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2-16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题 Word版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卷 命题人:林珊珊 审核人:李美金 一、选择题 1、近几年,分享经济方兴未艾。它是指资源所有者将自己闲置的资源拿出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对资源整合重构,供那些需要的人有偿使用的一种商业模式。这种模式体现了( )。 ①联系是普遍的,事物联系方式随着人的主观需要的变化而变化 ②联系是多样的,应该打破事物的本质联系实现事物的发展变化 ③联系是具体的,应善于具体分析和把握与事物相关的各种条件 ④联系是客观的,我们可以改变事物原有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想到最坏,做得最好”警示我们每一个人,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其蕴含的辩证法观点是( )。 A、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B、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双方是相互联结的 D、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 3、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在获奖感言中指出,中医是宝库,但拿来就用还不够。如果死守着老祖宗的宝贝,故步自封, 中药只能是“一筐草”,无法变成“一块宝”。屠呦呦的获奖感言告诉我们( )。 A、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B、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 C、要有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D、要从整体着眼,顾全大局 4、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学生可通过高考入学的“农转非”政策取得城镇户口。但近年来,随着农村土地综合效益的提高,城镇户口的吸引力逐渐下降,有些已办理“农转非”的学生甚至有了“非转农”的念头。这是由于( ) A、时代精神的精华发生了变化 B、主体的认识能力发生了变化 C、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 D、社会生活的本质发生了变化 5、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下列图示不正确的是( )。 A.生产力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B.社会历史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实践 C.社会实践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社会历史发展 D.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阶级斗争 改革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有三个伟大创造:一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三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三个伟大创造说明( )。 A、人民群众的观点总是正确的 B、劳动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农民群众是中国改革的主体 7、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升温,一些乡村适时推出休闲旅游观光农业。这体现的哲理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8、下列组合选项中,两都都蕴含量变引起质变哲理的是( )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步始到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9、我国各少数民族都按照本民族的传统习俗欢度节日,如:藏族有藏历新年、雪顿节,回族、维吾尔等民族有开斋节、古尔邦节,蒙古族有那达慕,傣族有泼水节,彝族有火把节。我国尊重少数民族的不同习俗表明了( ) A、坚持矛盾的普遍性 B、坚持矛盾的斗争性 C、坚持矛的特殊性 D、坚持矛盾的统一性 10、下列引用的古曲名句与其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②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③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得民——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即使我们是一支蜡烛,也应该“蜡炬成灰泪始干”。即使我们只是一根火柴,也要有一次闪耀。艾青的《光的赞歌》给我们的启示是( )。 A、要发展才能,提高素质 B、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价值观 C、要追求个性,展示自我 D、要放弃个人利益,铸就永恒的人生 12、即便在一道极其简单的家常菜里,也能让人咂摸出几多人生滋味。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用碎片化的叙事方式,将一道道日常食材串联起来,它们的背后是中国人独特的人生观、家庭观和价值观。从哲学角度看,这主要体现了( )。 A、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D、经济基础决定人生观、价值观 13、在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号召下,“节俭”成为2013年全国“两会”的新亮点:会场不摆鲜花,代表用的铅笔是用旧报纸做的,会议用过的稿纸要回收利用。节俭新风正在改变中国。这一改变体现了( )。 A、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价值观对人们的活动有导向作用 D、认识是实践的来源基础 14、目前,中国城市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一些城市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不合理地要求“就地平衡”,盲目在旧城区内兴建高层建筑,使文化遗产及其环境遭到破坏。重经济效益,轻文化遗产和环境保护的选择( )。 A、体现事物的发展就是要敢于否定一切 B、是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然结果 C、反映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历史性 D、是建立在错误的价值判断基础之上的 15、“能群者存,不能群者灭;善群者存,不善群者灭。”这句话在人生观上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②利用集体去谋取个人利益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④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6、有人认为大学招生应该尽可能保持多样化,自主招生应该录取“杰出而偏科的学生”,向“偏才”“怪才”开放,不能只盯着“全才”。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 ①坚持了实践第一的观点 ②抓住了主要矛盾,兼顾了次要矛盾 ③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④抓住了矛盾主要方面,兼顾了矛盾次要方面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动静有常,刚柔并用,实为进退应对之准绳;动与静,刚与柔,看似相反而足以相成。”这告诉我们办事情解决问题必须坚持的哲学观点是( ) A、对立统一 B、辩证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C、整体和部分辩证统一 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18、一个城市的魅力,不在于轰轰烈烈的“克隆”,而在于立足城市的历史积淀,保护文化遗产,挖掘人文资源,注入开放、包容、鲜活的时代元素。这一观点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②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 ③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④事物在批判与继承、学习与创新中发展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9、我国多年的改革开放给人们提供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启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由此可见( )。 ①要顺应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走历史必由之路 ②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不断地改变事物现有状态 ③要根据生产力发展,改革落后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④要遵循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的规律,促进主次矛盾转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某市政府出台政策,要求以“一企一策”办法解决 “僵尸企业”问题。在实施过程中,对符合破产条件的企业及时引入破产程序,对兼并重组后可以重生的企业促其重组,对无意愿无能力继续生产的企业依法收回用地,盘活资源。这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 ①着眼于事物的要素进行系统优化 ②针对具体问题找出具体的解决方法 ③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的统一 ④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在我国现阶段,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因为( )。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城乡发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矛盾具有普遍性,解决农村问题也能解决城市发展问题 ③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方向,要集中力量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④重点论和两点论是统一的,要坚持城乡统筹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某地区党委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有效性得到加强,从而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创新反腐体制体现了( )。 A、改革制度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B、调整上层建筑可以巩固经济基础 C、调整生产关系能推动生产力发展 D、创新体制能消除腐败滋生的土壤 23、中央《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指出,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简称“三权”)分置并行,要按照尊重农民意愿、守住政策底线、坚持循序渐进、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有序推进。下列对“三权”分置并行工作中所坚持的原则分析正确的是( )。 ①坚持循序渐进——坚守以质变促进事物发展的道路 ②坚持因地制宜——运用了系统优化的方法改造世界 ③尊重农民意见——符合党的根本领导和工作方法的要求 ④守住政策底线——做到以下正确的社会意识指导社会实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网络流行用语已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如“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蓝瘦”“香菇”等等。其实,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反映了( )。 A、认识源于实践并决定于实践 B、事物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意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5、“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智;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这首小诗蕴含的哲理与下列名句体现的哲理最为一致的是( )。 A、蝉噪林渝静,鸟鸣山更幽 B、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26、有人将“1.01的365次方等于37.8”和“1.02的365次方等于1377.4”这两个等式解读为:每天只比你多努力一点点的人,其实已经将你甩太远了。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就必须坚持适度原则 B、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必须努力促成质变 C、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变的发生,必须重视量的积累 D、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必须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27、核能作为一咱清洁能源,它具有的诸多优点为世界所公认,然而日本大地震导致日本核电站出现核泄漏,出现核辐射扩散,危及人类生存的环境和生命健康,由此引起世界对核能安全使用的高度重视。这主要体现了( )。 ①人们可以根据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③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④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8、PM2.5是形成灰霾的主因,其负载的有害物质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当人们为公开PM2.5数据而振奋时,对于科学家们而言,现实的困难是目前还找不到能够实时准确测量PM2.5浓度的技术方法和仪器设备。这进一步佐证了( )。 ①就个人而言,认识的每一次实现是有限的 ②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往往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 ③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会有差异 ④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9、《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到2020年,要完成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就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从根本上就要( )。 A、调整不适应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B、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C、调动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构建有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D、根据市场需要调整农产品生产结构,满足群众的物质生活需要 30、“忠孝”是儒家传统的核心要义之一。在封建社会,“忠孝”往往意味着臣民效忠皇上和儿子无条件服从父亲。但在今天,“忠”多指忠于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孝”也不是“愚孝”,而地位平等下的法律和道德义务。“忠孝”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含义表明( )。 A、社会意识的价值判断标准总是多变的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因人而异 C、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D、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没有统一标准 二、非选择题(40分) 31、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 人们对和谐文化的上述认识是如何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12分) 32、每集仅4分钟的中国文化系列电视短片——《文化中国》,构思精巧,一气呵成。由央视与全国各地方政府、社会团体、相关组织与机构合作,挖掘地方工艺美术、民风民俗、科学技术、人物典故等经典文化,在文化内容的表现手法上,抛弃传统的说教,充分发挥了电视技术独特的创作优势,采用高清格式拍摄并独具匠心地与动漫巧妙结合,虚实相间,相映成趣,深入浅出地解读中国文化,将一个个文化经典演绎得生动有趣,深入人心。向世人呈现出一幅东方文明之美的风情画卷,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力与国际影响力。 《文化中国》的制作过程是如何体现辩证否定观的?(16分) 33、“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至今历经五次修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有新形势新任务,就有必要对我国宪法作出适当的修改。这将有利于总体保持我国宪法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宪法保障。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宪法修改的合理性。(12分) 高二下政治(理)期中考答案 选择题 1—5 DBCCB 6—10 CAACD 11—15 BACDC 16—20 DAAAC 21—25 BBDAA 26—30 CDBAC 非选择题 31、①和谐文化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说明人的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②和谐文化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和谐文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说明人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③和谐文化有利于促进人自身的心理和谐,说明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12分) 32、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文化中国》植根于民族经典文化,将文化经典演绎得生动有趣,展示新的风情画卷,体现了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②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文化中国》通过对经典文化的辩证否定,吸收保留了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并在表现手法上加以创新,实现了质的飞跃。③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文化中国》挖掘地方经典文化,抛弃传统的说教的表现手法,采用现代技术手段与动漫巧妙结合,演绎文化经典,体现了“扬弃”的实质。(16分) 33、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我国在新时代有新形势新任务,宪法有必要进行修改。(6分)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宪法的修改必将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