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2-20 发布 |
- 37.5 KB |
- 3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19年秋季学期高二期中联考 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细胞的分子组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脂肪、糖原、淀粉等是细胞内重要的储能物质 B. 休眠种子与萌发种子相比,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更大 C.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质,此外,还有少量糖类 D. 血钙过高引起抽搐,说明无机盐有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的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细胞膜的成分及其含量和作用 成分 所占比例 在细胞膜构成中作用 脂质 约50% 其中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蛋白质 约40%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主要承担者,细胞膜的功能主要由其上的蛋白质来行使 糖类 约2%~10% 与膜蛋白或膜脂结合成糖蛋白或糖脂,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 2、水对生命活动的影响 a.对代谢的影响:自由水含量高--代谢强度强。 b.对抗性的影响:结合水含量高--抗寒、抗旱性强。 3、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种类 分子式 分布 生理功能 单糖 五碳糖 核糖 C5H10O5 动植物细胞 五碳糖是构成核酸的重要物质 脱氧核糖 C5H10O4 六碳糖葡萄糖 C6H12O6 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二糖 蔗糖 C12H22O11 植物细胞 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 麦芽糖 乳糖 动物细胞 多糖 淀粉 (C6H10O5)n 植物细胞 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纤维素 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 糖原 动物细胞 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详解】A、脂肪、糖原、淀粉等是细胞内重要的储能物质, A正确; B、自由水含量越高,新陈代谢越快,因此休眠种子与萌发种子相比,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更大,B正确; C、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磷脂,此外,还有少量糖类,C正确; D、血钙过低引起抽搐,说明无机盐有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的作用,D错误; 故选:D。 【点睛】自由水含量高—代谢强度强;结合水含量高—抗寒、抗旱性强。 2.下列关于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原核细胞都没有生物膜系统,但所有真核细胞都有生物膜系统 B.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代谢旰盛的细胞中核孔数目增多 C. 由卵细胞直接发生成雄蜂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化,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D. 神经递质的释放、质壁分离现象和动物细胞分裂过程都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细胞膜、核膜及具膜的细胞器构成生物膜系统。 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凡是有细胞构成的生物,其遗传物质都是DNA。 【详解】A、原核细胞都没有生物膜系统,但不是所有真核细胞都有生物膜系统,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没有任何细胞器,没有生物膜系统,A错误; B、一般情况下,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量会增加,可提高蛋白质的合成速率,B正确; C、在由卵细胞直接发育成雄蜂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的分化,体现了生殖细胞的全能性,C正确; D、神经递质的释放、质壁分离现象和动物细胞分裂过成都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正确; 故选:A。 【点睛】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核膜和具膜细胞器构成。 3.如图为pH对作用于同一底物的两种水解酶活性的影响,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这两种酶可以在相同的低温度条件下进行保存 B. 将酶2由pH=9转移到pH=4的环境中,活性上升 C. 在任何温度条件下,pH=5时,酶1的活性高于酶2 D. 酶1和酶2能够水解同一种底物是酶专一性的体现 【答案】A 【解析】 【分析】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酶的作用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 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详解】A、低温会抑制酶的活性,不会使酶变性失活,这两种酶可在相同的低温下保存,A正确; B、过酸、过碱使酶变性失活,pH=9的环境下,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即使pH值恢复到最适,酶的活性也不能恢复,将酶2由pH=9转移到pH=4的环境中,酶活性也不变,B错误; C、高温使酶变性失活,在高温环境条件下,pH=5时,酶1的活性等于酶2, C错误; D、酶1和酶2能够水解同一种底物不是酶专一性的体现,D错误; 【点睛】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改变,变性失活,低温只会抑制酶的活性。 4.如图是绿色植物细胞代谢的某些阶段的简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过程是指CO2的固定 B. b过程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C. c过程主要在线粒体内完成 D. a、b、c三个过程都需要酶参与 【答案】B 【解析】 【分析】 1、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葡萄糖。 3、分析图示,a是二氧化碳的固定,b是C3的还原,物质A是葡萄糖,将葡萄糖变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是有氧呼吸,即c是有氧呼吸。 【详解】A、过程a表示C5与二氧化碳结合生成C3的过程,表明a是二氧化碳的固定,A正确; B、过程b是C3的还原,需要光反应阶段提供能量,B错误; C、物质是葡萄糖,将葡萄糖变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是有氧呼吸,c全过程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主要场所是线粒体,C正确;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需要酶的催化,故a、b、c三过程都需酶参与,D正确; 故选B。 【点睛】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 5.下列关于细胞分化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产物 B. 免疫细胞的凋亡是一种病理现象,不利于抵抗病原体的侵染 C. 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的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 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一定会分化且分化程度越高分裂能力就越强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详解】A、皮肤上的“老年斑”是衰老细胞中色素沉积的结果,A错误; B、免疫细胞凋亡是一种正常的现象,B错误; C、细胞分化过程中有新蛋白质的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正确; D、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分裂能力就越弱,D错误. 故选:B。 【点睛】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细胞分化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6.下列与孟德尔遗传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孟德尔通过演绎推理证明了他所提出的假说的正确性 B. 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时每次必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 C. 若以玉米为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所选的亲本必须是纯合子 D. 孟德尔可根据亲本和隐性纯含子测交产生的子代的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答案】D 【解析】 【分析】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详解】A、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证明了他所提出的假说的正确性,A错误; B、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时,若是杂交实验则必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若是自交则不需要去雄,B错误; C、若以玉米为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方法是测交法,则所选的亲本一方是杂合子,一方是隐性纯合子,C错误; D、孟德尔根据亲本和隐性纯合子测交产生的子代的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D正确; 故选D。 【点睛】在已知显隐性的情况下,可通过测交法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7. 决定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W基因控制红色,w控制白色。一只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红眼雄果蝇杂交,其后代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 红眼雌果蝇 B. 白眼雄果蝇 C. 红眼雄果蝇 D. 白眼雌果蝇 【答案】D 【解析】 【详解】红眼雌果蝇(XWXW或XWXw)与红眼雄果蝇(XWY)杂交,F1的基因型可能为XWXW(红眼雌果蝇):XWXw(红眼雌果蝇):XWY(红眼雄果蝇):XwY(白眼雄果蝇),即后代的表现型可能是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和白眼雄果蝇,但是不可能出现白眼雌果蝇,D符合题意。 故选:D。 8.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了两次 ②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 ③着丝点在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 ④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二次分裂的末期 ⑤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⑥在次级精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⑦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减半,核DNA数与体细胞相等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⑤⑦ D. ③⑥⑦ 【答案】C 【解析】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①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了两次,①正确; ②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复制,②错误; ③着丝点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③错误; ④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分裂,④错误; 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⑤正确; 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⑥错误; ⑦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减半,核DNA数与体细胞相等,⑦正确。 故选C。 【点睛】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9.如图表示遗传信息的中心法则图解,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真核细胞DNA的合成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 B. 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的过程有:a、b、c、d、e C. b过程和e过程所需的原料都是核糖核酸 D. 在自然条件下只有病毒的增殖过程中才会发生d或e过程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a表示DNA的自我复制过程;b是转录过程;c是翻译过程;d是逆转录过程,该过程需要逆转录酶;e是RNA的自我复制过程,该过程只能发生在少数病毒中。其中a、b、c过程是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d和e过程是中心法则的发展。 【详解】A、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的复制也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A正确; B、a、b、c、d、e 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只是在不同的过程中配对方式不同,B正确; C、b是转录过程,e是RNA的自我复制,两过程的产物都是RNA,原料都是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C错误; D、d是逆转录,在含有逆转录酶的病毒的增殖过程中会发生;e是RNA复制,在含有RNA复制酶的病毒的增殖过程中会发生,D正确; 故选C。 【点睛】RAN病毒分为含有逆转录酶的病毒和含有RNA复制酶的病毒。 10.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单倍体育种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单倍体种子 B. 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子是不育的二倍体,而雄蜂是可育的单倍体 C. 二倍体植物的花药离体培养能得到叶片和果实较小的单倍体植株 D. 三倍体细胞不结果的性状可以遗传,它是一个新物种 【答案】B 【解析】 【分析】 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详解】A、单倍体是高度不育的,没有种子,应该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A错误; B、马和驴是不同物种,它们杂交的后代骡子没有同源染色体,因此是不育的二倍体;雄蜂虽然是单倍体,但其可以进行假减数分裂形成可育配子,仍然是可育的,B正确; C、二倍体植物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物,只含有1个染色体组,单倍体植物高度不育,不可能得到种子,C错误; D、由于三倍体植株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因此三倍体不是一个物种,D错误; 故选B。 【点睛】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成为一个物种,故三倍体西瓜、骡子都不是新物种。 11.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细胞内液 B. 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 C. 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D. 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甲和丙中 【答案】B 【解析】 【分析】 图示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人体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又叫内环境,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所以图中甲是血浆、乙是组织液、丙是淋巴、丁是细胞内液。 【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细胞内液,A正确; B、如果丁是红细胞,红细胞中的O2浓度可能比血浆高,B错误; C、过程2、6受阻时,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造成组织水肿,C正确; D、淋巴细胞存在于淋巴中,随淋巴循环进入血液循环,因此淋巴细胞也存在于血浆中,C正确; 故选B。 【点睛】血浆与组织液和淋巴的主要区别是其成分中蛋白质含量较多。 12.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 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 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答案】D 【解析】 【详解】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为细胞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A 正确;内环境稳态可使细胞生活在温度和 pH 等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正确;静息电位的维持主要依赖于K+外流,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依赖于Na+内流,维持内环境中 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C正确;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不在内环境中,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3.生活中存在以下现象:(1)婴幼儿经常尿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2)由于惊恐而出现的无意识的排尿,以上现象说明 A. 婴幼儿在夜间产生的尿液较白天多 B. 婴幼儿排尿反射的传入神经兴奋只达到脊髓 C. 无意识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 D. 脊髓的生理活动依赖于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 【答案】D 【解析】 【分析】 大脑皮层等排尿反射高位中枢能对脊髓初级中枢施加易化或抑制性影响,以控制排尿反射活动.排尿反射是一种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在脊髓。 【详解】A、尿量在白天晚上没有多大区别,A错误; B、婴幼儿排尿反射的传入神经兴奋也可以到达大脑皮层,B错误; C、无意识排尿是非条件反射,C错误; D、婴幼儿因为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会出现尿床现象,由于惊恐而出现的无意识的排尿表明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故以上现象说明脊髓的生理活动依赖于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D正确。 故选D 14.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激素和酶都有高效性,但作用机理不同 B. 人体的激素都是生物大分子,所以不能口服补充 C. 长期缺碘,促甲状腺激素浓度高于正常水平会导致甲状腺增生 D. 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 【答案】B 【解析】 【分析】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详解】A、激素和酶都有高效性,激素起调节作用,酶是催化作用,A正确; B、性激素是胆固醇,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是氨基酸类衍生物,都可以口服补充,B错误; C、长期缺碘,甲状腺激素含量降低,促甲状腺激素浓度高于正常水平,会导致甲状腺增生,C正确; 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通过体液循环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D正确。 【点睛】性激素是胆固醇,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是氨基酸类衍生物可以口服补充,垂体、下丘脑和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是蛋白质,不可以口服补充。 15.在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是() A. 只有体液免疫才需要抗体的参与,只有细胞免疫才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 B.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分别组成人体内防止病原体入侵的第二、第三道防线 C. 在体液免疫过程中,由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D. 在抗病毒感染中,往往经过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的作用过程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人体的三道防线: (1)第一道: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及皮肤、黏膜的分泌物(泪液、唾液)的杀灭作用。 (2)第二道: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及体液中杀菌物质的杀灭作用。 (3)第三道: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物质共同组成的免疫系统。 【详解】A、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A错误; B、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构成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B错误; C、体液免疫过程中,由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发挥免疫效应,C错误; D、病毒属于寄生在细胞内的生物,病毒在进入细胞之前由体液免疫发挥作用,进行细胞内由细胞免疫发挥作用,使靶细胞裂解、释放出病毒,再由体液免疫将病毒消灭,D正确。 故选:D。 【点睛】细胞免疫一般不能单独消灭抗原,要和体液免疫结合,才能起到消灭抗原的作用。 16.随着人类对免疫系统认识的深入,免疫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应用不正确的是 A. 疫苗的研究和开发可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 B. 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可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C. 利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可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 D. 注射疫苗的目的是提高机体相应的特异性免疫功能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 (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 【详解】A、过敏反应的发生是再次免疫,不能通过注射疫苗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A错误; B、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可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B正确; C、根据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原理,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可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C正确; D、注射疫苗的目的是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以提高其相应的特异性免疫功能,D正确。 故选:B。 【点睛】过敏反应是发生再次免疫,属于免疫过强。 17.下列关于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大脑皮层是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是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 B. 某人发烧时体温一直维持在38℃左右,此时气体内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 多种激素参与体温调节过程,但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只有一种激素参与调节 D. 某人因出汗较多,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会加强 【答案】D 【解析】 【分析】 1、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 (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2、人体体温调节: (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 (2)机理: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 (3)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 (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 【详解】A、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都是下丘脑,A错误; B、某人发烧时体温一直维持在38℃左右,此时其体内产热量等于散热量,B错误; C、多种激素共同参与体温恒定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C错误; D、某人因出汗较多,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会增加,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会加强,D正确; 故选:D。 【点睛】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都是下丘脑。 18.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 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 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 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 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答案】C 【解析】 【分析】 1、胰岛素是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能降低血糖浓度。它的生理作用一方面是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化成非糖物质,另一方面是抑制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当人体内血糖含量低于50-60mg/dL时会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等低血糖早期症状,低于45mg/dL时出现惊厥、昏迷等低血糖晚期症状。原因是人脑组织功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而脑组织中含糖原极少,需随时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用来氧化分解供给能量。当血糖含量很少时,脑组织就会因得不到足够的能量,而发生生理功能障碍,出现低血糖症状。 2、乙酰胆碱属于兴奋型的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 3、一般情况下,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会作出恰当的适应性免疫应答以保护自身。常见的过敏反应如花粉过敏引起哮喘、少数人吃虾、鱼等食物会出现腹泻等胃肠道疾病。 【详解】A、给正常小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溶液后,正常小鼠会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等低血糖症状,A错误; B、乙酰胆碱属于兴奋型的神经递质,给正常小鼠注射一定量乙酰胆碱,神经就处于兴奋状态,B错误; C、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会经过体液免疫,产生抗体消灭过敏原,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小鼠未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但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的过敏原时,会发生过敏反应,出现过敏现象,如呼吸困难等症状,C正确; D、给正常小鼠初次注射一定量呼吸抑制剂,会抑制小鼠呼吸,但题干中显示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D错误; 故选:C 【点睛】过敏反应是二次免疫,反应更快,效果更强,属于免疫过强造成的。 19.下列有关促胰液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盐酸刺激了胃黏膜产生促胰液素 B. 促胰液素随血液运输,作用后被灭活 C.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D. 促胰液素的靶器宫是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 【答案】A 【解析】 【分析】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产生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 【详解】A、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在盐酸的刺激下产生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A错误; B.、促胰液素血液运输,作后被灭活,B正确; C、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C正确; D、促胰液素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D正确。 故选:A。 【点睛】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粘膜产生的。 20.关于突触及其传递过程的不正确描述是( ) A. 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以使肌肉收缩 B. 突触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C. 突触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D. 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等通过一定的方式形成突触 【答案】C 【解析】 【分析】 突触:神经元之间接触的部位,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膨大部位--突触小体与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而形成。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由突触前膜以胞吐的形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形式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详解】A、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兴奋传递至效应器,可造成肌肉收缩,A正确; B、突触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胞吐,胞吐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 C、突触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发生了电信号转换为化学信号,C错误; D、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等通过一定方式形成突触,D正确; 故选C。 【点睛】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电信号→化学信号;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21.图为人体水平衡调竹机理,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当血浆渗透压升高时,能感受其变化的感受器在下丘脑 B. 图示过程既有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又有反馈调节 C. 图示中的B、C分别为肾小管和集合管、渴觉中枢 D. 由图可知通过调节水的来源和去路可以维持水的平衡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使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渴觉中枢)产生渴觉。所以图中A、B、C依次是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渴觉中枢。 【详解】A、渗透压感受器在下丘脑,A正确; B、图示过程有反馈调节但没有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B错误; C、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使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渴觉中枢)产生渴觉。所以图中A、B、C依次是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渴觉中枢,C正确; D、水的来源和去路的相对平衡,可以维持水的平衡,D正确; 故选B。 【点睛】抗利尿素由下丘脑产生、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没有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22.在机体缺氧时,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酶,该酶作用于肝脏所生成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使其转变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SF)。促红细胞生成素一方面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使周围血液中红细胞数增加,从而改善缺氧;另一方面又反馈性地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如下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还能产生淋巴细胞,参与免疫调节 B. 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的靶细胞是红细胞,红细胞数量增加可以增加携氧能力,改善缺氧 C. 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 D. 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这种反馈属于负反馈调节,这种机制保证生物体内物质含量的稳定,不会造成浪费 【答案】B 【解析】 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除能产生血细胞处,还能产生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参与免疫调节,A正确;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的靶细胞是骨髓造血干细胞,从而使红细胞数量增加, 增加携氧能力,改善缺氧,B错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C正确;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促红细胞生成素一方面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使周围血液中红细胞数增加,另一方面又反馈性的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所以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这种反馈属于负反馈调节,这种机制保证生物体内物质含量的稳定,不会造成浪费,D正确。 23. 低强度、长时间的运动,基本上都是有氧运动,其优点在于增强大脑皮层的工作效率和心肺功能。以下与有氧运动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通过反馈调节,内环境可保持稳定的状态 B. 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中枢兴奋,骨骼肌活动加强 C. 血液循环加速,机体供氧不足,大量积累乳酸 D. 胰岛A细胞活动加强,肝糖原、脂肪分解加速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详解】 内环境稳态稳定的维持主要是通过反馈调节为基础,A正确。运动中枢兴奋,骨骼肌做为效应器活动加强,B正确。有氧运动过程中,机体以有氧呼吸为主,不会积累大量乳酸,故C错误。有氧运动需要消耗能量,胰岛A细胞活动加强,肝糖原、脂肪分解加速,使血糖维持相对稳定,D正确。 24.植物激素甲、乙、丙的作用模式如下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甲、乙最可能代表脱落酸和赤霉素 B. 丙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 C. 甲、乙、丙均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D. 丙的极性运输受重力和光照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答案】D 【解析】 【分析】 1、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脱落酸等,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促进插条生根和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的作用;赤霉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的作用是促进果实、叶片等器官的衰老和脱落。 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是脱落酸,乙是赤霉素,丙是生长素。 【详解】A、甲作用是促进种子休眠和抑制生长,乙是抑制种子休眠,故甲是脱落酸,乙是赤霉素,A正确; B、丙是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B正确; C、脱落酸、生长素、赤霉素均为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产生的,对植物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具有高效性,C正确; D、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受重力和单侧光等环境因素的影响,D错误。 【点睛】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25.某兴趣小组探究植物激素对顶端优势的影响,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植株的种类及生长情况是本实验的自变量 B. A组和B组对照可证实茎尖细胞合成的生长素维持了顶端优势 C. D组和E组实验结果说明细胞分裂素一定通过抑制生长素运输解除顶端优势 D. 本实验说明侧芽的抑制和萌发受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相互拮抗的调控 【答案】D 【解析】 【分析】 顶端优势是指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源源不断的向下运输,使得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抑制侧芽的生长,而顶芽的生长较快,从而表现出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 【详解】A、据图分析可知,本实验只有一种植物,属于无关变量,且植物的生长情况属于因变量,A错误; B、A组和B组对照,可证实茎尖维持了顶端优势,但是不能说明尖端细胞产生了生长素,B错误; C、生长素运输抑制剂抑制生长素运输,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二者作用不同,C错误; D、通过实验结果可知,茎尖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抑制侧芽的萌发,细胞分裂素促进侧芽的生长,因此侧芽的抑制和萌发受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相互拮抗的调控,D正确。 26.图是3个圆所构成的关系图,其中甲为大圆,乙和丙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符合这种关系的是 A. 突触、突触前膜、突触小体 B. 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 C. 种群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随机分布 D. 生态系统、种群、群落 【答案】BC 【解析】 【分析】 1、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突触前膜内含有突触小泡,突触前膜是突触小体的一部分; 2、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3、种群特征包括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种群的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空间特征包括随机分布、集群分布和均匀分布; 4、生命系统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详解】A、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组成,A错误; B、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淋巴及组织液,B正确; C、种群特征包括种群数量特征和种群空间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属于数量特征,随机分布属于空间特征,C正确; D、生态系统包括群落,群落包括种群,D错误; 故选BC。 【点睛】综合考察各关系中包含与并列关系,种群的空间特征包括:随机分布、均匀分布、集群分布。 27.下列语句中所描述的生物种间关系与其他项差异最大的是( ) A. 螟蛉有子,蜾赢负之 B.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2、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3、寄生: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详解】A、蜾赢捕食螟蛉幼虫,属于捕食关系; B、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意思是螳螂在前面捕食蝉,黄雀在后面捕食螳螂,属于捕食关系;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说明生物之间存在捕食关系; A、C、D都是捕食关系,B是竞争关系,故选B。 【点睛】竞争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捕食是吃与被吃关系。 28.下列有关生物种群密度调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调査草地上的蚜虫种群可用标志重捕法 B. 利用样方法可调查池塘中某种鱼的种群密度 C. 调查趋光性森林害虫,可用黑光灯进行诱捕,定时计数 D.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由于部分标记个体被捕食,导致估算结果偏小 【答案】C 【解析】 【分析】 1、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样方法、标记重捕法; 2、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能力较弱的动物,一般要求取样时要随机取样,样方大小合适,并且要求样本数目足够大; 3、标记重捕法一般用于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 【详解】A、蚜虫个体小,活动能力弱,所以用样方法调查,A错误; B、池塘中鱼活动能力强,应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鱼的种群密度,B错误; C、调查趋光性害虫,可用定位设置灯光诱捕,定时计数法,C正确;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被捕食,会导致结果偏大,D错误; 故选C。 【点睛】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能力较弱的动物,标志重捕法用于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 29.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构成会不断地发生着改变 B.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演替的起始条件不同 C. 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D. 山顶、山腰和山底相比较,物种的差异反映群落的水平结构 【答案】C 【解析】 【分析】 群落演替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主要的区别在于演替起始的条件不同。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但是也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群落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详解】A、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则群落的物种构成不断地发生着改变,A正确; B、群落演替的主要类型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主要区别是演替的起始条件不同,B正确; C、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C错误; D、山顶、山腰和山底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D正确; 【点睛】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但是也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30.下列关于种群S型、J型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②图中阴影表示环境阻力,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③E点的增长率大于F点 ④G点的增长速率大于H点 ⑤J型曲线形成的内因是生物具有过度繁殖的倾向 ⑥GH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A. ①③④ B. ①④⑤ C. ①③⑥ D. ②③⑤ 【答案】B 【解析】 【分析】 1、“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 2、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 【详解】①“J”型曲线的前提是没有环境阻力的理想环境,而自然界中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是“S”型,①正确; ②“J”型曲线表示理想状态的种群数量增长,“S”型曲线表明自然状态种群数量的增长,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环境阻力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发生变化,②错误; ③E点和F点的增长率相同,③错误; ④G点表示K/2,种群增长速率最大,H点表示K值,种群增长速率为0,④正确; ⑤“J”型曲线中种群能无限增长,外因是没有环境阻力,内因是生物具有过度繁殖的倾向,⑤正确; ⑥GH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但出生率仍然大于死亡率,⑥错误。 【点睛】“J”型曲线与“S”曲线中间部分为环境阻力,“S”型曲线有K值,“J”型没有。 二、非选择题 31.某野外调查小组在我国东部地区对东部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下面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 (1)调查获得了树林中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图(如图1)上图显示,调查该地区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_________。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叫做_____________。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______。 (2)东部群落在垂直结构上具有明显的_____________现象,同时在水平方向上呈现_____________分布现象。群落空间结构形成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图2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 种 群数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 15―20 年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_____________,第1~5年间维持=1.2,则种群的增长率为_____________。 【答案】 (1). S0 (2). 丰富度 (3). 群落的物种组成 (4). 分层 (5). 镶嵌 (6). 提高群落对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 (7). 先增后减最后趋于稳定 (8). 衰退型 (9). 0.2或20% 【解析】 【分析】 1、据图分析,调查植物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样方法;根据图1分析,随着样方面积的增加,物种数目增加,到达S0时达到最大。 2、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植物A和B、C属于同一物种,性状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多样性;树木A与树木D、E、G属于不同物种。 3、据图3分析,λ >1,种群数量增加;λ<1,种群数量减少;λ=1,种群数量不变。 【详解】(1)对于植物应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种群密度或物种数,由图可知S1物种数较少,在S0时达到最大,而S2和S0物种数一样,但面积较大不利于调查,故选S0最好。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叫做丰富度。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 (2)东部群落在垂直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在水平方向上呈现镶嵌分布的现象。群落空间结构形成的意义是能够提高群落对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 (3)由曲线数据可知1到10年左右λ >1,10到20年λ<1,20到30年λ=1,故种群数量呈先增后减最后趋于稳定的趋势;第 15-20 年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衰退型,第1~5年间维持=1.2,则种群的增长率为20%。 【点睛】,λ >1,种群数量增加;λ<1,种群数量减少;λ=1,种群数量不变。 32.血糖平衡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请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调节,其分泌的胰岛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I型糖尿病由胰岛B细胞损伤引起,患病率具有种族差异性,患者血液中含有胰岛B细胞的抗体和效应T细胞,据此推测:I型糖尿病是由_____________决定的、针对胰岛B细胞的一种_____________病。 (3)中医认为桑叶提取液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为进一步探究桑叶提取液对患I型糖尿病的大鼠的降低血糖效果进行了如下实验。 材料与药剂:血糖测定仪,注射器,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30只,桑叶提取液(蒸馏水,链脲佐菌素瑢液(可破坏胰岛B细胞,诱发糖尿病)。 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补全实验歩骤并完成实验结论。 组别 数量 实验预处理 实验开始时测定血糖(mmol/L) 实验处理 连续处理4周后测 定血糖(mmol/L) 甲 10 甲组和乙组 相同处理1? 18.62+-3.08 处理2? 10.12+-2.65 乙 10 19.46+-3.98 给乙组和丙组的每只大鼠灌喂蒸馏水2ml/d 19.00+-2.70 丙 10 不做处理 3.85+-1.28 3.94+-2.20 ①相同处理1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处理2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神经-体液 (2).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3). 遗传(基因) (4). 自身免疫 (5). 每只大鼠注射等量且适量的链脲佐菌素溶液 (6). 甲组每只大鼠灌喂桑叶提取液2ml/d (7). 桑叶提取液对患有糖尿病的大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但不能降到正常水平 【解析】 【分析】 血糖的调节既有神经系统的参与,也有激素的参与,所以血糖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转化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浓度;当血糖浓度下降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为葡萄糖,从而升高血糖浓度。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科学性原则(包括实验原理的科学性、实验材料选择的科学性、实验方法的科学性、实验结果处理的科学性)、平行复重原则、对照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性原则。要注意在解题的过程中的分清楚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等。 【详解】(1)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2)I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有种族差异性,I型糖尿病可能由基因决定,患者血液内有抗体和效应T细胞对胰岛B细胞其作用,故I型糖尿病是自身免疫。 (3)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桑叶提取液对糖尿病大鼠降低血糖的效果,实验的自变量是否含有桑叶提取液,实验的因变量是血糖浓度,试剂的用量、培养条件和培养时间的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该保持一致且适宜; 相同处理1为:每只大鼠注射等量的链脲佐菌素溶液,制备成实验性的糖尿病大鼠; 处理2为:甲组每只大鼠灌喂桑叶提取液2ml/d; 实验结论:桑叶提取液对患有糖尿病的大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但不能降到正常水平。 【点睛】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变量原则,无关变量要保持一致。 33.为探究生长素对根生长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以菊花为实验材料先做了一组梯度比较大的预实验:对菊花茎段使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10天后对主根长度和侧根长度分别进行计数,结果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测定项目 生长素浓度(10-7mol/L) 0 100 200 300 400 主根长度(相对值) 1 0.9 0.7 0.5 0.3 侧根数目(个) 5 6 10 15 10 (1)做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生长素浓度为400×10-7mol/L时,______________(促进/抑制)侧根生长;______________(主根/侧根)对生长素更敏感。适宜浓度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促进作用的植物激素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探究促进侧根生长的最适生长速度,在增设的6组(浓度梯度相等)中,则最低浓度为______________×10-7mol/L。 【答案】 (1). 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 促进 (3). 主根 (4). 细胞分裂素 (5). 赤霉素 (6). 225 【解析】 【分析】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对于侧根而言,生长素浓度为0×10-7mol/L时,侧根数为5个,主根长度相对值为1,此为空白对照;随着浓度增加到300×10-7mol/L左右时,侧根数逐渐增加至15个;当浓度增加到400×10-7mol/L时侧根数与浓度为200×10-7mol/L时的生根数一致都是10个;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与空白对照相比主根长度变短,据此分析回答。 【详解】(1)做预实验的目的是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2)生长素浓度为400×10-7mol/L时侧根数为10根,主根长度0.3,空白对照侧根数5根,主根长度为1, 生长素浓度为400×10-7mol/L时促进侧根生长,抑制主根生长,故主根对生长素更敏感;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促进作用的植物激素还有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 (3)为了进一步探究促进侧根生长的最适生长速度,应在200×10-7mol/L到400×10-7mol/L的范围内选择,其中浓度300×10-7mol/L除外,等浓度梯度,共6组,分别为225、250、275、325、350、375;故最低浓度为225×10-7mol/L。 【点睛】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是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要与空白做对照。预实验中要有空白对照,正式实验中不需要设置空白对照。 3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发现甲种遗传病(简称甲病)的发病率较高,往往是代代相传,乙种遗传病(简称乙病)的发病率较低。下表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10000人中表现情况统计表(甲、乙病均由核基因控制)。请分析回答: 有甲病、无乙病 无甲病、有乙病 有甲病、有乙病 无甲病、无乙病 男性 279 250 7 4464 女性 281 16 3 4700 (1)若要了解甲病和乙病的发病情况,应在______________调査并计算发病率。 (2)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 (3)假设被调査群体中患甲病的纯合子为100人。则被调査的人群中显性基因(A)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______%。 (4)如图是该小组的同学在调査中发现的甲病(基因为A、a)、乙病(基因为B、b)的家庭系谱图。 请据图回答: ①III2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IV6是男孩,则该男孩正常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IV6是女孩,则其为乙病携带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人群中随机抽样 (2). 常 (3). 3.35 (4). aaXBXB 或 aaXBXb (5). 3/8 (6). 1/4 【解析】 【分析】 题目中遗传方式的判断: 甲病:根据双亲患病,后代女儿正常,女儿正常的基因来自父亲,父母虽有正常的基因但仍得病,致病基因为显性。如果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女儿必从父方得到带有显性致病基因的X染色体而致病,所以甲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乙病:根据遗传系谱图可知,乙病是隐性基因控制的,根据表格调查的结果,乙病中男性发病率较高,女性发病率较低,可判断乙病是伴X隐性遗传. 【详解】(1)对于甲病和乙丙的发病情况,为避免人为因素干扰,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应在人群中随机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2)根据表中数据,甲病的男女比例接近于1:1,与性别无关,乙病的发病率男大于女,且与性别有关,因此可得出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3)调查总人数是10000人,患甲病总人数是570人,纯合子是100人,杂合子是470人,显性基因(A)的基因频率是。 (4)①由遗传系谱图可得,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Ⅲ3患乙病,其父母均表现正常,可推知Ⅲ2的基因型可能为aaXBXB或aaXBXb。 ②由题意推知Ⅲ1的基因型为AaXBY,而Ⅲ2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XB,二者婚配所生男孩正常的概率是。 ③Ⅲ1的基因型为AaXBY,而Ⅲ2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XB,其后代女孩中携带乙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 【点睛】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到人群中随机调查,调查某种遗传病的患病方式到患者家系中调查;两种遗传病,计算时用分离定律来解组合定律的思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