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2-24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台州市书生中学 2018学年第二学期 第一次月考高二地理试卷 命题人:陶林贵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 分钟) 2019.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018年5月26日,我国宣布在松辽盆地成功实施深度为7018米的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下图为我国松辽盆地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此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钻探到 A. 地壳 B. 地幔 C. 内核 D. 外核 2. 松辽盆地形成的各阶段主要地质作用顺序正确的是 A. ①阶段:板块挤压-岩层褶皱-风力侵蚀-流水沉积 B. ②阶段:板块挤压-岩层褶皱-岩层上升-流水沉积 C. ③阶段:板块张裂-岩层下沉-岩层断裂-岩浆喷发 D. ④阶段:板块张裂-岩层下沉-流水沉积-岩浆冷凝 【答案】1. A 2. C 【解析】 【1题详解】 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3千米,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钻探到的深度为7千米多米,应位于地壳,A正确。 【2题详解】 从图中可看出①阶段板块挤压、②阶段板块挤压-岩层褶皱-岩层上升; ③阶段板块张裂-岩层下沉-岩层断裂-岩浆喷发,C正确;④阶段为板块张裂-岩层下沉-流水沉积。 下表为江西赣南地区2010、2015年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数据(单位:km2),其中耕地转化为林地、居民及工矿用地的面积分别为3176.06 km2、542.70 km2。完成下面小题。 3. 赣南地区在2010年至2015年的五年中,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类型是 A. 草地 B. 耕地 C. 林地 D. 未利用地 4. 造成赣南地区各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围湖造田 ②毁林开荒 ③城镇建设 ④生态建设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3. D 4. B 【解析】 【3题详解】 根据表中数据变化的幅度,未利用土地变化幅度最大,减少了47.8%,故选D。同理计算判断,草地用地面积在减少,减少了12.5%,排除A;耕地用地面积减少了8.8%,排除B;林地用地面积增加了3.2%,排除C。 【4题详解】 根据各种人为行为判断其土地类型变化影响,围湖造田和毁林开荒耕地面积会增加,但赣南地区耕地面积在下降,故①②错误,排除ACD。随着城市发展,未利用土地和耕地等被转化为城镇建设成居民及工矿用地,所以耕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在减少,故③正确。生态建设政策影响,实行退耕还林,耕地面积减少,林地面积增加,故④正确,选B。 2018年7月28日凌晨出现月全食时,众多天文爱好者观看到火星与“红月亮”在西南方天空汇合。完成下列各题。 5. 此时,太阳、火星、地球和月球(注:天体大小、空间距离不按比例)四者的相对位置关系是 A. B. C. D. 6. 月全食时,地面观察者看到月亮呈现“血红”的主要原因是 A. 月球表面是红色的 B. 月球自身发出红光 C. 地球大气的反射作用 D. 地球大气的散射作用 【答案】5. A 6. D 【解析】 【5题详解】 当地球、太阳完全在一条直线上,地球位于中间,月亮在地球背向太阳的一面,进入地球的影子里,月亮表面变成暗红色,形成月全食,故A正确B错。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绕着地球转,而不是在火星附近,C错。图示太阳地球火星的相对位置中,远离太阳应为地球、火星这种位置关系,故D错误。 【6题详解】 月亮表面是很暗的,月表反射率很低,故A错。月亮是卫星,自身不会发光发热,故B错误。发生月全食现象时,地球挡住了太阳光,只有少部分太阳光经过地球大气层折射后到达月亮上,地球大气的反射作用只能解析有太阳光达到月亮,但不能解析月亮呈红色,C错。太阳光线经过地球大气层时发生散射,波长越长散射作用越小,可见光中红光波长最长,被散射得少,故月全食时看到月亮呈现“血红”,故选D。 下图为某天气系统不同位置风向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7. 该天气系统是 A. 北半球气旋 B. 北半球反气旋 C. 南半球气旋 D. 南半球反气旋 8. 若该气压系统分布状况出现在高空,则北部的风向可能为 A. 东风 B. 西风 C. 南风 D. 北风 【答案】7. D 8. A 【解析】 7题详解】 根据图中风向分布可判断出风从中心向四周辐散,为反气旋,风向向左偏,为南半球,D正确。 【8题详解】 该气压系统风从中心向四周辐散,为高压,风向向左偏为南半球;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北部风向可能为东风,A正确。 【点睛】高空中风和近地面的风比较 类型 受力 风向 图示(北半球) 高空中的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 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的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富铝土是指土壤形成过程中铁、铝等成分相对富集后的一类土壤的总称。其在我国分布广,包含多种土壤类型,并具有下图所示的过渡关系。 完成下列小题。 9. 影响富铝土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成土母质 B. 气候 C. 生物 D. 地形 10. 下列土壤类型中,铁、铝相对含量最高的是 A. 赤红壤 B. 砖红壤 C. 红壤 D. 黄壤 【答案】9. B 10. B 【解析】 【9题详解】 土壤母质影响土壤类型经岩石风化形成土壤,但不是富铝土最主要成因,A错。富铝土是土壤在湿热气候条件,土体铝硅酸盐矿物受强烈分解,使得氧化铝在土壤中残留和聚集,其形成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气候,故B正确。生物因素参与不同类型土壤形成的影响差不多,故C错。富铝土分布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因素会影响其形成,但不是主因,故D错。 【10题详解】 湿热气候促进矿物分解,更易形成富铝土。红壤赤红壤分布区,热量较低,气候干燥,土壤铁铝含量较少,故AC错。根据热量和干湿变化规律判断,南方气温较高,东部沿海湿润,所以铁铝含量最高的是砖红壤,故选B。黄壤分布的纬度较高,热量较低,铁铝含量较少,故D错。 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受大湖效应影响,2014年美国部分地区遭受罕见的暴风雪。左图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右图为某区域地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左图中( ) A. ①气流强弱决定降水量多少 B. ②强弱由水平气压差决定 C. ③产生过程的原理类似暖锋 D. ④为高空冷气流受热后抬升 12. 此次暴风雪( ) A. 能加剧地壳运动和变质作用 B. 直接减少全球干湿、冷热差异 C. 与旱灾属于同一种灾害类型 D. 对海陆交通运输造成严重破坏 13. 右图中出现降雪量最大的月份和地点可能是( ) A. 1月,甲地 B. 4月,乙地 C. 9月,丙地 D. 11月,丁地 【答案】11. C 12. C 13. D 【解析】 本题以大湖效应为背景,考查热力环流和水循环的相关知识点。 【11题详解】 读图可知,合理推断图中箭头的指向及其含义:气流①从湖泊上空带走水汽,湖面水汽蒸发量②环节影响降水量大小,A错;②环节为湖面水汽蒸发,蒸发吸收热量,起到降温的作用,缓解了温室效应,B错;④气流为高空冷气团,湖泊对其基本无影响,D错。图中显示经过湖面增温增湿的气团在湖泊的另一岸与冷气团相互作用,形成类似暖锋的天气系统,产生降水,C对。故本题选择C。 【12题详解】 地壳运动和变质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于暴风雪无关,A错;受此次暴风雪影响的范围局限于美国部分地区,排除B;此次暴风雪发生在美国陆地地区,与海洋运输关系不大,排除D;暴风雪与旱灾均属气象灾害,C正确。故本题选择C。 【13题详解】 降雪应为冬半年的降水形式,故排除选项B、C;阅读材料,正确理解大湖效应含义可知,降水应该在在向风的迎风湖岸,美国冬季盛行偏北风,所以经过湖面温度较高的湖泊,水汽蒸发量大,受大湖效应影响,降水量大,如图中丁地,同时受地形的影响,降雪量更大,故本题选择D。 读世界著名山脉、高原的雪线平均海拔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4. 有关图中山脉、高原雪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海拔越高,雪线越高 B. 纬度越高,雪线越高 C. 海拔是横断山脉与帕米尔高原雪线差异的主因 D. 降水是帕米尔高原与内华达山脉雪线差异的主因 15. 帕米尔高原上的布伦库勒湖高山环绕,水草丰美,该湖泊湿地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 A. 发展航运 B. 旅游观光 C. 调蓄洪水 D. 维持生物多样性 【答案】14. D 15. D 【解析】 试题分析: 【14题详解】 海拔与雪线不成正比关系,A错。纬度与雪线高度成反比,B错。帕米尔高原雪线低于横断山是因为前者纬度高、气温低,C错。帕米尔和内华达山纬度相近,但前者身居内陆,降水稀少;后者位于西风迎风坡,降水多,所以,前者雪线高于后者,D正确。 【15题详解】 高山湖泊是多种候鸟繁衍之地,珍稀水生鱼类、植物等众多,对维护生物多样性作用大,D正确。ABC均不属于湿地的生态功能。 考点:影响雪线的因素,湿地的生态功能。 常住人口:指实际经常居住在某地区一定时间(指半年以上)的人口。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据图可知 A. 各地市常住人口数量都逐年上升 B. 一定程度上延缓温州人口老龄化进程 C. 常住人口年均增长人数最多是宁波 D. 各地市自然增长率最低是丽水 17. 杭州近年吸引大量外来人口最主要因素 A. 经济因素 B. 社会文化因素 C. 政治因素 D. 生态环境因素 【答案】16. B 17. A 【解析】 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是负值,常住人口数量下降。人口年均增长率较高,外来劳动力人口多,一定程度上延缓温州人口老龄化进程。杭州人口基数大,年均增长率高,常住人口年均增长人数最多。杭州近年经济增长快,就业机会多,吸引大量外来人口迁入。 【16题详解】 据图可知,丽水、舟山两地市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是负值,常住人口数量下降,A错。人口年均增长率较高,一定程度上延缓温州人口老龄化进程,B对。杭州人口基数大,年均增长率高,常住人口年均增长人数最多是杭州,C错。各地市自然增长率最低是舟山,D错。 【17题详解】 杭州近年经济增长快,就业机会多,吸引大量外来人口最主要因素经济因素,A对。社会文化因素、政治因素、生态环境因素不是近年来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B、C、D错。 下图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该区域影响城镇分布最主要区位条件是( ) A. 地形 B. 交通 C. 水源 D. 气候 19. 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①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②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 ③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 ④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推广耐旱品种的种植 ⑤营造防护林网,保护农田 A. ②③④ B. ③⑤⑥ C. ①④⑤ D. ①②③ 【答案】18. C 19. C 【解析】 【18题详解】 根据信息“绿洲”,说明是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山麓地带接纳高山冰雪融水,水源相对丰富充足,C正确。 【19题详解】 组合选项宜采用排除法。根据题意,该地农业发展主要解决水资源问题,防止进一步的荒漠化和盐碱化。大量开采地下水,易导致水资源进一步恶化;山地要保护水土,不宜开发成耕地。因此②⑤错误,故C正确。 下图为小赵同学绘制的 7 月份非洲沿海洋流分布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同桌的小李发现图中有一处洋流绘制不正确,这一处应是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21. 图中的四支洋流,对沿岸湿热气候环境影响明显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20. A 21. B 【解析】 【20题详解】 根据图示判断,甲为索马里半岛夏季洋流,夏季索马里附近海域盛行离岸西南季风,表层海水向东远离索马里,深层冷海水上翻补偿,形成寒流,虚线箭头表示,故甲错,选A。乙处为由赤道向南的莫桑比克暖流,标注正确,B错。丙处为由较高纬向南的加那利寒流,图示正确,C错。丁处为较高纬向赤道的本格拉寒流,标注准确,D错。 【21题详解】 根据图示位置判断,甲为索马里半岛寒流,丙为加那利寒流,丁为本格拉寒流,气候均为降温减湿作用,故ACD错误。乙为莫桑比克暖流,对马达加斯加东岸气候增温增湿,降水多,形成非地带性的热带雨林气候,故B正确。 下图是2016年美国对中国的部分产品贸易差额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美国出口农产品到中国,主要是因为美国交通便利 B. 美国从中国进口农产品,主要是因为中国资源丰富 C. 中国从美国进口计算机和电子产品,主要是因为美国技术发达 D. 中国向美国出口计算机和电子产品,主要是因为中国劳动力丰富 23. 小麦、玉米是美国优势农产品,该类农产品主产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商品谷物农业 B. 水稻种植业 C. 大牧场放牧业 D. 混合型农业 【答案】22. D 23. A 【解析】 【22题详解】 美国出口农产品到中国,主要因为美国机械化水平高,农产品生产成本低,价格低,A错。美国对中国出口农产品,B错。中国向美国出口计算机和电子产品,主要因为中国劳动力丰富,劳动力成本低,C错,D对。 【23题详解】 小麦、玉米是美国的优势农产品,该类农产品主产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A对。水稻种植业属于自给农业,商品率低,B错。大牧场放牧业主要放牧牲畜,C错。混合型农业生产对象主要是小麦、牲畜,D错。 【点睛】美国机械化水平高,农产品生产成本低,价格低,美国对中国出口农产品。中国向美国出口计算机和电子产品,主要因为中国劳动力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小麦、玉米是美国的优势农产品,该类农产品主产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 在工业区位论中,运费是企业区位形成的最重要因素。若某企业生产某一个单位产品,需要一个单位原料1和一个单位原料2,其运费与距离的关系如下图(图中原料1、原料2、成品1、成品2线分别表示其随距离变化的运费)。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从经济角度考虑,该工厂布局的最理想地点是( ) A. 原料地1 B. 原料地2 C. 甲地 D. 市场地 25. 近期,该企业将其新建工厂布局到某城市的一个规模化工业园区内,其主要目的是( ) A. 降低人工成本 B. 获得低廉土地 C. 形成集聚效应 D. 减少环境污染 【答案】24. D 25. C 【解析】 【24题详解】 第一种解题思路:根据图示,成品运费高于原料运费,故工厂应接近市场地建设,降低了运费成本,故选D。第二种解题思路:根据图示运费与距离变化关系图,假设工厂布局在原料地1,需要原料地2运送原料的运费为6,成品1和成品2运送到市场分别需要运费9,总运费价位24,运费占比较大,故A地选址不理想。设在原料地2,同理计算,原料1运费需要6,成品1和成品2运费分别为9,同样需要24运费,故B地也不理想。假设在甲地,原料1和原料2均需要运费共6,成品1送到市场均需运费4.5,,成品2运费需13.5,共24,成本较高,故甲地也不合适。若工厂设在市场地,成品不需要运费,原料1和2运费共12,运费成本较低,故选D。 【25题详解】 根据该工厂运费示意图判断其为市场导向型产业,布局在规模化园区内,不会降低人工成本,故A错。市场导向型产业占地面积不大,故B错。但可以利用园区内共同基础设施等获得集聚效益,故C正确。无论布局在哪里,该工厂的污染还是存在的,故降低污染说法不正确,D错。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亚洲分区略图。 材料二:热带种植园农业以大种植园和农场为主,专门生产热带经济作物,比如橡胶、咖啡、可可、油棕等。马来群岛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为热带经济作物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 (1)区域①内大河流向的共同特征为总体上▲ ,主要是受▲.的影响。 (2)在农业社会阶段,区域③内的两河流域与周边地区相比, ▲是其优势自然资源;到了工业社会阶段,区域③的优势常规能源以▲为主,随着世界能源进入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多样化利用阶段,太阳能和▲__将成为该区域的优势能源。 (3)区域④夏季因受▲影响而降水充沛,形成该大气环流的重要因素是▲ 。 (4)简析马来群岛发展热带种植园农业的优势自然区位条件。 【答案】(1)自南向北流地形(或地势/地势南高北低) (2)水资源 石油 风能 (3)西南季风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4)热量丰富;降水充沛:土壤肥沃:气象灾害少。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亚欧大陆为区域背景,考查河流水文特征、自然资源开发、大气环流以及发展农业的区位因素。 【详解】(1 )读图①位于俄罗斯的北亚部分,地势南高北低,所以河流从南流向北注入北冰洋。 (2)读图③位于西亚,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的影响降水稀少,所以农业社会时期两河流域与周边地区相比,水资源是其优势自然资源;③区域常规能源中石油资源丰富,气候干旱,太阳辐射强烈,地处信风带所以太阳能和风能丰富。 (3)④位于南亚,气候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西南季风,是因为南半球东南信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北移而北移,北半球向右偏,偏为西南季风。 (4)马来群岛纬度低,气温高,热量丰富;气候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较多;多火山灰,所以土壤肥沃,雨林气候降水分配较为均匀所以气象灾害较少。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亚洲各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读图①为北亚地区,②为中亚地区,③为西亚地区;④为南亚地区;⑤为东亚地区;⑥为东南亚地区。自然环境特征主要从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等方面分析;人文地理特征主要从:产业结构、交通、城市等方面分析。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张江长三角科技城是目前我国第一个跨省市、一体化发展的试验区,是浙江接轨上海,承接产业转移、谋求与上海协同创新的第一站,也是上海对外融合、寻找发展空间和下一个增长极的选择。 材料二: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区域图(部分)及张江长三角科技城的地理位置分布示意图。 (1)随着张江科技城的兴建,当地原有土地利用类型不断变为▲用地。根据中心地理论,南京和嘉兴的城区均为周围乡村的▲ ,与南京相比,嘉兴的门槛人口较 ▲ (填“高”或“低”)。 (2)近年来,上海、杭州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偏低,基本步入__▲ 人口增长模式;这两座城市正接受大批来自国内外的科技人才、著名学者定居, ▲是影响该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钱江潮被誉为天下奇观,杭州湾北岸的观潮点数量明显▲ (填“多于”或“少于”)南岸,这主要是由于地球 ▲ 运动的影响,表层海水西进过程中不断偏向造成的。 (4)从区域经济合作角度,说出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建设的积极意义。 【答案】(1)工业 中心地 低 (2)现代(“低一低一低”) 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因素) (3)多于 自转 (4)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承接上海等地产业转移;密切科技、信息与人才的联系;实现两 地双赢。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张江长三角为区域背景考查城市化的特点、中心地理论、人口增长模式特点以及产业转移的意义,考查知识点较多,但比较基础,难度较小。 【详解】(1)根据材料张江科技城为工业用地,建设张江科技城使土地利用类型向工业用地转化;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南京和嘉兴的城区为其周围农村提供服务,所以为周围乡村的中心地;嘉兴的城市等级比南京低,所以其门槛人口比南京少。 (2)上海、杭州经济发达,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较低,为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根据材料上海、杭州正接受大批来自国内外的科技人才、著名学者定居,吸引这部分人迁移的主要因素为社会文化因素。 (3)钱塘江大潮时海水自东向西涌入杭州湾,受地转偏向力作用的影响,海水向北岸偏,所以在北岸观潮点效果更好,因此北岸的观潮点比南岸多。 (4)张江科技城能够承接上海地区的产业转移,促进张江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居民收入,促进就业,加强两地经济、文化、科技的交流,促进两地产业结构的升级。 【点睛】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①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转移国)原主导产业转移后,可将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发展中国家(转移对象国)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 ②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还可以通过企业将转移国和转移对象国对同一产品的生产活动联系起来,形成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合作。 ③改变区域地理环境:一方面可以改变区域地理景观;另一方面导致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使转移国的环境污染得到缓解,而使转移对象国的环境污染加剧。 ④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转移国就业机会减少;转移对象国就业机会增加。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8年世界杯期间,10万只小龙虾在全程电力控温系统保护下,从湖北省武汉火车站发车,经中欧班列顺利出口到俄罗斯。小龙虾适宜生长在水温为16~32°C、微碱性的水域环境,喜温避光,属杂食性动物。从虾壳中提取的虾壳素有较高经济价值,主要用于高档护肤产品。湖北素有“千湖之省”之称,是目前我国小龙虾养殖规模最大省份,占全国总产量一半以上,主要集中在长江干流附近及江汉平原地区。 材料二:图1为湖北省区域简图,图2为小龙虾产业链图及2017年产值构成。 (1)分析湖北省能大规模养殖小龙虾的有利自然条件。 (2)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夏季湖北小龙虾养殖过程中易遭受的自然灾害。 (3)说明运往俄罗斯的小龙虾选择铁路运输的理由。 (4)分析小龙虾产业构成中第二产业比重较低的原因。 【答案】(1)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气温适宜,地形低平,地表易积水,形成众多河湖,可养殖区域大;物种丰富,食物来源多。 (2)夏季,当副热带高压(脊)影响过强时,降水和上游来水少,高温、干旱缺水会导致小龙虾死亡;当夏季风偏弱时,受持续锋面雨带影响,导致洪涝使小龙虾出逃受损。 (3)铁路运输成本低;铁路运输速度加快;冷藏保鲜技术进步。 (4)小龙虾深加工产业起步晚;虾壳等原料分散,不易收集;产业链短,产业规模小;加工处理的技术要求高,难度大(研发成本高)。 【解析】 【分析】 考查农业区位分析、气象灾害、交通方式的选取、产业构成及原因,难度中等,综合能力要求高。 【详解】(1)从题干提取信息,小龙虾“喜温避光,”湖北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光照较弱,符合小龙虾避光习性;湖北地形平坦,河湖众多,水域面积大,适宜发展渔业养殖业。该区长江流经且有支流不断汇入,小龙虾“属杂食性动物”,食物来源丰富。 (2)湖北主要受季风环流影响,分析夏季风强弱对养殖业的影响。夏季,当副热带高压(脊)势力较强或夏季风偏强快速进入北方,湖北降水少,河流补给又少,以高温天气为主,干旱缺水会导致小龙虾死亡。夏季风偏弱时,锋面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徘徊时,连续降水导致洪涝使小龙虾出逃受损。 (3)从运量、运速、运费、运距考虑交通方式的选取。从题干“10万只小龙虾”得知运量比较大,不适宜选空运;故选取运速较高的铁路运输,随着技术的进步,铁路运速加快,且有“全程电力控温系统”冷藏保鲜技术支持小龙虾快速保质到达;与此同时,铁路运输相比空运费用较低,成本较低。 (4)从小龙虾产业构成图中分析,第一产业只负责苗种养殖、人工养殖,技术含量较低,要求较低,故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需要“精深加工、虾壳提炼虾壳素”“高档护肤品”则涉及原料来源、高技术等。小龙虾深加工产业起步晚,且产业链短产业规模小,产业比重较小;加上虾壳难收集来源小,不利深加工。小龙虾深加工技术要求高,研发费用高,故比重较低。 【点睛】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线路的方法: 1.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必须考虑它们特点。主要从客运和货运两个方面考虑: (1)客运:人们旅行大多从所乘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费用、安全、舒适度方面考虑,远距离乘飞机或火车,近距离乘汽车;为了欣赏沿河两岸的风景或海上的风光,有时也乘轮船。 (2)货运: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重量、运输距离、时间效益等情况,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比较笨重的货物且运输距离长的,宜采用水运或铁路运输。 2.交通线路的选择: (1)注意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和交通运输工具( 火车、汽车、飞机,船舶、管道)的区别,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回答,不能混用,其中,管道既是运输线路,也是运输工具。 (2)合理航海线的确定:在世界主要的航海线中,要明确从某地到另一地点最短线路应经过的海峡、运河等,其中要重点关注经过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马六甲海峡、好望角等地的航线。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科尔沁地区地下水丰富,当地农民通过打机井取水在沙地上种植水稻,取得了较好的收益。下图为科尔沁沙地水稻种植模式的变化图。 材料三:下图为上图中甲、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图。 (1)比较乙、丙两地光照时数差异,并说明理由 (2)说明科尔沁沙地水稻种植采取当前模式的优缺点。 (3)简述科尔沁沙地种植水稻后农业区位条件发生的变化,并简析该地水稻规模化种植对土地沙漠化的不利影响。 (4)比较①②两日期全球极夜范围大小,并简述从①到②期间甲乙两地昼长变化的异同点。 【答案】(1)乙地光照时数小于丙地。乙地受夏季风影响大,比丙地阴雨天气多;乙地比丙地海拔低,日出晚、日落早。 (2)优点:透气性好,利于水稻生长;污染小;土层深厚;(任 选两点)缺点:施工工程量大;技术要求高。 (3)变化:土壤改良;水源增加;生产技术要求提高。 不利影响:过度抽取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导致附近地区植被退化,可能加 剧沙漠化。 (4)极夜范围:①日大于②日 相同点:昼长都是先变短后变长 不同点: 甲变化速度慢(变化幅度小)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农业区位因素、昼夜长短的变化 【详解】(1)图中乙地位于大兴安岭以东的东北平原、丙地位于大兴安岭以西的内蒙古高原,乙地光照时数小于丙地,原因是乙地是温带季风气候,受夏季风影响大,阴雨天气多,丙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乙地海拔低,日出较晚、日落较早。 (2)从图中看当前科尔沁沙地水稻种植采用的防渗透气砂,与之前的防渗塑料膜相比透气性好,利于水稻生长,污染小;另外与之前相比深度增加,土层更加深厚;缺点是施工工程量大,技术要求高。 (3)科尔沁沙地通过增加科技投入,采用防渗透气砂,改善土壤条件和水分条件来种植水稻;农业区位条件中的科技、土壤和水分条件发展变化;当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气候干旱,过度抽取地下水,会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导致附近地区植被退化,可能加剧荒漠化。 (4)图中甲纬度比乙地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乙地,上面的曲线表示甲的正午太阳高年变化,下面曲线表示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①日期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为47°,②日期乙地正午太阳高度为47°,可知②日期甲正午太阳高度大于47°,全球极夜范围小于①日期;图中甲乙两地都位于北半球,从 ①到②期间甲乙两地昼长变化都是先变短后变长,但因乙纬度高,昼夜变幅大,甲纬度低,昼夜变幅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