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大庆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 地理(文科)试题 答题要求: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综合题,选择题为单项选择,即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试卷共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图“某旅友暑期期间自行车骑行途经地点的手机截屏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图中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A. 亚热带地区 B. 江西省 C. 江南丘陵区 D. 珠江三角洲地区 ‎2. 该旅友骑行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风险是 A. 海拔高,易发高原反应 B. 临近海洋,易遭遇海啸 C. 人烟稀少,易迷路 D. 气温高,易中暑 ‎【答案】1. B 2. D ‎【解析】‎ ‎1. 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范围有大有小,有的区域界线是明确的,有的区域界线是模糊的,一般来说行政区域界线明确,而经济区域、自然区域界线模糊。江西省为行政区域,有明显的界线,故选D。‎ ‎2. 由图示和题目可知,该旅友在暑期进行的自行车骑行,骑行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风险是气温高,易中暑,D对。而所经地区主要为平原和丘陵地区,海拔低,不会发生高原反应,A错。海啸是海底强烈地震诱发的,所骑行地点离海岸线较远,且地震的发生具有偶然性,B错。图示所经过地区多位于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C错。故选D。‎ 下表为2015年我国四省区社会经济相关数据,回答下列各题。‎ ‎3. 表①、②、③、④ 四省区依次是 A. 新疆  浙江  安徽  贵州 B. 新疆  浙江  贵州 安徽 C. 浙江  新疆  贵州  安徽 D. 浙江  新疆  安徽  贵州 ‎4. 关于四省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省农业以旱作为主 B. ②省工业以重工业为主 C. ③省油气资源丰富 D. ④省后备耕地资源丰富 ‎【答案】3. D 4. B ‎【解析】试题考查地理环境对区域的影响 ‎3. 从表中看,①省区城市化率最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说明其经济最发达,可能为浙江;④省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低,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可能是贵州,D正确。‎ ‎4. ①省是浙江,农业以水田为主; ②省是新疆,工业以重工业为主,B正确;③省是安徽,有色金属资源不丰富; ④省是贵州,地形崎岖,后备耕地资源不丰富。‎ 读我国沿东经109°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5. 上图中B、C、D、E 对应的地形区分别是 A.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 ‎ B.渭河平原、秦岭、汉江谷地、黄土高原 C.汉江谷地、秦岭、渭河平原、黄土高原 D.华北平原、大别山、东北平原、江南丘陵 ‎6. 对图示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A. C、E两地中水土流失严重的是E B. B、D两地的河流,属长江流域的是D C. 山脉C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D. 图中山脉C为南北走向 ‎【答案】5. C 6. A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剖面图的判读、我国地形的分布。‎ ‎5. 根据经纬度信息、地势高低以及各地形区的相对位置,可以判断出A为大巴山、B为汉江谷地、C为秦岭、D为渭河平原、E为黄土高原,综上可知,本题正确答案是C。‎ ‎6. 根据上题的判断结果可知,C、E两地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E黄土高原,故A正确;B为汉江谷地,属于长江流域;D为渭河平原,属黄河流域,故B错误;山脉C秦岭是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为东西走向的山脉,故C、D错误。‎ ‎“十二五”期间,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棋局,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下图为长三角和川渝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 与川渝地区相比,长三角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是 ‎①资金充足②矿产、水力等资源丰富③土地和用工成本低④技术力量雄厚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8. 在与长江三角洲产业分工协作方面,川渝地区应重点发展 A. 原料重化工业、现代农业、旅游业 B. 机械制造、服装制造、石油化工 C. 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对外贸易 D. 高端装备制造、临空经济、现代物流业 ‎【答案】7. C 8. A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长江经济带内两个区域的比较及两地区产业的分工协作问题。‎ ‎7. 川渝地区土地面积大,价格低;劳动力丰富且工资水平低;矿产、水力等资源丰富。长三角地区经济较为发达,资金充足,技术力量雄厚。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C。‎ ‎8. 在产业分工协作方面,川渝地区应发挥土地、劳动力、矿产、水力等资源丰富的优势,重点发展原实重化工、现代农业、旅游业等,故A正确;因该地石油资源不丰富,发展石油化工不合理,故B错误;因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的差异,C项更适合长三角地区发展,故C错误;川渝地区科技水平不如长三角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也不适宜在川渝地区发展,故D错误。‎ 欧洲传统工业呈“香蕉带”分布。随着欧盟东扩和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这一工业带演变成了“金足球”形状。下图为欧洲经济空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9. 促使欧洲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 人才向东流动 B. 寻求完善的配套设施 C. 降低生产成本 D. 受高科技产业的吸引 ‎10. 制造业转移后,“香蕉带”会 A. 增加劳动力需求 B. 向东迁移研发中心 C. 制约制造业发展 D. 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答案】9. C 10. D ‎【解析】‎ ‎9. 欧洲制造业向东转移的原因是由于欧洲西部经济发达,劳动力工资、土地价格都较高,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因此,向东转移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故选C。从人才、配套设施、高科技产业的分布上,欧洲东部均不如西部,故A、B、D三项错误。‎ ‎10.‎ ‎ 结合材料信息,“香蕉带”以传统工业为主,大多为对环境有污染的重工业,随着传统制造业向外转移,“香蕉带”的环境质量将有所好转,故选D。传统制造业需要的劳动力数量较多,随着产业的转移,该地对劳动力的需求会减少,故A项错误;研发中心应该还会留在经济、技术发达的西部地区,故B项错误;传统制造业转出后,欧洲西部产业结构升级,会发展更高层次的技术和资金密集型制造业,故项C错误。‎ ‎【点睛】‎ 由于各地区的资源供给、劳动力素质及工资水平、市场需求、环境容量的不同,而且在不断发展变化,工业布局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转移方向是由欧洲西部如英国、德国向东扩展至日本、东亚等地,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产业转移对于转出地来说,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结果,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失业人口。‎ 读热带雨林与水循环示意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11. 对图中甲、乙、丙的含义叙述正确的是 A. 甲表示雨林的蒸发和蒸腾作用 B. 乙表示水汽输送 C. 丙表示大气降水 D. 甲与丙所表示的含义完全相同 ‎12. 上图中表明 A. 热带雨林为全球的水循环提供了50%的水量 B. 热带雨林大约50%的降水量由自身产生 C. 热带雨林所涵养的水量占全球的绝大部分 D. 热带雨林的绝大部分降水通过地表径流回到了海洋 ‎13. 近年来,对雨林所在区域进行大规模开发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有 ‎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候变暖加剧 ③地下水位上升 ‎④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含量增大 ⑤土地盐碱化、荒漠化加剧 A. ①②③ B. ②④⑤ C. ①②④ D. ①③⑤‎ ‎【答案】11. A 12. B 13. C ‎【解析】‎ ‎11. 据图可知,热带雨林对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其空气中的水汽有近一半来自自身的蒸发和蒸腾作用。结合图示甲表示雨林自身的蒸发和蒸腾;丙表示海洋水汽的增发;乙表示大气降水。故选A。‎ ‎12. 结合上题分析和图示,热带雨林大约一半的降水量是由自身产生的。故选A。‎ ‎13. 雨林的大规模开发民,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①对。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候变暖,②对。森林减少,地下水位下降,③错。缺少植被保护,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泥沙含量大,④对。雨林地区多雨,没有土地盐碱化、荒漠化问题,⑤错。故选C。‎ 民勤绿洲位于河西走廊三大内流河之一的石羊河的最下游,地处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的三面包围之中,东南距黄河约200 km,年均降水量110 mm,年均蒸发量2 646 mm。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示意民勤北部荒漠草场至县城(绿洲)地下水埋深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4. “生态裂谷”的位置最可能位于距县城 A. 0~20 km B. 20~40 km C. 40~60 km D. 60~80 km ‎15. “生态裂谷”附近的地带 A. 植被覆盖率较高 B. 风力侵蚀作用较弱 C. 地下水流向荒漠区 D. 固定沙丘可能转为流动沙丘 ‎16. 民勤绿洲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措施有 A. 在荒漠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B. 在绿洲区全面植树造林 C. 在交错带禁止开采地下水 D. 跨流域从黄河调水 ‎【答案】14. A 15. D 16. D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14. 根据材料可知,在绿洲地区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图中距县城0-20KM 的距离,地下水位下降明显,说明过度开采地下水,是“生态裂谷”的位置。故本题正确答案是A。‎ ‎15. 根据材料可知,“生态裂谷”附近的地带水资源短缺,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故A错误;由于气候干旱,风力侵蚀作用强烈,故B错误;由于“生态裂谷”地下水位低,不会流向荒漠区,故C错误;由于气候干旱,地表植被少,固定沙丘在风力作用下有可能转化为流动沙丘,故D正确。‎ ‎16. 荒漠区水资源缺乏,不适合大力发展灌溉农业,故A错误;,‎ 下图为我国黄河上游部分河段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电力部门准备对该河段进行梯级开发。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7. 影响该流域年均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 B. 大气环流 C. 地形 D. 海陆位置 ‎18. 该河流最适于梯级开发的河段是 A. ①以西河段 B. ①②之间河段 C. ②③之间河段 D. ③以北河段 ‎【答案】17. C 18. B ‎【解析】试题分析:‎ ‎............‎ ‎18. 根据图中等温线,等温线密集,说明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所以该河流最适于梯级开发的河段是①③之间河段,B对。等温线稀疏,说明河流落差小,不适宜梯级开发,A、D错。②③之间河段包括范围小,C错。‎ ‎【考点定位】影响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河流梯级开发的自然条件。‎ ‎【名师点睛】受纬度影响,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受海陆位置影响,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一致。大气环流影响,应与环流有移动方向相关。受地形影响,等温线延伸方向与地形变化一致。河流分布在山谷中,图中等温线在河谷处弯曲,说明地形、地势是主要影响因素。‎ 读我国某地区1978~2012年农业产值结构变化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19. 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 长江三角洲 B. 黄土高原 C. 内蒙古高原 D. 青藏高原 ‎20. 该地农业结构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 全球变暖 B. 城市化快速发展 C. 粮食政策调整 D. 灌溉技术的发展 ‎【答案】19. A 20. B ‎【解析】试题分析:‎ ‎19. 读图可知,该地地区1978-2012年农业产值结构中渔业比重上升,说明该地具有发展渔业的优势条件,即水域(如河、湖等)面积广大,符合这一特征的是长江三角洲。故选D。‎ ‎20. 该地农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即由种植业为主逐渐发展成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并重的郊区混合农业。最可能是由于该地城市化迅速发展,对畜产品、水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故选B。‎ 考点: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我国自然条件及农业生产的区域差异 北京和深圳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对比较为明显的两个城市,下表是有关两城市城市化的统计数据表(城市化率等于暂住人口和户籍非农人口之和与总人口的比值)。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1. 材料所示时段,北京和深圳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是 A. 城市人口增长都以户籍非农人口为主 B. 深圳城市化速度远快于北京 C. 城市化水平北京始终高于深圳 D. 深圳城市人口超过北京 ‎22. 材料所示时段,深圳城市化异于北京的主要原因是 A. 腹地的大小 B. 城市建设规模 C. 政策和经济发展方式 D. 工业化基础 ‎【答案】21. B 22. C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北京与深圳的城市化的差异。‎ ‎21. 由表中数据可知城市人口增长北京以户籍非农人口为主,深圳以暂住人口为主,故A项错;城市人口是暂住人口和户籍非农人口之和,因此深圳城市人口远小于北京,D项错;利用题给出的城市化率的计算方法可计算出深圳和北京的1980年和1999年的城市化率,见下表:‎ ‎ ‎ ‎1980年城市化率 ‎1999年城市化率 北京 ‎58%‎ ‎72%‎ 深圳 ‎24%‎ ‎94%‎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深圳城市化速度远快于北京,北京城市化水平增长速度较慢,故B项正确,C项错误。‎ ‎22. 深圳城市化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有大量外资注入,创造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因此吸引了内陆地区大批的人口涌入。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打车软件将“互联网”和“交通”融合,改变人们日常出行模式。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3. 与“互联网+交通”模式相关度较低的行业是 A. 电子商务 B. 商业地产 C. 移动支付 D. 交通运输 ‎24. “互联网+交通”出行模式主要利用了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A. GIS与GPS B. RS与GPS C. GIS与RS D. 数字地球与RS ‎【答案】23. B 24. A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23. 电子商务、移动支付都是在互联网平台进行,交通运输是该模式的组成部分,都与“互联网+交通”模式相关度较高,B、C、D错。与“互联网+交通”模式相关度较低的行业是商业地产,没有直接相关,A对。‎ ‎25. 热浪侵袭导致森林火灾频发,2013年至2014年,澳大利亚东南部一些地区森林火灾风险指数达到历史最高点。下图为2014年澳大利亚东南部一次森林大火事件T0至T3四个时间点的卫星影像加以分析制成的,下图的数据是该地区①②③④⑤⑥六个不同区域,在T0至T3四个时间点的森林燃烧状况。据图回答下题。‎ 上图中⑥处最可能为 A. 山峰 B. 山谷 C. 农田 D. 湖泊 ‎【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⑥处位于燃烧区域内,但没有发生火灾,可推测⑥处只有可能是没有燃烧可能性的湖泊。故D正确。其它三项都有燃烧可能,故A、B、C错误。‎ 二、综合题(共50分)‎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油橄榄主要种植在地中海沿岸地区,以“高产、优质、高效益”闻名,所产橄榄油是世界优质食用油的代表,也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我国自20世纪中叶开始引入,目前南方有多省种植,其中地处秦岭和大巴山之间的陇南山区为主要的油橄榄生产基地。专家建议中西部山区大力推广油橄榄种植。右图示意我国油橄榄适种区域。‎ ‎(1)结合原产地的气候特点,推测油橄榄的生活习性。‎ ‎(2)从气候和地形的角度分析,与南京附近适种区相比,陇南山区种植油橄榄的主要优势条件。‎ ‎(3)试说明中西部山区大力推广种植油橄榄的社会经济意义。‎ ‎【答案】(1)因其夏季炎热干旱,可推测油橄榄具有喜高温、喜光、耐旱;冬季温和多雨,怕低温冻害等特点 (2)陇南距海较远,且受山地阻挡,夏季降水较少,光照更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油橄榄品质的提升;地处河谷不易散热,夏季高温期较长且稳定,热量丰富,适宜油橄榄的生长;冬季有北部山地阻挡冷空气(寒潮、冬季风、气温相对较高),有利于树木越冬;陇南山区地势坡度较大,利于排水 (3)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可以促进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发展;带动特色农产品、观光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当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油橄榄为经济作物,经济价值高,可以加快当地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解析】(1)推测油橄榄的生活习性主要结合原产地的气候特点。由材料可知,油橄榄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所以油橄榄应当具有耐高温、耐旱、喜光的特点。‎ ‎(2)题目要求从两地气候的差异及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角度分析。陇南山区较南京靠近内陆,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更加明显,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品质提升,降水少,光照充足。从地形看,北部为大巴山,冬季南下的冷气流对陇南山区的影响小,不易受到寒潮的影响。同时,地形相对较为封闭,为谷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更加有利于油橄榄种植。‎ ‎(3)中西部山区大力推广种植油橄榄的重要意义主要从油橄榄种植对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有利影响考虑。从社会效益来看,种植油橄榄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可以促进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发展。从经济效益看,可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带动特色农产品、观光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当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油橄榄为经济作物,经济价值高,可以加快当地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从生态效益看,具有很好的绿化荒山和保持水土的生态功能。‎ ‎27.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智利位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西部,金属矿产(大多数金属矿产的形成与内力作用有关)资源丰富,是世界上产铜和出口铜最多的国家,但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由古代生物的化石沉积而来)短缺。国内电力主要依靠进口化石能源作燃料,在过去的7年间,智利的电价已经翻倍。高昂的能源成本严重影响到智利企业,尤其是矿产企业的竞争力。为应对国内迅速增长的能源需求,未来智利将着力发展水电和新能源,暂时不会考虑发展核能。‎ 材料二 下图为智利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 ‎(1)简述智利化石能源短缺但金属矿产丰富的原因。‎ ‎(2)分别说出图中P、Q两处沿海平原地区最适合开发的新能源形式并说明理由。‎ ‎【答案】(1)化石能源短缺的原因:热带沙漠气候广布,生物量有限;地处(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以上升(隆起或抬升)运动为主,沉积作用弱;金属矿产丰富的原因: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多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岩浆活动频繁) (2)P地适合开发太阳能,Q地适合开发风能;P地位于副热带高压控制区,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能丰富;Q地全年盛行西风,海岸线漫长,风能资源丰富;不占用耕地和林地,可利用的土地较多 ‎【解析】(1)智利化石能源短缺但金属矿产丰富的原因主要从地质作用角度分析。化石能源(煤炭、石油等)为古代生物沉积形成的,而该地气候主要为沙漠气候,生物量小,所以缺乏生成化石能源的条件。金属矿产与地壳运动有关,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多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所以多金属矿产。‎ ‎(2)根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判断,P地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晴天多,降水少,太阳能丰富,适宜开发太阳能;Q地位于温带海洋气候区,全年盛行西风,海岸线长,风能资源丰富,适宜开发风能。‎ ‎2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埃及西北部的沙漠中,分布着面积1.8万平方千米的一片洼地(盖塔拉洼地,下图所示),最低点在海平面以下133米,距离地中海约56千米,洼地内多沼泽、盐滩。近年来,人们通过挖掘隧道,并利用中国的真空管道整流(零碳)高速运输水系统专利技术无动力地引地中海水到此处,建立了沙漠渔场,并获得了成功。目前,该区的“沙漠鱼”不仅解决了埃及的水产品产量不能自足问题,而且已经销售到非洲30多个国家。‎ ‎(1)分析盖塔拉洼地多沼泽、盐滩的成因。‎ ‎(2)说明在该地利于“引水技术”应用的施工条件。‎ ‎(3)预测该洼地引海水发展养鱼业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答案】(1)地势四周较高,中部较低;地下水位较高;(炎热干燥)蒸发旺盛,盐分在表层富 (2)距离地中海近;洼地海拔低(低于海平面),可自流,降低引水费用;隧道与管道输水可防止水分蒸发、下渗,增大输水量 (3)有利影响:利于改善当地的气候条件,空气湿度增大,温差减小;不利影响:周边地区土壤盐碱化加剧;引发地下水储水构造及水质变化;会出现洼地水体富营养化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区域产业发展的条件、措施、影响。‎ ‎(1)解答本题首先要了解沼泽、盐滩的特点。根据沼泽常年或经常有水的特点,沼泽的成因应该从地形、地下水位(水源)等方面分析;根据盐滩盐分高的特点,盐滩的分析应从盐分积累的条件进行分析。‎ ‎(2)该地距离地中海近,且洼地海拨低于海平面,可自流引水,降低引水费用。隧道与管道输水可防止水分蒸发、下渗,增大输水量。根据材料,该项引水技术无动力,技术先进。‎ ‎(3)区域开发对环境的影响,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该洼地引海水发展养鱼业,形成新的湿地环境。故本题可参考湿地的作用分析有利影响,不利影响主要从海水含有盐类物质对环境的危害和养鱼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进行分析。‎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