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2-07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9届江西省九江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2017)
九江一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历史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人、审题人:高二备课组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素菜在我国历史悠久,但成为一个菜系,则是在汉代以后。《齐民要术》中有素食专辑,宋代则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素食专著。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发展滞后 B.新的思想因素 C.专制统治干涉 D.商品经济推动 2、《唐会要》记载:“诸坊市街曲,有侵街打墙,接檐造舍等,先处分,一切不许,并令拆毁。……如有犯者,科为敕罪,兼须重罚。”《唐律疏议》载:“其坊正、市令非时开闭坊、市门者,徙一年。”由此可以推断唐朝( ) A.法律内容十分严苛 B.用强制手段维护坊市制度 C.抑商制度已经松弛 D.商业发展冲击了社会习俗 3、唐朝时已能制造精美白瓷,邢窑白瓷名满天下。《匍说》记载:古代烧制白瓷,必先用磁石在釉水中搅动,吸走铁屑,这样烧制出的白瓷才不会有黑斑,这种方法开创了现代磁法选矿的先河。这表明( ) A.中国古代科技推动手工业发展 B.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形成 C.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 D.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 4、在儒家观念中破坏先人遗体就等于对先人不敬。虽然宋朝政府严禁火葬,却屡禁不止。当时火葬率最高的地区是两浙路(今浙江一带)。宋代火葬流行的原因可能是( ) A.受到墨家思想影响 B.儒家伦理观念弱化 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D.防止瘟疫广泛传播 5、史学家米歇尔·博德在《资本主义史》中提出:西方历史上所谓的“地理的发现”,使历史进入了双重的结合。这里“双重的结合”主要是指( ) A.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 B.商品贸易与殖民扩张 C.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 D.民主扩展与科学传播 6、 欧洲近代民族国家为维护本国利益,在经济上采取了一项重要政策,该政策实质是经济民族主义。其主要特征是,国家的统治者同新兴的商业资本家结盟,从政治上加强对经济的全面控制。该经济政策( ) A.有利于为工业革命积累资本 B.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提供支持 C.在工业革命过程中逐步确立 D.有助于缓和欧洲国家之间的关系 7、1799年,在“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的工厂中,70%的工人在18岁以下,其中绝大多数是13岁以下的儿童,这在当时是一种普遍现象。按照保守估计,当时的英国工厂,特别是纺织厂中,50%以上的工人都是儿童。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 A.童工成为工业化的主力 B.新兴行业存在“用工荒” C.工业革命导致社会对立 D.工厂主追逐利润最大化 8、据上海《青浦县乡土志》载:“妇女贪上海租界俑价之昂,趋之若鹜,甚有弃家者,此又昔之所未见者也……自租界北辟,男以鬻贩营生而奢华渐启,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矣。”材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 A.上海租界经济繁荣吸引了周边劳动力 B.西方文明改变了人们的就业和思维方式 C.近代上海自然经济受到冲击渐趋破产 D.上海租界成为全国工商业最发达的地区 9、1912年,上海某时尚杂志登载文章:“近日沪上服饰之异,有目不忍见,口不忍言者。衫则仿西制而无领,袖则短,只笼其臂半。裤则紧贴其股与腿。皆以亮纱及轻纨制之,肤雪玉肌,显豁呈露。裙之料,则以最薄之纱,虽着如未着。大家妇女,习而行之,了不知耻。”以下对题干材料的相关理解和认识,解读明显有误的是( ) A.市民丢弃了中国传统羞耻,极力推崇洋装 B.可从侧面反映出此时期国人观念的差异性 C.在较高程度上体现了上海社会生活的西化 D.受封建观念等的束缚,作者观念相对保守 10、1932年11月,国民政府成立“国防设计委员会”,主要职能在于对全国财政经济、工业原料、机械制造、交通运输、土地及粮食和专业人士等进行调查研究。后增设“计划部”,并着手制定了《重工业建设五年计划》等重要经济建设计划。此举( ) A.利于抗战时期的资源调配 B.探索苏式计划经济体制 C.导致官僚资本的迅速膨胀 D.改变了重工业落后的状况 11、 1962年2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变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问题的指示》,强调:“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农村人民公社,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实行以生产队为基础的三级集体所有制,将不是短期内的事情,而是在一个长时期内,例如至少30年,实行的根本制度。”这一指示( ) A.有利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B.体现了党对农村经济工作的调整 C.抑制了生产队和社员的生产积极性 D.延续了经济政策的“左”倾路线 12、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的价格双轨制是指同一产品计划内部分实行国家定价,计划外部分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制度。这反映了我国( ) A.劳动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 B.政府职能部门权限逐步扩大 C.经济体制转型的发展趋向 D.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1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外贸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从放权、让利、分散,到推行外贸承包制和放开经营。1991年到1993年,外贸进行了取消出口补贴、统一外汇留成的新一轮体制改革。这一改革措施( ) A.加强了国家发展对外贸易的计划性 B.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C.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市场化的进程 14、罗斯福新政时期某艺术家的歌曲唱到:“这样的一天总会到来:USA再加上一个S,变成美利坚苏维埃。土地归农民所有,工人是工厂的主人,我们掌握了大权,USA变成USSA。”歌曲反映出当时( ) A.美国放弃了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 B.一些美国人对新政的本质认识不清 C.新政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人的处境 D.新政的实施缓解了美国的阶级矛盾 15、胡佛反危机措施的核心是倡导地方和民间团体推行“资源联合政策”,为此,他批准了“邻居互助计划”,通过法令倡导轮流工作法,前者要求就业者或半就业者帮助四邻中的生活困难者,后来强迫公务员每年实行为时1个月的无薪休假,以扩大就业面。这表明胡佛( ) A.拒绝采取有效措施缓解经济危机 B.依然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C.把国家干预与自由放任结合起来 D.对国家经济进行了有限干预 16、2013年4月8日,英国历史上唯一的女首相撒切尔夫人因中风逝世,终年87岁。撒切尔夫人1979-1990年在任,她在政治上激烈反对工会和民粹主义,在经济上激烈反对凯恩斯主义,在外交上高调反对共产主义,她的政治哲学与政策主张被通称为“撒切尔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哪一项不可能是撒切尔夫人的政策( ) A.停止向全国学生提供免费牛奶 B.削减地方政府的行政开支 C.使用军警打击矿业工人组织的全国大罢工 D.拒绝与社会主义国家对话 17、有学者认为:“(该政策)在……的指导下,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该学者评价的是( ) A.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B.苏联的斯大林模式 C.西方的“混合经济” D.美国的“新经济” 18、1931 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1/3,1932 年上升到50%左右;1932 年约有1700 名美国工程师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西方国家大萧条是苏联实现工业化的先决条件 B.苏联30 年代初的工业化依赖于西方大国的支持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加速了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D.利用西方技术是苏联实现工业化的有效途径. 19、某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承认多样化,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开放性,容易使经济发展水平低的成员接受贸易投资自由化建议,会使发达工业化成员接受经济技术合作方面的建议。该组织( ) A.违背了经济互惠原则 B.体现了自由、互惠的思想 C.成为区域合作的典范 D.其宗旨是统一制定关税 20、按照2001年中国加入WTO的规定,到2016年12月中国将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2016年5月12日欧洲议会通过一项反对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决议。他们认为,一旦认可了中国,欧盟的贸易防护措施将失效,这与“自杀”无异。上述现象说明( ) A.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较低 B.欧盟反对与中国进行贸易 C.中国对欧盟经济威胁最大 D.经济全球化中存在矛盾冲突 21、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这说明该时期( ) A.经济领域已发生较为深刻的变化 B.经济迅速发展与周王室权势渐强 C.处于王室衰微与诸侯纷争的境地 D.面临激烈的社会变革与经济转型 22、在中国古代,“文”与“化”联缀使用最早见于先秦时代的《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而“文化”一词正式出现是在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中,“ 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据此可以推知,将“文化”二字合为一词的本义是( ) A.先秦创造的精神文明成果 B.儒学中治国平天下的内容 C.以道德礼乐去教化、感染 D.起用知识分子以治理国家 23、汉朝推行“以孝治天下”,对不赡养老人者,要在闹市执行死刑。对父母、祖父母等长辈不孝敬者也判重罪。子女杀戮父母、祖父母者,即使未遂,均判弃市(暴尸街头),殴伤长辈者同样也处弃市。这表明( ) A.儒家思想受到普遍认同 B.经济发展促进道德提升 C.司法审判海透儒家伦理 D.专制皇权得到明显加强 24、北宋时期儒学家对佛道二教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但到南宋时期,这种批判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重建儒学信仰目标初步实现 B.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C.战乱与动荡社会环境的需求 D.佛道二教自我改造 25、明末清初学者唐甄在《潜书·室语》中说:“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杀一人而取其匹布斗粟,犹谓之贼;杀天下之人而尽其布粟之富,而反不谓之贼乎?”王夫之指出:“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贼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家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上述两人的思想主张从根本上反映了( ) A.社会治安恶化导致民不聊生 B.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诉求 C.民本思想代替君主专制观念 D.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成为主流思潮 二、非选择题(50分)(26题18分,27题20分,28题12分,共50分) 26、(18分)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这一思想体系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孟子·梁惠王》 材料二: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地事天也,尤下之事上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新哲学的创立者必须建立一套包含宇宙论、伦理学和知识论的体系,以宇宙论解释宇宙的诞生,以伦理学讨论整个人类问题以及确立人生行事的价值,以知识论确定实然和应然知识的基础。这个新哲学叫做程朱理学。 ——张君励《新儒家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归纳孟子对于“忠君”的看法。(4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思想有何变化?这种变化是为了适应何种政治需要?(4分) (3)根据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三中所述理学在“宇宙论”“伦理学”和“知识论”上的理论分别是什么?(6分)简要分析理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4分) 27、(20分)货币体系的变迁既是经济发展的反映,又对经济发展造成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1600年,(中欧)这种贸易造成每年大约有20万公斤的白银流入从宁波到广州的华南和东南沿海地区。对丝绸的旺盛需求引发了土地使用方式的重大变化……到1700年大约一半的森林植被遭到破坏。(低处种植桑树、棉花、甘蔗和水稻,高处种植玉米和红薯)。 ——[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1976 年1 月,IMF“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顿召开会议,达成了关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新协定,史称《牙买加协定》。《牙买加协定》的主要内容有三条,一是取消各国货币平价和各国货币围绕货币平价与美元形成的中心汇率,承认浮动汇率合法并允许成员国自由选择汇率制度;二是黄金非货币化,取消黄金官价;三是增加成员国缴纳的基金份额,成员国可以自由进行特别提款权(SDR)交易。由于缺乏能够取代美国提供新制度安排的国家,牙买加体系事实上仍然以美国为核心制度提供者。美国的权利在市场化旗号下得到了事实上的增强,但同时其义务却弱化甚至虚化了。 ——洪波、虞红丹《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看牙买加体系的特点与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10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布林顿森林体系与牙买加体系的内容有何不同?简要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历史作用。(10分) 2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从顺治至康熙初年,黄宗羲对清统治者怀着强烈的民族仇恨,不仅在行动上进行武装反抗,而且在《焚书》《明夷待访录》等著作中还进行激烈的批判。 康熙十七年(1678年),清廷议修《明史》,特开“博学鸿儒科”,以延揽人才。叶方蔼向康熙帝推荐黄宗羲。黄宗羲的弟子陈锡嘏当时在北京任职,代为力辞。黄宗羲闻知后即致书陈锡嘏表示感谢,说如果让他“待诏金马”,无异于“断送老头皮也”。 康熙十九年,黄宗羲年已七十一岁,徐元文(顺治十六年状元,官至户部尚书)在康熙帝面前举荐黄宗羲参与修史,康熙帝下旨浙江督抚“以礼敦请”,黄宗羲仍然托病力辞,却派遣自己的儿子黄百家到徐元文主持的明史馆去修史了。 康熙二十六年,黄宗羲在写给徐乾学(康熙九年探花,官至刑部尚书)的一封信中写道:今圣主持召,入参密务,古今儒者遭遇之隆,盖未有两。五百年名世,于今见之……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黄宗羲对清廷的态度从顺治至康熙年间发生的变化。(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宗羲对清廷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 九江一中2017—2018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B A C B A D B A A B C D B 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D A D B D D C C A B 二、非选择题(26题18分,27题20分,28题12分,共50分) 26. (18分) (1)看法:臣子应当忠于君主;臣子有权反抗独夫民贼。(4分) (2)变化:神化君权,强化忠君思想;(2分) 需要:西汉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要求。(2分) (3)宇宙论:“理”或“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2分) 伦理学:三纲五常是天理;(2分) 知识论:格物致知、先知后行。(2分) 影响:巩固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铸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压抑人性、扼杀自然欲求。(答出两点可得4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 27、(20分) (1)原因:①新航路的开辟,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条件;②自然经济条件下,中国对西方进口货物少,出口多;③西方对中国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的大量需求,中西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等。(6分) 影响:①大量白银的流入,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工商业市镇的兴起(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②加速了白银货币化进程,增加了明政府的财政收入;③促进了中国赋税制度的改革,推动赋税从实物形式向货币形式转变(如:“一条鞭法”)。(任答两点得4分) (2)不同: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黄金成为法定的定价基础,美元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汇率制度是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3分) 牙买加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脱钩,黄金不再是平价基础;国际货币多样化,美元不再是法定唯一的国际储备货币;不再维持法定的汇率波动幅度(正式确认了浮动汇率制的合法化)。(3分) 历史作用:稳定了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汇率,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朝着制度化和体系化发展。 28、 (12分) (1)变化:由武装反抗、著书批评;到不仕清廷;再到托病力辞,派子替之;最后到认可、赞誉清廷统治。(6分) (2)原因:清廷统治日益巩固,民族矛盾相对缓和;清廷统治下经济发展,民生相对改善;康熙采取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的政策;黄宗羲对清朝统治的认可。(6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