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高二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高二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月考二试卷 高二地理 一、选择题 下图为某企业空间转移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 ‎ ‎1.该企业可能为(  )‎ A.技术导向型企业 B.劳动力导向型企业 C.原料导向型企业 D.动力导向型企业 ‎2.关于该企业空间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国为发达国家,乙国为发展中国家 B.该类型企业的转移可能会导致乙国劳动力流向甲国 C.当企业处于②阶段时,甲国吸引该企业转入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原料和技术 D.当企业处于③阶段时,该企业产品一般处于产品生命周期曲线的衰退期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图1),回答3-6题。‎ ‎3.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 A. 煤炭、天然气和水电 ‎ B. 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C. 天然气、石油和水电 D.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4.“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A.地形类型 B.人口分布 C.城市分布 D.交通线路 ‎5.“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①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 ②有利于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 ‎③不利于西部农业的发展,降低土壤肥力 ④减轻东部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 ‎⑤“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酸雨会增多 ‎ ‎⑥“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相关产业拉动,经济优势进一步发展 A. ‎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④⑥‎ ‎6.下列不属于我国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工程的是 A.西气东输  B.南水北调   C.西电东送   D.南煤北运 如下图为“四国产业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人均国民收入最高的国家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下列产业转移方向最可能的是(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甲 读“中缅油气管线示意图”,回答9~10题。‎ ‎9.中缅油气管线在施工过程中的最大限制性因素是(  )‎ A.地形、地质构造复杂 B.资金短缺 C.技术力量不足 D.多年冻土的存在 ‎10.中缅油气管线的修建(  )‎ A.是为了开发缅甸的石油资源 B.有利于提高中国能源安全 C.是为了促进沿线少数民族脱贫 D..城市群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内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 下图示意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产业链分工体系。完成11~12题。‎ ‎11.城市群中,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处于产业链中的位置是 (  )‎ A.①⑤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2.产业分工处于产业链上③位置的城市,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  )‎ A.产品需求量大 B.交通便利 C.劳动力充足 D.土地租金低 ‎13.下列产业部门中,目前最适宜由中国向丁周边地区转移的是(  )‎ A.汽车制造 B.精钢锻造 C.软件开发 D.服装制造 ‎14.产业转移可以大力促进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有①②③三个地区,其产业都是在产业转移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下图为目前这三个地区的产业投入比重。回答下题。‎ 产业转移的正确顺序是 A.③地→②地→①地 B.③地→①地→②地 C.①地→②地→③地 D.②地→①地→③地 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读图完成15~16题。‎ ‎15.保定在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具有的突出优势条件是(  )‎ A.科技力量雄厚 B.距离北京、天津和石家庄较近,交通便捷 C.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丰富 D.市场广阔 ‎16.保定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 ‎①建设产业转移基地 ②为大力发展重化工业腾出足够的空间 ③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④快速推动城市化,为产业转入储备足够的劳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从丹江口调水顺利进京、津(如图所示)。完成17、18题。‎ ‎17.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调水的有利条件包括(  )]‎ ‎①地势总体上南高北低,可以利用地势自流 ②冰川融化量大,水源充足 ‎③经济发展规模小,水质没有任何污染 ④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水资源丰富 A.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8.根据调水规划,7、8月份调水量相对较小,原因是(  )‎ ‎①江淮地区伏旱 ②江淮地区梅雨 ③华北地区春旱 ④华北地区夏涝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世纪以来,珠三角经济区产业竞争优势逐渐丧失,面临产业结构调整的巨大压力,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正不断承接珠三角经济区的产业转移。读北部湾经济区和珠三角经济区示意图,回答19~20题。‎ ‎19.21世纪以来,珠三角经济区产业竞争优势逐渐丧失,主要体现在(  )‎ ‎①外向型经济比重大大降低 ②科技优势较长三角不明显 ‎③国家政策优势不再明显 ④轻工业实力大大减弱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承接珠三角经济区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为(  )‎ A.毗邻港澳,地理位置优越 B.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发达 C.劳动力成本和土地价格低 D.地形和气候条件比较适宜 读甲、乙两地某类企业2014年单位产品成本构成图(单位:元),产品市场价格均为102元。回答21、22题。‎ ‎[]‎ ‎21.该类企业从甲地迁往乙地的主导因素是(  )‎ A.技术 B.原料 C.市场 D.劳动力价格 ‎22.该类企业转移到乙地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①甲地产业结构升级 ②甲地大量失业 ③乙地产业结构调整 ④促进乙地城市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下图为我国三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据此完成23~24题。‎ ‎23 关于①资源调配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过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B.穿越两类陆地自然带 C.目标市场位于海南 D.资源主要来自我国新疆和中亚 ‎24. ②资源调配线路建设的不利条件是(  )‎ A. 受地势影响抽水北送 B. 污染严重,水质差 C. 开挖新河道,建设成本高 D. 加大海河的防洪压力 下图示意某电子产业转移路径。读图,完成25、26题。‎ ‎25.影响该电子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 A.科技人才 B.交通和市场 C.政策和环境 D.劳动力价格 ‎26.对贵阳市等接受该产业转移地区的主要影响是 (  )‎ A.第一产业比重上升 B.缩短产业升级时间 C.人地矛盾减弱,环境改善 D.劳动力就业机会减少 二、 综合题 ‎27.读南水北调和西电东送工程示意图,回答问题。(30分)‎ ‎(1)与南水北调东线相比,中线方案建设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投入使用后,哪些地区可能产生土壤次生盐碱化现象?试分析其产生过程。‎ ‎(3)在调出区和调入区中任选其一,说明西电东送对区域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 ‎28.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道走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西气东输工程最有利于解决我国的资源问题是:(  )‎ A.水资源紧张 B.资源浪费严重 C.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协调 D.石油紧缺 (2) 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西起轮南气田,它位于图中A所表示的_____________自治区,东到B所表示的___________, 途经过C处的____________盆地、D处的____________盆地与陕甘宁等的天然气田,为西气东输提供了丰富的气源。‎ ‎(3)进一步开发天然气,对西部地区开发的主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产生什么影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9.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分析图示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2)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率先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原因何在?‎ ‎(3)在右图所示区域内,香港以自由贸易(转口贸易)和金融服务而成为举世闻名的“自由港”;广州和珠海等地则以制造加工业而闻名。分析该地区的产业分布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30.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把新疆建成依托内地、面向中亚乃至欧洲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加工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 材料二 浙江省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大省,长期以来,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还远销美国和欧盟,产业整体效益水平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近年来由于生产环境的变化,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浙江纺织服装业开始实施向中西部转移的策略。‎ 材料三 浙江纺织服装业向新疆转移示意图。‎ ‎ (1)从产品生产成本角度,说出新疆承接浙江纺织服装生产加工企业的有利条件。‎ ‎(2)分析浙江将纺织服装产品的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等部门保留在原地的原因。‎ ‎(3)分别说出产业转移对新疆、浙江两省区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 高二地理月考二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5.BDACD 6-10 DDDAB 11-15 ADDCB 16-20 CDBBC 21-26 DCDADB 二.综合题:共48分 ‎27题:共10分 ‎(1)略3分 ‎(2)略3分 ‎(3)略4分 ‎28题共12分 ‎(1) C (2分) ‎ ‎ (2)新疆维吾尔 上海市 塔里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4分)‎ ‎(3)加快西部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吸收和积累资金带动西部经济发展。(3分)‎ ‎(4)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的消费结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3分)‎ ‎29题.共13分 ‎(1)图示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水热条件非常优越,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到三熟,珠江水系水网密布,且降水丰沛;三角洲有利的地形条件和比较肥沃的土壤条件;该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5分)‎ ‎(2)地理位置上毗邻港澳,具有对外交往的传统。(3分)‎ ‎(3)香港以第三产业闻名,广州、珠海等地以第二产业闻名,可优势互补,相互促进。香港拥有充足的资本和完善的市场机制,可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和空间,如人力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等。(5分)‎ ‎30题 共13分 ‎(1)接近原料产区(或原料丰富);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低。(3分)‎ ‎(2)接近东部科技发达区,人才聚集;具有稳定的消费市场(或原有的销售渠道好,或消费市场广阔);易于获取市场信息。(4分)‎ ‎(3)对新疆: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对浙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速了经济发展。(6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