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1物理学史物理方法直线运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2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1物理学史物理方法直线运动

‎2012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1):物理学史、物理方法、直线运动 ‎1.(2012山东卷)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速度大的物体惯性一定大 C.牛顿最早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必然结果 D.感应电流遵从楞次定律所描述的方向,这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必然结果 ‎2、(2012北京卷)“约瑟夫森结”由超导体和绝缘体制成,若在结两端加一恒定电压U,则它会辐射频率为v的电磁波,且与U成正比,即v=kU,已知比例系数k仅与元电荷e的2倍和普朗克常量h有关。你可能不了解此现象为原理,但仍可运用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在下列选项中,推理判断比例系数k的值可能为( )‎ ‎ A、 B、 C、 D、 ‎ ‎3.(2012海南卷)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在0~6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 XX ‎ K]B.在0~6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 C.在0~4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m/s D. 5~6s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 ‎4.(2012上海卷)小球每隔0.2s从同一高度抛出,做初速为6m/s的竖直上抛运动,设它们在空中不相碰。第一个小球在抛出点以上能遇到的小球数为(取g=10m/s2)( )‎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六个 ‎5.(2012上海卷)质点做直线运动,其s-t关系如图所示,质点在0-20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s质点在_________时的瞬时速度等于它在6-20s内的平均速度。‎ ‎6.(2012山东卷)(13分)‎ ‎(1)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德 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议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 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相邻计数点 和 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 m/s2,若用来计算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为重力加速度),则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数的真实值 (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与解析 1、 AD ‎ ‎【解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质量是决定物体惯性大下的唯一因素,选项B错误;伽利略最早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必然结果,选项C错误。 ‎ ‎2、B ‎【解析】物理公式表达了各物理量间的质量和单位双重关系,所以可以用单位来衡量称为量纲法。光子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 电场力对电子所做电功为 ‎,由于和有相同的单位,所以k的单位与的单位相同。‎ 根据题意k仅与元电荷e的2倍和普朗克常量h有关,答案B。‎ ‎3、BC ‎【解析】A,0—5s,物体向正向运动,5—6s向负向运动,故5s末离出发点最远,A错 ‎ B 由面积法求出0—5s的位移s1=35m, 5—6s的位移s2=-5m,总路程为:40m,B对 ‎ C由面积法求出0—4s的位移s=30m,平度速度为:v=s/t=7.5m/s C对 ‎ D 由图像知5~6s过程物体加速,合力和位移同向,合力做正功,D错 ‎4、C ‎ ‎【解析】本题考查竖直上抛运动。小球做初速度为 6m/s 的竖直上抛运动,到达最高点需要时间 为0.6s ,当第一个小球回到抛出点时,空中还有5 个小球,因而能遇到5 个小球。‎ ‎5、0.8 10s和14s ‎ ‎【解析】本题考查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由 s-t 图像可知,质点在 0-20s内,位移大小为 16m ,故平均速度为 0.8m/s 。6-20s内的位移大小为14m ,故这一段时间平均速度大小为1m/s ,由图可知10s 和14s 的瞬时速度也等于 1m/s 。 ‎ ‎6、6;7(或7;6) 1.00;1.20 2.00;偏大 ‎【解析】①由于计数点前后的间隔距离都小于它们的间隔距离,说明计数点6之前物块在加速,计数点7之后物块在减速,则开始减速的时刻在6和7之间。‎ ‎②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等于4和6间平均速度m/s,同理 m/s,又解得计数点6对应速度大小为1.20 m/s。‎ ‎③在减速阶段cm,则加速度为m/s2。在减速阶段产生加速度的力是滑动摩擦力和纸带受到的阻力,所以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数的真实值 “偏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