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1-21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试题 解析版
兰州一中2018-2019-1学期期中高二年级考试试题 生 物(文科) 1. 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 A. 减数分裂间期 B. 形成四分体时 C. 减数第一次分裂 D. 减数第二次分裂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点为减数分裂。减数分裂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形成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2.同源染色体是指 A. 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B. 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C. 形态特征大体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D. 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答案】B 【解析】 同源染色体不是复制而成的,而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A项错误;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叫做联会,所以减数分裂过程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B项正确;形态特征基本相同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C项错误;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来自父方的第2号染色体和来自母方的3号染色体,D项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同源染色体的概念。解答本题除了识记同源染色体的概念,还需理解同源染色体的来源,但也要注意如D选项“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虽然与概念中说法相同,但还要明确同源染色体是来自父方和母方的同一号染色体。 3.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的男孩。男孩的外祖父、外祖母和祖母色觉都正常,祖父为色盲。该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 ) A. 祖父 B. 祖母 C. 外祖父 D. 外祖母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已知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则该红绿色盲男孩的基因型是XbY,其致病基因Xb一定来自于他的妈妈(而与父亲无关,父亲提供的是Y),但是妈妈正常,所以妈妈的基因型是XBXb,由题干已知外祖父母色觉都正常,外祖父给妈妈的一定是XB,则妈妈的色盲基因肯定来自于外祖母(XBXb)。 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4.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NA子链 A. 是DNA母链的片段 B. 与DNA母链之一相同 C. 与DNA母链相同,但U取代T D. 与DNA母链完全不同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所以DNA复制完毕后,得到的DNA子链不可能是DNA母链的片段,A错误;由于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因此复制完毕,新形成的DNA子链与DNA模板链互补,与母链之一相同,B正确;U是尿嘧啶,只存在于RNA分子中,DNA分子中没有,C错误;由于复制是以DNA的双链为模板,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新形成的DNA子链与DNA模板链互补,与母链之一相同,D错误。 考点:DNA分子的复制 5. 储存和复制遗传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 A. 核糖体 B. 染色体 C. 细胞核 D. 线粒体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贮存和复制遗传物质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结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 6.下列物质的层次关系由大到小的是 A. 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 B. 染色体→DNA→脱氧核苷酸→基因 C. 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 D. 基因→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 【答案】A 【解析】 【分析】 基因与DNA分子、染色体、核苷酸的关系:(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2)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3)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详解】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和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为脱氧核苷酸,所以它们的关系由大到小依次是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染色体的组成、基因的概念,明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了解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 7. 人的卷舌和不卷舌是由一对等位基因(R和r)控制的。某人不能卷舌,其父母都能卷舌,其父母的基因型是( ) A. RR、RR B. RR、Rr C. Rr、Rr D. Rr、rr 【答案】C 【解析】 根据父母都能卷舌而后代不能卷舌,说明发生了性状分离,可判断能卷舌对不能卷舌为显性.因此,不能卷舌的基因型为rr,其父母都能卷舌的基因型都为Rr。 【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8.下列概念与实例的相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 相对性状——豌豆的高茎与矮茎 B. 纯合子——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 C. 等位基因——基因A和a D. 杂合子——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对遗传学基本概念的考查,需要学生掌握相对性状、纯合子、杂合子、等位基因等基本概念。 【详解】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豌豆的高茎与矮茎符合“同种生物”与“同一性状”,属于相对性状,A正确;纯合子是指由相同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其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都是纯合子,B正确;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基因A和a属于等位基因,C正确;杂合子是指由不同基因型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是纯合子,D错误。 9.蝴蝶的性状中紫翅膀(A)对黄翅(a)为显性,绿眼(B)对白眼(b)为显性。现用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蝴蝶杂交,后代可能出现的表现型为 A. 紫翅绿眼、黄翅白眼 B. 紫翅绿眼、黄翅绿眼 C. 紫翅白眼、紫翅绿眼 D. 黄翅绿眼、黄翅白眼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应用相关知识解答有关自由组合问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亲本的基因型推断子代的基因型及表现型。 【详解】首先考虑AA与AA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为AA,表现为紫翅,再考虑Bb与bb杂交,子代基因型分别为Bb、bb,表现为绿眼与白眼,因此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蝴蝶杂交,子一代的表现型为紫翅绿眼、紫翅白眼。 故选:C。 10.下列不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主要特征的是 A. 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 B. 着丝点分裂 C. 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 D. 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级 【答案】B 【解析】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 【详解】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A不符合题意;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B符合题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C不符合题意;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1.下图所示核苷酸的名称是 A. 尿嘧啶脱氧核苷酸 B. 胞嘧啶核糖核苷酸 C. 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D. 胸腺嘧啶核糖核苷酸 【答案】C 【解析】 据图分析,图示核苷酸含有碱基U,RNA特有的碱基,因此图示核苷酸为内膜的核糖核苷酸,故选C。 12.完成DNA分子复制所需的条件中,下列哪项是最合理的 ①模板 ②原料 ③能量 ④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有关DNA分子的复制,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DNA复制过程为: (1)解旋:需要细胞提供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 (2)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利用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3)形成子代DNA分子:延伸子链,母链和相应子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2.特点:(1)边解旋边复制;(2)复制方式:半保留复制。3.条件:(1)模板: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2)原料: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3)能量:ATP。(4)酶:解旋酶、DNA聚合酶。 【详解】DNA分子复制所需的条件有:(1)模板: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2)原料: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3)能量:ATP;(4)酶:解旋酶、DNA聚合酶。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DNA分子的复制,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复制的过程、时期、条件、特点、方式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DNA和基因是同一概念 B. 遗传信息是指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的种类 C.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mRNA片段 D.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与DNA的关系,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的概念,明确基因是由遗传效应的核酸片段;识记基因的分布,明确基因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详解】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DNA和基因是同一概念,A、C错误;遗传信息是指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B错误;一条染色体有多个基因,基因在 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正确。 14.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成功揭示了遗传的两条基本规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他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是( ) A. 模型构建 B. 同位素标记法 C. 类比推理 D. 假说-演绎法 【答案】D 【解析】 孟德尔利用豌豆杂交实验发现遗传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时,采用了模型构建的方法,但孟德尔遗传实验没有采用模型构建的方法,A错误;孟德尔遗传实验没有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B错误;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而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采用的是假说-演绎法,所以C错误、D正确。 15.进行有性生殖的各种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相对恒定的,决定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的生理作用是 A.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B. 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 C.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D. 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 【答案】C 【解析】 【分析】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成熟生殖细胞进行的细胞分裂,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因此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通过受精作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 【详解】减数分裂使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因此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都很重要。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亲子代生物之间染色体数目保持稳定的原因,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的结果和受精作用的意义,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 16.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B. 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多个基因 C. 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D.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3、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详解】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A正确;一条染色体由一个或2个DNA分子组成,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B正确;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因此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C错误;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的概念,明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识记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明确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7.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中,两条链上的碱基配对正确的是 A. A与T B. A与C C. C与T D. A与U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DNA分子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的碱基互补配对严格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故本题选A。 18.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 B. 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 C. 每个双链DNA分子中的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糖数 D. 如果DNA一条链上的碱基是A,则另一条链上相对应的碱基是T或U 【答案】D 【解析】 【分析】 DNA的双螺旋结构: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DNA分子由2条链组成,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A正确;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即A与T配对,C与G配对,B正确;DNA分子中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糖数,C正确;如果DNA一条链上的碱基是A,则另一条链上相对应的碱基是T,D错误。 【点睛】本题比较基础,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只要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即可正确答题。 19.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人的直发和卷发 B. 兔的白毛和短毛 C. 猫的白毛与蓝眼 D. 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答案】A 【解析】 【分析】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 【详解】人的直发和卷发符合“同种生物”及“同一性状”一词,属于相对性状,A正确;兔的白毛和短毛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猫的白眼和蓝眼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棉花的细绒与长绒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重点考查相对性状,要求考生识记相对性状的概念,能扣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对各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 20.人类在正常情况下,男性体细胞中常染色体的数目和性染色体为 A. 46+XY B. 44+XY C. 22+X D. 22+Y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要求考生识记伴性遗传的概念,掌握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及男女性染色体组成,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 【详解】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故男性体细胞中常染色体的数目和性染色体为44+XY, 故选:B。 21.一对杂合黑豚鼠产仔4只,4只鼠仔的表现型可能是 A. 三黑一白 B. 全部黑色 C. 二黑二白 D. 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答案】D 【解析】 一对杂合黑豚鼠,其基因型都为Aa,后代基因型为AA:Aa:aa=1:2:1,表现型为黑色:白色=3:1.但由于这种比例的前提是子代的数量很多,并且交配后的受精卵都能发育成新个体.而本题的子代只有4只,不是大量统计的结果,所以子代的分离比不一定符合分离定律的分离比,所以在实际的交配后代中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故选D。 【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22.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栗色是显性性状,白色是隐性性状,现有一匹栗色马,要鉴定它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A. 测交 B. 杂交 C. 自交 D. 正交 【答案】A 【解析】 鉴定动物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测交。 23.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A. DNA或RNA B. RNA C. DNA D. 蛋白质 【答案】C 【解析】 细胞类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因此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即脱氧核糖核酸,C项正确,A、B、D项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理解和掌握几句结论性语句(例如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等),并能据此准确判断各种生物的遗传物质。 2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细胞中的DNA都在染色体上 B. 细胞中每个染色体都只有一个DNA分子 C. 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与基因的行为一致 D. 以上叙述均正确 【答案】C 【解析】 细胞中的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少量分布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A错误;细胞中每个染色体含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B错误;基因在染色体上,因此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与基因的行为一致,C正确;以上叙述只有一项正确,D错误。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对B选项的判断,解题的关键是明确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目的关系。 25.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1全为黄色圆粒,F1自交后代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黄色和绿色这对相对性状中黄色是显性 B. 圆粒和皱粒这对相对性状中皱粒是显性 C. F2中的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是重组性状 D. F2中的绿色皱粒占1/16。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实验的过程、实验现象,要求考生能够根据F1代的基因型正确计算F2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 【详解】由于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1全为黄色圆粒,因此黄色和绿色这对相对性状中黄色是显性,圆粒和皱粒这对相对性状中圆粒是显性,A正确,B错误;F2中的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是亲本没有的性状,属于重组状,C正确;F2中的绿色皱粒占1/16,D正确。 26.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图,该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 A.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B.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D.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详解】据图可知,该细胞正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并且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应表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的次级卵母细胞。 故选:D。 27.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夫妇妻子患红绿色盲,丈夫色觉正常,他们所生女儿患色盲的概率是 A. 1 B. 1/2 C. 1/4 D. 0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及应用、伴性遗传的有关知识,首先要求考生能够根据题干信息初步判断出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其次再根据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推断其后代的基因型、表新型及概率。 【详解】根据题干中“某夫妇妻子患红绿色盲,丈夫色觉正常”,可推知丈夫的基因型是XBY,妻子的基因型为XbXb(B表示正常基因,b表示色盲基因),因此其女儿的基因型为XBXb,儿子的基因为XbY,即其女儿不患色盲,儿子全患色盲。 故选:D。 28.图为DNA的基本单位结构示意图,1表示含氮碱基,2表示脱氧核糖,3表示磷酸,1不可能是 A. U B. T C. G D. C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的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识记核苷酸的结构,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详解】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每个核糖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图示结构为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结构示意图,其含有的碱基是A、T、G、C,因此1不可能是是U。 故选:A。 29.在DNA分子中,两条链之间的碱基T与A之间的连接物质是 A. 氢键 B. —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 C. 肽键 D. —磷酸—脱氧核糖—磷酸— 【答案】A 【解析】 【分析】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 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结构成基本骨架,排列在DNA的外侧,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C-G。 【详解】DNA的一条单链上相邻的碱基A与T之间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两条链之间的碱基靠氢键连在一起,且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 故选:A。 30.己知DNA分子的一条母链上的部分碱基排列顺序为一A-C-G-T-,那么以另一条母链为模板,经复制后得到的对应子链的碱基排列顺序是( ) A. -T-G-C- A- B. -A-C-G-T- C. -U-G-C-A- D. -A-C-G-U- 【答案】B 【解析】 己知DNA分子的一条母链上的部分碱基排列顺序为-A-C-G-T-,则另一条母链的碱基排列顺序为-T-G-C-A-,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另一条母链为模板,经复制后得到的对应子链的碱基排列顺序为-A-C-G-T-,故选B。 31.豇豆是我国夏秋两季主要的豆类蔬菜之一,各地广泛栽培。研究人员为了研究其花色遗传机制,用纯种的紫色花冠植株和白色花冠植株进行杂交,F1均为紫色花冠,自交后代F2中花色统计结果如下。请回答问题: F2表现型 紫色花冠 白色花冠 浅紫色花冠 植株数目 270 68 23 (1)亲代豇豆的花冠紫色、花冠白色互为____________,F2中出现不同花冠颜色植株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_。 (2)根据表中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可推测豇豆花冠颜色受____________(一对、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____________定律。 (3)若用浅紫色花冠豇豆与F1紫色花冠豇豆杂交,获得的后代中紫色花冠:白色花冠:浅紫色花冠植株数量比接近 ____________,则上述推测成立。 【答案】 (1). 相对性状 (2). 性状分离 (3). 两对 (4). 自由组合 (5). 2:1:1 【解析】 【分析】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指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生物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亲代豇豆的花冠紫色、花冠白色互为相对性状。性状分离指的是杂种的后代既有显性状,又有隐性性状。因此F2中出现不同花冠颜色植株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2)据表格数据可知,F1均为紫色花冠,自交后代F2中紫色花冠:白色花冠:浅紫色花冠=270:68:23≈12:3:1,12:3:1是9:3:3:1的变形,因此可推测豇豆花冠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假如控制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是A、a与、b,由表格数据可知,紫色花冠的基因型为A_B_、aaB_,(或A_B_、A_bb)白色花冠的基因型为A_bb(或aaB_),浅紫色花冠的基因型为aabb,若用浅紫色花冠豇豆(aabb)与F1紫色花冠豇豆(AaBb)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其中AaBb与aaBb(或Aabb)表现为紫色,Aabb(或aaBb)表现为白色,aabb表现为浅紫色,即获得的后代中紫色花冠:白色花冠:浅紫色花冠植株数量比接近2:1:1,则上述推测成立。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2.1958年,科学家通过一系列实验首次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此后科学家便开始了有关DNA复制起点数目、方向等方面的研究。试回答下列问题: (1)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的_________结构模型,该结构中DNA的基本骨架是_________和_________交替排列构成,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_______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__________原则。 (2)DNA分子的复制的方式是__________,复制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量和_________等基本条件。 (3)DNA复制过程发生的场所为_______,发生的时期为_______。 【答案】 (1). 双螺旋 (2). 磷酸 (3). 脱氧核糖 (4). 氢键 (5). 碱基互补配对 (6). 半保留复制 (7). 模板 (8). 原料 (9). 酶 (10). 细胞核 (11).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间期 【解析】 【分析】 DNA复制时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间期 ;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DNA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DNA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DNA复制结果:一条DNA复制出两条DNA;DNA复制意义:通过复制,使亲代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详解】(1)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生物学家克里克合作,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学说,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分子阶段。该结构中DNA的基本骨架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构成,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DNA分子的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复制需要原料(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酶(DNA聚合酶、解旋酶)、能量(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和模板(DNA分子的两条链)等基本条件。 (3)DNA复制过程发生的场所为细胞核,发生的时期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间期。 【点睛】本题考查DNA分子的复制,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复制的场所、条件、过程、产物等基础知识,明确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3.下列甲、乙、丙三个图分别表示某种生物(假定只含两对同源染色体)的3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据图回答: (1)甲图表示___________分裂___________期,图中有___________条染色体。 (2)乙图表示_______分裂___________期,图中有___________个DNA,_______条染色体。 (3)丙图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 【答案】 (1). 减数第二次 (2). 后 (3). 4 (4). 有丝 (5). 后 (6). 8 (7). 8 (8). 初级精母细胞 【解析】 【分析】 结合题意分析图 图甲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并且着丝点分裂,为处于减二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或者极体;图乙细胞为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图丙细胞中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并且细胞质是均等分裂的,该细胞为处于减一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 【详解】(1)看图可知:图甲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已经分裂,是处于减数第二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或者极体,图中有4条染色体。 (2)乙图中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已经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中有8个DNA,8条染色体。 (3)丙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其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 【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细胞分裂图像辨别的重要依据是同源染色体,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同源染色体,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若有同源染色体,还需判断同源染色体有无特殊行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