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4_2糖类(课件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4_2糖类(课件1)

设计 3 设计 1 设计 2 第 二节 糖类 课前预习 · 巧设计 名师课堂 · 一点通 创新演练 · 大冲关 第 四 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考点一 考点二 课堂 10 分钟练习 课下 30 分钟演练 课堂 5 分钟归纳 (1) 写出下列物质的分子式: ①甲醛 ;②乙酸 ;③甲酸甲酯 。 (2) 在甲醛、甲酸、乙酸、甲酸甲酯中,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 填结构简式,下同 ) ;能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 Ag 的是 ;能与新制的 Cu(OH) 2 悬浊液反应的是 、 。 CH 2 O C 2 H 4 O 2 C 2 H 4 O 2 HCOOCH 3 HCHO 、 HCOOH 、 HCOOCH 3 HCHO 、 HCOOH CH 3 COOH 、 HCOOCH 3 。 一、糖类的组成和结构 (1) 组成:含有 、 、 三种元素。 (2) 结构:从分子结构上看,糖类可定义为 、 和它们的 。 C H O 多羟基醛 多羟基酮 脱水缩合物 (3) 分类: 单糖 低聚糖 多糖 能否水解 代表物质 、 、 核糖、脱氧核糖 、乳糖、 不能 能 能 葡萄糖 果糖 麦芽糖 蔗糖 淀粉、 纤维素 二、葡萄糖和果糖 1 .组成与结构 葡萄糖 果糖 分子式 C 6 H 12 O 6 C 6 H 12 O 6 结构 简式 CH 2 OH(CHOH) 4 CHO CH 2 OH(CHOH) 3 官能团 相互 关系 OH 和 CHO OH 和 互为同分异构体 2 .葡萄糖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1) 化学性质: (2) 用途:葡萄糖用于制镜业、糖果制造业、医药业,为体弱和低血糖患者补充营养。 三、蔗糖和麦芽糖 蔗糖 麦芽糖 分子式 结构特点 分子中 醛基 分子中 醛基 C 12 H 22 O 11 C 12 H 22 O 11 无 有 C 12 H 22 O 11 + H 2 O 蔗糖 水解反应: C 12 H 22 O 11 + H 2 O 麦芽糖 蔗糖 麦芽糖 化学 性质 不同点 被银氨溶液或新制的 Cu(OH) 2 悬浊液氧化 被银氨溶液或 Cu(OH) 2 悬浊液氧化 相互关系 互为同分异构体 不能 能 四、淀粉和纤维素 1 .淀粉 2 .纤维素 (1) 组成:通式为 ,属于天然 化合物。 (2) 性质: ① 溶解性:一般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C 6 H 10 O 5 ) n 有机高分子 羟基 1 .糖类的分子组成都可以用 C m (H 2 O) n 来表示吗?组 成符合 C m (H 2 O) n 的有机物一定属于糖类吗? 答案: 有些属于糖类的物质不符合此通式,如脱氧核糖 C 5 H 10 O 4 ;而有些符合该通式的物质却不属于糖类,如 甲醛 HCHO 、乙酸 CH 3 COOH 等。 2 .目前学过的物质中,符合最简式 CH 2 O 的物质有哪几种? 答案: 最简式为 CH 2 O 的物质有:甲醛 (HCHO) 、乙酸 (CH 3 COOH) 、甲酸甲酯 (HCOOCH 3 ) 、葡萄糖 (C 6 H 12 O 6 ) 、果 糖 (C 6 H 12 O 6 ) 。 3 .葡萄糖转化为乙醇的反应是水解反应吗? 答案: 葡萄糖是单糖,单糖不能水解,所以葡萄糖转化 为乙 醇的反应不是水解反应。 4 .淀粉和纤维素的通式都是 (C 6 H 10 O 5 ) n ,二者是否为同分异 构体? 答案: 由于二者 n 值的不同,所以淀粉和纤维素不是同分异 构体。 5 .下列物质不属于糖类的是 (    ) A . CH 2 OHCHOHCHOHCHO B . CH 2 OHCHOHCHOHCH 2 CHO C . CH 2 OHCHO D . CH 2 OH(CHOH) 3 COCH 2 OH 解析: 糖类是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A 、 B 是多羟基醛, D 是多羟基酮。 答案: C , 6 .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含有 C 、 H 、 O 三种元素的有机物叫糖 B .糖类物质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C .糖类物质都有甜味 D .糖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生成多羟基醛或 多羟基酮的物质 解析: 醇、醛、羧酸、酯等物质中也含有 C 、 H 、 O 三种元素,但它们不属于糖类,故 A 不正确;蔗糖、淀粉、纤维素等均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B 不正确;糖类物质并不都有甜味,如纤维素, C 不正确。 答案: D 1 .糖类的还原性 糖类的还原性是指糖类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或与新制的 Cu(OH) 2 悬浊液共热生成砖红色沉淀。 常见的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 常见的非还原性糖:蔗糖、淀粉、纤维素。 2 .糖类的水解及水解产物中葡萄糖的检验 (1) 单糖不发生水解反应,低聚糖和多糖可以发生水解 反应。 (2) 水解条件: ① 蔗糖:稀 H 2 SO 4 (1∶5) 作催化剂,水浴加热。 ② 淀粉:稀 H 2 SO 4 作催化剂,微热。 ③ 纤维素: 90% 的硫酸作催化剂,小火加热。 (3) 水解产物中葡萄糖的检验: 欲要检验水解产物中的葡萄糖,必须先加入 NaOH 溶液中和其中的硫酸,使溶液呈碱性,再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的 Cu(OH) 2 悬浊液,并加热检验。 [ 例 1]   某学生进行蔗糖水解的实验,并检验水解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它的操作如下: ① 取少量蔗糖加适量水配成溶液; ② 在蔗糖溶液中加入 3 ~ 5 滴稀硫酸; ③ 将混合液煮沸几分钟,冷却; ④ 在冷却后的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其实验结果没有银镜产生,其原因是 ________ 。 A .蔗糖尚未水解 B .加热时间不够 C .煮沸后的溶液中没有加碱中和其中的酸 D .蔗糖水解的产物中没有葡萄糖 上述实验的正确操作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解析 ]   蔗糖水解需要在稀 H 2 SO 4 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而检验水解产物时要在碱性条件下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 Cu(OH) 2 悬浊液,故水解完成后应先用 NaOH 溶液中和稀 H 2 SO 4 。 [ 答案 ]   C  在水解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能与银氨溶液或新制 Cu(OH) 2 悬浊液反应的物质 (1) 醛类物质,如 HCHO 、 CH 3 CHO 等; (2) 甲酸 (HCOOH) ; (3) 甲酸盐,如 HCOONa 等; (4) 甲酸某酯,如 HCOOCH 3 等; (5) 还原性糖,如葡萄糖、麦芽糖等。 1 .实验原理 (1) 淀粉遇碘显蓝色,但不发生银镜反应; (2) 葡萄糖:遇碘不显蓝色,但可发生银镜反应。 2 .实验步骤 3 .实验现象及结论 现象 A 现象 B 结论 ① 未出现银镜 溶液变蓝色 淀粉尚未水解 ② 出现银镜 溶液变蓝色 淀粉部分水解 ③ 出现银镜 溶液不变蓝色 淀粉完全水解 [ 例 2]   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淀粉尚有部分未水解 B .淀粉已完全水解 C .淀粉没有水解 D .淀粉已发生水解,但不知是否完全水解 [ 解析 ]   由于在水解液中加入了过量 NaOH 溶液, I 2 会与碱发生反应而无法判断中和液中是否还有淀粉存在,因此无法判断淀粉是否水解完全。若改为加入过量的碘水或直接在水解液中加入碘水可证明淀粉是否水解完全。 [ 答案 ]   D 有机反应的发生常常受温度、浓度、反应物的用量、溶剂、溶液的酸碱性等因素的影响,如乙醇与浓 H 2 SO 4 的混合液在 140℃ 和 170℃ 时的反应;苯与溴水不能发生取代反应,苯与液溴 (FeBr 3 作催化剂 ) 可发生取代反应;溴乙烷在 NaOH 的水溶液和醇溶液中的反应。 点击此图片进入课堂 10 分钟练习 (1) 糖类物质含 C 、 H 、 O 三种元素,是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2) 单糖 ( 葡萄糖、果糖 ) 不能水解,二糖 ( 蔗糖、麦芽糖 ) 和多糖 ( 淀粉、纤维素 ) 能发生水解反应。 (3) 葡萄糖和麦芽糖是还原性糖;蔗糖、淀粉、纤维素是非还原性糖。 点击此图片进入课下 30 分钟演练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