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2-27 发布 |
- 37.5 KB |
- 3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材料题汇编
历史主观题精选 1, (37分)世界博览会1851年源于英国,至今已走过了一一百多年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早在19世纪60年代,曾担任美国驻法外交官的毕格罗、曾任职1867年巴黎世博会美国参展团的诺顿将军以及大学教授坎贝尔,写信给当时的费城市市长,建议在费城举办世博会。其间沉寂了许久,直到1871年3月3日,国会终于通过举办l876年费城世博会的议案。 应邀前来参加本届博览会的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共有37个。中国政府派出了一个规模较大的团去美国,并破天荒地第一次派出了中国工商界的代表李圭参加。李圭回国后写了一本《环游地球新录》记录了这届世博会,李鸿章为此书做了8页的序文。 ——中国与l876年费城世博会 材料二 1889年底张之洞由两广调督湖广,即开始推行大规模地早期现代化建设。张之洞说:“照得各国都会地方。多设有劝工场及商品陈列所,聚百货于其中,分行罗列,以类相从,物标定价,听人观览购取。工者价昂而售速,劣者价贬而滞销,彼此相形,自生激励。此外又设立博览赛珍等会所,以劝工商实业者,洵属法良意美。湖北武汉地方,东西据长江上下之冲,南北为铁路交会之所,商货日见辐辏,工业必渐繁兴。凡各国所以劝工劝商者,亟应酌量仿办,以开风气”。1909年,张之洞和湖广总督陈夔龙在武昌发起了武汉劝业奖进会,前后45天,开设有天产部、工艺部、美术部、教育部和古物参考部,出品共六千多种。同时分设直隶、湖南、上海、宁波四馆及汉阳钢铁厂、枪炮厂、实习工厂等七个特别展览室。武汉劝业奖进会合计物品八千多种,与会人员20多万……武汉劝业会中,人们“专以繁华娱目,罕有考究实业者”,“逐日观览者,多趋彩色斑斓之处,而罕留心工艺良窳”。 材料三20世纪世界博览会简表 举办时间 举办地点、参会人数 博览会名称与类型 博览会主题 1904年(185天) 美国圣路易斯l969万 圣路易斯博览会(综合) (展出汽车、飞机和无线电) 1908年(220天) 英国伦敦l200万 伦敦世界博览会(综合) 1925年(195天) 法国巴黎l500万 巴黎国际装饰美术博览会(专业) 1933年(175天) 美国芝加哥2257万 芝加哥万国博览会(综合) 进步的世纪 1958年l86天 比利时布鲁塞尔4150万 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综合) 科学、文明和人性 1962年184天 美国西雅图964万 西雅图二十一世纪博览会(专业) 太空时代的人类 1967年185天 加拿大蒙特利尔5031万 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综合) 人类与世界 1970年183天 日本大阪6422万 日本万国博览会(综合) 人类的进步与和谐 1974年184天 美国斯波坎480万 斯波坎环境世界博览会(专业) 无污染的进步 1985年I84天 日本筑波2033万 筑波万国科技博览会(专业) 居住与环境一人类家居科技 1988年184天 澳大利亚布里斯班l857万 布里斯班休闲博览会(专业) 科技时代的休闲生活 1993年93天 韩国大田l400万 大田世界博览会(专业) 新的起飞之路 1999年184天 中国昆明994万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专业) 人与自然一迈向21世纪 注:从1900年至1999年,共举办了28次世界博览会 (1)毕格罗等人建议1876年在费城举办世博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美国为什么邀请中国参加博览会?(3分)李鸿章为《环游地球新录》作序说明了什么?(4分) (2)据材料二,指出1909年张之洞、陈夔龙在武汉举办劝业奖进会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1909年武汉劝业奖进会有哪些明显不足?(12分) (3)20世纪下半期与上半期相比,世界博览会发生了哪些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什么?(15分) 答案:(37分) (1)举办原因:费城是美国的诞生地,借举办世博会纪念美国诞生100周年(3分)。邀请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3分)说明:李鸿章对世界博览会持开明态度,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4分) (2)原因:受国外举办博览会的影响(2分);武汉交通便利(2分);20世纪初武汉工商业有相当的发展(2分)。 不足:规模不大(时间较短、参展展馆少、无国外展馆等)(2分);展品科技含量不高(2分);参观者多以游乐为主。(2分) (3)举办国从发达国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3分);博览会的类型由以综合性为主转变为以专业性为主(3分);由部分有主题发展为每届都有主题(3分)。反映:世界经济特别是亚洲经济的迅速发展(3分);除了关注科技发展外,越来越多地关心人类生存与发展、寻求解决共同面对的问题。(3分) 2, (3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社社员带枪在田间劳动 公社社员出工前点名 公社社员在食堂集体就餐 材料二 30年前,安徽省小岗村迎来发展的“第一春”。一天晚上,村民严金昌与当地18位村民秘密签下了分田到户、自主生产的“生死契约”。契约说:“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缴的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改革模式后来得到中国改革开放 “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高度认可,随之获得中央政府的肯定,并被推向全国。 ——2008-10-15 《中国国土资源报》 材料三 两年前,小岗村开始了新型合作经济模式。严金昌和十几户农民一起,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把自家的两亩土地出租给一家上海养殖公司,发展规模养殖。他们饲养的高山特色风味猪,直接销到上海大型超市,价格是普通猪肉的两倍,年终农户们参与分红。这些农民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则接受了这家上海公司的返聘,成为企业员工,每人每月领取600元左右的工资。……目前,小岗村耕地面积大约2000亩,其中60%目前出租流转被集中起来用于发展蘑菇、花卉、葡萄规模种植及家禽养殖等。 ——2008-10-15 《中国国土资源报》 材料四 曾经担任过小岗村村长的严德友说:“种1亩葡萄的效益是种粮的10倍。通过土地租赁和串换,方便了集中施肥、灌溉、除虫和管理。”……安徽省“三农”问题专家何开荫说,随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村成片土地抛荒、闲置,水利等农田基础设施年久失修,这些因素也推动了土地的合理流动。……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1)材料一体现了人民公社体制的什么特点?(6分) (2)材料二中提到的“改革模式”是指什么?依据材料概括指出这一改革模式实行的过程。 “分田到户”带来了什么积极作用?(12分) (3)小岗村的新型合作经济特点是什么? 有人对小岗村新型合作经济提出了质疑,认为将土地重新集中,是倒退回到了人民公社时期的计划经济模式,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10分) (4)依据材料指出目前推动土地的合理流动的因素有哪些?(9分) 答案:(1)集体消费 ;集体劳动;半军事化管理(6分)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自发秘密 政府肯定 全国推广。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2分) (3)集中利用土地、实现规模经营。不是倒退。农民拥有对土地的承包权和使用的自主权,建立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10分) (4)集中经营有利于管理,生产;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村土地抛荒;政府政策的推动。(9分) 3, (3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08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的农牧业条款正式生效,墨西哥4种农产品玉米、大豆、蔗糖和奶粉市场对美国、加拿大完全开放。1月31日,墨西哥农民举行大规模示威(下图),要求政府就协定中的农牧业条款展开重新谈判。 ——摘自新华网 材料二 2004年9月,西班牙发生不法分子焚烧华商鞋店事件(右图)。有人打出标语:“把埃尔切(西班牙制鞋业中心)所有亚洲鞋子都赶出去。”—摘自新浪网 材料三 大众汽车制造公司的新型车“POLO”,虽然是在沃尔夫斯堡(德国城市)组装的,但是几乎有一半部件来自国外。……单是在德国汽车制造部门中,从1991年到1995年,就失去了30万个工作岗位。 材料四 (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有一个词开始走红:既得利益。……据说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既得利益)指的是病假工资、子女补贴费、对不当解雇的保护、失业救济金、国家创造就业机会、每周5天工作制、每年30天法定休假,……1996年4月出台的政府施政纲领使用了这样的标题:《为了增长和就业》。科尔和他的部长们现在开始剥夺这些既得利益,全面削减各种社会福利和工资。……(这些政策的)核心理论之一是德国的社会福利国家变得愈来愈昂贵了,过多的公民……宁愿领取社会福利金而不去工作。 ——汉斯—彼得·马丁哈拉尔特·舒曼《全球化陷阱——对民主和福利的进攻》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相同问题是什么?(4分) (2)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请结合明清以来正反两个方面的史实(各两例),分析我国加入WTO的历史必然性。(16分) (3)依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的原因是什么?其影响如何?为此,当时德国政府打算采取什么措施?(9分) (4)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都出现了反全球化运动,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两类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所受的冲击有何不同?(8分) 答案:(1)问题:①世界经济全球化道路曲折;②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不利地位。(4分) (2)正:①洋务运动引进工业革命成果,开始了中国近代化历程;②改革开放使我国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综合国力迅速提高。(8分) 反:①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我国落后于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②新中国成立后相当一段时间,我国基本游离于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之外,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8分) (3)①原因:德国工人的福利太高,使劳动力成本增加。(3分)②影响:造成德国的一些产业转移到国外,使国内的失业问题严重。(3分)③措施:削减德国工人的福利。(3分) (4)①发展中国家:受到发达国家高新技术壁垒和第三产业的冲击;(4分)②发达国家:受到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廉价劳动力、土地、原材料价格等的冲击。(4分) 4, (37分)阅读下列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初期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国印象 图片说明:《巨人中国》是18世纪初期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国印象,身著清朝服饰的中国巨人手牵欧洲武士,上面的英文“Judge”意为主宰者。 图9 巨人中国 (1)结合清朝前期的政治、经济状况,分析18世纪初期西方人把中国称为“巨人中国”的原 因。(10分) 材料二19世纪末的中国印象与《辛丑条约》内容 《辛丑条约》规定:①惩办支持义和团参加反帝斗争的“首祸诸臣”。②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③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中困人不得居住,允许各国派兵保护。④拆除大沽口至北京沿途的炮台,允许各国在山海关至北京铁路沿线驻军。⑤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的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员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叙用。…… 图10 瓜分中国 (2)材料二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哪些政治现象?对此,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应对,先后设计了各 种救国方案。若你要了解其中的某一方案,可以查阅哪一历史文献?请举出19世纪末20世 纪初的一个事例加以说明。(10分) 材料三 21世纪初部分西方人的中国印象 图片说明:Dragon在西方文化中常常与邪恶联系起来,其含义主要是负面的,Dragon身上写:“China Economy”(中国经济),它的尾巴上吊着的公牛身上写着“Wall St.”(华尔街,代表美国经济) 图11 Dragon(中国龙) (3)图3反映了部分西方人的印象,认为中国是强大而邪恶的,美国经济受制于中国经济。 试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说明产生这种看法的原因。(12 分) (4)“美国经济受制于中国经济’’这种观点正确吗?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5分) 答案:(1)清朝前期,君主专制加强;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农耕经济高度发达;综合国力强大;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西方人缺乏对中国的了解。(10分) (2)现象:遭受列强瓜分,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民族危机空前严重。(6分) 举例说明:维新变法,救亡图存。查阅《孔子改制考》; 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查阅《民报》; 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查阅《新青年》; 五四运动,反帝对封建。查阅《民国日报》或《每周评论》等。(4分) (3)原因:中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与西方形成了意识形态的矛盾;(4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世界多极化的重要一极;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上升;经济全球化,中美经济联系加强;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美国丧失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美国发生金融危机。(8分,答出其中4点即可,本题共12分) (4)错误。美国是当今资本主义头号经济强国,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这是部分西方人宣 扬“中国威胁论”的体现。(5分) 5, 阅读下列材料(37分) 材料一 几百年前。欧洲农耕文明的发展也面临着人口与资源的激烈矛盾。……后来, 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并因此牵动了工业革命,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更大的征服运动。工业文明开采挖掘出地底深处的几百种矿产资源,将其转化为人类可支配使用的财富,支撑了人口新一轮的膨胀。又经过几百年的内外战争,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企业为中心的自由民主政体。 ——摘自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 (1)依据材料一,分析归纳西方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进程中的显著特征。(14分) 材料二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和财富的急剧增加。但与此同时,在社会上延续已久的贫困现象并没有因此得到多少缓解,有时甚至还加剧了。……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的工匠、农业工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平均寿命只有17岁;在格拉斯哥,l821年工人因疾病而死亡的比例为2.8%,l838年上升为3-8%,1843年达到了4%。……恶劣的居住环境是造成这种恶果的一个重要原因。 ——摘自刘金源《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材料三 1858年夏天……泰晤士河的恶臭导致旁边国会大楼的议员无法工作。正如漫画“静寂的河道人”中,一个骷髅人在泰晤士河上划船,河中还有死鱼、死乌龟和死牲畜的尸体漂流。当时,们知道恶臭和污秽与疾病和死亡相关,或许会认为国会议员应该尽速通过法案改革现状,解决问题。但是,直至l875年,国会才为公共卫生法案展开激烈的争辩,最终通过了法案(注:l875年国会通过“公共卫生法案”,由市政当局负责公共卫生工作)。 一一摘自许全义《从黑死病到污水政策》 材料四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进行了多方面调整。如英国1909年颁布的一项法案授权成立工资管理处,负责确定在“流汗行业”工人的最低工资;另一项法案授权成立一个行业管理局,为失业者提供就丘信息;1911年提出国家保险法法案,对失去健康和生病者提供了保险。 ——吴于廑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2)材料二、三反映了工业文明给英国带来哪些突出的社会问题?(4分)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l875年前后英国政府对材料二、三所反映的社会问题的政策有何不同?(5分)为什么会发生变化?(6分) 材料五 全人类正共同面临着一场新的文明转型,没有新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没有新的全球资源配置体系的革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矛盾将会迅速激化,人类就有可能越不过这次文明转型的门槛。 一一摘自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 材料六 我们会行动——不仅要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也要为经济增长建立新的基础。 我们将建桥铺路,建立更多的电网 和数字线路来促进商业发展,紧密联系彼此。我们会将科学研究归位,使用高新的技术来提高卫生保健的质量,降低其费用。我们将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土壤,来为我们的汽车和工厂提供燃料和动力。我们将改革学校、学院和大学,以适应新时期的需要。 ——奥巴马2009年就职演说 (4)你认为材料五中提到的“全人类正共同面临着一场新的文明转型”指的是什么?材料六中奥巴马政府采取什么措施促进新的文明转型?(8分) 答案:(1)机器的发明与使用;生产力迅速发展;资源的大量开发;更大的征服和利用自然;人口迅猛增长;通过对外战争建立世界市场;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建立;自由民主政体的建立;宗教神学对人束缚的解除。(14分。答出其中7点即可得l4分。) (2)贫富分化加剧;疾病与健康问题;社会环境恶化等。(4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得4分。答贫困、公共卫生、环境污染亦可得分。) (3)1875年前采取放任自由政策;(2分)1875年后开始国家干预,通过立法手段,建立社会保障体系(3分。或答保障工人权益,改善工人生产生活条件,给2分)。 因为以上问题已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与生存);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需要更高素质的劳动者;工人运动(或民主运动)高涨;为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或以上问题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6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得6分。) (4)由工业文明向后工业文明(或信息时代)转型。(2分)加快科技进步与新技术发展; 提高公共卫生(保健)的质量并降低其费用;开发新能源节能,建立新的资源配置体系;改革教育以适应新时期的需要。(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6分。) 6, (37分)中国近现代的外交,由被迫开放到主动开放,由外国干涉到独立自主。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历经曲折,但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读图: 图一 1842年清政府在英国军舰上被迫签定了《南京条约》 回答: (1)从图一至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看出,中外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5分)在此期间,中国社会的政治制度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6分) (2)从图二至图三期间,中国政府是怎样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8分) (3)从图三所反映的历史时间开始,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为了适应新的国际形势,中国应采取哪些对策?(9分) (4)2006年3月21日,普京总统与胡锦涛主席举行中俄首脑定期会晤。两国元首确定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中俄互办“国家年”活动在中俄关系史上尚属首次,是落实两国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原则和精神的重要步骤。举办“俄罗斯年”有何意义?(9分) 答案:(1)基本特征:资本主义列强疯狂侵略中国,中国人民英勇抵抗并取得民族与国家独立。(5分)政治制度变化:由封建君主专制变为资产阶级共和国,最终确立人民民主专政。(6分) (2)丰富和发展:实行“一边倒”政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实行不结盟政策;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答出4点即可,每点2分) (3)对策:自觉适应世贸组织的运行需要,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3分)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开拓国际市场;(3分)保持清醒的头脑,规避各种风险。(3分) (4)标志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迈上了新水平,而且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3分)有利于加强中俄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拓展合作领域,促进双边贸易多元化和经济合作的发展,从而加快两国现代化进程;(3分)有利于提高两国的国际地位,推动国际秩序更加完善,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3分) 7, (37分)近代以来的经济发展史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市场”发展史。得市场者强盛,失市场者衰弱。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英国经济学家杰温斯这样记述: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林木生产者;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在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大草原上放牧着我们的牛群;秘鲁运给我们白银,黄金则从南美和澳太利亚流到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蔡叶,……——周一良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 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1)上述两则材料反映出19世纪中晚期的英国经济有什么特点?(3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海外贸易’’遍及全世界的原因。(12分) 材料三 美国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比例变化 (3)请从市场角度说明美国的“比例”在1950年前后达到最高峰的原因。(9分) 材料四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 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选自邓小平1992年初《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4)中共十四大已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你认为中国应如何加强国际市场的开拓?(9分) (5)上述四则材料中哪一则是原始材料?请说明理由。(4分) 答案:(1)特点:对世界市场有极大的依赖性(或控制着广阔的世界市场)(3分) (2)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革命的推动;殖民扩张;国际贸易的发展。(12分) (3)随着关贸总协定的签订和布雷顿林体系的确立,形成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3分)通过马歇尔计划的实施,美国加强了对西欧市场的控制(3分)。美国控制了广阔的世界市场,这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经济的进一步膨胀。(3分) (4)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继续改革开放、加强科技发展等(9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5)材料四是原始材料,因为它直接选自邓小平的南巡谈话,未经史学家(或学者)修改或转写。(4分,理由不对或未写扣2分) 8, (3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50年代上海知识界曾经有人对国家不正式开设外语学校不满,认 为当时会几句外语的“类皆无赖、赤贫、愚蠢、寡识之流,于其政治得失、制度沿革毫不关心。至于中国文士,多鄙之而不与交,于其性情日益隔阂,于其国政民俗,终罔有所知”。60年代签订《北京条约》时由于没有自己的翻译人才而屡屡吃亏的清政府吸取了教训,开办了中国第一个语言学校——同文馆。与此同时,上海等地在通事(注:翻译)、买办、商人中逐渐形成了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这种英语读音不准。而且所用汉字与汉字本身的字义相距甚远,所以颇令人匪夷所思,如“清晨相见谷地猫迎,好度由途叙阔情”等。 ——摘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材料二洋泾浜英语示例 英语 Sandwich Beer Telephone Engine Dollars ommission 洋泾浜 英语 三明治 啤酒 德律风 引擎 大拉斯 康密兴 词意 夹肉面包 麦制酒 电话 发动机 外币 佣金 ——摘编自乐正《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年)》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门的打开,我国掀起了一股持久的学习外语和外国文化的热潮,大学外语类专业成为很多年青人的首选……今天世界上又到处涌动着学习汉语的热潮,大学对外汉语专业成为年青人的新宠……目前海外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3000万人,100个国家超过2500余所大学在教授中文。 ——摘自孙逊《世界“汉语热”与当代大学中文系的使命》 (1)据材料一,分析当时推动国人学习外语的因素。(9分) (2)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上海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不得照抄材料)(6分)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评述“洋泾浜英语”现象。(8分) (3)分析材料三所述“汉语热”兴起的时代背景。(8分) (4)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三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语言热具有哪些新特点?(不得照抄材料)(6分) 答案:(1)因素:进一步了解西方国家;培养翻译(或外交)人才;中外贸易交往;谋生的需要。(9分。答出符合题意的三点即可。) (2)变化:英语逐渐流行;生活方式受到西方的影响;工业革命的成果传人;中外商贸活动发展。(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若回答“饮食、电器、交通工具、商贸受到西方影响”,给4分。) 评述:采用分层次评分。 第一层次:仅从正面或负面进行评价,且言之有理,每个要点给2分,最多不超过4分。 第二层次:能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评价,且言之有理,每个要点给2分,最多不超过6分。 第三层次:能在第二层次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或特点等方面予以评述,且言之有理,给8分。 评分要点(供参考): ①背景: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通商,外语成为中西交往的必要工具(或洋泾浜英语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带有中西混杂的特点)。 ②正面评价:能够帮助初学者克服外语学习的障碍;有利于英语的推广;推动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丰富了汉语的词汇。 ③负面评价:不是规范的英语学习方法;不利于掌握标准的英语;不利于深入的沟通与交流。 (3)背景:中国对外开放;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中国市场广阔;外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8分。答出符合题意的四点即可。) (4)特点:语言学习更加专业化(或规范化);学习者以年青人为主;双向(或互动) 交流;广泛性。(6分。答出符合题意的两点即可。) 9, (3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材料二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步,美国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1892年内燃拖拉机在美国首先研究成功,……1930年上升到93万台,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与此同时,大规模农场经营占据农业生产形式的主导地位,1910年,美国共有573.7万个农场,平均每个农场经营面积为892亩,到1930年,农场数上升到629.5万个,平均每个农场的经营面积增加到953 亩。这些大规模农场,耕作方法先进,单位面积农产品的收获量高,其农产品价格比经营小块土地面积的自耕农便宜。于是,那些继续耕种小块土地的农民不得不卖掉已经难以维持生存的那一小块土地,到现代大机器工业部门去谋生路。 ——彭南生《近代农民离村与城市社会问题》 材料三 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 图14 材料四 图15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国时期农业生产进步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三分析,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农业和农村变革的主要特点有哪些?(6分) (3)根据材料四指出,1957年—1962年、1980年—1997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分别发生怎样的变化?分析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12分) (4)说明材料四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图表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哪些现象?并根据 这些现象概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呈现出哪些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促进这些变 化的原因有哪些?(13分) 答案:(1)原因:铁农具、牛耕的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郑国渠、都江郾);各国的变法,封建生产确立(私田取代公田)。(6分) (2)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大规模农场经营。(6分) (3)①1957年—1962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减少。原因: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破坏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造成粮食减产。(6分) ②1980年—1997年我国粮食人居产量增长。原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 人民公社旧体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农业生产发展。(6分) (4)现象:GDP持续增长,GDP同比增速呈现波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3分) 趋势:综合国力持续增长;农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2分) 原因:社会稳定;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重视科教兴国;……(每点2分,可以有不同见解,答出4点即得8分) 10, (37分)中国妇女在古代和近现代的不同际遇,反映了社会文明的演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妇女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丈夫死了,“问,或有孤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二程全书》)“问,妻可出(休)乎?”程子曰:“妻不贤出之何害?”(《性理大全》) 宋代之后“女子无才便是德”逐渐盛行。《颜氏家训》主张“妇女只许粗识柴米鱼肉数百字,多识字无益而有损也。” 《女儿经》:“为甚事,裹了足,不因好看如弓足,恐她轻走出房门,千缠万裹来约束。” (妇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仪礼》) 材料二 见下图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提取材料—中古代妇女受到种种压迫的具体信息。(10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妇女问题上中国古代思想家有哪些不同的主张。(6分)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维新派、革命派、民主主义者和新中国人民政府在妇女解放方面做出的贡献。(15分) (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女性获得解放的影响。(6分) 答案:(1)政治上,男尊女卑,无政治权利。经济上:依附男性,无财产权继承权;文化上,无受教育权;婚姻上,从一而终,无幸福权;社会上,无地位和独立人格;身心上,被迫缠足,一夫多妻。(10分。答出其中的五点即可) (2)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宋明理学家(二程、朱熹)提出“失节事大”的纲常名教,李贽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说教,肯定寡妇再嫁。(6分) (3)维新派主张“废止缠足”,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3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废止缠足法令。(3分)民主主义者: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3分)新中国:土地改革,妇女同样分得土地;颁布法律,男女平等平权;实行普选,当选人大代表;走出家门,参加社会工作和国家管理;扫盲运动,摆脱愚昧落后;宣传贯彻婚姻法,婚姻自主。(6分,答出其中的三点即可) (4)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推动经济和社会的进步;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有利于女性 充分地实现自身价值。(6分,答出其中的两点即可) 11, (3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认为,民生问题不仅是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历史发展的核心问题,而且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动力。他说:“社会进化的定律,是人类求生存。人类求生存,才是社会进化的原因。”“人类求生存是什么问题呢?就是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才可说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我们能够明白社会进化的原动力,再来解决社会问题那才很容易。”他进一步解释道:“人类生活的程度,在文明进化之中可以分作三级。第一级是需要。人生不得需要,固然不能生活,就是所得的需要不满足,也是不能充分生活,可说是半死不活。所以第一级的需要,是人类的生活不可少的。人类得了第一级需要生活之外,更进一步便是第二级,这一级叫做安适。人类在这一级的生活,不是为求生活的需要,是于需要之外更求安乐,更求舒服……得了充分安适之后,再更进一步,便想奢侈。”孙中山将人的生活分为“需要”、“安适”、“奢侈”三个等级,未必科学,但是,他实际上是在说,人的需要是不断增长、不断发展、不断提高的,正是人的这种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推动社会和历史的发展。所以他说:“民生就是社会一切活动中的原动力。” ——《新华文摘》 2007年第2期《孙中山思想的现代价值》 (1)结合有关史实分析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不能解决当时民生问题的原因。(8分) 材料二 1937年,红星照耀西方。该年1月,在美国《生活》杂志上,惊异的出现了毛泽东的头像。在斯诺为他拍摄的一系列照片中,那张头带八角帽,神情沉着,面容清癯的肖像无疑最为著名。2,4,6 ——《复兴之路》环球时报 (2)结合你的理解,简述“红星”是如何“照耀西方”的? (4分) 材料三 1940年11月2日,罗斯福在竞选第二次连任总统的演说时呼吁:“为了全体美国人的福利”他说:“我看到这样一个美国, 那里的工人不会在风华正茂时被一脚踢开,那里的人们不会世世代代受穷,那里的穷苦农民不会变成无家可归的流浪汉,那里的青年不会在垄断的淫威下乞讨工作。”“我看到这样一个美国, 那里的全体人民有极好的文化教育机会。”“我看到这样一个美国, 那里的劳工界进入暮年之人能够安度余生,养老金和保险金将理所当然地颁发给这些为国家忙碌了一生的人。” ——岳西宽、张卫星译:《历届总统就职演说集》 (3)指出罗斯福政府切实保护低层民众的措施,并结合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分析其原因。(10分)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时,国家百废待兴,工作千头万绪,党首先关注的是人民群众的吃饭穿衣、生产生活问题,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了执政实践的第一位。正如当时主管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陈云同志所说:“我们面临着如何把革命成果巩固和发展下去的问题,关键就在于要安排好六亿多人民的生活,真正为人民谋福利。” (4)新中国成立初期,怎样较好解决广大人民的生活与生产活动?(5分) 材料五 “21世纪始于1978年”,这是英国《卫报》专栏作家的断言。因为那一年“是邓小平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年份---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 (5)这个“完全不同的历史”有什么主要表现?结合上述史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民族复兴的梦想会在1946年破灭却在1978年变成现实?(10分) 答案:(1)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不能掌握政权;民生主义思想缺乏广大人民的理解与支持;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要求;北洋政府反动统治的阻挠。(答对两点即可得分)(8分) (2)工农红军胜利完成长征;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4分) (3)鼓励恢复与发展工业,增加就业,实行社会救济,提供社会保障体系,保护劳工权利。(6分)原因:经济大危机造成美国阶级矛盾与社会矛盾尖锐,美国政府迫切需要稳定社会,以巩固美国资本主义制度;二战爆发后,美国与日本等国矛盾日益激化,战争威胁临近,可借此动员民众。(4分) (4)新中国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企业,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积极开展土地改革,推动互助合作运动,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稳定物价,尽快恢复发展国民经济。(5分) (5)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入WTO,综合国力增强。(6分) 原因:①抗战胜利后美国扶蒋反共,蒋介石反共反人民,坚持内战独裁,内战全面爆发。②文革结束后,国际形势趋缓,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4分) 12, (37分)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⑴请指出上图反映的世界经济发展现象及形成的原因。(8分) 材料二:据时人(1846年)记载:松(江)、太(仓)利在梭布,较稻田倍蓰(数倍)。……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削减大半。 中国早期的民族企业 地点 创办人 企业名称 上海 方举赞 发昌机器厂 南海 陈启沅 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 朱其昂 贻来牟机器磨坊 ⑵据上述材料,谈谈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影响。(4分) 材料三: 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国营企业的力量日益发展壮大,但是,“我们现在连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为此,1953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8年和1978年的人民日报头版 ⑶据材料三提供的线索,概述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重大决策及其影响。(19分) 材料四:中国产业结构变化 100% 30.4 1980年 1984 1988年 年代 总值 48.5 21.1 25.7 44.1 30.2 17.7 49.3 33.0 国内生产总值构成 单位: %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⑷据材料四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分析产业结构变化的根本原因(6分) 答案:⑴现象:世界市场形成(2分) 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革命的推动;殖民扩张;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动。(答其中3点可得6分) ⑵影响: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4分) ⑶50年代中期,实施“一五”计划,实行改造和建设并举的总路线。(2分)促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3分)一五计划的经济指标超额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3分) 50年代后期,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社会生产力遭受严重破坏。(4分) 70年代末,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4分)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活力。(3分) ⑷变化:改革开放后,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基本稳定,第三产业持续增加。(3分) 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3分) 13, (37分)某中学为活跃校园文化,举办了中外文化展览。 展览一: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 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一一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 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1) 苏格拉底和孔子分别位于西方和中国的文化源头。孔子与苏格拉底在重建社会秩序方面有何主张?(4分)各自的背景是什么?(4分) 展览二:思想解放潮流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开眼看世界,思想解放的潮流一浪高一浪,缔结了许多标语、和理论成果。它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政治、心理的变迁。 (2) 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下表:(12分) 标语 主要意义 师夷长技 中体西用 维新变法 三民主义 民主科学 (3) 如果你是解说员,请简介《墨竹》和《自由引导人民》的艺术风格特征。(8分) 展览四:中外文学荟萃 (4) 下表是展览中体现当时中西文明重要成果的两部著作的介绍,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 完成空白部分。(6分) 书名 清朝《红楼梦》 意大利《十日谈》 时代特征 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宗教束缚。 主要思想 描写了封建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对明清社会展开深入地揭露和批判。 展览五 中西艺术巡礼 (5)填写下表(3分) 地位 京剧是中国戏剧的杰出代表,受到中国和世界人民的喜爱。 启示 贝多芬一生命运多舛,但他与命运不屈地抗争,追求崇高理想,是一位伟人。 答案:(1) 孔予:提出“仁”,要求人要爱人。(2分)背景: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2分) 苏格拉底:人应该具备美德。(2分)背景: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2分) (2) 师夷长技:开眼看世界,开始向西方学习。(2分)中体西用:实践了“师夷长技”思想,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2分)维新变法:思想启蒙(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2分)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指导了辛亥革命。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 基础。2分)民主科学: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2分) (3)《自由引导人民》注重表现人的感情,运用鲜明色彩和奔放笔法,强调画面整体的完美和统一。(4分)《墨竹》注重写意,追求神韵意趣。(4分) (4) 时代特征:明清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政治黑暗: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思想上文化专制。(3分)主要思想: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定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3分) (5)贝多芬:近代最伟大的音乐家,是继承古典主义音乐,开启浪漫主义音乐的“乐圣”式人物。(1分)启示:京剧博采众长,独具特色。要珍惜和弘扬优秀文化。(2分) 14, (37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晴地注视着过去……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明显变化”的主要表现,(4分)并说明中国是怎样应对的?(6分)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流入城市的破产农民 江南制造总局 1863年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图二 (2)根据图二,分析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9分) 材料三 图三: 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3)图三反映19世纪中后期什么历史现象?(3分)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6分) 材料四:中国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履行承诺:江泽民主席1996年在菲律宾苏比克湾第四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宣布中国将在2000年把关税总水平降低到15%左右。表现了中国入世的诚意,并在以后的几年履行了这一承诺。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的条件。(6分) (5)综合以上信息,从中可以得到哪些认识?(3分) 答案:(1)表现: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世界从彼此隔绝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4分); 应对:政治上加强君主专制、经济上重农抑商、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6分) (2)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中国出现一批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经济结构发生变化。(9分) (3)英国贸易活动遍布世界各地,世界市场形成;(3分)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为世界市场形成奠定物质基础;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火车和轮船的出现,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技术手段。(6分) (4)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中国做出大幅度降低关税等承诺并实施。(6分) (5)顺应历史潮流,坚持改革开放(其他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得超过3分) 15, (37分)地方行政制度是政治制度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A.春秋之世,灭人之国者,固已为县矣。 ——《日知录》卷二十二《郡县》 B.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左传》哀公二年(公元前493年) 材料二 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316页 材料三 中国前近代城市是不具有独立地位的……1921~1922年北洋政府公布了《市自治制》及其实施细则……1928年7月,国民政府公布《特别市组织法》和《普通市组织法》。规定特别市的设置……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首都;(2)人口在100万以上者;(3)其他特殊情况者。 ——《中国城市史论稿》132页 材料四 为了团结内蒙古人民抵抗蒋介石的军事进攻与政治经济压迫,现在即可联合东蒙西蒙成立一地方性的高度自治政府,发布施政纲领,但对蒙汉杂居地区仍容纳汉人合作,并避免采取独立国形式。 ——《中共中央关于考虑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指示》(1946年11月26日) 材料五1982年12月4日颁布的第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 ——《中国政治地理》47页 (1)材料一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提供了什么重要信息? (2)根据材料二,填写元朝中央机构和地方机构简表。 简要说明元朝地方行政制度---创立行省制度的影响。 中央机构 地方机构 主要职能 ① 行中书省 ④ ②枢密院 行枢密院 主管军事 ③御史台 行御史台 主管监察 (3)根据材料三说明,20世纪20年代,我国设立特别市和普通市的主要原因。 (4)简要分析材料四摘引的“指示”的直接影响和深远意义。 (5)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说明,宪法规定设立特别行政区的背景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建立的基本情况。 (6)你认为本题提供的材料,对我国当代加强地方行政制度建设有什么启示? 答案:(1)春秋时期,已设立郡县;早期的县高于郡,或早期的郡县主要设在边远地区等。(4分)(2) ①中书省④主管政务。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此制度沿用至今。(8分) (3)主要原因: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城市近代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增多,城市地位提高等。(4分)(4)直接影响:促成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促成内蒙古自治区建立)。深远意义:标志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形成,加强了民族团结,维护了国家统一。(6分) (5)背景: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3分)香港;根据中英签署的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1997年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随之建立。(4分)澳门:根据中葡签署的关于澳门问题联合声明,1999年中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特别行政区随之建立。(4分) (6)启示:地方行政制度应随时代的发展变化而调整和改革,改革地方行政制度应坚持创新与继承的统一,等等。(4分) 16,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7分)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我们塑造了建筑,而建筑反过来也影响了我们。”下列是一组有关政治建筑的材料。请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卫城遗址 公元前4世纪,公民的权利以及规模意味着政治是在公开场合进行的。而雅典人通常在雅典卫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在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普尼克斯山被设计成一个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在这个建筑的基础上则形成了一个十分高大的挡土墙,它支撑着一个能够容纳几千人的剧院式结构。在半圆形的中心地带,矗立着一块立方体的岩石……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 ——[美]迪耶·萨迪奇、海伦·琼斯著《建筑与民主》 材料二 北京故宫 明清故宫建于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座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封建统治思想,故宫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历史上,故宫因火灾和其它原因曾多次重建,但基本格局没有改变,主要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武英两殿为两翼,是皇帝上朝接受朝贺、接见群臣和举行大型典礼的地方。内廷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及两侧分列的东西六宫,是封建皇帝进行日常活动和后妃皇子居住游玩及奉神的地方。外朝建筑高大森严,显示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内廷建筑则庭院错落,自成体系,富于情趣。前朝后寝,分工明确,不得随便逾越,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等级分明、内外有别的伦理观念。 材料三 英国议会大厦外观 议会会议现场 它或许是英国通过建筑和特定样式来代表它自身的一个最明显的例子。两排绿皮椅,坐席间距为两个半剑身……温斯顿·丘吉尔说道:“英国议会机构的全部特质建立在这样一个事实上,即议会下院是长方形而不是半圆形的结构。” 丘吉尔概括了议会下院最为重要的两大特征:“长方形的会议厅更适合政党体制。对个人来说,所谓‘左’、‘右’立场很容易改变,但是穿过发言席的行为则需要慎重的考虑……其次,它的会议厅不用大到同时容纳所有的议员……否则十分之九的讨论将在拥挤而迫切的氛围中进行。” ——[美]迪耶·萨迪奇、海伦·琼斯著《建筑与民主》 材料四 美国国会 美国国会大厦俯瞰着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这座由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亲手奠基的大厦,对历任美国总统来说都是一个需要小心应付的地方。美国的 开国者们没有建立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 ——《大国崛起·美国》 材料五 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 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国事会议的地方。建于1958年,整体风格庄严雄伟,壮丽典雅,富有民族特色。它由中央部分的万人大礼堂、北部宴会厅和南部人大办公楼三部分组成。万人大礼堂是人民大会堂的主体建筑,平面呈扇形,所有的座位都可以看到主席台。一层座位为代表席,每个座位有电子表决器和12种语言的译意风。主席台600平米,设座300个,有声、光、电设备。礼堂顶部有500盏满天星灯和一个巨大的红五角星,放出70道光芒,周围以葵花环和三层水波形暗灯槽,一层大于一层。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公元前4世纪,公民的权利以及规模意味着政治是在公开场合进行的”?(4分) (2)根据材料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英国现代制度的特点是什么?(9分)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回答美国独立后为何没有建立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9分) (5)请根据材料五及所学知识阐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是什么?(9分)地位如何?(2分) 答案:(1)原因:公元前4世纪的雅典的特点是①小国寡民、②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4分) (2)特点:①皇权专制、等级森严;②中央集权。(4分) (3)特点:①君主立宪,国王统而不治(3分); ②议会主权,实行责任内阁制;(3分) ③政党通过议会斗争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控制国家政权。(3分) (4)这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①英国的殖民压制给北美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使北美人民不愿意采用英国的政治体制。(3分) ②启蒙思想的传入为美国1787年宪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如“三权分力”和“权利制衡”思想。(3分) ③独立战争给刚刚诞生的美利坚合众国带来了广泛的民主改革浪潮,在人民群众的推动下,改革在各州的范围内进行。广大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享有民主权利和义务,不愿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3分) (5)内容: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3分) ②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3分) 17,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7分)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阅读有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马克思说:“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结合有关史实,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农业技革新对社会变革所产生的根本影术响。(4分) 材料一《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 (2)、据材料一回答,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2分)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3分) 材料二 中国古代几项重大发明:火药、罗盘针和印刷术等对于封建社会末期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15世纪到今天,欧洲科技巨匠辈出,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瓦特,到卡尔·本茨、爱迪生再到爱因斯坦、比尔·盖茨,……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先驱动力正掌握在他们的手中。——《面向21世纪的科技》 (3)、概述材料二提到的中国三大发明对资产阶级革命或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6分) 材料三 中国古代天文学主要成就 《尚书》中的日食记录;《竹书纪年》记载的流星雨;《淮南子》中记载的太阳黑子; 《春秋》中的哈雷彗星记录;《汉书》中的新星记录;僧一行对子午线的测量。 (4)、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古代天文学研究与西欧文艺复兴时期天文学革命相比有何差异?(4分) 材料四“中国古代在经验技术的发展水平上远远超过西方,但为什么近代科学却首先在西方诞生,而中国反而远远落在西方后面呢?”这是英国学者李约瑟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研究中重点探讨的问题,在史学界被称为“李约瑟难题”。 (5)、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科学技术产生中西差异的原因。(12分) (6)、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取得了丰硕成果。试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从一个国家科技兴衰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2分) 答案:(1)(4分)史实:铁器使用,牛耕出现。 (2分) 影响:奴隶社会的瓦解;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社会转型。(答对其中一点即可得2分) (2)(5分)领域:分布在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科技领域(或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农学等领域)。(2分) 特点:古代中国是一个以自然经济为主体的封建国家,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农业,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科学技术得到发展。(3分) (3) 、(6分)火药帮助了新兴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推翻封建制度; 指南针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出现;印刷术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每点2分,共6分) (4) 、(4分)差异:中国的只局限于对观测到的现象和数据的记载,但缺乏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究;而西欧天文学注重观测基础上的科学规律总结和严密推算。(4分) (5)、(12分)原因: ①中国受腐朽的专制制度的束缚;西方先进制度的确立,有利于科技发展; ②中国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隔绝了中外文化交流;西方相对开放,思想自由,便于广泛吸纳; ③中国受自然经济的影响,科技发展缺乏动力;西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扩张需要,大大增强了科技创新的驱动力; ④中国长期实行科举制,重人文总结,轻自然探究;西方比较重视对自然科学的研究; ⑤研究方法上,中国比较注重对生产经验和自然现象的简单总结,而西方比较重视严密论证和演绎推理。(从中、西两方面回答的,每一点3分,答对其中四点可得12分。若仅从中国或西方一个角度答,答出四点可得8分;若答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国心理,西方文化的海洋心态”、“环境气候”、“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只要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6)、原因:国家独立是前提;党和国家重视是重要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4分,答其中两点即可得分,答其它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启示:围绕生产力发展。政治经济的变革。 思想解放与科技发展的关系等任意角度回答,凡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18, (3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2 年,议会下院中土地利益的代表489人次,而工业、商业和金融业利益的代表248人次,工业企业家的代表只有44人次。1852 年,下院中土地所有者和工矿主双方代表各为442人次和122人次。 ——沈汉《英国近代国家是怎样形成的》 材料二 19世纪的下院建立起了委员会制度。每届议会期间总要成立若干个专门委员会,分别负责调查政府财政收支或某一行政工作或某一社会焦点问题,供议会立法或行使监督职能所用。19世纪末,委员会数量增多,达30多个,并出现常设委员会。……委员会制度的建立提高了下院的工作效率。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19世纪议会制定的法律)包括《工厂法》、《工会法》、《劳资关系法》,等等;到20世纪初,又制定了《国民保险法》、《养老金法》、《工伤赔偿法》。……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工人得到了选举权,通过这一做法把工人阶级从体制外拉到了体制内。 ——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 材料四 (俾斯麦)要求通过反社会主义政党法案,并把所有反对这一提议的人均说成是弑君者的同情分子。对此,代表右翼自由派的民族自由党成员…… 一针见血地指出,俾斯麦所提出的法案是“对帝国议会的宣战书”。与上次一样,反社会主义政党法案再次被议会多数派拒绝通过。 ——马丁·基钦《剑桥插图德国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70年代前,英国议会出现了哪些新变化?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18分)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议会专门委员会设立的原因。(9分) (3)结合材料四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评价“帝国议会”。(4分) (4)综合以上回答,概述西方代议制度的发展趋势。(6分) 答案:(1)变化: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内阁对议会负责;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6分) 影响:否定君主专制制度;代议制度形成并不断完善;提高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扩大了资产阶级的权力,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发生提供了巨大动力和政治保障;对其他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2分,答出四点即给满分) (2)工业革命促进了分工的扩大,出现了诸多社会问题(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尖锐);提高工作效率;为了便于议会立法,更好行使监督职能;世界市场和世界殖民体系逐渐形成;国际关系日趋复杂。(9分,答出三点即给满分) (3)帝国议会受德意志皇帝主宰,与联邦议会相比,作用很小;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掌握一定立法权。(4分) (4)代议制度不断完善;实行代议制的范围日益扩大;代议制的具体形式呈现出多样性。(6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19, (3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世纪末开始,为了寻求海外财富,西欧国家的航海家们纷纷扬帆远航,驶向 茫茫大海,陆续开辟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在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 中,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成为经济全球化开端。 (1)面对西方开拓世界市场所带来的挑战,明清政府是如何应对的?(3分)影响如何?(6分)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流入城市的破产农民 江南制造总局 1863年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 (2)结合上述三图,简要指出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 个方面?(6分) 材料三 有专家指出:“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入世,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3)近30年来,中国是怎样踩着这三个历史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从中可 以总结出哪些成功的经验?(12分) 材料四 1978年和2006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较表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国家财政收入(亿元)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1978 3645 1132 57.5 67.7 2006 218071 39500 35.8 43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它能够说明(反映)家庭生活水平的程度。 材料五 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 材料六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4)依据材料四、五、六,概括指出改革给中国带来的变化。(10分) 答案:(1)应对:实行海禁或“闭关锁国”政策。(3分) 影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割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使中国落后于世 界潮流,造成近代被动挨打的局面。(6分) (2)影响:小农经济开始瓦解,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中国出现一批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6分) (3)三个节奏:①1978年,十—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②1992年,中共十四大,做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③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6分)。 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符合中国国情的实际出发;顺应世界潮流,抓住发展机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等。 (6分,言之成理即可)。 (4)经济迅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法律制度逐步健全,民主政治逐步制度化、法律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10分) 20, (28分)古老的北京见证了中国从一个老大帝国向独立、富强、民主的现代国家转变的曲折历程。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五四运动)以专注于文化批判始,仍然复归到政治斗争终。启蒙的主题、科学民主的主题又一次与救亡、爱国的主题相碰撞、纠缠、同步。中国近现代历史总是这样。 ——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1)图10中北京前门所遭之“劫”指什么?图11历史镜像出现的直接动因是什么?(4分) (2)学者李泽厚认为五四运动从“文化批判”开始。当时北京正进行着一场什么“文化批判”运动?(2分)这场运动的核心主张是什么?(2分)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析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常常出现“救亡压倒启蒙”现象的主要原因。(4分) 材料三 (3)图12的历史镜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人认为,这一事件既为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扫除了障碍,也改变了19世纪中后期以来中国现代化的方向。结合所学知识对此作一简要说明。(4分) (4)有学者把现代化分为“物质”、“制度”、“文化心理和精神”三个层面,请结合1978年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在“制度”层面推动现代化的贡献,分析图13历史镜像出现的原因。(8分) 材料四现代人格理想中的自由,平等、人格独立、个性尊严等要求,都与民主政治的社会条件有关;相应的,把民主作为基本的价值,就不可能再接受与专制政治相联结的文化符号——圣人。换言之,民主的理想是“平民”代替“圣人”成为理想人格的载体的政治背景 ——高瑞泉《中国现代精神传统》 (5)从“文革”时期人们狂热的高呼“毛主席万岁”到图13历史镜像的出现,反映了民众心理的变化。结合材料4谈谈你对图13历史镜像的理解。(4分) 答案:(1)八国联军占领和洗劫北京。(2分。答“八国联军侵华”给1分。)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激起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2分。) (2)新文化运动(2分),提倡民主和科学(2分)。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深重,帝国主义侵略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最主要阻力;挽救民族危机、实现国家的独立,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条件:近代中国民族意识日益强烈。(任答其中两点,即给4分。) (3)扫除障碍:推翻了阻碍现代化进程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2分)改变方向:近代中国走的是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新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2分) (4)政治领域: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通过了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3分,写出其中一个史实2分,写出“作用”1分。)经济领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设立经济特区,推动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3分,写出其中一个史实2分,写出“作用’’1分。)教育文化科技领域:提出“二为”,作为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方向;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成为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促进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召,促进了科学事业发展。(3分,写出其中一个史实2分,写出“作用”1分。)(评分说明:学生任意答出其中两个领域的贡献即可给6分;相应史实应当是在1978-1984年间。)总之,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对中国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受到人们的爱戴和敬仰。(2分) (5)改革开放后,随着民主政治的进步和思想解放的深入,青年知识分子以独立的人格,民主平等的理念表达了对伟人的崇敬之情。(4分)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于明代中叶完成地理大发现,开通了中欧直接贸易海路,中国制成品出口和贸易顺差迅猛增长,从英吉利海峡到东非沿岸,从美国切萨皮克海湾到墨西哥阿卡普尔科,出土文物和海底沉船中的中国瓷器、纺织品都在无声地向人们诉说着中国古代手工业曾经有过的辉煌。由于……中国手工制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方才逐渐削弱以至消失。 ——《中国制造业的“金牌”成色不足》 图13 材料二 右图13为中国、美国、英国、德国的制造业产值在世界上的比重变化趋势图。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二图示中代表中国和英国的分别是那一条?代表中国和英国的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分别是什么?(12分) 材料三 中国各年进口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中国各年进口、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 进口 出口 机器 及大 工具 原料及建筑用品 消费 品原 料 直接 消费 资料 合计 农 产 品 矿 产 品 手工 制品 机器 制品 合计 1893 0.6 7.8 13.0 78.6 100 15.6 -- 81.8 2.6 100 1910 1.5 16.1 17.0 65.4 100 39.1 0.7 41.4 18.8 100 1920 3.2 25.3 16.9 54.6 100 36.4 3.7 39.4 20.5 100 1930 3.7 23.2 17.3 55.8 100 45.1 4.6 30.6 19.7 100 ——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10-1920年间中国进口的生产资料比重和出口的机器制品比重都有一定的增长反映了中国经济领域的怎样情况?(2分)这一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材料四1998年中国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比重上升到88.8%,出口额达1615.7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35.7倍,其中机电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36.2%,连续4年超过纺织品,成为中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2008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8229.3亿美元,增长17.3%,占当年我国出口总值的57.6%。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增长13.9%;机械及设备出口增长17.5%。高新技术产品(与机电产品分类有交叉)增长13.1%。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国家统计局 (3)根据材料三、四,说明中国主要出口商品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所学习的知识说明发生变化的原因。(8分) (4)根据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竞争力的主要因素。(4分) 答案:(1)A代表中国。(1分)工业革命前中国的传统手工制造业领先于世界,因此在世界制造业中占比重大;(2分) 工业革命后中国工业生产技术落后于西方机器工业,市场竞争力减弱;(2分) 清王朝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因此中国占世界制造业的比重迅速下降。(1分) B代表英国。(1分) 英国最早开始并最先完成工业革命,生产技术、生产能力领先于世界,使其制造业占世界的比重迅速上升;(2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和德国成为技术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导致英国生产技术与市场力下降,加之后起的美国、德国的市场竞争,因而其制造业占世界的比重明显下降。(3分) (2)中国民族工业有较快发展(或: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春天”、 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2分) 原因:辛亥革命的影响、民国政府的政策支持;爱国运动,实业救国、倡导国货运动的促进;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提供较好的客观环境。(6分) (3)从近代中国出口商品从农产品和手工制品为主,变为现在以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出口的工业品中,高新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不断上升。(4分) 原因:材料三反映的是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技术落后,(1分) 材料四反映的是新中国实现国家独立;改革开放以来国际交流加强,技术引进与消化;(2分) 科技发明和技术自主创新的推动,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增强。(1分) (4)政治上国家是否独立;对外政策是否开放,加强国际交流;技术上是否注重科技发明与技术创新;思想上是否解放,与时俱进。(4分) 22, (3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儿女英雄传》,初名《金玉缘》,又名《日下新书》,又名《正眼法藏五十三参》,又名《儿女英雄传评话》。燕北闲人著。燕北闲人,真名文康,字铁仙,费莫氏,满洲镶红旗人。生于道光年间,祖父为清大学士勒保,年轻时,“门第日盛,无与伦比”,晚年穷困的“除笔墨外别无长处”。 “缘起首回 开宗明义闲评儿女英雄 引古证今演说人情天理”……悦意夫人和天尊对“儿女英雄’四个字的解释:……殊不知有了英雄至性,才成就得儿女心肠;有了儿女真情,才作得出英雄事业。譬如世上的人,立志要作个忠臣,这就是个英雄心,忠臣断无不爱君的,爱君这便是个儿女心;立志要作个孝子,这就是个英雄心,孝子断无不爱亲的,爱亲这便是个儿女心。至于‘节义’两个字,从 君亲推到兄弟、夫妇、朋友的相处,同此一心,理无二致。……浅言之,不过英雄儿女常谈;细按去,便是大圣大贤身份。 材料二 寅恪读此类书甚少,但知有儿女英雄传一种,殊为例外。其书乃反红楼梦之作,世人以其内容不甚丰富,往往轻视之。然其结构精密,颇有系统,转胜于曹书(指《红楼梦》),在欧西小说未输入吾国以前,为罕见之著述也。 —— 陈寅恪《论再生缘》 材料三 文康生活在清嘉庆,同治年间,当时清廷日趋腐败,已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激发了太平天国运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作者目击朝政萎颓,世风日下,再加上晚年“诸子不肖,家道中落”,更令他对现实生活滋生不满与失望的情绪。可是作为一名封建士大夫,他既看不到摆脱社会危机的道路,只能将目光转向已经逝去的岁月,去寻找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并企图以他们纠正时弊,力挽狂澜。作者就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创作了这部小说,因而它的思想倾向是背时的,有着天生的缺陷。 ——百度词条《儿女英雄传》 请回答: (1)鲁迅认为《儿女英雄传》内涵不及《红楼梦》,但却流传百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流传甚广的原因。(8分)根据材料二,概括陈寅恪对《儿女英雄传》的评价。(4分) (2)《儿女英雄传》中第三十三回讲到满洲贵族入关后的圈地运动,安学海(书中的人物之一)的考试生涯,可以将它作为研究清史的第一手资料吗?(1分)说明理由。(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说明《儿女英雄传》中的“英雄”在作者所处的时代应该担负怎么样的历史使命?( 7分) (4)假如陈独秀是与文康同时代的人,那么在文康眼中的陈独秀是不是“大贤大圣”?(1分)并说明理由。(6分) 答案:(1)①打着“天理人情”、“忠孝节义”、“伦理纲常”的招牌,符合统治者心意。(4分)②清代小说描摹人生世情有比成功的表现,又利用章回小说的形式,比较适合市民口味。(4分)评价:他认为《儿女英雄传》结构精密,颇有系统,它的艺术价值超过《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罕见之作。(4分) (2)不能。(1分)小说由于文体所限,对事物描述有夸张之处,慎入史。(3分) (3)时代背景: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南京条约》签定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作为时代英雄,应该担负起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使命。(背景4分,使命3分) (4)不是。(1分)陈独秀等发动的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就道德,彻底否定儒家思想,与文康提倡的封建伦理道德想违背(6分) 23, (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1919年) 材料二 (甲)本杂志于国学则主以切实之功夫,为精确之研究,然后整理而条析之,明其源流,着其旨要,以见吾国文化,有可与日月争光之价值。……(乙) 本杂志于西学则主博极群书,深窥底奥,然后明白辨析,常慎取择,庶使吾国学子,潜心研究,兼收并览,……(丙)本杂志行文则力求明畅雅洁,……总期以吾国文字,表西来之思想,……苟能运用得宜,则吾国文字,自可适时达意,固无须更张其一定之文法,摧残其优美之形质也。 ——《学衡杂志简章》(1922年) 材料三自北京大学学生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抒发言论。国内各界舆论,一致同倡。……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吾党欲收革命之成功,必有赖于思想之变化,……故此种新文化运动,实为最有价值之事。 ——孙中山《致海外国民党同志函》(1920年) (1)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学衡派的主张与新文化运动的主张有何不同?(8分)请评价学衡派的主张。(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是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的?(6分)结合相关史实,分析孙中山作出这样评价的原因。(4分) 答案:(1)北洋军阀统治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逆流;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 的思想深入人心;接受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队伍日益壮大起来。(6分) (2)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的同时,存在全盘肯定西方文化,全盘否定中国文化的倾向,学衡派主张研究国学,弘扬其中优秀的文化遗产,并综合中学与西学,加以创新;(4分)新文化运动提出文学革命,要求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学衡派认为中国文言、文法可以很好表达意思,形质优美。(4分) 学衡派对待传统文化和西学的态度值得肯定;反对白话文(或文学革命),不利于思想的传播和知识的普及。(4分) (3)新文化运动是有价值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民众的觉醒,人们关心国家政治事务;青年学生的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高涨。(6分) 北洋军阀政府抛弃民主共和;新文化运动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五四爱国运动迫使北洋政府作出让步;孙中山的实业建国、二次革命、依靠军阀的第一次护法运动相继失败。(答出2点即给4分) 24, (3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约翰·希克斯(John Hicks)详细考察了金融对工业革命的刺激作用后指出:工业革命不是技术创新的结果,或至少不是其直接作用的结果,而是金融革命的结果。工业革命早期使用的技术创新,大多数在工业革命之前早已有之,然而技术革命既没引发经济持续增长,也未导致工业革命,因为业已存在的技术发明缺乏大规模资金以及长期资金的资本土壤,便不能使其从作坊阶段走向诸如钢铁、纺织、铁路等大规模的工业产业阶段,“工业革命不得不等候金融革命” (John Hicks,1969年),这也是文明古国中国、印度、欧洲大陆强国法国、海上强国西班牙等相继败北的根本原因。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英国“金融革命”的实质是什么?(3分)它与工业革命有怎样的关系?(2分) 材料二: 从1870年起,英国等工业国家积累了大量资本,导致对海外的资本输出,给国际关系增添了新的因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纽约股票交易所一举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交易所;同年纽约取代伦敦成为世界第一大金融中心;而在历史的同一瞬间,美国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1913年,美国人均GDP首次超过英国)。这三个事件发生在历史的同一瞬间,这一发人深省的历史事实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了在现代经济中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高度的协同性,也证明了资本市场在美国超越欧洲列强的过程中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英国大量资本输出的社会背景是什么?(2分)一战前后美国超过英国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材料二中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材料三:美元霸权是美国构建超级大国的一块基石,国际关系学专家罗伯特·吉尔平将其与核武器的作用并列起来:“美国霸权的基础,是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和它的核威慑力量扩大到包括了各个盟国……美国基本上是利用美元的国际地位,解决全球霸权的经济负担。”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美元全球霸权地位是如何确立的?(4分)其主要影响是什么?(4分) 材料四:在国际贸易中,美元虽然仍是主要计价货币,但以欧元计价并统计有关数据的做法越来越普遍。从国际计价单位的职能来看,目前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货币与欧元建立了联系汇率制……就外汇交易市场增长情况而言,欧元是最有活力的货币。 ──以上材料均引自《金融霸权与大国兴衰史》 (4)依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回答,欧元发展对美、欧各有什么影响?(8分) 答案:(1)实质:为工业革命积累资金,形成深厚的资本土壤。(资本市场)(3分) 关系:“金融革命”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2分) (2)背景: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世界工厂)。(2分) 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2分)一战初期保持“中立”,同交战双方做军火生意,大发横财。(2分) 观点:在现代经济中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高度协同,资本市场具有决定性的作用。(3分) (3)确立: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2分)美元与黄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挂钩,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建立,确立美元的霸主地位。(2分) 影响:①积极: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2分) ②消极:适应了美国对外扩张的需要,为美国全球霸权奠定了基础。(2分) (4)影响:对美:挑战美元霸主地位;(2分)对欧:欧元的启动将有效地消除资本流通的汇率风险,降低交易费用,有利于欧元区国家和欧盟的经济发展。(3分)欧元的问世,淡化了欧洲地区的疆域和国别概念,促进欧洲国家走向联合。(3分) 25,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 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乱首被获》(4月28日)、《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材料二 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民万岁” 。……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毂我蒸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 ——根据《申报的兴衰》和《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整理 (1)根据材料一、二,《申报》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2分) 你认为《申报》把“国”字改为“民”的用意是什么? (2分) 学者们认为《申报》的祝词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时代要求,试结合史实简要说明理由。(6分) 材料三 “吾人仰望之中山,而事后追思事前之希望,果相仵(等同)乎?抑不相仵乎?此又足以系今日之怀思而惹全国之注目矣!” ——《申报》1912年9月9日 (2)材料三所述是《申报》对辛亥革命较为客观的反思。结合史实,说明这一反思的社会依据。(12分) 材料四 20世纪《申报》大事年表 1905年 在论说栏内宣布办报新方针:……(2)扩充篇幅,标题力求醒目,并开始采用新闻分栏编辑法:(3)多载专电,通讯,广译外报评论。 1909年 开始用白报纸两面印刷,初具现代报纸的形式。买办席裕福以七万五千元购进《申报》,主权移归国人所有。 1918年 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余份。其他设备也相继更新。 1919年 5月15日,发表声明不再刊登日商广告。 1924年 增辟《教育新闻》等栏目,每日见报。 1928年 《申报》销路已超过十四万份。广告收入和发行收入蒸蒸日上。 1932年 连续发表题为《剿匪和造匪》的社论,公开反对国民党的围剿。改进副刊《自由谈》的内容,使其大众化。创办申报流通图书馆,普及教育。 1937年 《申报》正式改为股份有限公司。因拒绝日寇新闻检查,宣布停刊。 1938年 《申报》香港版出刊。刊登毛泽东著作《论新阶段——抗日民族战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的新阶段》。 1946年 《申报》将股权51%让与国民政府,成为官商合办,并改组公司董事全。 1949年 《申报》终刊。中共派员进入《申报》馆,在原址出版《解放日报》。 ——根据宋军《申报的兴衰》整理编制 (3)根据材料四,指出《申报》在哪些领域具有历史研究价值?并简要说明理由。(6分) 答案:(1)态度:从漠视与非议到认同与赞赏。(2分)用意是表示国家由专制走向民主。(2分)当时中国深受列强侵略和君主专制的束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限,国家积贫积弱。因此,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民生发展和国力增强在当时成为中华民族的时代要求。(6分)(2)社会依据: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成立中华民国,但没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民生发展步履维艰;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但未能实现民族独立。(12分)(3)领域之一:近代政治。《申报》对20世纪上半期国内政治大事的报道和评论。领域之二;近代新闻业。《申报》新闻编辑方法、报纸内容拓展的历史。领域之三:近代报业(或近代民旅工业)。《申报》作为商业性报纸,在印报技术、投资方式等方面的历史。领域之四:近代教育。《申报》的《教育新闻》栏目反映了近代教育的发展历史。(评分建议:写出三个领域并说明理由,即得6分,其中“领域”1分,“理由”1分。“理由”不得照抄材料。如答其他领域且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26, (3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材料二 《十日谈》 《攻占巴士底狱》 《麦哲伦远航》 材料三明清时期中西科技比较:有人形象地将这一时期的中西科技比喻为“近代科学的晨光与传统科学的晚霞”。16世纪,当近代自然科学的曙光初照欧洲大陆时,中国传统科学技术也进入了自身发展的黄昏。这一时期中国影响最大的科技成就主要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以及《徐霞客游记》等。16世纪中叶,在西方以哥白尼“日心说”为标志的近代科学诞生,同时西方的物理学、生物学等也突破了古代的范围,迎来了近代的黎明。 稍加总结不难发现中西科学在特征和本质上的差异。中国科技领域主要是应用科学,科学研究仍主要是采用传统的整理典籍和总结经验的方法。与中国不同,同一时期西方科学的发展,主要是理论科学,大多数科学家科学研究的方法是观察和实验的方法以及数理逻辑推导的方法。l6世纪中西科学在内容土和研究方法上的差别,正是近代科学与传统科学本质差别的具体表现。 材料四 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文选》第3卷 材料五 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重大科学技术成就: •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 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育成 • 1999年“神舟五号宇宙试验飞船返回地面” 材料六 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2004年在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时强调:“加快提高中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中国应对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挑战具有重大意义。要坚持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于人类社会演进的影响。(6分) (2)中国科学界有个"李约瑟难题",即既然中国古代科技那么发达,“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而诞生于欧洲?”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造成近代以来西方科技日益发展、中国科技日益落后的原因。(12分) (3)据材料四、五指出,建国初我国科技发展取得的成就主要集中于哪些领域?(3分)有人提出:“建国初我们集中力量搞两弹一星,不是与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初衷相违背吗?何况如果那时把研究核武器的财力物力用于发展经济,也许我们的父辈不会那么穷。”你怎么看待这种观念?(7分) (4)新中国成立以后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2分)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当前我国科技发展还存在哪些问题?(2分)当前应采取哪些措施促进科技进一步发展?(2分) 答案:(1)造纸术和印刷术为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开展,有利于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火药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条件,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进行,有利于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指南针为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进行环球航行提供了条件,推动了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开拓,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总之,四大发明促进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变革。(政治、经济、文化3点各2分,共6分。文化未答出传播文化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政治未答出革命、指南针未答出新航路或殖民扩张,酌扣1分或2分) (2)西方科技发展原因:1、思想: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兴起,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为科技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2、经济: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为科技发展积累了物质基础,提供了动力,工业革命推动科技的进一步发展;3、政治: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中国科技落后原因:1、思想: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文化专制、高压政策,禁锢了人们的头脑;2、经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缺乏科学发展的土壤;3、政治:在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下,统治阶级从根本上对科技不予重视,推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阻碍科技发展。(西方、中国共6点,每点各2分,中国部分如能答出科技长期处于经验层次,重视实用技术,轻视理论提升,或中国的儒学教育以培养官吏为目的,很少涉及生产和科学知识,或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传统观念以及理性精神的缺乏严重束缚了科技的发展,亦可给分。) (3)领域:国防科技领域.医学领域、农业领域。(3分) 这种观点是片面的。(1分) 建国初集中力量于国防科技尤其是核武器的研究,其重大意义在于:1.打破了美苏两国对中国的核垄断与核威胁;2.展示了我国的实力,尤其是增强了国防力量,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3.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也有利于世界和平;4.促进了其他领域(如航天技术)的发展。(任意2点,共4分)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主权不独立、国防不巩固,经济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我们研究两弹一星,正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和平,促进发展。(2分) (4)原因:社会主义制度促进了科技发展;人民政府重视科技工作,制定科技发展战略;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和奉献;吸取国际相关科研成果。(任意2点,共2分) 问题:科学技术总体水平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尚有很大的差距;科技在国民生产总值中贡献的比重低;科研体制陈旧。(任意2点,共2分) 措施:实行科技立国,科技强国;把加强基础科学与世界理论科学的大众化普及与高水平研究相结合;进一步改革科技体制,使科技成果尽快更多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任意2点,共2分,言之成理即给分) 27, (3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自2007年10月5日热播以来,引起观众的反响。《复兴之路》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其中第一部分以林则徐、魏源等少数人开眼看世界为起始,到洋务运动试图以封建统治秩序与西方技术相结合来实现自强,再到维新派试图以君主立宪来改革政体、变法图强从而挽救清王朝的腐朽统治,这些复兴之路先后都失败了,直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才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打开了闸门…… (1) 请回答: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如何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打开闸门的?(9分) 材料二:2007年10月13日,《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幕。近800米的展线,一件件文物,一幅幅图片,既是历史的产物,又是历史的见证,浓缩了一百年来的中华民族复兴的艰难历程。开国大典揭开了新的篇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由此进入了新纪元。 (2)请回答:结合新中国成立后前期(1949年—1956年)的重大举措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如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新纪元”的?(12分) 材料三 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曾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材料四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3)在世界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有两大模式:即欧美的资本主义模式和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两种模式既有作用又有弊端同时又相互借鉴:请问:(共8分) ①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和苏联30年代的工业化建设中分别是如何解决原料、资金问题的?(4分) ②二战 后到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体制上做了哪些调整和改革?(4分) (4)在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时期结合国情、汲取两大模式的经验教训找到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请问: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哪些方面打破了斯大林模式?(8分) 答案:(1) (共9分)①政治上:打击了帝国主义,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和自由;(3分) ②经济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民族工业出现的短暂的春天局面,进而促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中国革命的转变提供了条件;(3分) ③思想文化上: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不少封建陋习,推动了人民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和觉悟的提高(3分); (2) (共12分)①政治上:结束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及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制度,为民族复兴奠定了政治根基(或答人大、政协、民族区域自治);(4分) ②经济上:恢复了经济并建立了新的经济制度,为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土地改革、官僚资本、一化三改造);(4分) ③外交上: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为走上国际舞台树立国际声誉奠定了外交基础。(4分); (3)(共8分)①殖民扩张掠夺、贩卖黑人奴隶、圈地运动剥削本国人民;牺牲农民利益、用农业支持工业。(4分) ②大力干预的政策:国有化、经济计划和扩大政府开资采购和税收等调节社会生产;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长期、广泛、制度化的福利政策。(4分) (4)(共8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市场经济体制;政府的间接管理宏观调控;扩大农民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在法律基础上以经济手段、利用市场价值规律。(8分) 28, (37分)新华网快讯:据美联社2009年2月11日报道,美国和俄罗斯的两颗通信 卫星10日在太空相撞,产生了大量太空垃圾,可能会对国际空间站造成威胁。科技给人类 带来了…… 材料一:《西方文明史》中写道: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专制主义盛行,欧洲智 力和文化的历史也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 ——《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17世纪整个欧洲大陆处于宗教迫害之中,反映自由、民主和科学的新思想被 当作“异端”、“邪说”而受压制,不少有发明创造的科技人才被处罚。与此同时,战争也 连绵不断,法国处于内战和向外扩展的连年战争中,意大利四分五裂,……这样,就使科学 人才纷纷流向地处欧洲边缘而较稳定的英伦三岛。1740年经英国政府批准的实用专利只有4 件,1750年为7件,1760年又增加了4件。 ——《英国经济史编》 材料三: ——网络搜索 材料四:首先,我们将大规模改造公共建筑物,使之更加节能。其次,我们将对国家基 础设施进行最大规模投资,将创造数百万工作岗位,这将是五十年代建立高速公路网后最大 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第三,新政府计划对学校建筑物进行大规模现代化改造,修复学 校破损建筑物,并进行节能改造,在教室里安装新电脑设备。 —2008年12月6日奥巴马发表讲话阐述经济振兴计划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文化发展历程》的相关知识回答,推动这一时期“欧洲智力 和文化的历史”发生重大变化的科技、思想因素是什么?并分析这种变化对欧洲社会发展 的推动作用。(10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此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条件有哪些?(8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从图一到图二交通工具在动力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与这一变化 密切相关的新能源是什么?指出当时这种新能源的应用对世界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10 分) (4)材料四中的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经济振兴计划”与罗斯福新政所不同,你认为他 更加关注的是什么?请分析其原因。(9分) 答案:(1)因素:以牛顿经典力学体系为代表的近代科学的诞生与发展;以法国为中心的启蒙运动兴起。(4分) 作用:经济方面:科学技术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支撑;政治方面:启蒙运动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启蒙思想为资产阶级提供了政治蓝图;思想方面:科学、理性思想为反封建斗争提供了思想武器。(6分每点2分) (2)国内政局稳定;自由开放;招揽人才;政府重视科技文化的实际应用。(8分) (3)从蒸汽机到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2分)石油。(2分)以汽油、柴油为燃料的 内燃机的诞生.带来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与石油相关的新兴工业部门产生,工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伴随石油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的发展,垄断组织产生。(6分) (4)节能环保问题。(3分)原因:资源危机;就业危机;科技发展;环境污染;经 济危机等。(6分)(答出三点即得满分。其它表述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9, (37分)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灾害、危机和风险,因此,如何应对这些灾害、危机和风险,就成了一个摆在人类面前的重要课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秦汉以来,历代封建王朝为了巩固政权,始终把防灾救灾政策,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加以实施,……朝廷的救灾政策措施,主要包括赈济、减免赋税、抚恤安置、劝奖社会助赈等。自然灾害难以避免,但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可以减轻危害。因此历代王朝都实行一些防灾对策,例如,兴修水利防范水旱潮灾、加强气象及灾情监测、推广防灾技术、储粮备荒……。单靠政府救济灾民是不够的,采取多种方式动员社会力量助赈,便成了朝廷救灾的重要选择。宋代除继续推行劝奖民间纳粟助赈,元明清有八粟补官及捐纳制度,清代劝捐助赈格外突出。 8摘编自《我国古代救灾防灾的经验教训》 材料二 岁遇水旱,则遣官祈祷天神、地神、太岁、社稷。至于(皇帝)视旨圜丘(又称祭天台),即大雩(求雨祭名)之义。 8摘自《清朝文献通考》 材料三 由于集历代之大成,可以说,清代救灾措施是最为全面和完备的……但由于官员腐败,执行不力,远远没有发挥与其完备制度相对等的功用,实践中各级官吏大发灾荒财的情况比比皆是。 8摘编自《清代救灾法律制度述评》 材料四 正是由于存在着风险,人们才会产生风险意识,也才会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为承担风险的人提供安全保障。而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国家,实质上也是“一种风险管理系统”。 8摘编自《第三条道路》 材料五 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已经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英国工党艾德礼政府最早宣布建立福利国家,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婴儿出生时,产妇的医疗费用由国家负担,还可以得到一定的补贴。l6岁以下的公民每周有补助,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职工患病可以免费得到治疗,失业有救济金,退休后有养老金,死亡后其家属还能得到抚恤金。……二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但福利政策的长期实行导致巨额公共开支,国家不堪重担,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下降,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 8摘编自《世界文明史》 材料六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社会历史进程,对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治理和自主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而且还带来一些新的风险:失业、贫富分化加剧、金融危机、生态风险、文化价值观的冲突等等。 8摘编自《经济全球化与社会风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防灾、救灾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我国古代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对防灾、救灾的影响。(6分) (3)与材料一、二、三相比,材料四、五在解决社会危机时所采取的措施是什么?(3分)根据材料五,指出这一措施具有哪些特点?(6分)并简要说明这一措施的利弊是什么?(8分)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风险?(8分) 答案:(1)特点:救灾与减灾相结合;政府救济与民间救济相结合;迷信色彩浓厚。(6分) (2)影响: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调配人力、物力;在中央集权制度下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给救灾带来不利影响。(6分) (3)措施:推行社会保障措施。(3分) 特点:社会保障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种类繁多,覆盖面广。(6分) 利弊: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也扩大了社会消费。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其弊端是可能导致国家财政负担不堪重负,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8分) (4)努力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及国际政治新秩序;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制定出科学措施,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8分) 30, (3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盖皆本也。”——黄宗羲 (1) 材料一黄宗羲提出了什么观点?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6分) 材料二:19世纪中期,英国经济学家史丹莱。杰文斯曾经说:北美大平原和俄国是我们的谷物种植园,芝加哥和敖德萨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的诸国是我们的森林,我们的羊群和牧场在澳洲,我们的牛群在美洲,秘鲁把他们的白银提供给我们…..中国为我们种棉花,印度把咖啡,茶叶和香料运到我们的海岸….“ ——摘自高德步主编《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反应了19世界中期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些特点?(4分) 材料三 图一:鸦片战争后频繁往来于上海的外国商船 图三:1863年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 图二:开平煤矿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世纪6、70年代中国经济抟主要变化,并说明这 种变化的实质。(5分) (4)结合所学妇识说明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的关系·(4分) 材料四璃片战争失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化,促使一部分先进中国人开始了学习 西方的历程,向西方学习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他们从学以致用,仿形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追求强国之路。 —— 摘自高中新课标大象版教材 材料五“接受西人说法的中国知识者也自然地把男子的抽大烟与女子的裹小脚并列 为国人的可耻陋习。而1895年由久居重庆的英国立德夫人(1845一1926)发起成立的‘天 足会,参加者尽为西方人士,尤给予中国先进分子以莫大刺激,……不缠足运动因而逐渐兴起.” ——摘自夏晓虹《晚清社会与文化》 (5)据材料四指出.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举一例说明.(6分) (6)据材料五指出推动近代中国废除缠足陋习的因素有哪些?(4分) (7)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围绕上述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为他们拟定一个研究性 课题.(2分) 材料六,1949年天津获得解放,1965年被划定为直辖市。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天津迅速成为一颗耀眼的渤海明珠。 (8)材料六指出,天津历史上出现两次重大变化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目前天津发展有何良好的契机?(5)分, 答案:(1)农工商皆本。(2分)明末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4分) (2)特点:各地经济联系加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英 国处于“世界工厂”和国际贸易中心地位。 (4分)(3)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出现外国资本主义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企业替近代企业;中国逐步纳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3分)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2分)(4)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把中国变为西方列强的原材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由于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以及先进的生产方式传到中国;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4分)(5)学器物阶段:洋务运动。(或民族资本主义兴起)2分)仿行制度阶段:维新变法运动(或辛亥革命)。 (2分)学习西方思想阶段:新文化运动。(2分)(6)因素:外国在华组织“天足会” 的影响;中国先进分子的倡导。(4分)(7) (2分)(8)平津战役中天津获得解放:1984年国家进一步开放天津等十四个沿海城市,天津成为全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重要沿海城市之一。(3分)契机:言之有理均可给分。(2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