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1-09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02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 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 稚子弄冰 村晚》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共2套
《古诗三首》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 (四时田园杂兴 稚子弄冰 村晚) 一、说教材 《古诗三首》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课文以《四 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三首古诗组成。该组教材是围绕“走 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专题编排的。三首诗描写的是古代儿童有趣 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昼、耘”等 4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供”,会写“昼、 耘”等 4 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默写《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 3.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结合重点词句, 想象画面,感受古代儿童的生活乐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默写《四时田园 杂兴》(其三十一)。 教学难点: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结合重 点词句,想象画面,感受古代儿童的生活乐趣 四、说教法。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朗读法 本课是三首古诗,也是本学期的第一课。学习古诗,要多读, 朗读时除了读准字音外,还要读准字音,还要注意读准诗歌的节 奏与断句。 2.发现点拔教学法 本课重点是感受诗歌所描绘的古代生活画面之美,教学时对 于诗歌的关键句要作重点讲解,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内涵。本课 课后安排了一次小练笔,因此要让学生准确了解诗歌内容,在这 个基础上将古诗改写成小短文。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本课的教学同时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内容涵盖作者简介和课 文生字等内容,辅助教学。 五、说学法 本课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包括预习生字,结合课文注 释初步了解诗歌大意。课堂上主要是能把古诗读得流利、顺畅, 准确把握诗歌的内容和主旨。 六、说教学流程。 本课的教学课时是二课时,课前要安排预习,教学流程如下: (一)布置预习 1.利用工具书,把不认识的字词注上音并识记字形、字义。 2.圈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和不懂的地方,并思考为什么。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童年的生活都是充满乐趣的,我们一起看看千年前,儿 童们天真烂漫的生活吧。 (二)、学习生字 1.学生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课件出示生字。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生字:昼 耘 桑 晓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教师提示易写错的字:“耘”的偏旁 是“耒”,不要写成“未”。 (三)、学习《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1.课件出示诗人范成大简介,解诗题(强调“兴”的读音) 2.学生诵读古诗,互相交流,结合注释,初步理解诗意。(强 调“当、供”的读音) 3.教师引导学习第一、二句。(哪些人?做什么事?) 4.小组合作学习三、四句,运用多种方式理解诗意。 出示情境图片,小组交流: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理解“解、供、傍”) 5.入情入境,体会情感。感情朗读,背诵古诗。尝试默写 6.归纳主旨:这首诗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着大人 的样子在树下种瓜的情景,展现了农家繁忙、热闹的劳动场面, 塑造了乡村男女勤劳、朴实的形象,也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童 趣。 7.板书设计: 村庄儿女→耘田、绩麻 童孙 →学种瓜 第二课时 一、学习《稚子弄冰》 1.解诗题,知诗人。课件出示对杨万里的介绍。(“稚”) 2.学生自由读诗,教师指导正音。 3.出示注释,学生理解古诗大意。教师引导。 品读一、二句,想象画面,研读三、四句,讲述画面故事。 做冰锣、玩冰锣、冰锣破碎(“脱”形象传神写出孩子剜冰 的样子;“穿林”) 4.体会情感(从高兴到失落)有感情朗读,比赛读,比赛背 诵。 5.归纳主旨:通过写孩童做冰锣、玩冰锣的高兴及冰锣破碎 后的失望,刻画出一个天真、活泼、内心情感丰富的儿童形象, 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 6.板书设计: 稚子弄冰 “脱”冰 → 当钲 → 敲 → 碎 二、学习《村晚》 1.解题,知诗人。课件出示对雷震介绍。 2.学生读诗,指导正音。(强调“陂(bēi)”的读音) 3.学生自由说说诗意,教师点拨。 4.悟诗情。 引导想象诗描述的画面,感受牧童的悠闲,体会诗中的闲适 自在。 把握“衔、横、信口吹”,想象无拘无束、悠闲自在的画面。 体会向往之情。 5.归纳主旨:本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美丽、富有生活情趣的乡 村晚景图,生动描写了牧童横坐牛背吹笛的神态,刻画了一个天 真调皮、闲适自在的儿童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山村自然风光的热 爱,和对闲适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的喜爱与向往。 6.比赛有感情诵读,一起背诵。 七、板书设计: 景 → 草 池塘 山 落日 村晚 物 →牧童 牛 吹笛 无拘无束、悠闲自在 八、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效果不如人意。 原因之一:在教学第一步骤,给学生自主读诗的时间有点少, 集体朗读不能代替个人自读。读不好,教学第二个环节自然不好 深入。 原因之二:引导学生借注释,明诗意,悟诗境时,教学策略 过于简单。用何种策略引导学生感悟到孩子的天真可爱,应该下 功夫琢磨。“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的忙碌景象, 距离现在学生的生活也比较遥远,如何引导他们感受农村男女夜 以继日、辛勤劳作的劳动场面,进入诗歌描写的意境,读懂作者 的情怀,若适时补充一些人们劳动的画面,学生应该更容易入境。 教学策略的单一,导致这一教学环节没有引领学生扎扎实实地进 入诗歌的意境,因而整节课学生始终游离于诗歌之外。 改进措施: 今后,我不仅要钻研教材,更要钻研学生,采用学生易于接 受的教学策略,达成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主动积极思考探索,真 正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是我今后课堂教学中应该付诸实践 的首要任务。 《古诗三首》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二) (四时田园杂兴 稚子弄冰 村晚) 一、说教材。 《古诗三首》是三篇古诗,分别是《四时田园杂兴》(其三 十一)《稚子弄冰》和《村晚》。这三首诗都是宋诗,它们从不同 的角度描绘了古代乡村的生活风貌,充满景趣与情趣。 二、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昼、耘、供、稚、漪”5 个生字, 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会写字“昼、耘、桑、晓”; 正确读写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 意思。 4.体会古诗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 “昼、耘、供、稚”4 个生字,理解字义,识 记字形;正确书写会写字“昼、耘、晓”;正确读写课文中“耘田” “绩麻、稚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 意思。 4.通过观察插图、想象画面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体验 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体会 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5.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欢乐。 6.引导学生发现古诗词的美,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激发其对 古诗词的热爱之情,从而使其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每个人都要度过幸福的童年,童年那纯真、幼稚的岁月给人留下难以 磨灭的印象。身处童年的我们,身上总会发生这样或那样有趣的故事, 这些故事饱含着我们儿时的快乐、梦想和追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 《古诗三首》也真实地再现了古代儿童多彩的童年生活。这节课我们 要学习的是《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和《稚子弄冰》。通过学习, 了解发生在古代儿童身上的趣事。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要求借助拼音学会生字,把古诗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多个学生朗读古诗,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尤其 注意读准“昼、耘”的读音。指导读准多音字“供”([ gōng ]作动词 时,准备着东西给需要的人应用:供应、供给(jǐ)、供求、供需、供销、 提供、供不应求。[ góng ]奉献:供养、供献、供奉、供佛、供职;祭 祀用的东西:供桌、供品、供果、上供;被审问时在法庭上述说事实: 招供、口供、供状、供认、供词。)在诗中读四声。 3.把古诗反复多读几遍,通过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等方式,结合 课文注释,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大体写了 什么。记下不理解的地方和不明白的问题。 4.学生自愿举手发言,其他同学进行评议,也可以做补充发言。全班 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再读古诗,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同桌之间互相补充 和订正。 2.学生自愿举手发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 评议,也可以做补充发言。 3.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1)昼出耘田夜绩麻,(白天出去给田里锄草,到了夜晚回家搓麻绳。) (2)村庄儿女各当家。(农家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 (3)童孙未解供耕织,(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 (4)也傍桑阴学种瓜。(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4.教师范读全诗,全班学生齐读。 (四)、想象诗境,领悟感情。 1.教师有感情朗读,学生闭目聆听,想象古诗句反映的画面。 2.指名学生发言,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注意诗句情境的变 化,也可以加上相应的动作。 3.教师评议,播放《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动漫朗读,学生 欣赏。 4.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反复朗读古诗,一边朗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 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5.小组交流,派小组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这首 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表达了作者对紧张 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美好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6.自由读诗,在朗读中表达出诗人的思想感情。 7.练习背诵并试着进行默写。 (五)、了解作者,积累古诗。 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2.全班交流,了解作者:范成大(1126 年 6 月 26 日—1193 年 10 月 1 日),字致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平江 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与杨万里、陆 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3.全班交流,积累古诗: 《四时田园杂兴》四首 种园得果仅偿劳,不奈儿童鸟雀搔。已插棘针樊笋径,更铺渔网盖樱桃。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静看檐蛛结网低,无端妨碍小虫飞。蜻蜓倒挂蜂儿窘,催唤山童为解围。。 村巷冬年见俗情,邻翁讲礼拜柴荆。长衫布缕如霜雪,云是家机自织成。 (六)、总结学法,自读感悟。 1.总结学习方法,导入新诗的学习。 (1)小组交流总结《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学习方法。 (2)小组代表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初读诗句─ ─了解大意──理解诗意──体会诗境──领悟感情) (3)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请同学们试着用以上方法学习古诗《稚 子弄冰》。 2.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稚子弄冰》。要求借助拼音 学会生字,把古诗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多个学生朗读古诗,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尤其注意读准“稚、钲、磬”的读音。 (3)把古诗反复多读几遍,通过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等方式, 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大体 写了什么。记下不理解的地方和不明白的问题。 (4)学生自愿举手发言,其他同学进行评议,也可以做补充发言。 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3.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再读古诗,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同桌之间互相 补充和订正。 (2)学生自愿举手发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其他同学 进行评议,也可以做补充发言。 (3)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①稚子金盆脱晓冰,(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铜盆中的 冰块脱下。) ②彩丝穿取当银钲。(把冰穿上彩线提在手中,当作钲。) ③敲成玉磬穿林响,(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 ④忽作玻璃碎地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却忽 然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水玉破碎的声音。) (4)教师范读全诗,全班学生齐读。 4.想象诗境,领悟感情。 (1)教师有感情朗读,学生闭目聆听,想象古诗句中呈现的画面。 (2)指名学生发言,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注意诗中描绘 的情境的转变,也可以加上相应的动作。 (3)教师评议,播放《稚子弄冰》的动漫朗读,学生欣赏。 (4)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反复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 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5)小组交流,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全诗摄 取瞬间快景,避开直接描写,用生动形象的“穿林”响声和贴切的比 喻,用老者的眼光开掘稚子的情趣。诗人发自内心地尊重儿童的天真, 才能把孩子玩冰的情趣描绘得如此真切、酣畅。) 5.自由读诗,在朗读中表达出诗人的思想感情。 6.练习背诵。 7.了解作者,积累古诗。 (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2)全班交流,了解作者:杨万里(1127 年 10 月 29 日-1206 年 6 月 15 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 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合称南宋“中兴四大 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一生写作勤奋,相传有诗二万余首, 现存诗四千二百首。有《诚斋集》行世。 (3)全班交流,积累古诗: 宿新市徐公店 宋代: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 寻。 舟过安仁 宋代: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 风。 (七)、拓展活动。 1.课外搜集并朗读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把自己搜集的古诗分享给同 学们。 2.搜集阅读杨万里的其他诗,背诵积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读准生字“漪”,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4.凭借文中注解、图片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 情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5.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指名多个学生背诵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学生自愿举 手发言,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2.指名多个学生背诵古诗《稚子弄冰》,学生自愿举手发言,用自己 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3.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村晚》。 (二)、检查朗读,读通古诗。 1.自由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 懂的字词。 2.指名多个学生读,正音。(读准:漪) 3.采用多种形式读这首诗,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三)、借助注释和课外搜集的资料自读,疏通古诗大意。 1.学生运用积累的学习方法,自读古诗。在文中标出不懂的问题。 2.同学交流,解决不懂的字词。 (1)陂(bēi):池岸。 (2)衔:口里含着。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含住了。 (3)浸:淹没。 (4)寒漪(yī):让人感到寒意的水中的波纹。 (5)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6)腔:曲调。 (7)信口:随口。 (8)归去:回去。 3.老师质疑检测:你从诗句中读懂了作者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 引导交流,感知古诗大意。(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几乎溢 出了池岸。远远的青山,衔着通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 闪动着让人感到寒意的粼粼波光。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 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四)、朗读品味古诗,体会诗情,感悟诗境。 1.教师有感情朗读,学生闭目聆听,想象古诗句反映的画面。 2.指名学生发言,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注意学生表情的变 化,也可以让学生加上相应的动作。 3.教师评议,播放《村晚》的动漫朗读,学生欣赏。 4.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反复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诗 人表达的的思想感情。 5.小组交流,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人们常说,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作者用精炼、生动的语句,通过写景与叙事, 创造了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描绘了一幅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 图。这样的情景作者不但十分喜欢、而且非常热爱、向往、羡慕。让 我们一起再来背一背这首词吧!) 6.自由读诗,在朗读中表达出诗人的思想感情,练习背诵。 (五)、交流古诗,朗读品味。 1.谈话激趣:都说孩子的世界是最单纯的世界,他们眼中的生活是另 一种生活,简单快乐、奇妙而多彩。有时候,活累了的大人们也希望 自己重新成为一个无忧无虑的孩子,而这些千百年前的诗人,正是用 一颗被唤醒的童心,为我们留下了诸多率真而轻快的作品。请大家拿 出自己搜集的最喜欢的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古诗分享给大家。 2.交流分享。 (1)《小儿垂钓》里的孩子是一个让路人保持安静,不要乱动乱问, 一心想要钓鱼的顽童。但我们却一定可以从他眼里看到神采奕奕的好 奇与渴望,甚至可以看到鱼儿上钩之前那绷着小脸的静静忍耐,待目 的达到,可能紧接着就是一声欢呼,一脸欢欣。那是孩子毫不作假的 快乐。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这里的儿童和所有的儿童一样,也都是天真无邪的,他们不懂 得一个风尘仆仆的人怀着怎样热切的归心,对人世沧桑又有着怎样的 感慨。他们可能睁着好奇的眼睛打量着这个从未见过的人,可能拍着 手跟在他身后想瞧瞧他有什么奇特。当然,他们也问出了一个面对陌 生人时很寻常的问题——你从哪里来?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杨万里笔下,有很多清新自然的作品,无论是描写荷花的那些 名作,还是这类刻画童趣闲情的诗,都有几分盎然的生机与美妙。这 样一首关于初夏午后的诗作,即有入口之味,又有入眼之景,还有入 梦之幽,亦有入心之闲。在现在这个时节读起来,是否也会带给我们 一份别样的诗意呢? 闲居初夏午睡起(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4)活泼可爱的孩子带给了诗人最本真的欢喜与生动,也带给了我 们读者最富于朝气的鲜活。那么,如果拥有闲暇时间,你是否也想找 个空旷的地方去放放风筝呢?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5)碧绿的湖面上,小娃撑船荡水痕;偷采莲,几分率真失大意。 因为不懂得隐藏自己的踪迹,他大摇大摆地划着船回去,所以一个长 长的镜头呈现出来——浮萍一道开。 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6)牧童、黄牛、歌声、蝉鸣,让我们看到田园的风光,也让我们 听到自然的回响。而且诗中,既有林间放牧的怡然自得,还有意欲捕 蝉的紧张安静,一个活脱脱的可爱小牧童形象就这样来到我们眼前。 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课堂小结:同学们,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的文化瑰宝,而 唐诗则是这灿烂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一朵艳丽的奇葩,每首唐诗 都仿佛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一曲委婉动听的歌。希望同学们利用课 余时间,多读读唐诗,感受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 2.从本课中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改写成一篇短文。 五、教学反思 教学《四时田园杂兴》中,我引导学生借注释,明诗意,悟诗境 时,教学策略过于简单。学生们对诗歌的第四句“也傍桑阴学种瓜” 最易理解,也最容易感受孩子的勤劳,但对诗中体现的孩子的天真可 爱,学生不容易感受。教学时,我以自己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感悟是 不可取的。用何种策略引导学生感悟到孩子的天真可爱,应该下功夫 琢磨。教学策略的单一,导致这一教学环节没有引领学生扎扎实实地 进入诗歌的意境。 改进措施: 小学生阅读能力尚在形成阶段,要不断地让学生总结课堂上所学到的 阅读方法,并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以一篇带多篇”阅读,使 之形成能力。古诗中像这样描写儿童活泼可爱的诗篇还有很多,应该 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自己搜集,自己积累,并开展“赛诗”会。 这样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积累这方面知识。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2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 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 稚子弄冰 村晚》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共2套
- 安徽专版2020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专题08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课件
- 2017-2018学年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
- 专题13-2+测量导体的电阻率实验-2019年高考物理100考点最新模拟题千题精练
-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寿司店打工
- 机关2020年健康教育计划3篇
- 株洲市中考2012年英语试题答案及解析
- 2018-2019学年山东省东营垦利区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三课发现自己3-1认识自己教学课件新人教版
- 数学(心得)之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