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4-14 发布 |
- 37.5 KB |
- 2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9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题2.5分,共3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2.5分)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下列变化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 A.米饭在人体中消化成葡萄糖 B.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将矿石研磨成粉末 D.用醋酸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2.(2.5分)“我是碳族的大女儿,让大地充满生机,让地球因我而温暖;我调皮可爱,钻进石灰水,搅得人家不安宁;我藏在汽水里,小朋友喝了直打嗝。”这里叙述中的“我”是指(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稀有气体 3.(2.5分)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浑浊河水 B.番茄蛋汤 C.石蕊溶液 D.液态氢 4.(2.5分)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活性炭除去房间中的异味 B.用煤、石油、天然气作燃料 C.干冰用于冷藏食品 D.用铜或铝制作导线 5.(2.5分)如图所示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验证CO2的部分性质 B.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 C.验证O2是否收集满 D.比较合金与纯金属的硬度 6.(2.5分)2019年3月30日,四川凉山木里县突发森林火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森林地表腐质层的可燃性气体在雷击作用下达到着火点而燃烧,引发森林火灾 B.森林大火不易扑灭是因为山势陡峭,树林茂密,难以通过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C.出动直升机开展吊桶投水扑灭山火,主要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消防人员灭火时要防止被森林大火灼烧,并戴好防护面罩避免吸入有害物质 7.(2.5分)“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工业上生产尿素[CO(NH2)2]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图示信息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CO2 CO(NH2)2+H2O B.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 C.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改变 D.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有一种氧化物 8.(2.5分)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4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比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C.4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63.9克 D.KNO3中混有少量的NaCl可以采用蒸发结晶得到KNO3晶体 9.(2.5分)科学家研究得到一种物质,其分子结构像一只小狗(如图),于是取名叫狗烯,狗烯的化学式为C26H26,下列关于狗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狗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38g B.狗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 C.狗烯由26个碳原子和26个氢原子构成 D.狗烯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0.(2.5分)下列实验方案合理可行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操作方法 A 鉴别稀盐酸、Na2CO3溶液和蒸馏水 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颜色 B 除去生石灰中少量的碳酸钙 加水溶解,过滤 C 验证Zn、Cu、Ag的金属活动性 将铜片分别放入到Zn(NO3)2溶液、 AgNO3溶液中,观察现象 D 除去CO2中混有少量的HCl气体 将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 A.A B.B C.C D.D 11.(2.5分)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因此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都会放出热量,因此放热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因此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都相同 D.铜在空气中久置后表面生成铜绿[Cu2(OH)2CO3],说明铜的锈蚀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有关 12.(2.5分)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只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 A.Fe2O3→FeCl2 B.KMnO4→MnO2 C.CO2→CO D.CuSO4→Cu(OH)2 13.(2.5分)甲、乙、丙、丁分别为1~18号元素中的一种,且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甲的单质是一种最理想的燃料,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丙的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丁与乙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和乙元素组成的物质分解能得到氧气 B.丙和丁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容易失去电子 C.甲、乙、丙三种元素能组成一种碱 D.丁的单质在乙的单质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14.(2.5分)将10g氧化铜粉末加入到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微热到氧化铜全部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ag铁粉,使溶液中的溶质完全反应后,过滤,将滤渣在低温下烘干,得到干燥固体质量仍然为ag,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2.25% B.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 C.加入铁粉后有红色固体产生,还有少量气泡产生 D.a的取值范围:a≥8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空1分,共计16分) 15.(4分)建设湿地公园,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湿地公园的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下同); (2)湿地公园的空气质量优良,空气中基本不含SO2、NO2、 等有害气体。 (3)湿地公园的湖中水波荡漾,用数字和符号表示3个水分子 。 (4)湿地公园的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从微观上解释是因为 。 16.(4分)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是铁和铁的合金,图甲是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乙是铁原子结构示意图,仔细分析并回答: (1)地壳中含量居第四位的是铁,人体缺铁容易患贫血病,这里的“铁”是指 (填“分子、原子、离子、元素”); (2)铁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图乙中X的值为 ; (3)工业炼铁的原理是:Fe2O3+3CO 2Fe+3CO2,此反应中还原剂是 。 17.(4分)发展低碳经济,降低碳排放,就是要尽量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 如图是部分物质与二氧化碳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钠在高温下与SiO2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2CO3+SiO2 Na2SiO3+CO2↑,Na2SiO3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2)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缓慢氧化可转变为二氧化碳,其原理可以表示为:C6H12O6+6O2 6CO2+6X,其中X的化学式为 ; (3)物质R能发生分解反应生成CO2,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 (4)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CH4)、乙烷(C2H6)、丙烷、丁烷(C4H10)等物质都属于有机物中的烷烃,写出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18.(4分)盐化工是我市的一项重点产业,绿色应用是化工生产的发展方向! 为了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少量的MgCl2、CaCl2和Na2SO4等杂质,某小组同学选用Na2CO3溶液、稀盐酸、Ba(OH)2溶液三种试剂,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中加入试剂A除去的杂质是 ; (2)实验Ⅱ中加入的试剂B是 溶液; (3)滤液②中除Na+和Cl﹣外,还含有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4)实验Ⅲ中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空1分,共计11分) 19.(5分)实验室采用下列三种方法制取气体 制取O2:2KClO32KCl+3O2↑ 制取CO2:…… 制取Cl2:MnO2+4HCl(浓)MnCl2+Cl2↑+2H2O 已知: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气体。 (1)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 。 (2)下列有A、B、C三种发生装置和D、E两种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图中仪器Ⅱ的名称是 ; ②用D装置收集Cl2时,Cl2应从 管口(填导气管接口处的字母)进入瓶中。 ③用A装置制取氧气后,从剩余固体中分离出MnO2的实验步骤有溶解、过滤和洗涤。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 (3)下列对制取三种气体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制取CO2和Cl2的发生装置相同 B.O2、CO2和Cl2都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C.制取Cl2 的反应中MnO2是催化剂 D.用E装置收集O2时,O2应从d管导入 20.(6分)蚊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课外小组同学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1、蚁酸化学名称叫甲酸,化学式为HCOOH 2、蚁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3、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 【提出问题】蚁酸的酸碱性及分解产物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蚁酸的分解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猜想②:蚁酸的分解产物是水和一氧化碳; 猜想③:蚁酸的分解产物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经讨论,小组同学认为猜想③是错误的,理由是 。 【实验探究】 1、探究蚁酸的酸碱性。 用pH试纸测得蚁酸溶液的pH值 7(填“>、<或=”),证明蚁酸溶液呈酸性。 2、探究蚁酸分解的两种产物。 为了确认蚁酸分解的所有产物,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将蚁酸分解的产物通入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观察现象。 【现象与结论】 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硫酸铜变蓝,B中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D中黑色粉末逐渐变红,E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写出E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上述猜想 正确。 【实验反思】 (3)从环保的角度考虑,上述实验装置设计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 【拓展应用】 (4)人们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下列物质中你会选择的物质是 。 A.NaOH溶液 B.食醋 C.食盐水 D.肥皂水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8分) 21.(8分)生铁和钢都是由铁和碳组成的合金,生铁中碳的含量为2%~4.3%,钢中碳的含量为 0.03%~2%,为测定某种铁合金中碳的含量,小王同学取一定质量的合金样品盛放在烧杯中,并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烧杯质量 样品的质量 稀盐酸的质量 烧杯+剩余物的总质量 50g 5.8g 94.6g 150.2g 注:碳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请根据相关信息完成下列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g; (2)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保留到0.1%); (3)反应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 2019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题2.5分,共3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2.5分)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下列变化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 A.米饭在人体中消化成葡萄糖 B.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将矿石研磨成粉末 D.用醋酸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米饭在人体中消化成葡萄糖是由淀粉变为葡萄糖,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氢氧化钙与酸发生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将矿石研磨成粉末,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 D、用醋酸清洗水壶中的水垢,是醋酸与碳酸钙发生反应,将其除去,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C。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2.5分)“我是碳族的大女儿,让大地充满生机,让地球因我而温暖;我调皮可爱,钻进石灰水,搅得人家不安宁;我藏在汽水里,小朋友喝了直打嗝。”这里叙述中的“我”是指(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稀有气体 【分析】根据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进行分析。 【解答】解:汽水中含有或溶有CO2,进入体内,温度升高,气体或CO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气体或CO2从体内逸出,因此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3.(2.5分)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浑浊河水 B.番茄蛋汤 C.石蕊溶液 D.液态氢 【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解答】解:A、浑浊河水中含有水和溶于水、不溶于水的物质,是混合物; B、番茄蛋汤中含有水和溶于水、不溶于水的物质,是混合物; C、石蕊溶液中含有石蕊和水,是混合物; D、液态氢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 故选:D。 【点评】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根据物质的组成种类可以判断物质属于纯净物,还是属于混合物。 4.(2.5分)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活性炭除去房间中的异味 B.用煤、石油、天然气作燃料 C.干冰用于冷藏食品 D.用铜或铝制作导线 【分析】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解答】解:A、活性炭能够吸附异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B、可以用作燃料,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 C、干冰升华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D、铜具有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故选:B。 【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5.(2.5分)如图所示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验证CO2的部分性质 B.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 C.验证O2是否收集满 D.比较合金与纯金属的硬度 【分析】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相互刻划能够判断物质的硬度。 【解答】解:A、实验过程中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导致水不能进入集气瓶或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偏少,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收集满,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D、两种物质相互刻划,痕迹明显的硬度小,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6.(2.5分)2019年3月30日,四川凉山木里县突发森林火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森林地表腐质层的可燃性气体在雷击作用下达到着火点而燃烧,引发森林火灾 B.森林大火不易扑灭是因为山势陡峭,树林茂密,难以通过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C.出动直升机开展吊桶投水扑灭山火,主要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消防人员灭火时要防止被森林大火灼烧,并戴好防护面罩避免吸入有害物质 【分析】根据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灭火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森林地表腐质层的可燃性气体在雷击作用下达到着火点而燃烧,引发森林火灾,故选项说法正确。 B、森林大火不易扑灭是因为山势陡峭,树林茂密,难以通过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故选项说法正确。 C、出动直升机开展吊桶投水扑灭山火,主要目的是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一下,故选项说法错误。 D、消防人员灭火时要防止被森林大火灼烧,并戴好防护面罩避免吸入有害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灭火的原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2.5分)“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工业上生产尿素[CO(NH2)2]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图示信息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CO2 CO(NH2)2+H2O B.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 C.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改变 D.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有一种氧化物 【分析】根据微观模型图结合化学式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能反应生成尿素和水,方程式是:2NH3+CO2CO(NH2)2+H2O。 A.由上述分析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CO2 CO(NH2)2+H2O,故正确; B.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图中的四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故正确;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故不正确; D.由物质的组成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有一种氧化物,故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属于微观示意图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够熟练分析微观粒子表示的物质的特征: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的分子,只有掌握这些才能顺利解题。 8.(2.5分)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4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比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C.4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63.9克 D.KNO3中混有少量的NaCl可以采用蒸发结晶得到KNO3晶体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氯化钠大;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错误;B、4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比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浓度大正确;C、4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63.9克错误;D、KNO3中混有少量的NaCl可以采用蒸发结晶得到KNO3晶体错误; 【解答】解: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温度;故选项错误; B、4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比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浓度大正确,因为在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故选项正确; C、40℃时,163.9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63.9克,100克错误,故选项错误; D、KNO3中混有少量的NaCl可以采用降温结晶得到KNO3晶体,蒸发结晶错误;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结晶的方法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9.(2.5分)科学家研究得到一种物质,其分子结构像一只小狗(如图),于是取名叫狗烯,狗烯的化学式为C26H26,下列关于狗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狗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38g B.狗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 C.狗烯由26个碳原子和26个氢原子构成 D.狗烯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分析】A、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狗烯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狗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38,故选项说法错误。 B、狗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6):(1×26)=12:1,则狗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不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C、狗烯是由狗烯分子构成的,1个狗烯分子是由26个碳原子和26个氢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狗烯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0.(2.5分)下列实验方案合理可行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操作方法 A 鉴别稀盐酸、Na2CO3溶液和蒸馏水 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颜色 B 除去生石灰中少量的碳酸钙 加水溶解,过滤 C 验证Zn、Cu、Ag的金属活动性 将铜片分别放入到Zn(NO3)2溶液、 AgNO3溶液中,观察现象 D 除去CO2中混有少量的HCl气体 将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 A.A B.B C.C D.D 【分析】显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显中性溶液和显酸性溶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碳酸钙不溶于水,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锌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解答】解:A、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的是碳酸钠溶液,不能判断稀盐酸和蒸馏水,该选项不合理; B、加水溶解,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选项不合理; C、将铜片分别放入到Zn(NO3)2溶液、AgNO3溶液中,放入硝酸锌溶液中的铜片表面无明显现象,说明锌比铜活泼,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的铜片表面析出白色固体,说明铜比银活泼,该选项合理; D、将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选项不合理。 故选:C。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1.(2.5分)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因此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都会放出热量,因此放热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因此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都相同 D.铜在空气中久置后表面生成铜绿[Cu2(OH)2CO3],说明铜的锈蚀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有关 【分析】A、根据化合物的概念进行分析; B、氧化反应都会放出热量,但放出热量的变化不一定都是氧化反应; C、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铜生锈的条件、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化合物是纯净物,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则不属于化合物,故错误; B、氧化反应都会放出热量,但放出热量的变化不一定都是氧化反应,如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不属于氧化反应,故错误; C、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但由于原子结构不同,所以物理性质相差很大,故错误; D、铜器表面生成铜绿【Cu2(OH)2CO3】,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铜器表面生锈与空气中的氧气、水、二氧化碳有关,故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较难,考查学生在熟悉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整合归纳,把握推理这一常用的学习方法,但应注意特例的存在。 12.(2.5分)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只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 A.Fe2O3→FeCl2 B.KMnO4→MnO2 C.CO2→CO D.CuSO4→Cu(OH)2 【分析】根据给出的转化关系对应的过程分析每个对应的问题,或者直接分析每个问题,能实现转化的需要逐一进行举例验证,而不能一步转化的只要整个过程只要有一个转化不能实现即可。 【解答】解: A、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而非氯化亚铁。错误; B、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可以转化; C、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生成一氧化碳。可以转化; D、硫酸铜和可溶性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可以转化。 故选:A。 【点评】涉及多种物质之间的一步转化时,第一要注意转化的方向,第二是要是否存在明显的不能实现的转化,也就是找出明显的突破口来加速题目的解决。 13.(2.5分)甲、乙、丙、丁分别为1~18号元素中的一种,且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甲的单质是一种最理想的燃料,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丙的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丁与乙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和乙元素组成的物质分解能得到氧气 B.丙和丁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容易失去电子 C.甲、乙、丙三种元素能组成一种碱 D.丁的单质在乙的单质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分析】根据甲、乙、丙、丁分别为1~18号元素中的一种,且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甲的单质是一种最理想的燃料,所以甲是氢元素,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所以乙是氧元素,丙的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丙是钠元素,丁与乙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丁是硫元素,然后将推出的元素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解:甲、乙、丙、丁分别为1~18号元素中的一种,且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甲的单质是一种最理想的燃料,所以甲是氢元素,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所以乙是氧元素,丙的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丙是钠元素,丁与乙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丁是硫元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 A、甲和乙元素组成的物质过氧化氢、水分解能得到氧气,故A正确; B、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容易得到电子,丙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容易失去电子,故B错误; C、甲、乙、丙三种元素能组成氢氧化钠,故C正确; D、丁的单质在乙的单质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4.(2.5分)将10g氧化铜粉末加入到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微热到氧化铜全部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ag铁粉,使溶液中的溶质完全反应后,过滤,将滤渣在低温下烘干,得到干燥固体质量仍然为ag,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2.25% B.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 C.加入铁粉后有红色固体产生,还有少量气泡产生 D.a的取值范围:a≥8 【分析】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稀硫酸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解答】解:设与10g氧化铜反应的硫酸质量为x,消耗铁质量为y,生成铜质量为z, CuO~H2SO4~Fe~Cu, 80 98 56 64 10g x y z ===, x=12.25g,y=7g,z=8g, 因为生成了8g铜,因此a=8g,则加入的铁粉应该是8g,与稀硫酸反应的铁粉质量:8g﹣7g=1g, 根据题意有: Fe+H2SO4═FeSO4+H2↑, 56 98 1g 1.75g 稀硫酸质量分数:×100%=14%, 通过计算可知,稀硫酸质量分数是14%,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加入铁粉后析出红色固体,产生气泡,a的取值范围:a≥8,因此A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空1分,共计16分) 15.(4分)建设湿地公园,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湿地公园的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 N2 (填化学式,下同); (2)湿地公园的空气质量优良,空气中基本不含SO2、NO2、 CO 等有害气体。 (3)湿地公园的湖中水波荡漾,用数字和符号表示3个水分子 3H2O 。 (4)湿地公园的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从微观上解释是因为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 【分析】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湿地公园的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氮气,表示为N2;湿地公园的空气质量优良,空气中基本不含SO2、NO2、CO等有害气体;湿地公园的湖中水波荡漾,用数字和符号表示3个水分子,表示为3H2O;湿地公园的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从微观上解释是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解答】解:(1)湿地公园的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氮气,表示为N2;故答案为:N2; (2)湿地公园的空气质量优良,空气中基本不含SO2、NO2、CO等有害气体;故答案为:CO; (3)湿地公园的湖中水波荡漾,用数字和符号表示3个水分子,表示为3H2O;故答案为:3H2O; (4)湿地公园的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从微观上解释是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答案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或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化学式的书写、分子的性质等,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的书写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要加强练习,理解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6.(4分)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是铁和铁的合金,图甲是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乙是铁原子结构示意图,仔细分析并回答: (1)地壳中含量居第四位的是铁,人体缺铁容易患贫血病,这里的“铁”是指 元素 (填“分子、原子、离子、元素”); (2)铁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26 ,图乙中X的值为 2 ; (3)工业炼铁的原理是:Fe2O3+3CO 2Fe+3CO2,此反应中还原剂是 CO 。 【分析】(1)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铁”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2)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人体缺铁容易患贫血病,这里的“铁”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锌、碘”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2)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6,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6.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则26=2+8+14+x,x=2。 (3)一氧化碳夺取了氧化铁中的氧,具有还原性,此反应中还原剂是一氧化碳。 故答案为: (1)元素; (2)26;2; (3)C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4分)发展低碳经济,降低碳排放,就是要尽量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 如图是部分物质与二氧化碳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钠在高温下与SiO2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2CO3+SiO2 Na2SiO3+CO2↑,Na2SiO3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4 价; (2)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缓慢氧化可转变为二氧化碳,其原理可以表示为:C6H12O6+6O2 6CO2+6X,其中X的化学式为 H2O ; (3)物质R能发生分解反应生成CO2,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H2CO3═H2O+CO2↑(合理即可) ; (4)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CH4)、乙烷(C2H6)、丙烷、丁烷(C4H10)等物质都属于有机物中的烷烃,写出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3H8+5O23CO2+4H2O 。 【分析】(1)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解答。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题意,物质R能发生分解反应生成CO2,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 (4)丙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3=0,则x=+4价。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则6X分子中含有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 (3)物质R能发生分解反应生成CO2,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O3═H2O+CO2↑(合理即可)。 (4)丙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3CO2+4H2O。 故答案为: (1)+4; (2)H2O (3)H2CO3═H2O+CO2↑(合理即可); (4)C3H8+5O23CO2+4H2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8.(4分)盐化工是我市的一项重点产业,绿色应用是化工生产的发展方向! 为了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少量的MgCl2、CaCl2和Na2SO4 等杂质,某小组同学选用Na2CO3溶液、稀盐酸、Ba(OH)2溶液三种试剂,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中加入试剂A除去的杂质是 MgCl2和Na2SO4 ; (2)实验Ⅱ中加入的试剂B是 Na2CO3 溶液; (3)滤液②中除Na+和Cl﹣外,还含有的离子是 OH﹣、CO32﹣ (填离子符号); (4)实验Ⅲ中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OH+HCl=NaCl+H2O 。 【分析】氢氧化钡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解答】解:(1)实验Ⅰ中加入试剂A是氢氧化钡溶液,除去的杂质是MgCl2和Na2SO4; (2)实验Ⅱ中加入的试剂B是Na2CO3溶液,目的是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氢氧化钡; (3)滤液②中除Na+和Cl﹣外,还含有的离子是过量碳酸钠中的碳酸根离子和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中的氢氧根离子; (4)实验Ⅲ中发生的中和反应: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 故填:MgCl2和Na2SO4;Na2CO3;OH﹣、CO32﹣;NaOH+HCl=NaCl+H2O。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空1分,共计11分) 19.(5分)实验室采用下列三种方法制取气体 制取O2:2KClO32KCl+3O2↑ 制取CO2:…… 制取Cl2:MnO2+4HCl(浓)MnCl2+Cl2↑+2H2O 已知: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气体。 (1)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 (2)下列有A、B、C三种发生装置和D、E两种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图中仪器Ⅱ的名称是 长颈漏斗 ; ②用D装置收集Cl2时,Cl2应从 a 管口(填导气管接口处的字母)进入瓶中。 ③用A装置制取氧气后,从剩余固体中分离出MnO2的实验步骤有溶解、过滤和洗涤。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作用 。 (3)下列对制取三种气体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C 。 A.制取CO2和Cl2的发生装置相同 B.O2、CO2和Cl2都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C.制取Cl2 的反应中MnO2是催化剂 D.用E装置收集O2时,O2应从d管导入 【分析】(1)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2)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用D装置收集Cl2时,Cl2应从长管进入,因为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 (3)对制取三种气体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制取CO2和Cl2的发生装置相同错误,因为制取二氧化碳不需要加热;制取Cl2 的反应中MnO2是催化剂错误,二氧化锰是反应物。 【解答】解:(1)实验室制取CO2 ,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用D装置收集Cl2时,Cl2应从长管进入,因为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过滤中玻璃棒起引流作用;故答案为:①长颈漏斗;②a;③引流作用; (3)对制取三种气体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制取CO2和Cl2的发生装置相同错误,因为制取二氧化碳不需要加热;制取Cl2 的反应中MnO2是催化剂错误,二氧化锰是反应物;故答案为:AC;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20.(6分)蚊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课外小组同学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1、蚁酸化学名称叫甲酸,化学式为HCOOH 2、蚁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3、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 【提出问题】蚁酸的酸碱性及分解产物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蚁酸的分解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猜想②:蚁酸的分解产物是水和一氧化碳; 猜想③:蚁酸的分解产物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经讨论,小组同学认为猜想③是错误的,理由是 甲酸中含氢元素,而生成物中不含氢元素,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实验探究】 1、探究蚁酸的酸碱性。 用pH试纸测得蚁酸溶液的pH值 < 7(填“>、<或=”),证明蚁酸溶液呈酸性。 2、探究蚁酸分解的两种产物。 为了确认蚁酸分解的所有产物,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将蚁酸分解的产物通入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观察现象。 【现象与结论】 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硫酸铜变蓝,B中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D中黑色粉末逐渐变红,E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写出E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H2O+CaCO3↓ ;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上述猜想 ② 正确。 【实验反思】 (3)从环保的角度考虑,上述实验装置设计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 【拓展应用】 (4)人们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下列物质中你会选择的物质是 D 。 A.NaOH溶液 B.食醋 C.食盐水 D.肥皂水 【分析】【猜想与假设】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解答; 【实验探究】 1.根据pH小于7溶液呈酸性进行分析解答; 【现象与结论】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化学方程式; (2)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答; 【实验反思】 (3)根据未反应的一氧化碳进入空气污染环境进行分析解答; 【拓展应用】 (4)根据酸碱中和反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猜想与假设】 小组同学认为猜想③是错误的,理由是:甲酸中含氢元素,而生成物中不含氢元素,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探究】 1.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碱性;pH<7,溶液呈酸性; 因为蚁酸溶液呈酸性,所以pH<7; 【现象与结论】 (1)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H2O+CaCO3↓; (2)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原混合气体中含有水;B中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说明原混合气体中没有二氧化碳;D中黑色粉末逐渐变红,E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原混合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故猜想②正确; (3)未反应的一氧化碳进入空气会污染环境,所以上述实验装置设计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4)A.氢氧化钠溶液有强烈的腐蚀性,故A错误; B.食醋呈酸性,能加剧痛痒,故B错误; C.食盐水呈中性,不和甲酸反应,故C错误; D.肥皂水呈弱碱性,能中和甲酸,故D正确。 故选:D。 故答案为: [猜想与假设] 甲酸中含氢元素,而生成物中不含氢元素,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探究] <; 【现象与结论】 (1)Ca(OH)2+CO2=CaCO3↓+H2O; (2)②; (3)缺少尾气处理装置(或未进行尾气处理); (4)D。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充分的理解题意,然后结合题中所给的知识和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蚁酸是一种酸,可类比盐酸的性质解答。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8分) 21.(8分)生铁和钢都是由铁和碳组成的合金,生铁中碳的含量为2%~4.3%,钢中碳的含量为 0.03%~2%,为测定某种铁合金中碳的含量,小王同学取一定质量的合金样品盛放在烧杯中,并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烧杯质量 样品的质量 稀盐酸的质量 烧杯+剩余物的总质量 50g 5.8g 94.6g 150.2g 注:碳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请根据相关信息完成下列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0.2 g; (2)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保留到0.1%); (3)反应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生成的氢气的质量; (2)根据生成氢气的质量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求出铁的质量、生成的氯化亚铁的质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 (3)根据上述数据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的分析计算。 【解答】解:(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50g+5.8g+94.6g﹣150.2g=0.2 g; (2)设样品中铁的质量 x,生成FeCl2的质量为y Fe+2HCl=FeCl2+H2↑ 56 127 2 x y 0.2g 解得:x=5.6g y=12.7g 铁合金中碳的质量分数==3.4%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FeCl2 的质量分数 ==12.7% 答:(1)0.2g;(2)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为3.4%,(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FeCl2 的质量分数12.7%。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生成氢气的质量是解答本题的基础。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19/6/27 16:13:43;用户:初中校园号;邮箱:wjwl@xyh.com;学号:24424282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