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25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017高考真题 模拟新题
G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G1 自然条件对聚落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1.G1 2.G1 3.L1 [2019·全国卷Ⅲ] 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1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1~3题。 图1 1.图1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1.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景观的差异。由图可知,图中景观有小桥、流水、人家,反映的是南方典型的水乡景观,由此可以排除A、B选项。珠江三角洲民居是典型的骑楼建筑,图示民居不是骑楼建筑,因此符合条件的是长江三角洲。 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2.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景观的形成条件。该景观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该地区地势低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 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 A.川剧 B.豫剧 C.粤剧 D.越剧 3.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方文化。该景观主要分布于长江三角洲,而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州,流传甚广,是长江三角洲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川剧是四川的代表性剧种,豫剧是河南的代表性剧种,粤剧是广东的代表性剧种。 14.(1)K1 (2)G1 (3)K1、N3 [2019·天津卷]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图14 京津冀地区铁路分布示意图 (1)结合图14所示信息,说明京、津两城市间铁路线较密集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请回答两项。 2019年唐山至承德的铁路正式开通,使京津冀地区的铁路网进一步完善。 (2)唐山至承德之间铁路修建的工程难度较大。据图14所示信息说明原因。 (3)京津冀地区铁路网的完善,提升了承德市的旅游服务功能,对承德市社会经济发展有何促进作用?请回答两项。 14.(1)京、津两城市是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过境和中转的客、货列车多);京、津两城市经济发达,人口多,客、货运量大(交通需求量大,交通需求的多样化);京、津两城市资金实力雄厚、技术先进。 (2)穿越山地(地表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 (3)增加收入,扩大就业,完善基础设施,保护旅游资源。 [解析]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影响铁路线分布的因素。京、津两城市间铁路线较密集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可以从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需求量、科技水平等方面分析。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影响铁路工程施工的因素。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唐山至承德之间地表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因此铁路修建的难度较大。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铁路网建设的意义。京津冀地区铁路网的完善,提升了承德市的旅游服务功能,有利于其通过发展旅游业增加收入、扩大就业、完善基础设施等;经济实力的增强又有利于承德市保护其旅游资源。 [2019·广东实验中学质检] 读我国巢湖流域古代聚落遗址分布示意图(图K156),回答13~14题。 图K156 13.图示古代聚落遗址主要分布在( ) A.海拔较高的地区 B.河流中下游地区 C.山麓冲积扇地区 D.地势平坦的地区 14.冬季,巢湖水域面积减小最大的地区可能位于( ) A.西北面 B.西南面 C.东北面 D.东南面 13.D 14.B [解析] 第13题,读图可知,图示地区总体海拔较低,较大一部分地区海拔在50米以下,图中古代聚落遗址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势较低地区,且等高线比较稀疏,说明地势平坦。第14题,据图中古代聚落遗址分布可知,西南面聚落较多,且等高线稀疏,说明西南面地势更为平坦,所以巢湖西南面冬季水域面积减小最大。 [2019·江西五校模拟] 读图K251,完成1~2题。 图K251 1.根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甲、乙两城市所在地区的地形分别可能是( ) A.山区、平原 B.平原、平原 C.山区、山区 D.平原、山区 2.影响甲、乙两城市1月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地形 C.海陆位置 D.大气环流 1.A 2.B [解析] 第1题,据经纬度信息可知,甲城市在秦岭以南的山区,铁路分布在地势较低的地区,铁路沿河谷分布;乙城市位于淮河平原。第2题,甲城市位于秦岭以南,处于冬季风背风坡,受冷空气影响小,1月气温高;淮河平原以北没有大山的阻挡,寒冷气流可以直接到达,乙城市1月气温较低。 [2019·贵州思南中学模拟] 图K254为世界某两个区域略图,其中虚线为冬季0℃等温线。读图回答7~8题。 图K254 7.两图中0℃等温线走向具有相似性,主要影响因素有( ) A.地形、大气环流 B.海陆位置、太阳辐射 C.地形、洋流 D.洋流、纬度 8.甲、乙两地河流的航运价值都很高,共同的原因是( ) ①降水量大,河流水量大 ②自然河道与人工运河相通,形成水运网络 ③降水季节差异明显,水位季节变化大 ④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运输需求量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B 8.D [解析] 第7题,读图可知,两地0℃等温线走向具有相似性,西部0℃等温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说明受海洋影响较大;东部内陆地区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说明受太阳辐射影响大。第8题,两地分别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量大,河流水量大;甲地降水各月分配较均匀,河流径流平稳,乙地降水季节差异明显;两地都有自然河道与人工运河相通,形成水运网络;两地经济发展水平都高,运输需求量都大。 [2019·德州模拟] 2019年2月,我国首条“水上公路”在大巴山余脉与巫山余脉交会处的湖北省兴山县建成。据此完成1~2题。 图K231 1.图中“水上公路”选线主要考虑的是( ) A.增加旅游景点 B.避免侵占耕地 C.保护坡地生态 D.缩短线路长度 2.为降低建设成本,以下自然要素对“水上公路”设计高度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 A.地形 B.地质 C.水文 D.植被 1.C 2.C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水上公路”两侧山坡较陡,开挖道路会破坏植被,图中“水上公路”选线有利于保护坡地生态。第2题,为降低建设成本,只要保证洪水期桥不会被水淹没即可,故对“水上公路”设计高度产生重要影响的自然要素是水文。 [2019·厦门一中月考] 火车行驶在崇山峻岭中,铁路线顺着山势盘旋,这种迂回展长的铁路线叫展线。图K232为穿行在某低山中的灯泡形展线。据此完成3~5题。 图K232 3.图中铁路线的最大高差可能为( ) A.25米 B.45米 C.65米 D.85米 4.图中的灯泡形展线( ) A.降低了线路坡度 B.避免了落石危害 C.提高了列车运行速度 D.减少了铁轨磨损 5.贵广(贵阳—广州)高铁于2019年12月通车,全线未采用展线,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沿线地势起伏较小 B.高铁列车的爬坡能力较强 C.为了节约建设成本 D.为了提高铁路运力 3.C 4.A 5.D [解析] 第3题,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是10米,据铁路线穿过地区等高线数值判断,图中铁路线经过的最高处海拔为800~810米,最低处为740~750米,高差是50~70米,故图中铁路线的最大高差可能为65米。第4题,图中的灯泡形展线部分与等高线平行,穿越等高线较少,降低了线路坡度。第5题,贵广高铁沿线经过喀斯特地貌区,地表崎岖,地势起伏大;高铁和高速公路一样,线路以直达为主,为了提高运力,基本上遇到高山、峡谷、河流都是用开凿隧道或建设桥梁来解决。故D项正确。 [2019·唐山模拟] 港珠澳大桥全长近50千米,其中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约35.6千米。岛隧工程是最具控制性的部分,其中联结大桥东、西人工岛的沉管部分是国内首条于外海建设的超大型沉管隧道。2019年5月6日,首节沉管隧道海底安装。大桥建成后,开车从香港到珠海的时间将由目前的3个多小时缩减为半个多小时。读图K233,回答6~8题。 图K233 6.港珠澳大桥超大型沉管隧道施工难度大主要是由于该地( ) A.基岩埋藏深 B.水面宽阔 C.水流不稳定 D.全年高温 7.港珠澳大桥主桥实施岛隧工程主要考虑的是( ) A.河水流速 B.节省投资 C.防御台风 D.河海联运 8.推测港珠澳大桥合理的限速最接近( ) A.60千米/时 B.80千米/时 C.100千米/时 D.120千米/时 6.C 7.D 8.C [解析] 第6题,港珠澳大桥超大型沉管隧道位于珠江入海口,受河流和海洋影响,水流不稳定,导致工程难度大。第7题,岛隧工程在海底修建隧道通车,这样不影响海洋运输和珠江的水运,故港珠澳大桥主桥实施岛隧工程主要考虑的是河海联运。第8题,据题干信息“大桥建成后,开车从香港到珠海的时间将由目前的3个多小时缩减为半个多小时”可知,港珠澳大桥合理的限速最接近100千米/时。 [2019·广东实验中学月考]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通过多年冻土区的路段长约552千米,对多年冻土区路基的防护成为青藏铁路建设施工的重点,片石通风路基是冻土区常用的路基防护措施。(注:片石通风路基是一种控制热量传输过程的工程措施,它通过改变路基的表面形状和热传输机理来调整路基的温度状态,达到保护多年冻土的目的。)图K234示意青藏铁路片石通风路基横断面。据此完成9~10题。 图K234 9.片石通风路基散热效果最显著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0.专家建议在青藏铁路东西走向路段的路基两侧增加片石护坡层,且南坡厚度要大于北坡的,其目的是( ) A.进一步降低路基的温度 B.保持路基两侧降温一致 C.降低南坡风力侵蚀强度 D.增加北坡路基散热效率 9.D 10.B [解析] 第9题,据文字材料可知,格尔木至拉萨段的铁路路基是建设在多年冻土层上的。根据地温与冻土的关系推断,多年冻土层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多年冻土的活动层(上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片石通风路基是一种控制热量传输过程的工程措施。观察片石通风路基横断面可知,片石层由较大的砾石组成,砾石 之间有较大的孔隙,孔隙中充满空气。根据大气受热原理分析,夏季,外界大气温度高于路基内部温度,外界热空气不易进入片石通风路基内部,阻止了路基与外界的热交换,减少了路基的热量积累,使路基在夏季也能够保持较低的温度,从而使冻土层保持较低的温度;冬季,外界大气温度低于路基内部温度,路基外的冷空气收缩下沉,进入片石通风路基的孔隙中,置换路基中的热空气,形成热对流,从而促进片石通风路基的热量散失,使冻土层保持较低温度。故片石通风路基散热效果最显著的季节是冬季。第10题,在青藏铁路东西走向路段的路基两侧增加片石护坡层,且南坡厚度要大于北坡的,主要是为了使路基南北两侧降温一致,防止路基倾斜。 11.[2019·湖南师大附中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俄石油运输管道漠(河)大(庆)线全长926千米,其中北部的512千米穿越了多年冻土区。多年冻土分为活动层(上层)和多年冻结层(下层)两层。地理学者研究发现,多年冻土区的融沉、冻胀丘、冰锥等对管道的安全性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冻胀丘是由地下水受冻结地面和下部多年冻土层的遏阻,在薄弱地带冻结膨胀,导致地表变形隆起形成的,按其存在时间可划分为季节性冻胀丘和多年生冻胀丘。季节性冻胀丘每年冬季产生,夏季消失。 (a) 漠大线加格达奇观测站地温变化图 (b) 季节性冻胀丘形成剖面示意图 图K235 (1)指出加格达奇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和多年冻结层的分界深度,并分别说明其季节特征。 (2)简述图(b)中季节性冻胀丘的形成原因。 (3)说明季节性冻胀丘对管道的危害。 (4)以“治水”为核心,提出防治季节性冻胀丘危害管道的措施。 11.(1)6米。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冻土夏季融化,冬季冻结;6米以下的多年冻结层全年地温小于0℃,全年处于冻结状态。 (2)该地地势低洼,夏季有沼泽分布,有稳定的地下水补给,土壤含水量大;冬季,过湿土壤冻结,体积膨胀,形成冻胀丘。 (3)夏季冻土融化,管道沉降;冬季土壤冻结的挤压力使管道抬升,反复冻融使管道位移并发生弯曲变形。 (4)地表开挖沟渠,排走地表水和地下水;在管道两侧的地下建设截水墙等阻水工程,阻止地下水流向管道附近;在冻胀丘上钻孔,排干丘内水分。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深度6米以下全年地温小于0℃,冻土夏季不会融化,全年冻结,为多年冻结层;深度6米以上是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冻土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第(2)题,本题主要从气温和土壤含水量角度分析。第(3)题,夏季冻土融化,管道沉降;冬季土壤冻结,管道抬升。反复冻融容易造成管道弯曲变形。第(4)题,本题可从排水和阻止地下水流向管道附近等方面分析。 G2 自然资源 [2019·中原十校联考] 随着页岩气开采技术的成熟,烃源岩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烃源岩指的是富含有机质、可大量生成与排出油气的岩石,该岩石形成于有利于有机质大量产生和保存的环境。图K1511为我国柴达木盆地部分地区烃源岩沉积厚度等值线图(单位:米)。读图完成19~20题。 图K1511 19.在烃源岩形成的地质年代,图中地势最低的地点可能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从烃源岩的丰富程度可以推论该地区地质历史时期变化情况是( ) A.所处地块是从热带漂移过来的 B.所在区域自然环境比较稳定 C.所属岩层经历过强烈变质作用 D.所在区域气候发生巨大变化 19.C 20.D [解析] 第19题,读图可知,甲地烃源岩沉积厚度为0~100米,乙地烃源岩沉积厚度为400~500米,丁地烃源岩沉积厚度为500米或600米,丙地烃源岩沉积厚度为800~900米。据此可知丙地在烃源岩形成的地质年代,地势最低,形成的烃源岩最厚。第20题,据材料,烃源岩“形成于有利于有机质大量产生和保存的环境”,并结合该地区烃源岩的丰富程度可知,该地区曾经植被茂盛;结合该地区现状,说明地质历史时期该地区所在区域气候发生过巨大变化。 G3 自然灾害(以选择题为主,与选修区分) [2019·太原模拟] 当地时间2019年10月初,飓风“马修”横扫加勒比地区,造成拉丁美洲贫穷国家海地近900 人遇难,8日飓风沿着美国东南沿海缓慢向北移动,虽势力不断减弱,但仍给美国多地带来恶劣天气。图K151是“马修”移动路径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图K151 1.海地因飓风重创而死亡人数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 A.受灾地区广,持续时间长 B.位于飓风中心,风力强劲 C.建筑质量差,应急预案不完善 D.地势起伏大,次生灾害严重 2.飓风北移期间势力不断减弱,是因为( ) A.受暖流影响,气温升高 B.植被覆盖好,风速降低 C.海岸线曲折,拦截飓风 D.向高纬运动,气温下降 3.飓风“马修”的近地面气流( ) A.辐散上升 B.辐散下沉 C.辐合上升 D.辐合下沉 1.C 2.D 3.C [解析] 第1题,据题干信息“拉丁美洲贫穷国家海地”可知,海地经济发展水平低,建筑质量差,应急预案不完善,导致死亡人数较多。第2题,据飓风的移动路径可知,飓风北移,纬度增高,气温降低,进而导致飓风的势力不断减弱。第3题,飓风“马修”为热带气旋,其近地面气流辐合上升。 [2019·湖北荆州一检] 2019年1月24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图K153为该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7~8题。 图K153 7.图示时刻,我国( ) A.各地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 B.北方普遍降温、降雪 C.三亚风力大于昆明的 D.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 8.该日上海气温比成都气温低的原因是( ) A.北部无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大 B.濒临海洋,受到海洋影响 C.纬度更高,正午太阳高度小 D.冷锋过境,降温明显 7.D 8.A [解析] 第7题,图示时刻,我国大部分地区受高压脊控制,昆明、成都西侧是低压槽,两地受低压槽影响;图示时刻,我国北方受高压控制,以晴天为主;三亚附近等压线比昆明的稀疏,风力小于昆明的;北京、上海都位于高压脊的东侧,风向基本相同。第8题,上海北部无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大,气温低;成都北部有秦岭和大巴山阻挡冷空气,受冷空气影响小,因此气温较高。 [2019·山东一诊] 森林火灾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图K154示意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森林火灾天气等级预报。读图回答9~10题。 图K154 9.该次森林火灾天气等级预报最可能发布于( ) A.5月 B.6月 C.9月 D.12月 10.图中甲区域森林火灾天气等级比其东部地区的低,其影响因素是( ) A.纬度 B.地形 C.植被 D.季风 9.D 10.B [解析] 第9题,读图可知,该省级行政区是安徽省,位于淮河和长江附近,森林火灾天气等级为极度危险和高度危险,表明此时当地降水应较少,故该次森林火灾天气等级预报最可能发布于冬季。第10题,甲区域位于大别山区,受地形影响冬季有地形雨,降水比其东部地区多,因此甲区域森林火灾天气等级比其东部地区的低。 [2019·盐城模拟] 台风和飓风都是热带气旋,均形成于热带洋面。据此回答15~16题。 15.图K157中能反映影响我国的台风结构的是( ) 图K157 A.① B.② C.③ D.④ 16.下列最有利于热带气旋形成的地点是( ) 图K158 A.① B.② C.③ D.④ 15.D 16.B [解析] 第15题,台风形成于西北太平洋海域,属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近地面气流呈逆时针辐合;台风中心附近气压低,盛行上升气流。第16题,热带气旋形成于高温、高湿和其他条件适宜的热带洋面,西北太平洋海域热带气旋形成频率最大。 G4 全球气候变化 G4 [2019·天津卷] 读图文材料,回答第10题。 全球变暖导致的环境变化越来越引人关注。地理小组的学生将图9中近十几年来(阴影所示)相关数据的变化趋势与以前进行了比较。 图9 全球变暖相关数据变化趋势示意图 10.学生经比较后得出的结论,与图9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 A.海洋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减速上升 B.地球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仍在上升 C.火山喷发频率增加,海平面加速上升 D.800米以下海洋储热量增加,海平面减速上升 10.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全球温度变化过程。分析海面、陆面温度变化曲线,可以得出海洋和陆地表面增温都趋缓,故地球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仍在上升,但不是减速上升;据图无法得出“火山喷发频率增加”。所以B正确。 G4 [2019·天津卷] 读图文材料,回答第11题。 冻土是指温度在0℃或0℃以下,含有冰的土层或岩层,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我国科学家考察了全球变暖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后果。 图10 多年冻土结构示意图 11.据图文信息判断,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活动层厚度变小,补给河流的水源增加 B.活动层厚度变大,春耕播种的时间推迟 C.永冻层上界上升,利于喜温植物的生长 D.永冻层上界下降,建筑基础稳定性变差 11.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全球变暖导致气温升高,多年冻土夏季融化深度增加,活动层厚度变大;气温升高,冻土表层春季提前融化,春耕播种的时间提前;永冻层上界下降,利于喜温植物的生长,建筑基础稳定性变差。所以D正确。 30. A(1)N2 (2)N2、A2 (3)G4 [2019·江苏卷] [海洋地理] 2019年4月20日,一座巨型冰山搁浅于纽芬兰岛东南部小镇费里兰,小镇突然成了拥挤的旅游景点。图19为搁浅冰山照片,图20为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9 图20 (1)每年春季纽芬兰岛附近会出现大量冰山,这些冰山源自____________,其对附近海水性质可能产生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冰山分布范围与大洋表层水温状况有关。北大西洋中高纬地区水温分布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_。 (3)此外,冰山出现的时间、数量还受气温变化影响。随全球气温转暖,北大西洋中冰山出现的变化趋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A(1)极地地区(格陵兰岛冰川,北冰洋冰川) 水温降低,盐度降低 (2)同纬度西低东高;随纬度增加水温降低;西部温差大,东部温差小 洋流(西部寒流,东部暖流)、纬度 (3)时间提前,数量增多 [解析]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纽芬兰岛冰山源地以及冰山对海水性质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纽芬兰岛纬度较高,每年春季纽芬兰岛附近会出现大量冰山,这些冰山源自极地地区。冰山可能导致附近海水温度降低、盐度降低。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海洋水温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从图中可以看出,北大西洋中高纬地区同纬度水温西低东高,随纬度增加水温降低,西部温差大、东部温差小。主要原因从纬度、洋流等方面思考。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气候变化对冰山的影响。随全球气温转暖,极地地区冰川融化,北大西洋中冰山出现的时间提前、数量增多。 [2019·安师大附中检测]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地球在距今约22亿年到1万年间的漫长地质年代里经历了三次大冰期,大冰期之间为间冰期。读图K152,完成4~6题。 图K152 4.图中甲、乙两时间段,气温变化率( ) A.甲大于乙 B.甲小于乙 C.甲等于乙 D.不能判断 5.导致地质时期全球气温反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①毁林开荒 ②太阳活动 ③燃烧化石燃料 ④火山喷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全球气候变暖对冻土界线变动的影响,正确的是( ) A.使冻土界线向北移 B.使冻土界线向南移 C.山区冻土界线上移 D.山区冻土界线下移 4.B 5.D 6.C [解析] 第4题,读图可知,甲、乙两时间段气温均大致升高5℃,但是甲时间段气温升高约5℃经历的时间明显长于乙时间段的,所以甲时间段气温变化率明显小于乙时间段的。第5题,地质时期全球气温变化不受人类活动影响,故①③错误;该时期,全球气温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原因,即②④。第6题,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南半球冻土界线向南移动,北半球冻土界线向北移动;山区由于气温升高,冻土界线向上移动。 [2019·石家庄第二中学月考] 全球气候变化对农牧业、生态系统、水资源及沿海地带社会经济的影响最为严重,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已经引起各国政府、社会和科学界的高度重视,成了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图K155示意1956—2019年河北省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降水量变化趋势。据图回答11~12题。 图K155 11.引起该时段河北省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因素有( ) ①全球气候变暖 ②季风气候的特点 ③农业过度开垦 ④产业结构变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河北省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①农牧业减产 ②极端天气多发 ③水资源短缺 ④地下水位上升 ⑤海岸带侵蚀加强 ⑥病虫害减少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⑥ 11.B 12.A [解析] 第11题,读图可知,该时段河北省气温总体上升,降水量总体减少。全球气候变暖、不合理的农业活动、产业结构的变化都会导致气温上升;季风气候相对稳定,气温和降水量变化不明显。第12题,河北省气温上升、降水减少会导致农牧业减产,极端天气多发,水资源相对短缺,海岸带受海浪侵蚀加剧,地下水位下降,等等。暖冬会使害虫可以过冬,从而使来年的病虫害多发。查看更多