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2-03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实验班)卷·2018届山东省寿光现代中学高二10月月考(2016
1.《论语·先进》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术而》曰:“子不语怪、力、乱、神。”上述思想蕴含的主张是( ) A.以民为本 B.关注民生 C.人性向兽 D.关注现实 2.据史书记载:关羽兵徽将寡屡战强大的曹军而不克,于是改用水攻而淹曹七军,一战成名;盛名之下,关羽渐骄,最后败走麦城。关羽的一生,暗合了先秦时期某思想家的观点。这位思想家是( ) A.老子 B.孔子 C.段子 D.韩非子 3.《墨子·尚贤》云:“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下,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A.兼爱非攻 B.以民为本 C.以德治国 D.公正至上 4.南宋淳熙二年,朱熹与陆九渊兄弟.“鹅湖之会”。“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据此可知,二者的分歧在于( ) A.世界本原之争 B.泊学方法之争 C.理气关系之争 D.进统思想之争 5.苏格拉底在和人交谈之时,总是会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让对方回答,鼓励对方依靠自己的努力逐步找到正确答案。孔子经常会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他也很乐于接受学生的提问,并通过回答来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这表明二者在教学方法上都注重 A.平等相待 B.启发引导 C.辩证思考 D.逻辑推理 6.春秋战国时期某思想家提出:“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该思想家是( ) A.孔子 B.苟子 C.韩非子 D.墨子 7.“今切以为其当与不当,可内反于心而定也。尧谓舜曰:‘天之历数在尔躬。’言察身以知天也。……天子者,则天之子也,以身度天。”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 A.是一种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B.意为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C.意为对君主的权力形成制约 D.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8.汉代前的君王从祖先承受君位,至汉朝立国,刘邦出身布衣而君临天下,这就需要某种理论的支摊。后来,适应这一“需要”的是( ) A.“民贵君轻”说 B. “五德始终”说 C. “知行合一”论 D. “天人感应”说 9.南宋理宗对朱熹的儿子说:”卿先卿《四书》注解,有补于治道,朕读之不释手,恨不能与之同时。”宋理宗此言,主要是鉴于《四书章句集注》( ) A.通过儒学神秘化以尊崇君权 B.宣扬了“天理纲常”的永恒性 C.为科举考试提供了命题素材 D.恢复了孔孟儒学的正宗地位 10.素菜在我国历史悠久,但成为一个菜系,则是在汉代以后。《齐民要术》中有素食专辑,宋代则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素食专著。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发展滞后 B.新的思想因素 C.专制统治干涉 D.商品经济推动 11.从“焚书坑儒”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社会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变化不能说明的是( ) A.两者统治思想不同 B.都是加强中央集权需要 C.都属于思想文化专制统治 D.不同政治制度决定思想文化的不同命运 12.李贽提出了“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益”的论断,该论断( ) A.是在新历史条件下对儒学的全面否定 B.表达了对道学家虚伪说教的无情嘲讽 C.是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有力鞭挞和批判 D.反映了思想家对传统道教的极力排斥 13.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一位思想家“通过对理气、道器、能所、知行等诸多哲学问题的讨论,表现出朴素的辫证思维……最终完成了在理论上终结宋明理学的思想使命。”该思想应该是( ) A.王阳明 B.李资 C.颐炎武 D.王夫之 14.陈天华在《狮了吼》中说:“明末清初有一个大圣人,是孟子以后第一个人,他的学问、他的品行比卢梭还要高几倍,他著的书……虽不及《民约论》之完备,民约之理却己包括在内。”文中“他著的书”是( ) A. 《焚书》 B.《明夷待访录》 C. 《日知录》 D.《船山全书》 15.《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这种差异根源于当时中国( ) A.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 B.读书入仕的观念根深蒂固 C.科技水平远远高于欧洲 D.文化专制阻碍了社会进步 16.阮元在《畴人传》(我国第一部记述中国历代天文学家学术活动的传记)中指出:“良以天道渊微,非人力所能窥测,故但宫其所当然,而不复强求其所以然。”这表明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 A.重视抽象规律 B.天文学居子首要地位 C.重视天人合一 D.重实践轻理论 17.光和铜斛(东汉量器)上刻有铭文,其中有:“特更为诸州作钢斗斛、称尺,依黄钟律历、九章算术,以均长短、轻重、大小……令海内都同”。此器物和铭文可以佐证东汉( ) ①意在加强中央集权 ②开始统一度量衡 ③维护思想上的统一 ④应用数学的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据古籍记载,清朝康熙年间准备了“内府铸铜活字百数十万,排印书籍”,却在乾隆初年因“无用”而被改铸为铜钱,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当时的活字印刷术( ) A.受到统泊阶级的抵制 B.技术存在着致命缺陷 C.受到传统观念的制约 D.缺乏市场效益的推动 19.《四库全书总目》评述:“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愈前古,其议论夸诈迁怪,亦为异端之尤。国朝节取(朝廷部分采用)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矣。”由此可见当时清朝官方对西学的态度是( ) A.全盘接受 B.仅学技艺 C.去粗取精 D.全面否定 20.徐光启热衷于新作物的试验与推广。当听到闽越一带有甘薯的消息后,他便从莆田引来薯种试种,并取得成功。随后写下了《甘薯疏》,用以推广甘薯种植。再经过整理,收入《农政全书》。据此可以推知,《农政全书》( ) A.渗透近代科学思想 B.汇总历代农学成就 C.介绍西方农学知识 D.突破传统科技藩篱 21.柏拉图在《秦阿泰德篇》中认为:“事物对于你就是它向你显示的那样,对于我就是它向我显示的那样。”该思想的意义在于( ) A.准确定位人的主观能动性 B.承认客观真理的存在 C.使哲学成为研究人的学问 D.强调人的作用和价值 22.放松教义的控制,准许个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由地根据《圣经》作出自己的判断。这说明宗教改革的内在要求是( ) A.取消教会的权威 B.变奢侈教会为廉洁教会 C.否定君主专制权威 D.由外在的权威返回个人的内心信仰 23. “人文精神”即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内涵的是( )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思维者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 C. “灵魂得救在于心中信仰” D.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24.社会契约论是资产阶级反专制斗争的重要思想武器。以下各项符合社会契约论内涵的是( ) A.只有完全听从理智指导的人才是自由的人 B.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C.国家的政治权力起源于构成社会的人们的相互同意 D.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享有理性,就有享受自由的权利 25.康德在其著作《纯悴理性批判》中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批判的时代,一切事物都必须接受批判。”这里的“批判”的准确含义是( ) A.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B.批驳错误,判断是非 C.自我批评,相互批评 D.批斗异端,打倒反动 26.卢梭认为:“主权者除了立法权力之外便没有任何别的力量,所以只能依靠法律而行动;而法律又只不过是公意的正式表示,所以唯有当人民集合起来的时候,主权者才能行动。”卢梭的主要观点是( ) A.人民主权 B.天从人权 C.社会契约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7.伏尔泰在针对各种形式的镇压、狂热、偏执的“丑行”时说:“因为意见不同而迫害他人的人与怪物无异。”据此可知,伏尔泰意在强调( ) A.法律的权威 B.宗教信仰自由 C.人人平等 D.人的思想自由 28.在启蒙运动中,有一位思想家反对分权、反对代议制,主张通过“公意”的专政来保障公民的“自由”。这位思想家是( ) A.伏尔泰 B.孟德斯鸿 C.卢梭 D.康德 29.爱因斯坦在评论一位物理学家说,他的发现以及他所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始。评价的是( ) A.普朗克 B.牛顿 C.伽利略 D.哥白尼 30.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这部巨著表明,一切能够计时与测最的运动,无论是在地球上的或是在太阳系内的,都可用相同的数学公式来加以描述。”材料中的“这部巨著”提出了 A.万有引力定律 B.自由落体定律 C. “日心说” D.狭义相对论 31.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到钥匙”材料中的“钥匙”是指( ) A.伽利略开创了近代科学 B.牛顿构建了经典力学体系 C.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D.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 32.“一切动植物繁殖得太快,以致白然界无力供养它们……由什么来决定哪个将生存呢?当然,有几分是纯运气,但是还有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达尔文认为这个“为重要的原因”是物种能否 A.参加竟争 B.适应环境 C.取悦人类 D.具有生命力 33.某书给当时的社会带来的是霹雳般的震荡,像一颗炸弹一样投到“神学阵地的心脏上”,教会势力和老派学者攻击它是“恶作剧”,违背了上帝的启示,是一部“魔见的圣经”。这本书是( )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物种起源》 C.《九十五条论纲》 D.《共产党宣言》 34.图5反映了( ) A.近代科技研究方法形成 B. “蒸汽时代”的终结 C.科技结合推动文明发展 D.实验促进科学进步 35.乾隆和嘉庆时期学者官员大都热衷于刊印自己的诗集,但道光时期的学者官员大部出版与时政有关的著作。这种变化说明了道光年间( ) A.经世思想得到发展 B.思想控制逐渐加强 C.传统文化日趋衰落 D. “中体西用”的影响 36. (13分)民本主义不仅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重要的制国之道,在当下更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拟乎诸侯为大人。……” ——《孟子·尽心下》 材料二 早期的孙中山对“民”的认识,更多的是同情,是重民,爱民与救民。他想通过重民来谋求国家富强之道,因为民富,国则富,民贫,国则弱。到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对“民”的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同盟会成立,他把以“民”为主体的三民主义,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在政治理念上也实现了由传统的民本思想向近代民主主义的飞跃。中华民国建立后,他主张团结全国人民,“建设一世界上最富强最快乐之国家为民所有、为民所治、为民所享者。 ——王培智《论孙中山民本思想的现实意义》 材料三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增加民生投入,保基本、兜底线、建机制,尽管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支出压力加大,但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达到70%以上。……实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28个省份实现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奋加高考。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连续两年增长10%以上。……全民医保覆盖面超过9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康化,县乡村服务网络逐步完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市达到1300多个。 ——李克强2015政府工作报告 (1)归纳材料一中孟子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根本目的。(3分) (2)据材料二,归纳孙中山民本思想的变化与发展。(3分)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3分) (3)据材料三,概括新时期民本思想的内涵。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古今民本思想变迁的认识。(4分) 37. (17分)某校高二同学学习历史必修[III]后制作如下大事年表,开展研究性学习。 (1)此大事年代有四处错误,请找出来。(4分) (2)据大事年代及所学知识.比较20世纪初中国启盟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在人文主义方面的共同点,并从思想方面分析其相似的原因。(6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现代主义兴起的历史背景。如何认识文学艺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5分) (4)综合大事年代内容及以上问题信息,分析大事年代对历史学习的意义。(2分) 38.(2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前后欧洲人向中国文明的学习,先从科学技术开始,这不仅包括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还包括陶瓷、冶金、纺织等技术,以及军事技术和兵法等。之后又逐步深入到文化,即价位观、思想和道德。“东学西渐”对于欧洲而言,并不是被迫的,而是主动的。此时的欧洲,封建领主制的统治本身,已出现了矛盾,为了争霸,欧洲诸国就必须加强实力;另一方面,则是针对天主教罗马教廷的“宗教改革”,强调教徒的个性和自由,反对教廷及其分支机构的统治。在这种情况下开始的“东学西渐”,就有了内在的驱动力,即设法学习中国的先进文明,以增强国力,并突破天主教的专制。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欧洲人都愿意接受中国文明。封建统治者(包括教会)对中国是采取排斤、抵制的态度;主张引进并改造、吸收中国文明的.主要是代表新兴资本势力的变革者。 ——摘编自刘永桔《“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 材料二 “东学西渐”的过程是与欧洲的社会变革过程统一的。实际上,17世纪和18世纪初,中国对欧洲的影响比欧洲对中国的影响大得多。中国由于其孔子的伦理体系、为政府部门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对学问而不是对作战本领的尊重等,开始被推举为模范文明。也正是随着社会变革的进行,他们才连步完成了对中国文明的引进和改造,这同时也就变革了欧洲本身,欧洲也山此而发达。 ——摘编自张允渭《东学西传、西学东渐和中西触合》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6世纪前后至18世纪欧洲出现的“东学西渐” 与近代前期中国出现的“西学东渐”现象的异同。(1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和18世纪初欧洲推祟中国文明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并分析这一时期“东学西渐”对欧洲社会的重大影响。(8分) 附加题(2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宣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兴起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摘要) 材料二 儒者三纲之说.为一切道德、政治之大原。君为臣纲,则民于君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父为子纲,则子于父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夫为妻纲,则妻于夫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率天下之男女,为臣、为子、为妻、而不见有一独立自主之人格者,三纲之说为之也。缘此而生金科玉律之道德名词,曰忠、曰孝、曰节,皆非推己及人之主人道德,而为以己属人之奴隶道德也。 ——陈独秀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儒家学派的核心价值观及其含义,结合史实说明汉代新儒学是如何“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的?(10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儒家学派的认识有何异同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陈独秀的思想观点。(8分) 1-5:DADBB 6-10:BCDBB 11-15:DBDBA 16-20:DBDBA 21-25:DDBCA 26-30:ADCCA 31-35:BBBCA 36.(l)相同:① 都经过了由科技逐渐转向文化、制度的学习历程;② 都存在变革势力与保守势力的矛盾与斗争;③ 都与本国或地区的社会变革过程相结合;④ 都存在对外国文明的改造与利用。(每点2分,任意三点得6分) 不同:① 前者主要是内驱力推动下的主动学习,后者主要是在外敌入侵导致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背景下的被动学习:② 欧洲经过对中国文明的学习改造最终也完成了自身的社会变革,日益强大:近代前期中国对西方文明的学习并没有使中国真正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8分) (2)特征:崇尚理性:反对专制和特权,迫求民主平等。(4分) 影响:推动欧洲启蒙运动的开展或推动了欧洲思想解放的潮流:推动欧洲政治制度(或人才选拔制度)的创新。(4分) 37.(1)错误:公元前500年的西学东渐、1700年的宗教改革运动、1850年的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900年的“中体西用”文化思潮。(4分)(说明:找出一处错误得l分,共4分。)(2)共同:都宣传自由、平等、人权、民主、科学等思想。(3分)(说明:能答出自由、平等、人权、民主、科学等其中3 点得3分。若只答出反对专制、特权、旧思想等不给分。)原因: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束缚着人们的思想。(3分)(说明:如答“封建思想阻碍社会的进步”同等得3分。非思想方面原因不给分。) (3)背景: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等社会危机的冲击。(3分)(说明:两次世界大战得2分,经济大莆条或经济大危机)得l分,共3分。) 认识:文学艺术来源于现实,反映了社会生活。(2分) (4)意义:方便厘清历史大事的发展线索;方便厘清中外历史发展的互动关系;方便厘清历史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等方面之间横向发展的互动关系。(共2分) 38.(l)内容:民贵君轻;得民心可以为天子。(2分) 目的:为新兴地主阶级服务。(l分) (2)变化与发展:由重民、爱民与救民到主张以“民”为主体,团结全国人民,实现民有、民治、民享之国家。(3分) 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危机严重;西方民主思想形响。(3分) (3)内涵:重视民生,加大民生投入:推动社会公平。(2分) 认识:民本思想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民木是国家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墓础;民本的落实需要制度保障(言之成理即可得分,2 分) 【附加题】 (1)核心价值观: “仁”和“礼”。(2分) 含义:“仁”就是仁者爱人,广泛理解和体贴他人;“礼”就是克己复礼,遵守社会等级 秩序。(2分) “一手伸向过去”:提出君权神授,三纲五常思想(3分) “一手指向未来”: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思想(2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 家思想统治地位。(2分) (2)相同点:都认为儒家学派思想守旧、复古,维护封建礼教伦常。(2) 不同点:材料一肯定儒家学派的维新开明,对建立和维护大一统国家发挥重要作用 (2 分) ; 材料二彻底否定儒家学派。(2分) 评析:陈独秀彻底批判封建思想,动摇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2分)促进解放思想和新文化运动的发展(2分);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2分),陈独秀彻底否定儒家学说观点是错误的。(2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