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1-10 发布 |
- 37.5 KB |
- 4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淄博市2020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参照秘密级管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 山东省淄博市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语文试题 部分学校高三阶段性检测题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深化抗疫文艺书写,应向中国美学精神敬礼,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直面灾难、顽强抗争的人文情怀;向抗疫现实靠拢,把握党中央坚决打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策部署,了解可歌可泣的抗疫事迹;向灾难书写的纵深掘进,努力探寻抗疫文艺独特的内在美学意味和特定表达形式,在艺术追求中凸显当代中国抗疫文艺的风格特征和艺术气派。抗疫文艺,应从“国本、人本、事本、文本”四个方面提升认知把握能力和艺术表现水平。 国本,即ー国之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在观察感悟和艺术反映防控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现实时,应自觉摒弃轻信谣言、恶意抹黑等歪风邪气,书写和记录这场同仇敌忾的疫情防控阻击的人民战争,为国家抗疫奉献艺术力量。 人本,即以人为本。艺术触角与生命关怀、人性美善融合,描写人们的生存状态和思想情绪,表达对逝者及其家庭的情感抚慰和精神激励,是文艺搭建安抚疏通渠道和体现人道情怀的特殊价值所在。抗疫文艺创作应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关心群众疾苦,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 事本,即以客观事实为本。艺术的深度书写需要广泛采集信息,不可捕风捉影、罔顾事实。没有现场感,就难有艺术真实的感染力和穿透力,不能以偏概全、一叶障目。离开或曲解甚至为了所谓艺术虛构而挑战真实底线,这不是“抗疫文艺”的内涵规定性和美学基本要求,是难以做到“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的。 文本,即以文艺作品为本。抗疫题材需要艺术家对灾难本身展开综合性系统性观察,对人类抗击灾难的信心和意志予以思考,对人类在与灾难的抗争中所体现出的自救互救、防控阻击的伟力和精神进行表现,把笔触深入到民众生活状态之中,深入到人性的各种表现情势之中,深入到家国关系与民族命运之中。只有这样,才会创作出能够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们思想共鸣的、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优秀作品 (摘编自李明泉《提高抗疫文艺书写水平须从四方面着手》) 材料二: 新冠疫情期间,相关文艺作品山积波委,质量却参差不齐。个人认为,优秀的抗疫文艺作品,要能匡正人心、凝聚人心。疫情是对中国卫生防疫能力的一次大考,更是对人性的大考。 所谓的抗疫文艺,要对以下三个重要问题进行思考与回答:以何抗疫?抗什么疫?怎么抗疫?文艺作品以何抗疫?表现疫情中的人性光亮。探索人性的幽微与宏阔,一直是文艺作品思考的核心命题。关注疫情中逆行者的人性光亮,正是文艺作品得以抗疫的核心特征所在。文艺作品对人性的书写可概括为本然、实然、超然三种状态。本然状态,就是人心如童心般纯净朴素的状态;实然状态,就是人心在现实苦难中扭曲挣扎的状态;超然状态,就是人心经历磨砺后超越自我的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沈从文的《边城》写出了人性的本然状态,鲁迅的《伤近》写出了人性的实然状态,托尔斯泰的《复活》写出了人性的超然状态。文艺作品表现人性的本然、实然、超然状态,是创作者基于个体生活经验的自由选择。但当前的抗疫文艺,更需要表现人性的超然,写出人在面对疾病灾难超越自我时,焕发的人性光亮。 文艺作品抗什么疫?抗击疫情中的人性病态。文艺作品不是医治病毒的灵丹,却是医治人心的良药。在医治疫情中的人性病态时,文艺作品理应有所贡献。抗战时期,张天翼的短篇小说《华威先生》,就是文艺作品针砭人性病态的名作。卢梭曾说:“人之所以走入迷途,并不是由于他的无知,而是由于他自以为知。”文艺创作需要以诗歌、杂文、漫画、小品、短视频等小快灵的艺术形式及时作出反应,揭露人性在道德无法照亮之灰色地带的隐匿病态,优秀的文艺作品力求针砭时弊、匡正人心、警示世人。 文艺作品怎么抗疫?凝聚疫情中的人心之力。文艺抗疫之道在于,以作品凝聚人心共克危难。人类历史上,评价文艺的标准不胜枚举。文艺作品倘能直接作用于人心,往往就可以穿越不同时代的不同标准,充分发挥自己的功能。具体到抗疫文艺作品,其凝聚人心之力,主要包括鼓舞人心、抚慰人心和反思人心。简言之,优秀的抗疫文艺作品,要能表现人性光亮、抗击人性病态、凝聚人心之力。 (摘编自杨建军《抗疫文艺如何有效发挥作用》 材料三: 抗疫文艺显而易见的特点是以线上传播为主,形式多样,呈现出“短平快”的特点。从作品来看,形式多样,大多短小精干,易于传播,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同时,主题也很突出。疫情是突发性事件,在短时期内进行主题创作,体现了文艺工作者对于疫情和国情的关注和关心,也表现出他们创作的责任感。 但抗疫文艺也存在着短板与不足,需要我们思考和提升。当下的抗疫文艺创作大同小异,缺乏创新,更缺少精品。抗疫文艺作品基本以讴歌、宣传与劝导为主题,内容单薄单一,绝大多数抗疫歌曲未能传唱开来,不少抗疫诗歌从语言到内容均显雷同。大部分抗疫作品传播辐射范围有限,影响力需要提升。相当多抗疫文艺作品阅读量不高,除与作品质量有关外,还与对互联网条件下文艺创作和传播规律的运用不够娴熟有关。 以上更多的是操作层面的问题,是“术”的问题,经过思索和打磨,可以得到修正和提升。而更为突出是,通过审视此次抗疫文艺创作,反映出文艺工作者在突发疫情和主题文艺创作核心价值的关系问题上,存在认识和思考明显不足问题。事实上,主题文艺创作最终的核心价值是建构一个民族的精神史诗,有着其自身的学理体系和创作规律,无视这个体系和规律,作品往往适得其反。反观疫情期间,全国上下团结一致抗击疫情,彰显了制度优势和人性光辉,也反映出一些观念和管理的短板,这些都可以通过文艺创作去反思、呈现、表达,优秀的作品会给人以灵魂深处的触动和警示。抗疫文艺创作在内容、形式及艺术水准上存在着种种不足,与抗疫现实所呈现的“真实”相比,多数作品没有为人们展现出更典型、更概括的“艺术的真实”即由艺术创作而表现出来的更高级、更感人的真实,艺术创作的价值处于“贫血”状态。 (摘编自王宏伟《“抗疫文艺”之浅见》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提升抗疫文艺的认知把握能力和艺术表现水平,就要传承中国美学精神,在“酌奇”与“玩华”上下功夫。 B. 艺术家只要综合观察灾难,并将笔触深入民众生活,就一定能创作出触及人的灵魂、引人共鸣的优秀作品。 C. 抗疫文艺以线上传播为主,具有“短平快”的特点,这也决定了其内容单薄单一,存在着很多短板与不足。 D. 优秀的抗疫文艺作品要针砭时弊、匡正人心、凝聚人心,能表现人性光亮、抗击人性病态、凝聚人心之力。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抗疫文艺要以人为本,要将艺术触角与生命关怀、人性美善融合,搭建安抚疏通渠道和体现人道情怀的特殊价值。 B. 抗疫文艺要以客观事实为本,广泛采集信息,真实反映这次新冠疫情阻击战,不能为了所谓的艺术虚构而挑战真实这一底线。 C. 当前的抗疫文艺要实现抗疫的目标,表现疫情中的人性光亮,就要专注于超然状态,坚决摒弃本然与实然状态。 D. 抗疫文艺要针砭疫情中的人性病态,揭露人性在道德无法照亮的灰色地带的隐匿病态,匡正人心、警示世人。 3. 下列说法中,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政府迅速展开行动,为全球防控疫情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窗口”,得到国际舆论普遍称赞。 B. 作家熊育群的《钟南山:苍生在上》用人民的视角和家国情怀,写出了钟南山的精神、人性的温暖与他所代表的中国力量,凝聚了人心。 C. 疫苗研发成功将是抗击疫情重要进展,中国宣布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是对国际社会实实在在的贡献。 D. 抗疫的正确态度是实事求是,不渲染,不低估,积极正视,根据事态进展精准施策,尽快查明真相,控制疫情扩散。 4. 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 请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抗疫文艺创作的意见与建议。 【答案】1. D 2. C 3. B 4. (1)论证手法多样,作者运用了引证法、例证法等。(2)论证结构严谨,作者提出问题,然后分析问题,三个问题呈现并列的结构。(3)论证语言简洁到位,很有说服力。 5. (1)创作形式多样化,发挥其短平快的特点,强化时效性。(2)创作主题要突出,要体现对国情与疫情的关注与关心。(3)坚持创新原则、精品原则,内容要丰富。(4)运用互联网条件下文艺创作与传播规律,提高阅读量,扩大传播范围。(5)要把握抗疫文艺学理体系与创作规律,构建民族的精神史诗。(6)要反映伟大的抗疫斗争,彰显制度优势与人性光辉。(7)要为人们展现出更典型、更概括的“艺术真实”。(8)要反思、呈现、表达问题与不足,给人灵魂的触动和警示。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A项,就要传承中国美学精神,在“酌奇”与“玩华”上下功夫,表述不恰当,原文说抗疫文艺,应从“国本、人本、事本、文本”四个方面提升认知把握能力和艺术表现水平。 B项,“艺术家只要综合观察灾难,并将笔触深入民众生活,就一定能”,表述过于绝对。 C项,抗疫文艺以线上传播为主,具有“短平快”的特点,但是就此说它决定了其内容单薄单一,属于强加因果,二者没有必然的决定作用。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到材料中找到相关句子。 C项,就要专注于超然状态,坚决摒弃本然与实然状态,表述错误。原文是:但当前的抗疫文艺,更需要表现人性的超然,写出人在面对疾病灾难超越自我时,焕发的人性光亮。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下列说法中,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 材料二是在论证“抗疫文艺如何有效发挥作用”。 A项,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政府迅速展开行动,为全球防控疫情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窗口”,得到国际舆论普遍称赞。说的是中国政府积极应对疫情。 C 项,疫苗研发成功将是抗击疫情的重要进展,中国宣布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是对国际社会实实在在的贡献。是说中国在疫苗方面的贡献。 D项,抗疫的正确态度是实事求是,不渲染,不低估,积极正视,根据事态进展精准施策,尽快查明真相,控制疫情扩散。是说正确应对疫情的态度。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首先在论证手法上多样,比如卢梭曾说:“人之所以走入迷途,并不是由于他的无知,而是由于他自以为知。”作者运用了引证法;比如,沈从文的《边城》写出了人性的本然状态,鲁迅的《伤近》写出了人性的实然状态,托尔斯泰的《复活》写出了人性的超然状态,运用了例证法等。此外,在论证结构方面,作者提出问题,优秀的抗疫文艺作品,要能匡正人心、凝聚人心。然后分析问题,以何抗疫?抗什么疫?怎么抗疫?文艺作品以何抗疫?表现疫情中的人性光亮。三个问题呈现并列的结构,严谨有序;论证的语言也很简洁,具有很强说服力。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作答此类题目既要立足文本分析,又要拓展延伸,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思考。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三,谈谈对抗疫文艺创作的意见与建议。 依据“抗疫文艺显而易见的特点是以线上传播为主,形式多样,呈现出‘短平快’的特点。从作品来看,形式多样,大多短小精干,易于传播,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可概括为:创作形式多样化,发挥其短平快的特点,强化时效性。 依据“同时,主题也很突出。疫情是突发性事件,在短时期内进行主题创作,体现了文艺工作者对于疫情和国情的关注和关心,也表现出他们创作的责任感”可概括为:创作主题要突出,要体现对国情与疫情的关注与关心。 依据“但抗疫文艺也存在着短板与不足,需要我们思考和提升。当下的抗疫文艺创作大同小异,缺乏创新,更缺少精品。抗疫文艺作品基本以讴歌、宣传与劝导为主题,内容单薄单一,绝大多数抗疫歌曲未能传唱开来,不少抗疫诗歌从语言到内容均显雷同”可概括为:坚持创新原则、精品原则,内容要丰富。 依据“大部分抗疫作品传播辐射范围有限,影响力需要提升。相当多抗疫文艺作品阅读量不高,除与作品质量有关外,还与对互联网条件下文艺创作和传播规律的运用不够娴熟有关”可概括为:运用互联网条件下文艺创作与传播规律,提高阅读量,扩大传播范围。 依据“更为突出是,通过审视此次抗疫文艺创作,反映出文艺工作者在突发疫情和主题文艺创作核心价值的关系问题上,存在认识和思考明显不足问题。事实上,主题文艺创作最终的核心价值是建构一个民族的精神史诗,有着其自身的学理体系和创作规律,无视这个体系和规律,作品往往适得其反”可概括为:要把握抗疫文艺学理体系与创作规律,构建民族的精神史诗。 依据“全国上下团结一致抗击疫情,彰显了制度优势和人性光辉,也反映出一些观念和管理的短板,这些都可以通过文艺创作去反思、呈现、表达,优秀的作品会给人以灵魂深处的触动和警示可概括为”一、要反映伟大的抗疫斗争,彰显制度优势与人性光辉;二、要反思、呈现、表达问题与不足,给人灵魂的触动和警示。 依据“抗疫文艺创作在内容、形式及艺术水准上存在着种种不足,与抗疫现实所呈现的‘真实’相比,多数作品没有为人们展现出更典型、更概括的‘艺术的真实’即由艺术创作而表现出来的更高级、更感人的真实,艺术创作的价值处于‘贫血’状态”可概括为:要为人们展现出更典型、更概括的“艺术真实”。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马克思墓地 唐弢 马克思墓在伦敦市郊北部的海格特小山上。我在英国时正值铁路工人罢工,交通不便,陪我的孔慧怡女士又没有去过那里。7月12日早晨,我们决定先到北区的查林再说。大风骤起,阴云密布。从筑路工人口中问明路由,缓步上坡,路不太陡,但对像我这样一个心脏病患者来说,还是有点吃力。两旁是属于中等阶级的住宅,看去简单朴素,幽静整洁。大约走了半个小时,便到坡路尽头,绿树成荫的滑铁罗公园已在眼前。进入大门,绕着池塘穿行,芳草如茵,杂花满圃。出北门向左ー拐,便是与小山同名的海格特公墓,马克思和他的爱妻燕妮、外孙哈利・龙格、“忠诚的琳蘅”——海伦・德穆特等葬在一起。公墓的铁门半掩。里面到处是十字架,到处是大小不同、式样各别的墓碑。我们沿着一条长满蔓草的小径往南,读着每一块墓碑上的名字,其中有资本家、小商人、教师、海员……找不到一个我们曾经听到过的熟识的名字,更不用说全世界都知道的卡尔・马克思了。 不久,我从小径左边发现一座方形尖顶、巍然矗立的高高的碑石,碑座正面刻着墓中人的姓名。原来这是英国女作家乔治·艾略特埋骨之处。艾略特生前从热心教会的善行转变到介绍唯物主义的无神论,大大的轰动了当时英国的思想界。她的长篇小说《亚当・比德》、《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织工马南》取材农村,描写社会动态、刻画人物心理,从生活里提出了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如像莎士比亚、狄更斯笔底的人物一样,马克思也引用过艾略特小说里的人物,去比拟他的朋友和熟人。例如在给她大女儿燕妮的信里,就说地质学家达金斯有点像艾略特小说《费里克斯・霍尔特》的主人公,不过达金斯不像费里克斯“装腔作势,而是有学识的”。他还告诉燕妮,自己曾开玩笑警告达金斯,要他别让艾略特夫人遇见,否则,“她会立刻抓住他,把他写进她的文学作品里”去。看来马克思酷爱文学,很有风趣,常用艺术形象强化自己的观点,加深对方的感受,不肯轻易地放过从文学作品中得来的一切动人的印象。 我们继续前行。远处,一缕青烟冉冉上升,有个老人将成堆的枯枝点燃了,一面烧,一面不停地从四周把落叶扫拢来。我们加快步子,正待向前问讯,立刻发现自己原来到了一个比较开阔的地方,绿荫环抱,不需要再问什么,马克思的头像已经赫然在望了。 头像底座是一块方形的浅色大理石。全部高三米余,宽一米五,正面中间微凹的小块白石,刻着墓中人姓名及其生卒年月,底座上端是英文金色大字:“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下端则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比起中国传统的墓碑来,两句话也许简单了ー些,但我以为选得十分恰当。正如李ト克内西说的:马克思不需要人家为他立纪念碑,他已经用《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为自己树立了纪念碑。是的,这オ是不朽的纪念碑。因此,1883年3月17日——马克思逝世后第三天,他被合葬在海格特公墓一角的爱妻燕妮的墓穴里,离此一箭之地。我们现在站的并不是当年恩格斯作墓前演说的地方。这里是1954年新迁的墓址,由几个国家的共产党筹资建成。它并不豪华,却显得庄严,大方,雄伟,特别是1956年劳伦斯・布雷德肖雕塑的马克思青铜头像安上以后,这位思想家便以他的坚毅、慈祥、风趣,同时又带一点期待的神情,从高处凝望着这个世界,凝望着人类的正在变化的一切。 布雷德肖的马克思头像的确是一个杰作,就我见过的马克思画像或者塑像而言,似乎还没有一个能够超过他。为政治伟人——尤其是像马克思那样伟大的思想家造像是不容易的。布雷德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当然也不是十全十美。罗丹的《巴尔扎克》放手大胆,给人以一种粗犷的美,而他的《维克多·雨果》却是浑朴的、厚实的。我们的雕塑家为了保持严肃而不敢过于放任,为了表示正直而不想使棱角流于圆熟,我的印象是有点拘谨。这是艺术上的问题,又不完全是艺术上的问题。 我们在墓前大约流连了半个小时,天,始终是欲雨不雨的样子。当我转到滑铁罗公园,出了大门,踏着坡路走上归途的时候,脑海里时隐时现地闪动着马克思的头像,闪动着他的带一点期待从高处凝望这个世界的神情。这个神情使我困惑。我忽然若有所悟:呵,他在沉思,他的期待也正因为他在沉思。 恩格斯的墓前演说开头说:“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不,我现在要说,他没有停止思想,他还在思想。100年过去了,在伦敦北郊海格特小山上,我亲眼看到马克思带一点期待的神情凝望着这个世界。他没有停止思想,他还在思想。他在凝望中沉思。 马克思在沉思。 1983年6月30日追记 6. 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马克思引用艾略特作品里的人物形象去比拟他的朋友和熟人,既表现了马克思的风趣性格,也说明他酷爱文学的特点。 B. 作者引用李卜克内西的话,旨在表明马克思的著作和理论为他得了巨大的声誉,也表现了作者对马克思的敬仰之情。 C. 1954年筹资迁墓、1956年雕塑青铜头像等,这既表明马克思的理论学说广为传播,也表明后人对他的纪念与缅怀。 D. 恩格斯说马克思“停止思想了”,而作者却说“他没有停止思想”,这两种说法看似矛盾其实二者表达了相同的含义。 7. 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艾略特的小说创作情况,这既突出了艾略特的文学成就,也衬托了马克思的理论贡献。 B. “全部高三米余,宽一米五”“微凹的小块白石”“英文金色大字”等数字说明和细节描写,给人留下了非常具体的印象。 C. 拿罗丹的雕塑作品作对照,指出布雷德肖雕塑的马克思青铜头像不是十全十美的,其原因并不完全是艺术方面的。 D. 这篇文章以游踪为线索,详细记述了作者在英国伦敦北郊海格特公墓瞻仰马克思墓过程中的所见所思所感所悟。 8. “大风骤起,阴云密布”“天,始终是欲雨不雨的样子”两处天气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9. “这位思想家便以他的坚毅、慈祥、风趣,同时又带一点期待的神情,从高处凝望着这个世界,凝望着人类的正在变化的一切”,马克思有何期待?下文又两次写到马克思的这种期待神情,这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6. D 7. A 8. (1)第一处交代天气变化,渲染肃穆的氛围,烘托作者要去拜谒马克思墓时的沉重心情。(2)第二处照应了上文的天气变化,烘托了作者瞻仰马克思墓后的沉重心情,暗示了马克思头像“欲语不语”的沉思。 9. (1)马克思的期待:期待人们的思想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变化;期待关于基层民众的社会问题的解决;期待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2)交代马克思“期待”的原因;突出马克思作为思想家的形象特点;表达对马克思无限崇敬的感情。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需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来筛选比对,分析鉴赏选出正确答案。 D项,“这两种说法看似矛盾其实二者表达了相同的含义”表述错误。恩格斯用“停止思想了”委婉表达了马克思的逝世;作者用“他没有停止思想”写出了自己瞻仰马克思头像的感受和思考。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需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来筛选比对,分析鉴赏选出正确答案。 A项,“也衬托了马克思的理论贡献”表述错误。根据文本可知,文章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艾略特的小说创作情况,主要是为了突出了艾略特的文学成就。而非“衬托了马克思的理论贡献”。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旨;象征或者暗示等。 本题要求简要分析“大风骤起,阴云密布”“天,始终是欲雨不雨的样子”两处天气描写有何作用?第一处“大风骤起,阴云密布”属于自然环境描写,交代了当时的天气变化。根据文本“马克思墓在伦敦市郊北部的海格特小山上。我在英国时正值铁路工人罢工,交通不便,陪我的孔慧怡女士又没有去过那里”可知,作者是去拜谒马克思墓,通过天气的阴沉变化刚好渲染庄严肃穆的氛围,烘托作者当时的沉重心情。(2)第二处“天,始终是欲雨不雨的样子”也属于自然环境描写,还是通过天气的描写,来照应了第一处的天气变化,而此时作者面对伟人之墓,更是心情沉重,所以烘托了当时的沉重心情,同时也暗示了马克思头像“欲语不语”的沉思。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的内容的理解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根据题干要求,来认真的阅读文本,通过筛选,得出答案。 本题中“这位思想家便以他的坚毅、慈祥、风趣,同时又带一点期待的神情,从高处凝望着这个世界,凝望着人类的正在变化的一切”,马克思有何期待?下文又两次写到马克思的这种期待神情,这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1)第一个问题要结合马克思的生平简介来思考。我们都知道马克思是德国的思想家、政治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他的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创立的广为人知的哲学思想为历史唯物主义,其最大的愿望是对于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马克思创立了经济理论《资本论》,马克思确立他的阐述原则是“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认为,这是“政治经济学原理”的东西。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被认为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由此可见,马克思的期待:期待人们的思想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变化;期待关于基层民众的社会问题的解决;期待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2 )文章后面确实曾两次出现了马克思的期待神情。第一处是“脑海里时隐时现地闪动着马克思的头像,闪动着他的带一点期待从高处凝望这个世界的神情。这个神情使我困惑。我忽然若有所悟:呵,他在沉思,他的期待也正因为他在沉思”,第二处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在伦敦北郊海格特小山上,我亲眼看到马克思带一点期待的神情凝望着这个世界。他没有停止思想,他还在思想。他在凝望中沉思”。这两次描写巧妙地为我们交代马克思“期待”的原因;即他在沉思。而全文通篇都在强调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所以这样的描写恰好能够更好的突出他的这一形象特点,从而也表达对马克思崇拜赞扬的感情。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无所知名。中郎将袁盎知其贤,乃请徙释之补谒者。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且论秦所以失而汉所以兴者久之。文帝称善。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无得入殿门。遂効不下公门不敬,奏之。薄太后闻之,文帝免冠谢曰:“教儿子不谨。”薄太后乃使使承诏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文帝由是奇释之,拜释之为廷尉。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廷尉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良久,上曰:“廷尉当是也。”其后有人盗高庙坐前玉环,捕得,文帝怒,下廷尉治。释之案律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奏当弃市。上大怒曰:“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今盗宗庙器而族之,有如万分之一,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久之,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上尝召王生居廷中,三公九卿尽会立,王生曰“吾袜解”,顾谓张廷尉:“为我结袜!”释之跪而结之。既已,人或谓王生曰:“独奈何廷辱张廷尉,使跪结袜?王生曰:“吾老且贱,自度终无益于张廷尉。张廷尉方今天下名臣,吾故聊辱廷尉,使跪结袜,欲以重之。”诸公闻之,贤王生而重张廷尉。后,张廷尉为淮南王相。久之,释之卒。 (节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 B. 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 C. 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 D. 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廷尉,古代官职名,秦始置,西汉沿置,掌管军事,为最高军事机构长官。 B. 跸,本意是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他人通行,本文指帝王出行车驾。 C. 宗庙,古代帝王、诸侯或大夫、士祭祀祖宗的处所,也用来作王室的代称。 D. 三公,官名合称,周代为最高辅政大臣,西汉初年用来称丞相等高级官员。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释之富有才干,勇于进谏。袁盎知道他的才能,加以举荐;后来张释之进言秦汉之事,果然受到汉文帝的赏识。 B. 张释之不惧权贵,刚直不阿。太子和粱王驾车入朝时违反了规定,张释之不顾太后对两人的赦免,坚决予以弹劾。 C. 张释之铁面无私,坚守原则。对于冲撞皇帝案和玉环失窃案,张释之都没有逢迎皇帝的心意,而是坚持依法判处。 D. 张释之恭谨谦抑,礼贤下士。王生在朝堂上故意让张释之给他系袜带,张释之丝毫不以为意,跪下身子帮他系上。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且论秦所以失而汉所以兴者久之。 (2)张廷尉方今天下名臣,吾故聊辱廷尉,使跪结袜,欲以重之。 14. 张释之的法治思想对于今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哪些值得借鉴之处? 【答案】10. C 11. A 12. B 13. (1)张释之在散朝之后,趁机上前向汉文帝进言一些有利国家、合乎时宜的事情,并且谈论了秦朝灭亡汉朝兴起的原因,一直谈了好半天。 (2)张廷尉现在是天下的名臣,我姑且故意侮辱他,让他给我跪着系袜带,是想借助这件事来让世人敬重他。 14. (1)任何人都必须遵守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执法要严格,要按法律的规定判罚,尺度要统一。(3)执法要公正,不能有所倾斜。(4)弃“人治”取“法治”。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应对此类问题,要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相反的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先帝庙器”是“盗”的宾语,所以在“乃盗”后不应断开,排除A项;“属”,同“嘱”,动词,“廷尉者”指人,做“属”的宾语,所以在“吾属”后不能断开,因此排除D项;“吾属廷尉者”是一个完整的主谓宾结构,“欲致之族”的主语也是“吾”,所以在“者”后应该断开,可排除B项。 本句的意思是:这个人大逆不道,竟至于去盗窃先帝宗庙里的东西,我之所以把他交给你,是想让你判他个灭门,可是你却只按着法律条文判处,这不是我恭恭敬敬对待宗庙的意思。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词语的理解能力,重点考查了解词语所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对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的称谓、官职的变迁、人才的选拔、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域划分、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与课本注释相关的内容。题干要求选出“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项,“掌管军事,为最高军事机构长官”错误,从“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中“廷尉,天下之平也”可以看出,张释之掌管法律,并且文本中也没有地方提到张释之带过兵,故可排除A项。廷尉,掌管刑狱,为最高司法机构长官。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手法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题干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张释之不顾太后对两人的赦免,坚决予以弹劾。”错误,“遂効不下公门不敬,奏之。薄太后闻之,文帝免冠谢曰:“教儿子不谨。”薄太后乃使使承诏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意思是:于是张释之追上去拦住了他们,不许他们进宫。随即给文帝上书弹劾太子和梁王犯了“不恭敬”的罪过。薄太后听说了这件事,责问孝文帝,孝文帝摘下了帽子向太后认错说:“都怪我对儿子们管教不严。”于是薄太后就派人传出皇上的命令,赦免了太子和梁王,太子和梁王这才进了宫。从中可以看出是张释之弹劾在前,然后皇帝赦免了太子和梁王,太后派人传出皇上的命令。 故选B。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 (1)既:已经之意;因:趁机;便宜:方便合适之意;所以:……的原因。 (2)方今:现在;聊:姑且,勉强之意;以:凭借,借助,省略了代词“之”,应为“以之”,借助这件事;重:敬重之意。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文、提炼文言文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对考生的要求比较高,首先要求考生读懂文章,然后根据题干要求,找到相应的语句,结合题干理解并概括文本内涵。题干要求考生理解“张释之的法治思想对于今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哪些值得借鉴之处”,考生应找到相对应的能反应张释之的法治思想的语句,然后提炼语句表现的法治思想即可。 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张释之认为法律面前,皇帝和百姓应共同遵守,体现了任何人都必须遵守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思想; “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意思是:按照法令理应这么判决,如果您一定要特别重判,那法令就不能取信于民了。现在您既然把他交给我这个廷尉,廷尉,是为整个天下持平的呀,如果我一旦有所倾斜,那整个天下的执法可就会随意轻重,那时百姓们可就无所适从了。”从中可以看出张释之认为执法要公正,不能有所倾斜的法治思想; 太子刘启和梁孝王刘武两兄弟同车入朝,在经过司马门时不下车,于是张释之追上去拦住了他们,不许他们进宫。随即给文帝上书弹劾太子和梁王犯了“不恭敬”的罪过。说明了张释之执法严格,按法律的规定判罚的法治思想。 后来又有人盗窃了高祖庙内座前的玉环。这人被捉后,文帝非常气惯,把他交给张释之审理。张释之依照盗窃宗庙衣物家什的法律作了判处,文帝责备张释之说“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也就是责备张释之未能按照自己的要求来处理,而张释之回答说“法如是足也”,不仅体现了他严格按照法律处理的特点,也体现了他认为法治应大于人治,不能因个人的意愿就违背法律的要求。考生整理即可。 【点睛】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因为不理解实词、虚词,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就不能理解文意,也就无法进行文言文翻译。因此,考生对于考纲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常见的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一定要熟悉其用法。 参考译文: 廷尉张释之是堵阳县人,字季。侍侯孝文帝,一直干了十年没被提升,个人也没有点儿名气。中郎将袁盎知道张释之的才干,于是就请求文帝让张释之补了个谒者的空缺。张释之在散朝之后,趁机上前向汉文帝进言一些有利国家,合乎时宜的事情,并且谈论了秦朝灭亡汉朝兴起的原因,一直谈了好半天。文帝认为很好。太子刘启和梁孝王刘武两兄弟同车入朝,在经过司马门时不下车,于是张释之追上去拦住了他们,不许他们进宫。随即给文帝上书弹劾太子和梁王犯了“不恭敬”的罪过。薄太后听说了这件事,责问孝文帝,孝文帝摘下了帽子向太后认错说:“都怪我对儿子们管教不严。”于是薄太后就派人传出皇上的命令,赦免了太子和梁王,太子和梁王这才进了宫。这件事使文帝对张释之感到很惊奇,于是任命他当了廷尉。文帝外出路经中渭桥的时候,有一个人突然从桥底下跑出来,文帝的车马受惊了。文帝立刻派骑侍过去逮捕了他,把他交给了张释之。张释之问罢,向文帝报告处罚决定说:“违反了戒严令,应该处以罚款。”文帝一听生气地说:“这个人惊了我的马,幸亏我的马老实,要是碰上别的马,还不会翻车摔伤我吗?你居然只判处他罚款!”张释之说:“法令应该是您和天下人共同遵守的。按照法令理应这么判决,如果您一定要特别重判,那法令就不能取信于民了。现在您既然把他交给我这个廷尉,廷尉,是为整个天下持平的呀,如果我一旦有所倾斜,那整个天下的执法可就会随意轻重,那时百姓们可就无所适从了。”过了好半天,文帝终于说:“你的判处是对的。”后来又有人盗窃了高祖庙内座前的玉环。这人被捉后,文帝非常气愤,把他交给张释之审理。张释之依照盗窃宗庙衣物家什的法律作了判处,向文帝报告说,这个人依法应判处死刑。文帝大怒说:“ 这个人大逆不道,竟至于去盗窃先帝宗庙里的东西,我之所以把他交给你,是想让你判他个灭门,可是你却只按着法律条文判处,这不是我恭恭敬敬对待宗庙的意思。”张释之摘下帽子叩头,对文帝说:“按法律条文,判他死罪已经到头了。现在有人偷了高祖庙里的东西就判他个灭门,假如日后万一有人再动了长陵上的坟土盗墓,您还有什么更重的刑法来处置他呢?”文帝想了半天,又回去跟太后讲了张释之的意思,终于同意了张释之的判决。文帝有一次召王生进了朝廷,当时三公九卿都在殿中侍立,王生忽然说:“我的袜带开了。”然后回头对张释之说:“请你给我把袜带系上!”于是张释之就过来跪下身子给他系好了袜带。事过之后,有人责怪王先生说你为什么偏偏要在朝廷上侮辱张廷尉,让他来跪着给你系袜带?王生说:“我现在是岁数又大地位又低,我自己琢磨着再也不可能给张廷尉帮什么忙了。张廷尉现在是天下的名臣,我姑且故意侮辱他,让他给我跪着系袜带,是想以此来提高他的声望。”人们听了,都称赞王生,并越发地敬重张释之了,后来张释之做了淮南王的丞相。又过了一些年,张释之去世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长相思·云千重 陆游 云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云水中。月明收钓筒。 头未童,耳未聋。得酒犹能双脸红。一尊谁与同。 长相思·面苍然 陆游 面苍然,鬓皤然。满腹诗书不直钱。官闲常昼眠。 画凌烟,上甘泉。自古功名属少年。知心惟杜鹃。 15. 下列对两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云千重,水千重”,写了水天相接之景,为下文写词人垂钓其间作铺垫。 B. “月明收钓筒”,塑造了一个隐者形象,这反映了词人安于现状的恬淡。 C. “面苍然,鬓皤然”一句实写词人的外貌,表现了年事已高的落寞之态。 D. “满腹诗书不直钱”一句既有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也有自我解嘲的无奈。 16. 两首词所表达的感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5. B 16. (1)相同之处:都写出了诗人志向无法施展的落寞。(2)不同之处:第一首诗的“一尊与谁同”写出了闲居山林的孤独和无奈,同时“得酒犹能双脸红”一句又寄托了自己仍渴望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渴望;第二首诗的“官闲常昼眠”写出了仕途不顺的无奈,“自古功名属少年。知心惟杜鹃”则体现了自己年事已高,功业无成的慨叹,以及知音无人的孤独之感。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两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恬淡”说法错误,纵观全词,它表现词人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地消磨岁月的消极情绪。从词作对特定环境的描写和作者形象的刻画,就可以看到一个抑郁不得志的隐者形象。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内容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两首词所表达的感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然后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诗中的具体情感内容来分析。《长相思·云千重》中,词人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地消磨岁月的消极情绪,郁郁不得志;《长相思·面苍然》中,词人面色灰白苍老,两鬓斑白,满腹才华却又毫无用处。所以两首词的共同之处是都写出了诗人志向无法施展的落寞。但是,陆游的这两首词却又有所不同,《长相思·云千重》中,头未童,耳未聋,说明现在头发还未稀疏斑白,耳朵尚可听见;得酒犹能双脸红。一尊谁与同。表明得到美酒仍能一醉方休。只是在这幽深的山林中,又有谁能陪我喝酒呢?说明词人仍渴望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渴望。《长相思·面苍然》中,“自古功名属少年。知心惟杜鹃”则体现了这些功名伟业自古以来就非年轻人莫属。而自己年事已高,功业无成,侧重表达知音无人的孤独之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认为个人独自冥思苦想远不如片刻学习有益的两句是“__,__。” (2)《过秦论》和《六国论》同属史论文.《过秦论》认为秦国灭亡的缘由是“____”,而《六国论》认为六国破灭的原因不是因为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而是“____”。 (3)德オ兼备之人历来为世人所称道与敬重,《蜀相》中赞颂诸葛武侯功绩与才德的两句是“__,___。” 【答案】 (1). 吾尝终日而思矣 (2).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4). 弊在赂秦 (5). 三顾频烦天下计 (6). 两朝开济老臣心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尝、臾、弊、频、烦、济、势。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天山峰峦的高处,常常出现有巨大的天然湖,就像美女晨妆时开启的明净的镜面。湖面平静,水清见底,(1) ,把湖山天影融为晶莹的一体。在这幽静的湖中,惟一活动的东西就是天鹅,天鹅的洁白增添了湖水的明净,天鹅的叫声增添了湖面的幽静。人家说山色多变,(2) ,如果你站立高处了望湖面,眼前是一片爽心悦目的碧水茫茫,如果你再留意一看,接近你的视线的是鳞光闪闪,像干万条银鱼在游动,而远处平展如镜,绝少纤尘的侵扰。湖色越远越深,由近及远,是银白、是淡蓝、是深青、是墨绿,界线非常分明。传说中有这么一个湖是古代一个不幸的哈萨克少女滴下的眼泪,湖色的多变正是象征着那个古代少女的万种哀愁。就在这个湖边,传说中的少女的后代子孙们现在已在放牧着羊群。湖水滋润着湖边的青草,青草喂胖了羊群,羊奶哺育着少女的后代子孙。山高爽朗,湖边清净,日里披满阳光,夜里缀满星辰,牧民们的蒙古包随着羊群环湖周游,他们的羊群一年年繁殖。他们恋爱、生育,他们弹琴歌唱自己幸福的生活。 18. 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 顶针 比喻 夸张 B. 比喻 借代 排比 C. 比喻 顶针 对偶 D. 对偶 借代 夸张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这幽静的湖中有一群天鹅,它们让湖更显得明净和幽静。”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0.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案】18. C 19. (1)原文将湖面的静和天鹅的动形成对比,以动衬静,动静结合。(2)原文“洁白增添明净,叫声增添幽静”,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来写天鹅的美,细致具体。(3)句式整齐,具有韵律美。 20. (1)事实上湖色也是多变的(2)白云和雪峰倒映水中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是为了修饰文字词句而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要对这些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牢记于心。解答本类题需要根据不同修辞手法的特点,联系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从“在天山峰峦的高处,常常出现有巨大的天然湖,就像美女晨妆时开启的明净的镜面”等可判断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湖水滋润着湖边的青草,青草喂胖了羊群,羊奶哺育着少女的后代子孙” 采用了顶针的修辞手法;“日里披满阳光,夜里缀满星辰”“天鹅的洁白增添了湖水的明净,天鹅的叫声增添了湖面的幽静”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语体的不同特征,不同的语体,其语言风格是不同的。语言应该是庄重严谨,还是风趣幽默,是简洁明快,还是含蓄蕴藉,都要按照不同的语体特征来确定。如果不注意语体特征的区别,就会使行文不伦不类,便很难获得高分。 “幽静的湖”和“活动的”“天鹅”,在描写时既写动态的“天鹅”,又有静态的“湖”的描写,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使文章活泼生动,给静态的“湖”以生命和活力,活灵活现,直观形象地给读者以栩栩如生的印象;“天鹅的叫声增添了湖面的幽静”,以“天鹅的叫声”来衬托“湖面”的安静,以动态的景物来反衬静态的景象,烘托出一种更宁静的环境;“洁白”“明净”从视觉描写的角度,描绘出天鹅和湖的颜色,给读者以直观的感受和想象的空间; “天鹅的洁白增添了湖水的明净,天鹅的叫声增添了湖面的幽静”,语言凝练,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使“天鹅”和“湖”互相补充和映衬,加强语言的感人效果。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解答此类题目,首先阅读语段,分析空缺处前后的句子,关注语意上的联系,做到补写的句子与前后句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合乎逻辑。解答本题可以从上下文的语境入手,分析空格后的内容,根据“就像美女晨妆时开启的明净的镜面”“把湖山天影融为晶莹的一体”,可以推断出“白云和雪峰倒映水中”;根据“人家说山色多变”“湖色越远越深,由近及远,是银白、是淡蓝、是深青、是墨绿,界线非常分明”,可以推断出“事实上湖色也是多变的”。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②一些城市为了提高城市美誉度,开启了城市亮化工程。③政府实施景观亮化工程的初衷也许是好的,④但人们的行为在实践中逐渐与指导思想发生了偏移,⑤存在“你亮,我比你更亮”。⑥一些城市从卫星图像资料看,⑦纽约、巴黎等发达国家的顶尖城市夜空亮度也不如这些城市。⑧如此过度亮化,⑨不仅助长了不良的社会风气,而且造成国家财力和社会资源的浪费。 【答案】第①句,介词残缺,在“我国”的前面加上“随着”或者去掉“的”。第⑤句,缺少成分,在句号前加上“的现象”。第⑥句,中途易辙,删掉“一些城市”。第⑨句,递进关系不当,“不仅”与“而且”后面的内容要互换。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第①句,成分残缺,缺少介词,应在“我国”的前面加上“随着”或者去掉“的”。 第⑤句,成分残缺,动词“存在”缺少宾语,应在该句末添上“的现象”。 第⑥句,中途易辙,“一些城市从卫星图像资料看”句子没有说完,即主语“一些城市”缺少谓语成分,可以把“一些城市”删掉。 第⑨句,语序不当,“不仅……,而且……”递进关系失当,应把“不仅”与“而且”后面的内容要互换。 22.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40个字。 针对东北当时鼠疫的烈性传染,伍连德发明了一种更加有效的针对性的口罩——“伍氏口罩”,它用双层纱布缝制而成,能够相对有效地防止飞沬的传染,达到了隔离病毒的作用。伍氏口罩制造简单,使用方便,经过不断地推广,当时东北疫区的医护人员纷纷使用。最终实践证明,这种口罩能够降低鼠疫扩散过程中的死亡率和传染率。“伍氏口罩”由此一战成名,受到世界各地医界人士好评 【答案】能有效隔离病毒、制造简单、使用方便的伍氏口罩在东北防控鼠疫中一战成名。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首先应辨明语段的表达方式,针对不同的表达方式,采取不同的应对技巧。说明性语段:抓说明对象,扣住其特征。议论性文段:可以采取抓中心句的方法。记叙性文段,可以通过抓记叙的要素来抓信息。具体操作过程:找出陈述对象、中心事件、性质、结果;写的时候,必须按照题干要求(含标点)、尽可能运用原文词语、尽量运用主谓句表达。通过阅读文段可以了解,本段文字主要陈述对象是一种更加有效的针对性的口罩——“伍氏口罩”,这种伍氏口罩制造简单,使用方便,很好的起到了隔离病毒的作用,并且在防控鼠疫中一战成名。学生根据要点进行概括即可。需要注意的是不超过40个字。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我们人人都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感同身受。疫情让我们一起经历风雨,经历磨难;也一同让我们增进情感,感受温度,提升了人生境界;也一同让我们思想丰厚,精神得以洗礼,身心得以健康成长。 上述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你所在学校高三年级拟组织一次以“在经历中成长”为主题的座谈会,请你写一个发言稿。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参考范文: 战疫青春,与国同行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新冠病毒肆虐,疫情全球蔓延。中国疫情大考,国人上交了“守望相助,同心同德”的答卷,让民族精神在历经风霜的淬炼中熠熠生辉!世界疫情攻坚,中国以“投以木桃,报以琼瑶”的大爱,体现了大国担当! 今天,我们逢上了“新冠”疫情。但我想说,作为成年人,我们应该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以战“疫”青春,与祖国同行。 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同学们,作为成年人,我们应该从榜样的身上汲取前行的力量。 法捷耶夫说:“青年的思想愈被榜样的力量所激励,就愈会发出强烈的光辉。”正是因为“白衣逆行”主动担当,才筑牢了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正是因为社区工作者夜以继日勇挑重担,才保证了城市的正常运转。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从他们身上汲取前行的力量。同学们,抗“疫”故事里,那些初心如磐,那些使命在肩,那些为民奉献,那些为国忠诚,都是我们成长的绝佳教材。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同学们,作为成年人,让我们把生命至上,携信念前行。 作为成年人,我们要学习战“疫”一线的那些90后、00后。疫情“朔风”凛冽,抗“疫”正气浩然!他们面容还稚嫩,却懂感恩,把他人生命至上;他们肩膀欠宽厚,却扬正气,携信念前行。逆行护士朱海秀以迎难而上的信念谱写了青春之歌;90后社区工作者刘宜以青春力量在战“疫”前线修筑精神的长城……一张张面孔虽稍显稚嫩,一双双眼睛却坚定认真,他们让我们明白:作为成年人,要把生命至上,携信念前行。 结得“千层茧”,练就“冲天翅”。请家长放心,我们一定会在磨练中学会担当。 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就像同济博士生马明杰,他用主动请缨,用志愿服务磨练自己,在家乡的疫情防控中绽放青春迷彩;就像那一个个大学生战“疫”服务志愿团体,那冲锋在前的矫健身影,犹如疫情防控战斗中一面面迎风飘扬的鲜艳战旗……磨炼是青年最好的“成长礼”。面对疫情灾难,我们学到了迎难而上、不惧风雨,学到了拼搏奋战、勇挑重担,我们在战“疫”中,逆风生长,破茧成蝶。 战“疫”青春,与国同行。同学们,作为成年人,我们一定要把灾难当教材,作为成年人,我们一定会与祖国共成长。愿以吾辈之青春,守护这盛世之中华;愿以吾辈之奋斗,让青春绽放出绚丽之花!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是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这类作文题表面上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它仅仅只是提供了一段材料,即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而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的作文形式。开放式命题与以往的命题作文相比较,它的好处是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更广。一般来说,首先要研读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初步理解材料含义,以做到心中有底。其次,要找出材料的中心句,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据以立意的突破口。2017版高中语文新课标在“高考命题建议”中明确指出,高考题目要“以具体情境为载体”“设计典型的任务”。新课标明确新高考命题的导向是:以具体情境为载体,尤其要以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为载体,设计具有代表性价值的语文实践活动,以考查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多样化、综合性和整体性表现。就作文命题而言,对新课标的落实往往表现为:创设出一个相对真实的情境和设置比较明确的任务要求,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问题的想法和方案。 1.审题:材料开篇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指出并肯定了中华民族虽然多难,却愈挫愈勇,不断成长、奋起的民族精神。紧接着结合当前的时局,指出了我们经历了疫情后,在精神境界上的所得。习总书记这段话,是对经历了疫情的我们之“所得”的高度浓缩和概括。作文创设了情境——“在经历中成长”为主题的座谈会,写作的时候,要扣住“成长”二字来进行立意。何谓成长?从材料中可知,经历磨难,不被压垮,反而愈挫愈勇,这就是成长。结合当前具体形势来说,在疫情中,无论是驰援一线,还是留守后方,我们一起经历风雨,团结战疫,勇于承担,敢于争先,坚守岗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坚持在家学习……是一种成长;疫情让我们彼此互助,互相关怀,在疫情中涌现出的深夜送口罩、千里送蔬菜、帮助社区购物、背着战疫物资回国……是一种成长;疫情中,00后“逆行者”的无私奉献,青年博士在方舱医院读书的静谧豁达、学生们主动担任社区志愿者的勇敢善良、居民在家里对着手机“云聚会”“云拜年”的温暖贴心……是一种成长。写作的时候,要围绕“疫情的经历”,重点写出从疫情中收获了什么、感悟了什么,这才是“成长”。 2.参考立意:历风霜淬炼,成国之栋梁;风雨肆虐紧,国之砥柱立;不惧厉石磨砺,誓迎剑锋熠熠;青年担当:汇聚萤火,便成星河;笑迎“千磨万击”,定然“不负人民” 3.行文结构:文章开篇扣住具体情境指令,致语之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接下来谈到了获得“成长”的第一要素:“从榜样的身上汲取前行的力量”,引用法捷耶夫的话,以“白衣逆行”、社区工作者作论据,论证了在疫情中,“为民奉献”“为国忠诚”的人,带来了成长的力量。然后,谈到了获得“成长”的第二要素:“携信念前行”,以战疫90后、00 后为论据,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再提出获得“成长”的第三要素:“在磨练中学会担当”,以同济博士生马明杰为例,论证了青年人要拼搏奋战,勇挑重担。最后,联系实际,呼吁同学们要将灾难当作教材,和祖国一起成长,回扣题目,总结全文。 4.写作素材: (1)松下幸之助说:“自古以来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此言得之。看那苏学士“途中遇雨,雨具先去”,反而在“穿林打叶声”里“吟啸且徐行”,终悟“变”与“不变”之哲理,得“清风”“明月”“无尽藏”之旷达;看那西南联大师生“国难维以至此”,却在战火中执鞭,在轰炸里苦读,“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获经天纬地、泽被四方之智慧。同学们,我辈已成,亦该如他们立灾难沃土,深植其根。 (2)西培尼士说:“人处患难之境,如香草之受压榨则芬芳愈烈。”此言无差。灾难之中,更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逆境之时,更该立“一览众山”之志,执“中流击水”之力,务“如琢如磨”之行,待来日,或如雨衣妹妹,不辞苦累,以我之微光,奉送一隅温暖;或如钟南山,心怀锦绣,以我之闪耀,照破山河万朵。同学们,我辈已成,自当如他们立灾难沃土,茁壮其干。尼采说:“那些能将我杀死的事物,会使我变得更有力。”疫情可杀人,亦可成人。同学们,疫情未尽,我辈已成,让我们立灾难沃土,深植其根、力拔其节、茁壮其干,这灾难定必将结成硕果,不负青春。同学们,疫情中奋起吧,书就成长华章;灾难中振翅吧,写就壮美诗篇! (3)情之时,务实之人是以身践行“愿以吾辈之青春,守护这盛世之中华”的如张静静一样的数万医护人员;务实之人是“以小我之身、非凡之勇为行动”的如汪勇一样的快递小哥们。当然:置身于荒寂大漠却对敦煌文物不懈开发保护的樊锦诗;一辈子只为一件事、研制“糖丸”,解决了中国脊髓灰质炎疫病的顾方舟;虽踏上死地也不顾的凉山救火英雄;为“中华有为”而极限抗压的任正非……他们是共和国大厦的基石,是民族复兴的砥柱,是不折不扣的实干之星。那场疫情中以身许国、公而忘私、向死而生的普通人与这些人,一起化为那颗颗闪亮、宜追之星,汇聚成灿烂星空,留下一片炫彩璀璨。 (4)十二年后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袭击了武汉,迅速蔓延至全国。又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但是,任何灾难都压不倒中国人,华夏儿女之间的温情依然令人感动。2008年时,援鄂护士刘佳是一名中学生,地震让她所在的中学损毁严重。那时,解放军为他们带去的温暖,她始终铭记在心。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作为医院文职人员的她,两次提交请战书,要求到武汉去,希望能将这份跨越十二年的恩情传递。十二年过去,更加惊人的中国速度、更加强大的中国力量也依然让全世界震撼。 (5)有人说,如果说2008年汶川大地震让人们重新认识了“80后”,那么,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重新认识了“90后”和“00后”。在抗击疫情一线,有几个数字特别值得关注:在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是“95后”甚至“00后”,他们成为这个战场上披坚执锐、一往无前的青春力量。“00后”护士说:“穿上战衣,我就不是孩子了。”“00后”运力支援队员说:“身着这身军装,年纪再小也是一名战士。”昨天父母眼中的孩子,今天已然成为新时代共和国的脊梁,成为我们国家的骄傲和希望! (6)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成为检验我国应急能力的试金石。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统一指挥下,各地采取了果断的防护举措:启动应急响应,加强物资调配,实施人员隔离,构筑人民防线,快速控制住了疫情蔓延,并有序推动了复工复产和群众生活秩序恢复,也为世界的疫情防控争取了时间、提供了宝贵经验。当然,这次疫情也是一面“镜子”,暴露出了我们在应对灾情时仍然存在一定的短板和不足。比如,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储备不足,疾控监测预警和管理运行系统有待革新,疾控体系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等。这些短板和不足再一次警示我们,备战须在平时,破除沉疴积弊,增强忧患意识,永远都没有完成时。必须以此次疫情为契机,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该坚持的坚持,该完善的完善,该建立的建立,该落实的落实,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参考题目:(下列三个参考题目,供考试结束后训练使用) 2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寄语,引发了人们的热议。 ——奋斗精神,传承有我。许多青年网友在留言区接力发声,表示“奋斗精神,传承有我”“弘扬奋斗精神,我们是行动者”“传承奋斗精神,不负强国使命”。 ——致敬“青春的逆行”。网友“徐研玲”留言说:“看不清你的脸,但我记住了你的眼。疫情,挡不住他们匆匆的步伐;口罩,遮不住他们最美的脸庞。他们在你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地方,不分昼夜,默默奉献着致敬年轻的逆行者!” ——“我用我手写青春”。在各行各业奋斗着的年轻人,都在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他们同样嬴得了掌声。网友“白术”留言说:“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到人民群众中、到新天地中磨练自己。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慨?写一篇演讲稿,在学校高三学生成人礼上演讲。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参考范文: 青春的逆行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青春的逆行”。青春,应该是什么样子?微视频《青春的逆行》为我们记录下大战大考中那些“青春的逆行”。逆流而上的新时代青年,用奋不顾身的实干和不服输的“倔强”,把青春写在了战“疫”战“贫”一线的大地上。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在“青春的逆行中”,他们“放手一搏”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成为了凝聚中国力量的中坚。 新时代青年在“战贫实践”中走在前列,磨炼为民品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广大青年以一场青春的“逆行”把青春书写在祖国的田间地头,他们是回村创业的大学生,是驻村的青年干部,是扶贫的网格员,是贫困地区希望小学的校长和教师……在为民造福的生动实践中,他们用青春之我在基层一线创造了青春之中国。新时代的青年用更加无畏的勇气和更加无私的付出,扎根在祖国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广大“80后”“90后”青年干部,在脱贫一线冲锋陷阵,带领贫困群众向“贫中之贫、艰中之艰”发起冲刺。在战贫的生动实践中,广大青年走在前列、踏尽崎岖,在广袤的田野乡村历练成长,不断开辟战贫事业新天地,书写出吾辈自强的不一样青春! 新时代青年在“战疫大考”中冲锋在前,发扬奋斗精神。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战大考中,以“90后”为代表的新时代青年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在战疫一线彰显出蓬勃的青春力量,给祖国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青春答卷。奋斗是青年人最靓丽的“勋章”。在4.2万多名援鄂医护人员中有1.2万多名“90后”,他们不怕苦不怕牺牲,成为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主力军。用生命铸就救死扶伤医者本色的“90后”医生彭银华,巾帼不让须眉“以命相搏”的白衣战士夏思思,把一生只有一次的青春融进了与生命赛跑的战斗中,他们无疑是国家的青春脊梁。中国青年用生命、用实干、用无惧发扬着青年一代的奋斗精神! 新时代青年在“大潮奔涌”中肩负重任,凝聚中国力量。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在新时代的大潮奔涌中,广大农村青年要在乡村振兴道路上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以主人翁姿态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广大青年干部要继续在为民办事、为民解忧、为民造福中砥砺前行,为满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付出应尽的责任;广大科研战线的青年要勇于创新创造,抓住时代留给青年人的机遇开拓进取,向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出发,成为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亲爱的同学们,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新时代青年是时代的弄潮儿,更是担大任的筑梦人,青春的逆行成就青年人敢闯敢干的多彩人生,继续为人民战斗、为祖国献身、为幸福未来顽强拼搏!我的演讲完了,谢谢。 【解析】 【详解】审题: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材料中说到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寄语“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引发人们的热议,许多青年网友进行了留言。有人说“奋斗精神,传承有我” ,也有人致敬“青春的逆行”,还有网友认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到人民群众中、到新天地中磨练自己。大家都听从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不断奋斗,不断地磨砺自己,在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本材料的任务是“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慨?写一篇演讲稿,在学校高三学生成人礼上演讲”,这就要求写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如何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磨砺自己,不断地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还要注意的是这是一篇演讲稿,要符合演讲稿的形式,同时要拉近自己和同学之间的关系,要具有号召性和鼓动性。 参考立意: 1、传承奋斗精神,不负强国使命 2、做逆行者,不负青春 3、在时代的潮流中磨砺自己 素材积累: 1、2020 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而恰恰在这样的历史节点上,全球数百万人甚至数千万人遭受了新冠的袭击。在中国,在习近平总书记正确领导和部署下,一场防控阻击战,迅速战拉开序幕。看到各族同胞纷纷响应党的号召,不畏艰险,冲锋在抗疫一线,心情无比激动和遗憾,我们不能参加这次由洗净平总书记领导指挥的大会战了。作为高三学子,将来的中流砥柱的后备军,停课不停学,用行动助力抗疫,本身就是参与两场战役,与时代同进退,共命运。 2、伏尔泰曾说过:“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先贤顾炎武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当一场疫情的灾难笼罩华夏大地,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没有一个人可以袖手旁观。从高速口闪烁的警灯,到分布在街道的“盛京义勇”;从医院门口的白大褂到小区入口的红袖标;从网络讯号的传播到校园内的朗朗读书声我们都各司其职,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防疫抗疫和助力。与人民一道击退新冠疫魔,赢回自由宁静温馨的生活。 3、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各行各业的广大青年展现出披坚执锐、一往无前的青春力量。在脱贫攻坚战场,亦有为数众多的青年人正用自己的汗水书写着最美青春。 在驻鄂部队抗击疫情运力支援队里,有23名年轻的“00后”战士,武兆冲是该队年龄最小的队员之一。他说:“穿着这身军装,年纪再小也是一名战士!”梁晓声在给武兆冲的信中写道,我是小青年的时候,也曾有过强烈的参军入伍的愿望,这愿望当年没实现,后来化成了发自内心的赞颂普通一兵的文字——《最爱是兵》《还是爱兵》《老兵和战马》《兵和母亲》,其中两篇文字还拍成过电影。抗疫一线的中国青年们的身影,乃是全世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大事件中甚为动人的“特写”,具有毫不夸张的史诗性;而在我们向不幸的人们致以沉痛哀悼时,这一种史诗性证明人类是不会轻易被彻底击垮的。“是的,我确信,这一种史诗性之弥足珍贵,将越来越获得全世界的公认!” 层次分析: 第一层:提出观点: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在“青春的逆行中”,他们“放手一搏”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成为了凝聚中国力量的中坚。 第二层:新时代青年在“战贫实践”中走在前列,磨炼为民品质。 第三层:新时代青年在“战疫大考”中冲锋在前,发扬奋斗精神。 第四层:新时代青年在“大潮奔涌”中肩负重任,凝聚中国力量。 第五层:总结全文,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2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10月1日,国家隆重举行70年国庆大典。 2019年9月17日,国家对于敏、申纪兰、孙家栋、于漪、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王蒙、郭兰英、樊锦诗等42名获得国家勋章与国家荣誉者进行表彰。 2019年12月,疫情爆发,武汉果断封城;除夕夜全国第一批十几支医疗队星夜驰援武汉之后共有346支医疗队,4.26万多医护工作者驰援武汉;之后世界疫情爆发,中国向世界派出21支医疗队,为130个国家提供大量口罩、防护服、药品等医疗物资。 2020年3月30日,中央决战决胜最后一年脱贫攻坚会议召开,本年度要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上述国家大事,与每一个青年息息相关。青年人应如何面对个人与国家选择,如何面对历史与未来,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请从下面四个任务中任选一项完成写作,不少于800字。 ①写一篇2019年国庆大典观感。 ②给一位受国家表彰的功勋者写一封信。 ③以“走过疫情”为题,写一篇散文。 ④你听说过或者感受过动人的脱贫攻坚的中国故事吗?写一则脱贫攻坚的中国故事 【答案】例文: 学习楷模精神,建设伟大祖国 亲爱的叔叔: 您好! 冒昧给您写信,请谅解!首先祝贺您获得国家勋章,这是对您无私付出精神的肯定。我叫x,在x省x市x中学读书,是个成绩中等偏上、积极向上的阳光男孩。我玩过不少遥控小飞机,从小就做过航天梦。 最近,我通过报纸、电视、互联网上知道了你们为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顺利升空而付出了许多艰辛的努力。您们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夙兴夜寐,不能成眠,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在这里,请允许我对你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您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成就了您今天的事业。您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毅力和恒心、勇气和胆量,只有不怕困难、敢于吃苦,才能迈向成功的彼岸。您身上所代表的航天精神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在您身上我看到了许多优秀的品质。以您为代表的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意志和杰出智慧,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 不辞辛劳、艰苦创业——特别能吃苦的精神。中国航天事业是在极其艰苦和困难的条件下起步的。茫茫戈壁、浩瀚海洋,洒下几代航天工作者辛勤的汗水,留下几代航天工作者奋斗的足迹。广大航天工作者为了早日实现飞天梦想,栉风沐雨,不辞辛劳,克服了无数困难,付出了巨大牺牲,以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创造了中华民族科技进步的奇迹。 一往无前、勇攀高峰——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高新科技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广大航天人不畏艰险,顽强拼搏,不因遇到挫折而气馁,不因取得成功而懈怠,表现了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和义无反顾的战斗精神。科研人员一次次向艰难险阻发起进攻,航天员一次次向生理和心理极限发起冲击,表现了钢铁般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自主创新、求真务实——特别能攻关的精神。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进展,靠的正是自主创新的勇气、智慧和精神。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在一代又一代航天人艰苦创业、奋力攻关的基础上,始终坚持高起点发展,瞄准当今航天科技发展前沿,进行大量卓有成效的自主创新,突破和掌握了一批核心技术,取得了一次又一次重大进展。中国的载人航天走的是一条与世界上任何航天大国都不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投入少、效益高的道路。速度与效益,需要极高标准的工作质量。“零缺陷,零故障,零疑点”、“严上加严、细上加细、慎之又慎、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分秒不差”……这些看似极端的口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航天人严谨求实的作风。 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突破,靠的是社会主义大协作,靠的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作为一项规模宏大、高度集成的系统工程,载人航天工程包括了飞船、火箭、测控通信等七大系统,涉及力学、地球科学、空间科学、自动控制、微电子等众多领域。投入研制、试验和协调配合的单位多达3000多个。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万众一心的凝聚力又一次空前迸发。无论科研人员还是保障人员,无论火箭、飞船的研制者,还是发射场、着陆场的建设者,情系载人航天事业的千军万马用齿轮咬合般的协作精神,汇聚成了助推神舟飞天的强大力量。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将以您为榜样,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争取为将来的国家建设作出贡献。 祝您工作顺利! 一个仰慕您的人 2020年10月1日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对于名言警句、诗句、歌词等材料,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题目所给的材料由四个部分组成,一是2019年10月1日,国家隆重举行70年国庆大典;二是2019年9月17日,国家对于敏、等42名获得国家勋章与国家荣誉者进行表彰。三是自2019年12月,疫情爆发后,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抗击疫情;四是2020年3月30日,中央决战决胜最后一年脱贫攻坚会议召开,本年度要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从前一部分内容来看,我国在飞速发展,也面临挑战;从后一部分来看,青年人将参与祖国发展。审题立意时要抓住三个关键词:“青年”“面对个人与国家选择”“规划自己的人生”。此次作文的任务一共是四个:第一任务,是写一篇2019年国庆大典观感。可以结合国庆大典的场景,再结合中国70年来翻天覆地的新变化,来谈祖国的发展,然后再结合我们青年一代应该如何做时代的弄潮儿的角度展开论述;第二个任务是写给一位受国家表彰的功勋者写一封信。有关“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他们因是祖国千百万建设者和劳动者的杰出代表而受到表彰和致敬,这表明国家弘扬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意义所在。这42位为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功勋模范,或是改革先锋,或是勇攀科学高峰的登攀者,或是在创业浪潮中搏击风浪的弄潮儿,他们无私奉献、热爱祖国的英雄。作文时,要通过他们其中一些人的具体事迹,表达出对英雄的敬仰和学习之情,注意要写成信件的格式;第三个任务是以“走过疫情”为题,写一篇散文。我们可以结合疫情期间的令人感动的人事,从医护人员到普通民众,举国上下团结一心,抗击疫情,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围绕这些令人感动的瞬间,谈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如何做等,注意题目是命题作文,文体是散文;第四个任务是你听说过或者感受过动人的脱贫攻坚的中国故事吗?写一则脱贫攻坚的中国故事。作文时,要通过他们其中一些人的具体事迹,表达出对英雄的敬仰和学习之情即可。立意时将考生个人与祖国相联系,要求考生从个人的角度去感受祖国发展,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考生可以结合生活中的所见所感,写出个人对祖国发展的责任担当。 立意: 齐心协力,共抗疫情 令我感动的脱贫攻坚的中国故事 热爱祖国,勇于担当。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写作素材: 1.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十九大报告专列一段阐述青年与国家民族的关系,充分体现了以领导人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青年一代寄予的殷切希望。电子科技大学最年轻的副院长、“90后”教授刘明侦这样说:“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当我们享受了足够多的社会资源和国家资源的时候,我们就不仅是单单的个体了。我们应该为这个社会和国家多做一些事情,我们对这个社会和国家是有使命的,也是有责任的。”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国之所需,吾志所向”的人生思考,博士毕业后,刘明侦坚定地选择了回国。2016年,她牵头成立的研究中心,入选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她的事迹堪称青年奋斗者的标杆。 2.青春短暂,梦想不灭。“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正值青年一代的中国人,踩着改革开放的脚印一路走来,要把握好当下,奋进新时代,努力担当时代赋予的责任,继承先辈的精神和勇气,拥有他们的情怀,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成为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青年一代。 3.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生在红旗下,长在阳光里,党和国家为我们成长、成才创造了无比优越的生活环境,我们是最幸福的一代,也是党和国家寄予希望的一代,更是将来大有作为的一代,我们要永远怀揣一颗感恩的心,要感恩伟大的祖国,要珍惜今日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加倍努力学习,早日接过接力棒,用我们自己的双手亲自去铸造伟大的“中国梦”。 4. 疫情无情人有情,隔离病毒隔离不了爱,在中国传统最重要的节日一一春节,人们顾不得团圆,抛妻别母,弃子离家,冒着生命危险,五十多支医疗队,六千多名医护工作者纷纷驰援武汉……1月24日是除夕,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但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仍有大量的医护人员主动走上抗击疫情的一线。一张张给上级的“请战书”、一条条与亲人的宽慰信、一颗颗救死扶伤滚烫的心。除夕之夜,“白衣天使”们逆向而行的身影让无数人泪目。他们用大医仁心,用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敬业行动为公众安全保驾护航。疫情当前,他们责无旁贷坚守在临床一线。已经回老家的又赶回值班,父母的电话都常常顾不上接。 5.时间就是生命。很多医务人员一天只顾得上吃一顿饭,一个上午都来不及喝一口水,有人在投入战斗的近1 个月时间里,几乎没有脱下过白大褂,有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有钢铁般的精神,有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就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整个中华大地。当我们团圆时,应该想到一些战士仍然守在祖国前线,为了祖国的和平、稳定作出自己的贡献,他们没有一丝懈怠,因为这份工作的满意程度,也关乎着百姓的满意程度。在疫情面前,八十四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赶赴武汉,冷静、无畏、迎难而上的身影,令人敬仰,令人感动。他曾说:“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 6.雨点冰冷,机器轰鸣。除夕之夜,在武汉蔡甸火神山医院工地上,灯火通明,上百台挖机、推土机等机器正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大年三十早上8点,工人们已抵达施工现场,义无反顾地投入武汉蔡甸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这个春节,他们无暇照顾家中的父母和孩子,坚守在各自的“战场”上,甚至来不及和家人远程视频,报个平安。疫情严峻,物资短缺。有人捐款,有人捐出了口罩,有人捐出了护目镜,有人捐出来元宵,有人捐出了糕点……善举涌现,凡人善举,小我献出大爱,涓涓细流汇聚成一股战胜疫情的磅礴力量。抗击病毒的一幕幕情景让我们感动得潸然泪下,感动,更要行动。在国家危难之时,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要扛起社会责任。新型冠状病毒威胁着每个人的健康,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个人与家庭、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息息相关、我们无论来自何地、无论身处何方,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为了自身的安全、亲人的健康、同事的幸福、社区的安宁,需要每个人自觉投入战斗。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掌握了防控知识,防控疫情的大网才能织好、织牢,才能为抗击病毒做出自己的贡献。万众一心,没有翻不过的山;心手相牵,没有跨不过的坎。凝心聚力,众志成城。人人奉献担当,各个从我做起,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 行文结构:开篇先以书信的格式向主人公问好,然后围绕航天英雄的故事和航天英雄的精神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不辞辛劳、艰苦创业——特别能吃苦的精神;一往无前、勇攀高峰——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自主创新、求真务实——特别能攻关的精神;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最后以英雄为榜样,发起号召,收束全文。 26.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携手同行,互联互通,一个人可以激励一群人,一群人可以影响一个天;精准扶贫,共建共享,一群人可以帮助一户人,一户人可以带动一村人 青山一道同云雨,世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明月何曾是两乡,人类是休戚与共、守望相助的命运共同体。 对个体、群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们有很多的感受和认识。请结合上述材料内容,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项完成写作。 ①以学生代表身份写一篇高中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稿,表达你对未来的思考及畅想。 ②高中毕业典礼后,给长辈写封信,谈谈你报大学志愿及职业规划的方向和理由。 【答案】参考范文: 千江有水共揽月,胸中无云便同天 敬爱的师长、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代表高三毕业生向大家汇报我对未来人生、对理想追求的一点思考和畅想。 童年时候,小伙伴在一起玩,常会争抢玩具,结果是小孩都哭,父母总是及时制止、谆谆教诲我们把自己的玩具拿出来一起玩。几个小朋友一旦合作,一件玩具就变成了几件玩具。那时候,我们是玩伴,是玩耍共同体。这是独乐乐不及众乐乐的思想种子。 长大了,便不抢玩具了,但每个年龄阶段,总是有一些值得自己去争抢东西,并以争到手为荣、为幸福。多年以后,我们又以当年争得面红耳赤头破血流为笑话,回忆自嘲。 美国有最先进的芯片,并以此获得最高利润,本来虽然利润你厚我薄,总体双方还是共赢的。但川普挟芯片自重,以芯片为武器,以此要挟中国作出无原则的贸易让步,先断我华为中兴的芯片供货,再污我武汉是新冠病毒发源地,结果呢?美国芯片大企业因失去最大客户而苦不堪言,新冠病毒在美举国横行,人民受苦,国家受伤,外交受损。企业上下游链条,本应同云雨、共进退,如自以为是,必损人不利己。川普认为或许:美国总统只要美国有青山、有风调雨顺就行了;只要美国有高科技、强大富裕就行了,他何曾理解“明月何曾是两乡”的博大? 没有玩伴,儿童会孤独;没有合作伙伴,美国能包揽一切原料、生产技术和销售?中国若无充足外汇储备,哪来钱购买美国昂贵的波音飞机?中国若不提供物美价廉产品,美国商场货架上何来琳琅满目的“中国制造”?我渴望富裕,也乐意助人消灭赤贫。 或许我不如你,但你离不开我。这是共赢法则。踏遍青山,青山同云雨;凡有井水处,都可掬月在手,条件是青山有心迎远客,胸中无云遮明月。人生不是看谁首先到达终点,而是看谁先确定自己远大的人生观、价值观,胜人者力,胜己者强,这是人生际遇、幸福的重要分野。自以为自己争赢了,却未见得是人生赢家;以赤子之心服务社会,才能找到人生幸福的源泉;植根人民,与人民共赢共享。人民是江海,我心若无云,千江月自现。 青春的目标、人生价值何在?在于竞争还是奉献?在于得到还是付出?在于自我还是为他人多考虑一些?这是人生思想的十字路口。我的青春规划,是做一个胸怀宽广的人,一个积极为他人服务,主动与他人合作共享的人。我无法精确规划未来的职业、收入、家庭,但我可以确定奋斗和幸福的方向。 无论人生际遇如何,无论合作、服务的对象是谁,贫与富、尊与卑,我愿与之同揽月、共云雨。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做众行者中的引路人 亲爱的爷爷: 您好!今天没能在毕业典礼上见到您,我迫不及待地想和您说些心里话。不如就上回您问我想报什么志愿讲起吧,也好借此机会,向您谈谈我对未来职业规划的看法和个人畅想。 还记得您总跟我说,我们这一辈人特别冷漠,每个小孩都太沉浸于自己的世界。当时我还在想:这或许就能成就个体幸福呢!这一定不过是社会原子化的趋势写照。可是在经历高考冲刺后,我才惊觉人际联系之紧密,我才真切感受到个体到群体的扩展性力量,群体对个体的包容性关怀,在一次次加油鼓励,一次次拥抱哭泣后,我明白了独与群的互联互通,我明白了群中的携手同行,于此时,我不愿再做独善其身的“孤举者”,而要成为并步齐驱的“众行者”。因此,我想报考社会公众学系,跳出时代认为00后难以摆脱的自私窠臼,报身群众性、服务性、公益性事业,融入和谐多元的公共空间。 当然,您或许又要问我:你知道社会工作都要到最偏最苦的地方去实践吗?你有信心、有能力帮助别人吗?你真的做好准备与他人命运休戚与共吗? 我想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我知道国家正在践行“先富带动后富”原则,号召我们新一代生力军共建乡村,共享扶贫成果,我也知道地球村的某些角落里,受歧视受侮辱挨饿忍冻的人们等待正义的解救,我正是希望自己的职业使命能与更多人的命运相连结,才愿意选择这条守望相助的“羊径小路”,期待“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康庄大道在社会工作和服务普罗大众中走出来,引向高蹈共赢之路。 还记得疫情中您在微信群里转发的诗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我深深感动于人们的同理心和社会担当,感动于中外的友好合作和真诚共享。新冠疫情中全人类的互利共赢和友善互助让共建大同世界的共同信仰再次被构建,让既得利益者和暂时领先者走出粉红泡泡的幻想,让精神困顿和灵魂麻木的个体少了“关我何事”的冷漠。全球不分国界,社会不分你我,每个人、每个群体、每个国家都在人类共同体的历史上担起了合作的普遍性责任,让自私自闭的欲念寸草难生。我作为即将投身大学学习和社会建设的青年后浪,若不抓住时机,将合作互助的弓弦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枕戈待旦,怎能真正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发个人之光,燃生命之火?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起”。爷爷您已筚路蓝缕启山河,我怎能不担时代之责,走好命运共同体的协同大道呢?相信您也会认同我的梦想,赞许我践行合作济世之道。 敬祝 身体健康 孙女于6月4日至上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是一篇材料作文。这类作文题表面上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它仅仅只是提供了一段材料,即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而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的作文形式。开放式命题与以往的命题作文相比较,它的好处是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更广。一般来说,首先要研读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初步理解材料含义,以做到心中有底。其次,要找出材料的中心句,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据以立意的突破口。 1.审题:本题属于单则材料多概念任务驱动型作文。在学科素养层面,本题检验了考生能否基于理性思考与青年立场,对看似宏大的命题和道理有个性化的理解和思考。写好这篇作文,要求考生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高远的前瞻意识。在关键能力层面,材料内容虽为单则,但材料的层次划分和内容的梳理整合对考生理解、分析综合和表达应用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如对个体、群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关系的阐释和任务呈现的写作目的之间的关系搭建方面,考生要具备相应的关联思维,方能理顺众多信息点间的联系。在必备知识层面,除去准毕业生应该具备的表达能力之外,考生还应对“精准扶贫”、疫情等社会热点以及“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化价值观予以充分关注。是否在这些关键问题上拥有充足的知识和观点储备,决定了本次作文写作的深度和广度。本次作文基于“立德树人”的目标,对考生的社会责任与文化基础进行了综合的考量,对考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性思考在新时代背景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巧妙的引导。审题时,首先要注意写作的限制性:(1 )真实情境的限制。“携手同行,互联互通,一个人可以激励一群人,一群人可以影响一个人”,这是命题人给定的个体与群之间的辩证关系。接着材料以“精准扶贫”、疫情中出现的“热句”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性价值观作为现实场景素材,进一步为考生营造鲜活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引导考生将“个体”“群体”关系放在个体发展、社会问题解决及社会发展、国际交往等多个层次中深入思考。“对个体、群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们有很多的感受和认识”一句则既有总结、引导作用,也给出了立意指向,锁定了写作重点。无论从哪个层次审视,作文都必须紧紧围绕“个体、群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2)典型任务的限制。本题要求考生在“结合材料内容”的基础上,从所给任务中选择一个。不论是任务一还是任务二,都对考生的写作身份、写作对象、应用场合、应用文体及写作目的进行了限定。考生也应洞察各个信息点间的联系。如材料内容和任务关系层面,不论选择哪个任务,都应将写作目的与材料内容的关系打通,不可脱离材料内容或抛开任务泛泛而谈,同时还要与写作对象、所选文体特征打通融合,这是本次作文的难点。(3)价值判断的限制。“携手同行,互联互通”是个体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生活法则;不论是“精准扶贫,共建共享”的休戚与共,还是“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都是即将走向社会的青年人应该深思、理解和认同的内容。而对“个体”“群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关系的梳理,又使考生必须将自己放入时代背景中去深思,也让自己投身到时代洪流中去砥砺,这是材料基于“立德树人”要求对青年人价值判断的限定和期待。其次,要注意写作的开放性。(1)任务选择相对自由。作文提供了两个任务供考生选择。对同学的鼓动和勉励,青年立场的表达,为文风恣肆澎湃的考生留下了空间,也为逻辑缜密、思考深入的同学提供了理性交流、收放自如的可能;和长辈交流职业选择和人生方向,也很适合娓娓道来、融情于理的写作。任务的设置可以使考生根据自己的所长做出选择,在选择比对任务的过程中更快、更好地代入身份,融入写作情境,建立写作信心,完成作文。(2)感性之切入相对开放,道理之阐发相对多元。“对个体、群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们有很多的感受和认识”:感受,可从感性认识出发,可作理性总结升华。不论是疫情中大热的诗句,还是精准扶贫进程的推进,亦或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都可以引发考生真实的感受;认识,虽被限定在“个体”“群体”“命运共同体”关系的重点上,阐释关系的维度和层次却是多元的——从政治、经济到文化、外交;从古至今,再到未来;从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的横向联系,到个体与群体的纵向递推……作文阐释的重点和层次的选择为考生施展拳脚、个性表达留下了空间。(3)写作个性的呈现是开放的。就本次作文而言,基于任务的可选择性,考生既可以以说理为纲,理性阐发;又可以以感性为表,个性表达;更可以在说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所选文体的特征与优势,使自我情感与作文论述自然融合、巧妙生发。值得注意的是,任务二引导考生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讨论个体、群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更为考生对职业选择的个性化理解留下了充足的空间,如考生可以基于自己对山区教师、大学生村官等职业的理解,巧妙地完成本次作文,呈现更多的个性特征。 2.参考立意:(1)投身集体洪流,共建命运共同体。(2 )从个体走向群体,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3)携手同行,举国一体,世界一村。(4)胸怀家国,放眼世界。(5)个群相融,命运共同。(6)做众行者中的引路人。 3.行文结构:第①篇作文,文章从童年的小伙伴在一起争抢玩具开始说理,然后再讲成年人争抢这与那,阐述没有共同体意识与合作精神,过后都会“自嘲”,接下来联系热点问题,从反面分析美国缺少“人类共同体意识”,造成美国与世界的损害;之后,文章再联系当今青年人的思想实际阐述道理,提出了发人深思的问题:“青春的目标、人生价值何在?在于竞争还是奉献?在于得到还是付出?在于自我还是为他人多考虑一些?”直击当今人类思想矛盾的关键,不仅仅扣住了命题给出的写作任务,还从人类发展的高度来思辨人类社会面临的根本性问题,这更值得考生们学习与研究。文章最后,进一步明确观点:“无论人生际遇如何,无论合作、服务的对象是谁,贫与富、尊与卑,我愿与之同揽月、共云雨”,从而进一步明确“对个体、群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关系的感受和认识”,紧紧扣住写做任务,思维严谨,符合演讲稿特点。第②篇作文,文章第一段交代了写作的缘起,亲切自然且体现了孙女对爷爷的依恋,并以两代人当前共同关切的问题展开交流,既是对长辈关怀的回应,也是对个人思想的梳理。文章第二段表达了自己在经历人生重要关节点——高考——之后,对长辈人生智慧和自己、以及自己这一代人的重新认识,并据此顺理成章地提出了自己“投身群众性服务性公益性事业”的志向,有思辨意味。文章第三段通过对爷爷的连续追问,再次重申自己的立场,并对自己的选择作出进一步解释,认为“希望自己的职业使命能与更多人的命运相连结……”,揭示出个人选择与群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层关系。文章第四段以引述爷爷转发的名言,引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并站在此高度审视群体、个体的责任, 表现了新时代青年人的责任意识。文章最后一段,以爷爷为榜样,以反问句式收束,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寻求同识,既体现了书信的交流功能,同时也与首段呼应,熨帖自然。 4.写作素材: (1)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肆虐。截至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过170万,病亡人数过10 万。新冠病毒传染的对象不分种族、肤色、财富,也不分国界,对人类生命构成共同威胁。疫情面前,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也没有哪个个体可以独善其身。病毒无国界,人类唯一的出路在于守望相助、共克时艰。解除新冠肺炎疫情威胁,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打赢这场战争,世人还要深入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今日之全球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威胁,印证了这一理念的历史洞察力与政治想象力。 (2)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守护生命,这是人类共同的情怀。在人类生命安全受到共同威胁之时,需要的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慷慨大义,需要的是超越肤色、种族、国别、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大爱情怀。全球抗疫,命运与共召唤责任与共。不同国家有不同的体制、国情和社会文化,应对疫情的方式举措有所不同,而护佑人民康宁、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相同的。为了这一共同目标,共同承担起全球抗疫责任,是人类战胜疫情的力量之所系,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希望之所在。 (3)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武汉疫情爆发,无论南北老幼,无分医生干群,各自贡献,共同担当。疫情面前,我们无论来自何地、无论身处何方,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个人与家庭、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息息相关、休戚与共。为了自身的安全、亲人的健康、同事的幸福、社区的安宁,需要每个人自觉投入战斗。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同舟共济,一定能战胜疫情,取得抗疫胜利。 (4)当今世界,全球范围内的互动和融合越来越深化,世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防疫,我们面临全球挑战;全球气候变化,我们面临全球挑战。需众人携手努力、同舟共济。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坚持协同联动,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迎接全球挑战,创建美好人类社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美好的目标,也是一个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实现的目标。 (5)在疫情面前,各国科研机构和科学家也结成了防疫“共同体”。盖茨基金会捐助500万美元,专门资助新冠肺炎的研发工作,并提供相应的技术和专家支持。《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等国际顶级医学期刊启动紧急公共卫生事件快速审稿流程,连日来大量刊发疫情相关研究论文,分享国际科学界的研究成果。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科学家积极行动,组成联合攻关小组,取得多项关键成果。身处一线的中国科研人员则第一时间公布从患者体内分离出的新型冠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及时与世卫组织分享疫情信息,得到世卫组织的高度评价。科学组织和科学家们加紧科研攻关,与病毒赛跑,争分夺秒研发有效的疫苗,以挽救更多患者,为全人类的命运作出关键贡献。 (6 )在病毒面前,国际组织、各国政府与企业发扬伙伴精神,同气连枝,互相支持,命运与共。世界卫生组织派出专家前往疫情爆发地武汉进行考察,为中国的抗疫给出了许多宝贵的、专业的意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向中国捐助疫情防控物资;多国政府纷纷向中国送来声援,并捐赠疫情防控物资或提供其他支持,范围囊括五大洲;多国企业、机构、友好人士捐赠了医疗诊断检测设备以及防护服、护目镜、口罩等医用防护物资。其中韩国领导人“助邻即助己”一语,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不谋而合,道出了八方来援的精神内涵。 (7)1.合则强,孤则弱。——《管子》 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3.独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汉·崔骃《达旨》 4.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唐·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5.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古今贤文》 6.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清·魏源 7.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 8.世界始终是我们最初和最后的爱。——加缪 《西西弗的神话》 9.找到同呼吸、共命运的朋友是人世间最大的幸福。——施皮特勒[瑞士诗人] 10.因为没有任何更好的东西,所以我选择站在人这边。——米沃什[波兰诗人] 11.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约翰·多恩[英国诗人] 12.隔阂或许会让我们感到安全,获得了不必相认的自由,但同时也终将陷入孤独与无力。 13.在全球紧密相连的世界里,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衰俱衰,和合则两利、抗争则两败,和则兴、斗则亡,谁也不能独善其身,全球命运休戚相关,兴衰与共。 14.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且介亭杂文末集》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要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捕捉关键语句。新材料作文一般由材料和要求组成,关键语或出现在材料中,或设置在要求里,抓住这些关键语,句就可以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及命题意图。新材料作文中的关键语句往往是命题者在陈述对象、突出中心时特别强调或反复出现的词句,是命题者或材料中有关评议性语言,它往往透露出命题者的情感倾向,只要留心揣摩,不难窥出其中端倪。2.注意由表及里。抓材料中的关键词句,结合社会时代背景进行解读,由表及里把握材料中所蕴含的哲理,及其隐藏含义,挖掘出寓意。3.善于由此及彼。在材料隐含义的范围内,由此及彼,结合社会现实多角度立意。 如果是多则材料,审题时要全面准确,从不同的材料中挖掘其内在的相同点,在相同之处立意;也可以“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立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