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北京市大兴区2020届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考试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北京市大兴区2020届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考试试题

北京市大兴区2020届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考试 语文试题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IBM刚刚宣布的重大消息:“已经成功研制出了量子计算机原型机,量子计算机商业化正在加速!”正如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在作品《三体》中抛出的概念,科技永远是呈现爆炸式变革的,以前看起来遥不可及的量子计算机,一下子就逼近了人类的身边。‎ 量子计算机是一类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进行高速数学和逻辑运算、存储及处理量子信息的物理装置。当某个装置处理和计算的是量子信息,运行的是量子算法时,它就是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用来存储资料的对象是量子位元,量子计算的原理则是基于量子的叠加态与纠缠特性。这意味着量子计算机能同时尝试所有可能的解,大幅缩短提取用户所需信息的时间,以远超电子计算机的速度进行复杂的计算。‎ 按照传统算法,当用户需要提取某一个词组信息或者需要解决一个问题时,计算机要先把所有可能性列举出来并验证一遍才能得到正确的信息,而量子计算机能够直接计算并提取出相应信息。这种计算称为量子并行计算,也是量子计算机最重要的优越性。‎ 量子计算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可以做到真正的并行计算与存储。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假如一台电子计算机一次能计算10个比特位,即十位二进制,而量子计算机能一次计算2的十次方个这样的数!想象一下,你被要求5分钟内在国会图书馆某一本书的某一页上找一个字母“X”,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那里有5000万册书。但是如果你处于5000万个平行现实中,每个现实都可以查看不同的书籍,你肯定能在其中某个现实中找到这“X”。在这个假设中,普通计算机就是像疯子一样的那个你,需要5分钟内找遍尽可能多的书。而量子计算机却能将你复制出5000万个,每个只需翻找一本书即可。‎ 此次IBM的成果是一个巨大的跨越,在量子计算实现了“不可能”的里程碑:50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一步就能进行2的50次方运算,等于1125899906842000,即一千万亿次计算。一台台式机电脑大小的量子计算机,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将达到今天最先进的中国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的计算能力。‎ ‎(取材于《量子计算机,到底有多神奇》等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量子计算机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遵循量子力学规律 B. 存储资料的对象是量子位元 C. 基于量子的叠加态与纠缠特性 D. 严格运用十位二进制进行计算 ‎2.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IBM公司研制出的量子计算机原型机已正是进入商业运用。‎ B. 量子计算机会优越性之一是同步提取相关信息与直接运算。‎ C.量子计算机执行任务相当于成千上万台计算机同时运算。‎ D.未来台式电脑大小的量子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堪比天河一号。‎ 材料二 在人类己经跨入21世纪之际,信息技术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传统计算机界,“摩尔定律”一直是金科玉律,即计算机芯片的晶体管密度每18个月翻一番,算力增强一倍,这是一种指数增长的规律。但如果在技术上遵循摩尔定律,那么硅片上的集成电路最终将会缩小到一点,那些独立的元件不会比几个原子更大,这就导致了新问题的出现。因为在原子级别支配着电路的行为和性质的物理规律是量子力学,而不是经典物理定律,这引起人们判断:如果摩尔定律终结,在后摩尔时代,提高运算速度的途径显然就只剩量子计算机一途了。‎ ‎1982年,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提出了利用量子效应进行计算的新奇想法,“自然是量子的,所以如果我们想要模拟它,我们就需要一台量子计算机”。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就在这方面花大力气研究,在硬件、软件、材料各个方面投入巨大。‎ 就在2016年,IBM推出了5量子位的计算机,而也就是短短一年多的时间,IBM取得了重大进展,通过其官方博客宣布了20量子位的量子计算机的问世,并构建了50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原理样机。50量子位意味着量子计算领域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谷歌在量子计算领域的投入也已经持续了13年的时间。2019年10月,其研究团队发表论文,表示研制出了一个由54个量子比特组成的处理器“Sycamore”。在执行一项随机数字采样的任务过程中,量子处理器在约200秒的时间内从量子电路中采集了100万个样本,而一台当代最尖端的超级计算机需要约1万年才能完成同样的任务。‎ ‎(取材于《量子计算机技术获突破 人工智能也将水涨船高》等文章)‎ ‎3.根据材料二,下列关于量子计算机的研究,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理查德·费曼终结了摩尔定律,提出了用量子效应进行计算的方法。‎ B. 量子计算机研究领域的进步是芯片晶体管密度指数增长的自然结果。‎ C. ‎50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原理样机的研制是该领域重大标志性事件。‎ D. 谷歌研究团队在量子计算机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已经远超IBM公司。‎ 材料三 量子计算技术是一种颠覆性技术。未来量子计算机会像经典计算机一样形成庞大的技术产业链,带动包括材料,信息,技术,能源等一大批产业的飞跃式发展。‎ 在量子计算机面前,种种复杂的科学计算,都只是小菜一碟。譬如,现在的天气预报大多是基于探测数据的推测,很难保证准确。但量子计算机可以一次分析所有数据,向我们提供了更好的模型,精准地显示恶劣天气会在何时何地出现。我们可以提前预测飓风等极端天气,从而预留足够的时间拯救生命。再举个例子:要破解现在常用的一个RSA密码系统,用当前最大、最好超级计算机需要花60万年,但用一个有相当储存功能的量子计算机,则只需花上不到3个小时!‎ 量子计算机的突飞猛进,来得正是时候:‎5G已经成熟并接近运用,人工智能蓬勃发展,而基因科学也来到了临门一脚的关口。如此这般,当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及基因科学结合在一起,那么,我们可能会做出连大自然都没有想到的结果。‎ 一个量子计算+人工智能时代,将比我们曾经最激进的想象,来得还要快得多。因为两者将出现正向回馈。因为,人工智能需要超级计算、超大容量的数据存储和超速联接的支撑,才能实现。现在,量子计算机+人工智能,将不断迭代出更高级的量子计算机+人工智能,发展的斜率将一下子陡峭起来。‎ 有了磅礴的算力和人工智能,再加上基因科学,人类就可能对人类体内的“生命软件”重新编程,即重组人体内被称为基因的23000个“小程序”,帮助人类远离疾病和衰老,乃至产生全新的人类。今后,依靠人工智能和基因技术,我们将能重塑体内一切组织和器官的活性,并能够开发出药物,直接锁定一种疾病背后的代谢流程,而不必再采取试探性的治疗手法。我们还可以为病人添加那个缺少的基因,删除不好的基因。靶向药扫荡癌细胞,DNA编程逆转衰老,干细胞被改写,上帝的密码防线逐渐崩溃。‎ 虽然专家们都说,通用量子计算的实现可能至少需要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但正应了那句话:“所有人都在等待,所有等待都值得。”‎ ‎(取材于《量子计算机为何优秀》等文章)‎ ‎4.依据材料三,下列理解与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 量子计算机的发展将带动大批相关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B. 量子计算机应用于天气预报,将大大提升探测数据的正确率。‎ C. 量子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呈现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局面。‎ D. 量子计算、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的结合,将推动基因治疗的广泛应用。‎ ‎5.根据欧盟委员会的数据,中国在2012年至2017年期间获得了600项左右的量子计算机相关专利,在所有国家中最多。对于中国正加强量子计算机领域研究并取得成果的意义,你有什么认识?请结合以上三个材料简要概括。(6分)‎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24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 题。(共19分)‎ 世之学者,从数千载之后,而想像圣人之意代为立言,而为之摹写其精神,仿佛其语气,发皇其义理,若是者谓之经义。其体为古文之所未有,发端于宋,至明而穷极变态,斯亦文章中之一奇也。‎ 其道譬之于画家之写生者也。写生之技,莫妙于传神,然亦莫难于传神。苏子瞻以为传神之难在目,其次在颧颊。目与颧颊似,余无不似者,眉与鼻口,可以增减取似也。吾以谓经义者,择圣人之言而命之题,夫题之目与颧颊者,其义理也。题之眉与鼻口者,其语气也。目与颧颊之精神得,而眉与鼻口之精神亦无不得矣。苟为不得其神,则注视者一人而无毫发之似,衣冠形骸之徒具,而与其人无与也。今之作者,大抵尽衣冠形骸之徒具者也,甚或衣冠形骸之亦不具者也,岂可以代圣人而为之立言乎。‎ 子瞻又言,传神之道,法当于众中阴察之。然则欲得圣人之天,亦不可无以察之矣。夫惟沉潜反覆于《论语》《孟子》《易》《诗》《春秋》《礼记》,因遂旁涉于庄、屈、韩、柳、苏、王之文章。夫而后一题入手,相其神之所在,而举笔貌之,而圣人之天可察,而圣人之意可得也。‎ 余少从事于经义,即厌世俗之文,而惟有明先辈之是尚。自是穷搜博采,选录千余篇,多世间之所未见,而亦不拘于科目,凡诸生未遇者之文,皆入焉。余之经义,大抵多得力于此。而今岁之春,友人为余刊而布之。工既竣,而余乃以传神之说发明经义之为道,以告今之作者,毋衣冠形骸之徒具,并衣冠形骸之不具,而必思夫得圣人之意;又劝之以悉屏去世俗之文,而一意讽诵研穷于此书。‎ ‎             (取材于戴名世《<有明历朝小题文>序》,有删改)‎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仿佛其语气 仿佛:体会,摹拟 ②发皇其义理 发皇:阐明,阐述 ‎③至明而穷极变态 穷:不得志 ‎④衣冠形骸之徒具 徒:只,仅 ‎⑤相其神之所在 相:省视,查看 ‎⑥而举笔貌之 貌:描绘,摹写 ‎⑦友人为余刊而布之 刊:修订,排版 ‎⑧而一意讽诵研穷于此书 讽诵:规劝,劝读 A.①④ B.③⑧ C.②⑥ D.⑤⑦‎ ‎7.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而想像圣人之意代为立言 于是想像圣人的思想代他们发表观点 B.若是者谓之经义 像这样的文章就称之为经义之文 C.法当于众中阴察之 ‎(画人物能传神)的方法应当在众多场合中暗暗观察这个人物 D.而惟有明先辈之是尚 却只是明代先辈们有这样高尚的品质 ‎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世之学者写经义这种文体的文章,要摹写圣人的精神、语气和义理。‎ B.经义创作的规律与画家写生是一样的,前者传神在题目,后者在眼睛。‎ C.作者认为反复研读圣人们的著作,就可以学到圣人的根本立场和思想。‎ D.作者为自己搜集的小题文写序,用传神的说法形象阐明经义形成的道理。‎ ‎9.将下面语句译为汉语(4分)‎ ‎ ①苏子瞻以为传神之难在目 ‎ ②又劝之以悉屏去世俗之文 ‎10. 本文运用类比论证法阐述了什么道理?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做简要分析。(6分)‎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1题。(5分)‎ ‎11.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子曰:“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②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 ③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①”。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 :“‎ 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论语·颜渊》)‎ 注:①讱:说话迟钝 ‎(1)根据第一则语录,用自己的话概括孔子在“言”与“行”的关系上的主张。‎ ‎(2)请结合第二、三则语录,分析孔子这样主张的原因。‎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李白的两首诗,完成12-14题。(12分) ‎ 金陵听韩侍御吹笛 韩公吹玉笛,倜傥流英音。风吹绕钟山,万壑皆龙吟。‎ 王子①停凤管,师襄掩瑶琴。余韵度江去,天涯安可寻。‎ 观胡人吹笛②‎ 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声。十月吴山晓,梅花落敬亭③。‎ 愁闻出塞曲,泪满逐臣缨。却望长安道,空怀恋主情。‎ 注:①王子,周灵王太子,喜吹笙作凤鸣声。②李白自天宝三年被排挤出京后到处游历,曾来到宣城,与宣城太守、崔侍御等人游乐唱和,写下本诗。③梅花,笛曲;敬亭,山名,在今安徽宣城境内。‎ ‎12.下列对两首诗的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风吹”二句,风吹送优美的笛声环绕钟山,山谷里回响起龙吟般的声音。‎ B.“余韵”二句,悠扬的笛声渡过长江去了,飘到遥远的天涯,无处可寻。‎ C.“胡人”二句,“秦声”指下文长安的乐曲,唐朝都城长安旧属于秦地。‎ D.“十月”二句,秋季肃爽时节,山丘疏朗,梅花纷纷飘落在敬亭山上。‎ ‎13.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两诗的一二句都点明吹笛者及引发诗人感慨的由来。‎ B.两诗的三四句都明确交待了“吹玉笛”的时间和地点。‎ C.两诗的五六句都从听者角度凸显了“笛声”的感染力。‎ D.前诗侧重描写笛声的美妙,后诗侧重于闻笛声而生情。‎ ‎14.结合诗句,分析比较两首诗抒发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6分)‎ ‎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分)‎ ‎①《琵琶行》中“ , ”两句表现了琵琶乐曲终时满船寂静、冷月无声的意境。‎ ‎②《蜀相》中的“ , ”两句以凝练的语言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与耿耿忠心。‎ ‎③“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 , 。”为了打消晋武帝的猜忌怀疑,李密自述并非想要沽名钓誉。‎ ‎④要想有所成就,都既需自身努力,又要依凭借助外在力量,正如古诗文名句所言:“ , 。”‎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 ‎(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6-19 题。(18分)‎ 有一些路你不会知道 ‎①路是缔结村庄的藤蔓。一条歪歪扭扭的路东一扭,就结出一个瓜一样的村庄;西一斜,就又结出了一个瓜一样的小村庄。‎ ‎②一个人在村庄里走动生活了一辈子,但他却不会说村庄里的路自己全知道,因为总有一些路他琢磨不清楚。‎ ‎③十六七岁的时候,我几乎把庄子里所有的路都走得烂熟于心了,我甚至知道某条小路的某段地方总是长了一棵爬来爬去的涩萝秧,它锯齿般的翠绿色茎蔓不是附粘住你的裤角,就是把你的脚踝剐出一道道红线般隐隐作疼的表皮伤。我还记得村东的那条小路旁,总是长满了野草莓,那些野草莓的藤叶又浓密又细碎,花朵只有米粒大小,蜡黄蜡黄的,就像洒在绿茵间的一粒粒金沫。而紧靠庄西那条河边的小路上,几乎没有什么人去走,但它依旧荒凉得什么草也不长,只有河风散乱无章地不时拂吹起一缕缕细烟般似有似无的灰尘。那时候,我曾经三番五次地在村庄的巷道和小路上故意闭上眼走来走去,我心里知道哪里有一个小洼,落脚时要小心;也知道哪儿立有一棵枸子树,路过时要略略侧一侧身,免得一不小心会蹭住它。我没有被路边的树、残墙、土塄碰住过,也没有被小路上的坑洼坎坷趔趄过,甚至没有被路上的藤蔓和路旁的庄稼磕绊过,我洋洋自得地对总坐在村头大皂荚树下的人们说:“咱这个庄子,没有一条路是我没有走过的。”‎ ‎④‎ 过了两天,东头的赵四叔找来了。他是一个下套子的好手,糟践红薯的野猪,偷啃玉米的猪獾,把麦田搞得一团糟的野兔,甚至那些贼得防不胜防就叼食了鸡埘里鸡鸭的黄鼠狼,只要赵四叔下了套子,三五天内它们的皮张就毫无疑问地挂在了赵四叔家那堵朝东的屋墙上。赵四叔提了个铁丝挽结的铁夹子,他把夹子扔给我说:“村北那块玉米地里猪獾闹得厉害,你去把它们治了。”我再三问了些下夹子的要领,就提了夹子去了村北的玉米地。但一直费尽心机地折腾了五六天,我连猪獾的一根毛发也没夹着。我去找赵四叔,他带着我走到那片被猪獾折腾得东倒西歪的玉米地边,然后弯下腰去在地头眯着眼寻找。我问他找什么,赵四叔说找路呢,你不是说这个村子所有的路你都知道吗?你给俺找一找哪是猪獾走的路?猪獾走的路?我愣啦,赵四叔找了半支烟工夫,便把那夹子下进了地塍边的一丛灰蒿里。第二天我跑去一看,一只肥得灰嘟嘟的猪獾正被夹得龇牙咧嘴束手待擒呢。赵四叔笑着问我说:“这些野物的路你不知道吧!”‎ ‎  ⑤又过了几天,白果树下的冯伯找来了,他说刚出洞的蝉正肥正嫩呢,走,咱们捉蝉去。我们一起来到了村西河边的鬼柳林里,在树的腰身上绑上了一个个巴掌大小用竹篾撑开的蛛网,单等夜露正浓时那些刚出洞的嫩蝉出来自投罗网了。第二天清晨赶去一看,冯伯的每张网上差不多都牢牢地粘住了一只已经挣扎得奄奄一息的蝉,而我的许多蛛网上连一只飞虫也没有,只有一滴滴饱满得颤颤抖抖的澄亮露珠。冯伯说:“蝉的路你不知道吧!”‎ ‎  ⑥村庄里叫鸡鸟在清晨振着羽翅外出觅食的路我不知道,它们在黄昏时慵懒飞回来的路我不知道。田塍上,那些褐红色或紫黑色,像一节一节彩色小火车的蚰蜒的路,还有那些背着透亮的蜗壳的蜗牛的路,那些红薯秧子、葛藤、地边那些野刺玫的路,我都不知道。我甚至不知道许多村庄里的灵魂返家的路,许多个夜晚,在冥寂时分,我听见一声一声苍凉的招魂呼唤声。有时那唤声飘在庄后的那傍山的通往外面的大道上;有时,那呼唤声起伏在几乎被庄稼挤得密不透风的庄后田间垄埂上;有时,那声音逆着呜咽的夜晚的鹳河,显得潮湿而凝重。但我知道,那些远走的人都是沿着各自选择的路径离家远行的,只有在他们离去的路上一声声呼唤,他们漂泊的灵魂才能踩着月光回到自己的村庄里来。‎ ‎⑦神静的夜晚,我常常一个人思谋村庄里的路,琢磨那些我所知道或不知道的路,我知道或许一个人就是一条路。有些路,我熟悉,但还有许多路我并不知道。它们,或许是老家屋后的一枝藤蔓,被风一吹就乱了自己灵魂的方向;也或许是一只田埂上的蚰蜒,一根草茎就可以改变它们梦想的路径;甚至是一只缓缓爬行在作物茎叶上的蜗牛,一滴露珠就使它们的旅途变得艰辛而迷惘。‎ ‎⑧但我从不去探究每个人的来路,因为我清楚,在这个世界上,在这个嘈杂而纷繁的尘世里,有许多的路是我永远都不会知道的。一个人需要知道的,不过是自己梦想远行的道路和自己迢迢回来的归程。‎ ‎(取材于李雪峰同名散文)‎ ‎16. 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河风散乱无章地拂吹        散乱无章:条理不清晰  ‎ B.被猪獾折腾得东倒西歪      折腾:踩踏,破坏 C.显得潮湿而凝重           潮湿:令人心情低落 D.在黄昏时慵懒飞回来的路    慵懒:悠闲自在地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将村庄的路比作瓜的藤蔓,将村庄比作瓜,形象地说明了路与村庄的紧密关系,新颖而富有乡土气息。‎ B.第③段末尾我洋洋自得的话语与后文“我”还有许多不知道的路形成鲜明对比,显示了“我”盲目自大的心理。‎ C. 第⑥段中先后叙写“我”不知道村庄里动植物的路与远走的人灵魂返家的路,文笔从自然轻松走向深沉厚重。‎ D.本文以小见大,由实入虚,从村庄的路写到梦想的路与归程,最后以朴素而深刻的哲理性感悟收束全文。‎ ‎18.结合全文,分析第⑦段划线语句的作用。(6分)‎ ‎19.作者行走在村庄里的路上,从眼前的路联想到人生的路,收获深刻的人生启迪。实际上,从生活经历展开联想从而获得感悟,是个人精神或思想成长的重要途径。请结合你的经历,谈谈你这样思考的感悟。(6分)‎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 20 题。(共5 分)‎ ‎20.《红楼梦》中贾宝玉曾说自己是“俗中又俗的一个俗人”,你认同他的自我评价吗?请结合原著内容,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认识。(5分)‎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 ‎21.语言基础运用(5 分)‎ 媒介是现代社会生活的核心。从传统的印刷媒介到不断完善的电子媒介,它们和它们承载的信息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塑造着社会个体的认同。 。 。 。 。媒介被称为“第二课堂”,一方面使家庭的教育角色边缘化了,另一方面使体制化的学校教育形成冲击和挑战。‎ ‎(1)将下面四个句子分别填入文中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①在传统社会中,社会教化主要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团体、教堂来实现 ‎②媒介以其无处不在的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与周围世界打交道的方式。‎ ‎③在此意义上,媒介成为现代社会人的社会化的重要途经 ‎④而在最近的半个世纪,大众传媒越来越成为社会教化的重要手段。‎ A.④①③② B.③①②④ C.③①④② D.④①②③‎ ‎(2)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修改,请找出并修改。(2 分)‎ ‎22.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50 字左右。‎ ‎①作品中的人物命运与作品所反映的时代关系密切,请从《平凡的世界》《呐喊》《红岩》《边城》中选择一部作品,就作品中的某一人物,谈谈你对这种关系的认识。要求:结合作品内容。‎ ‎②特殊时期,孩子“停课不停学”,宅在家里线上上课。请你描写一个这样的场景。要求:注意描写的对象和特定的氛围。‎ ‎③请以“向你致敬”为题,为某一人物(或群体)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对象明确,感情真挚。‎ ‎23.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朱熹曾说:“知与行工夫须着并行。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明。”这些话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议论文,阐述你的观点。‎ 要求: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观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具有逻辑性;语言得体。‎ ②以“时尚”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主题积极健康,有文化内涵;写现实生活,有具体描写;语言得体。‎ ‎【参考答案】‎ ‎1.(3分)D ‎ ‎2.(3分)A ‎ ‎3.(3分)C ‎ ‎4.(3分)B ‎5.(6分)①使中国在量子计算机领域(科技领域)的水平能够比肩世界先进国家,从而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②突破经典计算机发展局限,会形成庞大的技术产业链,提高国家整体经济实力;‎ ③强大的计算能力将满足人民更多需求,给我国人民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惊喜;有望在疾病治愈和寿命延长方面(助力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的发展)有新的突破,增加人民的幸福感 。‎ ‎6.(3分)B【解析】③穷:尽 ⑧讽诵:背诵,朗读。‎ ‎7.(3分)D【解析】尚:推崇。‎ ‎8.(3分)B【解析】经义文章传神在义理。‎ ‎9.(4分)(1)苏轼认为绘画传神的难处主要在于画眼睛。‎ ‎(2)又劝勉他们一起(全部)摒弃世俗的文章。‎ ‎10.(6分)‎ ‎①作者用类比的方法阐述了写“经义”文章要“得圣人之意”(“获得圣人的精神、思想”)这个道理。②用画家作画类比作家作经义文章;作者认为写文章就像苏轼说的画家写生,写生传神的地方在于眼睛,而写文章最重要的是领会圣人的思想,才能确立观点。‎ ‎③用作画传神之道在于暗中观察其人,类比写经义文章要多读圣人的文章。苏轼还说传神的方法要在很多人中暗暗观察,作者认为写文章也要多读圣人的文章,才能领会他们的精神,理解他们的思想。‎ ‎【参考译文】‎ 世间求学的人,在距离圣人生活的时代几千年之后,去想像圣人的思想代他们发表观点,于是为它揣摩仿照圣人的精神,体会摹拟圣人的语气,阐明圣人的义理,像这样就称之为经义之文。这种文体是古代文体中所没有的,发端于宋代,到明朝已经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也是文章中的一个奇迹。‎ 它的创作规律可以用画家写生来打比方。写生的技巧,无不妙在传神,但是也没有比传神更难的。苏轼认为(绘画)传神的难处主要在于眼睛,其次在于颧骨和脸颊。‎ 眼睛与脸颊相似,剩下的没有不相似的,眉毛与鼻子嘴,可以增加或减少相似的程度。我认为经义之文,选择圣人的言论命题。这一题下的就像画家笔下的眼睛与颧骨脸颊,是他的义理。这一题下的就像画家笔下的眉毛与鼻口,是他的语气。眼睛、颧骨脸颊的神韵已准确表现出来,那么眉毛与鼻口的神韵也没有传达不出来的。如果不能得到它的神,那么画家注视一个人,可笔下作品看不到有毫发相似之处,衣服帽子身体白白具备,但是与所注视这个人没有相似的地方。现在的经义之文的作者,大都只具备衣服帽子身体,甚至连衣服帽子身体也不具备,怎么可以代替圣人而代他发表观点呢?‎ 苏轼又说,画家传神的画法,应当在众多中暗暗观察得来。既然这样那么想得到圣人的根本立场,也不可以没有观察的空间。只有潜心反复在《论语》《孟子》、《易》《诗》《春秋》《礼记》,于是还可涉及庄、屈、韩、柳、欧、苏、王的文章。之后拿到一题,审视它的神韵在哪里,然后拿起笔传达出来,圣人的根本立场可以观察,而圣人的思想可以领悟到了。‎ 我少年时就写经义之文,就厌恶世俗的文章,而惟有推崇明朝先辈们的范文,自此广泛地搜罗采集,选录千余篇,多是世面上没有见过的文章,并且也不受科举考试科目的拘束,凡是一般考生没有见过的文章,都选入进来。我的经义之文,大都多收益在这些文章上下功夫。今年的春天,友人为我修订排版印行。工作已经完成,而我才用传神的说法发现阐明经义之形成的道理,来告诉现在写经义之文的人们,不要只具备衣服帽子身体,甚至不具备衣服帽子身体,一定思考获得圣人的意思;又劝勉他们一起摒弃世俗的文章,然后专心背诵朗读研究透这本书。‎ ‎11.(1)敏捷于“行”,谨慎于“言”。‎ ‎(2)①孔子认为“言”与“行”的关系体现的是一个人的品质。②一个人言语有承诺而行动上不能兑现,是可耻的。③并且认为受人尊敬的仁者说话之所以谨慎,就是顾虑兑现承诺不容易实现。‎ ‎12.(3分)D ‎13.(3分)B ‎14.(6分)示例:‎ ‎(1)“听吹笛”一诗侧重描写笛声的美妙(1分),表达了作者对韩侍御吹笛的欣赏赞美之情(2分)。‎ ‎(2)“观吹笛”一诗侧重描写作者观看胡人吹笛后的痛苦之情(1分),作者由观胡人吹笛而联想到自己的处境,表现了自己遭流放之后的怨愤之情和对人主的眷恋之情(2分)。‎ ‎15.①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②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③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④示例: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16.(3分)A ‎17.(3分)B ‎18.(6分)(1)内容:第⑦段列举村庄里的动植物为例,说明“我”有许多不知道的路。 (1分)‎ ‎(2)结构:照应前文第③段、⑥段关于藤蔓、蚰蜒、蜗牛生长活动细节的描写,并引出下文对不知道的路有清醒理智的认识以及人需要知道梦想的路与归程的感悟。 (2分)‎ ‎(3)手法效果:以排比句类比说理,生动贴切,委婉含蓄地强调人在梦想的路上容易被外在环境或干扰扰乱方向,从而不知前行的路与归程。 (2分)‎ ‎(4)主旨:阐释了人有认知的局限这个道理,并告诫人们:人容易受外因干扰而迷失自我,所以需要知道梦想远行的道路和返回的归程(不忘初心)。 (1分,答出1点即可得分)‎ ‎19. (6分)(1)举例+分析:游览名山过程中,一级一级爬山,累;坐缆车,快捷舒适。(1分)但是爬山途中观看的自然风景、瞻仰的历史文化古迹往往带给人充实的精神体验和审美愉悦。(2分)‎ ‎(2)联想+感悟:由此想到,生命的长度、厚度、高度在于过程。(1分)行走过程中脚踏实地,坚韧不拔,走好每一小步,跨越坎坷荆棘,到年老时才无悔无愧,活出生命的价值。(2分)‎ ‎(举其他例:口感鲜香麻辣诱惑的食品可能包含违法添加剂,联想:外在的美好与内在的品质或价值不一定对应。感悟:因此,要理智清醒有辨别,不为外在所扰)‎ ‎20.(5分)示例1: 我不认同宝玉的自我评价。宝玉是不入流俗的,他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1分)。他追求平等,没有等级观念,如纵晴雯撕扇、替香菱换裙(与蒋玉涵交往以及见黛玉没有玉而摔玉等),可见他的与众不同(2分);此外,宝玉厌弃功名,不走仕途之路,不愿意去读科考之书(视宝钗、湘云劝其读书的话为混账话等)(2分)都可以看出宝玉是一个与当时社会格格不入的不俗者。‎ 示例2:我认同宝玉的自我评价,他是一个与常人相似的 融入世俗的人(1分)。宝玉不以自我为中心,生活中他懂得人情世故,懂得礼尚往来,如他本不想参加薛姨妈的生日,但听闻宝钗替自己赶蚊子就决定去参加(2分);宝玉也很孝顺,他从父亲锁着的房门前经过,也要从马上下来;还比如宝玉不爱读书,比较贪玩,和大多数这个年龄的男孩子很相似(2分)。可见宝玉并非一个不问世事的特立独行者,可谓俗中又俗的一个俗人。‎ ‎21.(1)(3分)C ‎(2)(2分)“使”改为“对”。 ‎ ‎22.略 ‎ ‎23.略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