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2-04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解析版】陕西省韩城市司马迁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陕西省韩城市司马迁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在旅游淡季,不少航线的飞机票价格折扣低至二三折,乘坐飞机出行成为不错的选择,于是很多人出行由乘坐火车改成乘坐飞机。人们出行由乘坐火车改成乘坐飞机,这是因为( ) ①火车与飞机是互为替代品 ②火车与飞机是互补商品 ③火车与飞机两种工具的功能相近,可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求 ④火车与飞机两种商品的结合共同满足人的一种需求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结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故选项A正确;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价格变动的影响 2. 近期纯实木环保地板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原料及人工费用上涨是造成木地板价格上升的主要原因;同时,人们对于高档环保木地板的喜好也拉高了价格。对这一经济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①纯实木环保地板涨价违背了价值规律 ②“原料及人工费用上涨”导致价格上涨,说明价值决定价格 ③“喜好也拉高了价格”说明消费心理通过改变商品需求影响价格 ④“纯实木环保地板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体现了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原料及人工费用上涨是造成木地板价格上升的主要原因”的成本代表价值,体现了价值决定价格;“人们对于高档环保木地板的喜好也拉高了价格”体现了消费心理通过改变商品需求影响价格,选C。①错误,该商品价格的表现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④错误,“纯实木环保地板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体现了价格变动的影响。 【考点定位】影响价格的因素 【名师点晴】引起价格变动的多种因素 (1)商品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 (2)市场供求影响价格。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提高。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主要是由商品供求关系引起的。 (3)纸币的发行量。当纸币的发行量大大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时,就会引起通货膨胀,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4)货币本身的价值也会影响商品的价格。一般说来,货币本身的价值与商品价格成反比。 (5)引起价格涨跌的还有其他因素,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能对商品的价格产生影响。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实际上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国的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了世界。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内市场也很大。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入篮”对投资者在全球范围进行资产配置和交易,促进资源全球化的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民币“入篮”( ) ①表明我国现代化建设资金短缺问题已得到妥善解决 ②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表现③有利于增加我国居民的收入④有利于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人民币“入篮”并不代表我国现代化建设资金短缺问题已得到妥善解决,①不选;人民币“入篮”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表现,②正确;人民币“入篮”与增加我国居民的收入没有直接关联,③不选;人民币“入篮”有利于投资者在全球范围进行资产配置和交易,这有利于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D。 4. 假设某企业2015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每件甲产品的价格为28元,2016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30%,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5%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6年的价格分别是( ) A. 40元、32元 B. 40元、50元 C. 30元、50元 D. 45元、32元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2014年商品的价值量为28元,2015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30%,则该商品的价值量为:28÷(1—30%)=40元;如果通货膨胀率为25%,则该商品的价格为:40×(1+25%)=50元。所以答案选择B。 考点:价值规律;通货膨胀。 5.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16年11月1日正式施行。《办法》规定,满足条件的私家车可按一定程序转为网约车,从事专车运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普通出租车需求曲线(D1为新政策施行之前,D2为新政策施行之后)能反映这一政策带来的影响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A符合题意,网约车与普通出租车互为替代品,新政策实施后,网约车增多,所以普通出租车需求量减少,A表示价格不变,需求减少符合条件;B表示价格不变,需求增加,不符合题意;C表示价格降低,需求增加,不符合题意;D表示价格上涨,需求减少,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 6. 视频点播、在线棋牌、微博电视…… 从最初的多媒体电视到后来的互联网电视,彩电智能化如今已经发展到“云”阶段。各品牌的智能电视竞争激烈,让消费者有越来越多的个性化选择。这说明( ) A.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B. 消费对生产有导向作用 C. 生产与消费互为基础 D.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答案】D 【解析】电视的发展使得电视的使用方式发生了变化,为消费者提供了多种选择,体现了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D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生产的重要性,AB强调消费的反作用,不符合题意;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C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定位】生产决定消费 【技巧技法】高考对生产与消费辩证关系的考查主要侧重在辨别上。这种辨别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所谓宏观层次就是分析材料反映的是生产决定消费,还是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所谓微观层次就是分析材料反映了生产决定消费的哪一具体表现或者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的哪一具体表现。 7. 我国居民消费,过去是模仿型、排浪式的,现在个性化、多样化成为消费主流,这使保证产品质量安全、注重用户体验、通过创新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这种变化反映出( ) A. 消费行为引起人们消费心理的变化 B. 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C. 生产与消费相互决定、相互影响的关系 D. 消费观念不断更新,求异消费居主导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居民消费由过去的模仿型、排浪式,变为现在个性化、多样化消费,这使保证产品质量安全、注重用户体验、通过创新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这种变化反映出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B正确;A说法错误,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C说法错误,生产决定消费;D材料未体现。 8. 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对增加劳动报酬、改善劳动条件提出了新要求,企业招工对技术工种需求加大,而大量农民工技能素质相对较低,出现了农民工就业难和企业用工难。这启示我们,要解决“两难”问题( ) ①企业应创造条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②政府应统筹安排劳动者就业 ③企业应提供更多的引导和扶持 ④劳动者要努力提高劳动技能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C 【考点定位】劳动者就业 【名师点睛】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途径和措施 (1)从国家角度 ①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扩大就业总量。通过发展经济来扩大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②统筹处理经济结构调整、深化改革与扩大就业的关系,不断拓宽就业渠道。 ③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政策,搞好就业培训和服务,扶持劳动就业弱势群体,解决就业困难。 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深化改革和扩大就业提供保障。 (2)从企业角度:制定合理的用人政策,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从劳动者个人角度 ①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如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等;②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创业精神,实现自主创业;③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的道德品质,以及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些都是实现职业理想必不可少的因素。 9. 近年来,随着劳动用工制度的变化,劳动关系领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一些用人单位利用自己在劳动关系中的强势地位拒绝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致使在出现劳动纠纷时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解决上述问题,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需要( ) ①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②不断扩大劳动者的权利 ③劳动者自觉履行劳动义务 ④劳动者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一些用人单位利用自己在劳动关系中的强势地位拒绝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这说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需要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①正确;不断扩大劳动者的权利观点错误,②不选;材料中出现的问题与劳动者不履行劳动义务无关,③不选;劳动者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导致在出现劳动纠纷时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这说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需要劳动者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B。 【点睛】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和员工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环境、消费者、对社会的贡献。 10. 某地政府逐步将市政道路、地下管网、污水和垃圾处理、土壤和水土修复等公益类项目和非运营类项目向社会开放,允许企业参股投资和经营。这一做法的目的在于( ) 发挥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优势②提高公益类项目的运营效率 ③让市场决定公共资源的配置④逐步建立国有资本退出机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③选项表述错误,市场不能决定公共资源的配置。④选项表述本身错误,排除。题目中,这一做法的目的在于发挥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优势,提高公益类项目的运营效率。故①②选项表述正确入选。选A。 11. 2017年2月首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国资委主任肖亚庆提出:混改是国企改革重要突破口,要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这旨在( ) ①优化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巩固国有企业的主体地位 ②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探索股权多元化改革 ③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④实现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控制运行的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①是错误的。混改是国企改革重要突破口,要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这旨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探索股权多元化改革,促进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②④适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点睛】公有制为主体不等于国有经济为主体。因为公有制不仅包括国有经济,还包括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不能理解为公有制起主导作用。 12. 下列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 ) ①刘某在私营企业工作,他获得的工资收入 ②王某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他获得的土地承包收入 ③低收入居民李某从所居住社区获得的社会福利性收入 ④孙某在国有企业工作,他获得的工资、奖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在私营企业工作所获得的劳动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不属于按劳分配,①不选;王某承包集体土地所获得的收入是在公有制范围内的劳动所得,属于按劳分配,②应选;社会福利性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③不选;孙某在国有企业所获得的工资、资金收入属于按劳分配,④应选,故本题答案选择C。 【点睛】几种工资收入所属的分配方式:在国有企业及集体企业工作所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工作所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 13. 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积极发展股份合作制,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是深化我国农村改革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制的意义在于( ) ①充分保障农民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收益 ②实现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深度融合 ③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在农村进一步发展 ④实现分配方式多元化,有利于农民增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农民只是拥有经营权和使用权,没有所有权,①说法错误;发展农民股份合作制,并没有改变农民合作企业的集体性质,③说法错误;发展农民股份合作制,农民对集体资产享有收益,实现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融合,增加农民收入,②④说法正确。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14. 为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A省于2016年12 月召开专家研讨会,向与会专家征求意见建议,在现行经济社会条件下,下列建议具有可行性和针对性的是( ) ①探索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的有效途径,坚持因企施策 ②完善股份制形式,促进公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交叉持股 ③维护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平等地位,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企改革 ④使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体作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点睛】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二者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公有制居于主体地位,非公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二者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平等的,都是平等的市场主体,都在市场中公平竞争。 15. 某海滨城市六年来人均消费支出及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如下 2011年 2013年 2015年 2016年 人均消费支出(元) 11900 12800 13990 15890 恩格尔系数 0.40 0.38 0.37 0.35 从表中可看出该海滨城市六年来( ) ①食品消费支出比重连续下降②居民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趋势更加明显 ③居民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④为了刺激生产,政府鼓励消费、超前消费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本题以图表的形式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及归纳问题的能力。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在家庭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般地说,恩格尔系数越小,通常表明人们消费结构越完善,越优越,人们的消费水平越高。通过某海滨城市六年来人均消费支出及恩格尔系数变化可以看出,居民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食品消费支出比重连续下降,①③适合题意;②材料体现不出来,排除;政府鼓励适度消费,不是超前消费,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16. 某市围绕经济发展培植财源,围绕财源基础强化税收征管的财税工作思路,不断加强财源建设,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企业,全市财政收入连续几年保持了较高的发展势头。连续两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并消化历年赤字300万元。材料表明( ) A. 财政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增加财政收入 B. 分配政策是制约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之一 C.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D. 财政收入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取得的收入 【答案】C 【解析】 财政作用发挥的关键并不在于增加财政收入,A项不选;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分配政策制约财政收入,B项不选;该市通过发展培植财源来增加财政收入,这体现了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的影响是基础性的,C项正确;财政收入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取得的收入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C。 17. “挤进效应”最早是由加拿大经济学家迈克尔·帕金在其所著的《经济学》一书中提出来的。所谓“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能够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的效应。下列能够产生“挤进效应”的举措有( ) ①国家增发国债,加大财政支出 ②降低税率,提高征税起征点 ③国家增发纸币,加快货币流通 ④降低利率,降低居民储蓄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国家增发国债,加大财政支出,有利于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能够产生“挤进效应”,①应选;降低税率,提高征税起征点使居民的收入增加,有利于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能够产生“挤进效应”,②应选;国家增发纸币易产生通货膨胀,此时不利于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不能产生“挤进效应”,③不选;降低利率属于货币政策,不属于财政政策,这与“挤进效应”的含义不符,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A。 18. 为降低农产品流通费用,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把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政策扩大到部分鲜肉蛋产品,并从今年起三年内免征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上述措施 ( ) ①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调节农业生产 ②能稳定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居民消费 ③是国家为了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④能节省物流成本,降低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题中通过免征蔬菜、部分鲜肉蛋产品流通环节增值税及免征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来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的措施,是国家在运用税收政策调节农业经济发展,有助于实现农产品价格的稳定,故①②符合题意,能够入选;③的说法与材料反映的主旨不相适应,不能入选;④中前半句符合题意,而后半句与题意相左,亦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A项。 考点:本题考查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目标等相关知识点。 19. 2016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明确下一阶段央企改革的重点工作:巩固加强一批、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新一轮央企改革的目的在于( ) ①推动资源整合,实现国有资本的优化配置 ②增强央企活力,不断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③促进央企强强联合,提高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④完善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有利于推动资源整合,实现国有资本的优化配置,故选项①符合题意;“巩固加强一批、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这样做有利于增强央企活力,不断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故选项②符合题意;选项③说法错误,提高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符合所有制结构优化的要求,排除;选项④说法错误,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国有经济才是主导,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点睛: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20. .为实施精准扶贫方略,2016年我国对120万个贫困家庭的新增劳动力进行职业教育培训,实现一人长期就业,全家稳定脱贫。这一举措的依据是( ) ①劳动者就业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促进就业是我国分配制度的基本要求 ③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④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材料强调通过职业培训,让劳动者有一技之长,以促进就业,增加收入,脱贫致富。③④项符合题意要求;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①项说法错误;促进就业并非我国分配制度的基本要求,②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要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21. 当前,保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必须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三农”工作主线。下列传导路径中能够直接体现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是( ) ①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升级农民消费需求[KS5UKS5UKS5U] ②优化农产品结构→提升农产品品质→打造农产品高端品牌 ③支持农业科技创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④完善农业市场体系→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村电商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农业供给侧改革是指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供给方面所进行的改革,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升级农民消费需求不是从农业生产和供给方面进行的改革,①不选;优化农产品结构,提升农产品品质是从农业产品供给方面进行的改革,属于农业供给侧改革,②正确;支持农业科技创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从农业生产方面进行的改革,属于农业供给侧改革,③正确;完善农业市场体系,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不是从生产和供给方面入手进行的改革,不属于农业供给侧改革,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 22. 2016年我国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发挥税收作用。下列关于税收作用的传导过程,正确的是( ) ①对增值额征收增值税→防止骗税行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②降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节个人收人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③营业税改增值税→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④对高档消费品征收消费税→高档消费品价格上涨→高档消费品消费减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对增值额征收增值税有利于防止偷漏税行为,不是防止骗税行为,①不选;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才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②错误;营业税改增值税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国家经济发展,③正确;对高档消费品征收消费税会使消费品成本上涨,导致消费品价格上涨,进而使高档消费品消费减少,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D。 23. 全球性的粮食短缺,让中国打造海外农场的热情日益高涨。农业部相关人士表示,国内企业赴海外开发战略性、短缺性农业资源,将缓解国内农业资源的供需矛盾。这体现了( ) A. 劳务的全球化 B. 贸易的全球化 C. 资本的全球化 D. 生产的全球化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国内企业赴海外开发战略性、短缺性的农业资源”,指的是是我国企业到国外“租地种粮”甚至“买地种粮”,充分利用国外土地资源进行生产活动,实现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体现了生产全球化,D正确;A、B、C均与题意不符。因此本题选择D。 考点: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24. 如图a和如图b分别反映1995年和2014年亚太区主要国家的贸易依存网络。箭头“甲→乙”表示乙国为甲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如图a到如图b的变化说明( ) ①中国逐步成为亚太地区的贸易中心②亚洲区域内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③日本与亚太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增强 ④国际贸易从多边贸易为主向双边贸易为主转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1995年美国是多数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而2014年中国则成为亚太地区多数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说明中国逐步成为亚太地区的贸易中心。故①项正确;图示体现了亚太地区多数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由美国向中国转变,同时中国也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表明亚洲区域内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故②项正确;图示显示日本已经不是其他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说明日本与亚太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减弱,故③项错误;多边贸易为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之间的贸易,图示没有体现出国际贸易从多边贸易为主向双边贸易为主转变。故④项错误;正确选项为A。 25. 2017年3·15的主题是“网络诚信,消费无忧”。随着网络购物的普及,网络购物投诉问题总量大、增速快。整个电商行业投诉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问题、虚假宣传、退货难等方面,这成为网购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为此国家应:( )[KS5UKS5UKS5U] ①加快建立信用监督体系和失信惩戒制度②诚信经营,自觉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③增强维权意识,提高辨别网购陷阱的能力 ④加快电子商务立法,完善对网店监管的法律体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面对电商行业投诉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问题、虚假宣传、退货难的现实,国家应加快电子商务立法,完善对网店监管的法律体系,加快建立信用监督体系和失信惩戒制度,①④适合题意;②的主体是企业,③的主体是消费者,均不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 二、非选择题(共4题,50分) 26. 近年来,伴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中国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以往“你有,我有,人人有”的跟风式消费现象逐渐转变,国外的高品质产品越来越多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话语权的愈益凸显,既对中国制造业提出了挑战,也引领中国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根据材料,分析其中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 【答案】收入水平的提高给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体现了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以往跟风式的消费现象逐渐转变,体现了消费者转变观念,避免盲从,理性消费。消费对中国制造业的挑战和引领,体现了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对生产发展具有导向作用。 【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解读和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然后回扣教材知识,最后把二者有机结合即可。材料中伴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中国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体现了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材料中以往“你有,我有,人人有”的跟风式消费观逐渐转变,国外的高品质产品越来越多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体现了人们的消费观念会影响到消费行为,消费者更加理性消费;材料中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引领中国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体现了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考点: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消费者转变观念,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27. 有分析认为,到2018年,中国人网购消费在总消费中的占比将达到20%。与电商市场火爆相应的是,电商的乱象也日益严重。假冒伪劣、虚假宣传、虚假促销、虚假评价和不公平条款等问题首当其冲。此外,顾客变得更加敏锐,他们发现网购不一定带来最大的实惠,也渐渐觉得,无论网购还是在实体店消费,购买到价格公道、质量有保障的商品才是符合“初心”的需求。 面对电商市场日益火爆的情况,怎样更好地促进电商企业的健康发展? 【答案】(1)电商企业要关注消费需求,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依靠技术进步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2)电商企业还要承担社会责任,遵纪守法,诚信经营,遵守市场道德,以信誉赢得市场。(3)政府要健全市场规则,建立社会征信体系,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加强市场监管,为电商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4)消费者要增强权利意识,通过维权行动促使电商企业健康发展。 【解析】本题以中国人的网购消费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市场秩序、国家的宏观调控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回答本题,考生可从电商企业、政府、消费者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具体可从电商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依靠技术进步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电商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以信誉赢得市场;政府要健全市场规则,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政府要加强市场监管,为电商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消费者要增强权利意识,通过维权行动促使电商企业健康发展等角度进行回答。 【点睛】关于企业怎样经营才能成功的问题,常见的关键词有:①正确的经营战略;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与形象;④通过兼并、强强联合,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竞争力;⑤遵守法律和法规,承担社会责任;⑥转变企业的发展方式;⑦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外资利用结构,开展国际化经营;⑧坚持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⑨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⑩自觉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高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素质。 28.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但目前无论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还是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激发社会活力来说,解决收入分配这一民生“短板”的焦点问题都已势在必行。 2011~2014年我国居民收入情况 时间 基尼系数 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2011年 0.477 6 977 23 979 2012年 0.474 7 917 24 565 2013年 0.473 8 896 26 955 2014年 0.469 9 892 28 844 注:基尼系数,是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1)根据材料分析上表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从收入与分配的角度谈谈,如何才能解决表格中所反映的收入分配问题。 【答案】(1)2011~2014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但城乡差距巨大,近年来差距有所缩小,基尼系数有所下降,但贫富差距仍然严重,居民收入的相对公平还有待提高。 (2)①完善我国分配制度,坚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激活农村要素资源,增加农民收入。②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调动农民积极性。同时,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③发挥财政作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社会公平。 【解析】本题以收入分配这一民生“短板”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收入分配与公平、财政的作用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1)表中所反映的信息考生可从我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但城乡差距巨大,贫富差距仍然严重,居民收入的相对公平还有待提高等角度进行说明。 (2)解决材料中所反映的收入分配问题,考生可从要继续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激活农村要素资源,增加农民收入;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调动农民积极性,缩小收入差距;要发挥财政的作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进行回答。 【点睛】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1)完善市场机制,加强宏观调控。 (2)加快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理顺收入分配关系:①健全和完善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②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③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实现社会公平。(4)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5)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 29. 广东省为推动文化产业真正成为支柱性产业,不断发展文化产业新业态,文化创意产业异军突起;突出市场需求,努力发挥文化产业对文化消费的引领作用;同时吸引外资、社会资金参股拉股;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积极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广东省打造支柱性文化产业各项举措的意义。 【答案】①有利于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②有利于发挥财政在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中的作用。③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④有利于刺激文化消费,拉动内需。⑤有利于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完善基本经济制度。⑥有利于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解析】本题以广东省发展文化产业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生产与消费、市场配置资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广东省打造支柱性文化产业各项举措的意义,结合材料,考生可从它利于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发挥财政在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中的作用;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刺激文化消费,拉动内需;有利于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等方面综合作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