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政治(必修4)一轮复习讲义:第10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届高考政治(必修4)一轮复习讲义:第10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课前自我把脉 ‎1.新常态体现了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根本否定(×)[2015·天津高考·7④]‎ ‎2.创造性思维能检验和发展真理(×)[2015·四川高考·9②]‎ ‎3.辩证否定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否定(×)[2014·安徽高考·9①]‎ ‎4.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状态(×)[2014·江苏高考·22②]‎ ‎5.事物经过辩证的否定实现了向自身的回归(×)[2011·北京高考·27④]‎ ‎6.制度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2010·江苏高考·‎31A]‎ ‎[提示]‎ ‎1.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辩证否定,即既肯定又否定,而不是根本否定。‎ ‎2.只有实践才能检验和发展真理。‎ ‎3.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4.事物发展的状态是量变和质变。‎ ‎5.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从而实现了一事物向他事物的转化,而不是向自身的回归。‎ ‎6.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考点一 树立创新意识 知识精讲 ‎1.辩证否定观 含义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地位 与作用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实质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特别提醒 准确把握“扬弃”‎ ‎(1)“扬弃”‎ 是事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发扬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抛弃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抛弃又保留、既克服又继承的关系。发展的每一阶段对前一阶段而言,都是一种否定,但这又不是单纯的否定,而是包含肯定的否定。‎ ‎(2)事物内部新与旧的矛盾斗争,使除旧布新、推陈出新成为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既克服又继承、既抛弃又保留的辩证过程,以达到更高的发展阶段;否定之所以能够成为发展和联系的环节,事物之所以能够在自身矛盾的基础上,通过否定实现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就在于否定是“扬弃”。‎ ‎(3)“扬弃”是通过事物的内在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联系的环节体现了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发扬、保留和继承,这是“扬”的过程,是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发展的环节体现了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抛弃、克服,这是“弃”的过程,是事物发展中的非连续性。‎ ‎(4)辩证法的扬弃观截然不同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它要求对任何事物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不能犯片面性和绝对化的错误。‎ ‎2.形而上学否定观 观点 否定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排拒或毁灭,是借助于外力作用实现的事物的变化 特点 或者简单肯定一切,或者简单否定一切 知识拓展 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 辩证否定观 形而上学否定观 否定的动力 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斗争的结果,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进行的自我否定 否定是外力强加给事物的,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是主观任意的否定 否定与肯定 的关系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把否定与肯定绝对的割裂,主张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否定同发展 和联系的关系 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 否定是发展的终止,联系的中断 ‎3.革命批判精神 依据 世界永远处在不停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内容 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要求 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易错纠偏 易错点一:事物经过辩证的否定实现了向自身的回归 提醒 ‎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 抗生素的发明和使用,使病菌一度不再是人类的致命威胁。但是,在人类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同时,病菌的耐药性也在增强。由于滥用抗生素,出现了目前难以控制的“超级病菌”。上述事实表明(  )‎ ‎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③事物始终处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 ④事物经过辩证的否定实现了向自身的回归 A.①② B.①③ ‎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人们对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了“超级病菌”的出现,这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同时也说明,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遵循客观规律,①②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本题答案选A。‎ 易错点二:认为创新就是否定一切 提醒 ‎ 创新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面对实践中的新情况敢于提出新观点和新方法。创新必然要对一些落后的不符合实际的旧观点、旧思想进行否定。但创新并不是否定旧事物的一切东西,对于旧事物中合理的、科学的东西仍需继承,创新的实质是“扬弃”。‎  亚里士多德在西方被称为“最博学的人”,也被奉为物理学的绝对权威,他认为“重物体比轻物体下落速度要快些”的观点,统治了西方将近两千年。1590年伽利略做了著名的比萨斜塔自由落体实验,证明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无关,进而动摇了亚里士多德长期在物理学中的统治地位,引起了极大的震动。这告诉我们 (  )‎ ‎①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要不相信权威,立足实践,不断创新 ②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③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敢于颠覆前人的一切成果 ④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A.①② B.②③ ‎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我们要尊重权威而不迷信权威,不是不相信权威,①表述错误。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故③错误,应排除。②④都正确。‎ 易错点三:不能理解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特质 提醒 ‎ ‎(1)事物的存在对于它赖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来说是有理由的、必然的。‎ ‎(2)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原来存在的理由就会丧失。‎ ‎(3)没有否定就没有质变,就没有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人肉搜索”是指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机器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的网络社会活动。由于其在反腐败的同时也暴露了某些人的隐私,江苏省某市立法禁止“人肉搜索”,结果网民大哗。下列对“人肉搜索”现象认识正确的有(  )‎ ‎①从当今时代的社会条件来说,它有存在的理由 ②对其不能简单地全盘否定,但可以全盘肯定 ③“人肉搜索”具有暂时性,最终会让位于更高阶段的事物 ④对“人肉搜索”的否定纯粹是人为的外力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 ‎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它否定的理解,对事物的存在都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故①③正确,②错误。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④错误。‎ 固本随练 ‎1.[2016·北京东城模拟]春节拜年经历了登门拜访——贺卡拜年——电话拜年——短信拜年——微信拜年的过程,这体现了(  )‎ 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认识总是反映实践的变化 C.事物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 D.矛盾双方的统一推动事物发展 答案 C 解析 拜年方式的变化过程,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故选C项。A项与题意不符。认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不总是反映实践的变化,舍去B项。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故不选D项。‎ ‎2.[2016·重庆巴蜀中学质检]人的一生总会犯错误,我们经常暗示自己“过去的一页翻过去了,要向前看,只要努力,你会做好的”。此观点体现了(  )‎ A.割断了事物过去与未来的联系 B.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C.是简单否定一切的错误说法 D.体现出创新无止境 答案 B 解析 过去、现在、未来是前后相继的历史性联系,“过去一页翻过去,要向前看”,不是割断过去与未来的联系,而是自我发展、自我否定,故选B项,舍去A、C两项。D项与题中内容无关。‎ ‎3.[2016·河南天一大联考]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样,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你等到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而如果你能让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这启示我们 (  )‎ ‎①外部矛盾阻碍事物发展的作用不容忽视 ②坚持辩证否定观,自己发展自己 ③否定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排拒或毁灭 ④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 A.①② B.②④ ‎ C.①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题干材料强调要善于让自己从内打破,表明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自己发展自己,②④符合题意;题干强调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①与题意不符;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③表述错误。‎ ‎4.传统集市+互联网有了淘宝,传统百货卖场+互联网有了京东,传统银行+互联网有了支付宝,传统红娘+互联网有了世纪佳缘,传统交通+互联网有了快的滴滴,而传统新闻+互联网有了柴静《穹顶之下》病毒式的传播。由此可见(  )‎ ‎①离开人的参与事物就无从联系 ②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③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④联系是多样的、无条件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材料表明淘宝、京东等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此可见,辩证的否定既是联系的环节,又是发展的环节,②③符合题意。①违背联系的客观性,④违背联系的条件性。‎ ‎5.[2016·郑州检测]匈牙利记者比罗某次写稿时不小心划破了稿纸,他想,要是把笔尖换成圆珠就好了。于是,他请教一名化学家,化学家说:“笔尖换成圆珠没问题,可是圆珠的周围能漏出墨水才可以写字呀!”比罗想,如果让圆珠转动的时候控制墨水的流量不就行了吗?经过反复试验,他终于发明了依靠圆珠的转动送出墨水的圆珠笔。圆珠笔的发明过程进一步印证了(  )‎ ‎①在实践中敢于突破惯性思维是实现创新的必要条件 ②在批判旧事物的基础上寻找新思路是实现创新的内在要求 ③不断质疑原有的经验是实现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把握偶然联系才能创造出符合现实需要的必然联系 A.①② B.①③ ‎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不断地进行实践是实现创新的根本途径,排除③。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一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向。把握偶然联系未必创造必然联系,舍去④。圆珠笔的发明过程进一步印证了①②。‎ 考向聚焦 动态发布 命题特点 ‎2015·浙江卷·29‎ ‎2015·四川卷·9‎ ‎2015·浙江卷·28‎ ‎2015·安徽卷·38(3)‎ ‎……‎ 本考点选择题与非选择题题型都存在,高考中主要结合时事材料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 ‎ 命题点1 辩证否定观 例1  [2015·浙江高考]现行GDP核算体系,不能反映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损失和自然资源的耗费。最近,环保部启动绿色GDP2.0核算体系的研究工作,并确定明年进行新核算体系试点。这一举动表明(  )‎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③‎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 D 解析 由题意可知,现行的GDP核算体系存在缺陷,而绿色GDP2.0核算体系的研究及试点,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设计的,是对现行GDP核算体系的辩证否定,在保留现行GDP核算体系合理成分的基础上融入了“绿色”的要求,因而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也体现出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①③正确。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②否认了具体事物之间联系的条件性,不选。GDP的统计核算体系不属于上层建筑范畴,④不选。‎ 命题点2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例2  [2015·浙江高考] 漫画《乌鸦喝水》(作者薛宏)提醒我们,做工作办事情要(  )‎ ‎①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②避免囿于经验的习惯性思维 ③注重研究新情况寻找新思路 ④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的飞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C 解析 从漫画中可以看出,乌鸦在不停地往瓶中扔石子,以升高水位使自己能喝到水,这是乌鸦喝水的习惯性思维,但乌鸦没有看到瓶上有水龙头且瓶中的水位远远超过水龙头的高度,简单地拧开水龙头就可以喝到水。漫画提醒人们要避免囿于经验的习惯性思维,要注重研究新情况,寻找新思路,②③正确。①④不符合漫画寓意。‎ 例3  [2015·安徽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互联网+”激活中国制造 当前,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产能过剩等问题突出,亟须实现由低端向高端转型升级。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现代制造业深度融合,促使中国制造包含更多中国创造元素,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材料是如何体现“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 答案 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突破旧的发展模式,提出和推动“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积极利用“互联网+”‎ 提升创造力,建设制造强国。‎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辩证否定观的相关知识。可根据“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具体要求逐层分析材料,将具体要求与材料进行对应分析,据此组织答案。‎ 命题点3 树立创新意识 例4  [2013·安徽高考]上图漫画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给我们的人生感悟是(  )‎ ‎①个性发展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②坚持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③模仿和重复别人的人生难以出彩 ④人的成长要善于把握自己的优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漫画旨在强调个人成长要把握自己的优势,要善于创新,不能盲目一味地模仿和重复别人,③④符合题意;①②说法均错误,故选择D。‎ 随堂高考 ‎1.[2013·四川高考]“世界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有人因为使用手机成瘾,让手机变成了“手雷”,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对此,我们应该 (  )‎ ‎①正视手机控制社会的事实 ②适度使用,防止矛盾的转化 ③辩证否定手机功能的拓展 ④创新科技,消除人性的弱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有人因为使用手机成瘾,让手机成为“手雷”,这启示我们使用手机应坚持适度原则,防止矛盾向其对立面转化,同时应辩证地看待手机的功能,看到其利与弊,②③符合题意。①错在“控制社会”,④夸大了科技的作用。‎ ‎2.[2013·上海高考]当农业遭遇物联网,一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正悄悄地改变着依靠经验播种的传统农耕方式。物联网技术有助于农产品种植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和精准化。下图是用传统农耕方式和物联网技术种植番茄的不同过程。‎ 从上图中看,运用物联网技术种植番茄是(  )‎ A.一种原始创新 B.对传统种植方式的既克服又保留 C.具有创新意识的理论活动 D.改变了传统种植方式的内部联系 答案 B 解析 物联网技术与传统农耕方式作为不同时代的种植方式,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从传统农耕方式向物联网技术迈进,是对传统种植方式的一种辩证否定,而不是理论活动,更不是一种原始创新。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能改变。所以A、C、D三项排除。故选B项。‎ ‎3.[2012·大纲全国卷]某饭店老板请来许多一流的建筑师和工程师,探讨如何扩建狭小老旧的电梯。他们一致认为:饭店必须停业半年才能扩建好电梯。饭店一位清洁工说:“要是我,就会直接在屋外装上电梯。”根据清洁工的建议,新电梯很快就安装好了。这是建筑史上第一次把电梯安装在室外。这一案例表明(  )‎ ‎①丰富的专业知识是创新思维的源泉 ②丰富的实践经验必然促进思维创新 ③正确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首要环节 ④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 A.①② B.②③ ‎ C.①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创新的正确认识。实践是创新思维的源泉,故①错误。丰富的实践经验有助于促进思维创新,②说法太绝对,错误。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D。‎ ‎4.[2012·课标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从龙脑樟树中提取的龙脑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寿域神方》记载:“治头脑疼痛,龙脑一钱,纸卷做拈,烧烟熏鼻,吐出痰涎即愈。”唐代医药典籍称龙脑“为百药之先,万物中香无出其右者”。不知从何时起,龙脑樟树在我国“销声匿迹”了,我国所需龙脑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 ‎1988年我国发现了一颗野生龙脑樟树!科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他们深入研究中药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利用现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树原料林,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天然龙脑工业化提取成套设备,改进了传统龙脑提取方法,研发了新产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为什么科研人员能够成功开发龙脑?‎ 答案 ‎ 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辩证的否定要求立足实践、不断创新。科研人员批判继承传统中医药文化,克服传统龙脑生产的局限性,创新发展思路,开发新产品,从而取得成功。‎ 解析 本题知识指向明确。先回答出关于“辩证的否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然后联系材料,从“批判继承”和“实践创新”两个角度做答即可。‎ 考点二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知识精讲 ‎1.创新的作用 作用 表现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创新更新了生产工具;创新更新了生产技术;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 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提高了人类思维水平;创新实现了人类文化发展 总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知识拓展 三方面把握创新的哲学依据 ‎(1)从唯物论角度看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实际情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想问题办事情只有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才能使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因此我们必须发扬创新精神,反对因循守旧。‎ ‎②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只有解放思想,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从而真正做到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这要求我们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2)从辩证法角度看 ‎①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辩证法的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站在事物前进的立场上,与时俱进,积极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②辩证的否定观和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3)从认识论角度看 世界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人们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认识无止境,一切把认识凝固化、僵化的观点都是不科学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是人类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2.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基本观点 根本观点 分歧的三 个方面 根本分歧 唯物辩证法 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承认矛盾 ‎①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 ‎②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 ‎③全面的观点与片面观点的对立 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形而上学 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否认矛盾 易错纠偏 易错点:夸大理论创新作用 提醒 ‎ 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等各项创新的基础,实践创新决定理论创新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理论创新可以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  回顾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历程,可以看到,无论是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还是其他方面的创新,我们每前进一步,都是以理论上的创新为前提的。这说明(  )‎ A.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B.理论创新决定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 C.理论创新对社会发展和变革具有决定性作用 D.只要有理论上的创新,就会带来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答案 A 解析 题干材料强调理论创新的作用,A符合题意;B、C中的“决定”、D中的“只要……就”夸大了理论创新的作用。故选A。‎ 固本随练 ‎1.[2015·安徽淮北二模]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新词汇里,科技与创新方面的着笔浓墨重彩,如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双引擎”;以用户创新为核心理念,把创意转变为现实的“创客”等。从哲学角度看,强调创新是因为它(  )‎ A.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B.要求我们敢于寻找新思路 C.决定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D.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 D 解析 ‎ 创新引起思维方式的变革,但不是思维方式变革的决定因素,排除C项。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排除A项。B项为创新的途径,与设问不符。‎ ‎2.[2016·安徽皖北联考]美、澳两国科研人员在实验室成功地将煮熟的鸡蛋蛋清变回生鸡蛋蛋清。该技术将减少癌症治疗费用,工业奶酪制造者、农民也将因此获取更高利润。这体现了(  )‎ ‎①科技进步实现了事物的辩证否定 ②实践给客观世界打上了人的活动的烙印 ③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实践水平决定了自在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A.①③ B.②③ ‎ C.①④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自在事物的联系在人类产生之前就存在,④不正确,舍去。辩证的否定要求人们具有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推动科技进步,排除①。美、澳两国科研人员的成果,能减少治疗费用、为人们带来利润,体现②③。‎ ‎3.[2016·乌鲁木齐测试]在相对论中,光速被认定为无法超越的极限速度。但美国和德国的科学家凭借最新的“电磁感应透明效应技术”,让光速在一种晶体里从30万千米每秒降到了48千米每小时。这不仅使人类超越光速成为现实,而且将推动量子通信的发展,极大提高数据存储和传送的效率。材料说明(  )‎ ‎①实践是物质性与能动性相统一的活动 ②真理的客观性是由实践发展水平决定的 ③创新能够使人们的实践 对象更为广阔 ④创新就要摒弃不符合实际的成规陈说 A.①③ B.②④ ‎ C.②③ D.①④‎ 答案 A 解析 科学家凭借最新的“电磁感应透明效应技术”,将极大提高数据存储和传送的效率,体现了①③;②对真理的客观性理解错误;④与题干主旨不符。‎ ‎ ‎ ‎4. [2016·滨州模拟]登山者选择曲径登顶,滑雪者选择曲线奔向终点,河流选择蜿蜒流向大海。经过试验和论证,两点之间最快的路线并不是直线,而是一段旋轮线,也被称为“最速曲线”。两点之间最短距离是直线,但选择曲线也许是解决问题的最快路径,这表明(  )‎ A.创新有助于改变思维方式借势而行 B.成功的路径取决于创新的思维方式 C.质疑权威否定一切有助于开拓创新 D.创新意识是推动实践发展的根本动力 答案 A 解析 成功的路径取决于是否尊重规律,排除B项。C项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舍去。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排除D项。“最速曲线”是解决问题的最快路径,表明了A项。‎ ‎5.[2016·潍坊质检]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不断深化,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这说明创新(  )‎ ‎①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是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变革的决定力量 ③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④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A.①② B.①③ ‎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题干材料旨在强调创新的作用。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①③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创新促进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②中“决定力量”表述错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④与题意不符。‎ 考向聚焦 动态发布 命题特点 ‎2015·江苏卷·33‎ ‎2015·海南卷·24‎ ‎2013·天津卷·14(3)‎ ‎……‎ 本考点能力性要求较高,题型以选择题为主 ‎ ‎ 命题点1 创新的作用 例1  [2015·江苏高考]中国高铁在发展过程中,有效推进了土木工程、动车组系统、运行控制系统的技术创新和服务管理模式的创新。通过系统创新,中国高铁在赢得国民信任的同时,也逐渐赢得了国际信誉。截至2014年底,中国高铁运营总里程超过‎1万6千公里。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 ‎①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②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③新事物的力量总是强大的 ④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主要说明,通过高铁这个部分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故①符合题意;通过系统创新推动中国高铁的发展,体现了②;新事物在刚刚产生的时候往往力量比较弱小,故③说法太绝对;材料体现的是人为事物的联系,而非自在事物的联系,故④不选。‎ 例2  [2015·海南高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大数据时代”‎ 的到来,大数据具有数据体量大、类型多、处理快、价值高等特征。人们借助互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多视角、全方位挖掘数据,梳理、分析相关信息,为生产生活服务。‎ 大数据正在成为政府改革和转型的技术支撑,甲市民政局用大数据核对17.4万保障房申请户的户籍人口、住房等海量信息,很快检出1.7万不符合条件的申请户。乙市整合卫星、气象、交通、市政等方面的信息数据,合理调配公安、消防、城管等方面的力量,协同应对一场百年未遇的台风和暴雨,避免了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大数据促进了认识的发展,运用创新推动思维发展的哲学知识加以说明。‎ 答案 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人的实践方式决定的,实践创新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大数据的运用创新了处理数据信息的方式方法,推动了思维方式的发展;新的认识工具的运用,拓展了认识的对象,提高了人的思维能力和水平。‎ 命题点2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例3  [2011·上海高考]毛泽东说:“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德国的杜林则认为“在事物中没有任何矛盾”。这两种观点分歧的实质是 (  )‎ A.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根本对立 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对立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 D.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根本对立 答案 C 解析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A、B、D不符合题意,都没有揭示材料两种观点分歧的实质。故选C。‎ 随堂高考 ‎1.[2011·福建高考]我国科研人员自行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其最大的创新在于把导航与通信紧密地结合起来,同时具备定位与文字通信功能。“北斗”的发展和完善将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材料表明(  )‎ A.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 B.科学研究应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 C.科学理论能够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 D.科学实验是人类思维在认识和改造社会中创造性的表现 答案 A 解析 题干信息“‘北斗’的发展和完善将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反映了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A符合题意;B、C观点正确,但与题意无关;科学实验属于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D不选。‎ ‎2.[2010·福建高考]在我国,抗虫棉的推广不仅使农民累计增收了760亿元,而且节约了1亿公斤农药,减少了环境污染。抗虫棉的推广还完善了农业科技服务和农民技能教育培训等体系。这表明农业科技创新(  )‎ A.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农业劳动对象 ‎ B.带来了理论创新和生产实践的深化 C.促进了人们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 ‎ D.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发展 答案 D 解析 本题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抗虫棉属于新技术,抗虫棉的推广应用使农民增收、减少了环境污染,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完善了农业科技服务和农民技能教育培训等体系,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即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发展,D正确。其余三项不符合题意。‎ ‎3.[2010·海南高考]某公司以传统工艺为基础,对绣花鞋的面料、款式、花色进行大胆创新,凸显龙凤、鸳鸯、梅、兰、竹、菊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产品大受欢迎,远销10多个国家,把小小的绣花鞋做成了大产业。该公司的成功表明(  )‎ ‎①观念创新创造了传统文化的新价值 ②技术创新是实现事物价值的重要途径 ③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是事物价值变化的前提 ④事物价值的变化取决于人的需要的变化 A.①② B.②③ ‎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①说法错误,观念创新只是把传统文化的价值挖掘出来,观念不能创造新价值。④说法错误,该说法属于唯心主义观点,故排除含①或④的观点。小小的绣花鞋凸显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远销国外体现了联系的多样性和技术创新的作用。‎ ‎4.[2010·浙江高考]2004年以来,中国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形成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今天,中国已步入高铁时代,并正在成为高铁技术输出国。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表明(  )‎ ‎①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②创新的过程必定是“扬弃”的过程 ③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 ④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变革 A.①② B.②③ ‎ C.①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中国能形成世界领先水平的高铁技术体系得益于创新,这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将创新理解为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性的肯定是错误的,①应排除,②应选;中国高铁技术的创新使中国进入高铁时代,并正成为高铁技术输出国,这体现了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选③,④与题意不符。‎ ‎5.[2013·天津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越来越多的人争先恐后地实现了“有车一族”的梦想之后,车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相关资料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汽车带来的道路拥堵也成为了城市交通的最大问题,然而仍有超过60%的城市居民愿意选择私家车作为日常出行方式。‎ 我国现在已经成为汽车生产大国,但还远未成为汽车强国。要从汽车生产大国成为汽车强国,创新是关键。请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予以说明。‎ 答案 ①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在一定意义上发展就是创新。(或辩证的否定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它要求树立创新意识。)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实现从汽车生产大国到汽车强国的发展。②‎ 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要重视关键部分的作用。抓住创新这一关键,能够推动汽车强国建设整体工作的开展。③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坚持重点论。抓住创新这一重点,是实现汽车强国的关键。④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 ‎[学法指导·悟一悟]‎ 一|区分革命批判精神与辩证否定观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是指它不迷信不保守的一面;而辩证否定观是指它不简单地否定一个事物,在否定的同时还予以肯定。前者是强调它的革命性、批判性,后者是强调它在批判同时保留和发扬旧事物中积极的部分。二者根据需要强调的内容不同,但却是同一辩证法。二|关于发展与创新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发展是新事物全盘否定旧事物 分析: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但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是对旧事物的全盘否定,而是既否定又肯定,既克服又保留,是辩证否定或称“扬弃”。‎ 误区二:创新就是否定一切 分析:创新是指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面对实践中的新情况,敢于提出新观点和新方法。创新必然要对一些落后的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旧观念、旧思想进行否定,但并不是否定旧事物中的一切东西,而是对旧事物中合理的科学的东西仍予以保留,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和发展。‎ 误区三:只要创新就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分析:只要创新就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人们在实践中一定会遇到新问题、新情况,这就必须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用新观点、新办法去解决。要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就必须创新,但创新仅仅是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一个主观条件。人们只有具备正确的世界观,良好的知识构成、创新能力、意志力等主观条件,同时又能够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利用客观条件,才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考题示范]‎ ‎[2015·河南八市联考]某著名企业家有句流传很广的名言:“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上天”。回答下题。‎ 如果将移动互联网比作一场台风,那么站在风口上,就意味着站对了方向。电子商务、移动支付、数字消费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速发展及呈现出的融合、智能、跨界趋势,宣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要想成为“风口上的飞天猪”,一定要顺势而为,不要逆势而动。这在哲学上启示我们创新必须(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B.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依据事物固有联系,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主观联系 D.坚持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突破客观实际的束缚 答案 A 解析 “顺势而为”‎ 要求我们要按规律办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A正确;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错误;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而不是新的主观联系,C错误;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要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而不能突破客观实际的束缚,D错误。‎ ‎[答题术语·背一背]‎ 一|常见设问角度 辩证的否定观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点。对于辩证的否定观的考查多以科技创新、理论的与时俱进等为背景设置问题。在复习时要注意以下设问角度:‎ ‎(1)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分析说明科研人员怎样才能够成功研制开发某种产品。‎ ‎(2)某作品的创作过程如何体现了辩证的否定观。‎ ‎(3)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说明某项科研成果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 二|必背答题术语 ‎(1)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2)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这要求我们具有批判性思维和革命精神,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研究新情况,开拓新境界。‎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