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本届夏季奥运会即将举行,相关筹备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如何使运动员在赛场上创造佳绩,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不少美芹之献。‎ ‎②这几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似乎放弃了纯粹的诗学考量,开始把目光从修辞转向情怀,对作家中的“少数”乃至“例外”青眼有加。‎ ‎③年轻画家毅然赴藏,深入藏民之中,打下了扎实的生活基础,创作《西藏组画》时不蔓不枝,将西藏题材绘画提升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④教育部明确提出,对多次实施欺凌和暴力以及犯而不校的学生,应登记在案并将其表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必要时转入专门学校就读。‎ ‎⑤50余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国际组织主要负责人,数以千计的全球商业精英纷至沓来,出席了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 ‎⑥庸俗的事务主义者尊重经验而看轻理论,因而不能通观客观过程,缺乏明确的方针,没有远大的前途,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见。‎ A. ①②④ B. ②⑤⑥ C. ②④⑤ D. ③④⑥‎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 ‎①错误,古人对自己的上书、建议表示自谦,称“芹献”或“献芹”。这里形容“许多有识之士提出的有关冬奥会的建议”不合语境。‎ ‎②正确,表示对人的赏识或者喜爱。‎ ‎③错误,对象误用,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 ‎④错误,犯而不校:犯:触犯;校:计较。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此处望文生义。‎ ‎⑤正确,纷:众多;沓:多。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⑥正确,一点微小的成绩,符合语境。‎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这个游戏平台在整个产业链中,占据了中游资源,不仅是中国民族网络游戏、移动互联网市场应用的领跑者,而且成为了海外市场拓展的先行者。‎ B. 雾霾严重影响百姓的生活,其治理,既要靠完善治理大气污染的法律法规,又要靠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生活方式、使用清洁能源等措施来实现。‎ C. 某省从今年起逐步建立健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足球联赛,并且通过招生考试政策拓宽足球人才成长渠道,培养优秀足球后备人才。‎ D. 成都市泡桐树小学新学期开学典礼上,“童谣”“川剧变脸”“诗词朗诵”“快板”等4个节目,不仅谱写了传统文化进入校园的成果,也体现了成都的文化底蕴。‎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病句辨析。B句式杂糅,应删掉“来实现”;C.成分残缺,应在“足球联赛”后加上“机制”;D搭配不当,“谱写”改为“展示”。‎ ‎3.下列实用文体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本人于昨日在小区花园捡到一个黑色钱包,里面有人民币185元。(《招领启事》)‎ B. 凡符合上述条件的应聘者,请将足下简历、联系方式邮递至本厂。(《招聘启事》)‎ C. 希望广大读者惠寄“今日话题”和“文化茶座”两个栏目的文章。(《征稿启事》)‎ D. 本人昨日在操场丢失一手提袋,内有校服一套,拾到者重金感谢。(《寻物启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A项,因说了详细的款项,失去意义;B项,应将“足下”换为“您的”;D项,轻重失度。‎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儒学文化的本质特性 儒学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世界,儒学的思想价值可以用来为实现各国各地区共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世界新秩序、促进和改善全球治理服务。这是由儒学所具有的本质特性决定的。儒学在中国产生以后,不仅存在和发展于中国,而且传播到亚洲和世界其他地方,一直传承和延续到今天。儒学具有持久不衰的生机与活力,有着不断进步的发展前途,也是由它所具有的本质特性决定的。。那么,儒学具有哪些本质特性呢?‎ 儒学具有开放包容的特性,所以它对别的学说能够兼收并蓄、海纳百川,能够在共存之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也就能够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当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产生之时,与它同时并立的还有老子所代表的道家思想、墨子所代表的墨家思想等等。正是由于虚心向道家、墨家等学说学习,认真从中吸取思想营养,儒家思想才成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首屈一指的“显学”。当它传播到东亚其他地区时,又能与当地的思想文化相融合,促进了东亚文化圈的形成。当佛学传入中国后,儒学不仅与之共存,而且将其引为自己的借鉴取长对象。这些都体现了儒学开放包容的特性,以及由此具备的生生不息的发展活力。‎ 儒学具有实事求是的特性,所以它要求人们“惟是以求、知错即纠”,而不能“知错不改、文过饰非”。实事求是出自中国史籍《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刘德是一个具有儒学思想的人,《汉书》说他“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在中国儒学文化的发展历程中是一以贯之的,是中国历代儒学学者所追求和坚持的。这里举一个例子。东汉著名儒学思想家王充的《论衡》一书有《问孔》《刺孟》两篇文章。文中认为,即使对孔子、孟子这样的圣贤和儒家学说创始人,如果发现他们思想中有疏失有错误,也应加以“问难”,以纠“非”而明“是”。像王充这样敢于指出和纠正前辈儒学思想家著述与言行中错误的学者,在古往今来的中国儒学界所在多有。这说明,求实、求真、求是是儒学文化所具有的重要特性。‎ 儒学具有经世致用的特性,所以它要求人们做到“知行合一、躬行为务”。所谓经世致用,就是要坚持将儒学的道德要求和思想主张应用于个人的修养和国家、社会的治理,也就是儒学大家们坚持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实干兴邦”。在中国西汉时期,著名儒学思想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为汉武帝所采纳。实行这一方针的目的和实质,就是要把积极进取、致用为上的儒家学说确立为治国理政的主导思想。正是由于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充分发挥挥了治国理政、开物成务的实践功能,才不仅成就了它对中国文明发展不断作出重大贡献,而且保证了它不断从社会实践中吸取养分,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也是儒学能够长久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一个法宝。‎ ‎(节选自《教育文化论坛》2016年01期)‎ ‎4.下列关于“儒学本质特性”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儒学产生、存在和发展于中国,且传播到亚洲乃至世界,一直传承和延续到今天。它具有旺盛的生机与活力,不断进步,推陈出新。‎ B. 儒学有开放包容、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等几个最主要方面的本质特性。它因开放包容所以能海纳百川,对别的学说兼收并蓄。‎ C. 儒学成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位居第一的“显学”,是儒学比老子所代表的道家思想、墨子所代表的墨家思想等更有影响力的结果。‎ D. 求实、求真、求是是儒学所具有的重要特性,中国儒学在文化的发展历程,都对自身思想存在的问题,加以了指出和纠正。‎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儒家思想与佛学等共存的事实,论证儒学具有开放包容的特性及发展活力。‎ B. 文章因果论证,指出因为儒学具有实事求是的特性,所以它要求人们求是并改错。‎ C. 文章举刘德的例子,论证实事求是的精神是中国历代的儒学学者所追求和坚持的。‎ D. 文章引用王充《论衡》中相关的观点,说明王充敢于纠正孔孟思想中存在的错误。‎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儒学的经世致用,保证了它不断从社会实践中吸取养分,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也是儒学能够长久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一个法宝。‎ B.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充分发挥了治国理政、开物成务的实践功能,对中国文明的发展不断作出重大贡献。‎ C. 西汉时期,因为把积极进取、致用为上的儒家学说确立为治国理政的主导思想,所以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 D. 儒学在中国产生以后的两千年间,能够存在和发展,并传播到亚洲和世界其他地方,是由它所具有的本质特性共同决定的。‎ ‎【答案】‎ ‎4. B ‎ ‎5. D ‎ ‎6. C ‎ ‎【解析】‎ ‎4.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关于“儒学本质特性”的理解和分析,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A项“推陈出新”无中生有;C项“比……更有影响力”错,原文是说儒学向道家等学说学习,才位居百家第一;D项绝对化错误,原文是“在古往今来的中国儒学界所在多有”。‎ ‎5.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D项“王充敢于纠正孔孟思想中存在的错误”错误,文章引用王充《论衡》中相关的观点,旨在说明求真务实、实事求是是儒学文化所具有的重要特性。‎ ‎6.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原文中是目的关系,“实行这一方针的目的和实质”,选项曲解为“因为把积极进取……所以汉武帝……”因果关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走进塔里木 贾平凹 ‎①八月里走进塔里木,为的是看油田大会战。沿着那条震惊了世界的沙漠公路深入,知道了塔克拉玛干为什么称作死亡之海,知道了中国人向大漠要油的决心有多大。那日的太阳极好,红得眼睛也难以睁开。我们喉咙冒烟,嘴唇干裂,浑身的皮也觉得发紧。突然间起风了,先是柏油路上沙流如蛇,如烟,再就看见路边有人骑毛驴,倏忽飘起,像剪纸一般落在远处的沙梁上。天开始黑暗,前边一直有四辆装载着木箱的卡车在疾驶,一辆在风中被掀翻,另外三辆摇晃如船。司机说,在修这条公路和钻井的时候,大沙暴卷走了许多器械,单是推土机就有十多台没踪影了。我们紧张得脸都煞白了,沉甸甸的雾和沙尘,使车灯打开也难见路,风沙大得车门推不开,谁也不敢张嘴,张嘴一口沙。‎ ‎②我们走进了大漠腹地,大漠让我们在一天之内看到了它多种面目,我们不是为浪漫而来,也不是为觅寻海市蜃楼 ‎。塔里木号称第二个中东,它的石油储量最为丰富,地面自然条件又最为恶劣,地下地质结构又最为复杂。国家石油开发战略转移,二十一世纪中国石油的命运在此所系。那么,这里演绎着的是一场什么样的故事,这里的人如何为着自己的生存和为着壮丽的理想在奋斗呢?眼前的塔里木,自然条件恶劣,但生活区的活动房里却也很现代化了,有电视录像看,有空调机和淋浴器,吃的喝的全都从库尔勒运进,竟也节约下水办起了绿色试验园,绿草簇簇,花在风沙弥漫的黄昏里明亮。艰苦奋斗永远是石油人生活的主旋律,但石油人并不是只会做苦行僧。不论是筑路、钻井、修房和运输,生产体制已经与世界接轨,机械和工艺是世界一流,效益当然也是高效益。新的时代,新的石油人,在荒凉的大漠里,为国家铸造着新的辉煌。‎ ‎③接触了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石油人,所到之处,工人们让签字。我写惯了那些唐诗宋词,工人们却自己想词,他们想出的词几乎全是豪言壮语。这里的工人将这些语言渗进自己的生活,他们实实在在,没有丁点虚伪和矫饰,他们就是这样干的,信仰和力量就来自这里。于是,我遵嘱写下的差不多都是“笑傲沙海”“生命在大漠”“我为祖国献石油”等等。这里真是一块别种意义的净土啊,这就是涌动在石油战线上的清正之气,这也是支持一个民族的浩然之气啊!‎ ‎④回到库尔勒,我们应邀在那里作报告。我们是作家,却并没有讲什么文学和文学写作的技巧,只是讲几天来我们的感受。是的,如何把恶劣的自然环境转化为生存的欢乐,如何把国家的重托和期望转化为工作的能量,如何把人性的种种欲求转化为特有的性格和语言,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石油人。如今社会,有些人在扮演着贪污腐化的角色,有些人在扮演着醉生梦死的角色,有些人在扮演着浮躁轻薄的角色,有些人在扮演着萎靡不振的角色,而石油人在扮演着自己的英雄角色。石油人的今生担当着的是找石油的事,人间的一股英雄气便驰骋纵横! ‎ ‎⑤从沙漠腹地归来,经过了塔克拉玛干边沿的塔里木河,河道的旧址上是一眼望不到头的胡杨林。这些胡杨林证明着历史上海洋的存在,但现在它们全死了,成了死亡之海的依据。这些枯死的胡杨粗大无比,枝条如铁如骨僵硬地撑在黄沙之上。据说,它们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烂。胡杨林如一个远古战场的遗迹,悲壮得使我们要哭。我们大喊大叫,为什么呐喊,为谁呐喊,大家谁也没说,但心里又都明白。塔里木油田没有雕塑馆,但有这个胡杨林,这些树就是石油人的形象,一树一个雕塑,一片林子就是一群英雄!我们狂热地在那里奔跑呐喊之后,就全跪倒在沙梁上,捧着沙子装进矿泉水瓶子带走。这些沙子现在存放在我们各自的书房,那个八月长留在记忆中,将要成为往后人生长途上要永嚼的一份干粮了。‎ ‎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是 A. 本文题目体现行文思路,作者以游踪为线索,写路途的艰险,写油田的壮美,赞石油工人的质朴,写返程时所见胡杨不朽,赞美了石油工人的质朴和伟大。‎ B. 文章写塔里木油田承系着祖国石油的命运,石油工人在为国奉献的同时,也注重自己的生活品质的提高,在赞颂石油工人的文章里独树一帜,真实又丰满。‎ C. 文章末尾写到“全跪倒在沙梁上”,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一行人在奔跑呐喊之后的筋疲力尽,“永嚼的一份干粮”使用暗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内心的震撼。‎ D. 本文描写塔里木石油人战天斗地采石油,突出他们的英雄主义精神,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手法,既用含蓄的比喻、反衬,又有多处直抒胸臆。‎ ‎8.作者说,走进塔里木,“我们不是为浪漫而来,也不是为觅寻海市蜃楼”,那么,作者在塔里木收获到了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9.文章第三自然段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 ‎【答案】‎ ‎7. C ‎ ‎8. ①油田大会战中,石油工人的艰辛及其创造的非凡成就;②石油工人壮丽的事业理想、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充满清正之气和豪情壮志;③走进塔里木后所见所闻对作者自我精神的洗礼和升华。 ‎ ‎9. ①表现了石油工人的满腔豪情,他们将豪情渗入生活、化为信仰和力量;②表达了作者对石油工人的赞美和由衷的敬意;③和下文当今社会“有些人”的形象构成对比,突出了石油工人的英雄本色。 ‎ ‎【解析】‎ ‎7.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的理解及手法赏析的综合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一道综合题,既有内容的考查,也有技巧的考查。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是“正确”还是“错误”,是“一项”还是“两项”。选项C,“暗喻”手法判断错误,应为借喻。暗喻:从表面看来是判断、叙述或说明暗中包含着比喻关系。暗喻的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与明喻的区别在于它的喻词由“是、成了、变为、当作、变成”等词充当。借喻:用喻体来代替本体,也就是说,本体不出现,喻体在上下文中有所交代,读者或听话人能理解两者的关系。故答案选C。‎ ‎8.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意并概括文本的能力。这类试题一般要先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结合对文本的理解进行概括分析,答题的时候要注意立足文本内容。本题题干问的是:作者说,走进塔里木,“我们不是为浪漫而来,也不是为觅寻海市蜃楼”,那么,作者在塔里木收获到了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作者收获的是塔里木自然环境的恶劣,石油工人的艰苦和为国的精神,同时也体现了新一代石油人的奋发向上不怕吃苦的奉献精神。‎ ‎9.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文段在文本中作用的能力。这类试题一般要从内容上的作用、情感(主题)上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等角度进行作答。例如本文第三段,从内容上突出了石油工人生活的朴实和奉献的精神。从主题上是作者歌颂塔里木石油工人的奉献精神。从结构上本段起到了过度的作用,同时也引出下文的对比,把石油工人的拼搏和下文的形形色色的负面人物进行对比,因此突出了作者对当今为国付出的石油工人的赞美之情。‎ ‎【点睛】‎ 文学类文本阅读5选2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散文)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本报酒泉10月16日电(记者余建斌、冯华)10月16日上午9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宣布:经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10月17日7时30分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 此次任务的主要目的:一是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考核验证空间站运行轨道的交会对接和载人飞船返回技术;二是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形成组合体,进行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三是开展有人参与的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科学实验、在轨维修等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10月17日01版)‎ 材料二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  北京时间10月17日7时49分,执行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2名航天员送上太空。正在印度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第一时间发来贺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刘云山在北京观看飞船发射实况。‎ 习近平在贺电中表示,欣闻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谨向全体参研参试人员和航天员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17日凌晨4时15分许,航天员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举行。范长龙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代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看望了执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 航天员们郑重表示,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沉着冷静,精心操作,圆满完成任务,请祖国和人民放心。在送行人群的鼓掌欢呼声中航天员们乘车前往发射场,进入飞船作发射前的准备。‎ 发射场上,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巍然矗立、整装待发。‎ ‎7时20分许,李克强、刘云山等来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观看飞船发射实况。‎ ‎7时30分,随着一声“点火”口令,承载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火箭,在巨大的轰鸣声中冲天而起,飞向茫茫太空。‎ ‎7时49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张又侠宣布: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挥大厅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里一片欢腾。‎ 范长龙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发来的贺电。‎ 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观看飞船发射实况的还有马凯、许其亮、杨晶、常万全等。‎ 按照计划,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轨飞行期间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2名航天员将进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并开展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目前,在轨运行30多天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进入高度约393千米的近圆对接轨道,等待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对接。‎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10月18日01版)‎ 材料三 中新社北京10月17日点综合消息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说,神舟十一号飞船的发射旨在发展中国的空间探索能力。它将在进行约两天的独立发行后,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自动交会对接。今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该空间实验室被认为是中国为建立全尺寸载人空间站所派出的前锋。这两次发射任务将引领中国进一步开展面向火星或月球的太空探索任务。‎ 埃菲社消息指出,神舟十一号飞船的发射是中国2016年航天计划的主要任务之一。它将完成中国迄今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其目的是对各种生命保障系统进行测试。此次飞行任务将为中国在2022年前后完成第一个空间站建设的计划夯实基础。‎ 英国《卫报》称,中国于2003年完成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成为继俄美之后第三个实现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此后中国又完成了一系列太空任务。中国今年4月份还宣布,计划在2020年左右发射探测和着陆巡视的火星探测器。‎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2016年10月17日报道)‎ 材料四 据日本《朝日新闻》10月18日报道,中国希望利用宇宙开发弘扬国威。中国领导人在发射后希望航天员“为建设航天强国作出新的贡献”,言语中透露出对快速推进宇宙开发、追赶美俄两大太空强国的自信。‎ 该报道中称,中国的另一个意图是,单独掌握运行空间站的高端技术实力,并将这些高端技术用于本国安全保障。除了军事层面外,经济活动也越来越离不开卫星定位系统等利用宇宙空间的技术,为了将来的国家利益,中国有着加强宇宙空间支配力的野心。‎ 对于中国的太空活动,各国绷紧了神经。美国民间团体安全世界基金会华盛顿办事处主任维多利亚认为,美国国内将中国宇宙开发视为安全威胁的看法根深蒂固。‎ 美俄欧日等使用的国际空间站只运行至2024年。假如只剩下中国的空间站,中国在宇宙开发上的存在感无疑会增加。熟悉宇宙开发的日本樱美林大学特聘教授桥本安南说,这可能会成为中国的外交牌。‎ 不过,并不都是警惕的声音。包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计划在本世纪30年代进行的载人火星探测在内,宇宙开发需要庞大的费用和技术创新,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增强。NASA局长博尔登认为:“与中国的一切合作都将使国际社会受益。”‎ ‎(摘编自“新华网”2016年10月19日报道)‎ ‎10.下列对第三、四则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关于中国载人航天飞船的新闻事实,第三则材料的描述相对清晰完整,而第四则材料的描述相对较少。‎ B. 在新闻报道的情感倾向上,第三则材料显示出比较积极的倾向,而第四则材料显示出偏于消极的倾向。‎ C. “意图”“野心”等词语表明第四则材料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而第三则材料没有主观色彩。‎ D. 分析新闻消息源,第三则材料有多个消息源,而第四则材料的消息源相对有限,前者更符合客观事实。‎ ‎11.下列对新闻的事实与背景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第一则材料以简讯的形式交代新闻事实,简明扼要而不加评论,情感倾向性不强,保证了新闻的真实性。‎ B. 第二则材料按照正常时序叙述神舟十一号发射的过程和结果,语气充满自豪之情。‎ C. ‎ 第三则材料在叙述新闻事实时,较多地提及新闻背景,更有利于本国读者了解神舟十一号发射的意义。‎ D. 第四则材料对新闻背景的关注超过了新闻事实,不仅进行了评论,而且对未来的动向进行了某种推测。‎ ‎12.阅读前三则材料后,请给每则材料拟写标题。‎ ‎【答案】‎ ‎10. C ‎ ‎11. B ‎ ‎12. ①材料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今日(或17日)七点半发射.‎ ‎②材料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③材料三:外媒热议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 ‎【解析】‎ ‎10.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对第三、四则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C,“表明第四则材料有强烈的主观色彩”错,不是材料四有主观色彩,而是日本《朝日新闻》有主观色彩。故答案选C。‎ ‎1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评价分析的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新闻的事实与背景的分析,不正确的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B,“语气充满自豪之情”无中生有,本段材料就是用平实客观的语言记述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的过程。故答案选B。‎ ‎12.本题考查的是概括新闻主要内容的能力。本题是属于给新闻拟写标题的试题,考生要注意在阅读新闻内容的时候,要抓住新闻的主要的人和事,结果是如何的,这样才能很好的给新闻拟写标题。例如本文中材料一的主要内容是:瞄准10月17日7时30分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材料二的主要内容是:北京时间10月17日7时49分,执行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2名航天员送上太空。材料三的主要内容是: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说,神舟十一号飞船的发射旨在发展中国的空间探索能力。埃菲社消息指出,神舟十一号飞船的发射是中国2016年航天计划的主要任务之一。英国《卫报》称,中国于2003‎ 年完成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成为继俄美之后第三个实现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此后中国又完成了一系列太空任。根据以上材料中的主要内容,考生即可概括性的给新闻拟写标题。‎ ‎【点睛】‎ 新闻材料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的是对文意理解的考查,考生要注意选项中常见的错误有曲解文意、枉加推断、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问题,考生要结合对文意的理解准确判断选项中的表述是否正确。总之,这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认真研读作品内容,然后将原文与选项进行认真的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完成这类试题。‎ 评卷人 得分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肯堂,字载宁,松江华亭人。天启五年进士。授浚县知县。崇祯七年,擢御史。明年春,贼陷凤阳,条上灭贼五事。俄以皇陵震惊,疏责辅臣不宜作秦越之视,帝不问。出按福建,数以平寇功受赉。还朝,言:“监司营竞纷纭,意所欲就,则保留久任;意所欲避,则易地借才。今岁燕、秦,明岁闽、粤,道路往返,动经数千,程限稽迟,多逾数月。加一番更移,辄加一番扰害。”帝是其言。十二年十月,杨嗣昌出督师。肯堂奏,帝以偏执臆见责之。‎ 十四年四月言:“流寇隳城破邑,往来纵横,如入无人之境,此督师嗣昌受事前所未有。目前大计,在先释嗣昌之权。”疏入而嗣昌已死。十二月复言:“今讨贼不可谓无人,巡抚之外更有抚治,总督之上又有督师。位号虽殊,事权无别。中枢冥冥而决,诸臣瞆瞆而任。至失地丧师,中枢纠督抚以自解,督抚又互相委以谢愆,而疆事不可问矣。”帝纳其言,下所司详议。十五年请召还建言谴谪诸臣,乃复给事中阴润、李清、刘昌,御史周一敬官。肯堂迁大理丞,旋擢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 总兵郑鸿逵拥唐王聿键入闽,与其兄南安伯芝龙及肯堂劝进,遂加太子少保、吏部尚书。曾樱至,言官请令樱掌吏部,乃令肯堂掌都察院。肯堂请出募舟师,由海道抵江南,倡义旅,而王由仙霞趋浙东,与相声援。乃加少保,给敕印,便宜从事。芝龙怀异心,阴沮之,不成行。‎ 顺治三年王败死肯堂飘泊海外六年至舟山鲁王用为东阁大学士八年大清兵乘天雾集螺头门定西侯张名振奉王航海去属肯堂城守。城中兵六千,居民万余,坚守十余日。城破,肯堂衣蟒玉南向坐,令四妾、一子妇、一女孙先死,乃从容赋诗自经。‎ ‎(《明史列传·张肯堂传》)‎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顺治三年/王败死/肯堂飘泊海外/六年/至舟山/鲁王用为东阁大学士/八年/大清兵乘天雾集/螺头门定西侯张名振奉王航海/去属肯堂城守 B. 顺治三年/王败死/肯堂飘泊海外/六年至舟山/鲁王用为东阁大学士/八年/大清兵乘天雾/集螺头门定西侯张名振/奉王航海去/属肯堂城守 C. 顺治三年/王败死/肯堂飘泊海外/六年至舟山/鲁王用为东阁大学士/八年/大清兵乘天雾/集螺头门/定西侯张名振奉王/航海去属肯堂城守 D. 顺治三年/王败死/肯堂飘泊海外/六年/至舟山/鲁王用为东阁大学士/八年/大清兵乘天雾集螺头门/定西侯张名振奉王航海去/属肯堂城守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秦越之视”即看他人的得失像秦国人看越国人的肥瘦一样,比喻他人痛痒与己无关。‎ B. 巡抚,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得名,是由中央政府派出巡视各地的大臣。‎ C. “吏部”居尚书省六部之首,长官为吏部尚书,在唐宋明清时期负责科举考试和授官。‎ D. 蟒玉,即绣有蟒蛇的长袍、饰有玉石的腰带,亦作蟒衣玉带,在文中代指官服。‎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肯堂读书仕进,受到重用。他通过科举考试中了进士,历任知县、御史和巡抚等官职,受到了重用。‎ B. 张肯堂忠于职守,敢于谏言。他多次就军事等问题向皇帝上书进言,即使受到皇帝的追责惩处,也不气馁。‎ C. 张肯堂投身战事,坚持不懈。他请求招募水军;从海路到江南以和唐王呼应,在唐王死后仍坚持作战。‎ D. 张肯堂气节刚烈,最终殉国。他率军守城十多天,在清军破城后,穿着官服让家人先死,然后写诗自尽。‎ ‎16.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崇祯七年,擢御史。明年春,贼陷凤阳,条上灭贼五事。‎ ‎(2)今岁燕、秦,明岁闽、粤,道路往返,动经数千,程限稽迟,多逾数月。‎ ‎【答案】‎ ‎13.D ‎14.C ‎15.B ‎16.‎ ‎(1)崇祯七年,他升任御史,第二年春天,贼寇攻下凤阳,他上书就消灭贼寇的事讲了五点意见。‎ ‎(2)(一个官员)今年在河北、陕西,明年调到福建、广东,在路上往返,动不动就是几千里,时限的耽误经常超过几个月。‎ ‎【解析】‎ ‎13.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断句。“顺治三年”“六年”“八年”表示时间,“东阁大学士”“定西侯张名振”等表示职务,结合句意断句。句意:顺治三年,唐王败死,肯堂漂泊海外。六年,他到舟山。待王任用他为东阁大学士。八年,大淸部队乘满天大雾的机会集结在螺头门。定西候张名振保护抒王航海离开,嘱咐肯堂防守。‎ ‎1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C项“负责科举考试”不当。‎ 点睛:吏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东汉始置吏曹,改自尚书常侍曹,魏晋以后称吏部。隋、唐、五代,列为尚书省六部之首,长官称为吏部尚书。“吏”指文职官员,多是“官吏”齐称,相等于现代的文职公务员。‎ ‎1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B项“即使受到皇帝的追责惩处”错误。‎ ‎16.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1)固定年号、官职名、地名等保留,“擢”译为升任,“陷”译为攻下,“上”译为上书。(2)“明岁”译为明年,“逾”译为超过。‎ 参考译文:‎ 张肯堂,字载宁,松江华亭人。天启五年进士。初任浚县知县。崇祯七年,他升任御史,第二年春天,贼寇攻下凤阳,他上书就消灭贼寇的事讲了五点意见。不久因为皇陵受战火威胁,让帝王担心震惊,他上书批评辅臣不应该对战事谋划疏远,悲喜不关于心,皇帝没有追究。过后他外出巡察福建, 几次因为平定贼盗的战功受到奖赏。回朝以后,他上书说:“监司胡乱钻营,花样百出,心中想让谁留在那里,就可以让他长期在那里任职;心中想让谁离开那里,就可以让他换个地方,说是借用人才。(一个官员)今年在河北、陕西,明年调到福建、广东,在路上往返,动不动就是几千里,时限的耽误经常超过几个月。官员多一次更换地方,就多一份纷扰侵害。”皇帝认为他的话是正确的。十二年十月,杨嗣昌出任督师。肯堂进奏,皇帝批评他的意见偏执、主观。‎ 十四年四月,肯堂上书说:“流寇攻城破邑,往来纵横,如入无人之境,这是督师嗣昌任职前所没有过的事。目前最好的办法是首先解除嗣昌的职权。”他的奏疏刚递进去嗣昌就死掉了。十二月肯堂又上书说:“现在讨伐贼寇不能说是没有人才,巡抚之外又有抚治,总督之上又有督师。官名虽然不同,所要办的事和他们的权限没什么差别。中枢在这里想当然地做出决策,下边的大臣在那里稀里糊涂地执行。弄到国土失陷、军队受损的时候,中枢纠举督抚来自我开脱,督抚又相互推卸责任,疆场上的战事就这样没法子办了。”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把他的奏疏交给有关部门详细讨论。十五年,肯堂请求召回那些因为提建议被贬出的大臣,朝廷就恢复了给事中阴润、李清、刘昌,御史周一敬的官职。肯堂被提拔为大理丞,不久又升任右佥都御史,外出巡抚福建去了。‎ 总兵郑鸿逵护唐王朱聿键到福建以后,与他的哥哥、南安伯郑芝龙以及肯堂劝说唐王登上皇位,肯堂就被加官太子少保、吏部尚。曾樱来后,言官奏请让曾樱掌管吏部,于是唐王让肯堂改掌都察院。肯堂请求到地方招募水军,从海路到江南,号召义师举事,请唐王从仙霞直趋浙东,与自己相互声援。唐王于是给他加官为少保,给他发了敕命、印信,由他自行见机行事。芝龙怀有二心,暗中阻挠他,肯堂未能成行。‎ 顺治三年,唐王败死,肯堂漂泊海外。六年,他到舟山。待王任用他为东阁大学士。八年,大淸部队乘满天大雾的机会集结在螺头门。定西候张名振保护抒王航海离开,嘱咐肯堂防守。城中兵力只有六千人,百姓一万多人,坚守了十多天,城被攻破后,肯堂身穿官袍朝南坐着,让四个妾、一个儿媳、一个孙女先死,然后从容不迫地写下绝命诗,上吊自杀了 评卷人 得分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扑蝴蝶 宋·赵师侠 清和时候,薰风来小院。琅玕①脱箨②,方塘荷翠毡。柳丝轻度流莺,画栋低飞乳燕。园林绿阴初遍。 ‎ 景何限?轻纱细葛,纶巾和羽扇。披襟散发,心清尘不染。一杯洗涤无余,万事消磨去远。浮名薄利休羡。‎ ‎(注)①琅玕:翠竹的美称。②箨:tuò竹笋上一片一片的皮。‎ ‎17.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 上片主要以景物描写为主,薰风来院,脱箨琅玕,方塘翠荷,清新雅致又不乏生机。‎ B. 下片主要以抒情为主,“纶巾和羽扇”化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英雄气概的赞美和向往。‎ C. “柳丝轻度流莺,画栋低飞乳燕”,句式倒装而形成的错位结构具有妙趣横生的表达效果。‎ D. “一杯洗涤无余”,形象地写出了词人的心绪在饮酒中释怀,表现了其淡泊名利的心境。‎ ‎18.结合全词,分析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答案】‎ ‎17. B ‎ ‎18. 刻画了一位雅致洒脱,心境明澈、超脱而不慕名利的词人形象。词人对所写之景的喜爱,如薰风小院,绿竹翠荷,侧面烘托出词人的情趣雅致。词人轻纱细葛、羽扇纶巾、披襟散发的装束中自有一份洒脱非凡气度。“心清尘不染”、“洗涤无余”、“万事消磨”、“浮名薄利休羡”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内心明澈、不慕名利的超脱心境。 ‎ ‎【解析】‎ ‎17.本题考查的是对诗词文本内容的理解及手法赏析的综合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考生要注意要认真研读诗词的内容,认真进行理解和分析,把自己的理解和选项进行细致的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选择题。选项B,不是用典,诗人意在表达自己的不俗装束与不凡气度。故答案选B。‎ ‎18.本题考查的是理解诗词内容概括词人形象的能力。分析诗歌的形象特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明确形象的属性,是“闺中女子”还是“戍边战士”是“落魄书生”还是“漂泊江湖的游子”等,然后分析人物的情绪是“壮志难酬”还是“寂寞无聊”等,还要分析人物的具体的行动、生活的环境等,一般为“在什么环境下的,做什么事情的内心充满什么情绪的什么形象。如此题是身处明媚春天,作者身居闲适恬淡的自然环境之中,所以形象是安闲惬意的,从诗句“浮名薄利休羡”可以看出词人是不慕名利超然洒脱的形象。‎ ‎【点睛】‎ 诗歌鉴赏的选择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总之,考生要认真研读诗句,然后将选项内容与诗句进行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了。‎ 评卷人 得分 五、情景默写 ‎19.根据情景,在横线上填写出恰当的句子。‎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 ‎(2)范仲淹有词云:“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其中关于“衡阳雁”的意象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也曾出现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寓形宇内复几时 曷不委心任去留 雁阵惊寒 声断衡阳之浦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衡阳雁的意象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也曾出现过”“《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曷”“誉”。‎ ‎【点睛】‎ 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评卷人 得分 六、语言表达 ‎20.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 ① 。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 ② 。礼和法 ③ ‎ ‎ 。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答案】示例:①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②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③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第①处结合语段内容可知,主要讲“礼”;②处结合“本和法律无异”可知,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③处结合后面内容可知,不同之处是维持规范的力量。‎ ‎21.下面一则启事,全文有五处毛病,请找出并进行修改。‎ 我公司应征网页制作人员和平面设计人员各20名。凡我市二十一至三十五周岁,身体健康,大专或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男人女人均可报名。贵公司地处市中心地带,交通方便,环境优美。待遇优厚,最低月工资七百元。路途较远的职工公司负责安排食宿。愿者请带身份证到本公司的人事科报名。经考试后即可录用。试用期三个月。‎ ‎【答案】①“应征”改为“招聘”;②“男人女人”改为“男女青年”;③“贵公司”改为“我公司”;④“考试”后添上“合格”;⑤增加“报名时间某月某日”。‎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应用文语言表达的得体和准确的能力。语言得体一般有两种,一是文体得体,即文章或话语要符合文体的要求,主要表现为要符合文体的特殊格式和语言要求,比如口语中一般不要用文言词语等。一是语体得体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场合,主要表现为用语的褒贬、谦敬词语运用的的当等。例如本题中的“应征”是指自己参加什么队伍,此处属于主客的不得体,应该改为“应聘”。“男人女人”属于口语和书面语的不得体。“贵公司”是别人称呼你的公司,此处应该改为“我公司”。“经考试后”属于语言的不够严密。最后是要加上这次应聘的时间和具体地点。‎ 评卷人 得分 七、材料作文 ‎22.根据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11月2日,重庆市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公布调查结果:48岁的乘客刘某因为坐过站而跟司机吵架,并持手机砸司机头部,司机用右手抵挡、还击,后来急打方向盘,导致车辆失控越过中心线,与对向行驶的小轿车相撞后,撞断大桥护栏坠入江中,车上人员包括一名3岁的儿童在内全部罹难。‎ 其实,除了如此极端恶性的坠江案件,许多类似的摩擦往往并不少见。就在上周一的北京,一名女乘客因坐过站后要求停车被拒,抄起整箱牛奶砸向司机,导致公交车与小轿车剐蹭,酿成险情。而在早两年,还是在重庆万州,同样因为坐过站,有乘客对公交司机大打出手,导致客车失控撞倒行道树…‎ 为何此类事件屡有发生?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明确;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答案】用法治护好公共安全方向盘 ‎11月2日,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公布调查结果。48岁的乘客刘某因为坐过站而跟司机吵架,并持手机砸司机头部,司机用右手抵挡、还击,后急打方向盘,导致车辆失控越过中心线,与对面的小车相撞后撞断大桥护栏坠入江中。‎ 随后的公共舆论场上,诸如“我们都在同一辆公交车上”的追问与反思汹涌而来。逝者已逝,生者还要继续。血淋淋的真相如果还不能换来全民警醒,如何预防下一次公交坠江事件的突如其来?从各地网友纷纷晒出不同年份、不同危害结果但相同的乘客因坐过站转而攻击司机事件,我们得承认,没有重庆万州公交坠江事件,也会有其他因公交车司机受到乘客攻击而引发的公共事故。‎ 尽管“没有谁是一座孤岛”,但从法律上讲,13名乘客肯定不是万州公交坠江事件的主要责任人。若要较真每名乘客的制止义务,恐非一篇短文所能承载。至少对于乘客中不满10岁的儿童,总不能也被强制“该出手时就出手”。据通报中的事实可知,乘客刘某和驾驶员冉某之间的互殴行为是致使车辆坠江的最直接原因。然而,两人均已在事件中遇难,这意味着关乎他们的刑事诉讼已然终结,司法机关无法再追究这两名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惨痛的教训当然不能停留在一宗无法启动的刑案上。笔者更愿看到的是这样的依法处置:近日,辽宁省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院接连宣判3起拉拽公交车司机案:3名被告人均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不等的刑罚。‎ 在这3起案件中,过程都惊人地相似,但危害后果各不相同。有的是“公交车失控并撞向路边护栏”,有的是“公交车失控与路边停放的车辆相撞”,还有的是“公交车急刹车后,车内一乘客摔倒,头部受伤”。看上去,结果好像都不严重。一个最基本的常识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典型的“行为犯”,只要嫌疑人以危险方法做了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不管有无发生侵害后果,都构成犯罪。从网友扒出的陈年旧案来看,同样是攻击正在驾驶中的司机,有的闹事者已落判,也有的被轻纵,还有的甚至都未进入过司法程序就不了了之。相较之重庆万州公交坠江事件,拉拽公交车司机被判刑的系列个案更值得我们刷爆“朋友圈”。就在昨天,重庆多部门联合召开全面加强公共交通安全稳定工作会议,其中明确“对那些无视规则、敢于碰触法律法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要依法打击、从严惩处、绝不姑息。”“对干扰、辱骂、殴打驾驶员等危害公共安全行为的报警,要第一时间出警,及时依法处理;对构成行政处罚的,坚决依法予以治安拘留等行政处罚;对构成刑事犯罪的,依法予以打击。”这样的执法司法善后,是用法治护好公共安全方向盘的必要举措。它不仅重庆需要,所有地方都应不折不扣照单执行。‎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写作的能力。此题是一篇结合现实的材料作文,考生要注意认真研读材料内容,抓住材料中主要事件进行分析和理解,所给材料中都是乘客和公交司机发生矛盾,而且事件都酿成了严重的后果,最严重的要数重庆万州公交车坠入江中15人遇难的事件。抓住了以上材料中的主要内容,考生可以根据事件的原因分析,进行审题和立意。以上材料考生可以有如下的立意:从乘客的角度:公民素质低下、为了一己之私。从司机的角度:冷静处理事务、关注生命安全、忍耐是最好的良药。从社会的角度:法律制度的约束、为公共安全保驾护航。以上都可以是考生写作立意的角度,总之,只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即可。在写作的时候要注意结合社会的现实,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挖掘,这样作文才能有深度,‎ ‎【点睛】‎ 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比如本则作文,根据材料看,作文供料的关键词有:吵架、抵挡、还击、打出手。抓住以上关键词,并能结合现实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这样就能很好的把握材料的立意。‎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