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二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二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2019最新】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二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桌状山是顶平似桌面、四周被陡崖围限的方形山体。大瓦山位于四川省××市,地处横断山东侧,海拔3 222 m,为世界第二桌状山。大瓦山是地形倒置形成的向斜山,山体分两层,下部是构成山体基底的石灰岩,上部是层层堆叠的玄武岩。读图完成1~2题。‎ ‎1.大瓦山桌状地貌的形成过程可能是(  )‎ A.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地壳抬升→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 B.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地壳抬升→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 C.地壳抬升→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 D.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 ‎2.大瓦山形成过程中,假若玄武岩层和石灰岩层的上下位置颠倒一下,则地表呈现的地貌最可能是(  )‎ A.平顶的桌状山      B.起伏和缓的丘陵 C.沉积层深厚的盆地 D.林立的峰林、峰丛 7 / 7‎ 解析:1.A 2.D 第1题,石灰岩位于下部,玄武岩位于上部,说明先有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的过程,后有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的过程,据此可判断A正确。第2题,若位置颠倒,则上部为石灰岩层。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横断山东侧,地势较高的石灰岩层在流水溶蚀、侵蚀作用下,会形成峰林、峰丛等喀斯特地貌。‎ ‎“黑烟囱”是指海水从地壳裂缝渗入地下,遇到熔岩被加热,溶解了周围岩层中的金银等金属后又从地下喷出,这些金属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硫化物沉积在附近的海底,像“烟囱”形状一样堆积而成。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黑烟囱”区域主要位于(  )‎ ‎①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②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上 ③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上 ④非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黑烟囱”在成因上属于(  )‎ A.沉积岩 B.变质岩 C.侵入岩 D.喷出岩 解析:3.D 4.A 第3题,结合六大板块分布图即可选出正确答案。第4题,根据材料,“黑烟囱”是海水溶解的金属从地下喷发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的硫化物沉积而成,故在成因上应为沉积岩。‎ ‎(2018·安徽淮南二模)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能较客观地反映海平面的升降状况。沙坝是由波浪携带泥沙堆积而成的一种狭长的、与海岸线平行的堆积体,沙坝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潟湖,潟湖常有潮汐通道与大海相连。如图为全新世(11 ‎ 7 / 7‎ ‎700年前至今)形成的美国东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模式图,图中a、b为三角洲。据此完成5~7题。 ‎ ‎5.图中a、b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风力堆积、退潮时海浪堆积 B.河流堆积、退潮时海浪堆积 C.风力堆积、涨潮时海浪堆积 D.河流堆积、涨潮时海浪堆积 ‎6.全新世该地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过程中,海平面相对于陆地(  )‎ A.呈上升趋势 B.基本稳定 C.呈下降趋势 D.反复升降 ‎7.若此后海平面显著下降,则图中(  )‎ A.沙坝向陆地方向推移 B.潟湖的盐度逐渐降低 C.沙坝向海洋方向推移 D.潟湖受侵蚀水深增大 解析:5.D 6.A 7.B 第5题,图示a位于陆地河流入海处,则该三角洲应是河流泥沙堆积而成;b位于潮汐通道处且三角洲由外海向潟湖发展,则应是外海涨潮时海浪堆积而成。第6题,图示岩层沉积物由下向上依次为:沼泽沉积、潟湖沉积、沙坝沉积和浅海沉积,说明该处由沼泽逐渐演变为浅海,则海平面不断上升。第7题,海平面显著下降,则通过涨潮进入潟湖的海水会逐渐减少,同时陆地水体进入潟湖后,潟湖水体不断流入外海,必然使潟湖水体盐度降低。‎ 读地貌景观图,回答8~9题。‎ ‎8.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丙 ‎9.地貌景观乙和丁的成因差异是(  )‎ 7 / 7‎ A.前者为流水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 ‎ B.前者为风力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风力侵蚀作用而成 C.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化学作用为主,后者以机械作用为主 ‎ D.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机械作用为主,后者以化学作用为主 解析:8.D 9.C 甲火山喷发,属内力作用,乙为长期流水溶蚀作用形成峰林,丙为褶皱,由地壳运动形成,丁为大峡谷,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2018·河南八市重点中学模拟)“千湖沙漠”国家公园位于巴西东北部滨海地区,沙丘从海岸一直向内陆延伸50 km,洁白的新月形沙丘链镶嵌着上千个晶莹剔透、水位季节变化明显的湖泊。读图回答10~11题。‎ ‎10.关于“千湖沙漠”中沙丘的形成原因,其解释可信的是(  )‎ A.沿岸地区寒流的减湿作用导致气候干旱 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炎热干旱天气 C.雨林大量被砍伐,信风长期吹蚀裸露地表 D.河流挟带到河口的泥沙被海风吹向陆地 ‎11.图中新月形沙丘(  )‎ A.缓坡大致朝向东方 B.1~4月移动速度快 C.陡坡风力大于缓坡 D.缓坡降水多于陡坡 解析:10.D 11.A 第10题,“千湖沙漠”国家公园位于巴西东北部滨海地区,沿岸洋流为暖流,A错;赤道附近不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B错;只受信风吹蚀,没有沙源则不会形成沙丘,C错;“沙丘从海岸一直向内陆延伸50‎ 7 / 7‎ ‎ km”说明沙源来自海岸线附近,由此推断,沙丘是河流挟带到河口的泥沙被海风吹向陆地形成的,D对。选D。第11题,沙丘缓坡是迎风坡,陡坡是背风坡,该地冬季受东南信风带控制,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所以沙丘缓坡大致朝东,冬季移动速度快,夏季移动速度慢,A对、B错;迎风坡风力大于背风坡,C错;该地降水时主要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信风控制时为少雨季节,并且沙丘相对高度小,坡向对降水影响小,所以陡缓两坡降水几乎没有差异,D错。选A。‎ 二、综合题(共56分)‎ ‎12.某地理课题组为完成“喀斯特地貌发育机制的研究”采取了以下设想,据此完成下列问题。(28分)‎ 设想:植被、坡度对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课题组根据植被覆盖率、坡度与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的相关数据画出了如下坐标图。‎ ‎(1)在上图补充坡度与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的关系曲线。(4分)‎ ‎(2)试分析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与植被覆盖率关系曲线的形成理由。(8分)‎ ‎(3)南方喀斯特地貌区降水量大,但地表易缺水,分析其原因。(6分)‎ ‎(4)该类地貌在我国典型分布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区地形地貌特征的成因是什么?(10分)‎ 7 / 7‎ 解析:第(1)题,坡度越陡,水的存留时间越短,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越低,二者成反比关系,据此画图。第(2)题,结合植被地上部分对流水的阻挡及地下根系对石灰岩溶蚀进行分析。第(3)题,根据喀斯特地貌特点对地表水影响进行说明。第(4)题,石灰岩在云贵高原地区因地壳抬升,后经流水溶蚀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 答案:(1)画图。‎ ‎(2)植被覆盖率高,减少了地表径流,加快了下渗,从而促进了地下岩溶地貌的发育,同时植被根系排放的酸性物质也有利于石灰岩的溶蚀。‎ ‎(3)南方喀斯特地貌区地下多溶洞,促使地表水下渗、下漏,造成地表缺水。‎ ‎(4)云贵高原 沉积岩或石灰岩,经历地壳抬升,隆起为高原,后受流水侵蚀(溶蚀)作用而形成。‎ ‎1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8分)‎ ‎(1)根据材料从地质构造的角度描述宁夏平原的成因。(8分)‎ ‎(2)说明图中AB所在地区与CD所在地区等高线弯曲的特点及原因。(12分)‎ ‎(3)分析图中从出山麓口往湖沼方向沉积物变化的一般特点及成因(成因可从AB、CD两地段各自对应的不同流水作用来说明)。(8分)‎ 解析:第(1)题,宁夏平原是由断层下陷和流水沉积,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第(2)题,河流沿线由于受到的外力作用不同,导致地形变化不同,等高线表现的变化方向也就不同。第(3)题,河流泥沙的沉淀都是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小的后沉积。‎ 答案:(1)从地质构造上来说,两侧地块相对抬升,宁夏平原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构造;再经黄河带来的泥沙沉积而成。‎ 7 / 7‎ ‎(2)AB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上游方向(高处)凸出。原因:上游段主要受侵蚀作用影响。 CD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下游方向(低处)凸出。原因:下游段主要以河流堆积作用为主。‎ ‎(3)沉积物颗粒依次变小。原因:当流水携带大量泥沙流动时,由于流速的降低,泥沙逐渐沉积。一般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7 / 7‎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