师。最著名者莫过墨子,曾使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可见其规模和影响。而孔子之后,特别是汉代之后的古代中国,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经学,成为学校教育的唯一选项,“四书五经”是学校教育的基本教材。后代经常把师与“经师”混称,表明二者不可分割的关系。 - 25 - 韩愈把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受业、解惑”,“传道”为首,不仅指出了师的使命,也揭示了师在古代中国极为重要的位置。从古代中国人所供奉的牌位“天地君亲师”,就可以看出师极为崇高的地位。“天地君亲师”是一切人间价值之源起和本根。天地是万物之本,君是国家之本,亲是家族之本,师是“成人”即教养之本。除了天地之外,帝王是政治生活的轴心,父亲是家庭生活的轴心,师是教化的轴心。孔子就是师的代表——“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这三个轴心是安定社会生活的“铁三角”,是古代中国社会稳定结构的基石。 道统是社会秩序的理论表述,是社会理想和社会价值的集中体现。作为中国大众教育的真正创始人,孔子教育的目的首先在于树立社会政治、道德理想,培养君子人格。从《论语》中的核心观念,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爱人”“中庸之为德也”“克己复礼为仁”等即可看出,他教育学生的重点是在人生观、价值观及治国安邦的社会理想方面,而不是一般的生产技术(技艺)。对于那些关注耕种稼穑谋生手段之类事情,孔子很不以为然(例如“樊迟问稼”)。孔子的教育理念,奠定了古代中国教育的基本范式,并形成了悠久的传统。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而不是教学生技艺以谋生。这是师与工匠的本质区别。孔子的伟大也正在于此。韩愈所云“师者传道”,正揭示了古代中国教育的本质特征。 我们不禁设想,倘若没有那些振铎舌耕的师,数千年华夏道统何以承继?源远流长的煌煌学术何以存留?由此可谓:道之所存,亦赖之以师也。 (摘编自章启群《“师”与中国文化——关于中国教育大战略的一点思考》)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中的“道”就是古代圣贤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就是“仁义礼智信”,这就是古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 B. 《周礼》有关于学校的细致描述,证明周朝开办了学校,这是不可怀疑的。周代学校叫“庠”,周朝学校已教授学生“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C. 师在古代中国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因为道与师是相辅相成、共存共亡、缺一不可的关系,这与韩愈的观点相反。 D. 孔子作为有记载的民间教育的第一位老师,既使周朝教育体制得以延伸和创新,又验证了师与道共存关系的存在与重要性。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史记》和《庄子》的记载,都表明孔子与“六经”有密切关系,也可以看出孔子不教授学生“六艺”,只教授“六经”等儒家经典。 B. 诸子百家大多都开科授徒,聚众讲学,传授各自的学说,墨子曾使孔门“三盈三虚”,可见儒家学说在当时并未占统治地位。 - 25 - C. 汉代之后的古代中国经常把师与经师混称,与当时的学校教育把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经学作为唯一的教学内容有很大关系。 D. 在古代中国,因为师有很重要的教化作用,使其与帝王、父亲构成安定社会生活的三个轴心,奠定了古代中国社会稳定结构的基础。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的教育理念是首先培养学生树立社会政治、道德理想,培养其君子人格,而不是教学生技艺以谋生。 B. 师与工匠的本质区别在于:师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而工匠是教学生技艺以谋生。 C. 数千年的华夏道统得以一脉相承,源远流长的煌煌学术得以薪火相传,师在其中无疑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D. 本文论述了道对于师的依附关系,纠正了韩愈《师说》中“师为道存”错误观点,完善了师与道相辅相成的关系。 【答案】1. C 2. A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心比对,灵活理解。常见的陷阱设置有:遗漏信息、添油加醋、未然与已然、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曲解文意等逻辑错误。本题要求选择“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C项,错在“道与师是相辅相成、共存共亡、缺一不可的关系,这与韩愈的观点相反”这个地方。从原文“韩愈把‘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受业、解惑’,‘传道’为首,不仅指出了师的使命,也揭示了师在古代中国极为重要的位置”可知,韩愈的观点和秦汉或先秦以前的儒家主张并不矛盾,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论证和语言特点的分析理解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论证”一般指论证方法、论证结构、论点、论据等内容。论述类文本阅读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与类比论证等六大类;论证结构主要包括“横向展开议论”(并列结构)与“纵向展开议论”(递进结构)两种。本题要求选择“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宜采用排除法。 - 25 - A项,错在“证明孔子不教授学生‘六艺’”这个地方。从原文“据《周礼》,周朝学校已教授学生‘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孔子作为闻名当时的老师,也不太可能脱离当时的教授内容,后世因此有孔子以‘六艺’教学生之说”可知,说孔子不教授学生“六艺”是主观臆断。 故选A。 【3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的能力以及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命题侧重于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本题要求选择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D项,从全文看,作者认为韩愈《师说》“师为道存”观点并不是错误的,但是只论证了“师与道”关系的一个方面,是不够完整的,选项曲解了作者的意思。 故选D。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戏 杨轻抒 园子里安静得像一支蓝调的曲子,像一个人死去了一般。夕阳淡黄,越过老墙,左一划右一拉地抹在只剩下一片半片青瓦的屋顶上。 台子是水泥的,但已经看不出水泥的痕迹了,因为上面积了厚厚的一层灰。灰尘这东西很有意思,就像时间一样,一层一层堆上去,要不了多久就有了层次和分量。其实,才多久没打扫呢?好像时间并不长,老邓认真想了一会儿,似乎就在昨天,或者前天。但这又怎么可能呢? - 25 - 看一个人有没有老,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看这个人是不是开始怀旧,是不是喜欢念叨过去的事情。老邓明白这个理。但老邓觉得自己好像并不怎么喜欢怀旧,不喜欢在人面前念叨过去的事情,比如老邓就很少提起过去在戏台上的情形,或者跟那些戏迷的故事。老邓只是经常发现自己眼前会晃悠着一些人,那些人都是从古代来的,他们是长坂坡前的赵子龙,是虎牢关前的吕布,是江东的周瑜……那些人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老邓眼前,他们威猛、精神,一抬手,长江风起,一睁眼,河水倒流。他们的声音响亮高亢,直迫云天:自古英雄有血性,岂能怕死与贪生?此去寻找无踪影,枉在天地走一程……① 老邓认为自己并不老,刚才用铁钳拧园子门锁时,居然一下就拧开了。那锈黄了的铁锁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发出铁锈特有的沉闷的声音,十分的悦耳,很有点像戏剧的开场锣鼓。拧开铁锁那一刻,老邓从腿肚子往上蹿起一股让人战粟的激动,浑身那个爽啊,真想大叫一声:啊…… 老邓从灰色的楼梯拐角踏着一级一级的台阶上的灰尘,一步一步往台上爬。每上一级台阶,老邓都会停一小会儿。老邓回头,看见自己的脚印印在一级一级的青灰色的台阶上,像朝珠一样,像时光一样,一直串到台子正中央。 这时候,老邓抬起头,看见了墙头外的夕阳正啪啦啦地烧。 老邓站到了台子中央——老邓觉得这个情景很熟悉,老邓记得很久以前,自己也曾经站在这个台子中央。那时候,老邓觉得这个台子就是天地,自己是站在天地的中央的,四面霞光升腾,自己的影子映在身后没有背景的白墙上,如同庙里的菩萨,光芒万丈。 台子正对面刷过石灰的墙已经斑驳了,掉了皮,露出下面的青砖。园子的地面是青灰色的,至于泥土为什么是青灰色的,老邓有些迷惑。青灰色的泥地上乱七八糟地扔着几条长短不一的木棍,那其实是长凳子的腿。之前,园子里摆着一排一排的长条凳,每一条凳子上都紧紧地挤着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其中一个女人每次演出都来,每次都坐在那个固定的位置,眼睛盯着老邓,眼中水波四起。现在,那儿人没了,老邓觉得自己眼中唰地生出了厚厚的青苔。 夕阳下去了,稀落的青瓦由黄变蓝,变黑。老邓站在台子中央,像风中的一片叶子。老邓努力站得稳当些,而且老邓很想走个圆场,但试了一下,才发现自己的腿已经抬不起来了。抬不起来腿的时候,老邓心里突然觉得有一丝酸。 老邓看见一只麻雀突然落在对面的墙头上,满眼的迷惑,一声不吭。 那个下午,在老邓的印象里,一切都很安静。但是,那只是老邓的感觉,事实上,那个下午,有一个人偶然走过院墙外边,听见了很久都没打开过的园子里传出了一个嘶哑的声音。那个人站在乌桕树下仔细听了一会儿,听出了断断续续的句子:只见那番营蝼蚁似海潮,观不尽山头共荒郊,又只见将士纷纷一字乱绕,队伍中马嘶兵喧闹吵吵……② 早就没人了的园子里怎么会传出唱戏的声音?那人想了半天,还是没想出个所以然来。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就算了,于是,那个人拍拍屁股上的土,走了。 - 25 - 后边的事情比较玄,说是周围好多人都听到了老园子里有人唱戏,但园子里怎么会有人唱戏呢?那座曾经的戏园子已经被关了很久了一一这没啥奇怪的,一座上百年的戏园子,也曾多次被关过,被做过其他用途——不同的是,听说这回不久就要拆掉了,拆掉干什么,谁都说不明白,就像不明白当初为什么要把园子关掉一样。更玄的是,说有好事的听见声音还专门跑去看了,看见门锁掉在地上——门实在太破了,破得已经挂不住一把锁——园子里边空空荡荡,一个人都没有,连只麻雀都没有。 但的确是真的,好多人都说听到了园子里清越的唱戏的声音。而且,还听见了河水一样澎湃的叫好声。 (选自2018年4月《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注】①出自京戏传统剧目《长坂坡》。②出自京戏传统剧目《挑滑车》。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中,老邓不确定多久没打扫台子上那厚厚的灰尘,可以看出老邓离开戏园时间太长,对此并不知情。 B. 从戏台对面的石灰墙到戏园地面,再到青瓦屋顶,此部分运用定点换景的写作方法,展现了戏园子的破败。 C. “夕阳”这一物象在小说中反复出现,既是故事情节展开的时间线索,又渲染了主人公老邓的复杂情绪。 D. “戏园子”是老邓的活动场所,小说从“戏园子”切入来叙写故事,通过人物回忆再现了他昔日名角的形象。 5. 小说折射出多样的情感态度,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 6. 小说是怎样叙写老邓的故事的?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4. A 5. ①对时下状态迷惘和昔日生活的留恋;②对英雄的崇拜和自身价值的追求;③对忽视传统文化的反思,对传统文化的呼唤。 6. ①小说以戏为线索,将不同时空的人、事串联起来,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凑;②在老邓视角与他人视角之间转换,呈现了更加完整的人物经历和戏园的变迁,使主题更加丰富、深刻;③现实与回忆交织,使老邓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呼唤传统文化的主题更加鲜明。 【解析】 【4题详解】 - 25 -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A项,“可以看出老邓离开戏园时间太长,对此并不知情”错误。结合“灰尘这东西很有意思,就像时间一样,一层一层堆上去,要不了多久就有了层次和分量”“才多久没打扫呢?好像时间并不长,老邓认真想了一会儿,似乎就在昨天,或者前天。但这又怎么可能呢”“那座曾经的戏园子已经被关了很久了”等分析可知,“可以看出老邓离开戏园时间太长,对此并不知情”理解不准确,于文无据。故选A。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小说折射出多样的情感态度,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需要从小说的标题、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分析概括。从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和典型环境上把握主题。结合作者的生平、创作动机和写作的时代背景分析主题。根据作者对人物描写的语言的感情色彩分析主题。结合“但老邓觉得自己好像并不怎么喜欢怀旧,不喜欢在人面前念叨过去的事情,比如老邓就很少提起过去在戏台上的情形,或者跟那些戏迷的故事”“老邓站到了台子中央——老邓觉得这个情景很熟悉,老邓记得很久以前,自己也曾经站在这个台子中央。那时候,老邓觉得这个台子就是天地,自己是站在天地的中央的,四面霞光升腾,自己的影子映在身后没有背景的白墙上,如同庙里的菩萨,光芒万丈”分析,老邓对时下状态的迷惘和昔日生活的留恋;结合“老邓只是经常发现自己眼前会晃悠着一些人,那些人都是从古代来的,他们是长坂坡……此去寻找无踪影,枉在天地走一程……”“老邓站在台子中央,像风中的一片叶子。老邓努力站得稳当些,而且老邓很想走个圆场,但试了一下,才发现自己的腿已经抬不起来了。抬不起来腿的时候,老邓心里突然觉得有一丝酸”分析,老邓对英雄的崇拜和自身价值的追求;结合“早就没人了的园子里怎么会传出唱戏的声音?那人想了半天,还是没想出个所以然来。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就算了”“那座曾经的戏园子已经被关了很久了一一这没啥奇怪的,一座上百年的戏园子,也曾多次被关过,被做过其他用途——不同的是,听说这回不久就要拆掉了,拆掉干什么,谁都说不明白,就像不明白当初为什么要把园子关掉一样”“但的确是真的,好多人都说听到了园子里清越的唱戏的声音。而且,还听见了河水一样澎湃的叫好声”分析,表达了对忽视传统文化的反思,对传统文化的呼唤。 【6题详解】 - 25 -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结构及效果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小说是怎样叙写老邓的故事的?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需要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叙述方式,结合情节、人物、主旨等方面分析。结合“老邓只是经常发现自己眼前会晃悠着一些人,那些人都是从古代来的”“那锈黄了的铁锁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发出铁锈特有的沉闷的声音,十分的悦耳,很有点像戏剧的开场锣鼓”“老邓站到了台子中央——老邓觉得这个情景很熟悉,老邓记得很久以前,自己也曾经站在这个台子中央”“老邓努力站得稳当些,而且老邓很想走个圆场,但试了一下,才发现自己的腿已经抬不起来了”“那个人站在乌桕树下仔细听了一会儿,听出了断断续续的句子”“说是周围好多人都听到了老园子里有人唱戏,但园子里怎么会有人唱戏呢”等分析可知,小说以戏为线索,将不同时空的人、事串联起来,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凑;结合“台子是水泥的,但已经看不出水泥的痕迹了,因为上面积了厚厚的一层灰。灰尘这东西很有意思……但这又怎么可能呢”“台子正对面刷过石灰的墙已经斑驳了,掉了皮,露出下面的青砖。园子的地面是青灰色的,至于泥土为什么是青灰色的,老邓有些迷惑”“事实上,那个下午,有一个人偶然走过院墙外边,听见了很久都没打开过的园子里传出了一个嘶哑的声音。那个人站在乌桕树下仔细听了一会儿”“说有好事的听见声音还专门跑去看了,看见门锁掉在地上”等分析,在老邓视角与他人视角之间转换,呈现了更加完整的人物经历和戏园的变迁;结合“园子里安静得像一支蓝调的……其实,才多久没打扫呢?好像时间并不长,老邓认真想了一会儿,似乎就在昨天,或者前天。但这又怎么可能呢”“老邓只是经常发现自己眼前会晃悠着一些人,那些人都是从古代来的,他们是长坂坡前的赵子龙,是虎牢关前的吕布,是江东的周瑜……此去寻找无踪影,枉在天地走一程……”“老邓认为自己并不老……浑身那个爽啊,真想大叫一声:啊……”“老邓从灰色的楼梯拐角踏着一级一级的台阶上的灰尘,一步一步往台上爬。每上一级台阶,老邓都会停一小会儿”“老邓看见一只麻雀突然落在对面的墙头上,满眼的迷惑,一声不吭”“园子里摆着一排一排的长条凳……老邓觉得自己眼中唰地生出了厚厚的青苔”等分析,现实与回忆交织,使老邓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主题更加鲜明。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8年5月24日,由美国国家太空协会(NSS)主办的年度会议“国际太空开发大会”在洛杉矶举行。美国国家太空协会(NSS)是一个致力于创建太空文明的独立的草根非营利组织,其历史可追溯到1974年成立的国家太空研究所(NSI)和1975年成立的拉格朗日点协会(L—5)。 - 25 - 本届“国际太空开发大会”的主题是“太空旅行——把人类送入太空”。大会安排了内容丰富的深空探测成果汇报、太空移民方案和太空资源开发与技术探索展示。与20世纪70年代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奥尼尔提出的通过在拉格朗日点建立人造圆柱体来实现人类太空移民的梦想不同,目前美国太空移民以在月球、月球轨道乃至火星建立人类定居点为努力方向。美国太空界已经着手开始探索一系列现实问题,包括如何利用月面的熔岩管建立人类基地,在火星的Noctis登陆是否可行,如何在火星开展资源勘探、开采与利用,如何为人类火星基地提供能源等。美国太空探索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大会上重申美国探测火星的计划——2018年将无人探测器送至火星,为建立人类聚居地选择地点。2021年,用“龙”飞船将人类聚居地组成部分的两个居住单元、两个生命支持单元和两个供给单元运至火星。2025年。实现首批志愿者登陆火星。 (选自《国际关系研究》2018年6月13日) 材料二: 美国物理学家与天文学家斯蒂说,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基因病毒、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乃至外星文明的入侵,这些都是地球的可能终局。摆在人类眼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老死在地球上,等待灭绝;另一条是移民其它星球。而火星以其与地球的诸多相似性,无疑是移民的最佳选择。最新研究显示,人类已经找到火星有液态水的记录。火星的自转速度与地球几乎相等,自转一周为24.6小时;火星上有稀薄的大气,有四季交替的气候变化:火星地貌同地球地貌差不多,有高原、平原和环形山;特别是火星大气层中也存在臭氧层,可以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为火星表面创造有利生物生长发育的条件。 然而探索外星和移民外星绝非易事。人类作为在地球上生活的哺乳动物,想要进行星际旅行或是在外星生活,必须面对各种已知和未知的危险。关国航空航天局研究了人体在太空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危险。在从地球前往火星的大约半年的旅行中,宇航员会处于失重状态,在火星的表面,宇航员所体验到的重力也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们每次最多只能在太空环境中工作6个月,调查显示,女性在国际空问站上工作18个月,男性工作24个月,所受到的宇宙射线的辐射总剂量就会超过其一生可接受的限度。在太空中旅行,脱离地球大气层和磁场的保护,人体极大程度地暴露在宇宙辐射之中。 这种来自宇宙中的高能量原子碎片极难抵御,它们可以穿透层层防护,伤害到人的细胞和DHA。一份来自加州大学的报告显示,宇宙射线可能会造成长期的大脑损伤,包括老年痴呆、失忆、焦虑、抑郁,同时也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摘编自《三联生活周刊》2018年1月11日) 材料三: - 25 - 随着人类深空探测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火星的探测已成航天大国追逐的目标。中国国防科工委“航天工程中心”早在2016年8月就正式启动了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宣布将于2020年让探测器登陆火星,一步实现“绕、落、巡”工程目标。探月工程技术积累和火星观测研究让人类具备了“离开自己摇篮”的能力,国际航天机构均将探测重点瞄准火星。火星与地球相比,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火星表面非常干燥、年平均温度零下六七十摄氏度、火星大气稀薄、气压只有地球上的百分之一。据介绍,未来改造火星可能会实现。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介绍,中国开展火星探测的可行性论证与探月工程几乎同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4月正式立项,计划在2020年实现火星轨道器环绕探测和火星车软着陆巡视探测。美国火星探测计划借助“好奇号”火星车将配有高精度仪器的实验室搬到火星。中国火星探测计划则是火星轨道器+火星车的“天地组合”协同工作。 在欧阳自远看来,在改造火星、建造火星基地的过程中,为人类移民火星发挥实质性作用的,可能是一批基于强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尽管人工智能已广泛应用于探月工程,但深空探测中人工智能的应用目前仍处在基于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弱人工智能的阶段。 (取材于《澎湃新闻网》2017年8月24日新华社独家专访)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美国国家太空协会是一个致力于创建太空文明的民间非营利组织,由国家太空研究所和拉格朗日点协会发展而来。 B. 美国在月球、月球轨道乃至火星建立人类定居点的太空移民努力方向比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奥尼尔曾提出的梦想更注重解决现实问题。 C. 虽然火星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但未来对火星进行改造以及人类在火星建造基地,这些都有可能成为现实。 D. 随着人类深空探测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火星的探测已成航天大国追逐的目标。其中,中美两国的火星探测计划有明显不同。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当地球因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基因病毒、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乃至外星文明入侵招致终局时,人类要么等待灭绝,要么移民其它星球。 B. 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们最多只能在太空环境中工作6个月,是因为宇宙射线可能会造成长期的大脑损伤,甚至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 25 - C. 中国开展火星探测的可行性论证与探月工程几乎同步,而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从正式立项到正式启动仅用了四个月的时间。 D. 目前应用于深空探测中的人工智能仍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而探月工程由于人工智能,的的广泛应用,已经走向强人工智能化。 9.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人类实现太空移民有哪些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答案】7. B 8. C 9. 有利因素:①有一批致力于太空文明的组织机构、研究人员和设计方案等;②火星与地球有许多相似之处,是移民的最佳选择;③中美等国航天机构都已启动了对火星的探测,探月工程技术积累与火星观测研究使人类具备了离开地球的能力。不利因素:①人体在太空中可能遇到种种危险,不能长时间在太空环境中工作或旅行;②火星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必须经过改造;③为人类移民火星发挥实质性作用的,可能是一批基于强人工智能的机器人,但深空探测中人工智能的应用目前仍处在弱人工智能的阶段。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本题要求选择“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B项,错在“比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奥尼尔曾提出的梦想更注重解决现实问题结合”这个地方。 根据材料一 “美国太空界已经着手开始探索一系列现实问题……为建立人类聚居地选择地点”可知,“更注重解决现实问题”的表述错误,文中并无二者的比较。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本题要求选择“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项,“因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基因病毒、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乃至外星文明入侵招致终局时”错,这是美国科学家斯蒂个人看法。 B项,缩小范围。材料二原文表述为“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们每次最多只能在太空环境中工作6个月”,另外,原因还应包括失重状态。 - 25 - D项,“探月工程由于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已经走向强人工智能化”错误,于文无据。综合以上分析: 故选C。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本题要求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人类实现太空移民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采用分步进行,先谈“利”,再谈“弊”。 (一)有利因素:结合“美国太空界已经着手开始探索一系列现实问题……2018年将无人探测器送至火星,为建立人类聚居地选择地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介绍,中国开展火星探测的可行性论证与探月工程几乎同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4月正式立项,计划在2020年实现火星轨道器环绕探测和火星车软着陆巡视探测”分析可知,中美等国航天机构都已启动了对火星的探测,探月工程技术积累与火星观测研究使人类具备了离开地球的能力;结合“而火星以其与地球的诸多相似性,无疑是移民的最佳选择。最新研究显示,人类已经找到火星有液态水的记录”分析可知,火星与地球有许多相似之处,是移民的最佳选择;结合材料二、三内容分析,有一批致力于太空文明的组织机构、研究人员和设计方案等。 (二)不利因素:结合“然而探索外星和移民外星绝非易事。人类作为在地球上生活的哺乳动物,想要进行星际旅行或是在外星生活,必须面对各种已知和未知的危险”分析,人体在太空中可能遇到种种危险;结合“在改造火星、建造火星基地的过程中,为人类移民火星发挥实质性作用的,可能是一批基于强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尽管人工智能已广泛应用于探月工程,但深空探测中人工智能的应用目前仍处在基于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弱人工智能的阶段”分析可知,为人类移民火星发挥实质性作用的,可能是一批基于强人工智能的机器人,但深空探测中人工智能的应用目前仍处在弱人工智能的阶段。 【点睛】信息筛选题,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几种在文段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各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 25 -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许敬宗,杭州新城人,隋礼部侍郎善心子也。其先自高阳南渡,世仕江左。敬宗幼善属文,举秀才,授淮阳郡司法书佐,俄直谒者台,奏通事舍人事。善心为宇文化及所害。敬宗哀请得不死,流转投于李密,密以为元帅府记室。太宗闻其名,召补秦府学士。贞观八年,累除著作郎,兼修国史,迁中书舍人。十年,文德皇后崩,百官缞绖。率更令欧阳询状貌丑异,敬宗侮笑自如,为御史所劾,左授洪州都督府司马。十九年,太宗亲伐高丽,皇太子定州监国,敬宗与高士廉等共知机要。中书令岑文本卒于行所,令敬宗以本官检校中书侍郎。太宗大破辽贼于驻跸山,敬宗立于马前受旨草诏书,词彩甚丽,深见嗟赏。高宗即位,代李义府为中书令,任遇之重,当朝莫比。册拜太子少师、同东西台三品,并依旧监修国史。乾封初,以敬宗年老,不能行步,特令每朝日乘小马入禁门至内省。敬宗自掌知国史,记事阿曲。初,虞世基与敬宗父善心同为宇文化及所害,封德彝时为内史舍人备见其事因谓人曰世基被诛世南匍匐而请代善心之死敬宗舞踣以求生人以为口实敬宗深衔之,及为德彝立传,盛加其罪恶。敬宗嫁女与左监门大将军钱九陇子,九陇本皇家隶人,敬宗贪财与婚,乃为九陇曲叙门阀,妄加功绩。初,高祖、太宗两朝实录,其敬宗所修者,颇多详直。自贞观已来,论次诸书,自晋尽隋,皆总知其事,前后赏赉,不可胜纪。威亨元年,抗表乞骸骨,诏听致仕,俸禄如旧。三年薨,年八十一。高宗为之举哀,废朝三日,诏文武百官就第赴哭,陪葬昭陵。文集八十卷。谥曰“恭”。 (节选自《旧唐书·许敬宗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封德彝时为内史/舍人备见其事/因谓人曰/世基被诛/世南匍訇而请代/善心之死敬宗/舞蹈以求生人/以为口实/敬宗深衔之/ B. 封德彝时为内史舍人/备见其事/因谓人曰/世基被诛世南/匍匐而请代善心/之死敬宗/舞蹈以求生/人以为口实/敬宗深衔之/ C. 封德彝时为内史/舍人备见其事/因谓人曰/世基被诛世南/匍匐而请代/善心之死/敬宗舞蹈以求生/人以为口实/敬宗深衔之 D. 封德彝时为内史舍人/备见其事/因谓人曰/世基被诛/世南匍匐而请代/善心之死/敬宗舞蹈以求生/人以为口实/敬宗深衔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25 - A. 江左指江东,长江有一段向东北方向斜流,习惯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 B. 御史,商周时为史官。秦代御史兼掌监察,负责监察朝廷、官吏,此职设置一直延续到清朝。 C. 致仕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官员卸任还常用“乞骸骨”“致政”“悬车”“下车”等。 D. 昭陵是唐朝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与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合葬陵墓,被誉为“天下名陵”。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许敬宗幼善写文,经历隋末战乱。许敬宗自幼善写文章,在隋朝大业年间举秀才中第,在隋任职,后来他父亲被宇文化及所杀,他投奔李密。 B. 许敬宗富有才华,深受皇帝喜爱。征伐高丽的时候,中书令岑文本去世,太宗招来许敬宗,命他在马前起草诏令,文章词彩甚丽,受太宗称赞。 C. 许敬宗主修国史,凭私委屈事实。许敬宗贪财把女儿嫁给左监门大将军钱九陇儿子,许敬宗修史时为钱九陇虚立门阀功状,妄加功绩。 D. 许敬宗历经两朝,死后待遇非凡。许敬宗在隋末做过李密的属官,唐朝时历经太宗、高宗,官职一直升迁,死后皇帝为他举哀,特许陪葬皇陵。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敬宗年老,不能行步,特令每朝日乘小马人禁门至内省。 (2)自贞观已来,论次诸书,自晋尽隋,皆总知其事,前后赏费,不可胜纪。 【答案】10. D 11. C 12. D 13. (1)由于许敬宗年老,不能步行,朝廷特令许敬宗每次入朝晋见那天乘小马进禁门到内省。 (2)从贞观以来,编次自晋至隋诸书,许敬宗都总揽其事,前后所得赏赐,多得记也记不清。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内史舍人”是官名,不可分,排除A项、C项;“世基被诛世南”句式不通,“世南”应该作为“匍匐而请代”的主语,“世南”前面需要断开,排除B项、C项。句意:封德彝当时为内史舍人,完全看到了当时的情况,因此对人说:“虞世基被诛杀,世南伏地而行请求替兄受死,善心被处死,敬宗手舞足蹈用来求生。”人们以此为话柄,敬宗非常怨恨这件事。故选D。 【11题详解】 - 25 -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C项,“官员卸任还常用……‘下车’等”错误。“下车”指上任,官吏到任。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D项,“官职一直升迁”错。结合“率更令欧阳询状貌丑异,敬宗侮笑自如,为御史所劾,左授洪州都督府司马”分析,文中显示“左授洪州都督府司马”,是降职。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以”,介词,由于;“特令”前面需要补充“朝廷”;“朝”,上朝、入朝晋见;“入”,进入;“禁门”,宫门;“至”,到。(2)“自”,介词,从、由;“论次”,论定编次;“皆”,都、全;“知”,主持;“其”,代词,那些;“赏”,赏赐;“胜”,尽、完;“纪”,记载、记述。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 25 - 许敬宗,杭州新城人,是隋代礼部侍郎许善心的儿子。他的先祖从高阳南渡,世代在江左为官。敬宗年幼时擅长写文章,被荐举为秀才,朝廷授任敬宗为淮阳郡司法书佐,不久在谒台值班,奏通事舍人事。敬宗的父亲善心被宇文化及杀害,敬宗哀求不止,才免一死。流落辗转投奔了李密,李密任命敬宗为元帅府记室。太宗听到他的名声,把敬宗召补秦王府学士。贞观八年,历授著作郎,兼修国史,升迁为中书舍人。贞观十年,文德皇后去世,百官披麻戴孝,率更令欧阳询状貌丑陋异常,敬宗拿他侮辱开玩笑,被御史揭发,于是降职为洪州都督府司马。贞观十九年,太宗亲自出征攻打高丽,皇太子留守定州处理国政,敬宗与高士廉等一起执掌机密的要政。中书令岑文本死在行所,朝廷令敬宗凭借本官的身份检校中书侍郎。太宗在驻跸山下摧毁了辽贼,敬宗站在太宗马前接受圣旨起草诏书,词藻文采非常华丽,深受太宗的赞赏。高宗即位,敬宗又代理李义府任中书令,受朝廷的信任恩遇之厚,在当朝没有人可以相比。册封为太子少师、同东西台三品,并依旧监修国史。乾封初年,由于敬宗年老,不能步行,朝廷特令敬宗每次入朝晋见那天乘小马进禁门到内省。敬宗自从掌管国史,记事曲从迎合、曲直不正。当初,虞世基与敬宗的父亲许善心一起被宇文化及杀害,封德彝当时为内史舍人,完全看到了当时的情况,因此对人说:“虞世基被诛杀,世南伏地而行请求替兄受死,善心被处死,敬宗手舞足蹈用来求生。”人们以此为话柄,敬宗非常怨恨这件事,到了为德彝立传的时候,大肆强加他的罪恶。敬宗女儿嫁给左监门大将军钱九陇的儿子,钱九陇本来是皇家的奴隶,敬宗贪图财物与他联婤,于是为九陇曲意陈述他的门阀,给他妄加功绩,起初,高祖、太宗两朝的实录,其中由敬宗所撰写的,很多都是详细、真实的。然而从贞观以来,编次自晋至隋诸书,敬宗都总揽其事,前后所得赏赐,多得记也记不清。咸亨元年,敬宗上表请求辞官退休,皇帝的诏令听任他退休,俸禄照旧。咸亨三年,敬宗去世,终年八十一岁。高宗为他举哀,三天停止上朝,诏令文武百官到敬宗的府第去哭丧,准许他陪葬在昭陵。敬宗有文集八十卷。谥号为“恭”。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① [宋]黄庭坚 酒浇胸次不能平,吐出苍竹岁峥嵘。 卧龙偃蹇雷不惊,公与此君俱忘形。 晴窗影落石泓处,松煤浅染饱霜兔。 中安三石使屈蟠,亦恐形全便飞去。 注:①此诗是黄庭坚贬戎州(今四川宜宾)时为黄斌老送他一幅横竹画而作。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二两句中“吐”表明黄斌老创作动机非凡,故画出的竹气势峥嵘,不同凡响。 B. 第三、四句把竹子比作“偃蹇”之卧龙,屈服困顿在雷霆之下,隐喻诗人被贬的遭遇。 C. 第五、六句描述黄斌老在晴明的窗下,用兔毫笔饱蘸松烟墨,画出了这幅横竹图。 D. 第七、八句写画上三块石头是防止竹子画好了像龙一样飞去,突出黄斌老画技高超。 15. 黄斌老笔下的竹子为全诗的情感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 25 - 【答案】14. B 15. (1)所画竹子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对黄斌老高超画技的赞赏之情。(2)借咏竹子峥嵘不屈,处 变不惊的形象,托物言志,表达作者对时局难以平复的不平与愤懑,政治上遭受打击后不屈不挠的坚韧气度。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内容、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本题B项,“竹子屈服在雷霆之下”错,“卧龙偃蹇雷不惊”由“雷不惊”可见原诗的意思是竹子不为雷霆所屈。“隐喻诗人被贬的遭遇”错,应是表现作者的刚直不阿,不屈不挠。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从题目来看,本诗是一首题画诗,此类诗往往含有作者对画者画技的赞美,比如“吐出苍竹岁峥嵘”。画的内容为横竹,作者托物言志,抓住作者所描绘的竹子的特征“酒浇胸次”“峥嵘”“忘形”“雷不惊”等词,再结合注释就可以得出作者情感。“酒浇胸次不能平”表达对自己被贬官的不满以及对时局难以平复的不平;“卧龙偃蹇雷不惊”表现所画横竹头角峥嵘,不为雷霆所惊,表现自己不屈不挠的坚韧气度。 【点睛】诗歌情感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 25 -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的句子来谈思与学的关系,《论语·为政》则用“_______,_______”的句子来谈这种关系。 (2)苏轼在《赤壁赋》中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过零丁洋》中的“_______,_______”两句体现了文天祥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精神。 【答案】 (1). 学而不思则罔 (2). 思而不学则殆 (3). 渺渺兮予怀 (4). 望美人兮天一方 (5). 人生自古谁无死 (6). 留取丹心照汗青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考生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罔、殆、渺渺、望、丹心、汗青。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幻文学自诞生之日起,便与同时期居于主流地位的写实主义文学关系________。如果说幻想文学植根于中世纪传说与民族史诗,历经浪漫主义的洗礼,与写实主义看起来________,那么科幻文学的发展则大致与写实主义文学保持平行。 科幻文学对写实主义不无借鉴,科幻巨作《基地》《沙丘》等都含有强烈的现实政治寓意;刘慈欣坦言《三体》叙事模仿的是《战争与和平》。( )。科幻文本中必须有科学话语,即使其中的科学技术是无法证实、_________的。科幻文学中的科学话语是符合内在逻辑、在认知上可以证实其真实性的一种文学。这种真实性可能是违反常识,违反直感经验,违反社会认知共同习俗的,但它却在逻辑上成立,借助逻辑、科学原则或拟科学的思维认知来矫正、挑战、颠覆现实观念。当今世界,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正在________地发展,科幻文学对未来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的想象和预见也越来越具有启示意义。可以说,科幻文学指向看不见的真实,也指向不存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但一定与此时此刻密切相关。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扑朔迷离 泾渭分明 异想天开 如火如荼 - 25 - B. 错综复杂 泾渭分明 匪夷所思 方兴未艾 C. 扑朔迷离 大相径庭 异想天开 方兴未艾。 D. 错综复杂 大相径庭 匪夷所思 如火如荼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科幻文学的话语方式是独特的,不需要为写实主义文学作注脚 B. 独特的话语方式使科幻文学不需要为写实主义文学作注脚 C. 科幻文学有自己独特的话语方式,不需要为写实主义文学作注脚 D. 因为不需要为写实主义文学作注脚,科幻文学有自己独特的话语方式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科幻文学中的科学话语是符合内在逻辑、其真实性在认知上可以证实的一种话语。 B. 科幻文学中的科学话语是一种符合内在逻辑、在认知上可以证实其真实性的文学。 C. 科幻文学中的科学话语是符合内在逻辑、其真实性在认知上可以证实的一种文学。 D. 科幻文学中的科学话语是一种符合内在逻辑、在认知上可以证实其真实性的话语。 【答案】17. A 18. C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错综复杂,许多东西交叉牵连,情况多而杂。这里是说科幻文学与主流写实主义文学的关系复杂,不易看清,应选“扑朔迷离”。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是非、好坏分明。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语境是说幻想文学看起来与写实主义界限分明,应选“泾渭分明”。异想天开,比喻荒唐离奇,想象着暂时无法实现的事,还比喻超强的想象力。匪夷所思,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语境是说科幻文本中的科学技术是荒唐离奇的,应选“异想天开”。如火如荼,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方兴未艾,是指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或还没有停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语境是说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正在发展的热闹,应用“如火如荼”。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括号前后都在说“科幻文学”,根据话题一致的原则,主语还应是“科幻文学”,排除AB项。D - 25 - 项,强加因果,“科幻文学有自己独特的话语方式”和“不需要为写实主义文学作注脚”是并且关系,排除D项。故选C。 【19题详解】 原句“科幻文学中的科学话语是符合内在逻辑、在认知上可以证实其真实性的一种文学”中,“科学话语是……文学”,搭配不当;“一种”语序不当,应放到“是”字后面。A项,“一种”语序不当,“真实性在认知上可以证实”语序不当,应是“在认知上可以证实其真实性”;B项,“科学话语是……文学”,搭配不当;C项,“科学话语是……文学”,搭配不当;“一种”语序不当;“真实性在认知上可以证实”语序不当。故选D。 20.请说明下面这幅漫画的内容及其寓意。(不超过 80 字) 【答案】一只瘦弱老鼠跳入一个粮食罐,一直蹲在罐子里吃粮食,直至把粮食吃得干干净净;等到老鼠想跳出罐子时,却因变得身肥肚圆被卡在罐口。寓意为贪婪害人(或安逸的生活是一种陷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这是一道漫画题目,概括漫画内容题应首先看题漫画题目,然后仔细观察漫画内容,不能遗漏漫画中的提示性文字或符号,注意细节,找出漫画的夸张之处,漫画多幽默讽刺,考生应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本题漫画有三幅图片构成:漫画主体是“老鼠”,第一副反映的是老鼠跳进粮食罐;第二幅画的是老鼠在粮食罐吃粮食;第三幅图画的是老鼠吃光了粮食,身体变胖,被瓶口卡住不能出来。在介绍漫画内容时,适当运用一些描写性的语言,如“一只瘦弱老鼠跳入一个粮食罐”,注意按事件的顺序表达。在概括漫画寓意时,要领会漫画意图,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老鼠”象征着“现实生活中贪婪的人”,粮食罐”象征“安逸的生活”或“陷阱”,寓意题考生可用“反映了……问题”,“揭露了……现象”,“讽刺(否定)了……行为”等模式作答。 21.请仿照下面这副对联,从泰山、孔府、大明湖、趵突泉、蓬莱阁、刘公岛、烟台山等景点中任选两处,分别作为上、下联的主要内容,拟写一副对联。要求符合对联的基本规则,全联不超过24个字。 例:芝罘岛清波映日,昆嵛山嘉树凌云。 - 25 - 【答案】①泰山寻古韵,孔府品儒风。②泰山峻伟传龙脉,孔府庄严弘雅风。③蓬莱阁寻仙观海,大明湖赏月访莲。④趵突泉边,醉荷香柳韵;蓬莱阁上,看海阔天高。⑤历史铭心,刘公岛沧波如雪;云霞蔚塔,烟台山旭日映潮。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撰写对联的能力。实际上是考查考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解答本类题首先要注意题目要求,其次是要领悟对联的含义及对联的拟写规律及样式。学生要知道对联的特点:(一)、字数相等。(二)、平仄相对。(三)、词性相当。(四)、内容相关。(五)、结构相称。本题中,要求仿照下面这副对联,从泰山、孔府、大明湖、趵突泉、蓬莱阁、刘公岛、烟台山等景点中任选两处,分别作为上、下联的主要内容,拟写一副对联。要求符合对联的基本规则,全联不超过24个字。只要根据题干要求,仿照例句,并严格按照对联的基本规则,来拟写对联即可。 四、作文(60分) 22.以下两题,任选其一。 题目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手工制作包子,需要和面、发面、调馅、蒸制等,每一步都需要付出辛苦劳动。比如和面,面粉经过上千次揉打,变得富有生命,面也更加筋道,吃起来有嚼劲,而且发面的时间还要掌握得恰到好处,一整个流程下来,没有两个小时根本蒸不好一笼包子。作为中国传统美食代表的天津狗不理包子、西安贾三灌汤包、杭州小笼包等,其工艺流程更为复杂,制作时间也更为长久。 机器制作包子,无论是和面还是发面,又或者是剁馅,完全都是由机器来完成,而且流程一样都不会差,制作包子的速度又快又好。现在有人开始用电脑控制发面和制作,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题目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我不太相信弯道超车,更欣赏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马化腾 (2)行动,只有行动,才能决定价值。——【德国】约翰,菲尔特 对于以上名言或警句,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 25 -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行为决定价值高度(题目二) 三月聚粮者可适千里,宿春粮可至百里,而只备三餐者,定是只致莽苍。每日积极准备,以待六月之息的大鹏,终扶摇九千里,而不思进取的井底之蛙,穷其一生也只能坐井观天。 人无贵贱高低,却有贫富之差,始出一源,为何有如此差别?行为使然。通过对不同阶层的人进行对比,我们不难看出,富贵人更积极向上,懈怠懒散的正是那普通凡人。 笔底澜波,民间疾苦,千古鸿文由此诞,诗中圣贤,世上疮痍,不朽名诗由此生。时常在想,究竟要有多么博大的胸怀,才能写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虽然已经是“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惨淡境地,但他依然发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呐喊,他从不拘囿于个人的得失,而是一直心系着国家的兴衰。杜甫,他用个人真实的行为,为后世留下来一部诗史。他心系天下,感怀苍生的行为即使于当下依然令人慨叹。 身处于羸弱混乱的南宋,有多少文人独上高楼,把栏杆拍遍,把吴钩看了。身为文人却千里奔袭,沙场点兵,于醉梦之中挑灯看剑,辛弃疾,身处乱世却依然心系天下。同样,“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陆游,即使郁郁不得志却依然心系国家,殷切嘱托后人切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即使被弃置不用,但他依然选择为国家奉献微薄之力,这样执著于自己追求的行为着实让人敬仰,怎么不流芳百世? 即使天大寒砚冰坚的恶劣环境,宋濂依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丝毫不敢懈怠,成年之后,“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更是奔波千里,只为求得真知,面对周围环境的干扰,丝毫不被扰动,如此勤奋苦读,踏实苦干,他不成功谁该成功? 杜甫心系天下,呵斥腐败统治者的行为让人感动;辛弃疾、陆游执著于心中追求的行为令人肃然起敬;宋濂勤奋苦读,踏实苦干的行为让我们称赞。 同是砂砾,选择直面困难的成了珍珠,而萎靡不振的终为沙土。同为幼鹰,选择勤奋努力的翱翔天际,得过且过的早年夭折。同为挖金人,坚持不懈的得到了珠宝,半途而废的仅仅一身黄土。可见,行为决定了你的价值高度。 【解析】 - 25 -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任务很明确,“对于以上名言或警句,你有什么看法?”,考生需要结合时代的特点以及人们的生活现实来阐发自己的思考。写作要抓住材料的主旨作文,所给的材料是两则名人名言,第一则是企业家马化腾的话,在被采访时问道“在您看来,一个创业公司如何能够实现弯道超车?”,他表明自己深信企业的发展是以其价值观为根本基础的。一个好的企业应该成为受尊敬的企业,公司的驱动力应当是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他强调的是具有可行的远大目标和为之稳步行动的重要。第二则名言,行动是价值的必要条件,强调行动决定价值。因为这两句话不难理解,所以写起来有话可说,立意不难。立意行文应围绕“行动价值”展开。如“对此你有什么感触与思考”表明写作内容必须是你针对“行动决定价值”有独立思考,考生要展示思维的深度,表达自己的认识。构思时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或写议论文,或写记叙文。如写议论文,可以从名言引入,然后从不同角度分析背后折射出的东西,接着联系现实,最后回扣开头和标题;如写作记叙文,可以选取一件或几件能关于行动带来价值的事件来写,在写作中要注意所叙之事必须真实感人,把握好感情基调,主题要积极向上,注意在行文中将一些真实细腻的情感生动细腻地描写出来;要叙议结合,在叙事中恰当地穿插抒情议论,深化主题 【审题】本题是一道含有权衡比较的思辨类材料作文,命题有突出培养学生的行动意识的指向。其特点:有比较评价,有辩证分析;有对材料的解剖,也需围绕名言发散引申。两则材料都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由于不少考生一时弄不明白行动与价值的关系,总之,“活”,是这道题的做大特点。不管怎么说,相信“活”一点的考生应该能写出有思想、有文采的好文章来! 材料梳理。两则名言不约而同的关注了行动对于人生事业的重大作用,可以说行动决定价值,行动折射人生的意义。 参考立意: 行为影响了位置,意思是一个人的行为可以影响、改变甚至决定他的位置、成就、社会评价等等。2、位置影响了行为,意思是当一个人身处其位、身处其境时,会影响他做事的方式及行动,正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结构层次: 《行为决定价值高度》由《逍遥游》中的句子引出大鹏与井底之蛙的对比,再类比指出人的行为影响巨大, 富贵人更积极向上,懈怠懒散的正是那普通凡人。以杜甫为例,写他用个人真实的行为,为后世留下来一部诗史。他心系天下,感怀苍生的行为即使于当下依然令人慨叹。再以辛弃疾为例,写这样执著于自己追求的行为着实让人敬仰。然后以宋濂勤奋苦读为例,进一步强调行动的重要性。最后总结,类比指出行为决定了你的价值高度。 素材: 理论素材: - 25 - 行动决定价值,为学的最终落脚点也是行动实践上。《中庸》中谈论为学的几个层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最后一步是“笃行之”,就是强调实际行动的作用。宋朝陆游诗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更加强调了行动的作用。知识的作用不在于空谈,而贵在身体力行。 事例素材: 春秋时,吴国和越国世代为仇。有次越军大败,越王勾践向吴国求和,并答应了吴王的苛刻要求:越王去吴国侍候吴王。勾践来到吴国,小心谨慎地侍候吴王,三年后才被释放回国。为雪此大恨,他坚定自己的信念,刻苦自励,睡的是柴草,饭前睡前都要尝一尝苦胆,还制定了一系列的复国计划。不出十年,越国终于强大起来,一举灭掉了吴国。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写作这类作文,首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同时应兼顾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作时,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查要求。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 - 25 - - 2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