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2-10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
乾安七中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 高二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西方学者马克斯•韦伯认为,“秦王当了皇帝以后……建立了一个真正的专制制度,取代了古代的神权封建秩序”。其中“封建秩序”对应的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春晚小品《不差钱》里有句台词:“我也有个姓毕的老爷。”此话与家谱文化有一定 的关系。据调查发现,在民间正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修撰家谱,许多人不惜耗资耗 时找寻家族史,家族热与下列哪一制度直接相关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3.“内阁制度始终没有突破他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即始终没有使明朝实现真正的‘虚君政治’。”材料意在揭示 A.内阁制未改变明朝皇权专制的本质 B.内阁官员权力弱小,无法助理国政 C.明朝皇帝与内阁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D.内阁内部争权夺利,无法发挥效用 4.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 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 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 坐到站再到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 等级制度越加严格 B. 君臣关系越加紧张 C. 对地方控制越加规范 D. 皇权不断加强 5.右侧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的比例图,观察图示信息,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 系,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A.雅典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 B.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 C.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 D.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 6.美国史学家伊迪丝·汉弥尔顿说,古希腊人走在人类的前面,那时人们可以自由地进行思考并发表见识,于是“世界第一次有了思想自由”。这段材料旨在肯定古希腊民主政治 A.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 B.使人类第一次摆脱了宗教神学束缚 C.使人们可以直接参与城邦政治 D.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7.有学者认为,“罗马法中体现和包含了可以适用于全部人类社会的、具有普遍性和 世界性的人文思想、行为规范和交往规则,这就是罗马法能长久不衰的生命活力之所 在。”此语评论罗马法的视角是 A.社会变迁 B.阶级分析 C.道德标准 D.文明传承 8.白之浩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 “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 力,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尊严的部分”“ 效率的部分”分 别指的是 A.君主制和议会制 B.君主制和共和制 C.立宪制和共和制 D.立宪制和议会制 9.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C.地方各州白治权力不断增强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10.“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事情。”对这句话理解确切的是 A.议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政策左右摇摆 B.议会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 C.体现了“内阁专横”的政治格局 D.议会是维护王权的工具 11.俾斯麦从19世纪50年代末以来就在考虑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制度,既能保普 鲁士王朝和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 个阶级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这种设想在1871年帝国宪法中加 以定型,最终促成了德意志新体制的形成。上述材料表明 A.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 B.统一使德国资产阶级利益全面保障 C.统一后德国制度更具有专制色彩 D.德意志开创了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 12.有人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其主要依据是 A.两次战争都是由英国发起 B.两次战争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C.两次战争的起因和性质基本相同 D.两次战争相隔时间很短 13.1837年,两广水师副将韩肇庆结交外商,以巡船援助鸦片走私,并将受赠鸦片作 为走私没收品报告朝廷。结果,韩因缉私有功,得赏顶戴花翎。这种现象可以说明 A.通商口岸的单一 B.海禁政策的松弛 C.当时吏治的腐败 D.贸易体制的落后 14.下列地点在近代中国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先后顺序是 ①天津 ②福州 ③南京 ④重庆 A.②③①④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 ③④①② 15.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咸丰帝主张保全华夷之间的藩篱和沟壑,拒绝外国公使进京,甚至一度令谈判的桂良等人以免去外国进口关税来换取外国公使不驻京。由此可见咸丰帝 A.力争清朝大国地位 B.缺乏近代外交意识 C.积极维护国家主权 D.轻视民族工业发展 16.有学者认为,《天朝田亩制度》在晚清思想史中具有独特性,显示了传统思想里从未有过的一种组合,即“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合”。在这种思想的“组合”过程中,没有对其产生影响的是 A.农民起义中的“均贫富”思想 B.基督教平等思想 C.《礼记·礼运》中“大同”思想 D.“中体西用”思想 17.在一堂“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研讨课上,四位同学都达成了“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的共识,并阐明了自己的依据,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甲同学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 B.乙同学太平天国颁布了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 C.丙同学太平天国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 D.丁同学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18.现在的学者提出一种观点“义和团运动,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戊戌维新失败后的一种‘ 反动”’。这里的“反动”主要针对义和团. A.抵抗西方列强入侵 B.反对君主专制统治 C.排斥一切西方事物 D拥护清朝走向民主 19.导致清政府在历次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列强军事力量强大 B.中国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 C.参战将领贪生怕死 D.中国的封建制度腐朽落后 20.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21.有人说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其充分理由是 A.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 C.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D.辛亥革命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22.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23.《申报》曾报道:1919年6月北京某机关接到里昂三十日发无线电云,二十八日下 午三时,……突有某国代表拒绝签字,各国代表大为震动。日本代表尤为惊异之邑云 云,观似拒绝签字者即系我国代表。该材料说明 A.五四运动取得了完全胜利 B.我国代表在会议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C.中国政府维护了国家主权 D.我国代表受到了国内群众运动的影响 24.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开创了一种新的现代文明以挽救中国。在此,他揭示了( ) A.无产阶级已经成为中国主力军 B.科学和民主成为五四精神的核心 C.爱国主义与马克思主义逐步结合 D.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完全融合 25.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表明 A.中共是第一个以争取民族独立为目的的革命政党 B.中共在历史上首先提出用武装斗争进行反封建斗争 C.中共已正确认识到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 D.中共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26.近年来,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分析认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材料说明正面战场 A.是抗日主战场 B.在相持阶段积极抗日 C.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D.实行全民抗战 27.1945年,黄炎培访问延安时说:“……真所谓‘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毛泽东当即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毛泽东所说的这条“新路”是指 A.井冈山道路 B.进行解放战争 C.实现人民民主 D.进行重庆谈判 28.“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将革命进行到底”。上述口号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工农武装割据 B.抗击外国侵略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推翻国民政府统治 29.著名学者胡绳说:“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实现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里的“诸多因素”是指①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③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④中国无产阶级的壮大 A.①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30.胡绳说:“在近代中国前面摆着两个问题:即一、如何摆脱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压迫,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二、如何使中国近代化。”从这个角度来看,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的最大危害是 ( ) A.危害了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B.在反侵略战争中无法积累新的近代化因素 C.打断了中国原有的近代化进程 D.阻断了中国同世界的交流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0分,其中31题14分、32题10分、33题16分) 31.(14分)阅读下列材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106年,分全国为13部(州),每部(州)派刺史一人,于每年秋天巡行郡国,按“六条问事”的职权,监督郡国…… 材料二 (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管财政兼监察地方官吏……)、提点刑狱(管司法兼监察……)、安抚使(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在边境地区设置……)、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 材料三 洪武初年的监察机关称御史台。1382年(洪武十五年)改称都察院,长官有左右都御史等,专职弹劾百司。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纠察内外官员。……号“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可立决。……明太祖……置锦衣卫指挥使,下属南北两镇抚司,除负责侍卫、密辑盗贼奸宄外,北镇抚司述掌管诏狱,各地重罪逮至京师,往往由北司严刑审理,而后直接奏请皇帝。 ——材料一、二、三均摘自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 材料四 夜饮密室,一人酒酣,谩骂魏忠贤,其三人噤不敢出声。骂。未讫,番人(厂卫特务)摄四人至忠贤所,即碎尸骂者,而劳三人金。三人魂丧不敢动。 ——摘自《明史·刑法志》 请回答: 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汉、宋、明三朝的官制有何相同之处。(2分)材料二中的地方官制有何显著特点? (2分) 明朝的制度中同汉、宋两朝有何不同? (2分) 材料三、四中,明朝前后期的统治有何异同?反映了什么时代特点? (6分) (4)简述汉、宋、明三朝监察制度的共同作用。(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0分)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经济日益重要,海权问题备受关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夫制驭外夷者,必先洞夷情。……西夷之海艘,坚驶巧习,以其恃贸易为生计,即恃海舶为性命也。中国之师船,……其船窳(粗劣)漏,断不可以涉大洋。……当缮舟舰,练水师,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战舰己就,则内地出洋之商,愿禀请各艘扩货者听。”“东西海权之争实在南洋,西夷之本土距中国甚为遥远,其窥吾国必以南洋为基地。倘因诸华人流寓岛上者,举其雄桀,……略等藩镇,庶足为南服锁钥与!”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清统治集团内部展开了海防问题的大讨论。直隶总督李鸿章以变局观分析了中国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认为“居今日而欲整顿海防,舍变法与用人,别无下手之方”。1875年清廷发布上谕,称“海防关系紧要,既为目前当务之急,又属国家久远之图”,正式决定创办近代海军,任命李鸿章、沈葆桢分别督办北洋、南洋海防事宜。自是年起,清政府先后向英法两国订购军舰,并在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自造军舰。1876年起陆续派遣学生分赴英法各国学习海军,又在沿海一带陆续开设海军学堂,学习英文、几何、代数、驾驶、天文、海图、算法等诸务。 ——摘编自《清朝通史》 材料三 1912年12月,中华民国第一任海军总司令黄钟瑛病逝。有感于当时仍然严峻的海防形势,孙中山先生在其亲笔题写的挽联中发出了“伤心问东亚海权”的时代感叹。 ——《近代中国海权问题的历史反思》 海军实为富强之基,彼美英人常谓,制海者,可制世界贸易;制世界贸易,可制世界富源;制世界富源者,可制世界即此故也。 ——孙中山《十年国防计划》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魏源维护海洋权益的观点。(2分) []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进中国近代海军产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分)结合材料二中筹划海防的目的和采取的具体措施,简要评价筹划海防决策。(2分) ] (3)材料三中孙中山感叹中国海权丧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海权丧失的原因。(3分) 33. 阅读下列材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性质的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 ——陈勤、李刚、齐佩芳著《中国现代化史纲·无法告别的革命》[来源:Z|xx|k.Com] 材料二 但无论如何,中国都能与两者(苏联人民战线与英美民主联盟)很好地协调起来。中国是一个合格的反法西斯主义国家,同时,它能被英美民主联盟接受为一名,不妨说,光荣的成员。至少在亚洲的环境中,蒋介石领导下的统一的中国表现出战时所能期望的民主。当时尽管很少有人声称中国正在为民主而战,但是十分明显,中国人民正拒绝屈服于犯下像“南京暴行”那样的抢劫和屠杀罪行的法西斯侵略者。整个1938年,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赢得了美国和英国的敬佩。 ——(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 问题: 国共第一、二次合作的主要目的分别是什么?(4分)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相比,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特点有什么显著的差异?(4分) 新课标主要运用了文明史观之史学范式,上述出两则材料又运用何种不同的史学范式(史观),试指出来。(2分) (3)国共前两次合作破裂,带来什么严重后果?(4分)从国共分合的史实中,你得到什么认识?(2分) 乾安七中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 高二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A A D B A D A D B D C C A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C C D C A B D C C B C C C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0分,其中31题14分,32题10分,33题16分) 31【答案】(14分) 共同点:设置严密的监察制度,加强对官吏的监督。(2分) 材料二特点:分散地方官吏的职权。(2分) (2)增设特务机构。(2分) (3)同:特务统治。(2分) 异:前者特务机构控制在皇帝手中,后者成为宦官专权的工具; 前者监督官吏,防止其图谋不轨,后者镇压人民,形成社会恐怖。(2分) 特点:封建统治日益腐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2分) (4)有利于整顿史治,防止官吏腐败;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势力形成,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的安定。(2分) 32【答案】(10分) (1)建立强大的近代海军;大力发展海外贸易;经营南洋以为屏藩。(2分) (2)因素:列强的侵略;西学东渐的影响;洋务运动的推动。(3分) 评价:清政府筹划海防旨在抵抗列强侵略,具有积极进步意义;兴办海军和近代教育事业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也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2分) (3)西方帝国主义海军实力强大,对中国侵略;清政府统治腐败,不重视海防;国家贫弱无法建立强大的海军;甲午海战,北洋海军全军覆灭;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中国的海权丧失。(答出3点即可得3分) 33【答案】(16分) (1)目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和统一中国;第二次国共合作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4分) 特点: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实行党外合作;没有统一的纲领(主义);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高举爱国主义,具有更广泛的群众性;取得更多的国际援助,享有更高的国际声誉。(4分(答对任意2点即可得4分) (2)史学范式:材料一主要运用了现代化史观,(1分)材料二主要运用了全球史观。(1分) (3)后果: 第一次分裂导致1927——1936年国共十年对峙,日本乘机逐步扩大侵华,民族危机加深;第二次分裂导致1945——1949国共内战,造成海峡两岸的分治。(4分。) 认识:国共两党在中国近现代史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两党合则两利,促进中国的进步与发展,斗则两伤,阻碍中华民族向前发展;海峡两岸炎黄子孙应该团结起来,共同面对目前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得2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