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2-31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三明市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普通高中期末质量检测 高二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2019年7月5日下午3:00-5:00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是部分先秦思想家的经济主张,这些主张反映了 人物 学派 主张 孙子 兵家 粮食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障 墨子 墨家 粮食的生产和储备关系到国家的存在 孟子 儒家 统治者要重视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商鞅 法家 农、战是国家兴盛的根本 A. 封建土地私有制基本确立 B. 农业生产占有重要地位 C. 重农抑商已经是社会共识 D. 农业生产是为战争服务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这些先秦思想家都重视粮食和农业生产,说明这一时期农业生产获得了较快发展,体现出农业生产的重要地位,故B项正确;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是在商鞅变法之后,与孔子、老子和墨子无关,故A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是在商鞅变法时期提出的,与孔子、老子和墨子无关,故D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农业生产的地位,没有反映出农业生产与战争之间的关系,故C项排除。 2.《韩非子,十过》中告诚君主不能贪图小利、傲慢无礼、耽于女乐、荒废国政、刚愎自用、不纳忠等。这表明,韩非子的法家思想 A. 包含了规范君权的思想 B. 吸收了道家思想的内涵 C. 提出了奖励耕战的主张 D. 加强了诸侯国君的权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告诚君主不能贪图小利、傲慢无礼、耽于女乐、荒废国政、刚愎自用、不纳忠等”中可以看出,韩非子在一定程度上注重规范君主的行为,限制君权,故A项正确,D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法家思想,没有涉及到道家思想,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奖励耕战的内容,故C项排除。 【点睛】“告诚君主不能贪图小利、傲慢无礼、耽于女乐、荒废国政、刚愎自用、不纳忠等”是关键信息。 3.下图是汉字“丁”的演变图,对“丁”的演变过程解读合理的是 A. 总体的趋势是由繁到简 B. 衍生出个性化的书法艺术 C. 体现了印刷技术的进步 D. 反映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甲骨文中的“丁”,状如榫卯结构中的字,体现了竹钉、木钉,这时期主要生产工具是竹、木等,因此体现了竹钉、木钉;篆书中的“丁”字分化出“钉”字,体现了“丁”字的金属质地,这时期已经出现金属,因此这时期的“钉”体现了其金属质地;说明“丁”字的演变反映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丁”字演变由甲骨文中的体现竹钉、木钉到篆书中体现“丁”字的金属质地的过程,无法体现其演变趋势是由繁到简,故A项排除;材料中“丁”字的演变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没有涉及到印刷技术和书法艺术,故BC项排除。 4.从秦建国到始皇统一天下,秦人津津乐道的问题都是农战、攻伐、且荒、开塞、徕民、重本、抑末等对国计民生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事,这反映了秦的治国理念具有 A. 功利实用主义倾向 B. 开拓创新精神 C. 极其鲜明的开放性 D. 悦意进取意识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秦人津津乐道的问题都是……对国计民生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事”反映了秦人注重国计民生的实用思想,故A项正确;材料也没有反映开拓创新的精神,故B项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鲜明的开放性的特征,故C项排除;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锐意进取意识,而是反映功利实用思想,故D项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信息“对国计民生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事”,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注重国计民生的实用思想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5.下表是不同史籍关于汉代刺史的记载,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此时的刺史 记载 出处 “刺史班宣,周行列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 《汉官典职仪》 “武帝元封五年,初分十三州,刺史假印绶,有常治所……到所部,郡国各遗一吏迎之界上,所察六条” 《汉旧仪》 “至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十三人,掌奉诏条察诸州,秋、冬入奏,居无常所。” 《唐六典》 A. 是拥有实权的地方官 B. 拥有固定的办公府衙 C. 是隶属于丞相的官员 D. 主要职责是监察地方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周行列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监纠非法”等信息可以看出,汉代刺史行使监察职责,巡视地方监督官员,故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设立刺史,巡行郡县,分全国为十三部,各部置刺史一人,负责监察地方官员,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的“秋、冬入奏,居无常所”来看,B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刺史与丞相之间的关系,故C项排除。 6.春秋时期的四民体系中,士阶层代表两层含义:一种是指贵族体系中最低一级,另一种是指贵族麾下的武士。在汉武帝后,“士”主要指代经过考试被选拔成官员的知识分子。“士”的概念在这一时期变化反映了 A. 汉朝贵族制度已经消失 B. 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 C. “重文轻武”成为传统 D. 儒家思想成正统思想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后,“士”指代经过考试被选拔成官员的知识分子,这与当时的儒学成为国家正统思想有直接关系,故D项正确;汉武帝后“士”主要指知识分子,与当时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有直接关系,无法得出汉朝贵族制度逐渐消失,并且该说法有误,故A项错误;科举制是隋朝创立的,故B项排除;“重文轻武”是在宋朝时期出现,故C 项与材料无关。 7.汉赋《蓝赋》记载:“余就医偃师,道经陈留。此境人皆以种蓝、染绀(织物染料作物)为业,蓝田弥望,黍稷不植。”据此可推断汉代陈留地区 A. 农业地位的下降 B. 民间纺织业渐成规模 C. 商品经济的发达 D. 农业专业化开始出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此境人皆以种蓝、染绀(织物染料作物)为业”可知,这时期汉代纺织业形成了一定规模,故B选项正确;中国古代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导,农业地位没有下降,并且材料没有体现农业地位下降,故A选项错误;中国古代自然经济为基础,材料没有体现商品经济的发达的情况,故C选项错误;中国古代农业以粮食种植为主,而且材料只涉及到一个地方,且文学作品有夸张嫌疑,不能得出农业专业化现象开始出现,故D选项错误。 8.位于广州市的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收藏了很多当时发据出的稀世之宝,有代表中原文化、江南楚文化、西南巴蜀文化、北方草原地区的奴文化、海外文化、岭南文化等多种文化内涵的珍贵器物。这表明 A. 南越文化具有多样性 B. 南越地区长期受到中原文化的入侵 C. 南越文化具有包容性 D. 南越地区与中原地区长期和睦相处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有代表中原文化、江南楚文化、西南巴蜀文化、北方草原地区的匈奴文化、海外文化、岭南文化等多种文化内涵的珍贵器物”可知强调的是南越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点,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南越文化具有多样性的说与材料无关,故A项排除;南越地区长期受到中原文化的入侵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B 项错误;南越地区与中原地区长期和睦相处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故D项排除。 9.魏晋时期,玄学风靡流行,形成了一股贵老庄、轻经典、尚个体之自由和鄙儒家之礼法的“魏晋风度”。但是,以任情废礼著称的竹林派玄学家嵇康、阮籍,在教育自己的子侄时却十分谨慎地遵照儒家礼法行事,这说明魏晋时期的玄学 A. 本质是道家思想 B. 取代了儒家思想 C. 反映了社会分裂 D. 糅合了儒道思想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玄学风靡流行”“十分谨慎地遵照儒家礼法行事”中可以看出,魏晋时期,玄学比较重视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的糅合,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儒学与道家思想之间的糅合,故A项排除;魏晋时期儒家思想仍然占据统治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社会的分裂,故C项排除。 【点睛】“玄学风靡流行”“十分谨慎地遵照儒家礼法行事”是关键信息。 10.唐朝初年,皇帝授予一些官员“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议朝政”、“参知机务”之类的名号,让他们参与宰相事务,共议军国政事。这一措施 A. 巩固了三省长官的地位 B. 分化相权并加强了皇权 C. 解决了效率低下的问题 D. 加剧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皇帝授予一些官员‘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议朝政、参知机务’之类的名号,让他们参与宰相事务,共议军国政事”可知,皇帝让一些官员参与宰相事务,共议军国政事,实际上分化了宰相权力,从而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故B项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三省长官地位巩固,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出行政效率的问题,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反映皇权与相权矛盾的加剧,排除D。 11.则《大唐六典》、《旧唐书)《新唐书》等记载,唐代西市有市署,设令,丞及录事、府、史、典事、掌固等官吏专管市政,还置有直隶于太府寺的平准署及常平署官员,协同市署管理相关事务。这表明唐代 A. 市场贸易属于官营经济 B. 中外经济交流日益频繁 C. 比较重视城市经济管理 D. 重农抑商政策渐趋松弛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唐代西市有市署,设令”“官吏专管市政”表明,唐朝对“市”的经济管理比较重视,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市场贸易的性质,故A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政府对城市经济管理的重视,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故D项排除。 12.隋文帝时,设置了《七部乐》:国伎、清商伎(汉乐)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文康伎(即礼毕,汉族面具舞);隋炀帝时,增康国伎、疏勒伎成《九部乐》,将清商伎列为首部,改国伎为西凉伎;唐太宗时,废礼毕,增燕乐(杂用中外)高昌乐成《十部乐》。隋唐时期宫廷宴乐的变化原因是 A. 经济高度发达,艺术品位提升 B. 国家高度统一,民族融合加强 C. 社会道德败坏,文化低级庸俗 D. 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增康国伎、疏勒伎成《九部乐》,将清商伎列为首部,改国伎为西凉伎;唐太宗时,废礼毕,增燕乐(杂用中外)高昌乐成《十部乐》”反映出隋唐时期各民族、各地区乐舞以本来面目汇集中原,逐渐相互吸收、融合、发展的总趋势,这体现出隋唐时国家高度统一,民族融合加强,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艺术品味和社会道德,故AC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民族融合,没有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故D项排除。 13.城市以其独有的特质,提高了人类生活的品质,促进着社会的文明发展,蕴含着丰厚的人文精神。而群体性文化活动是城市建设达到一定高度、居民精神文化富足的生动表现。下列诗句体现群体性文化活动的是 A. “看高楼倚郭,云边矗栋,小亭连苑,波上飞甍。” B.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C. “突兀球场锦绣峰,游人仕女拥千重。鼓吹连天沸午门,灯山万炬动黄昏。” D.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群体性文化活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A项形容市场繁盛的情景,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是在借月写人,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描述成都灯会盛况,符合题意;D项说明杭州地理位置重要,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群体性文化活动”是关键信息。 14.宋代的地租形式以实物地租为主,货币地租有所发展,劳役地租逐渐减少。宋代租佃制 A. 促进了自耕农经济的发展 B. 阻碍了精耕细作技术的提高 C. 减轻了农民经济上的负担 D. 削弱了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货币地租有所发展,劳役地租逐渐减少”中可以看出,宋代租佃制下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故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该政策促进土地兼并严重,土地买卖加剧,不利于自耕农的发展,故A项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宋朝租佃制,与精耕细作技术的提高与否无关,故B项排除;租佃关系下,地主和佃农通过租佃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故无法减轻农民经济负担,故C项排除。 15.苏东坡在《东坡志林》中记载:“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顰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反映出 A. 小说《三国演义》影响百姓历史认知 B. 理学有助于正确历史认知的形成 C. 儒家伦理观念影响人物民间形象形成 D. 封建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日益强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内容大致意思是指里巷中小孩子调皮顽劣,难于管教,家长视为苦事,于是只好给他钱,叫他与大伙儿坐在一起(一般是在茶馆里),去听人说评书、讲古话。而当时的说书内容,常常涉及三国故事。当小儿们闻听刘备(161—232,字玄德)战败,便皱眉且悲伤涕泣;听到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战败,即欢唱快活。在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中曹操是奸臣、枭雄的代表,因此才出现材料中听到曹操打败而欢唱快活的现象,这说明儒家伦理观念影响人物民间形象形成,故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在百姓认知中《三国演义》人物的形象,说明传统伦理观念影响人物民间形象形成,无法得出小说《三国演义》影响百姓历史认知的结论,故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了民间百姓受传统伦理观念的影响而对《三国演义》中人物形象的理解,无法得出理学有助于正确历史认知的形成,故B选项错误;材料中民间对《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的理解是受到传统伦理观念的影响,与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没有直接关系,无法得出封建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日益强化,故D选项错误。 16.1567年,明朝政府在倭患基本平定的前提下,在福建漳州海澄月港宣布部分开放海禁,准许私人海外贸易船申请文引,缴纳饷税,出洋贸易。当时的福建巡抚徐学聚曾言:“我贩吕宋(菲律宾),直以有佛郎机(西班牙)银钱之故。”由此可推知,明朝后期 A. 自然经济加速瓦解 B. 外贸经济有所发展 C. 外来威胁趋于解除 D. 财政困难得以解决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在福建漳州海澄月港宣布部分开放海禁,准许私人海外贸易船申请文引,缴纳饷税,出洋贸易”反映了明朝后期对外贸易有所发展,故B项正确;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故A项错误;倭患基本平定并不等于外来威胁趋于解除,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明朝政府的财政问题,故D项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宣布部分开放海禁,准许私人海外贸易船申请文引,缴纳饷税,出洋贸易”,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对外贸易发展的角度入手,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7.明代后期,士大夫王徵和德国传教土邓玉函共同编译了《奇器图说》。王徵强调西方机械“有益于民生日用、国家兴作甚急也”,引入力学知识是为了使读者理解器之所以然,原著中的数学证明过程则无需赞述。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重实用轻理论的科技理念盛行 B. 西方科技知识在中国日益普及 C. 科技交流缩小了中外技术差距 D. 中西科技都以服务民生为目标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有益于民生日用、国家兴作甚急也”可知,明代后期我国科技重实用的特点,材料“原著中的数学证明过程则无需赘述”体现轻视理论的特点,故A项正确;材料只是王徵和德国传教士邓玉函共同编译《奇器图说》的个例,无法体现西方科技知识在中国“普及”,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中外技术差距缩小,排除C;材料信息不能体现中西科技的目标,排除D。 18.明朝王阳明任南贛巡抚时推行《南赣乡约》,强调:“皆宜孝尔父母,敬尔兄长,教训尔子孙,和顺尔乡里,死丧相助,患难相恤,善相劝勉,恶相告戒,息讼罢争,讲信修睦,务为良善之民,共成仁厚之俗。”这说明在明代的乡村治理中 A. 乡约凌驾于国家法律之上 B. 乡约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 C. 乡约削弱了乡村宗族势力 D. 乡约是对中央集权加强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皆宜孝尔父母,敬尔兄长,教训尔子孙,和顺尔乡里。死伤相助、患难相恤、善相劝勉、恶相告戒、息讼罢争、讲信修睦,务为良善之民,共成仁厚之俗”可知,《南赣乡约》重视仁厚的乡风民俗,这说明乡约在明代的乡村治理中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故B项正确;由乡村群众集体制订,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并自觉自愿履行的民间公约,并不能凌驾于国家法律之上,故A项错误;乡约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宗族势力,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CD项错误。 【点睛】紧扣材料关键信息“皆宜孝尔父母,敬尔兄长,教训尔子孙,和顺尔乡里。死伤相助、患难相恤、善相劝勉、恶相告戒、息讼罢争、讲信修睦,务为良善之民,共成仁厚之俗”,结合乡约的含义分析解答。 19.明代中后期著名剧作家汤显祖在戏剧理论上,提出了“至情说”,在《牡丹亭》中,汤显祖歌颂了杜丽娘为追求爱情自由,要求个性解放的殉情精神,汤显祖的“至情说”反映了明代中后期 A. 对程朱理学的批判 B. 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C. 对科举制度的批判 D. 追求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追求爱情自由,要求个性解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汤显祖的“至情说”对当时的程朱理学进行批判,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对程朱理学的批判,没有涉及到妇女地位和对科举制度的态度,故BC项排除;《牡丹亭》不属于浪漫主义风格,故D项错误。 【点睛】“追求爱情自由,要求个性解放”是关键信息。 20.李卫任云南盐驿道期间,雍正曾在云南永北镇总兵马会伯奏折上批到:“近闻李卫行事狂纵,操守亦不如前,果然否?……据实奏闻,”待李卫任浙江巡抚时,正在他的奏折上批示:“对新任黄岩镇总兵董一隆的优劣所知不多,于伊莅任后,其细加察访,密奏以闻。”据此判断,雍正时期的这种奏折制度 A. 中央监督地方,健全了监察体系 B. 皇帝监督大臣,打击了宗室势力 C. 官员彼此监督,有利于史治清明 D. 文官监督武官,规范了奏事程序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清朝雍正帝时,官员之间彼此监督,有利于清政府的吏治清明,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中央对地方的监督,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对宗室势力的打击,故B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官员之间的监督,故D项排除。 21.明清文人画逐渐改变了传统文人画不食人间烟火的托物言情的清高色彩,以市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为题材,如唐寅的《东方朔偷桃图》、黄慎的《东坡玩砚图》等。据此推断,明清文人画 A. 重视绘画技法创新 B. 具有世俗化的倾向 C. 批判封建专制统治 D. 真实反映历史现象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明清文人画逐渐改变了传统文人画……清高色彩,以市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为题材”中可以看出,明清时文人画逐渐世俗化、平民化,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绘画技巧的创新,故A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文人画的趋势,故CD项错误。 22.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则故事:奥林匹斯诸神与巨人族将有一场恶战,但神谕却说,如果没有一个凡人参加战斗,那么众神将不能伤害前来侵犯的巨人族……战斗结束后,宙斯把参与战斗的诸神与凡人一律称做奥林匹斯人。这则古希腊神话故事反映出当时 A. 神话文化的多元特征 B. 民主政治的繁荣昌盛 C. 神魔战争的惨烈悲壮 D. 人文精神的价值追求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如果没有一个凡人参加战斗,那么众神将不能伤害前来侵犯的巨人族”“参与战斗的诸神与凡人一律称做奥林匹斯人”中可以看出,这则神话反映了当时古希腊的人文精神,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神话文化的多元性,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民主政治的状况和神魔战争的情况,故BC项排除。 23.公元前5至4世纪期间的雅典,演说、诉讼成风,大部分公民虽然自己不精于演说,但他们喜欢欣赏公民大会、陪审法庭的演说,对他们来说,言辞的美丽与动听已经胜过事实的真相与真理。这说明 A. 雅典城邦蕴含危机 B. 演说影响了公民的理性判断 C. 雅典民主政治发达 D. 演说是民主制度的必然产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对他们来说,言辞的美丽与动听已经胜过事实的真相与真理”可知,演说在雅典民主政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甚至超越了现实,这说明雅典城邦蕴含着危机,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雅典民主政治走向极端,演说并不会影响公民的理性判断,故B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雅典城邦蕴含着危机,与雅典民主政治发达说法无关,故C项排除;演说是民主制度的必然产物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故D项排除。 【点睛】“对他们来说,言辞美丽与动听已经胜过事实的真相与真理”是关键信息。 24.《十二铜表法》规定平民和贵族不得通婚;公元前445年,罗马废除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旧法;公元前367年,又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士地的平等权利。这表明 A. 《十二铜表法》注重保护平民利益 B. 保护私有财产是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C. 平民的政治和社会权利得到了扩大 D. 罗马法在军事扩张中不断得到完善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十二铜表法》规定平民和贵族不得通婚……废除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士地的平等权利”中可以看出,平民的政治和社会权利的扩大,故C项正确;《十二铜表法》注重保护贵族利益,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故B项排除;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罗马法仍然是公民法,故D项排除。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25题12分,26题13分,27题12分,选做题28、29题15分,共5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律疏议》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完成的法典,是唐律的典型代表。在德刑关系上,《唐律疏议》认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法为政教之用”。因此,《唐律疏议》中死刑条文只有11条,比隋律减少了92条,还废除了腰斩、枭首、夷三族等传统酷刑。在礼法关系上,《唐律疏议》主张“失礼之禁,著在刑书”。这里,“刑”的作用在于禁止失礼行为,为人臣不忠不敬,为人子不孝,无论故意还是过失,只要违反,都是失礼,都是犯罪,都将受到严惩。 ——摘编自李忠建《<唐律疏议>立法伦理思想探究》等 材料二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进一步发挥了古希腊自然法思想的“理性”观念,认为“真正的法律乃是与自然相符的人的正当理性”。古罗马时期,自然法观念仍然体现在现实法律中,并相较于古希腊时适用范围更广了,当时的罗马法大全,万民法则是自然法的集中体现,如“权利主体”、“行为能力”、“债权”、“继承权”、“契约”、“借贷”、“租赁”等法律术语在古罗马社会经常使用,注重协调经济和社会生活。 ——摘编自庞萌苗《论西塞罗的自然法思想对罗马法的贡献》等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概括唐律、罗马法的立法思想。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唐律和罗马法产生的背景。 【答案】(1)立法思想:唐律:德主刑辅,礼法结合。 罗马法:自然法思想。 (2)背景:唐律: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统治者“德政”意识浓厚;社会相对安定农业经济发达。 罗马法:受古希腊影响;罗马法学家对法律思想的研究与发展;商品经济较为发达。 【解析】 【详解】(1)唐律:根据材料中“因为风俗教化未能博施,所以如今仍然需要刑典”得出德主刑辅,礼法结合;罗马法:根据材料中“自然法观念仍然体现在现实法律中,并相较于古希腊时适用范围更广了”得出自然法思想。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唐朝和古罗马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某方面来分析出唐律和罗马法产生的背景。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明地区迄今已发现的宋元窑址近30处,其中三元区中村窑、建宁县溪窑、尤溪县半山窑、将乐县碗碟墩窑和南口窑、泰宁县东西窑等具有代表性。在制作工艺上,青瓷工艺深受浙江龙泉窑影响,与景德镇窑青白瓷生产之间也存在技术传承关系,还大量仿烧德化窑瓷器。……宋元时期的三明陶瓷顺闽江而下至福州港、泉州港输出,销往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或由鄱阳湖至长江入海到明州港,向东航行到日本、新罗,向南至马来半岛、向西至印度洋沿岸各国。 ——摘编自郑华《从出土瓷器看三明宋元时期窑业发展和陶瓷贸易》 材料二 及至宋朝南迁,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迫使南宋当局致力于拓展海外贸易。在全国几大港口中,广州港由于远离临安,交通不便,消费市场不如泉州;明州港地处军事前线,商船多被征为兵船;而泉州港远离战争前线,不受战争直接破坏。泉州港附近的物产也很丰富,如德化、晋江的瓷器,安溪,永春的茶叶,南安、同安的蔗糖以及泉州城内的各种丝织品等等,都是外商所喜爱的,所以泉州港在宋代海上贸易的位置日趋重要,逐渐成为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 ——摘编自黄德旺《浅谈福建海上丝绸之路与泉州港》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元时期三明地区制瓷业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宋时期泉州港在“海上贸易的位置日趋重要”的原因。 (3)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从地理区位的角度谈谈你对宋元时期福建海上丝绸之路的认识。 【答案】(1)表现:瓷窑分布广;制作工艺深受周边著名窑场的影响;产品远销海外。 (2)原因: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泉州港的地理位置更优越;农耕经济发展(或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或经济重心的南移);航海造船技术的提高(或指南针运用于航海)。 (3)认识:福建或泉州是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地区;(若答“泉州是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亦可) 福建或泉州在宋元时期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地区有其区位优势;三明是宋元时期福建制瓷业或瓷器外销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析】 【详解】(1)材料“三元区中村窑、建宁县溪窑、尤溪县半山窑、将乐县碗碟墩窑和南口窑、泰宁县东西窑等具有代表性”表明瓷窑分布广;材料“在制作工艺上,青瓷工艺深受浙江龙泉窑影响,与景德镇窑青白瓷生产之间也存在技术传承关系”表明制作工艺深受周边著名窑场的影响;材料“三明陶瓷……销往……东南亚国家;或……向东航行到日本、新罗,向南至马来半岛、向西至印度洋沿岸各国”表明产品远销海外。 (2)根据材料“南宋当局致力于拓展海外贸易”“泉州港远离战争前线,不受战争直接破坏。泉州港附近的物产也很丰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政府的政策、泉州的地理位置、农耕经济的发展、造船技术等方面分析出原因。 (3)根据材料“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泉州港远离战争前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福建的重要地位、地理位置、瓷器的发展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农历五月,蛇虫开始活跃,病毒滋长,因此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将五月初五作为恶日来看待。到了汉代,五月初五成为固定节日,人们用桃符,五色线等厌胜物挂门以避止恶气。魏晋南北朝时期,竞渡与食粽等端午的主要习俗逐渐与忧国忧民的诗人屈原联系起来,端午开始被看做“良节”,“嘉辰”。隋朝年间,宴饮,竞渡活跃于大江南北地区。到了唐朝,端午逐渐步入宫廷,演变成了官方的固定节日。宋代,端午节增添了钉赤口、贴荼字等南方特有的项目,自宫廷至民间,不问贫富贵庶,都参与其中,还出现了专卖节日用品的鼓扇市。当时欧阳修、苏轼等词人擅长写作端午词,厌胜物中多了“天师符”、“天师艾”等与道教张天师信仰有关的物件,辽国射柳的竞技习俗也被学习引进。 ——摘编自石奕龙《集美端午文化论坛论文集》 端午节蕴含了诸多的历史文化信息,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出新。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答案】评分说明:“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论题:考生能根据试题提供材料提炼出具体论题。阐述:运用史实:考生引用史实准确,选取运用恰当。 论证逻辑:考生能围绕论题加以论证,不偏离论题,逻样性较强。 示例:论题:不同历史时期端午节文化内涵的变化 阐述:魏晋南北朝以前,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主要是采取积极行动避邪,体现人们祈求健康吉样的愿望;魏晋南北朝时期,增加了轻松、喜庆的节日气氛,端午节的习俗也逐渐与特定历史人物相联系,文化内涵有了纪念的意义,体现了当时人们期盼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的愿望;隋唐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节日习俗增加许多新的元素;宋代的节日内容更加丰富,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扩大。端午节文化内涵的变化,与社会历史、政局的变迁紧密联系,传统文化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 【解析】 【详解】本题是个开放性的题目,首先,通过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竞渡与食粽等端午的主要习俗逐渐与忧国忧民的诗人屈原联系起来,端午开始被看做‘良节’‘嘉辰’”“隋朝年间,宴饮,竞渡活跃于大江南北地区。到了唐朝,端午逐渐步入宫廷,演变成了官方的固定节日”“宋代,端午节增添了钉赤口、贴荼字等南方特有的项目,自宫廷至民间,不问贫富贵庶,都参与其中”可以分析出,不同历史时期端午节文化内涵的变化;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来论证观点即可。 请考生在第28、29两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作答时先在答题卡上在所选题目的题号下边方框里打上√。所做题目必须与所打√题目一致,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周厉王即位后,面对夷狄交相入侵及周王室对诸侯国控制失灵的局面,进行“革典”,实行强化国家政权的新制。周厉王起用了荣夷公和虢公长父为卿士,分别负责经济和军事,打破了周公、召公世为卿士的惯例;还派出官员到诸侯国任职,甚至将一些诸侯国由一国拆成几国,打破了周王室不干预诸侯和贵族封地管辖区的制度。为了满足战争的需要,周厉王对内实行了专利制度,把原属各级封君王臣共享的山林川泽之利收归周王室所有。周厉王的革典举措遭到贵族和平民的强烈反对,“国人谤王”,他又推行了加强思想控制的“弭谤”政策,成立了以卫巫为首的监督执法机构,“使(卫巫)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南方的楚国,熊渠在夷王时期背叛西周,僭号称王,构成了对西周王朝的威胁;随着周厉王不断取得对外战争的胜利,“熊渠畏其伐楚,亦去其王”,重新臣服于西周。……公元前841年,在愤怒的国人的进攻下,周厉王出奔于彘(今山西霍县)最后死在彘地,史称“国人暴动”,周厉王革典以失败告终。 ——摘编自李玉洁《评周厉王革典》、张应桥《重评周厉王》等 (1)根据材料,概括周厉王“革典”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周厉王“革典”。 【答案】(1)内容:变革中央官制,打破周公、召公世为卿士的惯例;进行对外战争,维护周王室的统治秩序;加强控制地方,干预诸侯和贵族封地管辖区事务;实行专利制度,将山林川泽之利收归周王室所有;实行弭谤政策,建立监督执法机构,加强周王室对民众的思想控制。 (2)作用:有利于加强王权和中央权威,对维护西周奴隶制统治起到了一定作用;增加了西周王朝的财政收入,为反击夷狄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物质基础;周厉王的改革,对后世的改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战争而实行的“专利”、“弭谤”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导致了周厉王改革的失败。 【解析】 【详解】(1)材料“起用了荣夷公和虢公长父为卿士,分别负责经济和军事,打破了周公、召公世为卿士的惯例”表明变革中央官制,打破周公、召公世为卿士的惯例;材料“不断……对外战争”表明进行对外战争,维护周王室的统治秩序;材料“派出官员到诸侯国任职……打破了周王室不干预诸侯和贵族封地管辖区的制度”表明加强控制地方,干预诸侯和贵族封地管辖区事务;材料“对内实行了专利制度,把原属各级封君王臣共享的山林川泽之利收归周王室所有”表明实行专利制度,将山林川泽之利收归周王室所有;材料“推行了加强思想控制的“弭谤”政策,成立了以卫巫为首的监督执法机构”表明实行弭谤政策,建立监督执法机构,加强周王室对民众的思想控制。 (2)根据材料“打破了周王室不干预诸侯和贵族封地管辖区的制度”“重新臣服于西周”“周厉王的革典举措遭到贵族和平民的强烈反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分析问题。 29.【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舜是我国历史上由传说时代向文明时代过渡的重要人物。其形象在早期文献中有一个演变过程。《孟子·膝文公上》记载:“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对舜的行孝事迹作了很多发挥,如舜受父母弟弟迫害后仍然以孝事父母等等。《墨子·尚贤》记载:“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夫尚贤者,政之本也。”《韩非子》中也多次论及舜,将舜帝作为治国方略的正面形象。《竹书纪年》中则有“舜因尧,复偃塞丹朱,使不得父子相见也”,以及“舜篡尧位,立丹朱城,俄又夺之”的记载。《史记》中舜的贤德帝王形象很鲜明,因受《史记》的巨大影响,舜帝道德圣王形象此后逐渐定型。 ——摘编自《论<史记>中的舜帝形象》 材料二 《史记·五帝本纪》中说:“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后世关于舜帝的系列传说故事,例如“勤民事,苦忧人”、“只为苍生不为身”,对南方氏族部落“以德化之”,使南方疆城直到五岭以南等等叙述逐渐生出帝舜文化,构成了中华人文精神的重要基石,其影响甚为深远。 ——摘编自《先秦秦汉舜帝形象演变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舜帝形象从多元化到后期逐渐定型统一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舜帝形象体现的中国人文精神内涵? 【答案】(1)政治环境变化: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环境相对宽松;百家争鸣,儒墨法等各家学派借助舜帝形象论证自己学派的思想。 西汉汉武帝时期:实现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舜帝形象趋于统一;司马迁严谨的治史态度,去粗求同,舍弃分歧较多的材料。 (2)自强不息,刚健有为;孝道为先,和睦家庭;选贤任能,勤政爱民;以德化人,推崇德政。 【解析】 【详解】(1)仔细研读材料信息发现,舜帝形象从多元化到逐渐定型统一与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段的特征是相适应的,春秋战国时期即先秦时期舜帝形象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秦汉时期古籍中的舜帝形象呈多元到统一的演变趋势。主要结合先秦和秦汉时期的社会特征分析原因即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上呈现“百家争鸣”之势,舜帝形象也随着诸子的发挥变得多样化,如圣人形象、孝子形象、兼爱非攻形象、明法度的帝王等等。秦汉时期舜帝形象走向单一,主要从国家统一,统治者加强对思想的控制,史学家严谨治学等角度分析即可。 (2)舜帝形象演变与统一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意义,舜帝精神文化可以说是中华道德文化的主源之一,仁孝、勤政、德治等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影响。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