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1-24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湖北省荆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一段朽木,上面长满了苔藓、地衣,朽木凹处堆积的雨水中还生活着孑孓、水蚤等,树洞中还有老鼠、蜘蛛等生物。下列与这段朽木的“生命系统层次”水平相当的是( ) A. 一块稻田里的全部害虫 B.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 C. 一片松林中的全部生物 D. 一间充满生机的温室大棚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分析可知,这段朽木是由生物和无机环境构成的属于生态系统。一块稻田里的全部害虫既不是种群也不是群落,A错误。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是种群,B错误。一片松林中的全部生物是群落,C错误。一间充满生机的温室大棚既有无机环境也有生物,属于生态系统,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生命系统层次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误区警示 (1)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 (2)一个单细胞生物,既可对应于细胞层次,又可对应于个体层次,但其之间没有组织、器官、系统层次。 (3)细胞是生命活动中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小层次,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4)一个分子或原子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 (5)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八个层次,单细胞生物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没有系统、器官、组织这三个层次。 2.下列关于高倍显微镜使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先在低倍镜下看清楚,再转至高倍镜 B. 高倍镜显微镜下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 C. 一般要把视野调亮,图像才清晰 D. 高倍镜扩大了观察的实际范围,放大了成像的倍数 【答案】D 【解析】先用低倍镜是因为在低倍镜下看到的物像放大倍数小,但看到的标本实际面积大,容易找到目标,然后再换用高倍镜,A项正确;在使用高倍镜的过程中,只调节细准焦螺旋,不使用粗准焦螺旋,B项正确;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因此要把视野调亮,图像才清晰,C项正确;与低倍镜相比,高倍镜下看到的物像大,但缩小了观察的视野范围,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有关显微镜使用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点睛】 本题考查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关键是识记并掌握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和原理。 3.下列选项中,若用圆圈表示元和生物(a)、真核生物(b)、乳酸菌(c)、硝化细菌(d)、酵母菌(e)、细菌(f),则这些概念的从属关系正确的是( )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细菌(f)包括乳酸菌(c)和硝化细菌(d),A错误;B、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原核细胞包括细菌,细菌包括乳酸菌和硝化细菌,真核细胞包括酵母菌,B正确;C、细菌(f)包括乳酸菌(c)和硝化细菌(d),C错误;D、细菌(f)包括乳酸菌(c)和硝化细菌(d),酵母菌(e)属于真核细胞,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4.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图所示,将不同成熟阶段的种子匀浆后检测,结果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据图可知,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逐渐降低,脂肪含量逐渐升高。第10天取样,加入斐林试剂后水浴加热,溶液会出现砖红色,A项正确;第20天取样,种子中含有蛋白质,加入双缩脲试剂会出现紫色,B项错误;苏丹Ⅳ检验脂肪,呈红色,C项错误;第40天时,种子中不含有淀粉,加入碘液,不会出现蓝色,D项错误。 5.一条由39个氨基酸形成的环状多肽,其中有4个谷氨酸(R基为-CH2-CH2-COOH),则该多肽( ) A. 有38个肽键 B. 可能没有游离氨基 C. 至少有5个游离羧基 D. 至多有36种氨基酸 【答案】B 【解析】39个氨基酸形成的环状多肽中,肽键数=氨基酸数,含有39个肽键,故A 项错误;由于该多肽链是环状的,所以氨基酸的基本结构上的所有氨基都发生反应了,所以在不考虑R基团的前提下,该多肽没有游离氨基,B项正确;由于该多肽链是环状的,所以氨基酸的基本结构上的所有羧基都发生反应了,又因为该环状肽中含有4个谷氨酸(R基为-CH2-CH2-COOH),即其R基中至少含有4个羧基,所以该多肽至少有4个游离羧基,C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无法判断至多有多少种氨基酸,而且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只有20种,D项错误。 6.对下表中所列待测物质的检测,所选用的试剂及预期结果都正确的是( )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DNA和甲基绿染色剂结合呈现绿色,RNA和吡罗红染色剂结合早现红色,①错;脂肪被苏丹III染液染成橘黄色,②正确;淀粉与碘液呈蓝色,③错;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呈紫色,④对。选D。 【考点定位】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名师点睛】实验原理 (1)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2)脂肪+ (3)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7.如图所示,b是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m和1分子a构成的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 若a为核糖,则b为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C. 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 D. 若b构成的核酸能被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染成红色,则b为脱氧核糖核苷酸 【答案】C 【解析】若m为腺嘌呤,则b可能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也可能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项错误;若a为核糖,则b为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而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B项错误;若m为尿嘧啶,则b为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C项正确;RNA能被吡罗红染成红色,而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故D项错误。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核酸的结构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把握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并正确识图:化合物a为五碳糖,化合物b为核苷酸。依据五碳糖分为脱氧核糖和核糖两种,可将核苷酸分为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两大类。脱氧核苷酸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其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特有的碱基是胸腺嘧啶;而核糖核苷酸是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其五碳糖是核糖,特有碱基是尿嘧啶,其中RNA能被吡罗红染成红色。 8.如图表示各种膜的组成成分及含量:如图能说明的是 ( ) A. 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和糖类 B. 膜中的脂质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与膜的功能有关 C. 膜的功能越简单,所含蛋白质的数量越多 D. 蛋白质在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 【答案】B 【解析】细胞膜的成分有脂质、蛋白质和糖类,但脂质和蛋白质在膜成分中占的比例很大,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A项正确;膜中脂质和蛋白质的含量变化与膜的功能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例如线粒体内膜功能复杂,其上蛋白质含量较高,脂质含量相对较少,B项正确;图中所给的细胞中,髓鞘的功能最简单,蛋白质的数量最少,故C项错误;分析题图可知,该图没有涉及细胞的信息交流功能与蛋白质的关系,D项错误。 【点睛】 本题是根据柱形图分析考查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的相似点和不同点、生物膜的组成成分与功能的关系的相关知识。先分析柱形图获取信息,不同生物膜的成分都有脂质和蛋白质,不同生物膜脂质和蛋白质的比例不同,然后结合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9.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并用来培养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测得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图甲)以及在此过程中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膜面积的变化曲线(图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a、b、c三条曲线所指代的细胞器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B.与乳腺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密切相关的具膜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C.乙图中d、e、f三条曲线所指代的膜结构分别是细胞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D.35S在细胞各个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在核糖体上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蛋白质,分泌蛋白要依次进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进行加工,并由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 解;A、分析题图可知,由于氨基酸在核糖体上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蛋白质,分泌蛋白要依次进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进行加工,因此放射性先在核糖体上出现,然后依次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因此图甲中的a是核糖体,b是内质网,c是高尔基体,A正确; B、乳腺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先在核糖体上形成多肽链,然后进入内质网、高尔基体进行加工,并由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与之相关的具膜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B正确; C、在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中内质网膜以出芽的形式形成囊泡并与高尔基体膜融合,高尔基体膜出芽的形式形成囊泡并与细胞膜融合,因此该过程中内质网膜减少,高尔基体膜不变,细胞膜增加,因此图乙中d是内质网膜,e是细胞膜,f是高尔基体膜,C错误; D、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的过程可知,35S在细胞各个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D正确. 故选:C. 考点: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10.下列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 【答案】D 【解析】细菌细胞属于原核生物,只有唯一的一种细胞器核糖体,没有线粒体,A错误;蓝藻细胞属于原核生物,只有唯一的一种细胞器核糖体,没有叶绿体,B错误;水稻叶肉细胞是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C错误;小鼠肝脏细胞属于动物细胞,D正确。 【考点定位】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动物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区别。(1)原核细胞只有唯一的一种细胞器--核糖体,没有核膜,真核细胞有众多的细胞器,有真正的细胞核。(2)动物细胞有中心体,没有叶绿体、液泡,高等植物细胞有叶绿体、液泡,没有中心体。 11.取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含量为0.3 g/mL的蔗糖溶液处理,一段时间后外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 A.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 B.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 C.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 D.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为被动运输。题干中甲组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吸收了一定量的矿质元素离子和水,乙组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后只吸收了一定量的水,因而甲组的细胞内液浓度比乙组的要高,两组外表皮都用0.3 g/mL的蔗糖溶液处理后均会失水,但乙组比甲组失水较多,故C正确。 考点: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12.下图表示一个神经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离子的浓度差能保持相对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K+通过主动运输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维持浓度差 B. Na+通过主动运输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维持浓度差 C. Mg2+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的过程中不需要消耗ATP D. Cl-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的过程中相应载体蛋白不发生形状改变 【答案】A 【解析】K+细胞内的浓度远高于细胞外,因此K+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运输到细胞内,A正确;细胞内Na+的浓度远低于细胞外,因此Na+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运输到细胞外,B错误;Mg2+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运输到细胞内,需要消耗ATP,C错误;Cl-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运输到细胞外,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运输过程中相应载体蛋白形状发生改变,D错误。 【考点定位】物质的跨膜运输 【名师点睛】学生对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判断混淆不清 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判断 判断方法 ①根据分子的大小、是否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进行判断: ②根据运输方向判断: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 ③根据达到平衡时的浓度判断:若达到平衡时细胞内外仍存在浓度差,则是主动运输,因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达到平衡时内外浓度相等。 13.下图为某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②与图③表示的是同一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图像 B. 图①发生在图③所示过程之后 C. 图⑤所表示的时期可以是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间期 D. 在动物睾丸中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的细胞分裂过程 【答案】A 【解析】根据染色体的数目以及行为可判断图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③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故A项错误;图①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③ 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故B项正确;图⑤所表示的时期可以是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间期,C项正确;动物睾丸中的细胞既可以进行有丝分裂也可以进行减数分裂,D项正确。 【点睛】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要求考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细胞分裂图象辨别的重要依据是同源染色体,需要考生能正确识别同源染色体,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若有同源染色体,还需判断同源染色体有无特殊行为。可据此答题。 14.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 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D.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答案】D 【解析】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也可能会存在相同作用.若不存在相互作用,则双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若存在相互作用,则双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的变式,如12:3:1、9:6:1、15:1等;A错误.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可以相同,如豌豆的Dd与DD都表现为高茎;B错误.在实践中,测交也可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C错误.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子一代形成的配子数相等且生活力相同,且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D正确. 【考点定位】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验证;孟德尔遗传实验 【名师点睛】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在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表现型=基因型+环境,基因型是表现型的内因,表现型相同,基因不一定相同.测交是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能验证杂(纯)合子和测定基因型.孟德尔遗传实验需要满足的条件有:①子一代个体形成的配子数相等且生活力相同;②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③子二代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同;④遗传因子间的显隐性关系为完全.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孟德尔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 B. 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中 C. 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16种 D. 按照孟德尔定律,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 【答案】D 【解析】孟德尔定律不支持融合遗传,故A错误。孟德尔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故B错误。按照孟德尔定律,如果每一对基因都独立遗传情况下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27种,故C错误。按照孟德尔定律,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因为其能产生8种配子,所以测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故D正确 【考点定位】孟德尔遗传定律 16.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B. 基因重组产生的变异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C.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可以发生重组 D.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可以发生重组 【答案】D 【解析】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A 正确;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等可遗传的变异为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正确;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重组,例如交叉互换,C正确;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可以发生重组,例如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自合,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要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重组的方式2种,即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以及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 17.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丙、丁4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 A. 甲、乙、丁 B. 乙、丙、丁 C. 乙、丁 D. 甲、丙 【答案】C 【解析】图甲是由于两条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而引发的基因重组;图乙的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相互交换片段,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图丙中的正常染色体上的基因eh变成了EH,其原因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图丁中的正常染色体增加了eh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综上分析,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乙、丁,A、B、D三项均错误,C项正确。 【考点定位】可遗传变异的来源 【名师点睛】本题通过模式图考查学生对可遗传变异的来源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①准确区分甲乙两图中的染色体是否为同源染色体;②丙丁两图与已知正常染色体上基因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为参照,找出其结果导致的变化,据此判断变异的类型。本题的易错点在于没有把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易位和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的本质区别而错选A。 18.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个体占55%,无条纹个体占15%,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l,则A基因的频率和F1中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 ) A. 30%,2l% B. 30%,42% C. 70%,2l% D. 70%,42% 【答案】D 【解析】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个体占55%,无条纹个体(aa)占15%,则有条纹(Aa)占30%。因此A基因的频率=AA基因型频率+1/2×Aa基因型频率=55%+1/2×30%=70%,a的基因频率=1-70%=30%。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l,根据遗传平衡定律,A和a的基因频率不变,即A的基因频率=70%,Aa的基因型频率=2×70%×30%=42%。 【考点定位】基因频率的变化 【名师点睛】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 (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2)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 19.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矩(如图),花矩顶端贮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矩变异的方向 B. 花矩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 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D. 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 【答案】C 【解析】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变异是不定向的,A错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生殖隔离的产生,B错误。二者是相互适应共同进化的结果,C正确。蛾的口器是否边长取决于自然选择,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易错警示 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有关的3个误区 (1)把“突变”误认为就是基因突变:“突变”不是基因突变的简称,而是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2)变异在环境变化之前已经产生,环境只是起选择作用,不是影响变异的因素,通过环境的选择将生物个体中产生的不定向的有利变异选择出来,不利变异遭到淘汰,如喷洒杀虫剂只是将抗药性强的个体选择出来,使整个种群抗药性增强,而不是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 (3)把物种误认为种群: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一个种群必须是同一物种。同一物种的多个种群间存在地理隔离。 20.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共同进化就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而进化 B.环境条件的改变导致了适应性变异的发生 C.进化过程由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共同进化就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而进化,A错。变异是种群原来就存在的,环境起到选择有利变异作用,B错。概隔离导致种群个体之间无法顺利进行基因交流,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D错。 考点:本题考查进化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21.人类并指(D)为显性遗传病,白化病(a)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已知控制两种遗传病的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都是独立遗传的。一个家庭中,父亲并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父亲并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可知,父亲的基因型为DdAa,母亲基因型为ddAa, 子代正常孩子的概率是1/2dd×3/4A_=3/8ddA_,患者概率为1-3/8=5/8,选D 考点:本题考查自由组合规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2.下列人体结构或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 ) A. 一个四分体 B. 一个染色体组 C. 受精卵 D. 初级卵母细胞 【答案】B 【解析】四分体是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的,故A项不符合题意;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故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项符合题意;受精卵相当于正常体细胞,存在同源染色体,C项不符合题意;初级卵母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还没分离,所以存在同源染色体,D项不符合题意。 23.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共有的现象为 ( ) ①染色体复制一次; ②有着丝点的分裂; ③有新细胞的产生; ④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⑤能进行基因重组; ⑥有纺锤体出现。 A.①②⑤⑥ B.①②④⑥ C.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⑥ 【答案】D 【解析】①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都会发生一次染色体的复制,①正确; ②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会发生着丝点分裂②正确; ③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会产生新细胞,③正确; ④同源染色体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④错误; ⑤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⑤错误; ⑥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有纺锤体的形成,⑥正确.. 【考点定位】减数分裂 24.在肺炎双球菌感染老鼠的实验中,下列实验结果不正确的是: A.注射R型菌后,老鼠不死亡 B.注射S型菌后,老鼠死亡,从小鼠体内能分离出活的S型细菌 C.注射R型菌及热处理的S型菌后,老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活的S型细菌 D.注射S型菌及热处理的R型菌后,老鼠死亡,从小鼠体内能分离出活的S型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注射R型菌对老鼠没有毒性,不死亡,所以A正确;注射S型菌对老鼠有毒性,死亡,是因活的S型细菌的作用,所以B正确;注射R型菌及热处理的S型菌,S型细菌的DNA使无毒的R型细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细菌,使小鼠死亡,小鼠体内既能分离出S型细菌,又能分离出R型细菌,所以C错误;导致小鼠死亡的原因是因为S型细菌的作用,与R型细菌无关,所以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实验知识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25.如图为某同学在学习DNA的结构后画的含有两个碱基对的DNA片段(“○”代表磷酸基团),下列为几位同学对此图的评价,其中正确的是( ) A. 甲说:“物质组成和结构上没有错误” B. 乙说:“只有一处错误,就是U应改为T” C. 丙说:“至少有三处错误,其中核糖就改为脱氧核糖” D. 丁说:“如果说他画的是RNA双链则该图应是正确的”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DNA中含有的五碳糖应为脱氧核糖,而不是核糖,同时DNA不含碱基U,而是含碱基T,A错误;图中有三处错误:①五碳糖应为脱氧核糖,而不是核糖;②DNA不含碱基U,而是含碱基T;③两个相邻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不正确,应是前一个核苷酸的脱氧核糖与后一个核苷酸的磷酸基团连接形成磷酸二酯键,B错误;由B选项可知图中至少有三处错误,C正确;如果图中画的是RNA双链,则两个相邻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不正确,D错误;答案是C。 考点: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26.一个DNA分子的一条链上,腺嘌呤比鸟嘌呤多40%,两者之和占DNA分子碱基总数的24%,则这个DNA分子的另一条链上,胸腺嘧啶占该链碱基数目的 A.44% B.24% C.14% D.28% 【答案】C 【解析】设G的比例为 x,A的比例则为1.4x,共2.4x=24%,所以x=10%,所以A的为14%,由于碱基互补配对,所以另外一条链上的T和这链的A相等,两链的碱基总数都是一样的,C正确。 【考点定位】DNA的结构。 【名师点睛】DNA分子中有关碱基比例计算的解题步骤 解DNA分子中有关碱基比例计算的试题时要分三步进行: (1)搞清题中已知的和所求的碱基比例是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比例,还是占DNA分子一条链上碱基的比例。 (2)画一个DNA分子模式图,并在图中标出已知和所求的碱基。 (3)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其规律进行计算。 27.甲(ATGG )是一段单链DNA 片段,乙是该片段的转录产物,丙(A-P~P~P )是转录过程中的一种底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乙、丙的组分中均有糖 B. 甲、乙共由6种核苷酸组成 C. 丙可作为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D. 乙的水解产物中含有丙 【答案】D 【解析】甲表示DNA片段,含脱氧核糖,乙表示信使RNA,含有核糖,ATP中A表示腺苷,含核糖,故A正确; B、甲中含三种脱氧核苷酸,乙中含三种核糖核苷酸,故B正确; C、丙是ATP,属于直接能源物质,水解能提供能量,故C正确; D、丙是ATP,其结构水解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但ATP不是乙的水解产物之一,故D错误。 【考点定位】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ATP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时需关注以下两点:1、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四种脱氧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四种核糖核苷酸. 2、ATP由1分子腺苷和3个磷酸基团构成。 2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DNA聚合酶可催化DNA转录为RNA B.遗传信息只能从DNA传递到RNA C.不同生物基因表达的最终场所都在核糖体 D.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由mRNA转录而来的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DNA聚合酶可催化DNA复制为DNA,A错;遗传信息能从DNA传递到RNA,也能从RNA传递到DNA,B错;不同生物基因表达的最终场所都在核糖体,C正确;tRNA上的反密码子能与mRNA上的密码子进行碱基互补配对,是由DNA转录而来的,D错。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表达,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29.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某家族遗传家系图如下,其中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Ⅱ1与Ⅲ5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4 C. Ⅱ3与Ⅱ4的后代中理论上共有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 D. 若Ⅲ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最可能是其母亲 【答案】D 【解析】Ⅰ1和Ⅰ2均正常,其儿子Ⅱ2患甲病,据此可推知,甲病为隐性遗传病,由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而其儿子Ⅲ7患甲病可进一步推知,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Ⅱ1与Ⅱ2均不患乙病而其女儿Ⅲ1为乙病患者可推知,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项错误;用a表示甲病致病基因,b表示乙病致病基因。Ⅱ1正常,Ⅲ1患乙病,Ⅲ3患甲病,所以Ⅱ1的基因型为BbXAXa。Ⅲ5正常,Ⅱ4患乙病,Ⅲ7患甲病,所以Ⅲ5的基因型为BbXAX_,因此,Ⅱ1与Ⅲ5的基因型相同(BbXAXa)的概率为1×1/2=1/2,B项错误;II3和II4的基因型分别为BbXAXa和bbXAY,理论上其后代共有2×4=8种基因型、2×3=6种表现型,C项错误;若Ⅲ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则Ⅲ7的基因型为XaXaY,而其父母Ⅱ3与Ⅱ4的基因型分别为XAXa和XAY,因此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最可能是其母亲,D项正确。 30.某个14N标记的DNA分子含有3000个碱基,腺嘌呤占40%。若该DNA分子用15N同位素标记过的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3次,再将全部复制产物置于试管内离心,进行密度分层,得到结果如图1;然后加入解旋酶解开双链再离心,得到结果如图2。则下列有关分析完全正确的是( ) A. X层全部是14N的基因 B. W层中含15N标记胞嘧啶2100个 C. W层与Z层的核苷酸数之比为1:4 D. 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Y层的 【答案】B 【解析】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复制3次后,共有8个DNA分子,其中有两个DNA分子的一条链含有14N,另一条链含15N,另个6个DNA分子只含有15N。离心后,含14N的DNA分子位于X层(也含有15N),只含15N的DNA分子位于Y层,A项错误;一个DNA分子中含有A(腺嘌呤)=T=3000×40%=1200个,G=C=(3000-1200×2)÷2=300个,解旋酶解旋离心后,含14N的2条链位于Z层,其他14条链含15N位于W层,相当于7个完整DNA分子量,W层中含15N标记的胞嘧啶是300×7=2100个,B项正确;W层与Z层的核苷酸数之比为1∶7,C项错误;X层中含有2个DNA分子,Y层中含有6个DNA分子,因此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Y层的1/3,D项错误。 31.如图是某高等植物根尖分生区内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叙述正确的是( ) ①该植物的基因型为AaBb ②若该植物是由花粉粒发育而来的,则其亲本是四倍体 ③若该植物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则其配子是二倍体 ④该细胞发生过基因突变 ⑤高尔基体、线粒体、核糖体与该细胞的分裂过程有密切关系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①③④ D. ②④⑤ 【答案】D 【解析】据图可知,该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突变后的基因组成是AaBB,但是不能明确突变前的基因型,而且与已知染色体同源的两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是未知的,故该植物的基因型不能确定,①错误,④正确;若该植物是由花粉粒发育而来的,它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则其亲本是四倍体,②正确;该植物含有2个染色体组,若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则其配子含一个染色体组,③错误;该细胞的分裂末期,高尔基体与新细胞壁的形成有关,该细胞的整个分裂过程中需要线粒体供能,细胞分裂间期需要核糖体合成蛋白质,故⑤正确。因此,D项正确,A、B、C项错误。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该细胞中染色体组数及细胞所处的时期,进而准确判断各选项。图示是某高等植物根尖分生区内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应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该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则该细胞所在的生物含有2个染色体组。 32.育种工作离不开相关的生物学知识,如图为某育种过程的流程图,则下列有关该育种过程所涉及的生物学原理的叙述恰当的是( )。 A. 过程②为减数分裂,涉及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B. 过程③为花药离体培养,涉及的原理是植物的体细胞具有全能性 C. 过程④为染色体加倍,涉及的遗传学原理主要是染色体变异 D. 该育种过程为单倍体育种,涉及的遗传学原理主要是染色体变异 【答案】C 【解析】过程②为减数分裂,涉及的遗传学原理有基因突变(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基因重组(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后期)和染色体变异(减Ⅰ或减Ⅱ),A项错误;过程③为花药离体培养,涉及的原理是植物的生殖细胞具有全能性,而不是体细胞,B项错误;过程④为染色体加倍,涉及的遗传学原理主要是染色体变异,C项正确;根据流程图可知,该过程的育种方法为单倍体育种,在流程图中涉及杂交过程(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加倍过程(染色体变异),因此该育种过程涉及的遗传学原理主要是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D项错误。 33.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4%。现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育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 A. 1/9 B. 81/10000 C. 1/2601 D. 1/36 【答案】D 【解析】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基因型为aa)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4%,则a的基因频率=2/10,A的基因频率=8/10,在正常人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所占比例 =Aa/(1-aa) =(2×2/10×8/10)/(1-4%)=1/3。只有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时,才能生育患病孩子,所以他们生育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1/3×1/3×1/4=1/36,D项正确,A、B、C项错误。 34.玉米的高杆(H)对矮杆(h)为显性。现有若干H基因频率不同的玉米群体,在群体足够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时,每个群体内随机交配一代后获得F1。各F1中基因型频率与H基因频率(P)的关系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0< P <1时,亲代群体都可能只含有纯合体 B. 只有P=时,亲代群体才可能只含有杂合体 C. P=a时,显性纯合体在F1中所占的比例为1/9 D. P=c时,F1自交一代,子代中纯合体比例为5/9 【答案】D 【解析】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知,H基因频率=p,设h基因频率=q,则p+q=1,0<p<1,亲代的AA基因型频率=p2,aa基因型频率=q2,那么在Hh=0时,p2+q2=1,所以,在0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当前文档收益归属上传用户
- 下载本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