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3-10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三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所谓言官,是指拥有上疏言事和弹劾官员权力的官员,包括监官和谏官,合称台谏。监官就是职司监察的官员,主要秉承皇帝旨意监察各级官吏;谏官则是负责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谏、促其改正的官员。随着皇帝集权的强化,谏官制度自元朝以后便遭到虚置甚至废止。不过,监官却承继言官的传统,兼负谏官的职责。在明代,这种现象尤其明显。明代言官由六科给事中和都察院御史两大块构成。明代言官制度既具有专业性督察和通盘性监督并举的特点,又具有“位卑权重”的特点。 一般而言,六科给事中是对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督,属于专业性督察;都察院御史则对全国官吏和一般机关进行监察,属于通盘性监督。这是大面上的专与通的结合。实际上,在六科和都察院中,也有“专”与“通”结合的特点。六科给事中虽然针对六部事务进行专门性监察,但也对其他事务进行通盘性的监督。如洪武间,工科给事中陈洽等人上疏称:如果大臣犯了重罪,虽蒙皇帝恩宥,上朝时不宜仍列本班,必须稍加降抑,以示劝惩。显然这不是对工部事务作监察,而是对刑部和礼部事务进行督察。因此,明代言官既有专业分工,又不受分工的限制,可以自由发挥纠弹和监察功能。而且,明代都察院与六科互不统属,可互相弹劾,彼此制约。 明代言官的两大主体——六科给事中和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均只是正七品官员,但却拥有对上至内阁首辅,下至州县官吏进行弹劾和纠察的权力。特别是六科,虽然官员品级很低,但却是个独立的机构,无上级机关掣肘,可以有效实行监察。明代言官之所以设计成位卑权重的模式,与传统言官制度一样,主要是考虑到监察的有效性,如果言官地位很高,他就会“爱惜羽毛”和“明哲保身”,不愿冒政治风险去监察他人,以免受到还击。地位低的言官,会在“赤脚的不怕穿鞋的”心理驱使下,孤注一掷地弹劾权臣,即使被贬也损失不大;若冒险成功,则一战成名,名利双收。明代统治者正是考虑到这种因素,故将言官设计成“位卑权重”的状态。 明代的六科给事中,针对六部的专门事务进行专业督察,虽然级别很低,但却是独立机构,不隶属任何机构,如此才能行使监察之权。我们今天在完善监察制度时,也应该让监察机构拥有独立的地位,不受上级机关的掣肘,以便更好地发挥监察职能。明代言官制度,是君主与儒臣双方协商和博弈后建立起来的,由于缺乏人民群众的介入和参与,因此最终难以起到更大的作用。当今,在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应该在设计监察制度时,引入人民群众的力量,对政府官员实行民主监督,这样才能有望克服传统言官制度的弊端。 (摘编自谢贵安《明代言官制度的历史镜鉴》,《人民论坛》2018年5月12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明代的言官由六科给事中和都察院御史两大块构成,他们都属于监官,可监察官吏,却无劝谏君主之责。 B.明代的六科给事中属专业性督查,却并不局限于此,但都察院御史则只做通盘性监督,不做专业性督察。 C.明代统治者考虑到监察的有效性,因此将言官设计成“位卑权重”的状态,并使其保持独立,不受上级机关掣肘。 D.我国当今的监察制度只要借鉴明代让监察机关独立的经验,并引入人民群众力量,就必定能克服传统言官制度的弊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按总分总结构展开,在提出言官制度的论题后从两个方面展开分述明代言官制度的特点,最后阐述写作意图。 B.文章第二段举明朝洪武年间工科给事中陈洽等人上疏的例子意在说明明代的六科给事中有责任监督刑部和礼部。 C.文章第三段“爱惜羽毛”“赤脚的不怕穿鞋的”这些论述语言生动活泼,把抽象的道理说得生动具体,饶有趣味。 D.文章思路清晰,有理有据,并且能够和我国当代社会现实紧密结合来挖掘传统言官制度的现代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明代言官的构成来看,明代只有监官而没有谏官,这是皇帝集权强化的结果。 B.明代都察院与六科互不统属,可互相弹劾、彼此制约,这有助于强化监察效果。 C.言官地位过高会导致其顾虑重重,不利于监察工作,因此明代言官“位卑权重”。 D.明代言官制度忽视了人民群众的力量,有很大历史局限性,因此是落后的制度。 (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历史与我何干”的心态、诋毁英烈的谣言,背后是历史虚无主义的危险心态。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否定中国历史和现实,否定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二是宣扬我们民族的文化不及西方文化。 历史虚无主义的沉渣泛起,进一步凸显了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正因为形势严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要有一种阵地意识。 如何守护好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南京市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渡江战役纪念馆等为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加大了对历史文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力度。前来参观学习的游客成倍增加,有效地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人、鼓舞人、引导人的作用。 整个社会应该形成一个保护、开发、传承爱国主义遗产的良好循环。加大公共投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可持续发展能力。环境美化、展品创新、纪念品开发等环节,都要突出教育功能,要让参观者在浸润式的环境中感知感受、认知认同爱国精神。 (摘编自蒋芳《守好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 材料二: 在讲好爱国故事这一点上,目前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存在困扰。 “看不懂…靠自悟”的现象,在一些传统的文物博物馆、革命历史纪念馆中普遍存在。有的展览多年不变,有的解说艰涩难懂,有的摆放山寨文物,等等。这样,很难让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感知爱国故事、历史文化的魅力。有的爱国主义教育仅停留在参观旧址、实物和照片及其他文献资料上,跟不上时代脚步,缺乏深层次的文化探索,很难有时代感;有的爱国主义教育简单拼凑,打造不出品牌特色。讲解方式千人一面,讲解员队伍建设问题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一大难点。 您觉得参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什么作用? 您通过什么渠道了解爱国主义基地? 材料三: 目前,公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较为滞缓的建设速度不相匹配,已成为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我们应该多方位做好延伸和保障工作,提升爱国故事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一方面要加大免费开放的力度,突显其教育价值,并保障经费的投入与使用切实到位,实现基地的可持续发展。自2008年起,国家要求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记者了解到,免费开放补助经费多年没有增加,而场馆陈展及建设现代化水平高,对科技手段、现代化设备设施依赖程度深,导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资金吃紧。 另一方面要丰富基地构成类型,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要使爱国主义教育真正深入人心,就要融入到人们生活中去。文物博物类、革命历史纪念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传统基地构成模式,还可增加风景旅游区类、科学技术观念教育类、劳动实践体验类基地,尤其应该多建设一些改革开放成果教育类基地,如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科研基地,让大家感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摘编自滕军伟《讲好爱国故事,发力何处》)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人诋毁英烈,其实质是历史虚无主义在作祟,其危害有否定重要历史人物以及中国历史的表现。 B.加大对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渡江战役纪念馆等场馆的保护和利用,能促进爱国主义教育。 C.缺乏时代特色、讲解方式千人一面、基地构成类型单一等是我国目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存在的难题。 D.要高度重视学校和媒体的作用,学校组织参观和媒体宣传是学生了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主要渠道。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如果在环境美化、展品创新、纪念品开发等环节突出了教育功能,那么就可能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效果。 B.一些传统的文物博物馆、革命历史纪念馆普遍存在的“看不懂”“靠自悟”现象,使其丧失了对公众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C.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可以加强爱国主义情怀、培养爱国精神、了解爱国人物和事例,只有少数人认为没多大作用。 D.既要加强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又要丰富基地构成类型,如增加风景旅游区类等基地,这样可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6.请概括说明当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原因。(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的悲哀的面孔 [德]海因里希·伯尔 我站在港口看海鸥时,我的悲哀的面孔引起在这个区巡逻的一名警察的注意。 我注视着鸥群,此刻,我最向往有一块面包,把它掰成碎块,来喂海鸥。可是,我同它们一样饥饿,一样疲乏。不过,我心中虽然悲楚,却仍感到快乐,因为站在那儿,放眼群鸥,默默饮悲,确乎美不可言。 突然,一位警官的一只手搭在我的肩上,一个声音说:“跟我走!”同时,这只手使劲地扳我的肩膀。我稳稳站定,甩掉那只手,镇静地说:“你发疯了。” “同志,”一直还看不见的那个人对我说,“你当心点儿。” “先生。”我答道。 “这里没有什么先生,”他怒气冲天地呵斥道,“我们都是同志。” 此时,他跨前一步,站到我身旁,从侧面打量我,严肃得像一头牛。 “什么道理?”我要和他理论理论。 “理由很充分,”他说,“你的悲哀的面孔。” 我笑了。 “你别笑!”他当真发火了。方才我还以为,或许没有小偷或逃犯好让他逮捕, 他因此感到百无聊赖。可是,此刻我看出这是千真万确的:他要逮捕我。 “跟我走!” “ 为什么?”我镇静地问。 一不留神,我的左腕已经被套上一条细铁链。就在这一瞬间,我知道,我又完蛋了。 “为什么?”我又问道。 “有条法令是——要高高兴兴的。” “我蛮高兴的!”我喊叫起来。 “你的悲哀的面孔……”他摇了摇头。 “这条法律可是新的!”我说。 “它已经存在三十六个小时了,你必定知道,所有法律都是在宣布之后二十四小时生效的。” “我真的不知道有这条法律。” “逃避惩罚是徒劳的。这条法律是前天颁布的,通过所有的扩音器播送。所有的报刊上都发表了。帝国全境一切街道、公路上,统统撒了传单。” 他牵着我走了。此刻,我才感到天气寒冷,才感到委实饥饿难当。想起自己一身污垢,没刮胡子,衣衫褴褛,才想起有法律规定:人人都要干干净净的,胡子刮得光光的,露出一副高高兴兴的模样。我被推到他前面走着,像一个被证实了盗窃罪而被抓走的稻草人似的。街道空荡荡的,警察局不远。我已料到他们很快又会找理由逮捕我,不过话虽如此,但仍然心情沉重。 我一路走,一路看到凡是我所碰到的人,无不贴上那种欢乐表情,因为有命令——要高高兴兴的。 我们很快到了警局。此时汽笛长鸣,鸣笛表示离下班还有十分钟,这是肯定的,因为按照当时国家元首提出的“幸福与肥皂”的口号,每个人下班前都必须洗澡十分钟。 我们穿过警局空空荡荡的过道,接着,一扇门自动打开,因为在此期间,门卫已向里头通报我们来了。在那些日子里,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秩序井然,人人努力在白天洗完规定的一磅肥皂,以遵守法律的规定——人人都要干干净净的,胡子刮得光光的,露出一副高高兴兴的模样。因而一个被捕者的到来,便是一件大事。 我们走进一间房间,静悄悄的。我感到,我的脸越发消瘦了。我又累又饿,那种悲哀的幸福感的最后痕迹此时烟消云散,因为,我知道,我完蛋了。 数秒钟之后,一个穿一身预审员的浅褐色制服的高个子,一声不吭地走进来坐了下来,两眼紧盯着我。 “职业?” “普通同志。”我答道。 “被捕前是干什么的?” “囚犯。” 两个人互相看了一眼。 “什么时候?从哪里放出来的?” “昨天,十二号监狱,十三号牢房。” “当时的罪行?” “高兴的面孔。” 两个人互相看了一眼。 “讲明白!”预审员说。 “当时,”我说,“我的高兴的面孔引起一位警察的注意,那天命令全国要悲哀,因为那天是首长去世的日子。” “刑期多久?” “五年。” “表现?” “不好。” “原因?” “服劳役太少。” 预审员站起身子,狠狠地给了我一拳,走出了房间。接着是审讯员,审讯官,初审法官,终审法官,他们一一进来,一一打我,又一一走出房间。最后,由于我的悲哀的面孔,他们判了我十年徒刑,这回的情形,同先前由于我的高兴的面孔判我五年徒刑如出一辙。 如果在“幸福与肥皂”的口号下,我能熬过此后的十年。我真得想办法什么面孔也别再要了…… (潘子立译,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不过,我心中虽然悲楚,却仍感到快乐”话中有话,既写出了“我”悲喜交集的复杂表情,又为后文“我”的被捕做了铺垫。 B.“我”假装不知道“要高高兴兴的”这条法令,百般抵赖,想要寻求逃脱的机会,因为“我”是一个惯犯,有和警察打交道的经验。 C. 警察看到“我”在港口的样子,就注意到“我”有违反法律的行为,还表情严肃、怒气冲冲地逮捕了“我”,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警察的专横与粗野。 D.小说中“幸福与肥皂”的口号下人们的表现,是小说中隐约可见的叙事背景,也是深刻的社会背景。 8.“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9.小说为什么以“我真得想办法什么面孔也别再要了……”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李郃字孟节,汉中南郑人也。父颉,以儒学称,官至博士。郃袭父业,游太学,通《五经》。善《河》、《洛》风星,外质朴,人莫之识。县召署幕门候吏。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使者二人当到益部,投郃候舍。时,夏夕露坐,郃因仰观,问曰:“二君发京师时,宁知朝廷遣二使邪?”二人默然,惊相视曰:“不闻也。”问何以知之。郃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故知之耳。” 后三年,其使者一人拜汉中太守,郃犹为吏。太守奇其隐德,召署户曹史。时,大将军窦宪纳妻,天下郡国皆有礼庆,郡亦遣使。郃进谏曰:“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太守固遣之,郃不能止。请求自行,许之。郃遂所在留迟,以观其变。行至扶风,而宪就国自杀,支党悉伏其诛。凡交通宪者,皆为免官,唯汉中太守不豫焉。 郃岁中举孝廉,五迁尚书令,又拜太常。元初四年,代袁敞为司空,数陈得失,有忠臣节。在位四年,坐请托事免。 安帝崩,北乡侯立,复为司徒。及北乡侯病郃阴与少府河南陶范步兵校尉赵直谋立顺帝会孙程等事先成故郃功不显明年坐吏民疾病仍有灾异赐策免。将作大匠翟酺上郃“潜图大计,以安社稷”,于是录阴谋之功,封郃涉都侯,辞让不受。年八十余,卒于家。门人上党冯胄独制服,心丧三年,时人异之。 (节选自《后汉书.方术列传》)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内容,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及北乡侯病/郃阴与少府/河南陶范/步兵校尉赵直谋立/顺帝会孙程等事先成/故郃功不显/明年坐吏民疾病/仍有灾/异赐策免。 B.及北乡侯病/郃阴与少府河南陶范/步兵校尉赵直谋立顺帝/会孙程等事先成/故郃功不显/明年/坐吏民疾病/仍有灾异/赐策免。 C.及北乡侯病/郃阴与少府/河南陶范/步兵校尉赵直谋立顺帝/会孙程等事先成故/郃功不显/明年坐吏民/疾病仍有/灾异赐策免。 D.及北乡侯病/郃阴与少府河南陶范/步兵校尉赵直谋立/顺帝会孙程等事先成故/郃功不显/明年/坐吏民疾病/仍有灾异/赐策免。 11.以下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3分) A.字,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成年,然后有字。女子15岁行笄礼,开始有字。名与字一般都有意义上的联系。名与字的使用有别,名供平辈和晚辈称呼,字供长辈称呼。 B.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的合称。‘五经’始于汉武帝时,其中有中国古代丰富的历史资料,是封建时代教育的必读教科书。《张衡传》中,遂通《五经》也是此意。 C.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D. 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者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右迁,降级叫迁谪,左迁。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汉和帝登上皇帝位后,分别派遣使者穿上便服并单独行动,各人到州县,察访采集民间的歌谣,其中有两个使者投宿到了李郃住的房子。 B.朝廷使者出发时并没有通知李郃,但李郃通过天象就知道此事,两位使者感到十分惊讶,完全不相信这一事实。 C.李郃凭他对天象运行的了解,力劝汉中太守不要与大将军窦宪扯上关系,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 D.李郃知识渊博,最后当上了司空,他敢于向皇上陈述政治得失,表现了忠臣的节气;最后他还助力皇上,并因此而受到褒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郃袭父业,游太学,通《五经》。善《河》、《洛》风星,外质朴,人莫之识。 (2)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太守固遣之,郃不能止。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题。 卜算子·漫兴① 辛弃疾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芸③草击陈根,笕竹④添新瓦,万一朝家举力田⑤,舍我其谁也? (注)①这首词是庆元六年(1200),作者61岁,被迫退隐于铅山时所作。②李蔡:李广之堂弟。③芸:同“耘”。 ④笕竹:剖开竹子。⑤力田:汉代设“力田”(努力耕作)科目,选拔人才。 14.下列对这首词下阕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下阕一二句与其它句有所不同,一改散句之状,讲究对仗,工整清新,重在写实。 B.“芸草去陈根” 表面上是说自己根除园中杂草,实则表达对金军要斩草除根的态度。 C.“笕竹添新瓦”句写了自己对乡间屋舍的修缮,给人以在此营生,长期居住之感。 D.“朝家” 指朝廷,此二句意指朝廷有朝一日选拔任用“力田”,一定会非他莫属! 15.请从表现手法、思想情感两个方面对本词上阕加以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6分) ①《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化用《庄子》的典故,表达诗人“美景在前,不容辜负”的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比写出了秦王朝搜刮百姓时的贪婪和得到财物后奢靡无度、不知珍惜。 (3)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想象和对比手法,来写作者遥望金陵,感叹物是人非、人生无常。 三、语言文字运用 近年来,“文学式微”频频被人提及,许多人不禁发出“优秀文学作品难觅”的感叹。与此同时,形形色色的文学奖却日渐成为_____的话题,人们不仅津津乐道什么样的作品可以获得殊荣,更是密切关注其中是否存在“猫腻儿”。 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引起公众关注度时,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式微”之所以成为公共话题,文学作品与大众阅读之间的割裂不无关系。一方面,公众抱怨“好书难觅”;另一方面,作家喟叹“_____”。( )——通过公开、公正、透明的评奖过程,不仅可以向读者推荐优秀作品,而且可以帮助公众提高鉴别和欣赏能力;从而带动全民阅读的兴趣与能力。反之,文学奖如果陶醉于孤芳自赏,不仅与大众阅读_____,其自身也难免沦为圈子里人情世故的温床。文学奖的核心在于“文学”,“奖”应是一种水到築成的成果,而非_____的收益。如果文学奖能多一些专业和纯粹,作家就能多一些自由和洒脱,公众也不必将宝贵的想象力浪费在文学之外的细枝末节。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赢得公众关注度时,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B.当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增强公众关注度时,文学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C.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提高公众关注度时,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D.当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提高公众关注度时,文学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本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纽带的文学奖,却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 B.本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纽带的文学奖,却成为加剧双方隔阂的罪魁祸首。 C.文学奖本身不仅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的纽带,而且不应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 D.文学奖本身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的纽带,而不应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炙手可热 曲高和寡 形同陌路 惨淡经营 B.炙手可热 高山流水 渐行渐远 苦心经营 C.街谈巷议 高山流水 形同陌路 惨淡经营 D.街谈巷议 曲高和寡 渐行渐远 苦心经营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很多高中生在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时,①____,其实二者并不相同。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是意象,意象的基本规定是情景交融,所以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②____。但并不是情景交融的艺术作品就有意境,意境除了有意象一般的规定性外,还有自己特殊的规定性,那就是“境”要突破时间上和空间上有限的“象”,体现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因此,二者相较:意境的内涵要大于意象,③____。 ① ② ③ 21.以下是小张在收到郑先生著作后回信的正文,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您寄奉的大作已收到。过目后,深感对我的论文写作有些许帮助,定当惠存。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他日光临贵府,当面致谢。 ① 改 ② 改 ③ 改 ④ 改 ⑤ 改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孔子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 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太忙,则真性不见。——洪应明《菜根谭》 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梁启超《志未酬》 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习近平 人们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若我们受制于人,那错不在命运,而在我们自己。——莎士比亚 孔子曾经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面对人生的不同阶段,孔子自己有不同的期待。 你即将成年,面对将来的不同人生阶段,你对自己有什么期待?请结合材料,任选两三个句子进行思考,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语文答案 1. C A项,错解文意,“可监察官吏,却无劝谏君主之责”错误,明代监官兼负谏官职责。B项,“都察院御史则只做通盘性监督,不做专业性督察”错误,根据原文第二段“在六科和都察院中,也有‘专’与‘通’结合的特点”可知,都察院御史也不局限于通盘性监督;D项,“只要……就必定能克服”错误,表述过于绝对化,原文是“这样才能有望克服”。故选C。 2. B B项,“意在说明明代的六科给事中有责任监督刑部和礼部”错误,所举事例意在论证“在六科和都察院中,也有‘专’与‘通’结合的特点”这一观点。故选B。 3. D D项,“因此是落后的制度”,推断过于武断,忽视了人民群众的力量,有着很大历史局限性,不能等同于“落后”,明代言官制度有许多地方值得今天借鉴,不能说它落后。故选D。 4.D D项,“学校组织参观和媒体宣传是学生了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主要渠道”错,根据材料二图表可以看出,通过什么渠道了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他人介绍比例占44.44%,而学校组织参观和媒体宣传各占33.33%,因此无法得出选项的结论。 5.B B项,“一些传统的文物博物馆、革命历史纪念馆普遍存在的……”错,原文是“‘看不懂…靠自悟’的现象,在一些传统的文物博物馆、革命历史纪念馆中普遍存在”,选项以偏概全。 6.①历史虚无主义沉渣泛起,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迫在眉睫。 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 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滞缓,满足不了公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7. B B项“‘我’假装不知道‘要高高兴兴的’这条法令”属无中生有。文中“我”不知道法令的原因是“我”昨天刚从牢里被释放出来。另外,“‘我’是一个惯犯”在文中没有依据。故选B。 8. ①讲述故事:小说是以“我”的心理活动贯穿全文的,通过对“我”在事件中的不同心理活动的细致表述,集中体现了“我”的遭遇的荒唐、可笑。②推动情节:“我”的遭遇是故事的主要情节,由于“我”的“面孔”的“悲哀”,情节得以发展。③衬托人物:小说中“我”的无辜与弱小,更加衬托出警察及政府高压统治的无理与强暴,寄托了作者对“我”深切的同情。 9. ①艺术结构上,通过“我”不想要什么面孔这一戏剧性情节,增强了小说的讽刺力量,耐人寻味;②人物形象上,直接吐露出“我”的内心充满悲凉,“面孔”是无法选择的,却因此获罪,足见“我”的痛苦之深,写出了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无所适从的境遇;③思想内容上,揭示了悲剧产生的根源是“我”的面孔,表现了“我”两次被判刑的荒唐,批判了高压统治对弱小者的伤害,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10. B 划线句子的意思是“等到北乡侯病重,李郃暗地与少府河南陶范、步兵校尉赵直商量扶立顺帝,正逢孙程等人的事情先成功,所以李郃的功劳不明显。第二年,因为官员百姓多有疾病,不断有灾难发生,(皇上)赐诏书免去了他的官”。“少府”是官职名,是陶范的官职,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项;“顺帝”是“立”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 11. A 字是供平辈称呼,名是供长辈称呼。 12.B B项,“完全不相信这一事实”错误,于文无据,原文是“二人默然,惊相视”,并未说是否相信。 13.(1)李郃继承父业,游历了太学,通晓《五经》。擅长《河洛》风星占卦之术,他外表质朴,别人都不了解他。 (2)希望您忠诚王室,不要与他结交。”太守坚决派人前去,李郃不能阻止。 本题第一句中,“袭”,继承;“通”,通晓;“善”,擅长;“人莫之识”,宾语前置。 第二句中,“一心”,忠诚;“交通”,结交;“固”,坚决;“勿与交通”,省略句。 14.B B项,故意拔高;“芸草去陈根”只是描绘了词人罢官闲赋时在园中根除杂草的田园生活景象,并没有表达对金军的斩草除根之意; 15.(1)手法:用典、对比。词人在上阕用李广典,并将骁勇善战、难以封侯的李广和才能平庸却得封侯的堂弟李蔡进行对比,突出李广的悲剧命运。 (2)情感:词人用李广自况,既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不能重用人才的强烈不满之情,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懑、抑郁之情(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亦可)。 16(1)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大块假我以文章 (2) 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3)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17.C 题中A项,成分残缺,介宾短语处于主语的位置,造成主语残缺;B项,搭配不当,“增强”与“关注度”搭配不当,且“文学是一个黑色幽默”,不合句意,也不妥当;D项,“文学”作“黑色幽默”的主语不恰当。故选C。 18.D 此题由后文“反之,文学奖如果……”可推知主语应为“文学奖”,且应放置句首。也可借助句后的破折号作用看,此破折号应为进一步解释说明“文学奖”应如何,因此排除A、B;根据前后文逻辑,两个分句间是转折关系,排除C。 19.D 街谈巷议: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谈论。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结合“话题”分析,选用“街谈巷议”。曲高和寡: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两个成语侧重不同。结合“好书难觅”分析,选用“曲高和寡”。形同陌路:本来很熟悉的朋友或别的人,因为一些事情而不再联系或交往,如同成为陌生人一般,对象多指人,强调“陌生”,而“渐行渐远”多强调关系“慢慢变远”。结合“文学奖如果陶醉于孤芳自赏,不仅与大众阅读”分析,选用“渐行渐远”。惨淡经营: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多指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苦心经营:用尽心思去筹划安排。结合“收益”分析,选用“苦心经营”。故选D。 20 ①常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 ②都要追求情景交融 ③意境的外延要小于意象 第一空,根据“其实二者并不相同”,可知此处应是认为意象和意境含义相同,故可填“常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第二空,根据“意象的基本规定是情景交融”,“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可知此处应填“都要追求情景交融”;第三空,根据“意境的内涵要大于意象”,可知此处应是说“意境的外延要小于意象”。 21①“寄奉”改为“惠赐”; ②“过目”改为“拜读”; ③“些许”改为“莫大”;④“惠存”改为“珍藏”;⑤“光临”改为“前往”。 22本题作文提供的材料是不同的几句话,第一句话强调要有张有弛,即人的生活节奏要保持适度。第二句话,取苏轼的词,强调要保持淡然的心境,面对人生的风雨,从容坦然,要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第三句话《菜根谭》,强调人需要怡情养性,既不能太闲,也不能太忙,要过得充实,还有会忙里偷闲。第四句话是梁启超的话,强调好男人儿志在四方,人要有大志向,大抱负,要有远见,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要矢志不移,保持前进的方向,直到实现目标为止。第五句话是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强调人要努力奋进,奋勇开拓,乐于奉献,关键词是奋进,开拓,奉献。第六句话是英国诗人莎士比亚说的,强调人要做自己的主宰者,做自己的主人,凡事要主动,积极争取,不要被动接受。考生在理解上述材料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人生期待。抓住其中任两句或三句立意即可。 参考立意: ①从孔子和《菜根谭》角度立意,生命要有张有弛,要怡情养性,为他人和社会多做贡献,活得充实有意义。 ② 从苏轼和莎士比亚角度谈,可以立意为要保持淡然的心境,从容面对人生的风雨;身处逆境,也要成为支配自己命运的强者,笑傲人生。 ③从梁启超和习近平角度谈,可立意为人要有远大的理想,要矢志不渝追求理想;怀抱理想,努力奋进,奋勇开拓,乐于奉献等。 参考译文: 李郃字孟节,是汉中南郑人。他父亲叫李颉,以儒学著称于世,做官做到了博士。李郃继承父业,游历了太学,通晓《五经》。擅长《河洛》风星占卦之术,他外表质朴,别人都不了解他。县衙召他做幕门候吏。汉和帝登上皇帝位,分别派遣使者,使者都穿便服并单独行动,各人到州县,察访采集民间的歌谣。当两个使者到了益部,他们投宿到了李郃住的房子。这时正是夏天晚上在外乘凉,李郃便仰观天上,问道“:你们两位从京师出发时,知道朝廷派了两位使者吗?”两人默不作声,惊讶地互相对看一下答道“:没有听说过。”并问“:你怎么知道的?”李郃指着星星告诉他们“:有两颗使星奔向益州分野,所以知道这件事。” 过后三年,当初两位使者当中有一人被拜为汉中太守,李郃还在汉中为吏,太守认为李郃有隐德,就召他做了户曹史。当时大将军窦宪娶纳妻子,天下的郡国都送礼庆贺,郡里也派使者前往。李郃进谏道“:窦将军是皇上的姻亲,却不修礼德,反而专擅权力,骄狂恣肆,他危亡的灾祸马上就会来了,希望您一心忠诚王室,不要与他结交。”太守坚决派人前去,李郃不能阻止,就请求自己出发,太守答应了他。李郃于是所在留迟,来观其变化。(李郃)走到了扶风,窦宪(就已经)回到自己的郡国自杀了,他的朋党全都伏法被杀。凡与窦宪有交往的人,都被免官,只有汉中太守不在其中。 李郃岁中被举荐为孝廉,五次提拔,做了尚书令,又被拜官为太常。元初四年,他代替袁敞担任司空,多次陈说政事得失,有忠臣的气节。他在位四年,(最后)因为请托别人办事而被免官。 安帝死后,北乡侯立为皇帝,李郃又担任司徒。等到北乡侯病重,李郃暗地与少府河南陶范、步兵校尉赵直商量扶立顺帝,正逢孙程等人的事情先成功,所以李郃的功劳不明显。第二年,因为官员百姓多有疾病,不断有灾难发生,(皇上)赐诏书免去了他的官。将佐大匠翟铺向皇上奏请李郃“暗中图谋(助立皇上的)大计,来安定国家”。于是(朝廷采录了)他暗中做出的功劳,封李郃为涉都侯,李郃辞让不接受。八十多岁时,死在家中。他的弟子上党人冯胄独自制了丧服,为老师守丧,脱掉丧服后又为老师三年心存哀悼,当时人都认为他不一般。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