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卷·2019届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会考模拟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卷·2019届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会考模拟试题(解析版)

全*品*高*考*网, 用后离不了!‎ 湖滨中学2017-2018高二地理会考第二次模拟考 一、选择题。‎ ‎1. 下列四幅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有可能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公转轨道的近远日点和节气组合状况。图①、②地球位置为近日点,附近节气应为冬至,故②正确;图③、④地球位置为远日点,附近节气应为夏至,故③正确。B正确。‎ ‎2. 下列各风向示意图中(单位:百帕),表示南半球近地面的是( )‎ A. B. ‎ C. D. ‎ ‎【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A图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风向发生了左偏,应是南半球高空的风,故正确.B图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风向发生了右偏,应是北半球高空的风,故不符合题意.CD图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应是近地面的风,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 ‎3. 下图是北半球中高纬环流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点位于90ºN B. ②是温和湿润的气流 C. ①是西风带 D. 乙点位于30ºN ‎【答案】C ‎【解析】图示为北半球中高纬环流示意图,60°纬线处有极锋形成。锋面是倾斜面,上面是暖气团,下面是冷气团。结合箭头方向,①暖气团来自较低纬度,甲处纬度较低,甲点位于30°N,A错。乙点位于90°N,②是来自较高纬度的寒冷干燥气流,B、D错。①是北半球中纬度西风带,C对。‎ 点睛:60°纬线处有极锋形成。锋面是倾斜面,上面是暖气团,下面是冷气团。①暖气团来自较低纬度,甲处纬度较低。图示为北半球中高纬环流示意图,甲点位于30°N。乙来自高纬,位于90°N。‎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 人类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 A. C环节 B. G环节 C. F环节 D. E环节 ‎5. 对陆地水资源更新作用最大的是( )。‎ A. A、B循环 B. H、G循环 C. A、C、G、E、F循环 D. B、C、G、F循环 ‎【答案】4. D 5. C ‎【解析】‎ ‎4. 人类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地表径流,对应图中的E环节,B对。C环节是水汽输送,F环节是地下径流,G环节是大气降水,A、C、D错。‎ ‎5. 对陆地水资源更新作用最大的是海陆间大循环,主要环节是A、C、G、E、 F循环,D对,C错。A、B循环是海洋内部循环,作用小,A错。 H、 G循环是陆地内部循环,影响小,B错。‎ ‎6. 下列四幅洋流模式图,能反映北太平洋中高纬度洋流分布状况的是( )‎ A. B. C. D. ‎ ‎【答案】A ‎【解析】考查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中高纬度海区,形成逆时针大洋环流,所以以上四幅洋流模式图,结合北太平洋中高纬海陆分布轮廓,能反映北太平洋中高纬洋流分布状况的是A,故选A。‎ ‎7. 下图是某地地貌图,图中地貌名称为( )。‎ A. 三角洲 B. 沙丘 C. 冲积扇 D. 冲积平原 ‎【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图示地貌位于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冲积扇。ABD错误,故选C。‎ ‎【点睛】‎ 水在搬运过程中,因为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便沉积下来.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河流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8. 下列地貌的形成与流水堆积作用有关的是 A. 长江三峡 B. 戈壁和裸岩荒漠 C. 河口三角洲 D. 沙丘、沙垄 ‎【答案】C ‎【解析】长江三峡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戈壁和裸岩荒漠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 ;河口三角洲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沙丘、沙垄是风力的堆积作用形成的。所以ABD错误,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主要通过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改变地表形态。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9. 关于图示地区城市等级,服务功能和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昆山的城市等级比常州高 B. 无锡的服务范围比镇江大 C. 宁波的服务功能比杭州齐全 D. 小城市数量最少 ‎10. 图示地区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①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现象 ②改变局部大气环流,使降水减少 ③城市建筑物面积扩大增加了生物的多样性 ④城市建设使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9. B 10. C ‎【解析】‎ ‎9. 本题较简单,考查城市等级,服务功能,服务范围等内容。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数量越少。只要认真读图,比较一下就能得出正确结论。所以选B。‎ ‎10.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使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城市降水及水的运动状况,出现热岛效应,影响土地质量。ABD错误,故选C。‎ ‎【点睛】‎ 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数量越少。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使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城市降水及水的运动状况,出现热岛效应,影响土地质量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下图是城市风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 如果要在图中布局火电厂,为了减少城市风对市区的空气污染,工厂应该选择在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12. 根据城市风的原理,今后城市造林的重点应该在 A. 市区 B. 郊区 C. 市中心 D. 农村 ‎13. 假若该地位于上海市,图中剖面为东西方向,乙点测到城市热岛环流产生的风向为 A. 东南 B. 西南 C. 西北 D. 东北 ‎【答案】11. C 12. B 13. C ‎【解析】‎ ‎11. 本题考查城市热岛环流。火电厂对大气有污染,应布局在城市热岛环流之外,丙位于城市热岛效应环流之外。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12. 根据城市风的原理,今后城市造林的重点应该在城市热岛环流之内,郊区种植树木可有效对城市起净化作用。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13. 乙风向由东向西吹,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成东南风。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4. 图中所本地区最有可能为商业街的是()。‎ A. a B. b C. C D. d ‎15. a、 b、 c、 d四地按商业网点经济效益的高低排序,正确的是()。‎ A. a>b>C>d B. b>a>d>C C. d>c>a>b D. b>c>d>a ‎【答案】14. B 15. D ‎【解析】试题分析:‎ ‎14. 商业街的布局原则是市场最优原则,分布在城市的几何中心。还有一个是交通最优原则,分布在城市环路或高速公路出口处。读图,a 、b位于山地、丘陵地区,交通不便,不可能成为商业街,A、B错。c 地位于公路沿线,但不是高速公路出口,离城市远,市场小,C错。d位于城市几何中心,交通便利,最可能发展为城市,D对。‎ ‎15. 读图,根据四地的交通通达度和消费市场分析,a位于山区,效益最低。B位于丘陵地带,效益略低。C交通较便利,效益较好。d位于市中心,市场广阔,效益最高。所以高低排序正确的是d>c>b>a,C对。‎ 考点:商业街的布局原则,商业网点分布与效益差异。‎ 深圳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兴建产业园吸引企业入驻;第二阶段:原有产业逐步置换为高端产业。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6. 各企业集聚在第一代产业园区的主要原因是( )。‎ A. 共用基础设施 B. 加强相互竞争 C. 靠近原料产地 D. 获取邻厂信息 ‎17. 从第一代产业园区发展到第二代产业园区,当地逐渐失去的优势是( )。‎ A. 管理经验 B. 资金 C. 科技 D. 廉价劳动力 ‎【答案】16. A 17. D ‎【解析】试题分析:‎ ‎16. 工业集聚的原因是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所以A正确。‎ ‎17. 从第一代产业园区发展到第二代产业园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工人工资提高,当地逐渐失去的优势是廉价劳动力。‎ 考点:工业区位因素 ‎18. 下图是工业区位选择模式图,其中线段长短表示影响程度大小。下列情况与甲、乙、丙、丁四图相符的是 A. 甘蔗制糖、制鞋、微电子、啤酒 B. 甘蔗制糖、微电子、制鞋、啤酒 C. 甘蔗制糖、制鞋、啤酒、微电子 D. 甘蔗制糖、啤酒、微电子、制鞋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四种工业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原料、技术、劳动力和市场,分别属于上述四种导向型工业,对应B选项。‎ 考点:工业区位因素 ‎19. 影响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 ①海南岛的橡胶生产②北京郊区的乳畜业③江南丘陵的茶④吐鲁番盆地的瓜果生产 A. ①热量②水源③市场④交通 B. ①热量②市场③土壤④光照 C. ①土壤②政策③科技④市场 D. ①地形②市场③水源④热量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区位。①橡胶为热带作物,种植在海南影响因素是热量;②乳畜业的经济效益较高,且不便于远距离运输,故分布在城市的郊区,市场广阔;③茶树种植在南方酸性土壤;④吐鲁番盆地气候干旱,降水少,但光照强,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故选B项。‎ 下图是四种运输方式的距离与运价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 图中的A、B、C、D四条曲线分别代表( )‎ A. 铁路、管道、公路、空运 B. 公路、铁路、空运、管道 C. 空运、海运、公路、管道 D. 水运、铁路、公路、空运 ‎21. 从大庆运输5万吨原油到福建泉州的炼油厂,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 A. 铁路、海运 B. 管道、海运 C. 管道、铁路 D. 铁路、公路 ‎【答案】20. D 21. B ‎【解析】‎ ‎20. 由图可知a运价较低且随距离增加运价变化最小,应是水运;c短途运输价格最低,而随运输距离加大,运价上升,应为公路运输;d运价最高是航空运输;b为铁路运输。ABC错误,故选D。‎ ‎21. 从大庆运输5万吨原油到福建泉州的炼油厂,从大庆到大连用管道运输,从大连到福建泉州用油轮运输。所以ACD错误,故选B。‎ 下图为某国统计的交通工具运行目的比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2. 图中两条曲线可能是( )‎ A. 实线是上、下班交通,虚线是购物交通 B. 实线是购物交通,虚线是上、下班交通 C. 实线是货物交通,虚线是购物交通 D. 实线是购物交通,虚线是货物交通 ‎23. 为解决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 大力发展私人汽车 B.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C. 限制汽车发展,鼓励自行车使用 D. 建设市内铁路网 ‎【答案】22. A 23. B ‎【解析】试题分析:‎ ‎22. 。实线峰值出现在6时和18 时前后,应为上下班交通;虚线出现在中午12前后,并且午夜后出现缺失,应为购物曲线。每天上午7点,下午6点一般是上下班高峰期,故实线表示的是上下班交通;中午及下午是购物高峰。‎ ‎23.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措施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交通运输。‎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图。解答本题学生还需明确:鼓励私人买车,会增加城市道路上的车流量,从而给城市交通带来更大压力;发展高层建筑,也会带来更多的人流、车流,增加城市交通负担;限制汽车发展,鼓励自行车使用,这种说法太过于绝对;建设市内铁路网,成本高,存在噪声污染,且不可行,因为铁路适合中长距离的交通运输。‎ 下图是某城市建成区现状示意图和该城市3个年份建成区扩展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 ‎24. 据图判断,该城市的空间扩展方向主要是()‎ A. 南北方向 B. 东西方向 C. 东北一西南方向 D. 西北一东南方向 ‎25. 影响该城市空间扩展方向的最主要因素是()‎ A. 铁路 B. 高速公路 C. 风向 D. 河流 ‎26. 图中适合在甲地布局的工厂是()‎ A. 化工厂 B. 电镀厂 C. 自来水厂 D. 有色金属冶炼厂 ‎【答案】24. C 25. D 26. C ‎【解析】‎ ‎24. 由图例可以看出北方处于正上方,所以看城市分布规律可以看出是东北-西南方向,ABD错误,故选C。‎ ‎25. 由图可以看出该城市依河而建,主要是沿河流分布。所以影响该城市空间扩展方向的最主要因素是河流。ABC错误,D。‎ ‎26. 由河流箭头可以看出甲地位于河流上游,所以不应建设污染性质的产业,而自来水厂要求有清洁的水源,因此甲地布局自来水厂是好的选择。ABD错误,故选C。‎ 珠江三角洲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桑蚕和蔗糖基地,但这些已成为历史。传统的“桑基鱼塘” 变成“杂基鱼塘”,基面改种象草或蔬菜、花卉、水果,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特种禽畜渔业养殖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7. 珠江下角洲的基塘生产属于( )‎ A. 季风水田农业 B. 乳畜业 C. 混合农业 D. 商品谷物农业 ‎28. 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转向“杂基鱼塘”,这种变化主要是( )‎ A. 农业技术改进 B. 劳动力的转移 C. 市场需求的变化 D. 自然条件改变 ‎【答案】27. C 28. C ‎【解析】‎ ‎27.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是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结合,是混合农业类型。选C正确。‎ ‎28. 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转向“杂基鱼塘”,这种变化主要是市场需求变化了,而导致生产类型的变化。选C正确。‎ ‎【点晴】‎ 混合农业是种植业和养殖业兼备的农业生产模式,珠三角的基塘农业是混合农业模式;传统的“桑基鱼塘”转向“杂基鱼塘”,主要是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对农产品的需求发生了变化。‎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9. 甲图中①至③不同工厂之间的关系属于()‎ A. 技术联系 B. 空间利用上的联系 C. 信息联系 D. 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30. 乙图表示()。‎ ‎ ①工业的集聚②工业的分散③工业的信息联系④工业的地域联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1. 从乙图所示的工业联系看,属于这种联系的工厂可能是()‎ A. 食品厂 B. 纺织厂 C. 木材厂 D. 汽车厂 ‎【答案】29. D 30. D 31. C ‎【解析】‎ ‎29. 根据图示可知,图中①至③不同工厂之间,上一个工厂的产品是下一个工厂的原料,属于工序上的生产协作联系,ABC错误,D。‎ ‎30. 根据图示可知,乙图零部件厂的布局到不同的国家,所以该图表示工业的分散和工业的地域联系。ABC错误,D。‎ ‎31. 汽车厂的生产可能出现分散布局,到全球各个国家寻求最优区位。所以汽车厂属于这种联系。ABD错误,故选C。‎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某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持续推进。下图为该区域工业发展、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2.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该区域工业增加值增长缓慢,可能原因是 ‎①工业基础薄弱 ②矿产资源贫乏 ③劳动力缺乏 ④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较低 ⑤外商出于风险考虑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33.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10年间,该区域工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发展的特点是 A. 工业快速增长,生态环境保持良性发展 B. 生态环境变化和缓 C. 工业快速增长,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D. 工业稳步增长 ‎【答案】32. D 33. C ‎【解析】‎ ‎33. 读图可知,80年代后期开始10年,大致从1985年到1995年期间,该区域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同时生态环境污染超过自然环境容量,环境迅速恶化,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北京时间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并传回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34. 月球属于 A. 恒星 B. 行星 C. 彗星 D. 卫星 ‎35. 拍摄图像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遥感技术(RS) B. 地理信息系统(GIS)‎ C. 全球定位系统(GPS) D. 数字地球 ‎【答案】34. D 35. A ‎【解析】‎ ‎34. 本题考查天体系统。月球和地球构成地月系,月球属于地月系中的一员,所以属于地球的卫星。ABC错误,D正确。‎ ‎35. 拍摄图像,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技术,所谓遥感(RS),是人们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遥感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自然灾害预测等领域。BCD错误,A正确。‎ ‎【点睛】‎ 月球属于地月系中的一员,所以属于地球的卫星。所谓遥感(RS),是人们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遥感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自然灾害预测等领域。‎ ‎36. 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现象是 A. 潮汐 B. 极昼极夜 C. 大气中CO2含量增多 D. “磁暴”和“极光”‎ ‎【答案】D ‎【解析】潮汐是天体引力造成的,A错;极昼极夜地球运动形成的,B错;大气中CO2含量增多是燃料燃烧形成的,C错;“磁暴”和“极光”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D对。‎ ‎37. 下图是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C ‎【解析】地面通过吸收太阳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通过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使大气增温,故大气温度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而图中得知,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太阳辐射中到达地面的可见光部分,④为大气逆辐射,③为地面辐射.故即为③辐射。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点睛】‎ 此图为大气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原理示意图.过程为:因为大气层中的水汽、尘埃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大部分太阳辐射能直接到达地表.地表在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后,不断增温的同时释放长波辐射.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近地面大气增温后释放的长波辐射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得近地面大气层始终保持有一定的温度,因而具有保温作用.得知,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太阳辐射中到达地面的可见光部分,④为大气逆辐射,③为地面辐射。‎ ‎ ‎ 下图是某海区海水表层等温线及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38. 图中洋流所属半球及性质是 A. 北半球 暖流 B. 北半球 寒流 C. 南半球 暖流 D. 南半球 寒流 ‎39. 该洋流对大陆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A. 降温减湿 B. 增温增湿 C. 增温减湿 D. 降温增湿 ‎【答案】38. A 39. B ‎【解析】‎ ‎38. 本题考查 的主要知识点为洋流。据图观察可知,图示等温线越往北,水温越低,所以在北半球,洋流从水温高流向水温低,属于暖流。故A正确。‎ ‎39. 本题考查洋流的作用。暖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所以该洋流对大陆沿岸气候的影响是增温增湿的作用。故B正确。‎ 下图是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40. 与华山成因相吻合的地质构造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1. 利于储存石油、天然气的地质构造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40. A 41. C ‎【解析】‎ ‎.................................‎ ‎41. 由于背斜岩层向上拱起,且油、气的密度比水小,所以背斜常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与之相对,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ABD错误,C正确。‎ ‎ ‎ 下图是中国轮廊图,回答下列问题。‎ ‎42. 从①到②自然景观和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现象 ‎43. 从①到②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 A. 水分 B. 热量 C. 海拔 D. 洋流 ‎【答案】42. A 43. B ‎【解析】‎ ‎42. 根据图示可知,从①到②是从低纬向高纬的变化,所以该自然景观和自然带的变化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CD错误,A正确。‎ ‎43. 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量减少,所以 ‎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ACD错误,故选B。‎ ‎44. 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为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灾害 B. 气候 C. 经济 D. 资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二战之后,二战后,受经济因素、交通条件的影响,故流动人口增多,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故只有C项正确。‎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下图是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45. ③阶段人口增长模式是 A. 原始型 B. 传统型 C. 过渡型 D. 现代型 ‎46. 非洲某原始部落处干①阶段时环境人口容量小,其主要原因是 A. 人口政策控制 B. 文化水平高 C. 消费水平高 D. 科技水平低 ‎【答案】45. D 46. D ‎【解析】‎ ‎45. 根据图片可知,③阶段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导致自然增长率也低,属于“低-低-低”模式,即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46. 本题考查人口增长模式和人口数量的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 ‎①阶段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而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属于“高-高-低”的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这主要是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导致的,非洲原始部落科技水平落后,改造自然的能力弱,因此在该阶段环境人口容量小。‎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2015年12月,福建省高速公路实现了县县通,通车里程达5001.6千米,公路密度达到发 达国家水平(公路密度是指每万平方千米的公路里程)。图7是福建省高速公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7. 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 )‎ A. 地形复杂 B. 冻土广布 C. 沼泽众多 D. 气候差异 ‎48. 福建省拟规划建设的高速公路( )‎ A. 只是加强沿海的交通 B. 可增加高速公路的密度 C. 加大铁路运输的压力 D. 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率 ‎【答案】47. A 48. B ‎【解析】‎ ‎47. 本题考查影响交通建设限制性因素。福建省位于东南丘陵,境内峰岭耸峙,丘陵连绵,河谷、盆地穿插其间,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故导致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沿途多山地丘陵,地形复杂,A正确;该地区纬度低,没有冻土存在,B错误;该地无沼泽分布,C错误;省内气候差异小,D错误。故选A。‎ ‎48. 本题考查福建省拟规划建设的高速公路的影响。读图,福建省拟规划建设的高速公路,既加强沿海的交通,又加强了省内区域的联系,A错误;公路密度是指每百平方千米的公路里程,福建省拟规划建设的高速公路可增加高速公路的密度,B正确;福建省拟规划建设的高速公路,会减轻铁路运输的客运压力,C错误;福建省拟规划建设的高速公路可能会占用耕地作为交通用地,不利于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率,D错误。故选B。 ‎ ‎49.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中,高速公路运输突出的优点是( )‎ A. 耗能少 B. 运量大 C. 周转速度快 D. 成本低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可以从门口到门口,价格适中,适合短距离运输。ABD错误,C正确。‎ ‎50. 汽车导航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 遥感技术 B. 全球定位系统 C. 地理信息系统 D. 数字地球 ‎【答案】B ‎【解析】车载导航仪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全球定位系统,该系统包括三大部分:空间部分、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信号接收机。ACD错误,B正确。‎ 二、非选择题 ‎51. 下图是以某极点为中心的太阳俯视图,图中外国为赤道,图示时刻为北京时间18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极点为 (填“南”或“北”)极点,PB为 (填“晨”或“昏”)线。‎ ‎(2)图示时刻南半球的节气是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纬度 ,经度 )‎ ‎(3)A、B、D三地比较,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关系是 。‎ ‎(4)若一物体没纬线从D向F作水平运动,则物体将向 (填“南”或“北”)发生偏转。‎ ‎【答案】(1)南 昏 (2)冬至,23026N,300E ( 3)B>D> A (4)南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考查太阳俯视图,难度较大,要求学生具有一定读图能力。‎ ‎(1)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读图可知,图中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说明是南半球,图中为南极点.;顺着地球自转方向PB线是由昼半球到夜半球,所以是昏线。 (2)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为南半球;南极圈内为极夜,说明太阳照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节气;图中经度差是30°,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度数增大是东经度,平分昼半球中间的经度是30°E,所以此时太阳照射23°26'N,30°E。‎ ‎(3)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余都相等,所以A、B、D三地的球自转角速度均相等;由于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图中B位于赤道,D位于23°26'S,A位于45°S,所以三地自转线速度是B>D>A.‎ ‎(4)该图地球自转方向城顺时针为南半球,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所以从D向F作水平运动,则物体将向南偏转。‎ ‎52. 下图是我国南部沿海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问题。‎ ‎(1)a的数值是 百帕,图示天气系统是 (填“气旋”或“反气旋”)。‎ ‎(2)此时甲地的风向是 风,乙地风力比甲地大的原因是 。‎ ‎(3)北半球夏秋季节,在该天气系统控制下,常出现 天气。‎ ‎【答案】(1)995 气旋 ‎(2)偏南(或东南) 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3)狂风暴雨(或台风、阴雨)‎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考查天气系统的判断和判断风向等。‎ ‎(1)根据图示可知,图中等压距是5,所以a的数值是995百帕,该气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为气旋系统。‎ ‎(2)判断近地面风向的方法: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和等压线垂直,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根据此方法判断,此时甲地的风向是 东南风,乙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比甲地大。 。‎ ‎(3)气旋控制,气流上升,出现阴雨天气。所以北半球夏秋季节,我国南部沿海在该天气系统控制下,常出现 狂风暴雨天气。‎ ‎53. 下图是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②的气候类型是 ____________,自然景观①→②→③→④的变化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③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这在北半球的______(填“高”或“中”或“低”)纬度比较明显。‎ ‎(3)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 (A:①→②→③→④ , B: ④→⑤→⑥)的__变化,产生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 ‎(4)福建省可能在上图的 (填代号)的自然带范围内。‎ ‎【答案】(1)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量(太阳辐射)在各纬度分布不均 (2)由沿海向内陆水分条件的变化 中 (3)A 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逐渐递减 (4)②‎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 ‎(1)根据图中的地点的位置分析,②在大陆东岸,在亚热带附近,因此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景观①→②→③→④的变化,纬度不同,因此热量就不同,所以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热量的差异,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 (2)图中③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根据图中的位置分析,是由于水分条件的不同造成的差异.这个体现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在北半球中纬度最为显著. (3)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形成基础是水分和热量状况,影响因素是海拔高低,分异规律是垂直方向更替,其中在中低纬度高海拔山地最为显著.关于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中,一般山地的迎风坡自然带的分布界线偏高(迎风坡上水分和热量丰富),而雪线则是在迎风坡低(因为在迎风坡上降水多).一般山区的垂直自然带的多少与纬度和海拔有关.山体的纬度越低,海拔越高,自然带越丰富.因此山脉的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所以是A. (4)结合图中的各个地点,判断自然带的类型.图中的①②③④的自然带是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点睛】 (1)此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热量的差异,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分异规律是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其中在低纬度和高纬度最为显著 ‎(2)此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是水分的差异,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分异规律是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其中在北半球中纬度最为显著.具体表现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 (3)此题考查山地的垂直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形成基础是水分和热量状况,影响因素是海拔高低,分异规律是垂直方向更替,其中在中低纬度高海拔山地最为显著.‎ ‎(4)此题考查自然带.热带雨林带分布于赤道带的湿润大陆地区和岛屿上,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东南亚的岛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分布在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如我国的长江流域、日本的南部和美国的东南部、澳大利亚的东南部、非洲东南部以及南美洲的东南部.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又称夏绿阔叶林带,主要分布于温带大陆的东部和西部(中部是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亚洲东部的夏绿林,包括我国东北和华北、日本群岛、朝鲜半岛、苏联的堪察加半岛和萨哈林岛等地区,北美洲夏绿林分布在五大湖以南,直到阿巴拉契亚山脉、密西西比河流域和大西洋沿岸低地,以及西欧地区.亚寒带针叶林带,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大陆中、高纬度地区,约在北纬50°~70°之间,如亚欧大陆北部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呈宽阔的带状东西伸展.结合图中的各个地点,判断自然带的类型.‎ ‎54.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湖泊及周围生态农业经济区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该农业经济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单项选择)‎ A.地形 B.气候 C.行政区 D.人口密度 ‎(2)将三个生态农业经济区域与其经济发展方向用直线连接。‎ I区域 水产业为主 Ⅱ区域 种植业为主 Ⅲ区域 立体农业 ‎(3)说出Ⅲ区域实施退田还湖(湿地)的环境效益。(至少回答两点)‎ ‎【答案】(1)A ‎(2)I区域一种植业为主Ⅱ区域—立体农业Ⅲ区域一水产业为主 ‎(3)净化水质,保护水源;调节径流,减少洪涝;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保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改善气候。(以上任答两点得2分,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酌情给分)‎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考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1) 图中Ⅰ区为平原,规划为农业区;Ⅱ区为山地,规划为山区农业区;Ⅲ区为湖泊区,规划为渔业区;规划的主要依据是地形;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状况,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故选:A.‎ ‎ (2) 图中Ⅰ区为平原,以种植业为主;Ⅱ区为山地,以立体农业为主;Ⅲ区为湖泊区, 水产业为主。‎ ‎ (3)湖泊施退田还湖可以净化水质,保护水源;调节径流,减少洪涝;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保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改善气候。‎ ‎【点睛】‎ 农业的发展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因素共同影响下形成,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等,其中自然地理条件是影响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55. 下图是西欧某地城市、居民点及公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该地区 A、B两城市之间建有两条公路,分别是国道和地方性道路,据公路建设一般性原则判断:国道是 ,地方性道路是 ‎ ‎,判断的理由是 ,‎ ‎(2)该地区计划在 A和 C城市之间建设一条新的地方性公路,现有 Ⅰ、Ⅱ、Ⅲ三种方案 (如图所示),分别说出它们的优缺点。‎ ‎(3)为完善该地区公路网,你认为在 和 城市之间应再建设一条公路。(填字母)‎ ‎【答案】(1)① ② 国道以直达运输为主,适当兼顾沿线重要经济点,多选择弯曲较小的线路;而地方性公路以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和居民出行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各居民点、车站等 ‎ ‎(2)Ⅰ方案沿线地形平坦,并连接了F居民点,但线路稍长;Ⅱ方案路线最短,但沿线地形复杂,施工困难;Ⅲ方案不通过重要居民点,且沿线有沼泽地,投资较大。‎ ‎(3)C B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以某地区聚落及公路分布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公路选线的原则等知识。‎ ‎(1)公路、航道的建设同样受社会、经济、技术、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国道和地方性公路由于性质和作用不同,选线的原则及线路形状也不同。‎ ‎(2)关于地方性道路的三种选线方案,应在通过居民点以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和居民出行需要且交通量最大、线路最短和技术难度最低、占用耕地最少等方面寻求平衡,综合考虑I方案较合理。‎ ‎(3)由示意图提供的信息可知,该区交通网中B、C之间明显缺乏直达公路 ‎56. 红水河是我国水电开发、防洪、航运、旅游规划中的重点河流。全河段已建设了十个梯级电站,并将电力资源送往广东等地区,这对促进电力联网、能源化优化配置、满足电力增长的需要、优化华南地区电力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图中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红水河梯级开发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1)红水河水量丰富、落差大,因此 能源资源丰富 ‎(2)说出红水河综合开发的效益。(至少回答3点)‎ ‎(3)简述西电东送对广东地区发展的有利影响。(至少回答3点)‎ ‎【答案】(1)水能 ‎(2)发电;防洪;旅游;养殖;航运;灌溉等 ‎(3)缓解广东电力紧张的局面;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以红水河为例,考查水能开发的条件和河流综合开发的效益。‎ ‎(1)本题考查开发水能的条件。河流水量越丰富、落差大,水能越丰富。红水河水量丰富、落差大,因此水能丰富。‎ ‎(2)本题考查河流综合开发的效益河流综合开发的效益可以从发电;防洪;旅游;养殖;航运;灌溉等方面分析。‎ ‎(3)西电东送对广东地区发展的有利影响可以从缓解广东电力紧张的局面;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保 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分析。‎ ‎57. 下图是澳大利亚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A农业地域类型是 ,其主要农产品是 ,其生产结构和经营方式的特点是 。‎ ‎(2)B农业地域类型是 ,其发展该农业地域类型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 。‎ ‎⑶分析A农业地域类型的发展条件。‎ ‎【答案】(1)混合农业 小麦、羊毛 家庭农场经营,农场规模大,农场生产的机械化水平高 ‎ ‎(2)大牧场放牧业 地势平坦,草原广布,地下水丰富,天敌少 ‎ ‎(3)有利:气候暖湿、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灌溉条件较好、地广人稀、机械化商业化程度较高等;不利:降水较少 ‎【解析】(1)读图可知,A位于澳大利亚的地中海气候区,A农业地域类型是混合农业,其主要农产品是小麦和羊毛,畜牧业与种植业相结合,采用家庭大农场经营方式。‎ ‎(2)B地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草场资源丰富,因而B农业地域类型是大牧场放牧业,该地区地广人稀,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下水丰富。‎ ‎(3)分析A农业地域类型的发展条件需要从有利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分析,有利条件主要是灌溉、地形、土壤、气候、机械化和政策,不利条件主要是由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雨热不同期,导致农业发展水资源不足。‎ ‎ ‎ ‎58. 下图是我国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工程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新疆轮南油气田,冬至 市。‎ ‎(2)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相济,资源共享。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水平较低,能源输出有利于区域发展,而东部地区经济 ,对能源的需求量 ,能源的输入有利于区域发展。‎ ‎(3)说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对珠江三角洲发展的有利影响。(至少回答三点)‎ ‎【答案】(1)上海 ‎(2)发达(或水平较高) 大 ‎(3)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改善大气质量。‎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考查西气东输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1)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新疆轮南油气田,冬至上海市。‎ ‎(2)我国东部地区经济水平较高,对能源的需求量大,能源的输入有利于区域发展。‎ ‎(3)本题考查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对珠江三角洲发展的有利影响。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改善大气质量。‎ ‎【点睛】‎ 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新疆轮南油气田,冬至上海市。我国东部地区经济水平较高,对能源的需求量大,能源的输入有利于区域发展。‎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