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1-02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上海市宝山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上海市宝山区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某同学的体检报告显示,她的血红蛋白含量偏低,这可能是因为她体内缺乏 A. I+ B. Fe2+ C. Na+ D. Ca2+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少数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 【详解】铁离子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某同学可能是缺铁引起的血红蛋白含量偏低。 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图示某动物细胞局部电子显微镜照片,箭头所指细胞器的功能是 A. 氧化分解有机物 B. 发出星射线 C. 合成纤维素 D. 加工分泌蛋白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高尔基体是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图中箭头所指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详解】A、动物细胞中与有机物氧化分解有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A错误; B、中心体会发出星射线,B错误; C、动物细胞无纤维素,C错误; D、高尔基体可以加工分泌蛋白质,D正确。 故选D。 3.烫发时,先用还原剂使头发角蛋白的二硫键断裂,再用卷发器将头发固定形状,最后用氧化剂使角蛋白在新的位置形成二硫键。这一过程改变了角蛋白的 A. 空间结构 B. 氨基酸数目 C. 氨基酸种类 D. 氨基酸排列顺序 【答案】A 【解析】 分析】 蛋白质形成的结构层次为: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三肽→多肽链→多肽链经过折叠等空间构型的变化→蛋白质。 【详解】A、烫发时,头发角蛋白二硫键断裂,在新的位置形成二硫键.故这一过程改变了角蛋白的空间结构,正确; B、该过程中,氨基酸数目未改变,错误; C、该过程中,氨基酸种类没有增多或减少,错误; D、该过程中,只是二硫键断裂,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故氨基酸排列顺序没有改变,错误; 故选A。 4.夏天气候炎热,户外工作人员会经常“中暑”。人“中暑”的原因最可能是 A. 肾上腺素增多 B. 体内散热大于产热 C. 抗利尿激素增多 D. 体内产热大于散热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人体体温调节: (1)机理:产热═散热; (2)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 (3)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在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措施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 【详解】夏天气候炎热,当室外工作人员体内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体内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出,就会中暑。 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5.在探究洋葱细胞外界溶液浓度与质壁分离的关系实验中,在m点时间分别用0.1g/ml蔗糖溶液、0.3g/ml蔗糖溶液、0.5g/ml蔗糖溶液和清水引流洋葱表皮细胞,在n点时间再用清水引流,测得细胞原生质体积变化如图,图中代表用0.3g/ml蔗糖溶液引流过结果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成熟的植物细胞处于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细胞会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细胞液浓度会增大;再用清水处理,会发生质壁分离后的复原,细胞液浓度会减小。 【详解】A、a经处理后,原生质体的体积增大,说明细胞吸水,故为清水处理的结果,A不符合题意; B、b经m处理后原生质体体积不变,清水处理后体积增大,说明m时用的0.1g/ml蔗糖溶液处理,该浓度可能接近细胞液浓度,原生质体体积不变,B不符合题意; C、c经m处理后原生质体体积下降,说明细胞失水,经清水处理后可以复原,说明m时用的0.3g/ml蔗糖溶液处理,C符合题意; D、d组经清水处理原生质体体积不能恢复,说明细胞过度失水死亡,应该用的0.5g/ml蔗糖溶液,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活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据此判断d组细胞已经死亡。 6. 下列过程中,由逆转录酶催化的是( ) A. DNA→RNA B. RNA→DNA C. 蛋白质→蛋白质 D. RNA→蛋白质 【答案】B 【解析】 【详解】逆转录酶催化的是逆转录过程,即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7.图表示洋葱的一个DNA分子片段, 在DNA聚合酶作用下形成的键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①为氢键,②③为核苷酸内部的化学键,④为磷酸二酯键。 【详解】DNA聚合酶催化DNA复制过程中相邻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8.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若顶芽所处浓度为b,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为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顶端优势指顶端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 【详解】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不断的运输到侧芽部位,距离顶芽越近的侧芽生长素浓度越高,受抑制越严重,故出现顶端优势,故顶芽生长素浓度若为b,则最靠近顶芽的侧芽的生长素浓度为d。 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图中a、b、c三点均促进生长,d点抑制生长。 9.将叶绿体破坏后离心,得到类囊体悬浮液、叶绿体基质分别加下列试管中,相同温度下,四支试管中有气泡产生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中色素吸收、转化、传递光能,会产生氧气,合成有机物。 【详解】光反应阶段会产生氧气,需要光照、色素,而色素位于类囊体薄膜上。 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10.图为人体某细胞部分代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是水解过程 B. ②是脱氨基过程 C. ③是转氨基过程 D. ④是糖酵解过程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①表示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②③表示转氨基作用,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详解】A、①表示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A错误; B、②是转氨基过程,B错误; C、③是转氨基过程,C正确; D、④是柠檬酸循环,D错误。 故选C。 11.图中人体E—H四种细胞功能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含有的基因组不同 B. 合成的特定蛋白不同 C. 所处的细胞周期不同 D. 核DNA的复制方式不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分化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详解】A、不同体细胞含有的基因组相同,A错误; B、不同细胞合成的特定蛋白不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B正确; C、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分裂,无细胞周期,C错误; D、核DNA的复制方式均为半保留复制,D错误。 故选B。 12. 如果正常人血液中甲状腺素过多,则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会相应下降,这属于( ) A. 拮抗作用 B. 协同作用 C. 正反馈作用 D. 负反馈作用 【答案】D 【解析】 解:如果正常人血液中甲状腺素过多,则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会相应下降,这属于负反馈作用.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借助于甲状腺激素调节的实例,考查拮抗作用、协同作用、政法奎和负反馈的概念,对相关概念的理解以及正确的分析实例是解答试题的关键. 13.剧烈运动引起血压升高,发生降压反射时, A. 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频率降低 B. 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 C. 外周阻力降低 D. 心排血量升高 【答案】C 【解析】 【分析】 血液在血管中流动,也会对血管壁产生一定的侧压力,这就是血压。 【详解】A、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频率增大,A错误; B、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B错误; C、外周阻力降低,动脉血压下降,C正确; D、心排血量减少,D错误。 故选C。 14.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因为马铃薯块茎细胞 A. 经历了三羧酸循环释放CO2 B. 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C. 无氧呼吸形成较少的ATP所致 D. 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答案】B 【解析】 【分析】 无氧呼吸是不彻底的氧化分解,产物是二氧化碳和酒精或乳酸,释放出少量的能量。产物是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 【详解】马铃薯块茎在缺氧条件下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故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 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5.变形虫繁殖方式如图,阶段Ⅲ中变形虫的DNA数目与阶段Ⅰ中相比,发生的变化是 A. 一半数目的DNA B. 相同数目的DNA C. 两倍数目的DNA D. 四倍数目的DNA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变形虫经过阶段Ⅰ→Ⅱ→Ⅲ,发生了细胞分裂,由1个变形虫形成2个变形虫。 【详解】阶段Ⅲ中变形虫是有丝分裂的结果,故与阶段Ⅰ中DNA数目相同。 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6.小兵听从体育老师指导,一听哨声就用力举起哑铃,附在手臂上记录仪器经a时间后,测到肌肉活动的电位变化。在一次训练中,体育老师趁小兵不备,用针刺激其手臂,小兵手臂收缩,经b时间后,测到肌肉活动的电位变化。a时间 b时间。 A. ﹥ B. ﹤ C. = D. ≥ 【答案】A 【解析】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详解】小兵听从体育老师指导,一听哨声就用力举起哑铃,该过程属于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体育老师趁小兵不备,用针刺激其手臂,小兵手臂收缩,该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前者经过的突触较多,需要的时间较长,故a>b。 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17.酶的固定化技术提高了酶的回收和再利用,图中a、b、c酶的固定方法分别是 A. 沉淀、交联、包埋 B. 载体结合、交联、包埋 C. 交联、沉淀、包埋 D. 交联、载体结合、包埋 【答案】B 【解析】 【分析】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 【详解】a图中酶固定在特定的不溶于水的承载物上,属于载体结合法;b将酶交联在一起,限制酶的移动,属于交联法;c将酶包在人工膜中,属于包埋法中的微囊型。 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8.图所示的细胞分裂时期及该生物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n)是 A.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n=4 B.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n=4 C.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n=8 D.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n=2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该图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故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详解】根据图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可知,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该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该细胞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为2条。 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9.图中实线表示水解酶催化的反应速率与酶浓度的关系,虚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底物浓度增加一倍,在一定时间内,反应速度与酶浓度的关系,能正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和温和性(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 【详解】在一定的酶浓度范围内,随着酶浓度的增大,反应速率会加快,但由于底物是有限的,当酶浓度达到一定的值,酶浓度再增大,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大;若此时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会升高。二者起始条件下反应速率几乎一样。 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0.基因型为AaBb的雌蜂与基因型为ab的雄蜂交配,其后代性别与基因型正确的是 A. 雄蜂只有ab一种基因型 B. 雌蜂有AB、Ab、aB和ab四种基因型 C 雌蜂有AaBb、Aabb、aaBb和aabb四种基因型 D. 雄蜂有AaBb、Aabb、AaBB和aabb四种基因型 【答案】C 【解析】 【分析】 雄蜂是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雌蜂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而成。 【详解】基因型为AaBb的雌蜂产生的卵细胞有AB:Ab:aB:ab=1:1:1:1,基因型为ab的雄蜂产生的精子为ab,故后代的雄蜂有四种基因型,即AB、Ab、aB、ab;雌蜂有四种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 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二、综合题 (一)细胞结构与血脂代谢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具膜的细胞器,是研究膜结构功能的常用材料。图为猪红细胞及其膜结构,据图回答问题。 21. 图中K+进入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B蛋白与多糖结合执行特定功能,主要体现细胞膜具有_________。 A.全透性 B.一定的流动性 C.控制物质出入 D.信息交流 在制备细胞膜时,研究人员用不同的试剂分别处理成熟红细胞。结果如表:(“+”表示有,“-”表示无) 实验处理 膜蛋白质种类 处理后红细胞的形状 A B C D E F 试剂甲处理后 + + + + - - 细胞不规则 试剂乙处理后 - - + + + + 还能保持 23. 据表1中信息推测,对维持红细胞形状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是__________。 24. 将成熟的红细胞破裂后,可用下列______方法,将红细胞匀浆与细胞膜分离。 A.纸层析法 B.加热制沸腾 C.适当转速离心 D.用纱布过滤 研究发现,红细胞膜上胆固醇含量与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形成密切相关。当血浆中胆固醇浓度升高时,会导致人体更多的胆固醇插入到红细胞膜上,红细胞变得刚硬易破,红细胞破裂导致胆固醇沉积血管内壁,加速了As斑块的生长。 25. 事实上,红细胞与低密度脂蛋白相互作用,获得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相互作用,失去胆固醇,是因为高密度脂蛋白_________________ A.主要运输甘油三酯 B.脂蛋白结构分子密度小 C.将多余的胆固醇运到肝脏加工 D.携带胆固醇运送到全身组织细胞 26. 根据题中信息和已有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成熟红细胞有内质网合成胆固醇 B.过多胆固醇会降低红细胞膜流动性 C.动脉粥样硬化易导致人体内血压升高 D.长期有规律运动可调节血中胆固醇含量 【答案】21. 主动转运 22. D 23. EF 24. C 25. C 26. BCD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G蛋白质与钠离子和钾离子的跨膜运输有关,B蛋白与多糖结合形成糖蛋白,与细胞识别有关。 【21题详解】 图中K+进入细胞是逆浓度梯度的运输,故为主动转运。 【22题详解】 B蛋白与多糖结合形成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信号分子通过与糖蛋白结合传递信息,主要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的功能。 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3题详解】 由表格信息可知,试剂甲处理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后,E、F蛋白被破坏,细胞形状不规则;试剂乙处理破坏A、B蛋白,细胞形状还能保持,说明E、F蛋白与细胞形状有关。 【24题详解】 将成熟的红细胞破裂后,可用适当转速离心,通过差速离心法把红细胞匀浆与细胞膜分离。 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5题详解】 高密度脂蛋白可以将多余的胆固醇运到肝脏加工,故会导致红细胞失去胆固醇。 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6题详解】 A、成熟红细胞无内质网,A错误; B、过多胆固醇会导致红细胞刚硬,会降低红细胞膜流动性,B正确; C、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血管正常舒张功能减弱,易导致人体内血压升高,C正确; D、长期有规律运动可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避免胆固醇在血管中的堆积,可以调节血中胆固醇含量,D正确。 故选BCD。 【点睛】红细胞破裂后可以用差速离心法把细胞匀浆和细胞膜分离开来;也可以用差速离心法把各种细胞器分离开来。 (二)生命的信息与睡眠 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促进脑功能发育、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功能、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研究发现,睡眠主要依靠脑部多个脑区的胞外腺苷水平来调节。图为突触结构,神经元内的ATP通过膜蛋白扩散到胞外,在相关酶作用下形成腺苷,作用腺苷受体R,引起睡眠。 27. 关于ATP和腺苷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 A. ATP的中文名称是腺苷磷酸 B. ATP是细胞内主要贮能物质 C. 腺苷由1分子的腺嘌呤和1分子核糖组成 D. 腺苷由1分子的腺嘌呤和1分子脱氧核糖组成 28. 图中,存在于内环境的物质有_________ 。 ① 腺苷 ② P ③X ④Y ⑤ ATP 29. 人能睡眠和觉醒,据图分析,是因为_________。 A. 轴突上信息传导方式不同 B. 突触间隙信息传递方向不同 C. 神经细胞内ATP来源不同 D. 突触后膜受体接受的物质结构不同 神经元细胞膜上常见的R有R1和R2两种。咖啡因是腺苷类似物,可能与某种R结合,但并不引起腺苷相应的效应。研究者用适量咖啡因分别处理野生型小鼠和R1、R2基因敲除小鼠,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处理。测定小鼠觉醒时间,结果如图所示。 注:箭头对应时刻为处理时刻。 30. R1、R2基因敲除小鼠的实验结果与野生型相比,可推测咖啡因的作用______。 A. 与R1结合缓解睡意 B. 与R2结合缓解睡意 C. 减少腺苷与R1的结合 D. 与R2结合增加睡眠 31. 有些人觉得咖啡太苦口感不好,喜欢加糖或者咖啡伴侣(糖分很高)。较饮用纯咖啡,饮用含甜味浓的咖啡来说,一定时间后,人体的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_______。 A. 胰高血糖素上升 B. 胰岛素上升 C. 抗利尿激素上升 D. 生长激素上升 32. 有些人通过喝咖啡来“提神”,但不能过度饮用,这是由于咖啡因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降解,联系图结构和已有知识解释过度摄入咖啡因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机理:_______。 【答案】27. C 28. ①②⑤ 29. D 30. B 31. BC 32. 过多的咖啡因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不易分解,导致神经系统长时间处于觉醒状态而超负荷工作 【解析】 【分析】 ATP即三磷酸腺苷,由一分子腺嘌呤、一分子核糖和三分子磷酸组成,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是生物体内直接的能源物质。 【27题详解】 A、ATP的中文名称是腺苷三磷酸,A错误; B、ATP是细胞内直接的能源物质,脂肪是生物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B错误; C、腺苷由1分子的腺嘌呤和1分子核糖组成,C正确; D、腺苷由1分子的腺嘌呤和1分子核糖组成,D错误。 故选C。 【28题详解】 由图可知,腺苷、P、ATP均可以存在于突触间隙即组织液中,X和Y位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故选①②⑤。 【29题详解】 A、轴突上信息传导方式均为电信号,A错误; B、突触间隙信息传递方向均由突触前膜到突触后膜,B错误; C、神经细胞内ATP来源均来自呼吸作用,C错误; D、突触后膜受体接受的物质为腺苷时,会促进睡眠,D正确。 故选D。 【30题详解】 由图可知,R1、R2基因敲除小鼠的实验结果与野生型相比,R1敲除小鼠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时间差异与野生型相似,R2基因敲除小鼠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觉醒时间无显著差异,与野生型差异显著,故推测咖啡因通过与R2结合发挥作用缓解睡意。 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1题详解】 较饮用纯咖啡,饮用含甜味浓的咖啡来说,血糖含量会偏高,胰岛素分泌量会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会下降;由于血糖含量较高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对生长激素的分泌量影响不大。 综上所述,AD不符合题意,BC符合题意。 故选BC。 【32题详解】 过多的咖啡因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不易分解,导致神经系统长时间处于觉醒状态而超负荷工作,故咖啡不能过度饮用。 【点睛】咖啡因的作用机理需要考生根据图表信息进行分析推理,根据R1、R2基因敲除小鼠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比较及与野生型小鼠的实验结果的比较可知,咖啡因很可能通过与R2结合缓解睡意。 (三)生物工程与疾病治疗 肿瘤疫苗是新型治疗方法,其原理是将肿瘤抗原导入人体内,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应答,从而达到控制或清除肿瘤的目的。 33. 通过肿瘤疫苗激活的免疫应答归类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细胞免疫 ②体液免疫 ③ 人工免疫 ④天然免疫 ⑤特异性免疫 ⑥非特异性免疫 A. ①②⑥ B. ②④⑥ C. ①③⑤ D. ①④⑥ 34. 下列可做为肿瘤抗原的是___________。 A. 衰老肿瘤细胞 B. 肿瘤相关蛋白或多肽 C. 肿瘤细胞内的脱氧核糖 D. 含有肿瘤抗原基因的质粒 CAR-T疗法又叫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从病人血液中分离出T细胞,经改造后能表达CAR受体,回输体内识别肿瘤细胞,激活免疫系统。该疗法在新近开发的癌症免疫治疗技术中,备受青睐。图为CAR-T细胞制备流程。 35. 图所示①-⑤过程,需要使用限制酶的是____________过程。 36. 图中所用的生物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 A. 转基因技术 B. 细胞融合技术 C. 单克隆抗体技术 D. 组织细胞培养技术 37. 据已有知识判断,图中筛选的 CAR-T细胞具备特点是__________。 A. 能在人体内分泌抗体 B. 体外培养可表达CAR受体 C. 激活体内T淋巴细胞 D. 识别不同种类的癌细胞 38. 放疗是用放射性元素对人体肿瘤的部位进行局部方面的扫描和照射,通过辐射杀死瘤细胞。化疗是通过药物的手段,使药物进入人体血液,并去除人体中的癌细胞。放疗和化疗对人体正常细胞也有杀伤作用。相对于放疗化疗,肿瘤疫苗治疗法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答案】33. C 34. AB 35. ①② 36. AD 37. BC 38. 疗效高 特异性强 副反应小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①表示获取目的基因,②表示构建基因表达载体,③表示把目的基因导入T细胞,⑤动物细胞培养。 【33题详解】 肿瘤疫苗会激活细胞免疫,通过细胞免疫杀死肿瘤细胞,该过程属于人工免疫,细胞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4题详解】 A、衰老肿瘤细胞可以作为肿瘤抗原,引起免疫反应,A正确; B、肿瘤相关蛋白或多肽可以作为肿瘤抗原,引起免疫反应,B正确; C、肿瘤细胞内的脱氧核糖不能作为肿瘤抗原,C错误; D、含有肿瘤抗原基因的质粒不能直接作为抗原,其表达产物可以作为肿瘤抗原,D错误。 故选AB。 【35题详解】 图中①获取目的基因、②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均需要限制酶。 【36题详解】 由图可知,CAR-T疗法通过转基因技术把CAR基因导入T细胞,使其表达,另外对获得的成功表达CAR的T细胞通过动物细胞培养进行增殖。 综上所述,BC不符合题意,AD符合题意。 故选AD。 【37题详解】 A、只有浆细胞可以分泌抗体,T细胞不能分泌抗体,A错误; B、由图可知,获得目的基因的T细胞经体外培养可表达CAR受体,B正确; C、图中筛选的 CAR-T细胞可以激活体内T淋巴细胞,监控清除肿瘤细胞,C正确; D、CAR-T细胞具有特异性,不能识别不同种类的癌细胞,D错误。 故选BC。 【38题详解】 相对于放疗化疗,肿瘤疫苗治疗法疗效高、特异性强、副作用小。 【点睛】易错点:只有浆细胞可以分泌抗体;清除肿瘤细胞依赖于细胞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四)光合作用与花卉培养 图1为水仙图片,图2为光合作用部分过程图,据图回答: 39. 图2呈现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反应。 40. 图2中的(CH2O)可以______________。 A. 运输到鳞茎储存 B. 促进根部吸收无机盐 C. 促进水的光解释放氧气 D. 为花叶细胞分裂分化提供能量 湿垃圾经高温好氧堆肥处理获得的土壤调节剂(A),与一般性土壤(B)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后装盆,应用于花卉栽培基质。某校生物活动小组探究不同土壤调节剂施用量在水仙栽培上的影响。获得的结果如表: 项目 组1 组2 组3 组4 组5 组6 组7 A:B 0:100 A:B 100:0 A:B 80:20 A:B 60:40 A:B 50:50 A:B 40:60 A:B 20:80 总叶绿素含量g/100g 0.82 1.08 1.09 1.20 1.34 1.45 1.05 花期(d) 7 9 9 10 14 15 12 花朵数 10 13 13 15 14 18 15 花序长度(cm) 8.9 9.2 9.4 9.47 9.35 9.42 9.18 鳞茎围径(cm) 4.34 4.43 4.62 4.75 4.91 4.96 4.42 41. 要将垃圾进行严格分类,在湿垃圾中混入了过期抗生素、废电池等有害垃圾,在好氧堆肥处理时__________ A. 为微生物提供生长因子 B. 促进细胞有机物合成 C. 抑制微生物生长 D. 筛选好氧微生物 42. 水仙是喜肥花卉,单靠一般性土壤的肥力不足以维持水仙营养生长的需要,寻找表中提供的证据是将________。 A. 组1数据与其他组数据比较 B. 组2数据与其他组数据比较 C. 组5数据与其他组数据比较 D. 组6数据与其他组数据比较 43. 水仙花不同于其他花卉,它一般夏季休眠,秋季生长,冬季开花,人们常选用叶绿素含量较高的水仙植株,利用白天充分光照,晚上适当降低温度,让其长得矮又壮,促进花的生长和发育,来提高水仙的观赏品质,请用图15、表2信息和已有知识解释以上提高水仙花观赏品质措施的合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9. 暗反应 40. ABD 41. C 42. A 43. 叶绿素含量较高的水仙,白天吸收的光照越多,光反应中形成的ATP和NADPH的越多(光反应暗反应联系),合成机物(CH2O)越多,晚上适当降低温度,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少(呼吸作用有机物分解),有机物贮存在矮又壮水仙植株上,将更多的营养物质提供花的生长和发育,花期长,花朵多(营养物质分配)来提高水仙花观赏品质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该图表示暗反应过程,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C3的还原,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39题详解】 图2利用二氧化碳合成碳水化合物的过程,呈现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40题详解】 图2中的(CH2O)可以运输到鳞茎储存,也可以参与有氧呼吸提供能量用于根部吸收无机盐及花叶细胞分裂分化,但不能促进水的光解。 综上所述。C不符合题意,ABD符合题意。 故选ABD。 【41题详解】 好氧堆肥是在有氧条件下,好氧菌对废物进行吸收、氧化、分解,若湿垃圾中混入了过期抗生素、废电池等有害垃圾,这些有害垃圾不能为微生物提供生长因子,不能促进细胞有机物的合成,也不能筛选好氧微生物,有害垃圾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42题详解】 要探究不同土壤调节剂施用量在水仙栽培上的影响,自变量是不同的土壤调节剂施用量,组1为对照组,应该通过比较组1数据与其他组数据,获得合适的花卉培养基质。 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43题详解】 叶绿素含量较高水仙,白天吸收的光照越多,光反应中形成的ATP和NADPH的越多,合成机物(CH2O)越多,晚上适当降低温度,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少(呼吸作用有机物分解),有机物贮存在矮又壮水仙植株上,将更多的营养物质提供花的生长和发育,花期长,花朵多来提高水仙花观赏品质。 【点睛】光反应阶段会发生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暗反应会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和C3的还原,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五)遗传与遗传病 帕金森病(P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已经发现了多个与PD相关的遗传基因,他们分布在不同的染色体,具有多个不同的突变位点,并最终引起相应的蛋白质功能改变出现PD的表现。其中发现Parkin基因能引起少年型帕金森病。 图1是某男性患者(Parkin基因引起)的家族遗传系谱,据图回答。 44. Parkin基因位于____(常/X/Y)染色体上,是___(显/隐)性。 45. Ⅰ2肯定含有致病的Parkin基因是____________。 A. 次级卵母细胞 B. 第一极体 C. 初级卵母细胞 D. 卵细胞 Parkin基因结构如图2。对图1家庭六位成员的DNA测序分析发现,患者Parkin基因中的某个区域X(长度278bp)存在序列异常,区域X用MwoI酶处理后,电泳结果如图3(bp表示碱基对),据图回答。 46. 据图3可知,Parkin基因的正常区域X上有_______个MwoI酶切点。 47. 与正常人相比,患者的Parkin基因区域X序列异常的具体改变为____________。 A. 碱基对增加 B. 碱基对缺失 C. 碱基对改变 D. 碱基对重复 48. 若设Parkin基因为B/b,则Ⅱ6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49. Ⅱ3个体在Parkin基因区域X序列没有发生异常,但她在年老的时候患上PD疾病,你推测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理由)。 【答案】44. (1). 常 (2). 隐 45. C 46. 1 47. B 48. Bb 49. ①Ⅱ3个体Parkin基因区域X以外发生序列突变; ②其他染色体上发生其他基因序列突变; ③(多基因控制的疾病)主要受外界环境因素; ④外界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 【解析】 【分析】 由图1可知,该病为无中生有,女儿患病,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即Ⅱ4和Ⅱ5为隐性纯合子; 由图3可知,Ⅱ4和Ⅱ5只有272bp的片段,推测可知97bp和181bp是正常基因酶切的结果。 【44题详解】 根据父母正常,女儿患病可知,Parkin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是隐性。 【45题详解】 由上分析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后代有隐性纯合子可知,Ⅰ2肯定是杂合子,其初级卵母细胞一定含有等位基因,即一定有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和卵细胞不一定含有致病基因。 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46题详解】 由上分析可知,97bp和181bp是正常基因酶切的结果,故推测正常基因含有1个MwoI酶切点。 【47题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正常基因的长度为97+181=278bp,致病基因的长度为272bp,故与正常人相比,患者的Parkin基因区域X序列发生了碱基对缺失。 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48题详解】 若设Parkin基因为B/b,根据图3可知,Ⅱ6同时含有致病基因和正常基因,即为杂合子,故基因型是Bb。 【49题详解】 Ⅱ3个体在Parkin基因区域X序列没有发生异常,但她在年老的时候患上PD疾病,可能是Ⅱ3个体Parkin基因区域X以外发生序列突变,也可能是环境因素影响的结果。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读图识图,首先根据系谱图分析出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再根据酶切产物分析出正常基因与致病基因的长度,进而推出致病基因是碱基对缺失造成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