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1-22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历史 (word版)
辽宁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阶段测试 高一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题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共8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地方志鼻祖”《绝越书》中写道:“禹穴之时,以铜为兵”,但长期以来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正确;伴随偃师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掘证实了传说中禹时代“以铜为兵”,以及禹铸九鼎是可信的。这说明 A.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 B.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C.正史的文本记录均是可靠真实的 D.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2. 《大明令·户令》规定:“凡嫡庶子男,除有官荫袭,先尽嫡长子孙,其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上依子数均分……”该规定沿袭的是 A.禅让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郡县制 3. 《史记正义》记载:“周封以五等之爵,蓟燕二国俱武王立,因燕山、蓟丘为名,其地足自立国。”与此记载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4. “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材料所述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 5. 《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的是 A.宗法制 B.郡国并行制 C.推恩令 D.酎金夺爵 6. 据史料记载:琅琊王氏,从东晋的王导到南齐的王俭,“六世名德,海内冠冕”,当宰相的接二连三,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与这种现象出现相关的制度是 A.军功爵制度 B.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宗法制 7. 唐制,皇帝朝见百官后,另和宰相讨论,旁人不得参加,门下省的谏官例外。宰相有时 不便同皇帝讲的话,可以由这些“言者无罪”的谏官来讲。由此可知,唐朝谏官 A.限制相权凌驾于皇权至上 B.是门下省的上一级机构 C.一定程度缓冲了君相矛盾 D.主要的职责是秉笔直书 8.《新唐书》记载:“(卢商)早孤,家窭(jù,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这表明唐代科举制 A.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 B.选官偏重人才道德品行 C.进士科是入仕唯一途径 D.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9. 中国古代的一个王朝推行 “崇文抑武”“强干弱枝”的国策,通过“收其精兵,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派文臣任知州”“设置通判”等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个王朝是 A.汉朝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10. 宋代规定,枢密院作为全国最高军事机构“武府”,其长官“枢密使”不得由武将担任,只授予文职官员。此规定 A.不利于充分发挥军队战斗力 B.提高了官员的军事理论水平 C.形成了军政和行政互相制衡 D.扩大了宰相对军事的监督权 11. 宋朝“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令,以佐邦治”的机构是 A.三司 B.政事堂 C.门下省 D.枢密院 12. 北宋时,在州郡之上设置路一级的派出机构。各路设转运使,掌财赋;设提点刑狱,掌刑政;设提举常平,掌常平、水利等;设安抚使,掌军政。这四个机构相互平行、互相监督,又共同负责对地方州郡的监督。这一举措 A.削弱了三省六部的权限 B.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C.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 D.扩大了地方行政权力 13. 元初侍御史高鸣进谏说:“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尤曰有壅,况三省乎!”为此,元初采用的措施是 A.设立三省制 B.只设中书省 C.只设尚书省 D.只设枢密院 14. “……立行中书省十有一:曰岭北,曰辽阳,曰河南,曰陕西,曰四川,曰甘肃,曰云南,曰江浙,曰江西,曰湖广,曰征东,分镇藩服……”材料所反映的制度创立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5. 下边是《中国历代官称辞典》中的一个辞条,依据辞条内容推断这一机构是 官署名。明代始设。洪武十五年,置华盖殿、武英殿、文华殿、文渊殿、东阁大学士,收阅奏章,批发文稿,协助皇帝办理政务,为皇帝顾问。 A.礼部 B.中书省 C.内阁 D.军机处 16. 《板垣记略》载:“奏章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材料说明清初 A.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B.内阁决策国家政务 C.简化处理政务的手续 D.皇权受到一定牵制 17. 明朝中期以后,内阁票拟制度被明确固定下来,内阁首辅权威渐重,严嵩、夏言、徐阶、高拱、张居正都是个人“专票”,政事皆决于一身。但首辅进朝时对宦官的态度却愈来愈谦卑。这反映 A.皇权逐渐衰弱 B.宦官权力失控 C.内阁取代六部 D.君主专制强化 18. 据记载,顺治十六年(1659年),命“考官于论题间出《孝经》……”雍正元年(1723)规定“自雍正元年会试为始,二场论题宜仍用《孝经》”。清朝在科举考试中强化孝的最主要目的是 A.形成敬老的社会风气 B.选拔忠于清朝的官员 C.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 D.结合传统教育的内容 19. “即使在鼎盛时期,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也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繁琐的辩论延长了决策的时间 B.法庭审判员经抽签产生 C.公民仅占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 D.功勋卓著的公民被流放 20. 亚里士多德评价雅典政治时说:“同等的人交互做统治者也做被统治者,这才合乎正义。”这表明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是 A.轮番而治 B.直接民主 C.分权制衡 D.人民主权 21. 考古发现古希腊的一口井里,有190块陶片写着公元前5世纪一位著名政治家的名字,但陶片上的字迹仅出于14个不同的笔迹。由此可以推论这些陶片 A. 是雅典进行民主选举的选票 B. 验证了陶片放逐法的伟大性 C. 主要被用于古希腊书法练习 D. 被用作反对某人的政治手腕 22. 公元前5世纪雅典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作品全部体现的是现实社会、政治问题,并直谏当时的执政者,而执政者“并不因之而有任何禁演戏剧或迫害作者的措施”。这表明雅典 A.社会腐败现象严重 B.政治氛围相对宽松 C.戏剧创作深受重视 D.知识分子受到保护 23. 古代希腊城邦形成初期,往往只有贵族或具备一定财产资格的人才能成为公民;下层平民在城邦民主比较发达时才获得公民权;当战争危机或公民人数不足时,还吸收外邦人和被释放奴隶加人公民团队。由此可见,古代希腊 A.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B.公民范围有一定的扩大 C.直接民主等级色彩浓厚 D.经济实力影响政治地位 24. 古希腊的“陪审法庭”原意是“作为法庭的公民大会”,五百人的公民议事会在一起作司法裁决,没有职业法官,公民直接参与司法审判。由此可知,“陪审法庭” A.有利于促进审判过程的公平公正 B.培养了民众的权利意识法律意识 C.审判的依据是习惯法和各类习俗 D.直接影响了现代西方的陪审制度 25. 公元前5世纪,罗马的《十二铜表法》规定:“ 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这主要体现了 A.保护私有财产 B.限制贵族权力 C.维护平民利益 D.扩大统治基础 26. 《十二铜表法》规定:相邻田地之间,应留空地五尺,以便通行和犁地,该空地不适用 时效的规定。这项条款说明古罗马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C.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D.注重维护公共利益 27. 以下内容出自古罗马《十二铜表法》,这一规定 第八条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要受到同样的伤害。 A.带有明显的野蛮性和落后性 B.使判罪和量刑有了明确标准 C.保证了奴隶主对奴隶的压迫 D.一定程度上反映平民的愿望 28. 英国学者哈勒维说:“英国是供作宪政考古的博物馆,这里积累了以往岁月的遗迹。”这里是在说明英国 A.君主立宪制已经是一种过时政体 B.君主立宪制被共和制所取代 C.君主立宪制被其他国家广泛采用 D.君主立宪制完善具有渐进性 29. 1689年英国通过了《权利法案》。下列各项内容不属于限制王权的是 A.保障议会言论自由 B.保留国王的行政权 C.必须定期召开议会 D.国王无权废止法律 30. 1689年威廉和玛丽加冕为英国国王时,宣誓“根据议会同意的法规”进行统治,而以往的誓词只要求国王宣誓维护“先王批准的法律和习惯”。这一新誓词反映出 A. 议会至上原则 B. 共和政体宣告建立 C. 国王统而不治 D. 内阁掌握实际权力 31. 2016年7月13日《泰晤士报》报道:英国历史上第二位女首相特雷莎·梅正式走马上任,接受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任命,组建新政府。这反映出英国政治体制的特点是 A.首相对国王负责 B.首相掌握了行政权力 C.议会对内阁负责 D.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 32. 有学者认为,英国“光荣革命”并非想象中那么平和,成千上万民众发动起的暴力行动和他们对詹姆士二世的反叛浪潮迅速波及英伦三岛,这是革命得以成功的保证。这实际上说明“光荣革命” A.具有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 B.使议会成为唯一权力机构 C.暴力剥夺了国王的行政权 D.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33. 1761年至1770年间英国先后换了6届首相,有3名直接或间接地迫于国王压力而辞职,1名被国王直接罢免。这表明当时的英国 A.国王权力不受限制 B.议会权力遭到削弱 C.首相没有行政权力 D.君主尚有一定权力 34. 1902年,美国总统决定提名霍姆斯为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霍姆斯 A.任期6年,可连任 B.任职需要参议院批准 C.被授予最高立法权 D.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35. 1803年,美国最高法院对“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做出判决:法院不能行使宪法没有授予的权力,国会通过的立法如果违背宪法则无效。美国建立起司法审查制度。该判例反映出当时美国 A.1787年宪法原则遭破坏 B.最高法院权力超过国会 C.保障宪法具有至上权威 D.国会立法需要法院同意 36. 美国各州的法律五花八门,甚至在这州合法的事情到另一个州就不合法了。这表明美国 A.各州具有独立完整的主权 B.各州权力之间相互制衡 C.各州保持一定的自治地位 D.三权分立制保障民主性 37. 托马斯·杰斐逊称美国总统制是君主制的“新版”,乔治·梅逊也说总统将会“一步登上美国王位”。对美国总统制的认识错误的是 A.是国家武装部队总司令 B.由选民直接选出 C.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D.对立法有否决权 38. 美国联邦法院法官裁定美国总统特朗普2017年1月签署的暂停中东七国移民入境的行政命令(“禁穆令”)违反宪法,立即暂停。这一裁定反映了美国 A.联邦法院的权力高于总统 B.总统不再是国家权力中心 C.行政权受到司法权的制约 D.行政权受到立法权的制约 39. 1787年,美国费城制宪会议上,代表们唇枪舌剑,争论得异常激烈,但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意见几乎完全一致。代表们争议最少的问题可能是 A.美国实行君主制还是共和制 B.国会实行一院制还是两院制 C.行政官由人民还是议会选举 D.黑人奴隶是否纳入征税范围 40. 美国宪法制定者认为:联邦权力机构中,“由于司法部门最弱,故最易遭到立法和行政两部门的干预和影响,所以必须加以保障”。下列各项能体现上述原则的是 A. 司法部门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 B. 司法部门任命政府高级官员 C. 司法部门审查国家财政预决算 D. 司法部门组织法庭弹劾总统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2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41.(20分)制度建设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在唐代,凡遇军国大事,照例先由中书省中书舍人各拟意见,再由宰相审核裁定,送经皇帝画敕后,再需送门下省,由给事中一番复审,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 ——摘编自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 光荣革命后英国颁布的部分法律 时间 法律 内容 1689年 《权利法案》 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今后不允许任何天主教徒成为英国国王,国王也不得和罗马天主教徒结婚。 《叛乱法案》 国王在和平时期征集和维持军队必须经过议会同意,并至多只能维持一年的时间。 1694年 《三年法案》 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 1701年 《王位继承法》 王位不得传给天主教徒,国王必须加入英国国教会;国王所做的一切决定都须由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后才能生效;法官任免由议会决定;被议会定了罪的人,国王不得任意赦免。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代中枢决策的特点。(6分) (2)材料二中的法律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8分)有何作用?(6分) 辽宁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阶段测试 高一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 1—5 ABCBC 6—10 CCDCA 11—15 DBBCC 16—20 DDBCA 21—25 DBBBA 26—30 DADBA 31—35 BADBC 36—40 CBCAA 41. (1)特点:国家大政由政事集体讨论决定;宰相之间相互牵制;皇帝都不能单独载决。(6分) (2)权利:限制了国王的行政权、军权、司法权和宗教信仰权。(8分) 作用:限制王权,保障议会自由,促进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变(社会转型);加速英国君主立宪制完善,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6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